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出口铜管材技术指南.pdf

  • 资源ID:16520       资源大小:4.30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5金币 【人民币2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人民币2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出口铜管材技术指南.pdf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铜管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1 目 录 前言. . 2 第一章 适用范围 . 3 第二章 铜管材出口商品基本情况概述 . 4 2.1 商品名称:本指南指在我国生产的,用于出口的铜管材。 . 4 2.2 我国铜管材行业基本情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特点。 . 4 2.3 我国铜管材近 5年的进出口额统计 . 5 2.4 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及潜在的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 6 第三章 国际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差异 . 9 第四章 目标市场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与我国的差异 . 10 4.1 技术法规 . 10 4.2 标准 . 13 4.3 合格评定程序 . 29 第五章 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或专家解决方案) . 37 5.1 出口铜管材应取得欧盟的强制性认证,尽可能地获得其他国外认证 . 37 5.2 出口铜管材的尺寸精度 要严格控制 . 37 5.3 出口铜管材应加大取样数量 . 37 5.4 出口铜管材应符合相应国外标准的标识要求 . 38 5.5 出口铜管材应按相应出口目标市场的标准规定进行检测试验 . 38 5.6 中国铜加工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技术,出口铜管材应选择先进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以缩小检测差异 . 38 5.7 中国铜加工企业要加快开发新型的铜管产品品种、规格及状态 . 39 5.8 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一致性的要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 39 5.9 尽快将我国优势产品国家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提高我国优势产品的国际地位 . 39 附件:. . 42 2 前言 2006 年,世界铜管(铜及铜合金管材)的产量约为 300.0 万吨(英国商品研究所 CRU 数据),我国的产量在 100.0万吨左右(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历年统计数据估计),约占世界总量的 33%,居世界第一。 长期以来,我国铜管材一直是外贸进口的一个主要产品。随着我国产能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我国铜管的出口量连年增加, 2003 年彻底扭转了外贸逆差局面,最近几年进入了我国铜管出口的快速增长期。 一方面我国铜管材由于产品规格种类齐全、品质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另一方面还存在部分铜加工企业生产、检测技术掌握不佳,高性能要求的高附加值铜管仍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还有少数铜加工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实验室检测设备不完备,内部又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不能达到国外合格评定程序要求的工艺参数监控体系要求,不能确保铜管材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质量的一致性,用户满意度不高,确实需要改进和完善。 另外,我国铜管材的出口量快速增长,也使国外的铜管材生产商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恐慌,并出现了几次针对中国铜管企业就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诉讼,中国企业有输有赢。因此,今后他们很有可能采用一切手段设置不利于我国铜管材企业的技术贸易壁垒。 本指南通过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对比研究国内外技术法规、贸易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及主要目标市场的进口规定,指明了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可能阻碍我国铜管材出口的各种技术贸易壁垒,针对性地提出了跨越这些技术贸易壁垒的建议。 3 第一章 适用范围 本指南分析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对比研究了国内外技术法规、贸易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指明了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可能阻碍我国铜管材出口的各技术贸易壁垒,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跨越这些技术贸易壁垒的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源产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生产的的铜管材,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及主要潜在的目标市场,如: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市场,英国、西班牙、法国等西欧市场,日本、韩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亚市场。 由于我国铜管材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空调制冷用铜管、热交换器用铜管、管道用铜管等三大类(2006 年,铜管材出口总量为 17.65 万吨,其中以空调管和铜水管为主的紫铜类为 13.4万吨,以热交换器用铜管为主的黄铜和白铜类为 3.19万吨,两者共占 94%,其他类铜管为 1.03万吨),因此本指南提及的铜管材,主要也指这三类铜管。 4 第二章 铜管材出口商品基本情况概述 2.1 商品名称:本指南指在我国生产的,用于出口的铜管材。 2.2 我国铜管材行业基本情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特点。 2.2.1 生产规模、生产量及分布 根据我们所统计的 320 家铜管生产企业分析,分布于 17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分布最为集中的是长江三角洲(上海、江苏和浙江),这个地区的铜管企业数量多达 227 家,占全国总数的 78%。以省份来看,江苏的铜管企业最多,为 129 家,占全国总数的 44.3%;其次是浙江,为 79 家,占总数的 27.1%;辽宁 22家,占 7.6%;上海 19 家,占 6.5%。 2.2.2 铜管产量、消费量状况 “ 十五 ”期间,中国铜管产量以年均近 30.0%的速度快速增长, 2006 年,世界铜管(铜及铜合金管材)的产量约为 300.0 万吨(英国商品研究所 CRU 数据),我国的产量在 100.0万吨左右(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历年统计数据估计),约占世界总量的 33%,居世界第一。同期中国铜管的表观消费量则以年均 24.4%的速度增长, 2006 年为 85.6 万吨,也居世界第一位。 表 1 中国铜管产量及消费(万吨) 项目名称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全国铜管材产量 36.8 51.29 66.4 99.7 105 100 全国铜管材表观消费量 39.7 52.2 64.2 93.2 95.1 85.6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历年统计。 2.2.3 我国铜管材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特点 ( 1)我国铜管材产品规格种类齐全 我国铜管材从成分上可生产四大类:纯铜管、黄铜管、青铜管、白铜管。从尺寸规格上可生产外径 3mm419mm、壁厚 0.2 mm 15mm 的直条管或盘管,产品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矩形、六角形等异形铜管。从用途上可生产空调与制冷用铜管(占消费量的 80%)、电力、造船、海洋工程、汽车等领域冷凝器等用铜管(占消费量 8%)、管道用铜管,即铜水管、燃气管、采暖管等(占消费量 5%)这三类铜管占 93%,剩余为一般工业用的铜管。由于生产的铜管材种类齐全,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对铜管材的需求,也能满足国际市场上对铜管材的需求。 ( 2)我国铜管材品质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5 我国铜管材是铜加工材中唯一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经过长期严格的监督管理,使我国铜管材得到了规范性、有序性健康的发展,从 20012005 年我国铜管材步入了高速增长期,空调器用高效散热内螺纹铜管生产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 铜盘管的三种生产方式:大锭热挤压高速轧管法、水平连铸行星轧制法、上铸法(又称上引法),已完全产业化,其生产技术和设备已完全能与国外技术相比,并且在线检查技术使铜管材的尺寸精度、表面和内在质量水平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已成为铜管材生产的重要标志。这样保证了我国铜管材能按照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标准进行供货,其质量稳定。 2.3 我国铜管材近 5年的进出口额统计 长期以来,我国铜管材一直是外贸进口的一个主要产品。随着我国产能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我国铜管的出口量连年增加,到 2003 年彻底扭转了外贸逆差局面,这几年我国铜管出口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2000 年2006 年,我国铜管材进、出口量及进、出口额见表 2,可见我国铜管材进口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出口量以年均增长 4 万递增。 我国铜管材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空调制冷用铜管、热交换器用铜管、管道用铜管等三大类。2000 年2006 年,我国各类铜管材进、出口量见表 3,从表中可见 2006 年,铜管材出口总量为 17.65 万吨,其中以空调管和铜水管为主的紫铜类 为 13.4 万吨(另外,随空调器整机出口的铜管材约有 12.5 万吨,按 2500 万台×5Kg/ 台计算),以热交换器用铜管为主的黄铜和白铜类为 3.19 万吨,占 94%,其他类铜管为 1.03 万吨)。 我国铜管材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及主要潜在的目标市场为: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市场,英国、西班牙、法国等西欧市场,日本、韩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亚市场。我国铜管材主要出口国别情况详见附表。 表 2 2000 年2006 年我国铜管材进、出口量及进、出口额 年份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进口 量,万吨 4.22 4.65 3.47 3.19 3.29 3.19 3.15 额,万美元 15849 16502 11430 12527 15568 17258 23036 出口 量,万吨 1.45 1.84 2.61 5.32 9.81 13.06 17.65 额,万美元 3753 4929 6521 13926 35347 56956 125260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海关统计。 表 3 2000 年2006 年,我国各类铜管材进、出口量(吨) 年份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进口 总量, 42183 46452 34738 31899 32923 31924 31536 精炼铜管 37996 42089 28865 26266 26429 26680 25940 铜锌合金管 3427 3477 4146 3222 3820 2828 3145 铜镍、铜镍锌合金管 120 277 423 751 563 407 1031 其他合金管 641 609 1305 1659 2110 2009 1419 6 出口 总量 14498 18408 26102 53219 98088 130587 176499 精炼铜管 5653 9899 13608 37645 75600 102767 134304 铜锌合金管 8237 7526 10100 12407 17527 19053 27666 铜镍、铜镍锌合金管 74 300 1001 1693 1977 4323 4213 其他合金管 534 683 1392 1474 2983 4445 10315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海 关统计。 2.4 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及潜在的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根据英国商品研究所( CRU)的统计资料分析,世界铜管(铜及铜合金管材)的产量约为300.0 万吨,其中纯铜管(空调管和铜水管)为 250 万吨左右,这几年来基本上保持着供求相对平衡的格局。但是,世界铜管的生产重心与消费市场在不断地向亚洲,特别是向中国转移。 国外生产情况 表 4 2001 年2006 年世界纯铜管生产量 单位:万吨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北美 61.5 61.4 62.7 65.4 65.5 56.8 其中:美国 52.7 52.6 53 55.2 56.2 47.1 墨西哥 7.5 7.5 7.5 7.9 7.4 7.2 西欧 62.5 63.8 61.9 63.3 57.9 60 其中:法国 7 6.7 6 6.4 5.4 6 德国 16.7 15.8 16.7 18 15.8 17.7 意大利 10.8 10.6 10.9 11 10.1 9.6 英国 6.3 6.6 6.8 6.4 6.2 6.1 东欧和独联体 8.5 5.6 6 7.1 5.2 5.6 亚洲 87.2 92.6 91.2 104.6 115.5 118.8 其中:日本 21 18.5 18.5 19.2 17.1 17.8 中国 40 46 42.8 51.3 65.3 69.5 韩国 14.9 15.5 17.6 16.6 15.4 13.6 东盟 10 国 6.5 7.3 8.8 9.8 9.1 9.3 其他 7.1 8.6 10.5 11.2 11.6 11.7 全球总计 226.8 232 232.3 251.6 255.9 252.9 注:数据来源 CRU, ABMS, ASSOMET, JBMA, WBMS。 根据 CRU 的资料综合分析,在 2001 年至 2006 年期间,世界纯铜管的生产量以年均近 3.1%的速度平稳增长,近两年保持在 250.0 万吨以上。主要的生产国家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其中,中国和美国已是目前世界上难分伯仲的两个铜管生产大国。据业界估算,在世界铜管的总产量中,约有 50%是空调用管的生产量。现有的统计资料表明,近两年世界空调用管的生产量基本上稳定在 150.0 万吨左右 ,铜水管的生产量基本上稳定在100.0 万吨左右,其余 50 万吨为铜合金管。 7 从地区情况看,亚洲是目前世界铜管生产量最多的地区, 2006 年的产量已经占到世界铜管总产量的 45.1%,其中,中国的产量已经占亚洲地区铜管生产量的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北美和欧洲的铜管产量在世界上的比重呈现出稳中趋降的态势,这是由于全球铜管生产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的原因,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铜管市场,因投资环境良好,成为吸引投资并购建厂的一片热土,如:美国 WOLVERINE 在上海开设外翅片高效铜管加工厂,芬兰Outokumpu 收购了常州 KME公司(2006 年 5 月改名为 Luvata),日本古河电工与日立合资在上海建立上海日光铜业,产能 4.5 万吨/ 年 , 美国 Mueller 与常州兴荣合资在江苏金坛建 6.5 万吨/ 年铜管加工厂。 另一方面,由于铜管材的出口退税率趋下调变化, 2003 年出口退税率为 17;2004 年至2006 年 9 月 14 日出口退税率下调为 13;自 2006 年 9 月 15 日起,铜管材出口退税率下调为5;2007 年初,内螺纹铜盘管(外径 25 的内螺纹铜管)出口退税率又由 5调回到13。由于铜管材退税政策的波动改变,国内大型铜管材加工企业已开始在国外办厂,如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 司于 2007年 1 月 23 日在成立“ 越南海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要从事加工铜制铸品,生产各种铜合金产品(包括铜管材),再生金属废料等。金龙铜管集团公司也正在墨西哥筹建铜管材加工厂,产能 6 万吨,预计 2008年投产。 国外需求情况 表 5 2001 年2006 年世界纯铜管消费量 单位:万吨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北美 66.2 65.9 66.3 70.5 70.9 65.5 其中:美国 57.4 57.1 58.1 61.3 62 56 墨西哥 7.6 7.3 6.1 6.7 7 6.9 西欧 51.8 53.2 52.9 55.9 50.9 54.3 其中:法国 7.8 7.1 7.2 7.6 7 8.2 德国 9.9 9.5 9.4 9.6 8.5 9.6 意大利 8.2 8.9 9 8.8 8.2 7.7 英国 7.6 7.9 8.2 8.9 7.9 8 东欧和独联体 11.3 9.1 10.8 12 9.8 10.5 亚洲 85.7 88.8 87.3 96.7 106.8 106.9 其中:日本 15.2 13.3 13.8 14.3 13.5 14.5 中国 43.7 47.5 42.3 47 58.2 59.1 韩国 13.3 14.1 16.5 14.3 12.8 11.4 东盟 10 国 6 5.6 9.5 11.3 10.7 10.6 其他 12 7.5 9.9 11.7 11 11 全球总计 227 224.5 227.2 246.8 249.3 248.2 注:数据来源 CRU, ABMS, ASSOMET, JBMA, WBMS。 根据 CRU 的资料综合分析,在 2001 年至 2006 年期间,世界纯铜管的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1.7%,但近三年的年均增长保持在 24.0 万吨左右,年消费量接近 250 万吨左右。从表中可8 见,在 2005 年以前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纯铜管消费大国,近两年的消费增长为 7,消费缺口 5 万吨左右,是我国铜管出口的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其次就是亚洲市场,近两年的消费增长为 12,其中韩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铜管出口的第二大目标市场,还有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是我国铜管出口的目标市场。 9 第三章 国际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差 异 国际标准原 ISO274:1975 圆形截面铜管 尺寸、 ISO1635:1974 加工铜及铜合金 一般用途的圆管 力学性能、 ISO16352 :1987 加工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第二部分 :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管交货技术条件均于 2000 年废止,现国际标准中没有铜及铜合金管材产品标准,国际贸易基本以美国、欧盟、日本标准为准。

注意事项

本文(出口铜管材技术指南.pdf)为本站会员(baogao)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