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聚乙烯(PE)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DB52/T 1602-2021.pdf

  • 资源ID:156043       资源大小:2.77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聚乙烯(PE)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DB52/T 1602-2021.pdf

ICS 23.020.30 CCS J 76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6022021 聚乙烯(PE)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Rules for periodic testing of polyethlene(PE)public piping 2021-06-24发布 2021-10-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602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3 5 年度检查.4 6 全面检验.6 7 检验报告与问题处理.11 附录 A(规范性)聚乙烯(PE)公用管道性能试验.12 附录 B(规范性)聚乙烯(PE)公用管道风险评估.14 DB52/T 1602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上海派普诺管道检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燃气热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贵州鸿巨燃气热力工程有限公司、贵阳鸿源燃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遵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贵州省标准化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晓滨、詹家立、韩冰冰、姜浩、袁坤、文富聪、宋军、刘志鹏、王磊、廖成龙、赵芸芸、杜娟、周铭铨、程嵩、张宽、杨家奇、尤刚、范光扬、王平平、焦林、唐海洋、陆雄兵、杨荣、李荣、殷一鸣、何茂勇、贾福波、胡俊。DB52/T 16022021 1 聚乙烯(PE)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PE)公用管道定期检验的一般规定、年度检查、全面检验、检验报告与问题处理。本文件适用于聚乙烯(PE)公用管道定期检验。不属于本文件范围的其他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可参照本文件进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111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GB/T 8804.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 GB 15558.1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 GB/T 18476 流体输送用聚烯烃管材 耐裂纹扩展的测定 慢速裂纹增长的试验方法(切口试验)GB/T 19285 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 GB/T 19466.6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CJJ 3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CJJ 63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TSG D7004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公用管道 TSG D7005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工业管道 3 术语和定义 CJJ 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年度检查 annual inspection 在运行过程中的常规性检查。3.2 全面检验 overall inspection 按一定的检验周期对在用管道进行的基于风险的检验。DB52/T 16022021 2 3.3 区段 section 为对管道进行检验和风险评估而将管道划分成的各个部分,是对管道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管理的最小单元。3.4 聚乙烯(PE)公用管道 Polyethylene(PE)utility pipe 同时满足材质为聚乙烯(PE)、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0 MPa且小于等于0.8 MPa、公称外径大于等于50 mm且小于等于630 mm、工作温度大于等于-20 且小于等于40、输送介质为燃气(天然气、人工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条件的管道系统,由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管件、阀门及附件组成。3.5 焊接接头 jointing 采用热熔或者电熔连接方法将聚乙烯管道元件连接在一起时所形成的接头。3.6 敷设环境温度 ambient temperature 内外环境的管材的年度平均温度。3.7 半定量风险评估 semi-quantity risk assessment 按照评分体系对影响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打分,并综合得出以分数表示的风险值的过程。3.8 失效可能性 failure probability 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分数表示。3.9 失效后果 failure consequence 潜在的影响管道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所可能引起的最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后果,以分数表示。3.10 风险值 risk value 以分数表示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的乘积。DB52/T 16022021 3 3.11 风险等级 risk grade 将风险值划分为预先给定的若干个区间,根据风险值所属的区间所确定的等级,也叫风险绝对等级。4 一般规定 4.1 聚乙烯(PE)公用管道(以下简称管道)的定期检验包括年度检查和全面检验。年度检查至少每年1 次,进行全面检验的年度可以不进行年度检查,但全面检验应包括年度检查内容。4.2 年度检查可以由管道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管道作业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公用管道检验资质的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进行。4.3 承担管道全面检验的检验机构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在核准范围内开展工作,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从事管道的检验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书。4.4 管道投用后宜在 6 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含有钢质管段的公用管道的首次全面检验不超过 3年;首次全面检验之后的检验周期按照本文件要求进行。4.5 下列情况之一的管道,全面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a)1 年内发生2次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泄漏事故的;b)存在占压、安全距离不足等较大隐患的;c)承受交变载荷,可能导致疲劳失效的;d)风险评估发现风险值较高的;e)使用单位未按照 TSG D7004 的规定进行年度检查的;f)使用过程中或年度检查中发现除本条款 a)e)以外的危及管道本体安全的;g)检验人员和使用单位认为应缩短全面检验周期的。4.6 下列情况之一的管道,如超出风险可接受程度,应立即进行全面检验:a)运行工况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导致运行风险提高的;b)停用超过 1年再启用的;c)年度检查结论要求进行全面检验的;d)所在地发生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e)有重大改造修理的;f)其他可能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的。4.7 使用单位应根据检验周期,制定全面检验计划,在全面检验有效期届满 1 个月之前向检验机构提出全面检验申请,安排及配合全面检验工作。全面检验前,检验机构应制定检验方案。检验方案应包括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内容。检验方案应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并经检验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从事全面检验的人员应按照批准后的检验方案开展全面检验工作。全面检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需对检验方案作调整时,应经检验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4.8 使用单位应根据检验要求做好管道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管道处于适合的待检状态,提供确保安全的检验环境,负责检验所需要的辅助工作,同时负责开挖点的开挖和取样工作,并派专人协助检验机构进行全面检验。检验人员应认真执行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4.9 检验中采用新技术、新评定方法,与本文件以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不一致,或者本文件以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未做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按照 TSG D7004 中的相关要求执行。4.10 与本文件规定的聚乙烯(PE)公用管道相连接的钢质管道按照 TSG D7004 中的相关要求执行。DB52/T 16022021 4 4.11 设备仪器 4.11.1 检验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和测量工具应校验或检定合格。4.11.2 用于测量水平位置和埋深的仪器设备测量误差分别不大于 50 mm 和 75 mm。4.11.3 用于泄漏检测的仪器灵敏度不低于 10 ppm。5 年度检查 5.1 资料审查 承担年度检查的人员(以下简称检查人员)应全面了解被检管道的使用、管理情况,对以下资料进行审查,并记录审查情况:a)安全管理资料,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则、作业人员上岗持证等情况;b)技术档案资料,包括定期检验报告、改造、维修、施工竣工验收等资料,必要时还包括设计资料、压力管道元件质量证明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c)运行状况资料,包括日常运行维护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故障与事故记录等;d)安全教育资料,包括使用单位安全教育制度,内部培训以及对管道周边群众安全教育的记录等。5.2 宏观检查 5.2.1 检查人员应根据审查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对下列管道或位置进行检查,确定事故容易发生的位置以及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位置:a)管道分支处、敷设于位置较低点的管道,以及位于热力管道附近的管道;b)曾经发生过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泄漏、较大以上(含较大)事故的管道;c)工作条件苛刻及承受交变载荷的管道;d)存在第三方破坏的管道;e)曾经为非机动车道或绿化带改为机动车道的、经过空穴的管道;f)位于不良地质条件位置的管道;g)特殊穿跨越位置的管道。5.2.2 位置与走向检查 采用定位检测设备检查管道位置与走向。如果管道周围地表环境无较大变动,管道无沉降等情况,可以不要求。5.2.3 地面标志检查 检查地面标识位置是否准确:标志桩、信号桩、里程桩、警示牌等地面标识的外观完好情况、是否缺失。5.2.4 管道示踪系统检查 应按以下要求,检查沿管线敷设的示踪线(带)、电子标识器等示踪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a)借助信号井、阀门井或测试桩检测金属示踪线(带)的电连续性,检查各管段金属示踪线(带)的完好程度;b)对于示踪线(带),采用 GB/T 19285 中规定的方法,将信号加载在示踪线(带)上,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对于电子标识器,需用专用定位设备(探测仪)对其进行准确定位;DB52/T 16022021 5 c)采用探地雷达等检测设备检查管道的实际位置,与示踪线(带)的所示位置比较,检查示踪线(带)的有效性。5.2.5 管道沿线地表环境调查 按照下列要求,进行管道沿线地表环境调查,应进行开挖验证:a)检查管道与其他建(构)筑物或者管道的净距、占压情况、管道裸露、土壤扰动情况等;b)检查管道附近是否有第三方施工活动;c)不良地质条件调查,检查管道沿线是否有地面沉降、冻土、滑坡、断层、洪水冲刷等不良地质条件;d)检查管道是否存在白蚁、老鼠等生物侵害情况。5.2.6 穿越管段检查 主要检查穿越管道锚固墩、套管检查孔的完好情况以及河流冲刷侵蚀情况,管子墩架的变形,保护工程的稳固性。5.2.7 其他管道元件的检查 主要检查阀门、法兰、钢塑转换接头等管道元件的完好情况。5.2.8 凝水缸检查 主要检查定期排放积水情况,护盖、排水装置的泄漏、腐蚀和堵塞情况。5.3 泄漏检测 5.3.1 泄漏检测可采取车载仪器、手推车仪器或手持仪器等检测方法,检测速度不应超过仪器的检测速度限定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埋设于车行道下的管道,宜采用车载仪器进行快速检测,车速不宜超过 30 km/h;b)对于埋设于人行道、绿地、庭院等区域的管道,宜采用手推车载仪器或手持仪器进行检测,行进速度宜为 1 m/s。5.3.2 采用仪器检测时,应沿管道走向在下列部位进行检测:a)燃气管道附近的道路接缝、路面裂痕等;b)燃气管道附属设施及泄漏检测孔、检查井等;c)燃气管道附近的其他市政管道井、管沟、地下建(构)筑物等。5.3.3 在使用仪器检测的同时,应注意查找燃气异味,并应观察燃气管道周围植被、水面及积水等环境变化情况。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泄漏判定是否为燃气泄漏:a)检测仪器有浓度显示;b)空气中有异味或有气体泄出声响;c)植被枯萎、积雪表面有黄斑、水面冒泡等。5.3.4 必要时,对泄漏异常点进行钻孔泄漏检查或开挖验证。5.4 安全保护装置检验 参照TSG D7005的有关要求执行。5.5 结论 年度检查现场工作结束后,检查人员应根据检查情况出具年度检查报告,作出下述检查结论:DB52/T 16022021 6 a)允许使用,检查结果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b)进行全面检验,发现存在超过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缺陷,并且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5.6 年度检查实施 年度检查由使用单位自行实施时,按照本规则的检查项目和要求进行,部分检查项目可以结合日常巡线进行。年度检查完成后应出具年度检查报告,检查报告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或授权的安全管理人员审批。5.7 其他规定 有条件的使用单位应将年度检查及检查结论录入管道地理信息系统(GIS)、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PIMS)。6 全面检验 6.1 资料审查 6.1.1 全面检验前,检验机构应对提交和收集的以下资料进行审查、分析:a)设计图纸、文件与有关设计说明书;b)管道元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c)安装监督检验证明文件,安装及其竣工验收资料;d)管道运行记录,包括输送介质压力、日常运行记录、巡线记录、管道维修和改造记录、管道事故资料、管道周围的其他施工活动、输送介质分析报告等;e)运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f)上一次全面检验报告;g)检验人员认为全面检验所需要的其他资料;6.1.2 本文件 6.1.1 中a)、b)、c)款在管道投用后的首次全面检验时应审查,在以后的全面检验中可以根据需要查阅。6.2 管道结构完整性潜在危险的分析辨别 全面检验前,检验机构应根据资料分析辨识危害管道结构完整性的潜在危险。这些潜在危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a)固有危险,如制造与安装、改造、维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b)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有关的危险,如管材的老化、蠕变;c)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无关的危险,如第三方破坏、外力破坏、误操作;d)其他危害管道安全的潜在危险。6.3 风险预评估 检验机构对资料审查分析完成后,应进行风险预评估。6.4 全面检验方法的选择 检验机构应根据风险预评估确定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全面检验方法。全面检验的方法包括直接检验和耐压(压力)试验。进行直接检验时,除年度检查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埋深检测、直接检测、风险评估等项目,必要时进行钻孔泄漏检查和管道性能试验。DB52/T 16022021 7 6.5 埋深检测 6.5.1 首次全面检验需对管道埋深进行检测,如管道附近地质、地表情况无变化,之后的全面检验可以不进行此项检测。6.5.2 结合管道设计图、竣工图、管道动态监测系统或管道地理信息系统(GIS),可选择采用示踪线(带)电磁场探测法、探地雷达法、管道声学定位探测法、电子标识器定位法、静电力探测法等方法检查管道埋深,并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示踪线(带)电连续性能完好的,利用信号源井、阀门井或测试桩,采用金属管线探测仪进行检查;对于示踪线(带)已损坏或未敷设、示踪线(带)完好但没有预留出露点的管道,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管道声学定位探测法或静电力探测法进行检查;b)对于随管敷设电子标识器的管道,采用电子标识器定位法进行检查;利用示踪线(带)或电子标识器进行检测时,建议选择部分管点同时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管道声学定位探测法或静电力探测法进行检查,以验证示踪线(带)或电子标识器敷设的准确性;c)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深度(地面至管顶)应符合以下规定且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要求:1)埋设在车行道下,不得小于 0.9 m;2)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不得小于 0.6 m;3)埋设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 0.5 m;4)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 0.8 m。6.6 钻孔泄漏检查 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钻孔泄漏检查,并且根据实际检测结论以确定是否需进一步增加抽查数量,钻孔泄漏检查点数量由检验机构和使用单位协商确定,由使用单位实施,检验机构确认。检查点的选取应结合资料调查、沿线地表环境调查和地面泄漏检查中情况,重点选择以下部位:a)钢塑转换接头处;b)管道附近有第三方施工活动或破坏处;c)有地面沉降、冻土、滑坡、断层、洪水冲刷等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处;d)可能存在白蚁、老鼠等生物侵害处;e)使用中发生过泄漏处。6.7 直接检测 6.7.1 直接检测应通过阀井(室)的露管段或者开挖等方式进行,抽查比例为 0.3 处/km,且不少于 1处,优先选取以下有发生危险可能性的管点作为开挖点:a)管道地下敷设环境温度超过 40 的;b)管道运行时间达到 30 年以上的;c)管道周边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管道与其他建(构)筑物、热力管道或排烟管道的净距不足的;d)检验发现泄漏、第三方破坏等存在较大风险的;e)存在白蚁、老鼠等生物侵害情况的;f)沿线有地面沉降、冻土、滑坡、断层、洪水冲刷等不良地质条件的;g)钢塑转换接头位置。6.7.2 开挖和恢复的基本要求 直接检测的探坑开挖和恢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DB52/T 16022021 8 a)开挖时,应将管道完整暴露,其悬空裸露长度应能保持开挖处管段不失稳、不产生弯曲变形,不影响运行安全要求;b)探坑的大小应适合检验人员下坑实施检验;c)开挖时,应保持土层顺序,检验后应按土层顺序分层回填,并重新埋设管道标识以及示踪线(带)、警示带或保护板等;d)开挖点在道路上的,应恢复到原有路面的状况。6.7.3 管道敷设质量检验 按照GB 50028、CJJ 33和CJJ 63的要求,检查管道的敷设质量。主要检查以下方面:a)管道埋深;b)示踪系统、警示带或保护板的敷设质量;c)管基质量:主要检查管基的密实度,有无废旧构筑物、硬石等容易损伤管道的杂物,管沟回填质量等;d)检查管道是否存在白蚁、老鼠等生物侵害情况;e)测量开挖点管道附近土壤温度。6.7.4 管体状况检验 按照以下要求,对管体状况进行检查:a)检查管道表面质量:管道表面有无鼓胀、气泡、槽痕或凹痕、裂缝等缺陷,管道有无老化降解(如表面粉化)等迹象,钢塑转换接头的质量状况;b)壁厚测量:采用超声波测厚方法在管体上进行壁厚测量。测厚位置为上、下、左、右 4 处,测量值应符合 GB 15558.1 的要求。测量时,注意声速的校准;c)存在焊接接头时,进行焊接接头的宏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宏观检查按 CJJ 63 进行,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优先选用超声波检测,当设计有规定时,无损检测按设计要求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与使用单位协商决定,检测发现焊接接头存在不允许缺陷时应扩大检测范围。6.8 管道性能试验 6.8.1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静液压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慢速裂纹增长和氧化诱导时间等。具体的试验项目由检验机构和使用单位协商确定。必要时,在开挖点取样,进行管道性能试验。6.8.2 取样点确定 下列管道之一应取样进行性能试验:a)有可能发生材质劣化的;b)管道敷设土壤温度超过 40的;c)压力管道元件无制造监督检验报告或证书的;d)使用年限超过 20 年的;e)材料状况不明或未经安装监检的(首次全面检验);f)其它管道进行性能试验由检验机构和使用单位协商确定。6.8.3 取样要求 管道性能试验取样,应按下列要求进行:DB52/T 16022021 9 a)样品的尺寸和数量应符合附录 A 中相关试验标准的规定;b)仅做氧化诱导时间试验时,从管材外表面选取,取样厚度不得超过管材壁厚的 10%且不超过 4毫米,以免影响管体强度。6.8.4 管道性能试验 管道性能试验和性能等级状况评定按照附录A进行。6.9 风险评估 6.9.1 根据所获得的管道信息和检验结果,对管道的各区段进行评价,以风险值的大小对管道各区段作出综合评级。6.9.2 风险评估数据采集 风险评估所需数据的采集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a)建设期数据:包括管道属性数据、管道环境数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及事件记录、设计文件、施行记录及评价报告等;b)运行期数据:管道运行数据、管道管理数据、管道维护、维修数据、日常巡线数据、检测数据;c)本次全面检验数据;d)社会资源数据。6.9.3 管道区段划分 管道区段划分按照以下原则进行:a)按照管道压力等级区段划分:按照管道压力进行区段划分;b)按照管道规格进行区段划分:对按照 6.9.3 中a)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规格再次进行区段划分;c)按照使用年数进行区段划分:对按照 6.9.3 中b)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使用年数再次进行区段划分;d)按照管道沿线人员密度进行区段划分:对按照 6.9.3 中 c)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沿线人员密度再次进行区段划分;e)按照管道沿线土壤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区段划分:对按照 6.9.3 中 d)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沿线土壤工程地质条件再次进行区段划分;f)按照管道沿线附近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区段划分:对按照 6.9.3 中e)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沿线附近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和重要程度再次进行区段划分。6.9.4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如下:a)管道区段划分;b)对每一区段,确定失效可能性得分;c)对每一区段,确定失效后果得分;d)对每一区段,确定风险值;e)对每一区段,确定风险等级,对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给出降低风险的建议。6.9.5 失效可能性评价、失效后果评价、风险值和风险等级确定 6.9.5.1 失效可能性评价、失效后果评价、风险值和风险等级确定按照附录B执行。DB52/T 16022021 10 6.9.5.2 如果所评估的区段中存在以下情况,应将失效可能性得分 S调整为 100分:a)管道组成件不满足设计要求;b)工作压力超过设计压力;c)安全保护装置和措施不满足设计要求。6.9.5.3 如果所评估的区段存在以下情况,应将失效后果得分 C 调整为 150 分:a)未避开 GB 50028、CJJ63所规定的必须避开的区域及设施;b)未避开 GB 50028、CJJ63所规定的应避开的区域及设施,并且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6.9.6 对于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等级的区段,应分析其风险的主要来源,并针对其风险主要来源,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建议。6.10 缺陷处理 6.10.1 管道表面划伤、槽痕或凹痕深度超过管材壁厚的 10%或超过 4mm,应进行更换。6.10.2 管道不允许有裂缝或者裂纹。6.10.3 对于埋深无法满足本标准第 6.5.2条要求的管道,按设计要求进行加保护。6.10.4 管道与埋地热力管(热水及蒸汽)的间距须按 CJJ63 的要求执行。6.10.5 PE 管电熔或热熔接头处不允许存在不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的问题。6.11 综合评级 6.11.1 管道的综合评级依据管道性能等级和风险评估等级确定,分为四个等级,见表 1:表1 管道综合评级表 管道综合评级 风险评估等级 管道性能等级 低风险 中风险 较高风险 高风险 1 1 2 3 4 2 2 2 3 4 3 3 3 3 4 4 4 4 4 4 注:当未进行管道性能试验时,管道综合等级为风险评估定级。6.11.2 管道的综合评级及使用限制性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管道性能等级为 1 级或风险值为低风险,实施正常的维护管理后,允许使用;b)级:管道性能等级为 2 级或管道风险值为中风险,有条件的允许使用,应制定重点关注和维护管理措施,采取降低风险措施;c)级:管道性能等级为 3 级或管道风险值为较高风险,降压使用;d)级:管道性能状况等级为 4 级或管道风险值为高风险,管道不能安全运行,建议停止使用。6.12 检验周期 管道的下次全面检验周期应根据管道的综合评级确定,且不能大于表2的规定。DB52/T 16022021 11 表2 检验周期 管道综合评级 下次全面检验周期 12年 6年 3年 注:对于综合评级为1级的管道,经使用单位申请,经安全监察机构的同意,全面检验周期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5年。6.13 耐压(压力)试验 6.13.1 直接检验难以实施时,可采用耐压(压力)试验方法进行检验。6.13.2 耐压(压力)试验由使用单位负责准备和操作,检验机构负责对耐压(压力)试验的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签字确认。6.13.3 检验机构应结合管道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耐压(压力)试验方案。6.13.4 耐压(压力)试验应符合 CJJ 63 的相关规定要求。6.13.5 耐压(压力)试验管段选择 应尽可能选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管段进行耐压(压力)试验:a)有可能发生材质劣化的;b)管道敷设环境温度超过 40的;c)压力管道元件无制造监督检验报告的;d)对安全状况有怀疑的;e)材料状况不明或未经安装监检的。6.13.6 耐压(压力)试验周期的确定 耐压(压力)试验周期应以下规定确定:a)耐压(压力)试验后应给出再次耐压试验周期;b)确定耐压(压力)试验周期时,应考虑地区等级、管材性能、实际运行压力、最高试压压力、可能的缺陷及其发展趋势等因素。7 检验报告与问题处理 7.1 年度检查报告和全面检验报告的格式按 TSG D7004 执行。7.2 年度检验报告中有问题处理要求时,使用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3 检验机构应将需要处理缺陷以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的形式通知使用单位。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向管道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7.4 使用单位应对全面检验过程中要求进行处理的缺陷,采取修复或降压运行的措施。缺陷修复前,使用单位应制订修复方案,并对修复过程进行记录、存档。7.5 使用单位缺陷处理完成并经检验机构确认后,检验机构再出具全面检验报告,全面检验报告中应明确许用参数和下次全面检验日期。7.6 使用单位应将年度检查和全面检验的报告及结论报送管道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DB52/T 16022021 12 A A 附 录 A(规范性)聚乙烯(PE)公用管道性能试验 A.1 管道性能试验项目 A.1.1 静液压强度 静液压强度试验按GB/T 6111的要求进行,试验温度80,环应力4.5 MPa(PE80)、5.4 MPa(PE100)。A.1.2 断裂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试验按照GB/T 8804.3的要求进行。A.1.3 耐慢速裂纹增长 当管材公称壁厚5 mm时,进行管道耐慢速裂纹增长试验。试验按照GB/T 18476-2001的要求进行。试验温度80,环应力4.0 MPa(PE80)、4.6 MPa(PE100)。A.1.4 氧化诱导时间 氧化诱导时间按照GB/T 19466.6的要求进行,试验温度选取200。A.2 管道性能等级评定 A.2.1 静液压强度试验评级 以管道进行静液压强度试验的破坏时间,按附表A1进行评级:表A.1 静液压强度试验评级 管道性能评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试验破坏时间T T165 h 100 hT165 h 50 hT100 h T50 h A.2.2 断裂伸长率试验评级 以管道进行断裂伸长率试验结果,按附表A2进行评级:表A.2 断裂伸长率试验评级 管道性能评级 1级 2级 3级 4级 断裂伸长率 350%300%350%265%300%265%A.2.3 耐慢速裂纹增长试验试验评级 以管道进行耐慢速裂纹增长试验的破坏时间,按附表A3进行评级:DB52/T 16022021 13 表A.3 耐慢速裂纹增长试验试验评级 管道性能评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试验破坏时间T T500 h 300 hT500 h 100 hT300 h T100 h A.2.4 氧化诱导时间试验评级 以管道进行氧化诱导时间试验的结果,按附表A4进行评级:表A.4 氧化诱导时间试验评级 管道性能评级 1级 2级 3级 4级 氧化诱导时间t t20 min 16 mint20 min 12 mint16 min t12 min A.2.5 综合评级 进行多项管道性能试验时,应进行综合评级。综合评定级别时,以所有试验项中等级最低值作为该管道的评定级别。DB52/T 16022021 14 B B 附 录 B(规范性)聚乙烯(PE)公用管道风险评估 B.1 风险评估评分 B.1.1 失效可能性评分 按照表B.2规定的评分项及其层次关系分别确定资料审查得分S1、宏观检查得分S2、直接检验得分S3、管道本质安全得分S4、运行参数得分S5、安全管理得分S6。管道失效可能性总得分S的计算按照式(1):61 iiS S(1)B.1.2 失效后果评分 按照表B.3规定的管道失效后果评分项分别确定介质燃烧性C1、介质反应性C2、管道压力C3、最大泄漏量C4、介质扩散性C5、风速C6、人口密度C7、沿线环境(财产密度)C8、泄漏原因C9、抢修时间C10、供应中断影响范围C11、用户对管道所输送介质的依赖性C12。管道失效后果总得分C的计算按照式(2):121 iiC C(2)B.2 风险值 管道的运行风险值等于管道失效可能性得分与失效后果得分的乘积,风险值R的计算按照式(3):R=SC(3)B.3 风险等级确定 风险等级确定按照表B.1:表B.1 管道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值 03600 36007800 780012600 1260015000 风险等级 1级 2级 3级 4级 DB52/T 16022021 15 表B.2 燃气聚乙烯(PE)公用管道失效可能性评分 编号 分类 评分 项目 分值 评分方法 得分 1 1.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则,计0分;2.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则欠缺,计0.5分;3.无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则,计1分。安全管理资料 1 1.全部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计0分;2.部分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计0.5分;3.全部作业人员持无证上岗,计1分。1 1.有定期检验报告、安装监督检验报告,计0分;2.无定期检验报告、安装监督检验报告,计1分。1 1.设计文件资料齐全,计0 分;2.设计文件资料部分缺失,计0.5分;3.无设计文件资料,计1分。1 1.安装、改造、维修资料齐全,计0分;2.安装、改造、维修资料部分缺失,计0.5分;3.无安装、改造、维修资料,计1分。技术档案资料 1 1.施工、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计0分;2.施工、竣工验收资料部分缺失,计0.5 分;3.无施工、竣工验收资料,计1分。1 1.日常运行维护记录齐全,计0分;2.日常运行维护记录部分缺失,计0.5分;3.无日常运行维护记录,计1分。运行状况资料 1 1.隐患排查治理及故障与事故记录齐全,计0分;2.隐患排查治理及故障与事故记录部分缺失,计0.5分;3.无隐患排查治理及故障与事故记录,计1分。S1 资料审查 安全教育资料 1 1.安全教育制度、内部培训及对周边群众安全教育记录齐全,计0分;2.安全教育制度、内部培训及对周边群众安全教育记录齐全部分缺失,计0.5分;3.无安全教育制度、内部培训及对周边群众安全教育记录,计1分。位置与走向 1 1.管道位置与走向清晰,计0分;2.管道位置与走向部分不清晰,计0.5分;3.多处管道位置与走向不清晰,计1分。地面 标志 1 1.地面标志齐全,计0分;2.地面标志欠缺,计0.5分;3.地面标志无或不准,计1 分。S2 宏观检查 管道示踪系统完整性 4 1.完整准确,计0分;2.部分缺失,计2分;3.不准确或无,计4分。DB52/T 16022021 16 表B.2(续)编号 分类 评分 项目 分值 评分方法 得分水平 净距 2 1.管道与建(构)筑物及相邻管道的水平净距符合要求,计0分;2.管道与建(构)筑物及相邻管道的水平净距不符合要求,计2分。占压 2 1.管道不存在建(构)筑物占压,计0分;2.管道存在建(构)筑物占压,计2分。管道裸露或变形 2 1.不存在地表滑坡、沉降、洪涝水毁等造成管道裸露或变形,计0分;2.存在地表滑坡、沉降、洪涝水毁等造成管道裸露或变形,计2分。第三方施工活动 2 1.管道上方无第三方施工活动,计0分;2.管道上方有第三方施工活动,计2分。地质 条件 3 1.管道不经过不良地质条件地段,计0分;2.管道经过不良地质条件地段,计3分。穿越 管道 2 1.穿越管道符合要求,计0 分;2.穿越管道存在隐患,计2 分。管道 元件 1 1.管道元件符合要求,计0 分;2.管道元件存在隐患,计1 分。阀门井 1 1.定期排放积水以及护盖、排水装置完好,计0分;2.未定期排放积水以及护盖、排水装置损坏,计1分。地面泄漏检查 3 1.检查且未发现泄漏,计0 分;2.有检查但发现部分泄漏点,且泄漏不严重,计2分;3.未检查,或检查发现有严重泄漏点,计3分。安全保护装置 1 1.安全保护装置完好,计0 分;2.安全保护装置欠缺或无,计1分。管道 埋深 5 1.管道埋深符合规范,计0 分;2.管道埋深不符合规范,计5分。S2 宏观检查 地面活动频繁程度 4 1.管道主要位于绿化带、小区,计0分;2.管道主要位于人行道,计1分;3.管道主要位于交通干线,计2分;4.管道主要位于铁路或公路交通主干线,计4分。生物及深根植物 2 1.不存在生物侵害和深根植物破坏,计0 分;2.存在生物侵害和深根植物破坏,计2分;1.管体无槽痕、老化降解,计0分;2.管体有槽痕、老化降解,计1分。管体 状况 2 1.管体壁厚符合要求,计0 分;2.管体壁厚不符合要求,计1分。S3 直接检验 管道敷设质量 2 1.示踪线(带)、警示带/保护板、管基的敷设质量符合要求,计0分;2.示踪线(带)、警示带/保护板、管基的敷设质量欠缺,计1分;3.示踪线(带)、警示带/保护板、管基的敷设质量不符合要求,计2分。DB52/T 16022021 17 表B.2(续)编号 分类 评分 项目 分值 评分方法 得分 管道地下敷设环境温度 3 1.40,计3 分。S3 直接检验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 1 1.开挖检验时进行了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计0分;2.开挖检验时未进行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计1分。安装单位资质 3 1.安装单位资质有资质,计0分;2.安装单位资质无资质,计3分。管道元件制造单位资质 3 1.管道元件制造单位有资质,计0分;2.管道元件制造单位无资质,计3分。1 1.有质量证明文件,计0分;2.无质量证明文件,计1分。管道元件质量 1 1.有进货检验,计0分;2.无进货检验,计1分。1.焊接操作人员有资质,计0分;2.焊接操作人员无资质,计1分。1.有焊接工艺程序及焊接工艺评定记录,计0分;2.无焊接工艺程序及焊接工艺评定记录,计1分。焊接及其 检验 3 1.进行焊接检测与检验,计0分;2.未进行焊接检测与检验,计1分。强度试验 2 1.进行强度试验,计0分;2.未进行强度试验,计2分。严密性试验 2 1.进行严密性试验,计0分;2.未进行严密性试验,计2 分。施工检验记录 1 1.施工过程的检验记录齐全,计0分;2.施工过程的检验记录不齐全,计0.5分;3.无施工过程的检验记录,计1分。图纸 1 1.图纸齐全,计0分;2.图纸不全,计0.5分;3.无图纸,计1分。1.监理单位有资质,计0分;2.监理单位无资质,计1分。监理 2 1.监理结论合格,计0分;2.监理结论不合格,计1分。1.有专业验收报告,计0分;2.无专业验收报告,计1分。S4 管道本质安全 组织验收 2 1.有组织专家验收,计0分;2.无组织专家验收,计1分。DB52/T 16022021 18 表B.2(续)编号 分类 评分 项目 分值 评分方法 得分 管道最高工作压力 3 1.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70%,计0分;2.设计压力70%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80%,计1分;3.设计压力80%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90%,计2分;4.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90%,计3分。S5 运行参数 管道使用年数 2 1.5年且10年,计0分;2.10年且25年,计1分;3.5年,25年,计2分。巡线 频率 4 1.每日一次,计0分;2.不定期,计2分;3.不巡线,计4分。巡线 方式 3 1.沿线逐步,计0分;2.只巡检建设挖掘频繁的管段,计2分;3.

注意事项

本文(聚乙烯(PE)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DB52/T 1602-2021.pdf)为本站会员(18709673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