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谷子常规种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15/T 1549-2018.pdf

  • 资源ID:162109       资源大小:694.8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谷子常规种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15/T 1549-2018.pdf

ICS 65.020.20 B 22 备案号:61266-2019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549 2018 谷子常规 种原种繁 育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Foxtail millet original species breeding conventional varieties 2018-12-28 发布 2019-03-28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5/T 1549 20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选 地与 隔离.1 5 繁 育技 术.1 6 种 子检 验.4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谷子常 规品 种原 种繁 育田 间调查 及室 内分 析记 载.5 DB15/T 1549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赤 峰市 农牧 科学 研究院 提出。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业标准 化技 术委 员会(SAM/TC20)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赤 峰市 农牧科 学研 究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王 显 瑞、柴 晓 娇、白晓 雷、刘 艳 春、付颖、沈 轶男、刘丹 竹、张 丽 妍、李 书田。DB15/T 1549 2018 1 谷子常规 种原种 繁育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谷 子常 规种 原种繁 育的 术语 和定 义、选地与 隔离、繁 育技 术、种子检 验等。本标准 适用 于内 蒙古 自治 区谷子 常规 种原 种繁 育。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404.1-2008 粮 食作 物 种子 第1部 分:禾谷 类 GB/T 3543 农作 物种 子检 验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育种家 种子 Breeder seed 育种家 育成 的遗 传性 状稳 定的最 初一 批种 子。3.2 原种 Original seed 用育种 家种 子直 接繁 殖的 或按原 种生 产技 术生 产的 达到原 种质 量标 准的 种子。3.3 三圃制 Three Field System 三圃制 也称 单株 混合 选择 法,即 单株 选择、株 行鉴 定(株 行圃)、分系 比较(株系 圃)、混 系繁 殖(原种 圃)。4 选地与 隔离 4.1 选地 选用土 层深厚,排 水良好,有机 质含量1 以 上,pH 值在7.0 8.5 的土 壤,宜 前茬为 豆科作 物、油菜、马 铃薯、麦 茬或 玉米 茬等茬 口,其中 以豆 茬和 油菜茬 为最 好,避免 重茬 和迎茬。4.2 隔离 原种繁 育应 严格 隔离,至 少在周 围500m 以 内不 能种 植其他 谷子。5 繁育技 术 DB15/T 1549 2018 2 5.1 育种家 种子 直接 繁育 5.1.1 播种及 田间 管理 选择 地力均匀地 块,将育种家 种子0.4kg/667m2播于原种 田中,采用 条播,适当稀 植,行距50cm,株距6cm7cm,。播种工 具 要清理 干净,防止 机械混 杂。其 他管理 措施 同于大 田种植。田间 管理 的各项技术措 施须 一致,同 一地 块在同 一天 完成。5.1.2 去杂 在苗期、花 期和 成熟 期根 据品种 典型 特征 严格 拔除 杂株、劣株 和病 株。5.1.3 收获 成熟时 及时 收获,单收、专场晾 晒、单 脱粒、精 选、晒 干、装 袋、严 防混 杂。袋 内外 各附 标签,标明品种 名称、繁 殖年 限、产地,入库。5.2 三圃制 繁育 5.2.1 单株选 择程 序 5.2.1.1 单株选 择 单株在 株行 圃、株系 圃或 原种圃 中选 择,如无 株行 圃、株 系圃 或原 种圃,可 建立单 株选 择圃,或 从品种纯 度高、生 长良 好、整齐一 致的 大田 中选 择单 株。5.2.1.2 性状要 求 单株主 要性 状应 具有 本品 种的典 型特 征,包括 苗色、叶色、叶 鞘色、抽 穗期、株高、叶 相、株型、穗色、花 药色、成熟 期、穗型、穗 松紧 度、粒 形、粒色 等;保持 或提高 原 品 种的丰 产性、优质 性、抗 病性;不 得 有 检疫 性病 虫害。5.2.1.3 选择时 期 选株从 苗期 开始,苗 期 观 察记载 出苗 期、幼 苗 整齐 度、苗 色、叶 色、叶 鞘色,进行 初选,并做 好标记。抽 穗至 开花 期观 察记 载抽穗 期、叶相、株 型、花药颜 色、白发 病、红叶 病,再 次进 行选 择。成熟期观察记 载成 熟期、穗型、穗松紧 度、穗 色、抗 倒伏 能力、黑 穗病、谷瘟 病、锈病、线 虫病,再次 进行 选择。选 株时 应避 开地 头、地边和 缺苗 断垄 处,选株 一般不 低于100 株。5.2.1.4 收获 90%以 上的 主穗 谷粒 已显 现 原品种 成熟 时的 色泽,且 谷粒坚 硬时 及时 收获,晒 干、脱 粒。5.2.1.5 考种 室内考 种包 括株 高、穗长、单株 穗重、单株 粒重、千粒重、籽 粒形 状、色 泽。根据 单株 生产 力和 籽粒典型 特征 进行 室内 决选,单株 粒重 一般 不低于 该 品种登 记时 的单 株粒 重。5.2.1.6 入库 入选单 株的 种子 要精 选,入选种 子全 部保 留,分别 装袋、编号,入 库保 存。5.2.2 株行圃 选择 程序 DB15/T 1549 2018 3 5.2.2.1 播前准 备 入选单 株 第 二年 分行 种植,建立 株行 圃,进行 比较 鉴定。采用 顺序 排列,编 号、插 牌。5.2.2.2 播种 选择地 力均 匀地 块,地块 四周设 置保 护行3m,株行 圃采用 条播,种 植要 求统 一为行 长5m,行距50cm,适当稀 植,株距6cm7cm,每个单 株种 植1 行,每9 个 株行设 一对 照,每 一排 间 要留l m 观 察道,其 他 管理措施同 于大 田种 植。对照 和保护 区所 用种 子应 源于 上一年 选单 株的 同一 田块、经去 杂去 劣和 精选 的 本品种 原种 种子。田 间管 理的 各项技 术措 施须 一致,同 一地块 在同 一天 完成。5.2.2.3 田间记 载 田间观 察记 载见 附录A,做 好田间 记录,建 立系 统档 案,妥 善保 存。5.2.2.4 田间去 杂 散粉前,当 株行 内有 一个 杂株时,即 全行 淘汰,形 态特征 不符 合原 品种 典型 特征 也 应全 部淘 汰,全行拔除,就 地掩 埋。收获 时,淘 汰长 势弱、不 整齐 株行。5.2.2.5 收获 及时按 行收 获入 选株 行和 对照行。单 行脱 粒、考种,选择产 量高 于邻 近对 照、符合本 品种 典型 性状的株行。入 选株 行的 种子 要精选,分 别装 袋、编号,入库 保存。5.2.2.6 入库 脱粒前,须 将场 地、机械、用具 等清 扫干 净,严防 混杂。各行 区种 子应 单脱、单晒、单 藏,挂上 标签,严 防鼠、虫 等危 害及 霉变。5.2.3 株系圃 选择 程序 5.2.3.1 播种 入选株 行 建立 株系 圃。选 择地力 均匀地 块,地块四 周设置 保护行3 米,株系圃 采用条 播,种 植行 长8m,行距50cm,适当稀 植,株距6cm7cm,每 个株 系种 植6 行,每4 个 株系 设 一对 照,每一 排 间要 留l m观察道。其 他 管理 措施 同 于大田 种植。对照 和保 护 区所用 种子 应是 源于 上一 年选单 株的 同一 田块、经 去杂去劣 和精 选的 本品 种原种 种子。田 间管 理的 各项 技术措 施应 一致,相 同地 块在同 一天 完成。5.2.3.2 田间记 载与 去杂 田间观 察记 载见 附录A,在 苗期、花期、成熟 期应 根 据品种 典 型 特征,严 格拔 除杂株、劣 株、病 株。入选株 系应 具备 本品 种的 典型性 状,整齐 一致,丰 产性好。5.2.3.3 收获 入选区 单独 收获、晾 晒、脱粒、装袋、称 重,标识 清楚,淘汰 产量 显著 低于 对照的 株系。5.2.3.4 入库 入选的 株系 种子 混合 装袋,标识 清楚,妥 善收 贮,做为原 种圃 种子。5.2.4 原种圃 繁殖 DB15/T 1549 2018 4 5.2.4.1 播种及 田间 管理 选择 地力均匀地块,将上年入 选的株系圃种 子扩大繁殖,建立原种圃。原种圃亩 播量0.4kg/667m2播于原 种田中,行距50cm,适当 稀 植,株距6cm7cm,施足 底肥,增施 磷、钾 肥。应 将播种 工具 清理干净,严 防机 械混 杂。其他 管理措 施同 于大 田种 植。田 间管 理的 各项 技术 措施 应一致,相 同地 块在 同 一 天完成。5.2.4.2 田间鉴 定 在苗期、花 期、成 熟期 应 根据品 种典 型特 征,严格 拔除杂 株、劣株、病株,成熟前 进行 田间 纯度 鉴定。5.2.4.3 收获 成熟时 及时 收获,单收、专场晾 晒、单 脱粒、精选、晒 干、装 袋、严 防混 杂。袋 内外 应附 标签,标明品种 名称、繁 殖年 限、产地,入库。6 种子检 验 生产原 种的 种子 检验 执行GB/T 3543 规 定,原种 质量 符合GB 4404.1-2008 的 规 定,详 见表1。表1 谷子原 种质 量标 准%种子类别 纯度不低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 含水率不高于 原种 99.8 98.0 85.0 13.0 DB15/T 1549 2018 5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谷子常 规品 种原 种繁 育田 间调查 及室 内分 析记 载 A.1 物候期 播种期:播 种当 天的 日期。出苗期:全 区50%幼 苗猫 耳 展开第 一片 真叶 露出 叶鞘 时的日 期。分蘖期:全 区50%幼 苗分 孽(零星 出现 第一 分孽)露 出叶鞘 时的 日期。拔节期:全 区50%以 上植 株 的茎节 出现 于地 面1.5cm2.0cm 的 日期。抽穗期:全 区50%以 上植 株 穗尖由 上部 叶鞘 中伸 出的 日期。开花期:全 区50%植 株主 穗 中部小 花开 始开 花的 日期。成熟期:全区90%以 上的 主 穗的谷 粒已显 现原 品种成 熟时的 颜色,且谷 粒内含 物 呈粉 状而坚 硬时 的日期。收获期:实 际收 获的 日期。生育日 数:从出 苗期 到成 熟期的 天数。A.2 植株及 穗部 性状 主茎高:在 成熟 期或 室内 调查,测量 分蘖 节至 穗基 部(穗 茎节)的 长度,求 平均值。穗 型:分 为纺 锤、圆筒、圆锥、棍 棒、长鞭 形及 异形穗(猫 爪、鸭嘴、龙 爪、佛 手、鸡爪)等。见图A.1。说明:1-7 依次 为:鸡嘴 形、纺 锤形、圆 筒形、棍 棒形、鸭嘴 形、猫爪 形、佛手形。图A.1 穗型 主穗长 度:自主 穗基 部的 第一穗 码(包括 无效 穗码)至穗 尖的 长度。主穗紧 密度:指 主穗 码的 着生密 度。穗码 着生 密度=穗码数/穗 长(厘米)。按 一厘米 长度 谷穗 着生的码数 划分 为三 级:松(4个)、中45个)、紧(5 个)。粒形:分为 球形、椭 圆形。粒色:分为 白、黄、红、灰、黑、褐 黄、浅绿 色。米色:一般 分为 黄、淡黄、白、灰色、绿 色等。DB15/T 1549 2018 6 A.3 生物学 特性.A.3.1 抗倒伏 性 谷子生 育期 间,于 风雨 灾 害后及 成熟 前目 测各 品种 倒伏程 度,倒 伏面 积,倒 伏后的 恢复 情况 及对 产量的影 响,将倒 伏性 分为5 级,分 别以0、1、2、3、4 表示:0 级:无倒 伏症 状或 者稍 微倾斜,但 能很 快恢 复直 立对产 量无 影响;1 级:倾斜 角度 30、倒伏面 积15%,对产 量有 轻微影 响;2 级:30 倾角 45、倒伏面 积 为30%以上,对 产量有 影响;3 级:45 倾角 60、倒伏面 积 为50%以上,对 产量有 较大 影响;4 级:倾角60 以上,倒 伏面积 为 50%以 上,并严 重减产。调查时 记明 倒伏 部位 和生 育阶段。注 意钻 心虫 等虫 害及人 为因 素造 成的 倒伏 与健株 倒伏 的区 别。A.3.2 病害 于病害 发展 高峰 期,取样 调查各 小区,根 据不 同病 害,分 别以 病株、病 叶率 和病害 严重 率表 示:a)白发病、黑 穗病、线 虫病、病毒 病等 类型 病害,均 以病株 率表 示;病株率(%)发病 茎数 取样茎 数100(A.1)b)谷锈病:于 病害 盛发 期,目 测各品 种病 株率 和严 重率 分别予 以 记 载,严重 率分 五 级,分 别以“0”、“1”、“2”、“3”、“4”表 示:0 级:全株 叶片 无病 斑点(高抗);1 级:植株 下部 叶片 有零 星病斑(抗);2 级:植株 中部 中叶 片有 中量病 斑,下部 叶片 有枯 死(中 抗);3 级:上部 叶片 有中 量病 斑,中 部叶 片有 枯死(感);4 级:上部 叶片 有多 量病 斑,全 株基 本枯 死(重感)。c)谷瘟病:于病 害盛 发期,目测病 斑占 总叶 面积 的百 分数,分 五级 以“0”、“1”、“2”、“3”、“4”表示:0 级:植株 叶面 无病 状(高抗);1 级:病斑 占叶 面积 的 10%以下(抗);2 级:病斑 占叶 面积 的 11%25%(中 抗);3 级:病斑 占叶 面积 的 26%40%(感);4 级:病斑 占叶 面积 的 41%以上(重感)。d)纹枯病:于 灌浆 中后 期调 查,分 为五 级分 别 以 0、1、2、3、4 表示:0 级:无发 病症 状(高抗);1 级:主茎 茎部12 片 叶 叶鞘有 轮纹 状病 斑(抗);2 级:主茎 地上 部 3 5 片 叶叶鞘 有轮 纹状 病斑(中 抗);3 级:主茎 地上 部 6 片叶 以上叶 鞘有 轮纹 状病 斑(感);4 级:全株 叶鞘 均出 现轮 纹状病 斑(重感)。A.3.3 虫害 主要指 钻心 虫蛀 茎,于成 熟前调 查100 株,计 算蛀 茎 株占总 株数 的百 分比。DB15/T 1549 2018 7 A.4 经济性 状 A.4.1 产量构 成因 素 单株穗 重:将 谷 穗从 穗茎 部切下 称重。以 克为 单位,保留 小数 后一 位。单株粒 重:将谷 穗脱 粒后 称重。以克 为单 位,保留 小数后 一位。A.4.2 千粒重 同一品 种数取 两个500 粒。用百分 之一天 平称 重,到 小数后 一位,两次 相差不 得超过0.5g。将两 次重量结 果相 加即 为千 粒重。A.5 产量 收获时,小 区全 部收 获,自然风 干后,称 重,计算。籽实产 量:脱粒 后晒 干扬 净的小 区子 粒产 量称 重。_

注意事项

本文(谷子常规种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15/T 1549-2018.pdf)为本站会员(18709673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