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17年报总结之三元正极材料:技术红利与产业链布局是关键.pdf

  • 资源ID:16522       资源大小:1.17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年报总结之三元正极材料:技术红利与产业链布局是关键.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Table_Title 工业 资本货物 2017 年报总结之三元正极材料:技术红利与产业链布局是关键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受益钴价上行, 2017 年正极材料业绩高增长。 2017 年钴金属价格开启快速上涨周期,全年 MB 钴低级 价格从年初的 22.4 万元 /吨上涨到年底的 51.2 万元 /吨,涨幅高达 128.6%,并同步带动国内钴产品价格快速上涨。 在钴产品价格上涨 通道 中, 正极材料厂商在产品价值量提升的同时,还能享受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的时间差所带来的库存收益 。 2017 年含钴正极材料企业业绩整体呈高增长态势,主要企业如当升科技、杉杉能源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2%、 192%;产品毛利率与净利率也得到一定提升。 拨开云雾见明月,正极材料行业现状为群雄争霸、现金流紧张态势。 正极材料 为 四大材料中 价值量最大部分, 一直是 兵家 必争之地 。 2017 年 三元正极材料 CR3 仅为 34%, 呈现 多强争霸态势。 从两家 主要 正极材料企业 财务数据分析可知,两家企业均处于业务持续扩张期,竞争激烈导致应收账款控制没有太大好转 , 且现金流较为紧张,筹资压力较大。但主流竞争企业背后均有雄厚资本支撑,预期后续竞争仍将持续。 未来竞争看什么?技术红利 +产业链布局 。 正极材料的产品开发周期在半年到一年 ,新产品问世后一般 有半年 到一年 左右的技术红利期,在此之后其他厂家的跟进投产会带来产能过剩与价格下降。所以对于正极材料来说, 研发能力至关重要,谁能率先并持续开发出新产品,谁就能 享受该 红利 。目前 NCM 811 正极材料正处于新品红利期, 仅有 容百锂业( 宁波金和 ) 、当升科技 等企业实现量产 ,预期该红利期有望延续到 2019 年左右。 原材料占比正极材料成本的 80%以上,而且随着钴价格的提升,该比例已提升到 90%左右。 所以对于正极材料来说,只有抓住原材料利润才能提高盈利能力,否则到最后只能赚钱正极材料加工费。 从产业链布局角度看 , 越往上游布局受益程度越大 。 投资建议 。 从新品开发进度、上游资源布局考虑,当前 推荐 当升科技、杉杉股份 、 。 风险提示 。 钴金属价格下行风险、正极材料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走势比较 Table_IndustryList 子行业评级 Table_ReportInfo 相关研究报告: 太平洋电力设备新能源第 16 周周报 -政策频频利好提振光伏板块情绪 看好新能源车二季度中游需求增长 20180422 -2018/04/22 正泰电器( 601877) 双主业齐头并进,打造创新型新能源电力企业 -2018/04/22 天顺风能( 002531) 风塔龙头积极布局下游风电场,大叶片贡献新增长点 -2018/04/22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邵晶鑫 电话: 010-88695226 E-MAIL: shaojxtpyzq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1190518020001 联系人 :陈亚琼 E-MAIL: chenyaqiongtpyzq (18%)(9%)0%10%19%28%17/4/2417/6/2417/8/2417/10/2417/12/2418/2/24电气设备 沪深 300 Table_Message 2018-04-25 行业深度报告 看好 /维持 电气设备 行业研究报告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 P2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目录 一、受益钴价上行, 2017 年正极材料业绩高增长 . 4 (一) 2017 年业绩整体高增长,盈利能力在加强 . 4 (二)钴价上行是含钴正极材料 2017 年盈利提升主因 . 5 二、正极材料现状:群雄争霸,现金流紧张 . 7 (一)竞争格局:群雄争霸 . 7 (二)激烈竞争与快速扩张,企业资金压力较大 . 9 三、未来竞争:技 术红利 +产业链布局 . 11 (一)技术进步路线确立,新品开发红利期 . 11 (二)从成本构成看产业链布局重要性 . 11 四、投资建议 . 12 (一)当升科技: NCM 811 +上游布局 . 12 (二)杉杉股份: 811 量产 +参股洛阳钼业 +库存收益 . 13 (三 )格林美:全产业链布局 + NCA 前驱体 . 14 五、风险提示 . 14 (一)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 14 (二)高镍三元产业化进程不及 预期 . 14 行业深度报告 P3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图表目录 图表 1: 当升科技近年业绩情况(亿元) . 4 图表 2:杉杉能源近业绩情况(亿元) . 4 图表 3: 当升与杉杉能源近年毛利率变化( %) . 4 图表 4:当升与杉杉能源近年净利率变化( %) . 4 图表 5:含钴正极材料产业链 . 5 图表 6: 2017 年 MB 钴价格走势(美元 /磅) . 5 图表 7: 2017 年三元正极材料及上游钴产品价格走势(万元 /吨) . 6 图表 8: 2017 年钴产品涨幅情况 . 6 图表 9: 2017 年主流企业正极材料销售情况 . 7 图表 10: 2017 年钴酸锂竞争格局 . 7 图表 11: 2017 年三元材料竞争格局 . 7 图表 12:主要正极材料企业背景梳理 . 8 图表 13:主要正极材料厂商扩产情况梳理 . 8 图表 14:现金流净额变化(亿元) . 9 图表 15:杉杉能源现金流变化(万元) . 10 图表 16:当升科技现金流变化(亿元) . 10 图表 17:历年 应收账款 /营业收入 变化 . 10 图表 18:历年存货变化(亿元) . 10 图表 19:历年在建工程(万元) . 10 图表 20:各国对动力用电池能量密度与价格目标 . 11 图表 21: 2017 年主流企业正极材料生产成本情况 . 12 图表 22: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 . 12 图表 23:杉杉能源 2017 年存货明细 . 14 图表 24:公司估值列表 . 14 行业深度报告 P4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一、受益钴价上行, 2017 年正极材料业绩高增长 A股市场中开展锂电正极材料业务的公司有杉杉股份(子公司杉杉能源)、当升科技、格林美、厦门钨业、华友钴业,其中杉杉能源、当升科技的业务最为单一,能最好地反应正极材料行业情况,因此在业绩回顾部分主要以这两家公司为主。 (一) 2017 年业绩整体高增长,盈利能力在加强 2017年,当升科技与杉杉能源分别实现营收 21.58、 42.60亿元,较 2016年分别增长 61.70%、 69.86%;净利润方面, 2017年当升科技与杉杉能源实现归母净利润 2.50与6.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2%、 192%。从过去 5年业绩情况看, 2017年均为两家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一年。 图表 1: 当升科技近年业绩情况(亿元) 图表 2:杉杉能源近业绩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盈利能力上,当升科技与杉杉能源 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达到 18.55%与 24.68%,较2016年分别提升了 1.59与 3.64个百分点;在净利率方面,两家公司 2017年的净利率分别为 11.59%与 14.12%,同比提升了 4.15与 5.90个百分点。 图表 3: 当升与杉杉能源近年毛利率变化( %) 图表 4:当升与杉杉能源近年净利率变化(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051015202530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当升科技 杉杉能源(1 0 )(5 )05101520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当升科技 杉杉能源 行业深度报告 P5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二)钴价上行是含钴正极材料 2017 年盈利提升主因 钴是钴酸锂 以及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组成,其主要作用为降低材料阻抗值,提高正极材料的冲放电循环性能。钴酸锂正极材料主要通过四氧化三钴与锂盐烧结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则通过三元前驱体(镍、钴、锰或铝的氢氧化物沉淀)与锂盐烧结制备。 图表 5:含钴正极材料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锂离子正极材料钴酸锂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2017年钴金属价格开启快速上涨周期,全年 MB钴(低级)价格从年初的 22.4万元 /吨上涨到年底的 51.2万元 /吨,涨幅高达 128.6%。 图表 6: 2017 年 MB 钴价格走势(美元 /磅)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原材料钴价格快速上涨并迅速向下游传导, 2017年钴盐、正极材料等含钴产品价原始钴矿 钴中间品熔炼、浸出、净化电钴钴粉钴盐电解沉积氢还原结晶、沉淀氯化钴硫酸钴碳酸钴氢氧化钴三元前驱体沉钴四氧化三钴镍 + 锰 / 铝硫酸盐 +氢氧化钠 + 氨水煅烧钴酸锂正极三元正极氢 氧化锂 / 碳酸锂共沉烧结烧结 行业深度报告 P6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格均开启价格快速上涨通道。 钴酸锂正极材料产业链方面,钴酸锂正极材料 2017年末的价格约 42万元 /吨,较年初上涨了近 82.6%,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年末价格约 40.75万元 /吨,较年初上涨 114%,氯化钴年末价格约 12.9万元 /吨,较年初上涨约 103%。 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方面,价格走势与钴酸锂一致,以三元正极材料为例, 2017年末, 523和 622正极材料的价格约为 21.25和 22万元 /吨,较年初分别上涨 37.1%与25.7%, 523与 622的前驱体年末价格约 12.25、 12.65万元 /吨,上涨 59.1%与 53.3%,硫酸钴 2017年末价格约 11.5万元 /吨,涨幅为 113%。 图表 7: 2017 年三元正极材料及上游钴产品价格走势(万元 /吨) 资料来源:中华商务网、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图表 8: 2017 年钴产品涨幅情况 电池系列 钴产品 化学式 钴质量含量 2017 年初价格(万元 /吨) 2017 年末价格(万元 /吨) 涨幅 钴酸锂 产业链 氯化钴 CoCl2 45.34% 6.35 12.9 103.1% 四氧化三钴 Co3O4 73.41% 19 40.75 114.5% 钴酸锂正极 LiCoO2 60.22% 23 42 82.6% 三元 产业链 硫酸钴 CoSO4 38.02% 5.4 11.5 113.0% NCM523 前驱体 Ni0.5Co0.2Mn0.3(OH)2 12.86% 7.7 12.25 59.1% NCM622 前驱体 Ni0.6Co0.2Mn0.2(OH)2 12.81% 8.25 12.65 53.3% NCM523 正极 LiNi0.5Co0.2Mn0.3O2 12.21% 15.5 21.25 37.1% NCM622 正极 LiNi0.6Co0.2Mn0.2O2 12.16% 17.5 22 25.7% 资料来源:中华商务网、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在钴产品价格上涨通道中, 正极材料厂商在产品价值量提升的同时,还能享受原 行业深度报告 P7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料采购与产品销售的时间差所带来的库存收益 。 以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厦门钨业三家 主流正极材料企业为例,根据公司披露的年报信息,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正极材料除了销量稳定增长外,售价也有了大幅提升,其中三家公司 2017年售价分别为 19.86、19.76、 23.64万元 /吨,较 2016年上涨了 28.76%、 33.78%、 54.87%,此外,毛利率也分别提升了 3.76、 1.56、 4.68个百分点,表明企业正极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在提升。 图表 9: 2017年主流企业正极材料销售情况 项目 年度 杉杉股份 当升科技 厦门钨业 销量 (吨 ) 2017 年 21447 9764 17265 2016 年 17960 8021 13435 增速 19.42% 21.73% 28.51% 售价 (万元 /吨) 2017 年 19.86 19.76 23.64 2016 年 15.42 14.77 15.26 增速 28.76% 33.78% 54.87% 成本 (万元 /吨 2017 年 14.96 16.88 20.35 2016 年 12.20 12.85 13.86 增速 22.66% 31.37% 46.88% 毛利率 2017 年 24.67% 14.58% 13.90% 2016 年 20.91% 13.02% 9.22% 变动 3.76pct 1.56pct 4.68pct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二、正极材料现状:群雄争霸,现金流紧张 (一)竞争格局:群雄争霸 正极材料 占比动力电池材料成本的 50-70%,为价值量最大部分,成为兵家 必争之地 。 2017年钴酸锂 CR3为 66%,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龙头尚未决出;三元正极材料 CR3仅为 34%,属于格局未定的多强争霸态势。 图表 10: 2017年 钴酸锂竞争格局 图表 11: 2017年三元材料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 GBII,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GBII,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行业深度报告 P8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主流竞争企业背后都有雄厚资本支持,比如长远锂科背后的五矿集团,当升科技即是上市公司,背后也有北京矿冶研究院支持。 2014年在钴金属价格低位、动力电池需求尚未启动情况下,正极材料企业业绩整体出现低谷,例如当升科技 当年产品毛利率仅为 3%。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大部分正极材料企业仍然能坚持过来,这主要得益于其背后的雄厚资本支撑。往后看,在竞争格局未定的情况下,各大公司在雄厚资本支撑将继续助力其快速扩产,力争抢下市场更多份额。 图表 12:主要正极材料企业背景梳理 正极企业 背景 长远锂科 五矿集团 当升科技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厦门钨业 上市公司 杉杉股份 上市公司 格林美 上市公司 贝特瑞 中国宝安(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公司 公告,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图表 13:主要正极材料厂商扩产情况梳理 公司 现有产能 扩产项目 项目介绍 杉杉股份 2017 年末,正极材料产能 4.3 万吨,宁夏 7200吨高镍三元已于今年 3月陆续投产。 10 万吨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项目规划于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分期完成;项目一期计划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一期项目总产能设计为 2 万吨 /年;其中,一期第一阶段计划于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建成并试产,设计综合产能为 1 万吨 /年。 当升科技 目前拥有正极材料产能约 1.6 万吨 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三期( 1.8 万吨) 生产线将按照 NCM811/NCA 的标准来设计,同时具备生产不同类型的多元材料( NCM523、 NCM622、 NCM811 和 NCA)的能力;项目建设期 45 个月。 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二期二阶段( 0.4万吨) 建设期约 22 个月 格林美 2017 年末,正极材料产能约 12000 吨 年产 15000 吨镍钴锰酸锂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建设期约 2 年 循环再造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项目( 3 万吨 /年) 建设期约 3 年,在荆门建设年生产 2 万吨车用镍钴锰酸锂和1 万吨镍钴铝酸锂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线。 厦门钨业 目前产能 1.7 万吨,厦门基地扩建 1万吨、三明基地新建 6000 吨预计将于2018 年底投产。 宁德年产 2 万吨的动力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 建设期约 2 年(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 长远锂科 麓谷基地拥有 1.5 万吨的正极材料产能,铜官基地 2 万吨高镍 NCM/NCA 产能将于 2018 年底投产 ;2022 年产能将达到 11.5 万吨。 - - 资料来源:公司 公告,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行业深度报告 P9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二)激烈竞争与快速扩张,企业资金压力较大 以业务最纯的杉杉能源 、 当升科技为分析对象 , 从财务角度当前正极材料企业经营现状 。 杉杉能源现金流状况一般 , 历年现金流量净额基本不超过 0.5亿元, 2017年减少到-0.57亿元,这主要由于当期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减少,从 2016年的 0.83亿元减少到 -1.4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减少的原因主要由于当期应收账款随着营收增长 也同步有所提升,当期存货的大幅增长也占有一定资金。 201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则保持较高流出水平, 2017年为 -3.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则从 2016年的 2.7亿元大幅提升至 2017年的4.1亿元。 当升科技现金流则在 2017年有明显好转,现金流净额从 2016年的 0.45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 2.07亿元,主要得益于经营性现金流从 2016年的 -0.7亿元提升到 2017年的 1.4亿元,当前应收账款得到较好控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有所减少,从 2016年的 -0.48亿元减少到 2017年的 -0.0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从 2016年的 1.65亿元减少到 2017年的0.75亿元。 总体来看,两家正极材料企业历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都为负,表明均处于业务的持续投资扩张期;经营性现金流历年波动较大,表明应收账款控制情况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正极材料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从两家公司的财务分析可以看出,正极材料竞争环境一直比较激烈,行业内想要真正做好的公司也一直处于业务扩张期。为了保障业务正常进行,筹资需求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大。 图表 14:现金流净额变化(亿元)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行业深度报告 P10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图表 15:杉杉能源现金流变化(万元) 图表 16:当升科技现金流变化(亿元)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图表 17:历年 应收账款 /营业收入 变化 图表 18:历年存货变化(亿元)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图表 19:历年在建工程(万元)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行业深度报告 P11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三、未来竞争:技术红利 +产业链布局 (一)技术进步路线确立,新品开发红利期 动力用电池的技术进步目标基本明确 , 即提高能量密度 并降低单位价格。当前国内主流路线为“磷酸铁锂 +普通三元”,后续将逐步走向高镍三元、固态电池,甚至空气电池。目前国内三元正极正处于从 NCM 523、 622切换到 NCM 811的过程。 正极材料的开发周期偏长,一般为半年到一年。 新产品开发出来后一般会有半年左右的技术红利期,在此之后其他厂家的跟进投产 会带来产能过剩与价格下降,新品红利期将会消失。所以对于正极材料来说,研发能力至关重要,谁能率先开发出新产品,就能提前享受新品红利期。 目前 NCM 811正极材料正处于新品红利期,目前仅有 荣百锂业( 宁波金和 ) 、当升科技等企业实现量产。从各企业开发进度看,预期该红利期有望延续到 2019年左右。 图表 20:各国对动力用电池能量密度与价格目标 资料来源:邦普 循环,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二)从成本构成看产业链布局重要性 从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厦门钨业披露 的正极材料营业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占比正极材料成本的 80%以上,而且随着钴价格的提升,该比例已提升到 90%左右,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占比较小。 所以对于正极材料来说,除了新品带来的红利期外,只有抓 行业深度报告 P12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住原材料利润才能提高盈利能力,否则只能赚钱正极材料加工费。 图表 21: 2017 年主流企业正极材料生产成本情况 公司 2017 年占营业成本比重( %) 2016 年占营业成本比重( %) 同比变动( pct) 原材料 人工 其他 原材料 人工 其他 原材料 人工 其他 杉杉股份 92.29 0.82 6.89 91.25 0.98 7.77 1.04 -0.16 -0.88 当升科技 87.16 0.99 11.85 82.92 1.49 15.59 4.24 -0.5 -3.74 厦门钨业 91.39 2.31 6.30 83.72 4.81 11.47 7.67 -2.5 -5.17 平均 90.28 1.37 8.35 85.96 2.43 11.61 4.32 -1.05 -3.26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从产业链布局角度看 , 越往上游布局受益程度越大 。三元正极材料上游为三元前驱体、锂源(碳酸锂、氢氧化锂),往上是金属盐产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再往上就是金属资源(钴中间品、镍中间品等)。 图表 22: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 资料来源: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四、投资建议 (一)当升科技: NCM 811 +上游布局 公司率先卡位布局高镍三元,产能持续扩张竞争力明显。 公司目前拥有正极材料产能约 1.6万吨,其中钴酸锂约 3000吨、 NCM523约 5000吨、 NCM622约 4000吨、 NCM811约4000吨。江苏二期二阶段将新增 4000吨产能,预计将于 2019年投产。此外,公司 2017年募投资金 15亿元,其中 11.6亿元将用于投资三期项目,根据规划,三期项目产能达1.8万吨,生产线将按照 NCM811/NCA标准设计,可兼容生产不同类型的多元材料,届时公司正极材料将达到 3.8万吨。在高镍三元大趋势下,公司卡位布局优势明显,今年已开始出货 NCM 811材料。我们判断随着公司高镍三元产能逐渐释放,公司市场份额有望得到提升。目前公 司已开拓 CATL、比亚迪、孚能、比克、三星等优质电池客户,正极材料业务后续增长可期。 行业深度报告 P13 报告标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 2017年出资 1000万元参股下游企业匠芯电池(持股 11.42%),匠芯电池的另一重要股东为北汽新能源,因此公司参股匠芯电池将有助于公司产品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加快实现产品在新能源车上的应用,并且提前布局电池回收市场。在原材料方面,公司与 Clean TeQ的全资子公司 Scandium21签署了产品承购协议, Scandium21将向当升科技持续提供 5年的 Syerston项目产品硫酸 镍、硫酸钴,此次合作将保障公司镍、钴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巩固竞争优势。 公司高镍三元技术领先 ,有望享受这一波 811技术红利期, 产能充分释放后将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 我们预计公司 2018-2020年净利润有望达到 2.87、 4.06、 4.98亿元,对应 PE 39/27/22倍。 (二)杉杉股份: 811 量产 +参股洛阳钼业 +库存收益 杉杉 股份是国内最大的正极材料厂商, 2017年末公司拥有正极材料产能 4.3万吨,当年正极材料产销分别为 2.22、 2.14万吨,同比分别增加 32.14%、 19.42%。在扩产方面,公司 7200吨高镍三元产线即将投产,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计划投资 50亿元用于 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建设,其中一期项目设计产能 2万吨,计划于 2020年底前完成;一期第一阶段设计产能 1万吨,计划于 2018年底前建成。 新品竞争力上,公司 量产 全球首款 4.45V高电压钴酸锂产品,在高端 3C领域市场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独占地位。此外公司 NCM 811产线也 有望于近期投产,产能释放后有望享受此阶段 811技术红利。 上游布局方面,公司 2017年与洛阳钼业就钴、锂等上游原材料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且通过定增获得了洛阳钼业 2.18%的股权,进一步稳定公司上游资源的供给。此外,从子公司杉杉能源 2017年的报表中可得知,杉杉能源期末存货账面余额高达 12.33亿元,其中原材料 6.2亿元,库存商品 4.29亿元,在钴价上行通道中,这部分库存收益将非常

注意事项

本文(2017年报总结之三元正极材料:技术红利与产业链布局是关键.pdf)为本站会员(一叶子)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