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63/T1740-2019.pdf

  • 资源ID:162447       资源大小:306.2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63/T1740-2019.pdf

ICS 65.020.30 B 40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17402019 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19-04-11发布 2019-06-20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 1740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大通种牛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进寿、李青云、刘更寿、保广才、李吉叶、张国模、杨德青、周九德、彭云飞、常占青、李生福、张润生、杨海金、王进龙、吴国庆、张元兴、王晨章、李宝森、张健、刘晓梅。DB63/T 17402019 1 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牦牛生产全过程中的饲养、管理、选育、繁殖、卫生防疫、补饲、出栏、养殖档案建立、产品追溯等环节中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牦牛种牛场、养殖场、合作社和青藏高原牧区牦牛的饲养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 2766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NY/T 176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畜肉 DB63/T 546.3 青海牦牛繁殖技术规范 DB63/T 546.4 青海牦牛选育技术规范 DB63/T 704 高寒牧区牦牛冷季补饲育肥技术规程 DB63/T 1079 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DB63/T 1162 冷季母牦牛妊娠期和哺乳期补饲技术规程 DB63/T 1164 母牦牛体况评分标准 DB63/T 1165 牦牛犊保育技术规程 DB63/T 1243 牦牛种公牛选育技术规程 DB63/T 1501 放牧牦牛规模化生产出栏技术规程 DB63/T 1502 牦牛种牛标识和建档立卡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牦犊牛 出生至1周岁的牦牛。3.2 育成牛 1周岁至3周岁的牦牛。4 牦牛饲养 4.1 牦犊牛饲养 DB63/T 17402019 2 4.1.1 牦犊牛在 2周龄后即可采食牧草,3月龄左右时可大量采食,随年龄的增长哺乳量逐渐减少。4.1.2 牦犊牛饲养参照 DB63/T 1165 执行。4.2 育成牛饲养 在水草充足的草场放牧,合理利用草场,先远后近,先山后滩,对体况较差的进行补饲。4.3 成年牛饲养 4.3.1 暖季饲养(610月份)4.3.1.1 要早出牧、晚归牧,延长放牧时间,多采食、饮水。4.3.1.2 天气炎热时,在凉爽的地方反刍和卧息。4.3.1.3 出牧后由低逐渐向通风凉爽的高山放牧。4.3.1.4 由牧草质量差或适口性差的牧场,逐渐向牧草质量好的草场放牧。4.3.2 冷季饲养(11月份至翌年 5月份)4.3.2.1 放牧要晚出牧,早归牧,并进行补饲。4.3.2.2 晴天放较远的山坡和阴山,风雪天近牧。4.3.2.3 保证充足的饮水。5 牦牛管理 5.1 组群 5.1.1 按年龄、性别分别组群。5.1.2 根据养殖规模、草场、基础设施等状况确定组群的数量。5.2 牦犊牛管理 5.2.1 育犊 牦牛34月份开始产犊,注意防冻保暖。对初产牛和难产牛助产。5.2.2 哺乳 牦犊牛采用随母哺乳的方式,在产后0.5 h2.0 h内让牦犊牛吸吮初乳。5.2.3 佩戴耳标 按照DB63/T 1502规定执行。5.2.4 体尺测量 测定初生、6月龄生长阶段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5.2.5 建档立卡 按照DB63/T 1502规定执行。5.2.6 断奶 DB63/T 17402019 3 自然哺乳至46月龄时进行断奶并分群饲养。5.3 育成牛管理 选出后备牦公牛和后备牦母牛,公母隔离放牧,防止早配。5.4 成年牛管理 5.4.1 牦公牛管理 5.4.1.1 在配种季节采取补饲措施。5.4.1.2 非配种季节和牦母牛分群放牧,有条件的应少量补饲。5.4.2 牦母牛管理 5.4.2.1 空怀期牦母牛应在牧草较好的草场放牧,投放矿物质营养舔砖,使牦母牛体况尽快恢复。5.4.2.2 妊娠牦母牛放牧时避免剧烈运动、拥挤等易造成流产的事件发生。避免在冰滩地放牧,不宜在早晨及空腹时饮水。5.4.2.3 哺乳期牦母牛采用放牧结合补饲的饲养方式,在出牧前和归牧后补饲。5.4.2.4 根据草场的质量、牦犊牛的生长发育、牦母牛的产奶量及体况等来调节牦牛的挤奶量。6 选育 6.1 牦公牛选育 按照DB63/T 1243的要求执行。6.2 牦母牛选育 6.2.1 按照 DB63/T 546.4 执行。6.2.2 每年按照 DB63/T 1164 的要求进行一次评定,淘汰不良的个体。6.2.3 建立个体档案,选留优秀后备母牛。7 繁殖 7.1 牦牛繁殖参照 DB63/T 546.3 执行。7.2 配种时间 69 月份,78 月份为发情旺季。7.3 自然交配按照公母牦牛 115120为宜。7.4 人工授精按照 DB63/T 1079 操作。8 生产性能测定 按照NY 2766规定执行。9 卫生防疫 9.1 圈舍、运动场保持干燥、透光、通风、清洁,做到用具、饮水卫生。防止饲草料发霉变质。9.2 严格消毒制度,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DB63/T 17402019 4 9.3 定期驱虫及对粪便、污水进行消毒。粪便及污物要及时清除,并用生物堆肥方法处理。9.4 根据当地疫病的种类、发生季节和规律、流行情况,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接种相关疫(菌)苗。9.5 牛群的防疫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执行。10 补饲 10.1 补饲时间、日量组成及饲喂量参照 DB63/T 704 执行。10.2 妊娠期和哺乳期牦母牛补饲按照 DB63/T 1162 执行。10.3 添加矿物质营养舔砖自由舔食。11 适时出栏 按照DB63/T 1501规定执行。12 建立养殖档案 内容包括牧户信息、草场情况、引种、选留、配种、产犊、断奶、鉴定、调群、生产性能、系谱记录、饲草料来源、用量、日粮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和疫病防治、出栏、死亡淘汰、销售、无害化处理等。13 产品追溯 13.1 根据牦牛养殖档案,建立养殖信息数据库。13.2 产品信息采集、管理、编码等按照 NY/T 1764 执行。13.3 与国家有关部门数据库衔接,建立牦牛产品追溯监管系统,确保产品质量及安全。14 引种和购牛 14.1 引进种牛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14.2 购入牛要在隔离场(区)观察不少于 30d,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_

注意事项

本文(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63/T1740-2019.pdf)为本站会员(18709673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