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1部分:产地环境DB5306/T 26.1—2019.pdf

  • 资源ID:166312       资源大小:508.1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1部分:产地环境DB5306/T 26.1—2019.pdf

I C S 6 5.0 2 0.2 0B 3 1DB5306昭 通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3 0 6/T 2 6.1 2 0 1 9代 替 D G 5 3 0 6/T 2 5.1 2 0 1 6绥 江 半 边 红 李 生 产 技 术 综 合 规 程第 1 部 分:产 地 环 境2 0 1 9-1 1-1 5 发 布 2 0 1 9-1 1-1 5 实 施昭 通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3 0 6/T 2 6.1 2 0 1 9I前 言本 部 分 按 照 G B/T 1.1 2 0 0 9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的 结 构 和 编 写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绥 江 半 边 红 李 生 产 技 术 综 合 规 程 分 为 4 个 部 分:第 1 部 分:产 地 环 境;第 2 部 分:种 苗 生 产;第 3 部 分:生 产 技 术;第 4 部 分: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本 部 分 为 第 1 部 分。本 部 分 由 绥 江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提 出。本 部 分 由 昭 通 市 农 业 农 村 局 归 口。本 部 分 起 草 单 位:绥 江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云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园 艺 作 物 研 究 所。本 部 分 主 要 起 草 人:钟 德 卫、林 辉 云、陈 乾 昭、张 定 红、全 勇、李 坤 明、陈 瑶。本 部 分 代 替 了 D G 5 3 0 6/T 2 5.1 2 0 1 6。D B 5 3 0 6/T 2 6.1 2 0 1 91绥 江 半 边 红 李 生 产 技 术 综 合 规 程 第 1 部 分:产 地 环 境1 范 围本 部 分 规 定 了 绥 江 半 边 红 李 适 宜 产 地 选 择、产 地 环 境 质 量 与 检 测 方 法。本 部 分 适 用 于 绥 江 半 边 红 李 产 地 选 择 和 标 准 化 生 产 基 地 建 立。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T 6 9 2 0 水 质 p H 值 的 测 定 玻 璃 电 极 法G B/T 6 9 2 1 大 气 飘 尘 浓 度 测 定 方 法 可 吸 入 颗 粒 物 的 测 定 重 量 法G B/T 7 4 6 7 水 质 六 价 铬 的 测 定 二 苯 碳 酰 二 肼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7 4 6 8 水 质 总 汞 的 测 定 冷 原 子 吸 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7 4 7 5 水 质 铜、锌、铅、镉 的 测 定 原 子 吸 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7 4 8 4 水 质 氟 化 物 的 测 定G B/T 7 4 8 5 水 质 总 砷 的 测 定 二 乙 基 二 硫 代 氨 基 甲 酸 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7 4 8 6 水 质 氰 化 物 的 测 定G B/T 1 1 9 0 0 水 质 痕 量 砷 的 测 定 硼 氢 化 钾-硝 酸 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1 4 5 5 0 土 壤 质 量 六 六 六、滴 滴 涕 的 测 定 气 相 色 谱 法G B/T 1 5 2 6 2 环 境 空 气 二 氧 化 硫 的 测 定 甲 醛 吸 收-副 玫 瑰 苯 胺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1 5 4 3 2 环 境 空 气 总 悬 浮 颗 粒 物 的 测 定 重 量 法G B/T 1 5 4 3 3 环 境 空 气 氟 化 物 的 测 定 石 灰 滤 纸 氟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法G B/T 1 5 4 3 4 环 境 空 气 氟 化 物 的 测 定 滤 膜 采 样 氟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法G B/T 1 5 4 3 5 环 境 空 气 二 氧 化 氮 的 测 定 S a l t z m a n 法G B/T 1 6 4 8 8 水 质 石 油 类 和 动 植 物 油 的 测 定 红 外 光 度 法G B/T 1 7 1 3 4 土 壤 质 量 总 砷 的 测 定 二 乙 基 二 硫 代 氨 基 甲 酸 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1 7 1 3 5 土 壤 质 量 总 砷 的 测 定 硼 氢 化 钾-销 酸 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1 7 1 3 6 土 壤 质 量 总 汞 的 测 定 冷 原 子 吸 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1 7 1 3 7 土 壤 质 量 总 铬 的 测 定 火 焰 原 子 吸 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1 7 1 4 0 土 壤 质 量 镉、铅 的 测 定 K I-M I B K 萃 取 火 焰 原 子 吸 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1 7 1 4 1 土 壤 质 量 铅、镉 的 测 定 石 墨 炉 原 子 吸 收 分 光 光 度 法G B/T 2 2 1 0 5(所 有 部 分)土 壤 质 量 总 汞、总 砷、总 铅 的 测 定 原 子 荧 光 法N Y/T 3 9 5 农 田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技 术 规 范N Y/T 3 9 6 农 用 水 源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技 术 规 范N Y/T 3 9 7 农 区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监 测 技 术 规 范H J 4 8 0 环 境 空 气 氟 化 物 的 测 定 滤 膜 采 样 氟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法H J 4 8 4 水 质 氰 化 物 的 测 定 容 量 法 和 分 光 光 度 法D B 5 3 0 6/T 2 6.1 2 0 1 93 术 语 和 定 义绥 江 半 边 红 李蔷 薇 科(R o s a c e a e)李 属(P r u n u s L.)植 物 的 果 实,为 多 年 生 木 本 植 物。4 适 宜 产 地 选 择4.1 区 域适 宜 区 域 为 云 南 省 昭 通 市 绥 江 县 沿 金 沙 江 河 谷 海 拔 4 0 0 m 1 0 0 0 m 的 地 区。4.2 土 壤最 适 土 壤 以 土 质 疏 松、土 壤 透 气 和 排 水 良 好 的 壤 土 和 轻 粘 土 为 好,土 壤 肥 沃,有 机 质 含 量 2 0 g/k g,土 层 深 厚,活 土 层 6 0 c m 以 上,土 壤 p 值 5.5 6.5,地 下 水 位 1.0 m 以 下。注 意 不 要 在 重 茬 地 建 园。4.3 气 候生 长 最 适 宜 的 温 度 条 件 是 年 平 均 气 温 1 5 1 8,最 暖 月(7 月 份)年 均 气 温 2 5.5 左 右,最 冷月(1 月 份)平 均 气 温 0.8 以 上,年 均 气 温 1 7.9,年 均 有 效 积 温 5 5 0 0 6 0 0 0,年 日 照 时 数 1 0 0 0 h r,无 霜 期 3 2 0 d,年 降 水 量 8 0 0 m m 1 0 0 0 m m,采 前 一 个 月 内 降 雨 量 不 超 过 8 0 m m。4.4 生 态 环 境生 产 基 地 选 择 在 无 污 染 和 生 态 条 件 良 好 的 地 区。基 地 选 点 远 离 工 矿 区 和 公 路 铁 路 干 线,避 开 工 业 和城 市 污 染 源 的 影 响,同 时 生 产 基 地 应 具 有 可 持 续 的 生 产 能 力。5 要 求5.1 空 气 环 境 质 量 要 求产 地 空 气 中 各 项 污 染 物 含 量 符 合 表 1 所 列 的 浓 度 值。表 1 空 气 环 境 质 量 指 标项 目浓度限值日平均 1 h 平均总悬浮颗粒物 T S P(标准状态),m g/m3 0.3 0 二氧化硫 S O2(标准状态),m g/m3 0.1 5 0.5 0二氧化氮 N O2(标准状态),m g/m3 0.1 0 0.1 5氟化物 F(标准状态),g/(d m2.d)7.0 2 0可吸入性颗粒物 P M1(0标准状态),m g/m3 0.1 5 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 h 平均指任何 1 h 的平均浓度。5.2 土 壤 环 境 质 量D B 5 3 0 6/T 2 6.1 2 0 1 93产 地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2 的 要 求。表 2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表项 目浓度限值p H 6.5 P h 6.5 7.5 p h 7.5镉,m g/k g 0.3 0 0.3 0 0.4 0汞,m g/k g 0.2 5 0.3 0 0.3 5砷,m g/k g 2 5 2 0 2 0铅,m g/k g 5 0 5 0 5 0铬,m g/k g 5 0 1 2 0 1 2 0铜,m g/k g 1 0 0 1 2 0 1 2 0六六六,m g/k g 0.5 0滴滴涕,m g/k g 0.5 0注:重金属限值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 c m o l()/k g 的土壤,若5 c m o l()/k g,其限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5.3 灌 溉 水 质 要 求产 地 灌 溉 水 中 各 项 污 染 物 含 量 不 应 超 过 表 3 所 列 的 浓 度 值。表 3 灌 溉 水 中 各 项 污 染 物 的 浓 度 限 值项 目 浓度限值p H 值 5.5 8.5总汞 m g/L 0.0 0 1总镉 m g/L 0.0 0 5总砷 m g/L 0.0 5总铅 m g/L 0.1六价铬 m g/L 0.1粪大肠菌群 m g/L 1 0 0 0 0(个/L)氟化物 m g/L 2.0氰化物 m g/L 0.5石油类 m g/L 1 0注:灌溉园用的地表水需测粪大肠菌群,其他情况下不测粪大肠菌群。D B 5 3 0 6/T 2 6.1 2 0 1 96 采 样 方 法6.1 采 样6.1.1 产 地 空 气 采 样 应 符 合 N Y/T 3 9 7 的 规 定。6.1.2 产 地 土 壤 采 样 应 符 合 N Y/T 3 9 5 的 规 定。6.1.3 产 地 灌 溉 水 采 样 应 符 合 N Y/T 3 9 6 的 规 定。6.2 监 测6.2.1 空 气 质 量 监 测6.2.1.1 二 氧 化 硫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1 5 2 6 2 的 规 定。6.2.1.2 总 悬 浮 颗 粒 物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1 5 4 3 2 的 规 定。6.2.1.3 可 吸 入 颗 粒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6 9 2 1 的 规 定。6.2.1.4 二 氧 化 氮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1 5 4 3 5 的 规 定。6.2.1.5 氟 化 物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H J 4 8 0 的 规 定。6.2.2 土 壤 环 境 监 测6.2.2.1 p H 值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6 9 2 0 的 规 定。6.2.2.2 镉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1 7 1 4 0 的 规 定。6.2.2.3 汞、砷、铅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2 2 1 0 5(所 有 部 分)的 规 定。6.2.2.4 铬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1 7 1 3 7 的 规 定。6.2.2.5 六 六 六、滴 滴 涕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1 4 5 5 0 的 规 定。6.2.3 灌 溉 水 质 量 监 测6.2.3.1 p H 值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6 9 2 0 的 规 定。6.2.3.2 总 汞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7 4 6 8 的 规 定。6.2.3.3 镉、铅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7 4 7 5 的 规 定。6.2.3.4 总 砷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7 4 8 5 的 规 定。6.2.3.5 铬(六 价)的 测 定 应 符 合 G B/T 7 4 6 7 的 规 定。6.2.3.6 氰 化 物 的 测 定 应 符 合 H J 4 8 4 的 规 定。7 检 测 方 法环 境 空 气、灌 溉 水、土 壤 中 各 项 目 指 标 及 检 测 方 法 见 表 4。D B 5 3 0 6/T 2 6.1 2 0 1 95表 4 分 析 方 法类别 项目 方法名称 方法来源空气总悬浮颗粒物 重量法 G B/T 1 5 4 3 2二氧化硫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 B/T 1 5 2 6 2二氧化氮 S a l t z m a n 法 G B/T 1 5 4 3 5氟化物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 B/T 1 5 4 3 3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 B/T 1 5 4 3 4灌溉水p H 玻璃电极法 G B/T 6 9 2 0总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 B/T 7 4 6 8总砷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 B/T 1 1 9 0 0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 B/T 7 4 8 5铬(六价)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 B/T 7 4 6 7铅、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 B/T 7 4 7 5氟化物 离子选择电极法 G B/T 7 4 8 4氰化物 异烟酸叱咤噤酮比色法 G B/T 7 4 8 6石油类 红外光度法 G B/T 1 6 4 8 8土壤 总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 B/T 1 7 1 3 4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 B/T 1 7 1 3 5土壤总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 B/T 1 7 1 3 6-1 9 9 7总铬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 B/T 1 7 1 3 7-1 9 9 7铅、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 B/T 1 7 1 4 1-1 9 9 7K I M I B 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 B/T 1 7 1 4 0-1 9 9 7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注意事项

本文(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1部分:产地环境DB5306/T 26.1—2019.pdf)为本站会员(1325959236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