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考核评定规范DB1407/T 036-2021.pdf
ICS 03.180 A 18 DB1407 山 西 省 晋 中 市 地 方 标 准 DB1407/T 0362021 教育管理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考核评定规范 文稿版次选择 2021-03-01发布 2021-03-15实施 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07/T 036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被考核单位.1 5 考核评定原则.1 6 考核程序.2 7 考核实施.4 8 分析改进.8 附录A(规范性附录)考核评定工作流程.10 参考文献.11 DB1407/T 036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晋中市教育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晋中市教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晋中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红英、武浩、赵东云、李慧瑞、宋歌、侯月媛、董慈红、贾娜娜。本文件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DB1407/T 0362021 1 教育管理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考核评定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晋中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考核评定对象、原则、程序、考核人员、项目内容、计算方法、结果评定、异议处理、信息存档及改进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晋中市教育相关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考核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3.1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满足教育部等11部门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具备开展研学实践所需的资源与接待条件,能够提供明确的教学主题与配套课程,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的资源单位。4 被考核单位 考核评定对象为已经列为晋中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单位。5 考核评定原则 5.1 合规性原则 考核评定要求应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应部门地区的规章的要求 5.2 规范性原则 考核评定符合标准化要求。5.3 科学性原则 DB1407/T 0362021 2 在整个考核工作中,应选择适用的考核方法,制定科学的考核实施方案,把主观考核与客观测算、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使得考核过程科学合理,考核结果应准确合理、真实可信。5.4 客观、公正原则 考核组织及成员在考核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确定考核结果,考核数据处理、考核报告应以现实数据为基准,不能主观臆断地给出结论。5.5 可追溯原则 考核全程应可追溯,并通过业务节点记录回溯找到来源和出处。5.6 保密性原则 考核组织及成员对在考核过程中所接触的有关企业信息资料、考核数据信息严格保密,不得随意向外泄漏。6 考核程序 6.1 概述 考核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考核评定及审核、数据统计、考核报告编制、报告交付、异议处理、信息存档。考核工作流程见附录A。6.2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包括但不仅限于:a)确定成立考核机构;b)确定考核专家;c)确定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制人员;d)确定被考核单位;e)明确考核计划。6.3 考核方式 考核过程主要有但不局限于:a)查阅相关资料;b)实地考察验证;c)问卷调查;d)师生评价;e)考核打分、计算被考核单位的平均分;f)依据得分评定等级;g)由专人对考核分项、总分进行审核。6.4 数据统计 数据处理完成后,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单项、多项的分组数据统计,进行单项、总分排名。当形成历史数据时,应进行时序分析;发现特异数据,应逐一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6.5 考核报告编制 DB1407/T 0362021 3 6.5.1 考核报告类型及格式版式 报告类型分为单位考核报告、批次考核报告。报告的格式、版式由考核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如有必要可编制成规范性文件。6.5.2 单位考核报告的要素 报告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a)被考核单位名称;b)考核时间;c)考核结论;d)考核意见;e)主要问题;f)改进建议;g)考核单位;h)报告时间;i)报告人;j)审核人。6.5.3 批次考核报告要素 报告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a)考核时间;b)考核单位;c)考核单位数量;d)考核情况汇总(各个等级数量);e)考核基本情况统计;f)考核基本情况说明;g)考核突出问题;h)改进建议;i)报告时间;j)报告人;k)审核人。6.6 报告交付 考核专家组应按考核机构要求编制考核报告,并按约定时间提交。6.7 异议处理 当被考核单位对考核报告有异议时,应于收到考核报告后15日内通过委托方向考核机构提出。考核机构根据被考核单位提交的补充材料,组成评审委员会决定是否重新组织复评,重新审核,并确定最终结果。注:复评机会只有1次。6.8 信息存档 DB1407/T 0362021 4 6.8.1 考核机构应建立档案及其管理制度,对考核的数据和信息等资料进行分类、建档保存。有信息系统的建议将每个专家打分表数字化后,保存问题记录的附件。文件格式推荐为:PDF。6.8.2 考核机构应严格保守其所获取的涉密信息,应对相关涉密信息单独存档,其数据库设施应达到政府监管部门要求的安全等级。7 考核实施 7.1 考核人员 考核人员应从专家库中抽取或行业专家组成,且考核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a)熟悉有关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法律法规政策;b)能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c)身体健康,能够承担考核工作;d)从事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工作三年以上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e)专家组组长需具备全国基地管理经验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f)法律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7.2 考核项目内容 7.2.1 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分为三个层次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指标内容和指标分值见表1。表1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考核项目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分值(Si)1.1.1 建立研学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公司法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核心成员)2.5 1.1 研学工作领导小组(5)1.1.2 研学工作领导组每季度至少组织 1 次全体会议(会议纪要)2.5 1.2.1 基地成立研学部(组织架构健全、责任分工明确)1.5 1.2.2 研学部成员至少3 人同时具有教师、旅游从业相关资质 0.7 1.2.3 全部工作人员具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相关知识 1.5 1.组织领导(10.2)1.2 基地研学部和研学团队(5.2)1.2.4 研学部成员不少于3 人 1.5 2.1.1 基地配备活动教室、场地 0.6 2.1.2 基地场地设有显著标识标牌,展示科普读物、音像制品、研学导览图等公共信息 0.6 2.质量评价(55.3)2.1 研学活动的设施设备(8.3)2.1.3 齐备的研学活动耗材 0.6 DB1407/T 0362021 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分值(Si)2.1.4 活动场地监控设备全覆盖 1 2.1.5 按学生比例配备满足1000 人、不低于500ML/人的饮水设备 0.6 2.1.6 设有满足 1000 人的停车、就餐、卫生间、医务室、警务室等 0.6 2.1.7 配备对讲机等现代化通讯设备 0.6 2.1.8 温度和空气的调节设备 0.6 2.1.9 外部交通应有县级以上公路,内部线路规划合理、布局规范,设有内部交通设施,设置研学专用停车场 0.6 2.1.10 依据研学活动规模设有展馆和展厅 1 2.1.11 设有研学专用的售票、入场、通道、路线的指示牌 1 2.1.12 基地绿化覆盖率达到 30%及以上,植物与景观配置得当,景观与环境美化措施多样,整体美观舒适 0.5 2.2.1 根据教育部确定的研学五大板块,明确基地所属板块分类 6.1 2.2 研学方案的板块分类和研学主题(12.2)2.2.2 研学主题、课程、活动紧扣所属板块 6.1 2.3.1 活动目标明确(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6 2.3.2 根据学生学段的知识经验、身心特点、地域特点设计课程和活动方案 1.6 2.3.3 具有辅助研学活动开展的前置课程 1.3 2.3.4 体现学科融合性 1.9 2.3.5 展现本基地研学资源特色 1.6 2.3.6 体现“研究性学习”和“深度性体验”1.9 2.3.7 具有知识层面或能力层面上的延伸性 1.9 2.3 研学课程设计(13.4)2.3.8 具有完备的、可操作的研学课程教案 1.6 2.4 研学活动环节 2.4.1 按照学生人数弹性细化研学实施方案 2.3 DB1407/T 0362021 6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分值(Si)2.4.2 具有规范的活动组织流程(文本化的活动组织流程)3.1 2.4.3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参与意识)2.3(10.9)2.4.4 根据研学课程设计完成研学任务,包括趣味导入、教学过程和分享总结 3.2 2.5.1 科学的过程性评价 2.2 2.5.2 评价体系措施得当,具有激励功能 2.6 2.5.3 评价内容涉及学生参与态度、合作精神、学习探究、收获反思等方面 2.6 2.5 研学评价体系(10.5)2.5.4 出具证书、奖品或评分表等具体评价形式 3.1 3.1.1 基地制定完备的分级培训及考核制度(营地培训、基地内部培训)1.3 3.1 培训制度(2.7)3.1.2 基地年初制定本年度培训计划并在本年末进行考核 1.4 3.2.1 基地参与营地组织的培训和帮扶为全勤 0.4 3.2.2 参加完营地的集中培训后基地组织开展二次培训 0.5 3.2.3 基地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内部培训 0.4 3.2 培训频率(1.9)3.2.4 基地至少每季度参加一次营地组织的分享交流 0.6 3.3.1 基地内部培训围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营地校本大纲 1.8 3.3.2 基地内部培训围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展开 1.7 3.3 培训内容(5.2)3.3.3 具有完备的内部培训相关资料 1.7 3.4.1 基地参与培训人员有培训后相应的笔记心得 2 3.培训管理(13.9)3.4 培训实绩(4.1)3.4.2 基地定期对研学部成员进行考核 2.1 4.1.1 近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1.4 4.安全保障(20.6)4.1 活动安全(6.4)4.1.2 制定交通、拓展、防火、食品、自然灾害、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安全岗位职责,明确安全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 1 DB1407/T 0362021 7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分值(Si)4.1.3 定期检查活动设施设备,并建立安全检查台账 1 4.1.4 建立研学活动环节安全隐患报告制度 1 4.1.5 配备活动必要的安全标识、标牌 1 4.1.6 根据研学活动的学生人数配备安全员、应急医生 1 4.2.1 餐饮、住宿符合国家相关资质(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1.1 4.2.2 研学活动学生餐饮场所与其他游客就餐场所分开 0.9 4.2.3 餐具等餐厅设施应清洁卫生、方便就餐 1.2 4.2.4 集体住宿,男女分室,设施安全,卫生整洁 1.2 4.2.5 设有安全和紧急避险通道,配置警戒设施 1 4.2 食宿安全(6.2)4.2.6 如设野外露营点,选址科学合理,帐篷搭建安全规范,并设警示区 0.8 4.3.1 具备消防资质及完备的设施设备 1.6 4.3.2 醒目的应急疏散标识图 1.3 4.3.3 基地内不应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及有碍安全的物品 1.6 4.3 消防安全(6.1)4.3.4 基地内禁止吸烟、燃放鞭炮和使用明火 1.6 4.4 安全培训(1.9)4.4.1 基地每季度组织一次全体人员的研学安全培训(留存相关资料)1.9 注:三级指标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符合项。7.2.2 考核项目计分规则 考核项目的总分满分为100分,一般情况下,应直接给出三级指标的考核得分,每项三级指标的得分结果仅限于下列a)项或b)项之一,计分规则如下:a)符合或满足该项三级指标要求得满分;b)不符合该项三级指标要求得零分;c)同一考核项目下,三级指标得分的合计即为其二级指标得分,二级指标得分的合计即为其一级指标得分;所有一级指标得分的合计为考核结果得分。DB1407/T 0362021 8 d)考核结果得分高于100时,应重新考核打分。7.3 考核计算 7.3.1 考核结果计算 7.3.1.1 被考核单位单个考核专家考核结果得分计算公式见公式(1).(1)式中:单个考核专家考核结果单位得分;n 考核项目数量;=1,2,3.n;Si 单项考核项目分值。7.3.1.2 被考核单位总得分计算见公式(2).(2)式中:被考核单位总平均分;m 参与考核打分的专家数量;k k=1,2,3.m;Sk 单个专家考核结果单位得分。7.3.2 考核评定 考核结果得分按表2给出评定等级。若表1的 4.1.1项得零分,则考核总分为零。表2 考核评定等级 考核结果得分 考核评定等级 0,59 D 60,74)C 75,85)B 86,100 A 注:A优;B良;C合格;D不合格。8 分析改进 8.1 考核结果分析 DB1407/T 0362021 9 每次考核完毕,应对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得分低且数量多的考核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得分普遍偏高的考核项目,检查是否存在需要细化或提高的可能。8.2 考核结果改进 8.2.1 对于需要整改的考核项目涉及单位应提出改进意见书,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对于限期没有整改的应给与相应的处罚措施。8.2.2 针对考核项目,应在应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质量管理工具:质量功能展开、失效模式分析等工具,对考核项目进行重新构建、评估,修订考核标准。DB1407/T 0362021 10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考核评定工作流程 考核评定工作流程见图A.1。审核委托受理数据统计报告交付考核评定结束前期准备考核评定结果判定考核报告编制是否复评 信息存档考核委托机构 提出异议是 否是否 图A.1 考核评定工作程序 DB1407/T 0362021 11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2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基教一20168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