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pdf
HeaderTable_User 1139439906 1199170346 1259939731 1376698287 HeaderTable_Stock 股票代码 投资评级 评级变化 行业 code HeaderTable_Excel HeaderTable_StatementCompany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专题报告 【投资策略·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Table_Summary 研究结论 2018:中选年现象。 2018 年以来,国会在美国政治政策进程中的参与度明显下降 。包括朝鲜半岛会谈、贸易战、在中东的军事行动等,迄今为止均未牵涉到国会的立法和投票表决程序。与此同时, 2018 年 初至今,除去人事提名类表决,参议院仅进行投票表决 39 次 ,与 2017 年全年的 144 次相比明显偏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需要 回到今年美国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国 会中期选举。 中选对政策节奏的影响 中期选举难求一胜 :自 20 世纪初以来,执政党仅有 3 次真正获得了中期选举的胜利, 更多情况下,为了赢下中选,总统和执政党往往会在中选年调整执政策略,而事与愿违的结 果,又通常使得中选之后的政策面向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 选举年的政治运行模式变化: 历史上逢国会选举年份,国会投票表决议案数量都会遭遇大幅下滑,同时议案通过率、议案获得的赞成票数明显上升。这一现象在2018 年 的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国会议员忙于竞选事务,另一方面也是总统为了更有效率地推进政纲兑现,而更多地绕开国会,行使其作为总统在一部分领域拥有的优势决策权,典型如贸易、军事和外交。 中期选举之后重回政策拉锯模式 :进入更加均衡的府院平衡态后,政府在任期前半的改革与政策推进进程将会放缓,尤其是更多受到国会制约的对内政策,将会进入更加稳定的状态。因此 历任美国总统的执政成果较集中分布在任期的前半段,而在中期选举之后,在客观的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多数总统政 策对内变革的雄心缺乏兑现的机会。尤其是选举年次年和选举年之间,政府表现出的执政能力、施政效率有明显偏差。 赢下中选会如何:小布什 2002 的 案例分析 :2002 赢下中选后 ,小布什政府后续 2年内快速推进了包括减税延长、医保改革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内政改革,府院之间默 契的配合使得小布什政府堪称 2000 年以后最具执政效率的一任政府。 2018 中选后 的美国政策展望 特朗普仍希望回归内政模式 。 白宫 5 月底发布的 2019 财年政府预算方案中,我们已经看到财政收支计划当中围绕税收、基建和医改的一系列针对性调整,这说明白宫已经将上述改革议程纳入到了 2018-2019 年的执政时间表当中。 中选失利可能进一步加剧特朗普对外政策的不稳定性 。 扩张向的外部政策议题 是存在明确共识 的政策领域之一 ,在未来施政无法继续绕开国会的情况下,中期选举如果失利,可能会进一步诱导白宫在外部议题上大做文章。 站在特 朗普政府的立场上,中期选举只能赢,不能输 。 特朗普 上任 2 年 以来的一切政绩,都建立在共和党掌控参众两院的基础上。如果共和党在中期选举当中进一步失去席位,特朗普可能会在第一任期的后 2 年提前丧失政策推进的主动权。 哪些因素左右了中选结果 。 我们选取了一些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历次选举当中的执政党两院席位变化进行拟合,最终发现支持率、经济增速、就业水平、席位数量等是用以解释国会选举结果的关键指标。拟合结果预测共和党在众议院失去15 席,在参议院增加 1 席, 从而惊险保住参众两院, 这 背后凝结了左右中选结果的主要可观测指标,将是 2018 年中期选举结局的 baseline scenario。特朗普与共和党最终打赢中选保卫战 的可能性确实值得重视。 风险提示 贸易摩擦激化对美国经济基本面造成冲击的风险 ; 模型预测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 Table_ReportDate 报告发布日期 2018 年 07月 1日 Table_Autho r 证券分析师 孙金霞 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5070001 薛俊 021-63325888*6005 xuejun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5100002 王仲尧 021-63325888*3267 wangzhongyao1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805000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曹靖楠 021-63325888-3046 caojingnanorientsec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协商仍将持续,扩大开放先行 第 三轮贸易谈判后,中美博弈继续 2018-06-08 战略观察:本轮贸易摩擦的兴衰启示 2018-05-31 投资策略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2 目录 2018:中选年现象 . 3 中期选举对政策节奏的影响 . 3 中期选举,难求一胜 . 3 选举年的政治运行模式变化 . 5 中期选举之后重回政策拉锯模式 . 5 赢下中选会如何:小布什 2002 的案例分析 . 7 2018 中选后的美国政策展望 . 8 特朗普仍希望回归内政模式 . 8 基建计划 9 医保改革方案 10 延长税改法案税收减免有效期 10 而中选失利可能进一步加剧特朗普对外政策的不稳定性 . 11 共和党能赢得中选吗? . 11 中期选举:只能赢,不能输 . 11 哪些因素左右了中选结果 . 12 风险提示 . 14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3 2018: 中选年 现象 今年以来,白宫在美国政治政策进程当中的主导作用显著上升,而国会参与度明显下降,是为 2018年美国政治大进程背后 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现象 。 从上任至今,特朗普任期已经走过了第一个 500 天。在 这 500 多 天里,市场对于特朗普政府执政能力、特朗普新政推进及“特朗普交易”的预期经历过一波三折。而自 2018 年以来,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推进显然较 2017 年来进展更加顺利,进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分析,给予美国政治基本面及政策推进更加乐观的预期。 然而我们认为, 国会山在今年美国政治进程当中的缺席 可能是造成这种对美国政治基本面过高评价,或者说“新政幻觉”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 今年以来一系列备受市场关注、影响广泛的政策动向,包括朝鲜半岛会谈、贸易战、在中东的军事行动,迄今为止均未牵涉到国会的立法和投票表决程序 ,而仅仅是白宫在其权力范围内的“一头热”。 相比于忙碌和充满争执的 2017 年,今年的美国国会明显放缓了他们的工作节奏。 2018 年初至今(截至 2018.6.5), 如果 除 去人事提名类的表决 , 国会参议院共进行投票表决 39 次, 而 2017 年全年国会参议院的投票表决总计有 144 次。 我 们还能够看到 ,在这 39 次表决当中,充斥着大量 非核心议题 的议案,如有关国家公园遗体埋葬方式投票 2 次,有关限制国会议员获得免费的联邦公报复印件投票 5 次 。大致看来,今年以来国会 实质性推进的 内政进程,可能仅有修改多德·弗兰克法案和推进 2019 财年预算案。 在这样的情况下, 总的来看,我们统计的 2018 年迄今国会参议院表决赞成票数的概率分布峰值明显较2017 年更偏右侧。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需要我们回到今年美国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国 会中期选举。 图 1: 国会参议院表决赞成票数概率分布: 2017vs2018 数据来源: congress.gov、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期选举对 政策节奏 的影响 中期选举 ,难求一胜 对于多数总统和执政党来说 , 中期选举是一座具有无限诱惑力 , 而又遥不可及的奖杯 。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4 无论 任期前半段 形势好坏、政绩优劣,每一任总统都有一颗赢下中期选举的心。但是自 20 世纪初以来的一百多年里,执政党仅有 3 次真正获得了中期选举的胜利(即在参、众两院的净席位变化均大于等于 0),更多的情况下,中期选举是一道绊马索,阻碍着大选之后气势如虹的白宫和执政党前进的步伐,成为政策节奏的分水岭:二战至今美国共经历 18 次中期选举,在这 18 次中选当中,执政党平均在众议院失去 26 个席位,平均在参议院失去 4 个席位。 表 1: 1910 年以来执政党在中期选举当中的席位净变化 年份 执政党 总统 参议院原席 位数 参议院净席 位数变化 众议院原席 位数 众议院净席 位数变化 1910 共和党 塔夫脱 59 -9 219 -56 1914 民主党 威尔逊 50 53 291 -61 1918 民主党 威尔逊 52 -4 214 22 1922 共和党 哈定 60 -7 302 -77 1926 共和党 柯立芝 56 -6 247 -9 1930 共和党 胡佛 56 -6 270 52 1934 民主党 罗斯福 60 9 313 9 1938 民主党 罗斯福 69 5 334 -72 1942 民主党 罗斯福 65 -8 267 -45 1946 民主党 杜鲁门 56 -10 242 -54 1950 民主党 杜鲁门 54 -5 263 -28 1954 共和党 艾森豪威尔 49 -2 221 -18 1958 共和党 艾森豪威尔 47 -12 201 -48 1962 民主党 肯尼迪 64 4 262 -4 1966 民主党 约翰逊 67 -3 295 -47 1970 共和党 尼克松 43 2 192 -12 1974 共和党 福特 42 -4 192 -48 1978 民主党 卡特 61 -2 292 -15 1982 共和党 里根 54 0 192 -26 1986 共和党 里根 53 -8 182 -5 1990 共和党 布什 45 -1 175 -8 1994 民主党 克林顿 57 -9 258 -54 1998 民主党 克林顿 45 0 206 5 2002 共和党 小布什 49 2 221 8 2006 共和党 小布什 55 -6 232 -30 2010 民主党 奥巴马 57 -6 256 -63 2014 民主党 奥巴马 53 -9 201 -13 数据来源: wikipedia、东方证券研究所 而仅有的 3 次胜利,分别对应 1934 年的罗斯福、 1998 年的克林顿和 2002 年的小布什,显然,这仅有的 3 次胜利背后,都有不可复制的历史事件推波助澜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5 1934 年正值“大萧条”,压倒性多数的选民将票投给民主党,希望罗斯福新政继续按节奏推进; 1998 年克林顿正深陷“拉链门”旋涡,但共和党的过度造势和弹劾反而激发了选民对克林顿的同情心理,使得执政党获得了整个 20 世纪当中的第 2 次中期选举胜利; 2002 年,“ 911”恐袭事件余波未了,期间布什迅速决定出兵阿富汗并签署爱国者法案。在这样的氛围下,布什总统的支持率一度飙升突破 90%,在中期选举来临前的最后一次民调当中,布什仍坐拥 77%的支持 率。 更多情况下, 为了赢下中选,总统和执政党往往会在中选年调整执政策略,而 多数情况下 事与愿违的结果,又通常使得中选之后的政策面向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 由此,中选前后,无论是从政策方向、推进节奏,还是施政方式来看,美国政治的基本面均会在短时间内经历反复变化。 选举年 的 政治运行模式变化 这样的影响直接体现在 来自国会山的统计数字上。 回溯历史, 历史上 逢国会选举年份,国会 投票表决议案数量都会遭遇大幅下滑 ,同时,议案通过率、议案获得的 赞成票数明显上升 。这一现象的反复出现证明 2018 年的情形并非偶然,主要的原因,一方面 确实 是 由于 部分国会议员忙于竞选事务,另一方面, 其实也 是总统 为了更有效率地推进政纲兑现,而 更多地绕开国会, 行使其作为总统在一部分领域拥有的优势决策权,典型如贸易、军事和外交。 这一现象在 2018 年的表现尤为明显, 因此, 这一切使得特朗普政府在 2018 年的执政成果看上去风生水起, 但被忽视的 另一面 , 却是国会与白宫之间作用力的动态变化在一段时间里被这种奇异的政策操作方式雪藏。 所以在此,我们 需要提示当前一系列备受 市场 关注的 美国 政治 与政策进程,仍然有可能在未来国会介入的过程当中发生逆转或受阻。而从前瞻的角度来看 ,我们 也 有必要在历史中考察 这样的政治战术背后的直接驱动力 即中期选举 对 当前和未来美国政策走势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图 2: 2000 年以来历年参议院表决议案数量及赞成票中位数 (黄色为国会选举年份) 数据来源: congress.gov、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期选举之后 重回政策拉锯模式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6 正如前述, 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中期选举 拖拽白宫与国会进入更加均衡的“府院平衡态”(非执政党占据国会当中更多席位 ),削弱了二者之间的纽带。 而进入府院平衡态后, 政府在任期前半 段 的改革与政策推进进程将会放缓, 尤其是更多受到国会制约的对内政策,将会 进入更加稳定的状态。因此,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历任美国总统的执政成果较集中分布在任期的前半段 ,而在中期选举之后,在客观的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多数总统政策 对内 变革的雄心缺乏兑现的机会。尤其是选举年次年和选举年之间, 政府表现出的执政能力、施政效率有明显偏差。 这将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现象: 其一, 议案投票表决数量的迅速上升,意味着在选举年 难以发力 的国会重新在政策推进和立法过程当中掌握话语权, 而白宫无法再轻易绕过国会行使权力; 其二,议案赞成票数的明显回落,意味着 大多数领域的 政策推进重回 拉锯模式 ; 其三,议案的党派归属 均衡化。当一党掌握国会两院, 议案多出于该党一门;当两党分别掌控国会两院, 两党分别发起的议案数量大致相当;当然,当参、众两院均进入在野党多数,即使执政党仍主政白宫, 绝大多数 法案 将由在 野党发起。我们分别观察三个年份当中的参议院审议议案的党派归属 2003 年小布什在中选中保住参众两院多数 后,全年表决议案当中共和党议案占比高达 96%; 2011年 奥巴马在中选中失去众议院后,全年表决议案 当中民主党议案占比达 52%,几乎刚好一半; 2015 年奥巴马在中选中失去两院后,全年仅有 1 份议案来自民主党,其余 308 份议案全部来自共和党。 这也就意味着,政策路线可能会脱离执政党和白宫的既定政纲,向着在野党对政治政策的理解方向发展。这可能是中期选举所形成的政策平衡作用力当中最重要的一股; 图 3: 2003、 2011、 2015 三个年份当中两党分别提交的议案 (除人事提名外) 数量 数据来源: congress.gov、 东方证券研究所 最后, 以上现象最终导致 政策面进入更加稳定的状态。 从跟踪 经济 政策波动与变化的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中 可以发现 ,自 1985 年至今的 4 段 府院平衡态(国会两院均为非执政党占据多数) 时期当 中,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表现相对更加稳定,平衡态下指数的中位数( 78.5)相较于整个区间的中位数( 88.7)更小。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7 图 4: 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灰色为府院平衡态下) 数据来源: policyuncertainty、 东方证券研究所 赢下中选会如何:小布什 2002 的案例分析 上述主要讨论的是通常情况下,也即执政党输掉中期选举后的政策路径演化情形。 而如果执政党赢下了中期选举,政策方向和节奏的演进显然将会是另外一种发展, 这样的情形虽然不多,但 2002年小布什和共和党在中期选举的胜出 恰好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分析案例。 2002 年的中期选举当中,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分别扩大 2 个和 8 个议席, 成就了 21 世纪的第 1次、历史上的第 3 次执政党中期选举胜利。 在竞选阶段,小布什曾承诺减税、教育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而在第一任期的前半段(中期选举之前 ),经济增长与减税法案( 2001)也已经在国会获得通过生效,这本是 计划中 小布什政府 和共和党冲击 中期 选举的最大政治资本,由此来看,2018 年的特朗普与小布什在第一任期应战中期选举的情形 事实上 极为相似 在 2002 和 2018 年中期选举之前,共和党 在参众两院均掌握边缘优势( 2002 年在参议院 50 席、众议院 221 席; 2018 年在参议院 51 席、众议院 235 席 ) ;两届总统的最主要政绩都是推动形成了大规模减税法案( 2001 年的 EGTRRA 和 2017 年的 TCGA);选举年的经济周期均处在加快复苏阶段。 直到 9.11 恐袭事件 爆发 , 形势的剧变释放出巨大能量裹挟着历史前进,人为因素才在历史的进程面前相形见绌 这可能 是 2002 年的胜利当中最难复制的一块拼图, 也 可能正 是特朗普在 2018 年的世界舞台上翻云覆雨 时内心所想 。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8 图 5: 小布什与特朗普首次中期选举前的美国实际 GDP 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 Bloomberg、 东方证券研究所 在赢得了 2002 年的中期选举 后, 共和党继续在参众两院占据多数。 因此,即便政事回归国会山,但 在 2003 年审议提案当中,绝大部分由共和党发起 ,府院之间配合较为默契,这给了小布什政府足够的信心,将一系列攻坚议题交由国会表决。 我们从结果上就可以看出,赢得了中期选举的 小布什政府 ,堪称 2000 年以后最具执政效率的一任政府 。虽然小布什第一任期内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多是政府对安全事务的介入和海外军事行动,但实际上 其 在内政领域建树颇多。 在 2002 年中期选举之前, 布什政府成功推动形成了 2001 年税改立法和 2002 年的教育改革法案,而在 2002 年中期选举扩大国会领先优势之后,布什政府在次年迅速通过了 3 项重大国内政策立法,分别是针对 2001 年税改法案的第二阶段强化法案、有条件反堕胎法案和大规模医保扩张的医改 D 方案 。 赢得第一任期的中期选举,确实对其整个任期当中的政策推进,尤其是内政推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 6: 小布什第一任期当中的主要政绩 数据来源: wikipedia、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整理 2018 中选后的美国政策展望 特朗普仍希望 回归 内政模式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9 2018 年的政策走向和推进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选年的影响,并不能够 据此推断未来美国政策演进的主线 。今年 在外部频繁出击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美国内政议题推进的长时间停滞。 而在特朗普的执政纲领当中,还有一揽子对内政策调整亟待推进。在白宫 2 月底发布的 2019 财年政府预算方案当中,我们已经看到 财政收支计划当中围绕税改、基建和医改的一系列针对性调整,这说明白宫已经将上述改革议程纳入到了 2018-2019 年的执政时间表当中。 图 7: 白宫 2019 财年及未来联邦政府预算收支的主要变化集中在税改、基建和医改 数据来源: 白宫、 东方证券研究所 基建计划 万亿基建计划是 特朗普竞选阶段提出的代表性施政纲领之一, 然而 迄今为止 取得的进展乏善可陈。最近动态是在 2018 年 2 月,白宫终于披露了其基建计划大纲,称未来 10 年将 以 2000 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撬动包括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门在内的合计万亿的基建投资。 图 8:基建扩大计划的推进 -2 0 1 9 -2 0 1 9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3 2028D e f i c i t i n C BO ' s A d j u s t e d A p ri l 2 0 1 8 Ba s e l i n ea-7 9 3 -9 7 3 -1 , 0 0 3 -1 , 1 1 8 -1 , 2 7 5 -1 , 2 7 3 -1 , 2 4 5 -1 , 3 5 2 -1 , 3 2 1 -1 , 3 1 4 -1 , 5 2 7 -5 , 6 4 2 -1 2 , 4 0 1Ef f e c t s o f t h e Pre s i d e n t ' s Pro p o s a l sO u t l a y sM a n d a t o ryR e d u c e f e d e ra l s p e n d i n g f o r h e a l t h c a re 0 -2 -8 5 -6 8 -9 4 -1 1 9 -1 3 5 -1 5 5 -1 7 4 -1 9 6 -2 2 3 -3 6 8 -1 , 2 5 1Pro v i d e m a n d a t o ry f u n d i n g f o r i n f ra s t ru c t u re 0 40 7 5 7 9 11 11 13 14 14 68 131R e d u c e s u b s i d i e s f o r s t u d e n t l o a n s 0 -2 -4 -6 -8 -9 -1 1 -1 3 -1 5 -1 7 -1 8 -3 0 -1 0 3R e d u c e s p e n d i n g f o r i n c o m e s e c u ri t y 0 -5 -1 0 -1 4 -1 5 -1 5 -1 6 -1 2 -2 0 6 4 -5 9 -9 7O t h e r p ro p o s a l s 0 -1 0 -9 -2 1 1 6 12 15 16 22 -9 -3 3 23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Su b t o t a l , m a n d a t o ry 0 22 -1 0 2 -1 0 4 -1 0 8 -1 2 9 -1 3 9 -1 5 4 -1 8 0 -1 7 1 -2 3 2 -4 2 1 -1 , 2 9 7D i s c re t i o n a ryR e d u c e s p e n d i n g f o r o v e rs e a s c o n t i n g e n c y o p e ra t i o n s 0 -5 -3 -8 -1 4 -1 6 -4 8 -6 6 -7 5 -8 1 -8 4 -4 6 -4 0 0O t h e r d e f e n s e 0 3 52 67 74 77 79 80 81 80 79 274 674O t h e r n o n d e f e n s e 0 -3 3 -7 7 -1 1 7 -1 6 8 -2 0 6 -2 4 0 -2 7 2 -3 0 4 -3 3 5 -3 6 5 -6 0 1 -2 , 1 1 8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Su b t o t a l , d i s c re t i o n a ry 0 -3 4 -2 8 -5 8 -1 0 8 -1 4 5 -2 0 9 -2 5 9 -2 9 8 -3 3 5 -3 7 0 -3 7 3 -1 , 8 4 4N e t i n t e re s t 0 -2 -5 -1 1 -1 9 -2 9 -4 0 -5 3 -6 8 -8 1 -9 5 -6 5 -4 0 1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T o t a l Ef f e c t o n O u t l a y s 0 -1 5 -1 3 4 -1 7 3 -2 3 5 -3 0 2 -3 8 8 -4 6 6 -5 4 6 -5 8 7 -6 9 6 -8 5 9 -3 , 5 4 2R e v e n u e sEx t e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a n d e s t a t e a n d g i f t t a x p ro v i s i o n s o f t h e2 0 1 7 t a x a c tb0 0 0 0 0 0 0 -6 -1 1 4 -2 3 3 -2 5 1 0 -6 0 4M o d i f y c e rt a i n p ro v i s i o n s o f t h e A f f o rd a b l e C a re A c t 0 0 -4 -9 -1 1 -1 5 -1 8 -2 0 -2 1 -2 2 -2 4 -3 8 -1 4 3I n c re a s e f e d e ra l e m p l o y e e s ' re t i re m e n t c o n t ri b u t i o n s . 0 2 5 7 10 11 13 15 15 16 16 35 109O t h e r p ro p o s a l s 0 1 2 3 1 3 2 3 2 2 3 10 22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T o t a l Ef f e c t o n R e v e n u e s 0 3 3 1 0 0 -2 -9 -1 1 7 -2 3 8 -2 5 6 7 -6 1 5T o t a l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中选年现象与美国政策走势前瞻 10 数据来源: 白宫、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整理 在白宫 2019 财年预算案当中,我们看到 联邦政府计划将在 2019 财年投入 400 亿美元基建启动资金,这将是未来 10 年万亿基建计划当中最大的一笔联邦政府投入现金流,由此推断特朗普政府也必将在 2019 年为这笔基建启动资金设计一套完备的配套政策纲领,促使其在撬动 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门投资时发挥最大功效。因此, 2019 年很可能就是决定特朗普基建计划成败的关键一年。 医保改革方案 特朗普上任伊始,其本人及诸多共和党要人曾宣誓即刻废除可负担医疗保险法案( ACA)。作为新政“百日计划”当中的关键,彼时从白宫和共和党人的角度看来,这项 医保法案改革理应成为新政的破冰之举,为此后一系列改革奠基、铺路,然 而 ,医 保法案改革最终成为特朗普新政在 2017年 的一场大失败。 想要在中期选举之后重启内政进程,医保改革方案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因为医保改革是特朗普新政当中极少数可以为未来联邦财政节约开支、腾挪空间的改革,事实上,在减税和潜在的基建计划并举的情况下,可能只有医保改革方案对联邦财政的改善,足以使得联邦政府在常规赤字和债务约束下继续保有政策主动性。 图 9: 医保改革方案的推进 数据来源: 白宫、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整理 2017 年 9 月,医保改革法案在参议院形成针对性的法案补充条款,但最终放弃投票,法案随后被搁置至今。 2019 财年预算案中,白宫计划从 2019 年起减少联邦财政在医保方面的支出,部分反映 2017 年税改方案取消无医保罚款的结果,更有对未来医保法案改革 继续推进的预期。多名此前反对医改法案的议员将在此次换届中退休,医改法案的继续推进或成为特朗普政府回归内政后的第一项目标。 延长 税改法案税收减免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