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大棚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B3301/T 1092—2018.pdf

  • 资源ID:165769       资源大小:2.2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棚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B3301/T 1092—2018.pdf

I C S 6 5.0 2 0.2 0B 3 1DB3301浙 江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大 棚 芦 笋 生 产 技 术 规 程2 0 1 8-0 7-1 0 发 布 2 0 1 8-0 8-1 0 实 施杭 州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I前 言本 标 准 按 照 G B/T 1.1-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杭 州 市 农 业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杭 州 佳 惠 农 业 开 发 有 限 公 司、杭 州 市 萧 山 区 芦 笋 专 业 技 术 协 会。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张 旭 娟、施 建 军、俞 可 欣、施 渭 尧、熊 晖、朱 维 华、丁 桔、温 先 礼。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1大 棚 芦 笋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范 规 定 了 大 棚 芦 笋 生 产 的 产 地 选 择、品 种 选 择、播 种 育 苗、定 植、田 间 管 理、病 虫 害 防 治及 采 收 等 要 求 及 资 料 性 附 录。本 标 准 规 范 适 用 于 大 棚 芦 笋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N Y/T 1 2 7 6 农 药 安 全 使 用 规 范 总 则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地 环 境 条 件3 产 地 选 择3.1 产 地 环 境应 符 合 N Y/T 5 0 1 0 的 规 定。3.2 选 地 要 求以 地 势 平 坦、地 下 水 位 较 低、排 灌 方 便、土 层 深 厚 和 肥 力 较 高 的 沙 质 壤 土 为 宜。4 品 种 选 择选 用 优 质、早 熟、丰 产、抗 病 抗 逆 性 强、适 应 性 广、商 品 性 好 的 杂 交 1 代 品 种,如 格 兰 德、阿 特 拉斯、佳 芦 1 号、丰 岛 2 号 等。5 播 种 育 苗5.1 穴 盘 育 苗采 用 3 2 孔 或 5 0 孔 穴 盘,商 品 育 苗 基 质 预 湿 装 盘 待 用。5.2 营 养 钵 育 苗每 立 方 米 过 筛 园 土 均 匀 拌 入 腐 熟 粪 肥 1 0 k g 1 5 k g、三 元 复 合 肥 1 k g 1.5 k g 制 成 营 养 土,或 选 用商 品 育 苗 基 质,装 入 8 c m 1 0 c m 的 营 养 钵 内,整 齐 平 放 在 宽 1.2 m 1.3 m 的 苗 床 上。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25.3 种 子 处 理用 清 水 淘 洗 种 子 除 去 浮 在 水 面 的 干 瘪 籽 后,用 5 0 5 5 的 温 水 浸 种 1 5 m i n,然 后 用 5 0 多 菌 灵可 湿 性 粉 剂 2 5 0 倍 溶 液 浸 种 消 毒 1 2 h,捞 出 后 用 清 水 冲 洗 干 净,再 用 清 水 浸 种 3 6 h 6 0 h,斯 间 换 水 2 次 3 次。将 种 子 用 湿 纱 布 包 裹,置 于 2 5 3 0 条 件 下 保 湿 催 芽,待 2 0%3 0%种 子 露 白 时 即 可 播 种。5.4 播 种播 前 1 天 先 浇 足 底 水,每 穴(钵)播 1 粒,播 后 覆 盖 1 c m 基 质(营 养 土),铺 上 无 纺 布、稻 草 等 保 湿。早 春 低 温 季 节 搭 建 小 拱 棚 保 温;夏 秋 高 温 季 节 播 种,须 在 大 棚 或 小 拱 棚 上 覆 盖 遮 阳 网 降 温。5.5 苗 床 管 理2 0%3 0%的 种 子 幼 芽 出 土 后 及 时 揭 去 无 纺 布、稻 草 等,并 注 意 通 风 换 气、控 温、降 湿 和 浇 水,适 当追 施 冲 施 肥 或 0.3%磷 酸 二 氢 钾。5.6 壮 苗 标 准苗 龄 为 5 0 d 7 0 d,株 高 2 5 c m 4 0 c m,健 壮 茎 数 4 支 6 支。6 定 植6.1 整 地 作 畦6.1.1 整 地定 植 前 1 0 d 1 5 d 翻 耕,耕 层 深 度 为 3 5 c m 5 5 c m。每 亩(6 6 7)施 腐 熟 有 机 肥 5 0 0 0 k g。6.1.2 作 畦畦 宽(连 沟)1 5 0 c m 左 右,其 中 沟 宽 3 0 c m,作 畦 下 松 上 细,畦 面 经 培 土 后 呈 龟 背 形,畦 高 2 0 c m 3 0c m。6.2 定 植 时 间春 播 苗 5 月 下 旬 6 月 上 旬 定 植,秋 播 苗 9 月 下 旬 1 0 月 上 旬 定 植。6.3 定 植 密 度单 行 种 植,株 距 2 8 c m 3 2 c m,亩 栽 1 3 0 0 株 1 5 0 0 株。7 田 间 管 理7.1 母 茎 留 养定 植 当 年 保 留 所 有 母 茎,及 时 拔 除 细 弱 茎。定 植 后 第 2 年 开 始 采 取 春 秋 两 季 留 养 母 茎 的 方 法。7.1.1 春 季 母 茎 留 养2 年 生 3 月 下 旬 留 茎,每 株 母 茎 留 2 根 3 根;3 年 生 及 以 上 在 4 月 上 旬 5 月 上 旬 留 养 母 茎,3 年 4 年 生 的 留 4 根 6 根、5 年 以 上 留 5 根 8 根。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37.1.2 秋 季 母 茎 留 养8 月 中 下 旬 拔 除 老 茎,换 养 秋 茎,依 茎 粗 细 可 每 株 留 养 8 根 1 2 根 茎。7.2 疏 枝 打 顶在 春 季 和 秋 季 留 养 母 茎 后,及 时 打 桩、拉 绳 防 倒 伏。当 嫩 茎 长 至 1 0 0 c m 1 2 0 c m 时 进 行 打 顶,疏 去细 弱 枝。7.3 施 肥7.3.1 用 肥 原 则按 N Y/T 4 9 6 执 行。7.3.2 冬 季 追 肥冬 季 清 园 后,每 亩 沟 施 腐 熟 有 机 肥 2 0 0 0 k g 3 0 0 0 k g 或 商 品 有 机 肥 8 0 0 k g 1 0 0 0 k g、三 元 复 合 肥 2 0k g 3 0 k g。7.3.3 春 季 追 肥春 季 3 月 下 旬 每 亩 施 三 元 复 合 肥 2 0 k g 3 0 k g,以 后 每 隔 2 0 d 2 5 d 追 肥 一 次,每 次 每 亩 施 三 元 复 合肥 1 0 k g 1 5 k g。7.3.4 秋 季 追 肥8 月 中 下 旬 清 园 后 追 施 商 品 有 机 肥 3 5 0 k g 4 0 0 k g、腐 熟 菜 籽 饼 1 0 0 k g 1 5 0 k g,以 后 每 隔 2 0 d 2 5 d追 肥 一 次,每 次 每 亩 施 三 元 复 合 肥 1 0 k g 1 5 k g。8 清 园8.1 清 园 时 间8 月 中 旬 9 月 上 旬,夏 笋 采 收 结 束 后 进 行 秋 季 清 园;1 2 月 下 旬,芦 笋 进 入 休 眠 后 进 行 冬 季 清 园。8.2 清 园 方 式笋 田 彻 底 清 除 老 茎 和 枯 枝 残 叶,用 7 0%甲 基 硫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倍 液 或 7 5%敌 磺 钠 可 湿 性 粉 剂8 0 0 1 0 0 0 倍 液 等 喷 洒,进 行 土 壤 消 毒。9 病 虫 害 防 治9.1 主 要 病 虫 害主 要 害 虫 有 蚜 虫、蓟 马、甜 菜 夜 蛾、斜 纹 夜 蛾 等,主 要 病 害 有 茎 枯 病、褐 斑 病、梢 枯 病、根 腐 病 等。9.2 防 治 原 则病 虫 害 防 治 按 G B/T 8 3 2 1 有 关 规 定,采 用“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植 保 方 针,坚 持“以 农 业 防 治为 基 础,物 理 防 治、生 物 防 治 和 化 学 防 治 相 协 调”的 无 害 化 治 理 原 则。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49.3 农 业 防 治选 用 抗 病 性 强 的 品 种 和 无 病 种 苗,采 用 避 雨 留 养 母 茎 减 轻 茎 枯 病 等 发 生。做 好 两 次 清 园 工 作,减 少田 间 病 菌 残 留。9.4 物 理 防 治采 用 昆 虫 性 诱 剂、色 板 等 诱 杀 害 虫。9.5 生 物 防 治9.5.1 保 护 和 利 用 天 敌,控 制 和 减 轻 害 虫 发 生 和 危 害。9.5.2 采 用 乙 基 多 杀 菌 素、甘 蓝 夜 蛾 核 型 多 角 体 病 毒 等 生 物 制 剂 防 治 病 虫。9.6 化 学 防 治9.6.1 选 用 高 效 低 毒、低 残 留 的 农 药。使 用 时 要 注 意 对 症 下 药、交 替 用 药,严 格 遵 守 农 药 安 全 间 隔 期。禁 止 使 用 甲 胺 磷 等 国 家 明 令 禁 止 的 高 毒、高 残 留 的 农 药 及 其 混 合 配 剂。9.6.2 病 害 防 治:预 防 和 控 制 茎 枯 病 为 主,兼 顾 褐 斑 病、梢 枯 病,可 用 二 种 杀 菌 剂 混 配 兼 治 两 种 病 害。9.6.3 虫 害 防 治:以 防 治 蓟 马 和 甜 菜 夜 蛾、斜 纹 夜 蛾 为 主,兼 治 其 他 害 虫。9.6.4 芦 笋 主 要 病 虫 害、防 治 药 剂 及 安 全 间 隔 期 见 附 录 A。1 0 采 收1 0.1 采 收 时 间2 年 生 可 少 量 采 笋。3 年 生 及 以 上 芦 笋,1 月 底 至 4 月 初 采 收 春 笋,5 月 中 旬 至 8 月 中 旬 采 收 夏 笋,9 月 中 旬 至 1 1 月 上 旬 采 收 秋 笋。1 0.2 采 收 方 法待 嫩 茎 长 至 2 5 c m 3 5 c m,用 手 握 住 基 部 轻 轻 扭 转,连 根 拔 起。1 1 大 棚 芦 笋 生 产 模 式 图 见 附 录 B。A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5A B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芦 笋 主 要 病 虫 害、防 治 药 剂 及 安 全 间 隔 期表 A.1 芦 笋 主 要 病 虫 害、防 治 药 剂 及 安 全 间 隔 期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通用名)剂型稀释倍数或常用药量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d)蓟马蚜虫1 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 2 0 0 0 喷雾 1 01.8%阿维菌素 乳油 2 5 0 0 喷雾 76 0 g/L 乙基多杀菌素 悬浮剂 1 5 0 0 喷雾 7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6 0 g/L 乙基多杀菌素 悬浮剂 1 5 0 0 喷雾 7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乳油 6 0 0 0 喷雾 71 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 悬浮剂 2 0 0 0 喷雾 75%氯虫苯甲酰胺 悬浮剂 1 5 0 0 喷雾 15 0 g/L 虱螨脲 乳油 1 0 0 0 喷雾 1 42 0 亿 P I B/m l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8 0 0 喷雾 7地下害虫 1%联苯噻虫胺 颗粒剂 3 4 k g/亩 撒施 8茎枯病2 5%吡唑醚菌酯 乳油 2 0 0 0 喷雾 1 58 0%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8 0 0 喷雾 1 58 0%乙蒜素(4 0 2)乳油 8 0 0 1 0 0 0 喷雾 1 54 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 可湿性粉剂 1 0 0 0 喷雾 7褐斑病8 0%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8 0 0 喷雾 1 57 5%敌磺钠 可湿性粉剂 8 0 0 1 0 0 0 喷雾 7 1 0梢枯病5 0%咪鲜胺锰盐 可湿性粉剂 1 0 0 0 1 5 0 0 喷雾 57 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6 0 0 8 0 0 喷雾 5根腐病石灰粉或石灰氮 粉剂 1 5 0 2 0 0 k g/亩 撒施 7 1 57 5%敌磺钠 可湿性粉剂 8 0 0 1 0 0 0 喷雾 7 1 0D B 3 3 0 1/T 1 0 9 2 2 0 1 81B C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大 棚 芦 笋 生 产 模 式 图图 B.1 大 棚 芦 笋 生 产 模 式 图月份 三月中旬五月中旬 五月下旬 六月上旬 七月中旬十一月中旬 十二月下旬一月中旬 一月下旬四月上旬 四月上旬五月上旬 五月中旬八月中旬 八月中旬九月上旬 九月中旬十一月上旬物候期育苗期 移栽期 幼株期 冬季管理期 春笋采收期 春母茎留养期 夏笋采收期 秋母茎留养期 秋笋采收期主要生产操作要点1、播 前 进 行 浸 种、消 毒、催芽。2、每穴(钵)播 1 粒,播后覆 盖 细 土 1 c m,铺 上 无 纺布、稻 草 等 保 湿。3、幼芽出土后及时揭去无纺布、稻草等,并注意通风换气、控温、降湿和浇水,适当追施冲施肥或 0.3%磷酸二氢钾。1、定植前 1 0 d 1 5 d 翻耕,耕层深度为 3 5 c m 5 5 c m。每亩(6 6 7)施腐熟有机肥 5 0 0 0k g。2、单行种植,株距 2 8 c m 3 2c m,每亩 1 3 0 0 株 1 5 0 0 株。1、根据情况做好浇水、排涝、中耕、除草、培土和追肥等工作,促进植株茎枝抽发及地下鳞茎和根系发育。1、笋 田 彻 底 清 除 老 茎 和 枯 枝残叶,用 7 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粉 剂 8 0 0 倍 液 或 7 5%敌 磺钠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1 0 0 0 倍液喷洒,进行土壤消毒。2、冬 季 清 园 后,每 亩 沟 施 腐熟 有 机 肥 2 0 0 0 k g 3 0 0 0 k g 或商 品 有 机 肥 8 0 0 k g 1 0 0 0 k g、三元复合肥 2 0 k g 3 0 k g。3、采用大棚覆盖保温。1、春季 3 月下旬每亩施三元复合肥 2 0 k g 3 0 k g,以后每隔 2 0 d 2 5 d 追 肥 一 次,每次 每 亩 施 三 元 复 合 肥 1 0k g 1 5 k g。1、2 年 生 3 月 下 旬 留 茎,每株母茎留 2 根 3 根;3 年生及以 上在 4 月上 旬 5 月上 旬留养母茎,3 年 4 年生的留 4根 6 根、5 年以上 留 5 根 8根。2、及 时 打 桩、拉 绳 防 倒 伏。当嫩茎 长 至 1 0 0 c m 1 2 0 c m 时进行打顶,疏去细弱枝。1、为 维 持 母 茎 生 育 健 壮 和 采 收期的高产量,要施足追肥,每隔2 0 d 2 5 d 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 1 0 k g 1 5 k g。1、8 月中下旬拔除老茎,换养秋 茎,依 茎 粗 细 可 每 株 留 养 8根 1 2 根茎。2、及时打桩、拉绳防倒伏。当嫩 茎 长 至 1 0 0 c m 1 2 0 c m 时 进行打顶,疏去细弱枝。1、8 月中下旬清园后追施商品有机 肥 3 5 0 k g 4 0 0 k g、腐 熟 菜 籽饼 1 0 0 k g 1 5 0 k g,以 后 每 隔 2 0d 2 5 d 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 1 0 k g 1 5 k g。主要 病虫害防 治原 则:病虫 害防治 按 G B 4 2 8 5 的有 关规定。按照“预防 为主,综合防治”的植 保方针,坚持“以农业 防治为 基础,物 理防治、生物 防治和化 学防治 相协调”的无害化治理原则。农 业防 治:选用 抗病性 强的品 种和无 病种苗,采用避 雨留养 母茎减轻 茎枯病 等发生。做好两 次清园 工作,减少田间病菌残留。物理 防治:采用昆虫性诱剂、色板等诱杀害虫。生 物防 治:保护 和利用 天敌,控制和 减轻害 虫发生和 危害。采用乙基 多杀菌 素、甘 蓝夜蛾核 型多角 体病毒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化 学防 治:选用 高效低 毒、低 残留的 农药。使用时要 注意对 症下药、交替用 药,严 格遵守农 药安全 间隔期。禁止 使用甲胺 磷等国 家明令 禁止的高 毒、高 残留的农药及其混合配剂。病害 防治:预防和控制茎枯 病为主,兼顾褐斑病、梢枯病,可用二种杀菌剂混配兼治两种病害。虫 害防 治:以防 治蓟马 和甜菜 夜蛾、斜纹夜 蛾为主,兼治其他害虫。防治 对象 防治 药剂(通 用名)稀释 倍数或常 用药量使用 方法 安全 间隔期(d)蓟马蚜虫1 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 0 0 喷雾 1 01.8%阿维菌素乳油 3 0 0 0 6 0 0 0 喷雾 76 0 g/L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1 5 0 0 喷雾 7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6 0 g/L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1 5 0 0 喷雾 7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6 0 0 0 喷雾 31 0%溴氰虫酰胺分散油悬浮剂 2 0 0 0 喷雾 7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5 0 0 喷雾 15 0 g/L 虱螨脲乳油 1 0 0 0 喷雾 1 4茎枯病 褐斑病 根腐病 梢枯病2 0 亿 P I B/m l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8 0 0 喷雾 7地下害虫 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 3 4 k g/亩 撒施 8茎枯病2 5%吡唑醚菌酯乳油 2 0 0 0 喷雾 1 58 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 0 0 喷雾 1 58 0%乙蒜素乳油(4 0 2)8 0 0 1 0 0 0 喷雾 1 54 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 1 0 0 0 喷雾 7褐斑病8 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 0 0 喷雾 1 57 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 8 0 0 1 0 0 0 喷雾 7 1 0梢枯病5 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1 0 0 0 1 5 0 0 喷雾57 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 0 0 8 0 0 喷雾 5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蓟马 蚜虫根腐病石灰粉或石灰氮 1 5 0 2 0 0 k g/亩 撒施 7 1 57 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 8 0 0 1 0 0 0 喷雾 7 1 0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注意事项

本文(大棚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B3301/T 1092—2018.pdf)为本站会员(1325959236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