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DB45/T 2369-2021.pdf

  • 资源ID:154769       资源大小:5.03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DB45/T 2369-2021.pdf

ICS 03S A 1 广 Speci2021-08 0 1 6 西 壮 社 ficatio n-09-27 发 壮族社 区 应 n for co n 发 布 广西 壮 族 自 应 急 响 n structir 壮 族自治 区 自 治 响 应 队 on and m r esponse 区 市场监 督 区 队 建设m anageme n team 督 管理局 地 D B 管理 规 n t of co 发 布 45方 标 B 45/T 23 6 规范 o mmunity 2021-1 布 5 标准6 9 2021 emergen c 1 0-31 实 准 c y 实 施DB 45/T 2 36 9 20 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 0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中连、曾觉发、罗远光、孟家德、张致宁、杨颖洁、林朝扶、李碧红、洪长安、陈南生、邓锦莺、覃敏、杨文芳、卢安栋、刘巧频、黄金文、徐新苗。DB 45/T 2 36 9 20 21 1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应急响应队的一般规定、组织机构及人员、设施与装备、培训与宣传、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与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社区建立的社区应急响应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AQ/T 9 00 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社区 c omm un it y 居住在一定 地域范围内 的人们所组 成的社会生 活共同体,包括一定数 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 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本文件所指社区为城镇社区、农村社区。3.2 社区应急响应队 c omm un it y emer gen cy r es po nse t ea m 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参与社区应急相关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进行第一时间响应 和第一时间处置的队伍。3.3 突发事件 emer ge nc 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事件。3.4“九小”场所 n in e sma ll p la ce s 依据公安部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 中达不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但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含 有餐饮、购物、住 宿、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教学、生产加工、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和储存的场 所。4 一般规定 4.1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纳入本地区应急力量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建设,规范管理。4.2 社区应急响 应队由县级 应急管理部 门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负 责建设和管 理,社区负 责组 织实施。4.3 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立足基层、科学合理的原则。DB 45/T 2 36 9 20 21 2 4.4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装备,能够 与 当 地应急 指挥 中 心 联动。4.5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 承担以 下 任务:安全生产、自 然灾害 风险的辨识 评估;安全生产、自 然灾害 隐患排查;安全生产、自 然灾害防 范 知 识的宣传 教育;安全生产、自 然灾害 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生产类、自 然灾害 类 突 发事件的处置;应急 物 资 储 备、应急 避难场 所、应急警 示 标志的管理和 维护;完 成 上级 部 门交办 的其 他 工作。5 组织机构及人员 5.1 队伍架构 5.1.1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设队长 1 名、指 导员 1 名、副 队长 1 名;农村 社区应急响应队可不设 指 导员。5.1.2 社区应急响 应队队长由 社区主要 负 责人 担任,指 导员由 片 区 民 警 或微 型消防站负 责人 担任,副 队长由社区分管应急工作的 负 责人 或 安 监 员 担任。5.1.3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包括行动组、协 调组及 后勤 组,行动组、协 调组及 后勤 组应分 别 设组长 1 名。队员分组 时 应 根据 队员 能力、特长 以 及 受 训 情况进 行 划 分。5.1.4 设置有 微型消防站 的社区,社区应急响应队应与 微型消防站合 建 或 共建。5.2 人员配备 5.2.1 队员主要由 社区工作人 员、灾害信 息 员、社区 联 防 队员、小 区 物业 工 作人员、社 区 医疗 服 务 中 心 人员、微型消防站 人员、社区居 民 中 退役军 人和 退 出 消防 员、民兵、志 愿者以 及其 他 单位工作人员等 组成。5.2.2 城镇 社区应急响应队人数应在 2 0 人 以上;农村 社区应急响应队人数应在 1 0 人 以上。5.2.3 社区应 为 队员 购买 人 身意外保 险。5.3 队员基本要求 5.3.1 队员应按要求 进 行 相关知 识培训。5.3.2 行动组组长应 具 备必要的应急 救援知 识和 技能。5.3.3 队员发 现辖 区发生 突 发事件 时 应及 时报告,在 确保 自 身 安全的 情况 下,第一 时间开展先 期处置。5.3.4 队员 年龄 应在 6 0 岁以 下,身 体 能 适应工作要求,具 备 专业救援技能者年龄 可适 当放宽。5.4 职责 5.4.1 小组职责 5.4.1.1 行动组的职责包括:突 发事件的 先 期处置;抢 险 救援 应急 物 资调配、使 用;突 发事件 现场巡 查、警 戒、交 通 秩序 的 维护、人员 疏散 和 转移;专业抢 险 救援 人员及 车辆 的引导;协助开展善后 处置工作。DB 45/T 2 36 9 20 21 3 5.4.1.2 协调组的职责包括:突发事件现场协调相关单位、人员;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根据突发事件制定备选行动方案。5.4.1.3 后勤组的职责包括:后勤保障和医疗支持;现场应急物资的管理。5.4.2 岗位职责 5.4.2.1 队长的职责包括:全面负责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工作;组织制定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组织编制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组织社区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5.4.2.2 指导员的职责包括:协助队长开展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工作;协助开展社区应急响应队教育培训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监督考核工作。5.4.2.3 副队长的职责包括:协助队长、指 导员对社区应急响应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落实队伍的应急物资储备、教育、培训等工作;队长或指导员不在岗位时承担队长或指导员的职责。5.4.2.4 队员的职责包括: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与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工作;参加有关部门、社区组织的培训教育工作;完成队长、指导员、副队长交办的任务。5.5 队伍管理 5.5.1 社区应急响 应队应接受 乡(镇)政 府、街道办 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 的管理制度,并制作成 手 册分发给每个队员,管理制度目录参见附录 A。5.5.2 应建立队员 工作群和通 信录,绘制 队员居住分 布地图等,通信录应注 明队员工作 单位、电话、工作性质、居住地点、应急技能等。5.5.3 应建立值班制度,实行日常值班和应急值班。5.5.4 应加强档案管理,分类别、分年度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存。5.5.5 应急响应队应配备队旗、队服(队旗、队服的设计要求参见附录 B 表 B.1),开展 工作和执行 任务时应展示队旗,穿着队服。6 设施与装备 6.1 配备要求 6.1.1 社区应为应急响应队提供能满足学习、培训需要的基本场所。6.1.2 社区应为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与装备。6.1.3 应急响应队装备应与社区的防灾减灾应急储备物资统一配备,配备标准可参考附录 C 表 C.1。DB 45/T 2 36 9 20 21 4 6.1.4 社区应 为 队员配备必要的 个 体 防护 装备。队员 个 体 防护 装备的配备标准可参考附录 C 表 C.2。6.2 装备管理 6.2.1 应建立应急 救援 装备 清 单,并 明确专 人管理、维护 和 保养,确保 装备 完好。6.2.2 应急 救援 装 备应配备装 备 器材 架,架 上器材 应 放 置 整齐,标 识 清晰,取 用 方便。训 练 器材 应单独放 置 避免 与其 它器材混放、混 用。7 培训与宣传 7.1 队伍的培训 7.1.1 社区应急响应队伍应 接受 有 关 应急 救援知 识与 技能 的培训。7.1.2 队长、指 导员、副 队长 首次接受业务 培训 时间 应不少于 2 4 学 时,队 员 首次接受业务 培训 时间 应 不少于 1 6 学 时。社区应急响应队成员 每年接受复 训 时间 应不少于 8 学 时。7.1.3 社区应急响 应队应 根据 辖 区内 突 发 事件、灾害 类 型 和社区 实际情况,制 定 年 度培 训计 划,建 立 培训 档 案,记 录队员 接受 培训的 情况,归 档保存。7.2 应急宣传 7.2.1 每年 在社区内参与 开展 安全生产 知 识、自 然灾害防 治 知 识宣传活动不少于 2 次。7.2.2 每年开展入户 宣传活动不少于 1 次,重点 宣传家 庭火灾、煤气 中 毒、电 动 车充电着火防 范等内 容。7.2.3 开展 宣传活 动可 以采取 知 识 讲座、观看 宣传 片、发 放 宣传 手册、设立 咨询点、张 贴 宣传 海报、问 题 有 奖 抢 答、知 识 竞赛 等 形式。7.2.4 各项 宣传活动可结 合“3 23”气 象 日、“5 12”防灾减灾 日、“6 16”安全 宣传 咨询 日、“10 13”国 际减灾 日、“11 9”消防 日、“12 2”交 通 安全日等 进 行。8 应急准备 8.1 风险辨识、隐患排查 8.1.1 应 协助 有 关 部 门开展以 下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工作:对 辖 区内 自 然灾害 和事故 灾难进 行风险辨识 评估;对 辖 区内 住 宅 小 区、生产 经营 单位、“九 小”场 所 进 行安全隐患 检 查;开展防 洪、防 内 涝(排 水)、防 山 体 滑坡、防落 石 的安全隐患 巡 查。8.1.2 协助 社区 根据 自 然灾害 和事故 灾难 评估 结 果 建 立风险隐患 清 单和分 布图,并对 灾害 风险 重点 部 位设置标识。8.2 应急预案管理 8.2.1 应 根据 风险 评估 与应急 资 源 调查的 结 果,结 合 社区 实际情 况,参照 突 发事件应 急预案管理 办 法 的要求 编 制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急预案。8.2.2 社区应急响 应队应急预 案应 侧 重明 确突 发事件 的预警 信息 传 播、组织 先 期处置和 自 救 互 救、信 息收集报告、人员 临 时 安置等内容,重点 制定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应对行动、先 期处置 措 施。8.2.3 应 根据 社区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结 果、演练 情况、人员 变 化等,对 突 发事件应急预案 进 行修 订。8.2.4 应 根据 本 辖 区的应急预案 每 半 年开展 不少于 1 次 的应急演练。DB 45/T 2 36 9 20 21 5 8.2.5 应急演练及评估应 参 照 AQ/T 9 00 7 的要 求 进行。8.2.6 宜邀请政府 应急、消防、地震、气 象、交通、水利、公安、自 然资源、市政管理、红十字会、燃气公司等单位指导社区开展应急演练。9 应急响应与处置 9.1 应急预警与响应 9.1.1 接到有关部 门发布的自 然灾害与事 故灾难预警 信息后,应 及时告知全 体队员,同 时做好应急 准 备。9.1.2 协助社区及 时发布预警 信息。当发出 台风、暴雨、洪水预警 时,协助 社区及时将 预警信息通 知 容易受洪水、山洪、内涝影响的住户、商 户。9.1.3 当接到有关 部门、社区 的应急响应 要求或达到 社区应急响 应队应急预 案的应急响 应条件时,应按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9.2 应急处置 9.2.1 当辖区内发生突发事件时,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到来前应开展以下先期处置工作:先期到 达现场的队员,及时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利用附 近救援资源,组织引导现场群众快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社区应 急响应队到达现场后,按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救援;组织人 员疏散、伤员救助、设置警戒标识;引导消防、救护等救援车辆进入事故地点;尽快向 有关部门、社区报告现场灾情情况。9.2.2 当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后,应及时汇报前期处置情况,并配 合专业救援队伍开展现场处置工作。9.3 联动调度 9.3.1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纳入当地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体系。9.3.2 社区应急响 应队应在县级 应急管理 部门、乡(镇)政府以 及街道办的 指导下,与 周边社区应 急 响应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9.3.3 突发事件发生时,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服从上级部门联动调度指挥。DB 45/T 2 36 9 20 21 6 附录A(资料性)社区应急响应队的管理制度目录 社区应急响应队的管理制度目录 见表 A.1。表A.1 社区应急响应队的管理制度 序号 管理制度目录 备注 1 队员管理制度 应包括队员入队考评标准、队员的转队、退队 及除名、考勤要求、队员队服等内容 2 应急值班和值守管理制度 3 安全管理制度 4 队员培训管理制度 5 应急救援物资管理制度 6 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7 社区安全生产巡查制度 8 档案管理制度 9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根据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制定 10 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1 灾情信息报告制度 12 社区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3 社区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 队 服 序 号 1 2 3 4 5 服 和队旗的 设 号 名称 标志服 春秋备勤 服 短袖体能 训练服 队旗、队 徽 标志帽 设 计要求见 表 表 徽 队服、队 旗 表 B.1。表 B.1 应 急 队 示范图 附录 B(资料性)旗 和队伍标 志 队 服、队旗 和 B)志 的设计要 求 和 队伍标志 的 防伪码 或 付印至 队 配套品 种 带,通 常 制式布 鞋 标志服 饰 志、软 胸 配套品 种 温较高 时(业余)服,穿 作 求 的 设计要求 要求 或 每位队员有 唯 队 服上。种:戴备勤帽,常 着备勤鞋(也 可 鞋)、穿 制式夏 袜 饰:春秋备勤 服 胸 徽。种:在夏季(或 时),开展体 能 活动时,着 短 作 训鞋。DB 45/T 备 唯 一编码并 扎编织内腰 可 着作训鞋、袜(或冬袜)。服 配领章标 或 其他季节气 能 训练或课外 短 袖体能训练 23 69 20 217 备 注 DB 45/T 2 36 9 20 21 8 D D 附录C(资料性)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急装备配备建议 C.1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急装备配备建议 见表 C.1。表 C.1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急装备配备建议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功能用途 备注 1 指挥喇叭 2 只 紧急疏散 2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各 10 具 紧急灭火 3 推车式灭火器 2 具 紧急灭火 4 消防水带 5 盘 紧急灭火 长度 20 m 5 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 吸器 各3具 火灾、一氧化碳 事故以及化学 泄漏事故救援 6 分水器、水带接口、消火栓板手 2 套 紧急灭火 7 背负式细水雾灭火器 1 台 紧急灭火 8 手抬机动消防泵 1 台 紧急灭火 消防车辆 5 min 内无法到达的社 区及乡村社区可配置 9 摩托(电动)三轮车 1 台 紧急灭火 用于装载机动消防泵 10 单杠梯子 2 把 救助被困人员 11 手提工具箱 2 箱 包括工具刀、铁钳等 12 非乳胶检查手套 10 双 13 绝缘手套 2 双 处理触电事故 14 绝缘鞋 2 双 处理触电事故 15 绝缘剪 2 把 处理触电事故 16 消防斧 2 把 救助被困人员 17 消防铁艇(撬棍)2 条 救助被困人员 18 应急救援绳 2 条 救助被困人员 长度 10 m、20 m各1条 19 折叠锹 2 把 救助被困人员 20 救生圈 4 个 水上救助 社区无公共水面时可不配备 21 沙袋 50 个 防内涝 22 三角巾、止血带、医用剪刀、颈 托、纱布 紧急救护 三角巾、止血带、纱布各 10 条,医用剪刀、颈托各 2 个 23 强光手电 3 支 照明、求救信号 24 电池 2 对 与指挥喇叭、强光手电配套 25 破拆工具 1 套 26 雨衣、雨靴等 1 套/人 27 帐篷 3 套 DB 45/T 2 36 9 20 21 9 C.2 社区应急响应队个人应急救援包配备建议 见表C.2。表 C.2 社区应急响应队个人应急救援包配备建议 序号 装备名称 单位 数量 要求 一 队员应配备最低的安全设备标准 1 防护头盔 个 1 2 护目镜 副 1 3 防尘口罩 个 1 4 工 作手套(皮革)双 1 5 结实的鞋子或靴子 双 1 6 反光衣 件 4 7 长袖衣服、长裤 套 1 二 队员装备其他建议清单 1 带肩带的尼龙包或帆布包 个 1 2 非乳胶检查手套 双 10 3 闪光信号灯或矿灯 个 1 4 电池和备用灯泡 个 1 5 中等大小的手电筒 个 1 6 荧光棒(持续 12h发 光)个 1 7 电压计 个 1 8 口哨 个 1 9 工具刀 把 1 10 便签本 本 1 11 记号笔(粗笔尖、细 笔尖)、笔 支 1 12 遮蔽胶带 卷 1 13 宽胶带 卷 1 14 医用剪刀 把 1 15 无火花可调扳手 个 1 16 急救袋 个 1 袋内包括:方 形 纱布片(6 片)、腹部垫(4 片)、三角绷带(4条)、创可贴、绷带卷以及在救灾过程中 所有可能用到的个人药品 DB 45/T 2 3 6 10 1 Q X 2 D B 3 全 4 广 5 广 6 广 培训项目 实 7 年3 月 8 6 9 20 21 X/T 3 5 6 20 B 5 10 100/T 2 全 国综 合减灾 广 西壮 族自治 广 西壮 族自治 广 西壮族自 治 实 施工作方案“八 桂应 急 突发 事件应 16 气 象防 灾 54 201 8 社 示范社区创 建 区人民政府 关 区人民政府 办 治 区人民政 府 的通知(桂 政 急 先锋”社区应 急预案管理 办 参 灾 减灾示范 社 社 区(村)应 建 管理办法 关 于加强我 区 办 公厅关于 推 府 应急管理办政 应急函 2 响应队基础办 法(国 办 参 考 文 献 社 区建设导 则 应 急能力建 设(国减发 2 区 应急队伍 建 推 进应急志 愿 公室关于印2 0 18 15 号)培训教程办 发2 01 3 则 设 规范 2 02 02 号)建 设的意见 愿 者队伍建 设 发各设区市 八),洪长安主 编 1 01号)(桂政发2 0 设 的意 见(桂 八 桂应急先 锋 编,应急管 理 01 05 6 号)桂 政办发 2 0 1 锋 社区响应 队 理 出版社出 版 1 6 8号)队 建设与版,202 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 DB 45/T 2369 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注意事项

本文(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DB45/T 2369-2021.pdf)为本站会员(1790959710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