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DB22/T 3097-2020.pdf

  • 资源ID:164724       资源大小:399.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DB22/T 3097-2020.pdf

ICS 65.020.01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0972020 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rip irrigation technical of light and moderate alkali-saline soil in semi-arid region 2020-03-16发布 2020-03-30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97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生武、尚学灵、司昌亮、于海荣、高国明、王旭立、康健、孔令阳、叶楠、黄长海。DB22/T 30972020 1 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的一般规定、滴灌材料选择和管网布置、滴灌带铺设、滴灌技术参数和施肥制度。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滴灌技术进行作物种植的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22/T 2642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程 DB22/T 2643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系统施工安装规程 DB22/T 2644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系统运行管护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轻度盐碱地 light alkali-saline soil pH 值为 7.18.5,含盐量在 3 以下。3.2 中度盐碱地 moderate alkali-saline soil pH值为 8.59.5,含盐量在 36。4 一般规定 4.1 作物种植地区宜选用滴灌,有覆膜需求的作物种植地区宜选用膜下滴灌。4.2 滴灌系统应配备满足滴灌设计保证率的水源工程。4.3 滴灌系统布置应因地制宜,有利于农业机械操作。4.4 应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施肥制度。4.5 滴灌系统施工安装按 DB22/T 2643 规定执行。4.6 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按 DB22/T 2644 规定执行。4.7 中度盐碱地应采用掺沙、掺硫磺等土壤改良措施。5 滴灌材料选择和管网布置 DB22/T 30972020 2 5.1 材料选择 5.1.1 滴灌材料应质量合格、抗老化、施工方便、连接可靠。5.1.2 滴灌带应根据经济、环保、效果等方面,选择迷宫式、贴片式和压力补偿(圆柱)式。5.1.3 滴灌带技术参数宜选择工作压力 0.10 MPa,滴头间距 20 cm30 cm,流量小于 3 L/h。5.2 管网布置 5.2.1 滴灌管网布置形式按 DB22/T 2642 规定执行。5.2.2 支管及以上各级管道的首端应设控制阀;地埋管道的阀门处设阀门井,干支管的末端、低点应设冲洗排水阀和阀门井。5.2.3 地面或浅埋铺设宜选用迷宫式滴灌带和贴片式滴灌带,深埋铺设宜选用贴片式滴灌带和压力补偿(圆柱)式滴灌带。5.2.4 地埋滴灌带区域应架设明显标志。6 滴灌带铺设 6.1 铺设要求 6.1.1 滴灌带铺设间距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作物种类合理设置滴灌带铺设间距,宜在 30 cm130 cm 之间。6.1.2 滴灌带铺设时应先用木桩、钢钎或采用挖坑回土方式固定滴灌带始端。6.1.3 滴灌带铺设至终点后,应人力回转滴灌带卷,末端留出 200 cm 余量。6.1.4 滴灌带铺设过程中,出现断带、破损或换卷,应用直通连接。6.1.5 滴灌带应保持滴面一致。6.1.6 农机铺设滴灌带时,启动应平稳,匀速行驶。确保管带铺设设备运转顺畅,不应拉伸、刮卡滴灌带。6.2 覆膜铺设 6.2.1 膜下滴灌宜采用膜上播种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滴灌带及地膜铺设。6.2.2 滴灌带应平铺于膜下行间正中处,偏差 1 cm。6.2.3 在铺设过程中,滴灌带与地膜应保持 3 cm 以上距离,确保铺设完成后滴灌带不与地膜接触。6.2.4 铺设后,不应有滴灌带遗漏在膜外;有滴灌带遗漏在膜外的,应及时移入膜下并覆土压实。6.2.5 铺设迷宫式滴灌带应保持迷宫侧朝上,贴片式滴灌带应保持滴头侧朝上。6.3 不覆膜铺设 6.3.1 地面 6.3.1.1 播种期滴灌带铺设时,可间隔 50 cm100 cm 用木架、铁架或覆盖 1 cm 左右的土层固定滴灌带。6.3.1.2 粮食作物在机械中耕作业技术后或茎蔓作物覆盖地面前,滴灌带可直接铺设于地面。6.3.1.3 滴灌带铺设同 6.2.5。6.3.2 浅埋 6.3.2.1 宜埋设在地面下 1 cm3 cm。DB22/T 30972020 3 6.3.2.2 滴灌带铺设同 6.2.5。6.3.3 深埋 6.3.3.1 宜埋设在地面下 30 cm35 cm。6.3.3.2 贴片式滴灌带和压力补偿(圆柱)式滴灌带应保持滴头侧朝下。7 滴灌技术参数 7.1 灌溉设计保证率、土壤湿润比、耗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系数 应按 GB/T 50485 规定执行。7.2 设计灌溉制度 7.2.1 灌溉制度设计应按 GB/T 50485 规定执行。7.2.2 灌溉制度设计应收集水文气象、作物需水及需肥规律、作物种植密度、田间持水量、土壤含水量、水质等资料。7.2.3 滴灌系统设计日工作小时数应不大于 22 h。7.2.4 滴灌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可在 20 cm50 cm 范围内选取。7.2.5 滴灌管网水力计算按 DB22/T 2642 规定执行。7.3 土壤含水量判断 灌溉前,可通过观察耕地颜色、干裂程度、手感度、土块状态、土条状态判断土壤含水量,具体参见表 A.1。7.4 灌溉需求判断 应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的作物各生育阶段适宜土壤含水量,参见表 A.2,确定灌溉水量。8 施肥制度 8.1 施肥方式 分为基肥、追肥。基肥宜采用有机肥、适量的氮肥、全部磷肥和钾肥,追肥按生育阶段分次追施氮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8.2 施肥量 8.2.1 应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基础肥力情况结合当地肥料利用效率确定。中等肥力土壤施肥参见表 A.3。8.2.2 利用秸秆培肥时,秸秆施用量不应小于 9000 kg/hm2。8.3 施肥方法 8.3.1 基肥 8.3.1.1 结合整地施入,将有机肥均匀洒在地表,通过旋耕机施入土壤。DB22/T 30972020 4 8.3.1.2 结合播种施入,利用播种机将部分氮肥、全部磷肥和钾肥施于种子下方或旁侧 3 cm5 cm 的土壤中。8.3.2 追肥 8.3.2.1 先用不含肥的水注冲滴灌系统 10 min。8.3.2.2 将所追施水溶性肥料或液体肥料用一定量的水溶解于较大容器中,配制成水肥溶液。8.3.2.3 追肥方法可采用旁通罐施肥法、文丘里施肥法、泵吸肥法、泵注肥法等。8.3.2.4 滴施完一轮灌组后,继续灌溉 20 min30 min,再进行下一轮灌组的滴施。DB22/T 30972020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标准中数据值和单位 表 A.1 表 A.3 给出了标准中的轻中度盐碱土土壤含水量判断、不同作物各生育阶段适宜土壤含水量及中等肥力土壤施肥各生育阶段和施肥量参考。表A.1 轻中度盐碱土土壤含水量判断表(参考值)序号 判断 指标 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颜色 土壤裂缝宽度 手感度 土块状态 土条状态 1 90100 黑色 0 土粘手 勉强或不能揉成团 揉成的细条易卷成圆环,不产生裂痕 2 8090 灰黑色 2 mm3 mm 土松软 易于捏碎或捻成粉末 易揉成细条,但在卷成圆环时有裂痕 3 7080 灰色 3 mm4 mm 稍沉实 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 能揉成完整的细条,在弯曲成圆环时裂开成小瓣 4 6070 灰白色 4 mm5 mm 不粘手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 揉成细条易断裂成小段或小瓣 5 轻中度 盐碱土 60 以下 灰白色 5 mm 以上 土干燥 土块坚硬,用力很难掰断 不能揉成细条 表A.2 不同作物各生育阶段适宜土壤含水量(参考值)适宜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表示)作物品种 苗期 拔节期 抽雄吐丝(开花)期 灌浆期 乳熟期 玉米 60%70%65%75%75%85%70%80%70%80%谷子 55%60%60%65%70%75%70%75%60%65%高粱 60%65%65%7%60%65%65%70%55%60%表A.3 中等肥力土壤施肥各生育阶段及施肥量表(参考值)单位:千克/公顷 序号 作物品种 名称 播种期 苗期 拔节期 抽雄吐丝期 灌浆期 乳熟期 合计 1 N 3343-49.564.5 3343 49.564.5-165215 2 P2O5 6090-6090 3 玉米 K2O 6090-6090 _

注意事项

本文(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DB22/T 3097-2020.pdf)为本站会员(1325959236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