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18海鲜消费指南.pdf

  • 资源ID:16007       资源大小:6.51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海鲜消费指南.pdf

海鲜消费指南2018SEAFOOD GUIDE消费指南选择,不只是安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成立于1994年,隶属农业部,是由全国范围内从事海鲜生产、加工、流通的企业和从事水产科研、教学以及为水产业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渔业工作者组成的非营利社团组织,目前拥有1200余家从事海鲜生产、加工、流通的会员单位。感谢北京大学、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零售业可持续发展圆桌对本指南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为撰写本报告做出无私贡献的专家和志愿者!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和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对本指南的资助与指导!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可持续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并在100多个国家展开海洋保护工作。本指南于2014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首次出版,原报告主要评估香港市场常见的海鲜。经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同意,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在节选和更新原报告内容与数据的基础上, 新增大陆常见海鲜评估结果,于2018年1月再版。©文本和图片:世界自然基金会 保留所有版权本指南的内容可供用作教育和其他非商业用途,无须得到版权持有人同意。使用者必须于事前知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并清楚注明内容来源。更多信息请登录或联系 金钟浩 市场项目主任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院电话:010-68093666 特别鸣谢评估指导技术指导统筹与编制姚锦仙 崔和 陈丽纯Clarus Chu Allen To版权pandapanda/marine金钟浩 李叶青 于鑫 周宇晶 刘思秀 01本指南通过评估生产的可持续性状况,将国内常见海鲜分为红色(谨慎食用)、黄色(减少食用)和绿色(鼓励食用)三个类别,为消费者选购可持续海鲜产品提供建议。第三方评估机构和专家所做的近百个科学评估报告是我们提供建议的依据。这些评估均采用WWF野生捕捞海鲜评估方法或水产养殖海鲜评估方法,评估内容包括野生种群状况,捕捞方式、生态影响和渔业管理情况;或养殖方法、饲料、生态影响和水产养殖管理情况等方面。总体来说,我们建议消费者食用资源状况尚佳且管理完善的野生物种,或生态足迹比较低的养殖品种。由于缺乏充分的数据,或国内正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效果还无法评估,我们此次没有发布部分常见种的评估结果,例如带鱼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我国消费者的选择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WWF的愿景是:在未来,可持续渔业与水产养殖业在健康的生态系统中繁荣发展。According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ion, this guide classied the domestic commonly consumed seafood into three categories:Red as “Very Cautious” Yellow as “Think Twice” and Green as “Recommended”. It aims to help Chinese consumer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to choose sustainable seafood.Our recommendations are sourced from nearly 100 species assessment. All the assessments are carried out by assessment company or expert independently, and based on the WWF “Common Wild Capture Fishery Methodology” and “Common Aquaculture Methodology”. The assessment of wild caught species focuses on stock status, capture methods, ecological impacts, and sheries management. The assessment of farmed species focuses on region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farming methods, feed, ecological impacts, and aquaculture management. Generally speaking, we suggest that people should consume wild species abundant in stock and well-managed, or farmed species with low ecological footprints. We have excluded some common seafood species, such as hairtail, from our seafood guide, either due to the scarcity of reliable information, or because improvement measures have already been taken by the authorities but outcomes are yet to be assessed. China is the largest seafood consumer in the world. The choices of our consumers count a lot for the future of the sea. It is the vision of WWF that sustainable sheries and responsible aquaculture can prosper in a healthy eco-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ABSTRACT摘 要WWF建议您购买具有生态标签或 海鲜消费指南 中绿色(鼓励食用) 的可持续海鲜产品02The seafood referred to in the Guide generally includes sh, shellsh, crustaceans, and seaweeds. In terms of product, the Guide covers freshwater and marine species, those farmed and wild-caught, and those fresh, frozen and canned aquatic products.As the Guide assess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ion from a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some “Red”(Very Cautious) species from specic well-managed sheries or farms may have got the certications of MSC and ASC.The assessment is targeted at main production areas, primary shing/aquaculture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ve species. The assessment only covers production process, but not the supply chain.For the same species, results may vary with origins, methods of shing or aquaculture methods. For prudential reasons, we give species with insucient information a relatively low score, as a lack of data often means that we know little on the stock status, as well as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the produc-tion.We will irregularly updat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and the categories of the species may change with the recovery of the stock or data supplemented.The results contained in this report reect research on available data 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y outlined in this report. The researchers would welcome expert comment and advice to the enclosed contact details.指南使用说明指南中所指的海鲜是广义的海鲜,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动物,以及海藻类。涵盖淡水和海洋物种;养殖和野生捕捞的海鲜;新鲜的、冷冻的和罐装水产制品。本指南从宏观角度评估生产的可持续状况,可能存在某些物种的评估结果为红色(谨慎食用),但因其来源于个别管理良好的渔场或养殖场,所以获得了MSC、ASC认证的情况。评估针对主要生产区域、主要捕捞方式和代表性的物种/品种。评估仅限生产环节,未涉及流通与销售环节。同一物种/品种,因为来源地、捕捞或养殖、具体的生产方法的不同评估结果可能不同。出于审慎的原则,我们对缺失信息的物种评分较低,因为没有数据往往意味着我们对物种资源和产业的生态影响研究不足。我们会不定期更新评估结果,物种所在的类别随着种群状况的改变,或者数据的补充可能改变。由于数据与精力所限,我们的评估无法涵盖周全,也难免有谬误之处,感谢您的指正与支持!GUIDE INSTRUCTIONS03目 录CONTENTSINTRODUCTIONGUIDE FORMULATIONECOLABELEVALUATION OF WILDCATCHEVALUATION OF AQUACULTUREHOW TO USESEAFOOD GUIDEVERY CAUTIOUSTHINK TWICERECOMMENDEDYOUR ASSISTANCE0508091117202226324253引言指南的制定生态标签制度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标准水产养殖的海鲜评估标准指南使用说明海鲜消费指南红色(谨慎食用)黄色(减少食用)绿色(鼓励食用)您的协助04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全球海鲜需求持续增加。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全球水产需求增加了5倍。2014年全球人均海鲜消费量超过20公斤,其中一半来自野生捕捞,一半来自水产养殖。近年来全球捕捞产量维持在9千万吨左右,当中近九成来自海洋。据统计,世界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从半个世纪前的数千吨,到如今的超过7千万吨,这其中约1/3来自海洋。2014年,中国的海鲜产业提供了全球捕捞总量的18%,全球水产养殖总量的62%。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超过1亿吨的海鲜产品,与世界渔业产量和养殖量急剧增加相对应的,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锐减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全球90%的鱼类资源处于充分或过度捕捞状态,29%为过度捕捞状态1。在过去30余年间(1979-2012),地球的海洋物种数量平均减少了36%。渔业经济物种资源量的下降最为严重,以太平洋蓝鳍金枪鱼为例,其种群数量与未开发前比较,下降了96%2。引言INTRODUCTION33%90%海洋产量占比INTRODUCTION 引言05养殖野外捕捞全球捕捞产量维持在9千万吨左 右,当 中 近 九成来自海洋。世界水产养殖业的产量超过7千万吨,大约1/3来自海洋1 FAO,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 20162 WWF, 地球生命力指数报告 201639%地球的海洋物种数量平均减少了降 39% 海洋物种下降96%下降29%过度开发充分开发61%90%90%的全球渔业资源被充分开发和过度开发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数量相比未捕捞前的水平下降 96%渔业资源下降INTRODUCTION 引言人们普遍以为水产养殖理应更可持续,然而事实上,急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亦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深远影响。例如亚洲的虾类养殖场往往建立在极富保护价值的敏感沿海地区,包括红树林和湿地沼泽等,严重损害这些重要的自然生境及鱼类育苗场。另一方面,逃离养殖场的个体例如大西洋三文鱼等,健康状况往往欠佳,更会把养殖场的疾病和寄生虫传播到自然环境中,影响野生同类的健康。另外,利用不可追溯的海洋生物当作养殖饲料也是一大问题。一些肉食性鱼的养殖,例如三文鱼的饲料成分30%以上来自野生鱼制作的鱼粉。而金枪鱼,石斑鱼等更是完全依赖冰鲜野杂鱼饲养。这些鱼可能来自已经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若缺乏适当的规范和管理,比起捕捞渔业,水产养殖对环境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的野生渔获物越来越小,能从海洋获取的海产资源已届捕捞上限,不当的渔业作业还可能影响到其他的海洋生物和底栖环境。有科学家甚至推测,若不马上采取行动以扭转劣势,全球主要海洋鱼类资源会在未来数十年内崩溃。尽管渔业前景令人担忧,但有例子证明,若采取有效的渔业管理措施,渔业资源是可以恢复的。早在2014年,水产养殖就在提供人类食用方面超过野生捕捞。世界银行估计,至2030年水产养殖将主导全球海鲜市场的供应。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渔业捕捞存在的问题2 453养殖业的潜在生态影响16红树林等敏感的天然生境遭受破坏,并被改建为养殖场鱼苗可能来自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渔业肉食性鱼类的饲料可能来自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渔业经常使用化学品及抗生素,以治疗疾病或去除寄生虫从养殖场逃逸的外来种可能会与原生种争夺食物和生境污染:密集式养殖海产耗用大量饲料和产生大量废物,亦可能令疾病和寄生虫在野生种群中传播123456过度捕捞,即捕捞速度比种群恢复速度快网孔过小的渔网,会把幼鱼和其他非目标鱼类“一网打尽”延绳钓和底拖网作业期间,把海龟一并捕捞信天翁则被延绳上的鱼饵吸引,在啄食时遭钩住并溺毙底拖网和挖掘捕捞把重物放在海床上拖行,对海床造成破坏使用电、炸药或氰化钾等违法方式捕捞,会对珊瑚礁等许多鱼类栖息的生境带来很大的破坏123456INTRODUCTION 引言0724捕捞的潜在生态影响5613指南的制定背景过去20年,中国对世界人均海鲜可获得性的增长贡献最大。中国年海鲜生产量超过6千万吨,超过七成来自水产养殖。我们还是全球最大的海鲜出口国,全球第三的海鲜进口国。随着本土养殖业的急速发展,中国的人均海鲜消费量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翻了近两倍。1993年中国人均消费海鲜为14.4千克,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变为37.9千克,远超全球人均的19.7千克/年。中国食用的海鲜以养殖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来自不需投喂或生态足迹很低的水产养殖,如鲤科鱼、贝类和海藻等。以贝类养殖为例,总量为1200万吨,是世界其他区域贝类养殖总量的5倍。中国还是世界上食用海鲜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海鲜种类超过千种。近几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也开始大量进口海鲜,如金枪鱼、鳕鱼、龙虾、石斑鱼。WWF对“可持续海鲜”的定义是:一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保障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有益,对长期造福于人类有益的海鲜,包括来自捕捞和养殖的产品。可持续的海鲜生产可以为我们提供健康的动植物蛋白、稳定的就业机会,繁荣的地区经济。2015年,WWF为了给出更科学的海鲜消费建议,首先组织了海鲜调查。我们统计了出现频次最高的近百种海鲜并邀请鱼类专家依据商品名和实物照片,确定物种或品种大类名称。之后又邀请渔业和养殖专家甄选出这些大类的代表种,及其主要的捕捞/养殖模式和主要生产区域。2016年,依据WWF野生捕捞和水产养殖可持续评估方法,北京大学和英国环境可持续评估公司从种群状态、渔业/水产养殖的生态影响和管理三个方面近20个指标对每个选出的代表种进行评分。数据主要来自国内外公开信息,如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政府文件、新闻、文献、报告,并结合了实地走访调研与专家咨询。2017年,在与多领域专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将普遍认可的评估结果以海鲜消费指南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除常见海鲜外,同时给出了国内市场上可能买到的濒危海鲜的评估。希望为消费者购买和就餐时提供参考。中国消费者对推动可持续海鲜生产,保护全球海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WWF希望您在选择海鲜的时候,关注海鲜的来源,支持获得可持续认证的海鲜。可持续海鲜海鲜可持续性评估GUIDE FORMULATION超过五千万吨 每人平均37.9公斤海洋淡水GUIDE FORMULATION 指南的制定 08为确保海鲜来源的可持续性,WWF仅支持可信的、有科学依据的、经多元利益相关方认可的标准。当前满足这些要求的标准包括:海洋管理委员会(MSC)-针对野生捕捞海鲜;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针对养殖海鲜。管理良好和符合可持续原则的渔业/养殖业能够通过这两种认证。同时,整条供应链上的公司,包括加工商、供应商、餐馆和超市,均需接受MSC和ASC产销监管链认证,以确保最终在货架或在餐桌上的海鲜,确实是产自经认证的渔业或养殖业的可持续海鲜。只有从产地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经过认证后,海鲜产品才可以使用MSC和ASC生态标签。方便消费者识别可持续认证的产品奖励支持可持续的企业产品的来源可以追溯生态标签制度ECOLABELWWF推荐您优先选择带有 MSC或 ASC生态标签的海鲜ECOLABEL 生态标签制度09MSC渔场认证 MSC/ASC产销监管链认证渔业加工商养殖业ASC养殖场认证餐馆供应商超市带有MSC/ASC生态标签的海鲜海洋管理委员会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是一个独立的全球性非盈利组织,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全球最大水产品采购商之一联合利华(Unilever)于1997年共同发起,并1999年正式成立。该组织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障未来的水产品供应。MSC与各利益相关方紧密合作,包括渔业公司、海产加工和贸易商、市场零售以及消费者,务求促进全球海鲜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广符合续原则的捕捞方式。由科学家、渔业机构和生态保护组织经过了20年共同的努力,MSC的渔业标准得以形成并加以完善。MSC的渔业标准体系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国际社会与环境可持续标准联盟(ISEAL)制定的最佳实践要求。渔场的认证是依据MSC的标准,经过独立第三方机构审核和评估,只有来自MSC认证渔场的水产品才可以携带蓝色的MSC生态标签。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的性质类似MSC,属独立的国际非盈利组织。委员会为符合可持续原则的水产养殖业制定认证计划。ASC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荷兰可持续贸易倡议组织(IDH)在2010年共同创立,与多方伙伴包括水产养殖生产商、海鲜加工和贸易商,以及消费者紧密合作,务求改变全球海鲜市场,提升养殖业在可持续及社会责任上的表现。MSC的可持续渔业三大原则分别为:欲知上述原则的详情,以及已获MSC认证的渔业,可浏览msc。欲知上述原则的详情,以及已获ASC认证的养殖场,可浏览asc-aqua。目标物种种群的可持续性对环境的影响要降到最低有效的管理体系全面遵守法例保护自然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野生种群(例如预防生物逃脱)使用以符合可持续原则的模式生产的饲料和其他材料动物健康状况良好(如不会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对工人和受养殖业影响社区的社会责任(如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等)ASC的七大可持续水产养殖业原则分别为:1234567123ECOLABEL 生态标签制度 10俗名海鲜的俗名在每个地方都不同。本指南采用中国普遍使用、或全球鱼类数据库FishBase及SeaLifeBase(非鱼类)使用的通用名称。学名学名是分类学家给予动植物物种的名称。各物种只有一个拉丁文学名。这是形容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种最统一的名称。来源从海洋捕捞的野生渔业物种,可在多个地方、地区或国家捕获得到。由于不同地方会以不同捕捞方法捕捉同一种渔业物种,而渔业管理制度各异,故此,要评价种是否符合可持续原则,必须知道该渔业物种的来源地。生态特征为了在独特的生态系统生存,鱼类和贝类都已发展出特殊的生态或行为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也可能使他们更容易遭过度捕捞。部分特征如下:需要很长时间,例如8年才能达到成熟阶段的物种,较在1年内成熟的物种,更容易在可以繁殖前已被捕捞。例如大西洋蓝鳍金枪金枪鱼,就需要8至12年方达成熟期。性成熟期为了繁殖和觅食,有些物种会在可预计的时间和地点聚集,令它们较容易被捕捉,若不加以妥善管理,它们的野外数量可能锐减。聚集(繁殖或觅食)珍稀水生物种极易受捕捞影响:就算捕捞少量已可严重影响整个种群。以龙趸为例,这个物种就算在未受渔业影响的水域也十分罕见。稀有度生长缓慢的物种,通常更易受捕捞活动威胁。生长速度在生命周期中会改变性别的鱼类,例如会在成长期由雌性变成雄性的苏眉,较容易受到捕捞活动影响,引致性别比例失衡,影响繁殖的机会。 性别转变属于地方特有种海洋物种,通常只见于一个特定的地方,或分布在较狭窄的范围。由于一个区域的种群已代表全球所有或绝大部分的种群。若该区出现过度捕捞,便足以威胁到整个物种的生存。地理分布有些海鲜,如金枪鱼,为了繁殖和觅食,会在海洋中游动极长的距离。这些物种或会穿过许多国家和公海的水域,全面的渔业管理特别难以实施。部分鱼类甚至会从海洋迁移到河流繁殖,反之亦然。由于这些物种在可预见的时间通过特定区域,会轻易被渔民发现和捕捞。若管理不当,容易导致过度捕捞。迁徙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方法HOW TO EVALUATE为判断野生捕捞的种群是否符合可持续原则,世界自然基金会按照下列的标准评价每个物种。01020304EVALUATION OF WILDCATCH 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方法11种群状况海鲜物种能否长期存活,很大程度取决于可否让该物种维持在特定的数量,即捕捞速度不能快于种群恢复的速度。若以财政术语来说,即只取利息,保留本金,让渔业资源能维持在稳健的水平。即渔业物种种群恢复速度比捕捞速度快,有望增加物种产量,并应制订适当的渔业管理计划。合理捕捞即捕捞速度与种群的恢复速度相若,没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除非渔业受到适当管理,否则种群数目有可能下降。充分捕捞即捕捞速度比种群恢复速度快,产量比原本可能得到的低。需要采取严格的渔业管理计划,以重建渔业和恢复生产力。这些物种多生活在海中,一般难以估计其再生的速度。若是珍稀、迁徙性强或活在深海的物种则更难估计。任何物种的数量,也深受海洋环境包括海水温度、盐度和水流方向等的转变影响。一些用来估计海鲜物种的野生种群现状、且获广泛认可的方法包括:过度捕捞未被完全捕捞05监察物种渔获量的变化;监察渔获的体形变化;以物种在特定海洋范围的数量为样本,从而计算种群总数。FAO将野生鱼类和贝类种群的状态分类如下过度捕捞完全捕捞a)b)c ) EVALUATION OF WILDCATCH 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方法 12生态影响捕捞活动会对生态系统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捕捞方法、所产生的兼捕量,以及所构成的环境影响均为重要的参照。渔业捕捞方法层出不穷,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亦不尽相同,因此披露海鲜来源的资料,对评价渔业是否符合可持续原则非常重要。 野生捕捞的方法有很多,使用的工具亦各有不同,以下是最常见的方法:野生捕捞的方法渔民把附有袋子的重型金属网箱,放在海床上拖行,挖掘海床的沙泥,将贝类掘起和卷进袋子中。期间沙泥和细小的海洋生物会穿过网箱,体积较大的生物则会掉进袋中。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捕捉如扇贝等栖居海床的贝类。拖网捕捞刺网就像挂在海中不同深处的长方形窗帘 ,顶部绑有浮标,底部则坠有铅块。由于刺网难以被鱼类看见,鱼群游动时往往会触动鱼网,当它们退后时如只有头部能穿过网孔,鱼鳃会被刺网缠着而无法逃脱。刺网捕捞这种刺网渔具有三层鱼网,由大至极小的网孔缝合而成,可以用来捕捉不同体型的鱼类,是捕捉墨鱼的常用方法。三重刺网捕捞将附有鱼饵的钓钩绑在鱼竿和钓在线,用来吸引鱼类,有时鱼饵亦会被抛进水中,吸引更多鱼前来啄食。渔民会徒手或使用机器收集上钓的渔获。这种方法垂钓的鱼类,包括东星斑、西星斑和杉斑竿钓利用钓钩和钓线,但不用鱼竿的捕捞方法。渔夫手握钓线,用来捕捉黄鳍金枪鱼等鱼类手钓06EVALUATION OF WILDCATCH 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方法13钓线架设在行驶中的渔船尾端或两旁,是另一种利用钓钩及钓线的捕捞方法,通常用来捕捉三文鱼拖钓一如其名,延绳钓利用可以长达100公里的长钓延绳,在固定的间距上系上有鱼饵的钓钩来捕捞。长钓延绳可以投放于不同水深的位置。延绳钓延绳钓法的一种,长钓延绳设在贴近水面的海洋,用来捕捉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剑鱼等见于离岸海域的鱼类。浮延绳钓这种延绳钓法,将长钓延绳置于接近海床的位置,用来捕捉如银鳕鱼和南极犬牙鱼等鱼类底延绳钓围网捕捞利用网具围捕捞群。当目标鱼类被围墙般的渔网包围后,渔民会把底纹抽起成袋状来困起鱼类。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捕捞习惯成群行动的鱼类,如沙丁鱼、三文鱼和黄鳍金枪鱼等。围网捕捞渔民把木材、金属线材或塑料制的陷井网具和渔笼,放到海床中捕捞,有时亦会用上鱼饵,海洋生物会被困在陷井或渔具中,但生存机会很高,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捕捉龙虾和泥鯭。陷井网具及渔笼这种拖网法把加有重物的渔网放到海床上拖行,用来搅起泥沙,以捕捉栖居当中的鱼虾。有时渔民甚至会采用重型石斗、铁链和轮子,方便拖网在凹凸不平的岩石海床上拖行,又无须担心渔网破损,或被岩石阻碍前进。这种方法通常用来捕捞虾、红花蟹和鱿鱼。底拖网这种拖网法将渔网架设在水面或水中。中层拖网渔民徒手捕捉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利用潜水装备及套索等,捕捞栖居在离水面略深位置的生物,通常用来捕捉鲍鱼和海胆徒手捕捉EVALUATION OF WILDCATCH 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方法 14捕捞方法与相关环境影响捕捞方法和兼捕我们爱吃的渔业物种,通常与其他物种共同栖居,渔民捕捞目标鱼类时,往往意外地把其他生物一并捕捞。这些被误捕的物种包括海绵、海星或海胆,亦有可能是具商业价值的物种、如石斑鱼、鲷鱼或鲷鱼类的幼鱼;有时更连海龟、信天翁、鲨鱼和海豚等濒危物种亦不幸成为兼捕的渔获。不符合可持续原则的捕捞方法会产生大量兼捕的渔获,威胁海洋生物。部分捕捞方法的误捕渔获会比其他方法多,例如”一网打尽”式的底拖网,较过程精挑细选的徒手捕捉法误捕更多非目标种。虽然有部份误捕渔获会被丢回海中,但它们由于已溺水、被渔网压伤,或受到太大压力,往往无法存活。有时渔民亦会把禁止出售的渔获丢回海中,造成极大浪费。以热带捕虾业为例,误捕生物的重量,可占总渔获量高达七成,如中层拖网和底拖网等”一网打尽”式的捕捞方法,往往制造大量兼捕的渔获。渔民有时会把具商业价值的鱼的幼鱼,例如带鱼,以及其他个体小和价值相对较低的鱼类,当成饲料出售予养鱼场许多水产养殖,特别是石斑鱼和蓝鳍金枪鱼等肉食性鱼类,仍需从其他鱼类身上摄取必须的养分,这种做法不但减慢野外捕捞种的恢复速度,若这些被制成饲料的鱼类原本已遭到过度捕捞,这种养殖方式只会令这些物种的野外种群情况进一步恶化。每年有大量濒危物种,包括海龟、海豚、信天翁和鲨鱼等,被不符合可持续原则的捕捞方式杀死,例如延绳钓和底拖网作业期间,把海龟一并捕捞;海豚因被渔网缠住而溺毙;信天翁则被延绳上的鱼饵吸引,在啄食时遭钩住并溺毙。幸而,良好的捕捞作业方式,可以尽量减少兼的数量,同时避免捕捉濒危物种。经改良的技术可以协助渔民集中捕捉目标物种,避免误捕其他、特别是濒危物种。例如底拖网渔船可以安装海龟逃脱器,或减少兼捕装置,让被困的海龟或其他非目标生物能逃离渔网。各种创新的捕捞器具,如延绳使用的圆型钓钩等,能快速安全地放生上钓的海龟。系于延绳上的避鸟绳索,功能是吓走鸟类,有助减少如信天翁等海鸟意外被杀的个案。网孔较大的渔网,则可让较小的鱼类和其他动物逃离渔网,同时仍能留住目标鱼种。海床是鱼及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当捕捞活动令海床环境改变,海洋生物觅食和栖居的生境便会受到破坏。不同捕捞活动会对海床构成不同影响。竿钓、围网、拖钓和中层拖网等渔具,由于不会接触海床,故不会对其构成影响。又如陷井网具和渔笼、底延绳、刺网和徒手捕捞等方式,因渔具与海床的接触有限,故除非在珊瑚礁或海床草等敏感海洋生境进行,否则影响亦相对较少。底拖网和挖掘捕捞把重物放在海床上拖行,把所经之处的海产和海洋生物一网打尽,对海床造成的破坏最为严重。 这些技术就像蒸汽压路机穿过森林一样,途经之处片甲不留。另一方面,使用电力、炸药或氰化钾等化学物品捕捞,不仅通常违法,更会对珊瑚礁等许多鱼类栖息的生境带来很大的破坏。部分海洋生境,包括热带珊瑚礁、海草床、深海海底山脊及深海珊瑚礁等,极易受捕捞活动影响。这些生境孕育多样化的海洋生物,也是它们的觅食、产卵和育苗场地。以在深海海底山脊进行的底拖网捕渔为例,它会破坏深海珊瑚礁,而这些珊瑚礁往往需要几个世纪方能复原。这些不良捕捞作业模式,直接威胁许多濒危种的生存。虽然沙质、岩石或泥泞海床受捕捞活动的影响较少,但其生态系统仍会被无节制的作业方式破坏。EVALUATION OF WILDCATCH 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方法15人们曾经以为海洋资源取之不竭,可以予取予求,渔获是没有上限的。加拿大的大西洋鳕鱼渔业,一度是传统的主要渔业,然而在1992年,这种渔业宣告崩溃,令许多人惊觉必须管理渔业,方可达到可持续渔业的目标。根据FAO的定义,所谓”渔业管理”是指一套确保能持续捕捞渔业资源的综合过程:在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国际海域(俗称”公海”)中进行的渔业活动,将由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负责监督管理。这些组织由关注在某片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的国家组成,不论该国是否参与相关捕捞活动均可参与。这类组织包括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大西洋金枪鱼保护委员会(ICCAT),以及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 W C P F C )等 。当地政府通过发放捕捞许可证,控制可捕捞指定渔业资源的渔民数目,是所有渔业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实施渔民捕捞许可证制度包括估计渔业物种的数量及状况,务求准确制订捕捞配额。评价渔业资源数量根据渔业物种数量评价的结果,确定物种的可捕捞量,从而制定捕捞配额,以确保该种有足够数目继续繁殖。制定捕捞配额限制破坏性的捕捞方法,如禁止利用炸药以及毒药等化学物质捕捞;并禁止以底拖网在敏感的海洋生境,如珊瑚礁、海草床及海洋保护区等捕捞。限制捕捞方法123在渔船上安装海龟逃生装置、减少兼捕装置和避鸟绳索,避免捕获濒危物种;也可加大渔网网孔,容许幼小动物”逃生”。监管非目标生物的捕捞及放回大海的数量。体型小于规定下限的动物,必须放回海中。监管兼捕要减少兼捕的影响可从数方面着手我们纵然食用许多海鲜,但对其中的大部分种类,仍未充分了解。科学研究有助加强我们的知识,并在当地政府制订捕捞配额时提供指南。进行科学研究措施包括将部分水域划为禁捕区,不准捕捞。此外,在交配季节关闭捕捞区,亦有助保护物种,免被度捕捞。规划海洋保护区限制特定时间段进行渔业捕捞活动,我国在近海渔业资源的管理上采用这一管理方式,在产卵季节前后的数个月内禁止渔船出海捕捞。要制定有效的渔业管理措施,必须先掌握野生鱼类资源的可靠数据。事实上,本次评估的很多国内捕捞物种,尽管国内实施有禁渔期、限制渔具和最小捕捞尺寸,但缺乏长期种群检测数据和种群评估,故有关评价结果评分较低。禁渔期渔业管理07搜集和分析相关物种的数据计划捕捞的数量和方法落实措施的条例各渔业管理机构在地区、国家或区域层面监督管理渔民的活动不同国家或区域的渔业管理方式各异,以下是部分基本措施:12345678EVALUATION OF WILDCATCH 野生捕捞的海鲜评估方法 16学名是分类学家给予动植物物种的名称。各物种只有一个拉丁文学名。这是形容鱼和其他水生物种最统一的名称。许多国家都有养鱼场,同一种海鲜亦可在超过一个地方、区域或国家饲养。由于不同国家的养殖业规则各异,故此,要评价海鲜的生产方法是否符合可持续原则,必须知道该海鲜的原产地。人们养殖鱼类作为食物,已有几百年历史,迄今已发展出多种养鱼方式。过去人类只能在鱼塘中饲养淡水鱼,但是近数十年来,科技日新月异,如今很多海产都可从养殖场生产。由于不同养殖方法构成的环境影响各异,故此指定区域的生产系统和养殖方法,是评价特定养殖种是否符合可持续原则时的重要数据。最初,人们在池塘中养殖少数鱼类,那里可以自然产生鱼类所需的所有食物。例如,华南的养殖户会在同一个池塘中饲养鸭和各种鱼类。鸭子产生的废物,为池塘植物提供营养,这些植物则反过来为鱼类提供食物。几种以不同食物为生的鱼类,可以同时饲养:例如鲤鱼会吃掉泥泞中的动植物,而鳙鱼则会吃池水中的浮游生物。这种养鱼系统被称为”粗放养殖”,较为可持续,因为所有养鱼的物料,都能自然产生和消耗。然而,这种方式只能生产少量鱼类,各种密集式养殖方法遂应运而生以应付不断增加的海鲜需求。最近数十年,科技一日千里,令密集式养殖系统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养更多的鱼,大幅提升产量,但是也导致过分挤迫的问题。部分海鲜不大受拥挤情况影响。然而,如石斑鱼、鲷鱼等种则属非群居鱼类,在挤迫的环境中会感到紧张,并容易受到细菌和寄生虫影响,增加病菌传播的机会。此外,部分区域性生产系统,更容易爆发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例如挪威的大西洋三文鱼养殖场,较稀疏地散布于海岸线中,其中一个目的是避免大规模的疾病爆发。反观智利三文鱼养殖场的分布较为密集 ,近年曾受疾病大爆发影响,产量已告锐减。由于海鲜需要生活在干净和新鲜的海水中,故此许多养殖场都靠近海岸,或会设置漂浮海面的浮式网厢。建于陆地的养殖场,可以透过潮汐把海水直接引入场内,也可用工具把海水泵进养殖场中。然而,许多沿海地区都存在着敏感的生态系统,例如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对具重要商业价值的海鲜而言,这些系统往往是重要的产卵及育苗场,许多海洋生物也栖息此地。 在这些地方附近建立养殖场,或会对环境构成负面影响。以亚洲的沿岸海虾养殖业为例,于建立养虾场时,或会大规模夷平沿海生境,包括红树林这种作为许多商业渔业种的重要育苗场 。水产养殖的海鲜评估方法EVALUATION OFAQUACULTURE我们采用下列标准,评价个别水产养殖品种是否符合可持续原则。俗名海鲜的俗名在每个地方都不同。本指南采用中国普遍使用、或全球鱼类数据库FishBase及SeaLifeBase(非鱼类)使用的通用名称。01学名来源养殖方法020304EVALUATION OF AQUICULTURE 水产养殖的海鲜评估方法17养殖方法种类繁多,以下列出最常见的数种:养殖方法种类养殖户利用网箱或围栏把鱼类困在区内。网箱或围栏的大小视乎养殖场的规模而定。笼子靠沉在海床的重物固定,通常用来饲养三文鱼,老虎斑等。工厂化养殖利用建在室内的鱼池养殖海鱼和其他生物,所用池水从海洋提取,或把盐溶入淡水使用。养殖户通常会利用加热器或冷却器来控制水温,并以照明系统维持昼夜周

注意事项

本文(2018海鲜消费指南.pdf)为本站会员(报告)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