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技术规范DB63/T 1971-2021.pdf

  • 资源ID:151735       资源大小:372.5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技术规范DB63/T 1971-2021.pdf

ICS 65.060.40 CCS B40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712021 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技术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21-10-28发布 2022-0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青海省草原总站起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炳民、连欢欢、何玲、范佩珍、刘凯、于红妍、卡着才让、马青山、赵晓军、王晓彤、邹华、刘华、王海春、才让卓玛、毛俊萍、石艳、魏清平、马元成、萨仁高娃。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并实施。2 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的区域选择、前期准备、技术要求、质量检查、防控成效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进行防控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63/T 393 草地鼠虫害毒草调查技术规程 DB63/T 788 草地蝗虫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DB63/T 789 草地毛虫生物技术规程 DB63/T 1415 草原虫害直升飞机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飞手 有植物保护基本常识,具有驾驶无人机执照的操作员。3.2 平行航迹 往复飞行航迹间成平行状且间距同等。3.3 飞手操作区 飞手操作无人机起降的安全区域。4 区域选择 3 4.1 选择原则 作业区域空域开阔,周边无高大障碍物或高压线,高度落差符合所用多旋翼无人机作业规定要求的草原害虫危害区;每个飞手操作区面积应不小于2.5 m2,飞手操作区每名飞手间隔不小于1.5 m。4.2 基本情况调查 4.2.1 虫害状况 按照 DB63/T 393 执行。4.2.2 空域申请 计划防控区域上报辖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批准。4.2.3 明确禁飞区 调查区域内居住点、水源、牲畜放牧、养蜂等禁飞区。4.2.4 地形地貌 实地调查飞防区地形起伏、开阔程度、有无电线杆、高大植物、围栏及房屋等情况。4.3 确定无人机防控区 依据虫害状况调查结果和多旋翼无人机飞行作业要求的条件确定飞防作业区域。在影像图上绘制飞防区作业图。标注作业区主要拐点及坐标,并标明作业区内的居住点河流、湖泊、电线等禁飞区的位置。5 前期准备 5.1 实施作业 实施作业前应做好以下工作及确定作业参数:a)飞行作业前确定使用的无人机机型、载重量、续航时间、电池数量、充电时间等内容,确保电池数量可连续进行作业;依据载重量测算理论载药量和每架次作业面积。b)飞行作业前 2天,到作业区附近选择好飞手操作区、无人机降落区和药液配制区,并设置隔离带;将无人机调到作业区调试,并安装好施药设备;c)选择一块空地,设置一条长约 10 m 的水敏纸,无人机从中间均速飞过,清点每平方厘米内的雾滴数,雾滴数以每平方厘米 20 滴 30滴为有效,测量实际雾滴落地的宽度,即有效喷幅,误差不大于 5%,以此依据反复测试,确定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d)通过试飞调试飞控系统,确定雾化度、每架次作业时间、换电池时间、载药量、喷施面积等参数;记录格式参见附录 A。5.2 药物 4 按照NY/T 1276执行。5.3 其他物资 影像图、通讯工具、调查工具、手持风速仪、抽水泵、拌药桶、量杯、发电机、运输车辆、防护器具等。6 技术要求 6.1 作业条件 6.1.1 气象要求 晴天、阴转晴及阴天微风,叶面无露水,能见度大于200 m,地面风速小于4级风,4 h内无降雨。6.1.2 防区管制 撤离飞防区内牛羊、聚居区人员和人工养殖的蜜蜂等,若无法撤离,应避开上述区域。6.1.3 信息录入 将作业区主要拐点经纬度信息输入无人机飞控系统,设置空中作业参数,主要包括:速度、高度、间隔距离、返航点等;地形平坦地块录入机组编队信息。6.2 药液配制 6.2.1 配制药液 根据无人机组每天作业面积计算加药量;准备好容积不小于1000 L的容器,取用干净的河水,按照药效筛选试验最佳使用剂量和药剂标签推荐的配制方法配制药剂。6.2.2 装载药液 由地勤人员将配制好的药液分装后运送至各作业区,倒入无人机装药设备中。6.3 作业方法 6.3.1 时间要求 宜在8:00 18:00晴天作业。6.3.2 飞行作业方式 坡度30以内的区域,以2架4架无人机为1个机组,采用编队平行航迹方式自主进行作业;坡度在3045以内区域,采用“Z”字型轨迹单机手动操作作业,喷药完毕后记录施药完毕点,便于续喷,并将每天作业参数导出备份。6.3.3 作业高度、喷幅 作业高度为2 m2.5 m,喷幅为4.5 m5.5 m。6.3.4 飞行速度 飞行速度应控制在4 m/s6 m/s。5 6.4 安全作业 6.4.1 注意事项 多旋翼无人机不适用于突发飞蝗的应急防控。同时,在边界区域随时调查草原虫害迁徙状况,必要时延伸防控。6.4.2 禁牧期 禁牧期不少于1个月。禁牧期不应开展放牧、放蜂、采挖药材等活动。6.4.3 安全防护 所有飞手和地勤人员均要穿好防护服,佩戴护目镜、戴好口罩,避免药液漂移导致的中毒现象。同时,作业期间不应吸烟、喝水等,吃饭前用肥皂水清洁手、脸等易暴露区域。7 质量检查 7.1 防控效果测定 按照DB63/T 788和DB63/T 789执行。7.2 防控面积测定 按照DB63/T 1415执行。7.3 人工施药补漏 飞行作业后,组织技术人员检查防控效果,遗漏边角地带或者坡度大于45的地区,应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施药补漏,确保防控效果。8 防控成效评估 8.1 验收标准 生物农药平均防控效果大于等于75%,或残留虫口密度小于等于4头每平方米。8.2 验收内容 防控效果、完成面积、作业架次、药品数量、防控时间、航迹、档案资料等内容。8.3 档案管理 应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包括飞防作业设计、合同、作业原始记录表、防区作业图、工作总结、工作照片、视频等内容。8.4 验收结论 防控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由建设单位组织现场验收。通过走访牧户、实地检查和查阅资料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验收,给予验收结论。6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技术规范相关数据 表A.1 给出了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原始记录表 表A.1 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原始记录表 防控时间(月日)天气 药物 名称 每架次装药量(kg)作业 速度(m/s)作业高度(m)有效喷幅(m)雾滴密度(个/2)雾滴 直径(mm)地面 风速(m/s)每架次喷洒面积 7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技术规范相关数据 表B.1 给出了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效果检查记录表 表 B.1 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效果检查记录表 样方号 防控区域(乡、村)防控时间(月/日)检查时间(月/日)药物名称 防前密度(头/平方米)防后密度(头/平方米)平均防控效果(%)_

注意事项

本文(草原虫害多旋翼无人机防控技术规范DB63/T 1971-2021.pdf)为本站会员(1790959710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