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青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972-2021.pdf

  • 资源ID:155376       资源大小:498.7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972-2021.pdf

ICS 65.020.40 CCS B 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9722021 青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owing and Seedling of Firmiana platanifolia 2021-09-03 发布 2021-10-03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3972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市林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巢湖市苏湾苗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焕安、张荣、张继妹、汪慧芳、孟俊桥、许小天、傅松玲、刘华、王兆成、王浩宇、何昌城、朱孟一、孟然、杜良伟。DB34/T 39722021 1 青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桐,又名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育苗的苗圃地选择、露地育苗、田间管理、苗木出圃、病虫害防治、育苗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青桐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苗圃地选择 4.1 光照条件 背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块为宜。4.2 土壤条件 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壤土,pH 值 6.08.0。4.3 地形条件 阳坡、半阳坡地段,苗床宜南北走向。4.4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 1424,年降水量 800 mm1500 mm,无霜期 200 d230 d。4.5 交通条件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有保障的地方设置圃地,并能使生产和运输车辆能通畅出入。DB34/T 39722021 2 5 露地育苗 5.1 整地 对土地进行翻耕平整,耕深 20 cm25 cm,使土壤达到平、细、松、碎。并进行土壤消毒,农药使用参照 NY/T 1276 的规定。5.2 种子选择 选取成年健壮母树当年采收种子,种子要求颗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品质优良。5.3 种子处理 5.3.1 消毒处理 用 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2 h,种子数量以不超过容器容积一半为宜,用清水将种子洗净。5.3.2 温水浸泡处理 将 50的温水倒入容器中,并用木棍搅拌至均匀。每隔 12 h 换 50温水一次,持续浸泡 72 h。5.3.3 催芽床建造 在向阳温暖处建造催芽床,床面宽以 1 m 为宜,长度据实而定。5.3.4 催芽方法 5.3.4.1 混沙催芽 在苗床底部铺设一层洁净河沙,再覆一层能透水的编织布,将浸泡好的种子与河沙按 1:3 比例充分拌匀后,平摊于编织布上。5.3.4.2 搭设小拱棚 搭建小拱棚,拱高 50 cm 左右,覆盖薄膜。5.3.5 催芽管理 5.3.5.1 水分管理 苗床含水量保持 5060,根据干湿状况适时洒水。5.3.5.2 温度管理 苗床温度 2530为宜。5.3.6 保温措施 夜晚在拱棚上覆盖草苫等材料保温。5.4 播种 5.4.1 播种时间 DB34/T 39722021 3 种子萌发露白率达 3040,即可播种。时间以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为宜。5.4.2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的方式,起垄作畦,畦面宽约 1 m,畦沟深 30 cm,畦长视地形而定;在畦面按间距 30 cm开宽约 3 cm、深 1 cm2 cm 播种沟,沟内均匀撒种,随即覆土。5.4.3 播种后浇水 对畦面及时以喷淋方法进行浇水,浇水以浇透为宜,不能太满,防止冲散畦面。5.4.4 拱棚搭建 垄上建拱棚,拱条间距 50 cm60 cm,拱高 50 cm 左右,覆盖薄膜。6 田间管理 6.1 间苗 苗高 5 cm 左右时,按密度 6 株10 株/m2 开始间苗,10 天后视情况进行第二次间苗。6.2 温度管理 棚内温度达 30时,将拱棚薄膜适度掀起进行通风。6.3 炼苗 苗高达 10 cm 左右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时间以每天上午 10时至下午 16时为宜。6.4 撤棚 炼苗一周左右撤除拱棚,时间以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为宜,撤棚后立即对苗木浇透水一次。6.5 松土除草 6.5.1 除草 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6.5.2 松土 雨后应及时松土,以防土壤板结,松土深度 3 cm5 cm。6.6 水肥管理 6.6.1 水分管理 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及时排水。6.6.2 施肥管理 施肥全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 5月上旬,以尿素为主;第二次在 6月中旬,以复合肥为主;进入8月份后停止施肥;施肥时间须雨前、阴天进行,或施肥后及时浇水。DB34/T 39722021 4 肥料使用标准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7 苗木出圃 出圃苗木分级标准参见附录A。8 病虫害防治 8.1 病害 青桐常见的病害有白绢病、猝倒病等。其主要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8.2 虫害 青桐常见害虫有梧桐木虱、棉大卷叶螟、大青叶蝉等。其主要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9 育苗档案 档案管理参照 LY/T 2290 的要求执行。DB34/T 39722021 5 附录A(资料性)青桐苗木分级标准 表A.1 青桐苗木分级标准 苗龄 苗木级别 苗高/m 地径/cm 根系长度/cm 根幅/cm 1年生 I 级苗 0.5 0.5 10 10 II 级苗 0.5 H 0.3 0.5 D 0.3 10 L 0.8 10 R 5 2年生 I 级苗 1 1 20 30 II 级苗 1 H 0.5 1 D 0.5 20 L 15 30 R 15 3年生 I 级苗 1.5 2 40 50 II 级苗 1.5 H 1 2 D 1.5 40 L 30 50 R 40 DB34/T 39722021 6 附录B(资料性)青桐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表B.1 青桐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化学防治措施 白绢病 青桐感染白绢病后,表现为根茎部皮层腐烂,植株凋萎死亡。病部着生有白色菌丝层,在潮湿环境下,菌丝体上会形成菜籽状的小菌核,菌核初生为白色,后转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在发病初期可用绢遁稀释 8001000 倍或丰洽根保 600800 倍或用 1硫酸铜液浇灌病株根部或用 2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 50 g,加水 50 kg,浇灌病株根部;也可每亩用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50 ml,加水 50 kg,每隔 10 天左右喷 1 次。猝倒病 此病侵染青桐根部,苗木立枯型症状表现为苗木茎部已经木质化,病菌侵染后,引起根部腐烂,枝条组织被破坏,造成苗木死亡但不倒伏。幼苗猝倒型症状表现为幼苗刚出土后,未木质化,病原菌侵入根茎部,被侵染处变褐色,出现水渍状腐烂,苗木迅速倒下。此病仲春开始侵染,初夏及夏末、初秋危害最为严重,幼苗期内也极易遭受侵染。预防方案:38恶霜嘧铜菌酯 30 ml 兑水 15 kg,进行灌根,710 天灌 1 次,连灌 2 次。发病中前期:喷施 41聚砹嘧霉胺 8001000 倍液或门神 800 倍液;或 38恶霜嘧铜菌酯 25 ml 兑水 15 kg,进行灌根,7 天灌 1 次,连灌 23 次。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 7 天用药 1 次,喷雾时,每 15 kg 水可加 38恶霜嘧铜菌酯 50 ml+40 ml 金贝或沃丰素。发病中后期:在灌根或喷雾时,可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如:喷施 41聚砹嘧霉胺 8001000 倍液或门神 800 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 50 ml+恶霉灵 15 g 或甲霜灵锰锌 25 g 或 20叶枯唑 20 g。DB34/T 39722021 7 附录C(资料性)青桐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C.1 青桐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虫害名称 危害情况 化学防治措施 物理机械等防治 梧桐木虱 梧桐木虱是青桐的主要害虫。梧桐木虱以若虫、成虫在青桐叶背或幼嫩枝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尤以幼树容易受害,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絮状飘落,人不小心碰到会有钻糊糊的感觉,还有一股臭味,且很难清洗。5月中下旬,可喷洒 10蚜虱净粉 20002500 倍液、2.5吡虫啉 1000 倍液或 1.8阿维菌素 25003000 倍液。可在成虫羽化出土前用地膜覆盖地表,范围略大于树冠外围,既可闷死成虫,又可阻止杂草生长,亦可作观察成虫发生期之用,此法防治效果好,经济又环保。棉大卷叶螟 幼虫卷叶成圆筒状,藏身其中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吃光全部叶片。幼虫发生期,喷 40氧化乐果乳油 1500 倍液或 5吡虫啉乳油 20003000 倍液或 25灭幼脲 3号 30004000 倍液,每隔 710 天喷 1 次。用手将卷叶内的幼虫和蛹捏死。成虫期可用灯光诱杀。大青叶蝉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枝梢、茎叶的汁液危害。成虫秋末产卵时,用锯状产卵器刺破枝条表皮呈月牙状翘起,将 612 粒卵产在其中,卵粒排列整齐,表面呈肾形凸起。成虫密度大时,枝条遍体鳞伤,经冬季低温和春季刮风,易导致抽条,严重时可致幼树死亡。可在 10月上旬当雌成虫转移至树上产卵时,及时喷药防治,710 天 1 次,连喷 23 次,药剂有 4548(质量分数,后同)氯吡硫磷乳油 12001500倍,20杀灭菊酯乳油 2000 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或 90敌百虫晶体等。可在 910 月于林分外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幼树枝条上缠纸或塑料胶带能阻比大青叶蝉产卵,并有防止失水作用。品粉蚧 品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寄生在接近地面的根孽处、枝条上、枝条分权处、叶片正面叶脉两侧,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使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油污,被害植株轻者叶片萎蔫,重者引起叶片脱落,严重危害时可造成大片植株死亡。一般 1 个枝条上有 67 头雌成虫就会导致叶片萎蔫。该虫在植株上不同位置分布有较大差异,在植株上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上的枝条上,其次是根茎上,叶片分布最少。药物防治时抓住第一代粉蚧孵化盛期,选用药剂 40速扑杀 EC 1500 倍液、40农斯利 EC 1000 倍液,10吡虫啉 WP、12百虫杀EC 1000 倍液。若虫盛发期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倍至 1500 倍液喷施或 3啶虫眯乳油 1500 倍2000 倍液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1500 倍至 2500 倍液等进行喷雾,可有效控制该虫发生危害。每年 10 月上旬在幼树枝干上捆绑诱虫带,可以诱集到大量害虫,来年 2 月上旬以前取下捆绑物集中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越冬基数。刮树片,消灭越冬若虫。

注意事项

本文(青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972-2021.pdf)为本站会员(18709673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