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DB51/T 2639-2019.pdf

  • 资源ID:166208       资源大小:1,017.8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DB51/T 2639-2019.pdf

65.020.40 B61 DB51 四川省 地 方 标 准 51/T 2639 2019 藤椒少刺 培育技术 规程 2019-12-17 发布 2020-01-01 实施 四 川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51/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砧 木培 育.1 4 接 穗选 择.3 5 嫁 接方 法.3 6 嫁 接后 管理.4 7 多 次嫁 接.5 8 苗 木质 量与 出圃.5 附录A(资 料性 附录)主要虫 害综 合防 治.7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主要病 害综 合防 治.9 附录C(资 料性 附录)藤椒苗 木刺 性状 比较.10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GB/T1.1 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规 则的 规定 编写。本标准 由四 川省 林业 和草 原局 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由四 川省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批准。本标准 主要 起草 单位:四 川省林 业科 学研 究院、成 都川仁 苗木 种植 有限 公司、丹 棱县 旺源 农业 发展有限公 司 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陈善 波、王莎、王丽 华、金银 春、罗 德智、余 红伟、杨 柳璐、罗丹、刘 明、杨平、梁 颇、罗成 荣、杨志 武、宋 小军、彭 晓曦、吴 斌、刘 青、熊量、陈 刘、张晓成、刘 林。1 藤 椒少刺 培育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藤 椒少 刺培 育 的主 要技 术指 标和 要求,包括 砧木 培育、接 穗选 择、嫁 接方 法、嫁 接 后管理、多 次 嫁接、苗 木质 量与出 圃等。本标准 适用 于四 川 藤 椒少 刺培育。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 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标 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标 准 GB/T 6001 育苗 技术 规程 GB/T 8321.10 农 药合 理 使用准 则(十)LY/T 2914 花椒 栽培 技术 规程 NY 525 有 机肥 料 3 砧木培 育 3.1 种子采 收 与 处理 3.1.1 种子采 收 选取树 龄10 年以 上,生长 健壮、无病 虫害 且结 实量 高的青 花椒 或藤 椒良 种作 为采种 母树 采集种子。3.1.2 种子处 理 将完全 成熟 的果 实采 收后,阴干至 果皮 自然 裂口,取 其 种子,用0.2%0.4%高 锰 酸钾浸 泡5 d7 d,每天换 水一 次,去掉 浮于 表面的 空壳 与不 饱满 种子,晾干 后将 种子 用于 播种,水质 应符 合GB 5084 二类标准的 要求。3.2 苗床选 择与 整理 3.2.1 圃地选 择 选择交 通方 便、排灌 良好、背风 向阳、土 壤肥 力好、pH 值为6.5 7.5 的砂 壤 土或壤 土为 圃地。3.2.2 苗床整 理 将土壤 翻耕20 cm 以上,整 平整细;根 据坡 向 整 理苗 床,苗床 宽80 cm 100 cm,高10 cm 15 cm,长度依 地形 而定,苗 床之 间 沟宽50 cm 60 cm,深15 cm 20 cm,利于 田间 管 理和排 水。2 3.2.3 苗床消 毒 用70%甲基 硫菌 灵 可 湿粉 剂800 1000倍液 或50%多 菌灵可 湿性 粉剂600 800 倍液喷 洒,对苗 床 进行消毒 处理;最 后 用 塑料 薄膜覆 盖 土 壤,密封5 d 7 d后 揭开 薄膜。3.3 播种时 间与 方法 3.3.1 播种时间 为9月 上旬 10 月中、下 旬,每亩 播种40 kg 45 kg。3.3.2 播种方 法 种子均 匀撒 在厢 面上,覆 盖厚1 cm 2 cm 的细土,再铺厚1 cm 的稻草,最后 用高60 cm 80 cm 的拱棚薄膜 覆盖。3.3.3 播种后 管理 待幼苗 出土 后,揭开 两侧 薄膜,通风 透光。为 保证 苗木生 长的 水分 供应,应 视苗木 生长 情况 适 时 适量浇水。3.4 苗木移 栽 3.4.1 移栽时 间 为3月 下旬 至5月 上旬。3.4.2 移栽方 法 按照幼 苗大 小进 行 分 级,选择苗 高8 cm 10 cm 的种 苗,将其 移栽于15 cm 15 cm 的塑料营 养杯 内,用砂壤 细土 覆盖 根部。每 一个营 养杯 内栽 植1 株幼 苗。3.4.3 移栽后 管理 将营养 杯苗 移置 于 苗 厢上,苗 厢 宽120 cm 130 cm,沟宽40 cm 50 cm,深 20 cm 30 cm,浇透水,覆盖细 土,搭遮 阴棚,以 提高成 活率。3.5 苗期管 理 3.5.1 除草 每15 d 20 d人工 除 草一 次,禁止 使用 各类 除草 剂除 草。3.5.2 浇水 春旱季 节,每3 d5 d浇 一 次水。3.5.3 施 肥 施肥4 5次。第1次 施肥(苗 木移 栽20 d 后):每667 m2将 含 氨基 酸水溶 肥0.1 kg 0.15 kg+大量元 素水 溶性 肥0.2 kg0.3 kg+微 生物 菌剂0.2 kg0.3 kg+植 物生 长调 节 剂1.5 ml 2.0 ml 溶解于 水 后喷雾;第2次 施肥(苗 木移 栽50 d 后):每667 m2将 含 氨基 酸水溶 肥0.2 kg 0.3 kg+大量元 素水 溶性 肥0.3 kg0.4 kg+微 生物 菌剂0.3 kg0.4 kg+植 物生 长调 节 剂3 ml 4 ml 溶解于水后 喷 雾;3 第3次 施肥(苗 木移 栽90 d 后):每667m2将硫酸钾 型 复合肥20 kg 25 kg 溶解 于 水中浇 灌;第4次 施肥(苗 木移 栽120 d 后):每667m2将硫酸 钾 型复合 肥30 kg 40 kg 溶 解 于水中 浇灌;第5次 施肥(苗 木移 栽120 d 后):每667m2将硫酸 钾 型复合 肥50 kg 60 kg 溶 解 于水中 浇灌。3.5.4 病虫害 防治 3.5.4.1 物理防 治 采用诱 虫色 板、频振 式杀 虫灯等 物理 方法 诱杀 害虫。3.5.4.2 化学防 治 根据防 治对 象的 生物 学特 性和危 害特 点,允许 使用 矿物源 农药 和低 毒有 机合 成农药,禁 止使 用 国 家明令禁 止的 农药,禁 止使 用剧毒、高 残留 农药,详 见 主要 虫害 综合 防治 附录A,主要 病害 综合 防治 附 录B。喷施 农药 应符 合GB/T 8321.10 的规 定。3.5.5 修剪 当苗高 达50 cm 60 cm,用枝剪 截干,经过23 次 截干,让 苗木 高度 保持 在50 cm 60 cm,促使苗木主干 增粗,待 苗木 基部 直径生 长至0.6 cm 以上,即可用 于嫁 接。4 接穗选择 4.1 优树筛 选 选择树 龄为5 年以上,生 长 健壮、芽体饱 满、无病虫 害、木 质化程 度高、节间 短的藤 椒优树 作为 培育藤椒 少刺 接穗 的来 源。4.2 接穗采集 将枝条 顶端 新梢(包 括顶 芽)作 为接 穗,穗条 长度 为12 cm 15 cm,基部 直 径为0.4 cm 0.8 cm,含有4 6个 芽(包括 顶芽)。4.3 接穗预 处理 剪去叶 片,将穗条 排 列整 齐,快 速使 用清 水浸 泡,然后置 于湿 润的 毛巾 上,并装入 大小 合适 的 塑料筐内,最后 再在 塑料 筐表 面,覆 盖一 层湿 润毛 巾,便于保湿 和 运输。4.4 接穗贮藏 将穗条 的叶 柄、顶叶 剪去,抹除 稀疏 小刺,按照 穗条 基部 直径 大小 进行 分级,每50 根打 捆,装 入 塑料筐内,喷 洒清 水一 次,然后用 湿润 毛巾 遮挡,放 于5 阴凉 处 保 存。5 嫁接方法 5.1 嫁接时 间 川中丘 陵区 以11 月中 旬12 月下 旬为 宜,盆周 山地 依 气候条 件适 当延 迟嫁 接时 间。5.2 砧木处 理 4 选取营 养杯 苗,在砧木 主 干离地 面16 cm 20 cm 处截干,抹去 主干 上的 皮刺。在离地 面8 cm 10 cm处,选 择主 干平 滑面 一侧,向下 切一 平滑 长斜 面,长度为4 cm 6 cm,微露 出木质 部,斜面 底部预留 长度为0.8 cm 1.0 cm 树皮,剪去多 余的 树皮。5.3 接穗处理 剪去穗 条下 部切口,保留 穗条长 度为10 cm 12 cm,含有45 个 芽(包 括顶 芽),选择 穗条 中 下部一 平滑 处,削与 砧木 长度 相当的 平滑 长斜 面,并在 穗条基 部留 出一 芽,微露 出木质 部,再在 其 背 面 按 照45 斜切一短 面。5.4 枝接方 法 采用枝 接方 法,将穗 条插 入 砧木 平滑 长斜 面 中,预 留树皮 向上 包裹 接穗 底部,对齐 形成 层,最 后 用长30 cm、宽1.5 cm 1.8 cm 的薄膜带绑 紧,捆绑 时,留出 穗条 基部 一侧 的芽,便于 正常 生长。6 嫁接后 管理 6.1 保温保 湿 将营养 杯嫁 接苗 放入 宽3.2 m 3.5 m、高2.5 m 3.0 m,长因地块 而定 的塑 料 拱棚内,为 了保 证地面温度,在 营养 杯嫁 接苗 上 覆盖 地膜 一层,待20 d 后取下;同 时,在塑 料拱 棚薄膜 上覆 盖两 层遮 阳 网,以防止 霜冻。6.2 温度控 制 塑料拱 棚温 度控 制在5 20,当棚 内温 度超 过20 以上,需 将薄 膜掀 开,通风降 温。6.3 除草 及时除 草,每30 d 人 工除 草一次,禁 止使 用各 类除 草剂除 草,以促进 接 穗萌 芽、抽 稍。6.4 除萌 次年开 春,当接 穗新梢 抽发 后,要及 时去 掉砧 木上 多余萌 蘖,如发 现接 穗死 亡,砧木 萌 芽可 保 留 一部分,以便 后期 进行 再次 嫁接。6.5 疏除花 果 若接穗 上有 花蕾 或果 实,应及早 疏除。6.6 施肥 3月中、下旬,每667 m2将 含氨基 酸水 溶肥0.4 kg 0.5 kg+大量 元素 水溶 性肥0.4 kg0.5 kg 溶解 于水后喷雾。6.7 病虫害 防治 方法与3.5.4 相同。6.8 苗木栽植 当苗高30 cm 或侧 枝新 梢生 长至5 cm 10 cm 时,即 可 栽植。5 6.9 摘心 当顶芽 新梢 生长 至40 cm 后,要及 时摘 心。6.10 立支架 当苗木 生长 至40 cm 50 cm 时,由于新梢 多且 生长 迅 速而主 干支 撑能 力较 弱,需在主 干边 用竹 竿或木棒立 支架,对 苗木 进行 辅助固 定。6.11 去除嫁 接膜 当苗木 移栽40 d 50 d后,嫁接口 愈合 后用 刀将 嫁接 膜划开,摘 除嫁 接膜。6.12 剪除砧 木主 干 当苗木 定植40 d 50 d后,用枝剪 剪去 嫁接 口以 上的 砧木主 干。7 多次嫁接 7.1 第二次 嫁接 从方法5获 得的 第一 次嫁 接 苗 中,选取 树龄2年 以上,生长健 壮、芽体 饱满、无 病虫害、木 质化 程度高的一 年生 枝条 作接 穗,再次经 过砧 木培 育、接穗 采集、接穗 预处 理、接穗贮藏、嫁接 方法、嫁接 后 管理等过 程(方法 与3、4.2、4.3、4.4、5和6 相 同),培育出 第二 次藤 椒少 刺嫁 接苗。7.2 第三次 嫁接 从第二 次藤 椒少 刺嫁 接苗 中,按照7.1的 方法 再次 嫁 接,培育 出性 状稳 定的第 三次藤 椒少 刺嫁 接苗。详见藤椒 苗木 刺 性状 比较 附录C。8 苗木质 量与 出圃 8.1 苗木质 量 苗木要 求发 育充 实,芽体 饱满,无病 虫害 和机 械损 伤,接 口愈 合良 好,无明 显绞缢 痕迹。8.2 苗木分 级 苗木质 量 分 级见 表1。表1 苗木质 量分 级表 序号 内容 级苗 级苗 1 地径(cm)0.70 0.60 2 苗高(cm)40 30 3 根系长度(cm)14 10 4 5cm 侧根数 10 7 8.3 苗木出 圃 DB51/T 263920196 苗木出 圃前 如土 壤过 于干 旱,应 充分 浇水。8.4 包装与 标志 按苗木 分级 后,装入 大小 合适的 塑料 筐内,并 挂标 签,标 明品 种、苗龄、等 级、数 量、起苗 日 期、产地、检验 证号 等。A DB51/T 263920197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主要虫 害综 合防 治 主要虫 害综 合防 治见 表A.1。表A.1 主要虫 害综 合防 治 虫害种类 防治时间 为害部位及症状 防治方法 蚜虫 3 6 月和9 10 月 以刺吸方式食幼嫩叶片、花、幼果及幼嫩枝梢汁液,引起叶片向背面蜷缩、畸形生长、落花落果。1、采用诱虫色板诱杀害虫。2、用5%吡虫啉乳油2000 3000 倍液喷雾。3、用7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6000 8000 倍喷雾。4、用2.5%溴氰菊酯 乳油1500 2500 倍液喷雾。5、用5%啶虫脒乳油2000 3000 倍液喷雾。6、将吡虫啉、啶虫脒等 药剂应交替使用。7、冬季喷施波美5 度石硫合剂 清园。蚧壳虫 4 10 月 受精雌虫在花椒枝条上越冬,4 月下旬雌虫产卵于介壳下,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孵化,雌若虫分散固定于树干上,雄若虫集中固定于枝干上。雌雄若虫定杆以后分泌蜡质。在白粉状蜡质下吸取树液,常使受害部位呈现一种白色膜状,造成水分和营养断缺,导致树干干枯死亡。1、在采收花椒后修枝并烧毁清林,在冬季用生石灰涂抹椒树基部,用波美5 度石硫合剂清园,杀死大量虫卵,降低虫口基数。2、4 月上旬若虫出茧时,2.5%高效氟氯氰菊酯 乳油30004000 倍 喷雾。3、卵期用50%水胺硫磷乳油1500 倍液+45%灭多威乳油1000 倍液喷雾,喷药时加少 量洗衣粉和洗洁精增强药液附着力,提高药效,5 月中旬至6 月中旬每个月连续2 次喷药防治,间隔时间7 天 一次。天牛 4 8 月 危害树干、树枝,产卵于树皮裂缝或伤口处,致使树杆空虚,枝梢枯死。4 月上旬开始活动,4 6月是天牛成虫羽化期,5 月上旬和7月上旬是成虫发生高峰期。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2、掌握成虫活动习性,人工捕杀,4 月上旬幼虫蛀食部 位 有 黄 褐色 粘 液 流出,用小刀 挑 开 杀 死幼 虫,在 伤口处涂抹防虫剂。3、在产卵期间多次清刷树干,堵塞洞口减少成虫产卵。4、用2.5%溴氰菊酯 乳油1500 2500 倍液喷雾。跳甲 3 5 月或 8 10 月 成虫吃叶,幼虫吃根。4 月上旬开始产卵,春季和秋季危害严重,盛夏高温季节发生为害较少。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2、采用诱虫色板 诱杀害虫。3、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 2000 倍液喷雾。4、用2.5%溴氰菊酯 乳油1500 2500 倍液喷雾。DB51/T 263920198 红蜘蛛 3 11 月 以成、幼、若螨在叶背和嫩芽上刺吸汁液为害,被害叶片呈现斑块、卷曲、失去光泽,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影响树势,质量下降,产 量大减。冬季和早春是卵多螨少,3 6 月第一次发生高峰,9 11 月第 二次发生高峰。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2、采用诱虫色板诱杀害虫。3、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 2000 倍液喷雾。4、用1.8%阿维菌素 乳油800 1000 倍液喷雾。5、用22%阿维螺螨酯 乳油1500 2000 倍液喷雾。6、每隔15天左右喷1 次,连喷2 3 次,以上 药剂应交替使用。半附线螨 4 10 月 群集叶背、娕茎和果实上吸食汁液为害。一般在7 10月是发生高 峰期,吸食汁液为害后,椒叶呈黄褐色斑点,并向叶面弯曲,芽叶萎 缩,直至花椒死亡。1、采用诱虫色板诱杀害虫。2、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 2000 倍液喷雾。3、用1.8%阿维菌素 乳油800 1000 倍液喷雾。4、用22%阿维螺螨酯 乳油1500 2000 倍液喷。5、用40%阿维炔螨特乳油1000 1500 倍液喷雾。6、每隔15天左右喷1 次,连喷2 3 次,以上 药剂应交替使用。山螺蛳(蜗牛)3 10 月 危害花椒树干、树枝和叶,叶面变黄慢慢失去营养。1、栽植地周边开隔离沟或撒生石灰或草木灰或干细沙阻止蜗牛进入栽植地。2、初发期选用80%添诺(四聚乙醛)喷雾土面或洒施在树冠投影处,喷雾选在上午露水未干或日落到天黑前或雨后天晴时在蜗牛头部外露时,效果更佳。DB51/T 263920199 A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主要病 害综 合防 治 主要病 害综 合防 治见 表B.1。表B.1 主要病 害综 合防 治 病害种类 防治时间 危害害部位及症状 防治方法 根腐病 幼苗期 或 5 8 月 多雨季节或园地排水不良易感染。感病后,病株长势弱,叶小而黄,严重时根部腐烂而死亡。花椒根腐病常发生在苗圃和成年树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幼苗在刚萌发至1 2cm 时,幼苗低抗力弱,土壤潮湿不透气细菌感染所至。成年树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7 8 月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所致。1、加强树势和肥水管理,增强花椒树体抗病性能;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止园地积水。夏、冬季清园,剪 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2、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硫菌 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或70%次森 锰锌 可湿性粉剂500 800 倍液,重施 根茎部。3、根部腐烂的树,用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灌根,7 天一 次,连续2 3 次。锈病 6 12 月 危害叶片,叶背出现圆形环状的淡黄色或锈红色病斑,严重者使叶片枯黄 脱落。6 月下旬开始发病,7 11月为发病盛期,降雨频繁时易流行。当部分叶片有锈病病斑时就及时防治,叶背也喷药。锈病危害后,叶一碰就掉,无养分积累,第二年开花不座果。土壤水分低时,可抑制锈病孢子。1、在秋末冬初及时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园内及树下的落叶杂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菌源。2、发病前喷施波尔多液(生石灰:硫酸铜:水=1:0.5:200)或 波美5 度石硫合剂防治。3、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或12.5%氟环唑1500 倍液喷 雾。叶斑病 5 6 月 或9 10 月 危害主干及枝条,危害初期树皮出现灰色斑点,后病斑逐渐转为褐色,病斑由灰褐色的菌丝交替形成,在表层形成一大圆形厚膜。受害部位溃烂,阻碍树体养分和水分运输。该病与介壳虫的危害有关,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为营养。1、防治方法用小刀刮去菌丝菌膜后,涂上石灰浆或石硫合剂的渣液。2、冬季用波美5 度的石硫合剂 刷干。3、用波美5 度石硫合剂涂抹病 斑。4)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DB51/T 2639201910 B C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藤椒苗 木刺 性状 比较 藤椒苗 木刺 性状 比较 见表C.1。表C.1 藤椒苗 木刺 性状 比较 性状类型 性状特征 藤椒实生苗 第一次嫁接苗 第二次嫁接苗 第三次嫁接苗 枝皮刺性状 一年生枝条(长100 cm)皮刺平均数/个 82 68 54 32 皮刺均宽/cm 1.25 1.15 1.05 0.95 皮刺均长/cm 1.70 1.45 1.30 1.10 叶轴刺性状 叶轴刺平均数/个 12 6.0 2.0 0 主叶轴刺 均长/cm 1.30 0.80 0.40 0 叶片刺性状 叶片刺平均数/个 28 15 4 0 叶片刺均长/cm 0.50 0.30 0.10 0 _

注意事项

本文(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DB51/T 2639-2019.pdf)为本站会员(1325959236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