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集 人口 第 7 部分:失业保险信息DB37/T 4221.7—2020.pdf
I C S 3 5.2 4 0C C S L 6 7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 B 3 7/T 4 2 2 1.7 2 0 2 037政 务 信 息 资 源 数 据 集 人 口 第 7 部 分:失 业 保 险 信 息G o v e r n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D a t a s e t s P o p u l a t i o n P a r t 7:U n e m p l o y m e n ti n s u r a n c e i n f o r m a t i o n2 0 2 0-1 1-2 6 发 布 2 0 2 0-1 2-2 6 实 施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F O R M T E X T D B 3 7/T 4 2 2 1.7 2 0 2 0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总 则.15 失 业 保 险 信 息 数 据 集.1参 考 文 献.4 F O R M T E X T D B 3 7/T 4 2 2 1.7 2 0 2 0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是 D B 3 7/T 4 2 2 1 政 务 信 息 资 源 数 据 集 人 口 的 第 7 部 分。D B 3 7/T 4 2 2 1 已 经 发 布 了 以 下部 分:第 1 部 分:出 生 登 记 信 息;第 2 部 分:户 籍 人 口 信 息;第 3 部 分:流 动 人 口 信 息;第 4 部 分:婚 姻 登 记 信 息;第 5 部 分:养 老 保 险 信 息;第 6 部 分:医 疗 保 险 信 息;第 7 部 分:失 业 保 险 信 息;第 8 部 分:工 伤 保 险 信 息;第 9 部 分:生 育 保 险 信 息;第 1 0 部 分:死 亡 信 息。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山 东 省 大 数 据 局 提 出、归 口 并 组 织 实 施。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山 东 省 大 数 据 局、山 东 省 大 数 据 中 心、山 东 新 一 代 标 准 化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山 东省 计 算 中 心(国 家 超 级 计 算 济 南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赵 一 新、杜 晓 飞、姜 雯 丽、王 溪、任 梦 林、王 雅 坤、李 晓 杰、王 准、张 淼、李明、张 媛、史 丛 丛、李 杨、逄 锦 山。F O R M T E X T D B 3 7/T 4 2 2 1.7 2 0 2 01政 务 信 息 资 源 数 据 集 人 口 第 7 部 分:失 业 保 险 信 息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失 业 保 险 信 息 数 据 集 的 数 据 项 名 称、数 据 项 定 义、数 据 类 型 及 格 式、数 据 元 标 识 符、值 域 代 码 标 识 符、数 据 来 源 及 备 注 等。本 文 件 适 用 于 失 业 保 险 信 息 资 源 的 采 集、存 储 及 交 换 共 享。注:本文件规定的失业保险信息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以及失业保险缴费记录等信息。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1 9 4 8 8.1 电 子 政 务 数 据 元 第 1 部 分:设 计 和 管 理 规 范G B/T 1 9 4 8 8.2 电 子 政 务 数 据 元 第 2 部 分:公 共 数 据 元 目 录G B 3 2 1 0 0 法 人 和 其 他 组 织 统 一 社 会 信 用 代 码 编 码 规 则D B 3 7/T 3 4 4 8.3 政 务 服 务 平 台 第 3 部 分:基 础 代 码 集D B 3 7/T 4 2 2 0 2 0 2 0 政 务 信 息 资 源 数 据 标 准 基 本 要 求D B 3 7/T 4 2 2 3.1 2 0 2 0 政 务 信 息 资 源 数 据 元 第 1 部 分:人 口D B 3 7/T 4 2 2 3.2 2 0 2 0 政 务 信 息 资 源 数 据 元 第 2 部 分:法 人 单 位D B 3 7/T 4 2 2 4.1 2 0 2 0 政 务 信 息 资 源 数 据 元 值 域 代 码 第 1 部 分:人 口3 术 语 和 定 义G B/T 1 9 4 8 8.1 和 D B 3 7/T 4 2 2 0 2 0 2 0 界 定 的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4 总 则数 据 集 属 性 应 符 合 D B 3 7/T 4 2 2 0 2 0 2 0 第 7 章 要 求。5 失 业 保 险 信 息 数 据 集失 业 保 险 信 息 数 据 集 见 表 1,其 中 数 据 元 标 识 符 应 按 照 D B 3 7/T 4 2 2 3.1 2 0 2 0 和 D B 3 7/T 4 2 2 3.2 2 0 2 0,值 域 代 码 标 识 符 应 按 照 D B 3 7/T 4 2 2 4.1 2 0 2 0。F O R M T E X T D B 3 7/T 4 2 2 1.7 2 0 2 02表 1 失 业 保 险 信 息 数 据 集序号 数据项名称 数据项定义数据类型及格式数据元标识符值域代码标识符数据来源 备注1 姓名参保人员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姓氏名称。a.5 0 D E 0 0 1 0 1 0 0 1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姓名”2身份证件类型代码由特定机构颁发的,可以证明参保人员身份的证件的代码。n 2 D E 0 0 1 0 1 0 0 3 C S 0 0 1 0 1 0 0 1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D B 3 7/T3 4 4 8.3 中“身份证件类型代码”3身份证件号码身份证件上记载的、可唯一标识参保人员身份的号码。a n.1 8 D E 0 0 1 0 1 0 0 4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身份证件号码”4社会保障号码社保机构对参保人员的统一编码,中国大陆为公民身份号码,其他地区参照 外国人社会保障号码编制规则 为外国人建立社会保障号码。a n.1 8 D E 0 0 1 0 5 0 0 1 人社部门等5原工作单位名称参保人员原来工作单位的名称。a n.1 0 0 D E 0 0 2 0 1 0 0 2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机构名称”6原工作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参保人员原工作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a n 1 8 D E 0 0 2 0 1 0 0 1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应满足 G B3 2 1 0 0 中的编码要求7原工作单位代码参保人员原工作单位的身份识别码,主要包括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群团组织编码、编制统一编码等,其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应满足G B 3 2 1 0 0 中的编码要求。a n.5 0 D E 0 0 1 0 5 0 0 2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8 机构名称 失业保险所在机构的名称。a n.1 0 0 D E 0 0 2 0 1 0 0 2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机构名称”9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失业保险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a n 1 8 D E 0 0 2 0 1 0 0 1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应满足 G B3 2 1 0 0 中的编码要求1 0登记失业日期参保人员登记失业的日期。Y Y Y Y M M D D 或Y Y Y Y-M M-D DD E 0 0 1 0 1 0 3 7 人社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日期”1 1 失业原因 参保人员失业的原因。a n.5 0 0 D E 0 0 1 0 5 0 0 8 人社部门等1 2参保开始日期参保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开始的日期。Y Y Y Y M M D D 或Y Y Y Y-M M-D DD E 0 0 1 0 1 0 3 7 人社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日期”F O R M T E X T D B 3 7/T 4 2 2 1.7 2 0 2 03表 1 失 业 保 险 信 息 数 据 集(续)序号 数据项名称 数据项定义数据类型及格式数据元标识符值域代码标识符数据来源 备注1 3参保终止日期参保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终止的日期。Y Y Y Y M M D D 或Y Y Y Y-M M-D DD E 0 0 1 0 1 0 3 7 人社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日期”1 4职工参保状态代码参保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状态代码。n 1 D E 0 0 1 0 5 0 1 0 C S 0 0 1 0 5 0 0 2 人社部门等1 5 缴费年月参保人员缴纳失业保险的年月。Y Y Y Y M M 或Y Y Y Y-M MD E 0 0 1 0 5 0 1 1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1 6单位缴费基数参保人员缴纳失业保险的单位缴费基数。n.1 8,2 D E 0 0 1 0 5 0 1 2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1 7个人缴费基数参保人员缴纳失业保险的个人缴费基数。n.1 8,2 D E 0 0 1 0 5 0 1 2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1 8 单位缴费额参保人员缴纳失业保险中单位缴费的金额。n.1 8,2 D E 0 0 1 0 5 0 1 3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1 9 个人缴费额参保人员缴纳失业保险中个人缴费的金额。n.1 8,2 D E 0 0 1 0 5 0 1 3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2 0 缴费日期参保人员缴纳失业保险的日期。Y Y Y Y M M D D 或Y Y Y Y-M M-D DD E 0 0 1 0 1 0 3 7人社部门、税务部门等G B/T 1 9 4 8 8.2中“日期”F O R M T E X T D B 3 7/T 4 2 2 1.7 2 0 2 04参 考 文 献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在 中 国 境 内 就 业 的 外 国 人 参 加 社 会 保 险 暂 行 办 法: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令 第 1 6 号.附 件:外 国 人 社 会 保 障 号 码 编 制 规 则.A/O L.(2 0 1 1-9-6)2 0 2 0-1 0-2 3.h t t p:/w w w.m o h r s s.g o v.c n/S Y r l z y h s h b z b/z w g k/f l f g/g z/2 0 1 6 0 1/t 2 0 1 6 0 1 12 _ 2 3 1 5 7 4.h 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