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有色金属行业专题研究:钴:看好三季度补库.pdf

  • 资源ID:16253       资源大小:393.6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有色金属行业专题研究:钴:看好三季度补库.pdf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有色金属 证券 研究报告 2018 年 06 月 29 日 投资 评级 行业 评级 强于大市 (维持 评级 )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杨诚笑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20002 yangchengxiaotfzq 孙亮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6110003 sunliangtfzq 田源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30003 tianyuantfzq 王小芃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60003 wangxptfzq 田庆争 联系人 tianqingzhengtfzq 资料 来源: 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有色金属 -行业研究周报 :钴会议归来,看好三季度锂钴 2018-06-24 2 有色金属 -行业研究周报 :基本金属需求不必悲观,继续关注锂、钴机会 2018-06-19 3 有色金属 -行业研究周报 :过渡期后,高续航里程发力,提振锂钴需求 2018-06-10 行业走势图 钴: 看好三季度补库 事项 6 月 22 日天风证券有色杨诚笑团队举办了钴市全景扫描主题会议,会议特邀 安泰科首席分析师徐爱东、 MB Price Development Team 中国区负责人施冰川 、 格派新能源董事长曹栋强、 真锂研究 首席分析师张盼盼 从供需格局、价格机制、 贸易以及正极扩产四个维度,全方位解读钴行业现状 ,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以下为专家观点总结 : 补贴新政下,新能源汽车带电量高增长拉动锂钴需求 补贴新政后, A0 级以上乘用车占占比逐渐增多,整体拉高 EV 乘用车电池包带电量,同时 6 月份后 A00 级升级款车型推出, A00 级车电池包带电量也将会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乘用车的产量将达到 70 万辆,电池包带电量按照 33 kwh 进行计算,预计今年 EV 乘用车可实现锂电装机 23 GWh,增幅为 81%,整体拉动对锂钴的需求。同时 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三元电池装机占比将超过 60%,对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增速为 61%,对钴的需求拉动 进一步增强。 高镍材料放量不改钴需求增长趋势 正极正加速开发 811, 安泰科预计 2018 年 811 的产量约 15000 吨,占比 10%左右 ,但下游应用基本 很少, 新能源汽车仅 江淮 在用,大部分应用在低端3C 领域。 低钴化是长期趋势, 低钴化的同时也带来高能量密度 和低成本 ,促进 下游需求快速释放,并不改变钴需求增长趋势。 紧平衡下 , 钴价或创新高 安泰科 预计 2018 年全球精炼钴产量为 13 万吨,同比增 10%,而消费量 也基本在 13 万吨左右,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 如果投机需求增加可能会加剧供给紧张,反之市场部分囤货去库存则可能出现价格回落 。 三季度随着下游高续航里程新能源车持续放量以及补贴 下发,产业链将进入补库存行情, 同时刚果金矿业法现在推进过程,暴利税 &出口关税等的最终实施都会抬高原料成本,如果完全执行的话,成本要增加 25%到 30%左右, 钴价或创新高。 备注:本报告后附纪要已获 专家 准许外发。 风险 提示 : 新能源汽车产销对于钴需求不及预期, 钴原料放量超预期带来价格调整风险 -12%-5%2%9%16%23%30%2017-06 2017-10 2018-02有色金属 沪深 300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内容目录 1. 安泰科:全球钴市场现状及展望 . 4 1.1. 全球钴生产现状:矿山刚果金产量占比超过 65%,中国冶炼产能约占比 60%份额 4 1.1.1. 钴矿 . 4 1.1.2. 精炼钴 . 4 1.1.3. 钴盐 &电池材料:三元材料扩产速度可观 . 4 1.2. 钴企发展现状 . 4 1.2.1. 中国企业产钴投资热,大 多走垂直发展战略 . 4 1.2.2. 海外钴相关公司大多走扁平化发展 . 4 1.3. 全球钴消费现状 . 4 1.3.1. 整体消费现状 . 4 1.3.2. 分领域消费 . 5 1.4. 钴价格及未来趋势:供给 增长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高镍材料放量不改钴需求增长趋势 . 5 1.4.1. 供给增长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 . 5 1.4.2. 特斯拉降钴的影响:高镍电池材料是趋势,更多是战略策略 . 5 1.5. 供需平衡情况: 2018-19 年全球钴仍在相对紧平衡, 2020 年以后如果矿山如期放量可能会出现过剩 . 5 1.5.1. 中国出口精炼钴 . 5 1.5.2. 全球处于紧平衡 . 6 1.6. 2018 全年钴均价或创新高,矿业法的成本抬升产业链共同承担 . 6 2. MB: MB 价格机制的历史和现状 . 6 2.1. MB 的价格 机制 . 6 2.2. MB 钴价基准的变化 . 6 2.3. MB 价格预测 . 7 3. 格派:全球钴贸易体系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 7 3.1. 钴贸易获得第一桶金,格派起航 . 7 3.2. 找准公司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 . 7 3.3. 内盘投资氛围浓厚,国内外价差拉大 . 7 3.4. 环保趋严,供给低于预期 . 8 4. 真锂研究:全球正极材料变迁和扩产展望 . 8 4.1. 新能源汽车装机现状和预测 . 8 4.1.1. EV 乘用车发展情况 . 8 4.1.2. 电池包带电 量情况 . 9 4.1.3. EV 客车情况 . 9 4.1.4. 新能源汽车总体情况 . 9 4.1.5. 按正极材料细分 . 9 4.1.6. 交通市场总览 . 10 4.1.7. 其他市场总览 . 10 4.2. 正极材料技术现状和发展 . 10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 4.2.1. 811 应用情况 . 10 4.2.2. 锰酸锂应用情况 . 10 4.2.3. 磷酸铁锂应用情 况 . 11 4.3. 正极材料发展现状 . 11 4.3.1. 出货情况 . 11 4.3.2. 需求情况 . 11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1. 安泰科 : 全球钴市场现状及展望 1.1. 全球钴生产现状:矿山刚果金产量占比超过 65%,中国冶炼产能约占比60%份额 1.1.1. 钴矿 2017 年全球矿山钴产量已经超过 12 万吨,其中民主刚果约占 65%。中国钴原料要通过大量的进口,另外从进口镍原料中带进来的钴也值得关注。 1.1.2. 精炼钴 2017 年全球精炼钴的产量 11.8 万吨,同比增加了 7.4%,中国占全球 60%的市场份额。冶炼产能是全球最大的, 2018 年全球精炼钴的产量大概是 13 万吨。 2017 年中国精炼钴产量约是 7 万吨, 2018 年增加 14%达到 8 万吨左右。最近江西部分停产对于供给影响可能达到两个月以上的产量;也有大企业扩产规划的缩减,综合大企业的产量调整,小企业的环保督察减产, 2018 年中国精炼钴产量约 8 万吨。 1.1.3. 钴盐 &电池材料:三元材料扩产速度可观 产业链 下游 电池行业的发展对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的影响较大, 2017 年四氧化三钴产量是5.8 万吨,钴酸锂产量是 5.5 万吨。今年钴酸锂产量预计持稳,或稍微有小幅下降。三元前驱体产量 14.5 万吨,是整个市场发展最快的。不仅仅是动力电池里面的材料,现在有一些3C 里面也用三元材料。我们统计,去年三元材料产量是 10.5 万吨,增速达到 100%。今年预计是 15 万吨,增速 50%。 1.2. 钴企发展现状 1.2.1. 中国企业产钴投资热,大多走垂直发展战略 中国是全球产钴的热点,其他国家变化不是很大。如果把中国这几年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个总结,中国企业是垂直发展的思路,向上的是扩资源 中国在刚果金投资矿的企业中,拥有矿山现在拥有的资源量是 190 万吨 -200 万吨水平。在刚果金拥有的产能在建有 6.6 万吨 -8 万吨。整个中国企业到刚果投资的热潮现在达到了比较高的高度,国内领域因为环保原因,相对来说扩建也不 太容易。把所有的资源渠道放到一个国家 存在一定风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澳大利亚和赞比亚也有投资。在刚果以外这些国家一共大约有 30 万吨左右的矿山资源量,产能也达到 8500 吨。 中国企业 在海外原料端投资 势头 迅猛。上游扩资源。此外 很多钴冶炼的企业,不光光是单打独斗,扩展原料来源以外,还在下游不断往下延伸。比如华友钴业和韩国的两个公司在合作;寒锐钴业、道氏技术(和佳纳的合作)等都有材料的布局。 1.2.2. 海外钴相关公司大多走扁平化发展 国外公司倾向于扁平化发展。像洛阳钼业(模式与海外公司相似)、自由港、 Vale、 Sherritt等,到了矿山这个环节, 除 了中间产品很少向下游做材料。国外比较专注材料的研发的公司 放在前端材料布局较少,但回收工艺技术布局优势领先 。国内国外公司发展的程度不一样, 海外可能找准定位相对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展,国内部分企业还在上下摸索,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 1.3. 全球钴消费现状 1.3.1. 整体消费现状 钴下游消费整体 增速可观。全球精炼钴 消费量 2017 年是 11.8 万吨,增加 11.4%,其中 59%是电池材料, 15%是高温合金。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 中国精炼钴的消费量也比较大(此处中国精炼钴的消费量是材料的环节,只要材料在中国生产的就看做是中国的消费), 2017 年是 5.9 万吨,增速 23.5%,其中电池行业在中国占比重达到 81%。国家非常重视发展高温合金,高端制造,但从企业来看,还有提升空间。预计 2018 年中国精炼钴的消费是 6.3 万吨,同比增长 6.8%,增速小幅回落,这跟钴酸锂的产量持平或者略有下滑可能会有关系。 1.3.2. 分领域消费 2017 年 中国电池行业用钴 4.8 万吨,动力占 16%,从 2017 年到 2020 年,动力消费复合增速高达 38.3%。全球来看,整个电池行 业用钴大概是 7.1 万吨, 3C 占 77%,动力占 23%,近几年也是动力的发展非常快,超过 40%的年化增速, 3C 消费复合增速约 3.9%,还是要好于大多数金属品种。市场有拿电动汽车每年 30%的速度来算钴的消费增速,概念容易搞混,这里面应考虑涉及到不同钴含量品种电池材料规划 ,导致钴增速和车的增速是不一样的。 从全球锂电出货量的角度看, 2017 年 IT 行业出货量 72Gwh,折合 3C 用钴量约是 6.6 万吨。从三个主要的 3C 产品的出货量来看,平板和笔记本电脑这块非常平缓,智能手机同比增长 2017 年约 2.7%,取代了一些笔记本 和相机的功能。随着钴价格上涨,一部分笔记本 电脑 和平板 电脑 也掺杂了三元材料和锰酸锂。 1.4. 钴价格及未来趋势:供给增长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高镍材料放量不改钴需求增长趋势 1.4.1. 供给增长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 近期钴价虽然有一些回调,但是整体并不悲观。钴价的上涨 一定程度 刺激供应的增加, 供应增是为了跟上消费增长的速度 。所谓钴稀缺,是因为钴资源集中于刚果金,当地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大家心理造成比较脆弱的影响。到目前掌握的各个主要矿山产量有变动的这些项目来看,至少从矿山这个环节, 17、 18、 19,到 20 年这四年,每年矿 山是有增量的。 (如果所有项目能够按时达产 ) 预计 2018 年比去年增加了 1.7 万吨, 2019 年比 2018年增加了 2.6 万吨, 2020 年可能会更多。 供应增加就是满足需求市场,正常、稳定、健康的行业一定要供应,不要过分担心供给端的风险,寻求去钴化的产品。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规划 200 万辆,考虑 622&811 逐渐提高一些,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用钴大概是 2.1 万吨,到 2025 年是 3.5 万吨,年均增速是 8%。全球 2017年整个电动车行业用钴是 1.7 万吨, 2020 年 4.7 万吨,到 2025 年是 7 万吨,如果 811 加速放量,或者其他新的技术出来了可能存在调整,消费绝对量是增长的,不太可能出现市场担心去钴化导致的钴需求下滑。 整个锂电池的材料金属百分比中,从不同材料消费程度来看,每度电对应的钴单位用量的确是在下降的, 111 每度电用 0.38 公斤,到 NCA 就是 0.12 公斤左右。高镍电池材料的趋势也有望大幅拉动镍需求,近期市场动荡的情况下,镍价还是相对坚挺。钴价加速上涨过程很多汽车企业甚至直接要跟矿山签订合同,到 5 月份钴价稍微回落,特斯拉的减少钴用量的说法更多的是都是一些情绪化的表达。 1.4.2. 特斯拉降钴的影响:高镍电池材料是趋 势,更多是战略策略 我们分析他们也是战略上的策略,因为钴价的高位,在几乎没有原材料布局的情况下降钴或者开发一些没有钴的电池,这是很现实的,包括国内的企业都开发 811,但是下游用的量基本上很少,就江淮用了。整个 811 的产量今年大约 15000 吨,占比 10%左右,这个 10%的 811 不完全是这个产业, 3C 里面还有一些。从战术上来说,不管特斯拉也好,松下也好,包括丰田这样的企业,他们镍有专门的期货团队做保值,也有高管负责供应链的管理,包括国内的比亚迪也在和上游合作, 从公司自身产品研发和对市场价格判断的角度 ,公司提前布 局 811 是可以理解的 。 1.5. 供需平衡情况: 2018-19 年全球钴仍在相对紧平衡, 2020 年以后如果矿山如期放量可能会出现过剩 1.5.1. 中国出口精 炼钴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6 中国虽然缺少钴的原料,但是通过精炼,每年钴的产量不仅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可以出口一部分钴。从每年进口的原料,每年进口钴的产量,包括出口的量来看,国内现在稍微还有一些库存没有消耗完,这是国内的供需平衡情况。 1.5.2. 全球处于紧平衡 全球来看,今年钴的产量消费量基本上在 13 万吨左右,如果没有额外的贸易商囤货的话,今年还是比较平衡的,从我这边还没有看到一个明显的缺口。到 2020 年 左右,如果真的矿山产量都能做成产品的话会有一些过剩, 2018-19 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如果投机需求增加可能会加剧供给紧张,如果市场部分囤货去库存则可能出现价格回落。现在这样价格在钴的市场上是比较高的价格,是有利于刺激消费供应增加的。 5 月价格开始出现回落,目前 6 月钴价格下滑到 40 美元 /磅了,国内跟国外价格差价比较大,国内小批量成交价格甚至可能在 51 万 /吨左右。对钴来讲,从历史价格回顾,波动一直很大,与全球政治经济事件等都有关系。但是钴的需求消费一直不错,从高温合金( 90年代)到 3C 的用量 (90 年代末 -2015 年),现在动力新能源( 2015 年以后)又 带来新的 消费 增量 。每次价格出现大的波动更多的是供应的问题,价格的回升尤其 2018 年 Q1 非常疯狂,下游企业也加入市场争夺,整个钴价快速上涨。总的来讲,钴的供应影响较大一点,消费不用太担心。 1.6. 2018 全年钴均价或创新高,矿业法的成本抬升产业链共同承担 上半年 MB 的价格在 40.9 美元 /磅,去年市场有预期钴价要创新高,现在看单日价格不确定,今年如果下半年如果能维持 41 美元或 40 美元的水平,均价有望创新高。此外,刚果金矿业法现在推进过程,暴利税 &出口关税等的最终实施一定程度 抬高原料成本,如果完全执行的话,成本要增加 25%到 30%左右。前期市场一味的觉得增加矿业税以后由下游承担,现在来看为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业链都要承担一些,如果价格向下游传导,对钴的长期应用也不是利好。 2. MB: MB 价格机制的历史和现状 2.1. MB 的价格机制 公司成立于 1874 年,至今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科技的发展给 MBR 公司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变化。 MBR 在全球拥有办公室分布,总部在英国伦敦,在亚洲有北京、上海、新加坡三个办公室。公司定位是一个报价机构,首先 公司 会和市场参与者签订一个价格汇报的协议,定价记 者会从市场收集价格和 信息,这些信息会进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所有的产品的主管都会审核定价 记者录入的信息,如果有异议和冲突的价格会给记者做第二确认,最终会发布价格。这个可以看到内部合规部门和外部机构进入我们系统里,进行我们审核报价的流程。这也是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对报价机构的规则对 MBR 重要价格进行审计,主要审计的方面是数据,方法论还有定价记者的行为规范等。 MB 的价格也是被一些金融交易所的特定的掉期合约作为结算价格。 MB 钴价基准 是被现货市场接受和使用 的价格标准 。为什么会在长期的合同里使用这个价格?首先可以免去长 协谈判,能评估库存的价值,有效的管理内部销售和采购人员绩效,尤其是在价格上涨和下跌的过程,利用 MB 价格可以减少买卖双方违约的行为。 MBR 设定的 钴价 规格 包含 定价的方式、最小成交量、单位、付款方式、发布时间等规定。 2.2. MB 钴价基准的变化 2018 年初 MBR 向市场广泛地征集了 基准修改 意见,主要是针对下面几个问题: 1.两个钴的价格是否要重新命名? 2.两个钴的价格是否要合并成一个价格? 3.是否要统一的发布钴的价格指数? 4.从低级钴的品牌中,是否要去除一些特定的品牌? 5.基础钴的基准规格是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7 不是要变成 99.8%? 6.需要引进哪些新的品牌? 从市场反馈情况来看 : 1.70%的反馈同意 MB 保留两个钴的价格。 2.低级钴和高级钴这两个名称从 2019 年 1 月开始更名为标准钴和合金钴。 3.有两个 钴 品牌会排除在 MB 标准之外,主要是因为这两家已经停止生产了。 MB 钴价 从上世纪 80 年代被现货市场作为基准价格,同时也是钴精矿采购的基础价格。大部分时间低级钴和高级钴的价格走势是一致的, 不过在 短时间 内也会 出现价差, 如 2017年 3 到 6 月份价差最大。 为了贴近中国的电池原料市场, MBR 在今年发布中国国内硫酸钴的价格。因为市场的需要,会在后期直接发布 中 国硫酸钴人民币固定价, 可以给市场参与者更多的定价选择,在合同里用固定价还是折扣溢价,买卖双方可以商定。 MBR 会公布所有 收集到的成交和报价,增加了 MB 报价的公开透明性。 从 MB 低级钴价格和中国电钴的价格 走势来看 ,从今年 3 月份两个市场开始出现分歧,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电钴需求的差异性,这种价格差异,导致了中国电钴进出口的一个变化。 2.3. MB 价格预测 MB 报价团队不做任何预测, 对价格的 所有 预测 均 来自于独立的研究团队。 最近锂产品的价格的下降对整个电池原料产业链心理产生了影响,市场认为供应端的变化,市场 也 有观点认为 Glencore 的 KCC 项目和 ERG 的 RTR 项目会在 2018 年底和 2019 年初会带来少量的供应过剩,根据这两家的公告统计, Glencore 预期 2018 年钴的产量在 39000 吨,对比 2017年的 27400 吨,这些增量来自 KCC 项目的生产。 RTR 刚果项目在 2018 年底达产, 2019 年产量达到 14000 吨。 MBR 认为钴的供应过剩只是理论上的过剩,下游用户或者代加工的工厂会很快吸收掉过剩的供应量,还需要和投资商争夺这部分过剩的资源。 目前正极材料商正处于去库存或低库存阶段,但国内生产商在环保压力下生产可能受到影响,下游采购商在 这种担忧下以及需求增加下会重新开始建库存, MBR 认为价格下跌只是暂时的,后续价格会趋于稳定向上, 在 2019 年以后电池生产商有可能开始加速生产,因为所有的新 EV 车型从 2020 年开始生产。 3. 格派 :全球钴贸易体系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3.1. 钴贸易获得第一桶金,格派起航 【 曹栋强 】 格派 从 2008 年 2009 年开始从事 钴 行业, 最初做钴精矿 贸易,当时 MB 价格在9.2 美元 /磅 到 9.3 美元 /磅之间 ,但是实际成交在 11 美元 /磅左右 。 在当时就能看到长协价和市场价是有背离的, 这个市场里面做博弈做投机的大部分没有长协, 利润是靠 两个价的价差来 获得 。当时钴价已经很低了,但是 在 钴价很低的时候, 现 货却并不好买。 市场有的时候看上去供给过剩,但是现货市场上很难买到货; 有时候看上去 供给 紧张,现货市场很多货,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当年 格派 囤积了 400 吨钴,就是因为 公司 看到 这样的 市场情况,所以有时候 看上去市场没有上涨的催化剂 反而是最大的刺激,可能机会就在这里。 3.2. 找准公司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 从历史进程来看,有所为有所不为非常关键。中国现在企业慢慢壮大了,很多公司开始全产业链布局,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国外很多几十年来做的不错的公司, 原因在于 对 公司 定位很清晰, 做自己熟悉且专业的业务 , 不同的行业,对产业的判断,对人才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并 不是说有钱什么的都可以做。所以希望大家也重视这一点。在国外 钴 行业 已经 发展很多年 ,经过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企业都是能找准自己定位的 企业 。公司 的 核心竞争力不在于短期价格博弈判断,很多事情没办法判断 。 3.3. 内盘投资氛围浓厚,国内外价差拉大 近期 MB 和国内两个市场价差到将近 18 万左右一吨,这是钴的市场上从来没有过的,也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8 是做产业非常痛苦的,对生产商来说,现在可能并不是最困难的时期,钴价涨起来的时候其实折价系数也在涨,钴价下去的时候,折 价系数也变化了。在 70 万的时候,市场心态已经变了,很多投机因素在里面,早期 20 万买的 投机商 在 70 万 很可能出货 。其实无锡盘就有很多投机因素影响,相反 MB 比较稳定但是交易量很小,流动性很差,现在实际上钴价 50 多万相当于 MB30 美元 /磅的 价格 。我认为两个价格未来肯定是会接轨的,现在两种报价机制都有问题,无锡盘投机非常严重的,拿几千万马上就可以打到跌停版, MB 相对来说不是太纠结于现货,但是金属钴的消费情况能和我们国内钴消费对接吗?毕竟这几个市场怎么平衡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3.4. 环保趋严,供给低于预期 对于新建产能,我觉得不用过于悲观,目前在中国新建一个钴产能难度非常大,特别是江西的工厂环保要求是比较高的,新建产能环保方面有两个指标,第一 是 废水排放指标,第二 是 固废指标。这两个指标 比较难 拿到。环保的影响加上新建产能释放的周期非常长。长三角没有废水排放指标,也没有固体废排放指标,新建产能难以实现,所以冶炼产能就像牌照一样,未来会越来越稀缺。 虽然我们看到整个上游扩展很多,但是真正在上游形成量大的供给的, 公司认为 只有 RTR能够比较顺利达产 。很多公司 都有扩产计划 ,但大部分 扩产 没有矿产资源, 无法获得稳定的矿。 从这个 角度来看,整个上游的扩产和规划,最终能落实的是极少的,也就国外 一两家公司,到目前为止也看不到今年有出产品的可能,最快是明年。有些上游企业可以提明年可能有巨大的扩 产 ,让后来者不敢随便进入这个市场,但 这些企业也不会疯狂放产能,也希望价格一直在高位。从产业链上囤货的量,包括投机商,贸易商手上的量是不多的,价格疯狂涨的时候有一千多的库存,目前来说交易量非常低,矿的价格越低越不敢卖。 因此上游供给端 并没有市场 想象的那么巨大。中国钴 盐冶炼 产能是最稀缺的产能, 全球大部分产能在中国 ,而且 中国很多产能也面临环保问题,产能释放受 到限制。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 , 在钴价上涨过程中, 加 工贸易量也 非常大 , 有些公司现在出口在增多,未来如果海外的市场能快速的跟进,海外的定单能够更加稳定的做,那么一半国外一半国内可以把相应的风险规避掉。 另外 ,无锡盘对市场的引导作用还是比较长的, 不能低估 无锡盘 ,现在一旦市场价格 下跌 ,现货市场上必须按这个价格成交,所以说目前中国企业困难 在于 ,进口原料哪怕在刚果金也要由 MB 价格定,价格上升是按照 MB 走的,一旦下行定价就有可能会有变化。 4. 真锂研究 :全球正极材料变迁和扩产展望 【张盼盼】 锂电的消费包括交通领域,消费领域还有储能领域:消费领域又分为移动电源、手机、 笔记本电脑 和 平板电脑。公布移动电源数据的研究机构不多,数据可能有一些欠缺,真锂研究 综合了深圳移动电源协会的数据对它进行了统计 。对于储能领域,主要包括电动工具和移动基站。 交通领域,最主要 是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和电动三轮车量的

注意事项

本文(有色金属行业专题研究:钴:看好三季度补库.pdf)为本站会员(baogao)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