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动力电池与电气系统系列报告之(十五):动力软包正在回归主流,铝塑膜大范围国产化替代启动.pdf

  • 资源ID:14465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动力电池与电气系统系列报告之(十五):动力软包正在回归主流,铝塑膜大范围国产化替代启动.pdf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 研究报告 | 行业 策略报告 工业 | 新能源 推荐 ( 维持 ) 动力电池与电气系统系列报告之(十五) 2018年 05 月 16 日 动力软包 正在回归主流,铝塑膜大范围国产化替代启动 上证指数 3192 行业规模 占比 % 股票家数(只) 35 1.0 总市值 (亿元) 4123 0.7 流通市值(亿元) 3097 0.7 行 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5.9 -4.6 21.5 相对表现 7.6 1.2 6.2 资料来源: 贝格数据 、招商证券 相关报告 1、 2017 年以来 15 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回顾 动力电池与电气系统系列报告之(十四) 2018-05-08 2、风电行业系列报告(二) 自备电厂整治,补贴拖欠问题有望改善2018-04-09 3、光伏系列报告之(十二) 美国“ 201”法案执行税率好于预期2018-01-24 游家训 youjxcmschina S1090515050001 陈雁冰 chenyanbingcmschina S1090517070011 周铮 zhouzheng3cmschina S1090515120001 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及动力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迫切要求,软包电池在动力领域前景向好;且从全球主流车企选择来看,软包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主流路线之一。中国在数码软包电池领域已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而在动力领域,当前渗透率不到 15%;受高能 量密度政策的刺激,软化产业化进程将会大幅加速。作为软包电池独有的核心材料,铝塑膜国产比例在 10%左右,一直是国产化率最低的环节。近几年,国内铝塑膜供应商在技术、工艺上接连获得突破,今明年就是数码市场的铝塑膜大范围国产化的时期。我们分析,软包电池有可能逐步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主流路线之一,未来,软包电池产业链可能享受行业高速发展、渗透率提升、国产化替代的多重拉动,相关企业可能呈现高增长。 软包电池 在数码领域是主导路线,全球来看,也是动力电池领域的主流路线之一。 软包电池与方形、圆柱主要区别在于封装形式,软包优势 为不易爆、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 外形设计灵活 等方面,其不足为 pack 设计更为复杂,导致成组效率低;当前,动力电池领域的成组效率已由前两年的不足 60%提升至 65-70%以上,竞争力不断加强。在消费领域,软包早已是主导路线;而从全球来看,在动力电池领域,软包也是几大主流路线之一。 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长, 国内 软包渗透率 将会 持续 攀升 。 2017 年中国圆柱、方形、软包电池出货量约 82GWh( 28%YoY),其中软包电池 2017 年出货量约 29GWh( 26%YoY)。在 3C 领域,软包渗透率已超过 70%,该指标还在增长。在国 内动力电池领域,软包渗透率约 12-14%,尚属于“非主流”路线。但是,近几年,更全面和科学的补贴政策促使动力电池产品差异在放大,高能量密度等核心要求,将激发和促进软包电池产业的大发展。 国际龙头具备领先优势,国内 产业链正在崛起 。 海外动力市场的软包电池主要被 LGC、 AESC 把控,两家配套多家主流车企的全球销量前十车型,如 Leaf、Zoe、 Bolt 等,电芯能量密度分别可达 240Wh/kg、 224Wh/kg,此外 SK 也有较多储备。数码软包电池领域, ATL 已经是全球龙头;动力软包企业主要有孚能科技、中航锂电、万向 A123、微宏、卡耐等,尽管有较大差距,但国内产业链正在快速崛起。软包电池制造工艺复杂,成本也比较高;中国软包产业及其供应链的发展,有希望显著降低其成本。 数码领域的铝塑膜大规模国产化启动 , 动力电池领域也在加速 。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特有的核心材料,技术壁垒高,也一直是目前国产化率最低的环节。目前 日本 DNP、 昭和电工、 T&T 三家市占率近 90%。一部分中国公司已完成了较多累并获得了突破。我们判断,今明年,数码软包电池领域的铝塑膜将会出现快速的国产化,动力电池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也将显著加速。 投资建议: 推荐 亿纬锂能、 璞 泰来 、 道明光学(化工)、 新纶科技( 联合 化工 覆盖) 、福斯特;关注合力泰(中小盘)、 紫江企业(轻工)。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政策 和销量低于预期,中游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 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股价 17EPS 18EPS 19EPS 18PE 19PE PB 评级 亿纬锂能 19.75 0.47 0.60 0.89 32.9 22.2 5.0 强烈推荐 -A 璞泰来 55.64 1.04 1.55 2.10 35.9 26.5 7.7 强烈推荐 -A 道明光学 10.42 0.21 0.42 0.64 25.1 16.3 3.3 审慎评级 -A 新纶科技 14.96 0.34 0.36 0.56 41.4 26.7 4.4 强烈推荐 -A 福斯特 38.9 1.44 1.68 2.11 23.1 18.4 2.4 审慎推荐 -A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招商证券 -1001020304050May/17 Aug/17 Dec/17 Apr/18(%) 新能源 沪深 300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2 正文目录 一、软包电池具有独特优势 . 4 二、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长,国内软包渗透率将持续攀升 . 7 三、国际龙头具备领先优势,国内产业链正在崛起 . 9 3.1 国际软包企业布局、技术领先 . 9 3.2 国内产业链正在崛起 . 11 四、数码领域铝塑膜的大范围国产化启动,动力领域也在加速 . 14 4.1 铝塑膜是软包特有材料 . 14 4.2 数码领域今明年将是铝塑膜大范围国产化时期 . 17 五、投资建议 . 19 六、风险提示 . 19 图表目录 图 1:软包电池生产流程 . 4 图 2:中国三种形态锂电池出货量( GWh) . 7 图 3:中国三种形态电池出货量占比 . 7 图 4: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 . 7 图 5: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 8 图 6: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 GWh) . 8 图 7: 3C 领域软包电池渗透率 . 8 图 8: 2016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 GWh) . 11 图 9: 2017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 GWh) . 11 图 10: 2016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 GWh) . 12 图 11: 2017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 GWh) . 12 图 12:铝塑膜示意图 . 14 图 13:铝塑膜示意图 . 14 图 14:干法和热法对比 . 15 图 15:全球铝塑膜供应格局 . 16 图 16 :中国铝塑膜市场情况 . 17 图 17:新能源行业历史 PEBand . 20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3 图 18:新能源行业历史 PBBand . 20 表 2:动力电池政策目标 . 5 表 3: 2017 年不同形式锂电池成组效率 . 5 表 4:软包电池能量密度演变 . 6 表 5: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演变 . 6 表 6:方形电池能量密度演变 . 6 表 7: LGC 和 AESC 情况 . 9 表 8:海外主要新能源车型电池配套情况更新 . 9 表 8: 2017 年和 2018 年一季度全球销量前 10 的新能源车型(万 辆) . 10 表 10: LGC 和 AESC 主要配套车型 . 10 表 9:国内软包电池企业配套车型情况 . 11 表 10: 2017 年和 2018 年一季度中国销量前 10 的新能源车型(万辆 ) . 12 表 11:国内企业软包电池布局情况 . 12 表 12:铝塑膜构成 . 14 表 13:干法和热法对比 . 15 表 14:国际主流厂商情况 . 16 表 15:国产铝塑膜主要的缺陷 . 16 表 16:国内铝塑膜企业情况 . 18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4 一、 软包电池 具有独特 优势 软包与圆柱、方形电池的区别 。 锂电池根据 封装形式不同,主要分为方形、圆柱、软包电池。软包电池与另外两种主要的区别在于封装形式不同 。由于软包电池外包装为铝塑膜,而另外两种形式的电池为金属材料,因此封装工艺有所区别,软包为热封装,其他两种均需要激光焊接。 图 1:软包电池生产流程 资料来源: 软包装电池生产线规划方案, 招商证券 为什么要用软包? 在市场最关注的安全性、 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方面,软包电池具有优势 。安全性方面,软包出现安全性问题时,一般是电池包鼓气裂开,但由于机械性能不强,因而不易发生爆炸。能量密度方面,由于软包电池外包装采用更加轻薄的铝塑膜,因而电芯的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方面,软包电池 循环寿命更长, 100 次循环衰减比铝壳少 4%-7%。 中国政府重视电池能量密度进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提出 2020 年单体350wh/kg 和系统 250wh/kg 的能量密度要求,三元软包电池 有望领先另外两种电池达到这一要求。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5 表 1: 三种封装形式锂电池对比 圆柱形 方形 软包 图示 代表企业 松下、比克等 CATL、三星 SDI、比亚迪、国轩高科等 LGC、万向 A123、孚能科技、卡耐新能源等 制造工艺 卷绕 卷绕、叠片 叠片、卷绕 优点 自动化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低;电池组一致性强,能量密度高 对电芯保护作用强于铝塑膜电池,安全性也强于圆柱形电池 安全性能好,重量轻,比容量较高,内阻小,外形设计灵活,循环寿命长 缺点 单体容量较低,对 BMS 及散热系统要求高 壳体重,电池组能量密度 有限,型号太多,工艺难统一 一致性较差, 成本 高,容易发生漏液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表 2:动力电池政策目标 纯电动技术目标 2020 年 2025 年 2030 年 应用需求(续航里程要求) 300 km 以上 400 km 以上 500 km 以上 比能量 单体( Wh/kg) 350 400 500 系统( Wh/kg) 250 280 350 能量密度 单体( Wh/L) 650 800 1000 系统( Wh/L) 320 500 700 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软包的不足之处。 软包 电池由于外包装较薄,在出现极端情况时容易被刺穿,因而在pack 环节需要加入金属防护层给予更多的保护,这也会带来成组效率低、成本提升的问题。 解决成组效率低 的问题主要可以通过 1)提升单体电芯容量以减少电芯使用量,从而降低 pack 过程中的其他配件使用量; 2) 提升模组和系统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可通过改进布局等方式实现; 3)使用轻量化材料等等。 软包电池低成组效率的短板逐渐弥补。 目前看软包电池的成组效率逐渐提升,由前两年的不足 60%提升至 65%以上。 从国 际主流车型看,过去 5 年软包电池的 系统 能量密度提升最高, 并且最高系统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特斯拉装配的松下圆柱电池。 2018 年即将上市的现代 Kona 电动版,采用 LGC 的 NCM811 电池,单体电芯容量 120/180Ah,预计系统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 表 3: 2017 年不同形式锂电池成组效率 单位, Wh/kg 圆柱三元 方形三元 软包三元 单体 215 190210 210240 系统 140 130150 140170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6 单位, Wh/kg 圆柱三元 方形三元 软包三元 成组 效率 65% 68%72% 65%71%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招商证券;注:基于 2017 年使用的 NCM622 电池 表 4: 软包电池能量密度演变 推出时间 汽车厂商 车型 带电量 ( KWh) 系统 能量密度( Wh/kg) 电池厂商 2011 年 雷诺 Kangoo 33 约 85 AESC 日产 Leaf 24/30 82/95 AESC 、 LGC 2012 年 福特 福克斯 Electric 23 略低于 80 LGC 雷诺 Zoe 22 略高于 80 LGC 2013 年 戴姆勒 Smart 17.6 略低于 100 Deutsche ACCUmotive 2016 年 日产 Leaf 30 100-105 LGC、 AESC 2017 年 现代 Ioniq Electric 28 略高于 100 LGC 福特 福克斯 Electric 33.5 约 110 LGC 雷诺 Zoe 41 134 LGC 通用 Bolt 60 138 LGC 日产 Leaf 40 146 LGC、 AESC 2018 年 现代 Kona Electric 采用 LGC 的 NCM811 电池 将在韩国、欧洲、美国发售两款车型,分别为 1)带电量 39.2KWh、续航 345km、 单体电芯120Ah; 2)带电量 64.2KWh、续航 546km、 单体电芯180Ah 资料来源: Marklines,汽车电子设计,招商证券;注: 2017 年 底上市的新款 Leaf 采用 NCM622 电池,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由其电池单体能量密度( 224wh/kg)的 65%推得 表 5: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演变 推出时间 汽车厂商 车型 带电量( KWh) 系统 能量密度( Wh/kg) 电池厂商 2012 年 特斯拉 Model S60 60 100-105 松下 Model S85 85 约 140 松下 2014 年 特斯拉 Model S75 75 约 120 松下 奔驰 B250e 29 约 140 松下 2015 年 特斯拉 Model S90D 90 约 140 松下 2016 年 特斯拉 Model S100D 100 约 150 松下 资料来源: Marklines,汽车电子设计,招商证券 表 6:方形电池能量密度演变 推出时间 汽车厂商 车型 带电量( KWh) 系统 能量密度( Wh/kg) 电池厂商 2012 年 三菱 i-MiEV 10.5/16 约 60 东芝 /Lithium Energy Japan 2013 年 菲亚特 500e 24 略低于 90 三星 SDI 2014 年 宝马 i3 22 95-100 三星 SDI 2015 年 大众 e-Golf 24.2 略低于 80 三星 SDI 2017 年 大众 e-Golf 35.8 113 三星 SDI 宝马 i3 33 120-125 三星 SDI 资料来源: Marklines,汽车电子设计,招商证券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7 二、 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长, 国内 软包渗透率 将 持续 攀升 我国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 2017 年三种形态电池出货量约 82GWh,同比增长 28%。其中软包电池 2017 年出货量约 29GWh,同比增长 26%。 三种形态电池中, 2017 年方形 、软包、圆柱占比为 37.8%、 35.4%、 26.8%, 方形电池出货量增长较快主要系动力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 图 2: 中国三种形态锂电池出货量 ( GWh) 图 3: 中国三种形态电池出货量占比 资料来源: 锂电大数据 , OFweek, 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锂电大数据 , OFweek, 招商证券 锂电池 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占比不断提升,主要源于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高增长, 2016 年占全球比重约 49%。 图 4:中国锂电池 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 资料来源: 锂电大数据, 高工锂电, 招商证券 新能源汽车浪潮已至,动力电池需求旺盛。 2017 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销量达 75.5 万辆,同比增长 59.5%,下游销量高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约 44.5GWh,同比增长 44.4%。 动力电池领域软包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据 OFweek, 2016 年软包电池渗透率约 12%,2017 年预计约 15%。未来得益于政策持续引导动力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发展 ,契合这一特性的软包电池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至 30%以上。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8 软包封装技术契合未来固态电池的发展。 按照电解液物质状态的不同,软包电池可分为软包液态电池和软包聚合物电池,前者使用液态电解液,后者使用的电解 质 目前以胶体为主。 以固态物质为电解 质 的全 固态电池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全固态电池以聚合物、氧化物或硫化物等固态电解质代替隔膜和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问题;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有望提升至 400-500Wh/kg。全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宝马、丰田、博世及部分国内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未来有望成为主流电池路线。由于无需使用液体,固态电池外壳与组装工艺得到简化,适宜固态电池封装使用的软包封 装 技术有望为软包电池发展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图 5: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图 6:中国 动力 电池出货量( GWh) 资料来源: 中汽协 , 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 , 招商证券 3C 领域软包渗透率近 7 成,未来预计维持高位。 软包电池主要应用于 3C 电池领域,中国 3C 领域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较快,由 2011 年的 13%提升至 2016 年的 67%。 3C领域更青睐软包电池主要系其形状设计更加灵活,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更高,符合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小型化、轻薄化的趋势。随着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 进入市场,未来扩张前景向好,预计将带来 3C 领域电池需求持续增长,而软包也将维持较高的渗透率。 图 7: 3C 领域软包电池渗透率 资料来源: OFweek 锂电网, 招商证券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9 三、 国际龙头具备领先优势,国内 产业链正在崛起 3.1 国际 软包 企业 布局、技术 领先 目前海外软包电池 市场主要由 LGC 和 AESC 把控 。 LGC 主要配套日产、雷诺、现代、通用、沃尔沃、奥迪等厂商,目前公司 NCM622 软包电芯能量密度可做到 240wh/kg 左右,并 将在 2018 年小部分量产 NCM811 电芯 (目前配套现 代 Kona) 。 AESC 主要配套日产的车型, 包括备受好评的 Leaf, 主要由于该公司是由日产汽车牵头设立的企业,定位于内部配套。公司主要走锰酸锂电池路线,源于 1)安全性高; 2)锰储量 丰富,价格较低。然而,由于车企对能量密度要求提升,锰酸锂路线面临边缘化风险,因此日产宣布将开放电池采购,引入 LGC,并出售旗下电池业务。根据公司官网,公司为最新款 Leaf 配套的软包电芯能量密度 为 224wh/kg。 从销量看 , 2017 年和 2018 年一季度 LGC 和 AESC 主要配套的 Leaf、 Ioniq、 ZOE 持续位居全球销量前十。这也 带动 LGC 销量一直维持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 10 的位置。 表 7: LGC 和 AESC 情况 LG 化学 AESC 工厂分布 韩国吴仓、美国霍兰德、波兰弗罗茨瓦夫和中国南京 北美田纳西州、英国桑德兰、日本座间、中国镇江 技术路线 软包电池(三元) 软包电池(锰酸锂、三元) 产品性能 NCM622 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在230-250wh/kg, NCM811 电芯小部分量产 单体电芯容量 32.5/56.3Ah,能量密度 157/224wh/kg 知 识产权 &专利 截至 2014 年 10 月,所有业务知识产权保有量约 2 万 5 千项 AESC 公司有超过 500 个专利,250 个尼桑授权专利,在日本有291 名研发团队的工程师 原材料供给 正极和电解液部分自产,引入全球供应商供应其他材料 基本由日本供应商供应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招商证券 表 8:海外主要新能源车型电池配套情况更新 车企 车型 供应商 特斯拉 Model S、 ModelX、 Model 3 松下 Model3 松下、特斯拉合资 丰田 普锐斯 松下 日产 Leaf LG 化学、 AESC 通用 雪佛兰 Volt、 Bolt、 Spark、凯迪拉克 ELR LG 化学 福特 C-Max Energi, Fusion Energi 松下 SDI 福克斯、 LG 化学 沃尔沃 XC90 LG 化学 现代 索纳塔 LG 化学 宝马 I3、 X5 三星 SDI 之诺 1E、之诺 60H CATL 大众 e-高尔夫,高尔夫 GTE 松下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10 帕萨特 GTE、奥迪等 三星 SDI 菲亚特 500E 三星 SDI 戴姆勒 B250e 松下 Smart ED LG 化学 观致 混动 LG 化学 雪铁龙 LG 化学、 CATL 雷 诺 Fluence、 ZOE LG 化学、 AESC 资料来源: B3,行业信息,招商证券 表 8: 2017 年和 2018 年一季度全球销量前 10 的新能源车型(万辆) 2017 年 2018 年 一季度 EC180 7.76 Leaf 2.16 Prius 4.83 EC180 1.98 Leaf 4.59 Ioniq 1.55 Model S 4.36 江淮 iEV 系列 1.19 知豆 D2 4.23 宋 DM 1.18 Ioniq 3.85 Prius 1.07 Model X 3.54 秦 1.03 ZOE 3.13 Model S 0.97 宋 DM 3.09 NIRO 0.95 荣威 ERX5 2.99 ZOE 0.88 资料来源: Marklines,乘联会,招商证券;注:标红部分为主要采用软包电池的车型 表 10: LGC 和 AESC 主要配套车型 车厂 车型 类型 电池供应商 电量( KWh) 纯电续航里程( km) 奥迪 A3 Sportback e-tron PHEV LGC 8.8 50 沃尔沃 S90/V90 T8 Twin Engine Plug-in Hybrid PHEV LGC 9.2 45 S60L T6 Twin Engine PHEV LGC 11.2 53 V60 Plug-in Hybrid PHEV LGC 12 50 XC90 T8 Twin Engine Plug-in Hybrid PHEV LGC 9.2 43 FCA/克莱斯勒 Pacifica Hybrid PHEV LGC 16 53 日产 Leaf EV AESC、 LGC 40 378 e-NV200 EV AESC 40 280 雷诺 ZOE EV LGC 41 400 Kangoo Z.E./Maxi Z.E. EV LGC 33 270 Twizy EV LGC 6.1 100 现代 Ioniq Electric EV LGC 28 280 Kona Electric EV LGC 39.2/64.2 345/546 Ioniq Plug-in PHEV LGC 8.9 63 通用 Velite 5 PHEV LGC 18.4 116 Cadillac CT6 Plug-In Hybrid PHEV LGC 18.4 80 Volt PHEV LGC 18.4 85 Bolt EV LGC 60 383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11 车厂 车型 类型 电池供应商 电量( KWh) 纯电续航里程( km) 福特 Focus Electric EV LGC 33.5 185 资料来源: Marklines,招商证券;注:所统计车型均为明确公布电池供应商的车型 图 8: 2016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 ( GWh) 图 9: 2017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 ( GWh) 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高工锂电, 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高工锂电, 招商证券 3.2 国 内 产业链正在崛起 销量方面 ,国内企业包括孚能、万向 A123 等企业都配套多款主力新能源车型。孚能也在 2017 年凭借 1.3GWh 左右的销量进入行业前 10。 能量密度方面 ,国内多数软包企业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可以达到 200wh/kg 的水平,成组后预计可达到 120-130wh/kg 的水平。其中孚能科技目前 单体能量密度可达 220wh/kg,较为接近国际主流厂家的水平。 产能方面, 孚能、卡耐、捷威等软包企业均在加速扩产,在建产能较当前至少高出 1 倍。 表 9: 国内软包电池企业配套车型情况 电池厂 整车厂 车型 类型 电池类型 电量( KWh) 万向 A123 广汽传祺 GS3S 、GA5、 GS4 PHEV 三元 11.56/13/12 长安 逸动 EV EV 三元 30/45 奇瑞 eQ EV 三元 22.3 孚能科技 北汽新能源 EC180 、EX260 、EH300 EV 三元 20.3/38.6/54.6 江铃 E100 EV 三元 15 E200 EV 三元 17.3 E160 EV 三元 19.24 长安 奔奔 Mini EV 三元 17 卡耐新能源 江铃 E200 EV 三元 17.3 长安 奔奔 Mini EV 三元 17 上通五菱 E100 EV 三元 14.9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12 电池厂 整车厂 车型 类型 电池类型 电量( KWh) 天津捷威 众泰 芝麻 E30 EV 三元 16 长安 奔奔 Mini EV 三元 17 奔奔 EV EV 三元 23.2/27.6 多氟多 吉利控股 知豆 D1 EV 三元 18 知豆 D2 EV 三元 18 知豆 D3 EV 三元 23/33 资料来源: NE 时代,招商证券 表 10: 2017 年和 2018 年一季度中国销量前 10 的新能源车型(万辆) 2017 年 2018 年一季度 EC180 7.81 EC180 1.98 知豆 D2 4.23 江淮 iEV 系列 1.19 宋 DM 3.09 宋 DM 1.18 荣威 ERX5 2.99 秦 1.03 江淮 iEV 系列 2.83 奇瑞 eQ 0.75 奇瑞 eQ 2.74 荣威 ERX5 0.66 秦 2.55 江铃 E200 0.58 帝豪 2.49 荣威 ei6 0.50 e5 2.36 e5 0.44 众泰 E200 1.68 知豆 D2 0.40 资料来源:乘联会,招商证券;注:标红部分为部分采用软包电池的车型 图 10: 2016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 ( GWh) 图 11: 2017 年

注意事项

本文(动力电池与电气系统系列报告之(十五):动力软包正在回归主流,铝塑膜大范围国产化替代启动.pdf)为本站会员(一叶子)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