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规范DB34/T 3941-2021.pdf

  • 资源ID:154759       资源大小:409.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规范DB34/T 3941-2021.pdf

ICS 03.080 CCS A 1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9412021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ocial work service of community detoxification and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2021-06-08 发布 2021-07-08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3941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方圆社会工作事务所、安徽大学、合肥市瑶海区东方盛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合肥市包河区禁毒办、合肥市庐阳区禁毒办、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街道、安徽法安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尚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友爱社会工作评估中心、长丰县现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学林、吴宗友、冯艳、张燕林、吴余洁、刘元顺、孙之龙、韦东霞、王琳、高乾武、李德龙、杨玉龙、沈阳。DB34/T 39412021 1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及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MZ/T 059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 MZ/T 071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MZ/T 094 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 MZ/T 095 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MZ/T 07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community detoxification and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以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为主体,依托所在社区基层村(居)委会,组织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其他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家庭成员和禁毒志愿者,通过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对公安机关责令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开展管理和服务,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回归社会。3.2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 social work service of community detoxification and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社工机构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间提供社会融入、正向价值培养、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专业服务。4 基本要求 4.1 机构 4.1.1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应遵循“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平台”的原则,整合社区内有效资源,动员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DB34/T 39412021 2 4.1.2 社工机构应为非营利性社会机构,应具有良好组织和服务意愿、有能务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组织。4.1.3 社工机构应制定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保密制度;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风险评估制度;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危机介入制度;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4.2 人员 4.2.1 数量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不低于 1:20。4.2.2 素养 社工机构应有服务意愿、职业操守、专业伦理和专业方法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人员。4.2.3 资质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督导人员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人员应获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应接受不少于 30 学时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应接受不少于 30 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并采取实名制登记。4.3 设施设备 4.3.1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场所,按照辖区内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量分为三类:登记在册吸毒人员 300名以上,应当设置功能齐备的独立办公场所,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下设若干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此类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用房面积不低于 100 m2,应当设立独立的报到登记区、谈话交流区、心理矫治区、戒毒治疗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 100名300 名,应当设置独立的办公场所;此类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用房面积不低于 60 m2,应当设立独立的报到登记区、谈话交流区、心理矫治区;登记在册吸毒人 100 名以下,可以与有一定关联性的工作机构合署,设置相对独立的办公区域;此类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用房面积不低于30 m2,应当设立相应的综合服务管理区。4.3.2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办公物品,每名工作人员配备 1套办公桌椅、1 台电脑、1 个文件柜,每个办公室应当设置多个互联网接口,至少配备 1 台打印机、1 部数码照相机。4.4 档案 4.4.1 应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基本服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4.4.2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活动、培训、工作管理档案等应齐全,分类成册。4.4.3 定期对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时上报相关部门。4.4.4 建立健全档案的安全管理制度。5 流程 DB34/T 39412021 3 5.1 流程图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流程见图 1。图1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流程图 5.2 接案 5.2.1 社工机构接收委托方移送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后,按照准备、会谈、收集资料、初次预估、建立专业关系、决定工作进程和签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知情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注:经初次预估,判断服务对象是否符合接收条件,决定是否转介。5.2.2 收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资料、分析和解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资料、认定问题和撰写预估报告。5.2.3 按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风险类型与潜在问题和法定执行期限,确定计划目的和目标、运用多层次介入策略、运用不同系统资源、明确计划具体的行动、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时间表,形成服务计划。5.3 介入 5.3.1 吸毒检测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吸毒检测按以下规定执行: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检测为 3 年内至少 22 次,第一年为每月 1 次,第二年为每 2 个月1 次,第三年为每 3个月 1 次;对社区康复人员的检测为 3 年内至少 12 次,第一年为每 2个月 1 次,第二年为每 3个月 1 次,第三年为每 6 个月1 次。5.3.2 定期访谈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定期访谈按以下规定执行: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每月各进行 1 次家庭访谈和社工机构内访谈;访谈过程中应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网络、问题及需求等;访谈应真实、全面、连贯,并做好记录。5.3.3 适应性帮扶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适应性帮扶按以下规定执行:对于有困难需求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应帮助服务对象链接资源,融入社会。包括修复家庭关系、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戒毒治疗服务机构信息;对于主动求助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应帮助服务对象链接资源,解决问题;对于在定期访谈中发现有工作与生活困难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应主动询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是否需要帮助,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接案 介入 结案DB34/T 39412021 4 5.3.4 禁毒教育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禁毒教育按以下规定执行:定期组织禁毒教育活动,讲解毒品的类型、吸毒的危害以及戒毒的方法;应提前告知禁毒教育的时间、地点、主题;禁毒教育应签到、拍照存档、填写评价反馈表。5.3.5 个案工作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个案工作按以下规定执行: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应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应从生活关心、戒毒康复帮助、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服务、行为督促五个方面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开展帮教工作;其他按照 MZ/T 094 的规定进行。5.3.6 小组工作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小组工作按以下规定执行:应运用治疗性小组、任务性小组或教育性小组对服务对象开展小组工作;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发生转变,实现社会控制和再社会化;相关方法按 MZ/T 095 的规定执行。5.3.7 其他服务 定期更新社区宣传栏,做好禁毒宣传工作等。5.4 结案 5.4.1 结案前应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服务成效进行评估。5.4.2 结案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服务期满;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期间复吸被执行强戒,终止服务;需要转介到其他社工机构。5.4.3 结案后应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回访和跟踪。5.4.4 对结案材料应进行归档。6 评价与改进 6.1 评价 方式和频次按以下规定执行:自我评价,每年 1 次2次;服务对象评价,应有 20以上的服务对象对机构开展服务评价;第三方评价,参照 MZ/T 059 的规定执行,每年应进行一次。DB34/T 39412021 5 6.2 改进 6.2.1 应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6.2.2 应制定改进措施,选择改进方法,确定改进内容,进行服务的持续改进。

注意事项

本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规范DB34/T 3941-2021.pdf)为本站会员(1790959710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