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20801-华安证券-通信行业周报_多款新车搭载ARHUD_看得见_的智驾体验和市场空间_21页_2mb.pdf

  • 资源ID:135383       资源大小:2.09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0801-华安证券-通信行业周报_多款新车搭载ARHUD_看得见_的智驾体验和市场空间_21页_2mb.pdf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多款新车 搭载 ARHUD,“看得见”的智驾体验和市场空间 Table_IndNameRptType通信 行业研究 /行业周报 Table_IndRank 行业评级:增持 报告日期: 2022-08-01 Table_Chart 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分析师:张天 执业证书号: S0010520110002 邮箱: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1.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智能模组引领 AIoT 时代 2022-07-11 2. Luminar 一季报亮眼, 1550 激光雷达受到创业公司和资本市场关注 2022-05-09 主要观点: Table_Summary Table_S ary 科技观点每周荟(通信) 1) 多款新车搭载 ARHUD, 搭载 下沉到 20 万车型, 市场空间持续增长。 上周,长安深蓝 SL03 正式上市,在 17-22 万的价格区间内提供了机具性价比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包括 AR-HUD。今年以来,北汽魔方、 长安深蓝、上汽飞凡、哪吒等众多自主品牌发布ARHUD 搭载车型,市场迎来快速爆发 。 IHS 预测 ,全球 HUD 出货量将由 2022 的 830万增至 2028 年的 1960 万。 2)目前 W-HUD 是主流, AR-HUD 是下一代抬头显示必由之路 。 C-HUD 是最早用于车上的 HUD,具有结构简单、低成本优势,缺点是投射距离、变焦能力以及安全隐患。 W-HUD 目前主要用在 20 万以上车型中高配置中,目前主要显示 车辆信息 ,这些信息如实景无关。而下一代 AR-HUD 需要显示与实景融合的 AR信息,不仅能提供行车和导航信息,还能开拓本地生活引流新模式。 AR-HUD 技术壁垒较高,需要兼具自动驾驶域和智能座舱域设计能力, 具体来看 主要是画面位置的实时调节、虚实融合、成本以及体积问题。根据大陆预测, ARHUD份额将从 24%增至 2030 的 43%左右。 中国市场 HUD 市场空间巨大 , 我们认为随着自主品牌纷纷将 AR-HUD作为智能座舱主打卖点以及华为 等优秀汽车 电子 新 Tier1 的催化 ,国内AR-HUD 配置 比例有望快速提升, 到 2025 年国内 HUD 出货量有望达到 574万, 整体 渗透率有望达到 23%,其中 AR-HUD 近一半 。 虽然量产阶段价格会明显下降,考虑到 AR-HUD 平均价值量较高以及新款产品 更复杂的软件设计,整体 ASP将保持增长。结合大陆集团对全球HUD 市场的预测,到 2025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 HUD 市场,2020-2025 市场 CAGR 70%。 3) HUD 上游主要由 PGU 光机、光学模组、上盖组成 ,其中 PGU 价值占比最大,可达到整机 BOM 的 30%-50%。 PGU 根据硬件组成和原理不同,分为 TFT、 DLP、 LCOS 以及 LBS 方案。目前 TFT 方案应用成熟, 但 光效 低; DLP 性能更 好 ,但成本较高且供应商单一; LCOS分辨率较高,逐渐走入市场。 4)自主品牌偏好适配国内 ARHUD,竞争格局目前仍是蓝海遨游。 前全球来看, HUD 第一梯队仍为国际主流 Tier1 汽车电子公司如德国大陆、日本精机、日本 电装 ,他们是宝马、奔驰、大众等最早推出 HUD品牌的供应商,其光学设计、软件已经过多年迭代,目前 仍然是外资以及合资品牌主要供应商。 国内第二 梯队近年来发展迅速,如华阳、疆城、未来黑科技、泽景、炽 云、水晶光电等厂商,目前开发 HUD 也有近十年经验,是目前自主品牌选装的主要合作品牌。 其中华阳WHUD 基本覆盖了国内主流的 OEM 车厂,如广汽、长安、吉利、长城等 ,未来在 ARHUD 将持续发力。此外,具有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双重技术积累的新晋 汽车电子 Tier1 有望成为黑马,如华为将在今年量产的 飞凡 R7 首发 ARHUD 产品。 -36%-26%-16%-6%3%13%8/21 11/21 2/22 5/22通信 沪深 300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2 / 21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建议 ARHUD 是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最有效的人机交互形态之一,是AR 最具使用价值的落地场景。 我们认为 ARHUD 渗透率 将迅速提升,市场空间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160 亿美元,由 于高价值量 ARHUD 占比的提升和软件升级,市场有望呈现出量价齐升局面。目前自主品牌偏爱 配套国内 HUD,行业正处于蓝海爆发阶段,多家厂商有望享受从0 到 1 的 市场催化。 ARHUD 供应商方面,我们建议关注 多家车厂定点的华阳集团、水晶光电,上游产业链价值较高的部分主要是 PGU、非球面镜、冷面镜等,建议关注舜宇光学、腾景科技、 韦尔股份、 京东方 。 8 月投资建议。 随着中报业绩预告披露完毕,估值普遍修复行 情 已近尾声。 除了建议关注中报有望超预期个股补涨机会外,我们建议从需求端寻找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订单能见度高、竞争格局尚未稳定的赛道个股,我们认为云计算基础设施、物联网模组上下游、新能源和数字电网领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ARHUD 渗透率不及预期 , ARHUD 导致交通事故影响市场信心 , AR-HUD 短期成本较高影响放量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3 / 21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1 科技观点每周荟(通信) . 5 2 市场行情回顾 . 15 2.1 通信板块表现 . 15 2.2 通信个股表现 . 16 3 科技硬件行业重要新闻 . 17 4 科技硬件重点公司动态 . 18 5 运营商集采招标统计 . 19 6 风险提示 . 20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4 / 21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 长安深蓝 SL03 搭载 ARHUD 受到关注 . 5 图 表 2 AR HUD 技术目前使用的主要车型情况 . 6 图 表 3 全球 HUD 市场空间预测和渗透率 2020-2028E . 6 图表 4 飞行驾驶舱 HUD 显示界面 . 7 图表 5 飞行员作业视野图 . 7 图 表 6 HUD 种类对比 . 8 图表 7 主流 WHUD 主要显示一些车况及导航系统内容 . 8 图表 8 ARHUD 兼具增强现实功能既可实时辅助驾驶又可作为本地生活引流入口 . 8 图 表 9 现有 AR-HUD 产品 的界面元素和布局特征 . 9 图表 10 ARHUD 系统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导航、高精地图、车况感知、摄像头等 . 9 图 表 11 HUD 市场空间预测和渗透率 2020-2028E . 10 图表 12 国内 HUD 市场规模预测将快速增长 . 11 图 表 13 HUD 主要结构拆解 . 11 图 表 14 ARHUD 光机( PGU)主要技术路线整理 . 12 图 表 15 基于 TFT 显示器的 HUD 投影和基于 DLP 投影仪的 HUD 投影原理 . 13 图表 16 上周板块指数行情统计 . 15 图表 17 上周通信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表现第 22 . 15 图表 18 上周 WIND 通信行业板块指数行情统计 . 16 图表 19 上周 WIND 通信行业概念指数行情统计 . 16 图表 20 截至上周通信个股表现情况 . 17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5 / 21 证券研究报告 1 科技观点每周荟(通信) 多款新车搭载 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兼具营销卖点同时有效提升用户辅助驾驶体验。 上周,长安深蓝 SL03 正式 上市,在 17 万 -22 万的价格区间内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 整车基于 3 个毫米波雷达 +6 个 超声波雷达 +6 个 高性能摄像头的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 配合 AR-HUD+10.2 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4.6 寸可旋转中控屏智能座舱, 受到业内的普遍关注。 AR-HUD 作为重要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交互的窗口, 目前 功能 基于车况显示和 AR 导航 ,完美解决了传统二维导航实时性差、复杂路况显示不清等缺点,显著 提升智驾体验。 图表 1 长安深蓝 SL03 搭载 ARHUD 受到关注 资料来源:懂车帝,华安证券研究所 ARHUD下沉到 20万以下大众车型 ,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放量。 早在 1988年,通用汽车旗下的 一款车型就 首次搭载了 C-HUD, 2003 年宝马成为了欧洲第一家使用HUD 技术的汽车公司,开启豪华车型 HUD 装配率。 2020 年 上半年,奔驰 S 级 AR HUD 的发布 与增强现实的完美融合大幅优化驾驶体验,从而正式 将 AR HUD 量产上车推向正轨。 2021 年 3 月 ,大众 ID 系列首次将 ARHUD 下沉到 20 万左右的大众车型,此后国内自 主品牌纷纷发布搭载 ARHUD 的爆款车型,而北汽 魔方更是将 HUD下沉到 10 万左右的低端车型。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6 / 21 证券研究报告 随着 HUD 技术逐步成熟,生产成本逐步下降, HUD 市场空间和渗透率将在2022-2028 年之间持续增长。 业内对 HUD 渗透率提升纷纷看好, 其中 IHS 的 预测 相对保守,其认为 HUD 全球出货量将由 2022 年的 830 增加至 2028 年的 1960 万( CAGR 16%) ,渗透率由 9%提升至 18%。而佐思汽 研则预测 国内 HUD整体渗透率将由 2021 的 5%迅速增加至 2025 的 45%,出货量由 2021 的 104 万增至 2025 的1150 万, CAGR 82%。 图 表 2 AR HUD 技术目前使用的主要车型情况 车型 上市时间 VID /m 投影画面 /英寸 成像方式 供应商 价格(万元) 红旗 E-HS9 2020 年 12 月 7.5 44 TFT 水晶光电 50.98-77.98 顶配标配 奔驰 S 级 2021 年 1 月 10 77 DLP 日本精机 91.78-183.88 商务型选配 大众 ID 系列 2021 年 3 月 10 约 70 TFT LG 15.98-33.59 高配标配 长城 WEY 摩卡 2021 年 5 月 13 75 TFT MAXELL 18.78-22.38 高配标配 奥迪 Q5 e-tron 2021 年 11 月 10 约 70 TFT LG 42-52 高配 广汽传祺 第二代 GS8 2021 年 12 月 8 60 TFT 华阳多媒体 18.88-24.68 高配标配 北 汽 魔方 2022 年 4 月 8 60 DLP 疆程 11-15 现代 艾尼氪 2022 年 5 月 7.5 / DLP 现代摩比斯 33.2-43.5 长安深蓝 2022 年 7 月 7.5 约 70 TFT 水晶光电 17.98-23.18 上汽飞凡 R7 2022 下半年 7.5 约 70 LCOS 华为 30-40 哪吒 S 2022 年 8 月 未知 未知 未知 重庆利龙 19.98-33.88 资料来源: 智能汽车俱乐部 , 艾邦智造 , 华安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 表 3 全球 HUD 市场空间预测和渗透率 2020-2028E 资料来源: IHS, 华安证券研究所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7 / 21 证券研究报告 HUD 从战斗机和民航应用向车载应用过渡, 形态不断迭代,目前 WHUD 和ARHUD 是主流。 HUD 光学投影技术 被 率先应用于飞行驾驶领域,显著增强飞行员情景意识和状态感知能力,提升飞机的安全性。 HUD 计算机通过接收来自地面导航台和机场附近的信号,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为飞行员提供飞行参数、飞行姿态、威胁告警等信息, 令飞行员保持视线直视即可获取所需信息,极大提高飞行员认知效率和操作准确性。 图表 4 飞行驾驶舱 HUD 显示界面 图表 5 飞行员作业视野图 资料来源: 平视显示器在飞机上应用研究 ,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基本分析 ,华安证券研究所 C- HUD(组合型 HUD) 是最早用于汽车上的 HUD, 其通过 仪表盘前方增加一块透明树脂玻璃进行成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但缺点在于投射距离太短 、显示尺寸有限 、 眼睛需要进行远近变焦,且车辆碰撞时会产生安全隐患,所以目前C- HUD 逐渐被原厂淘汰; W-HUD 是目前车载 HUD 主流应用,通过光学投影原理,将 影响 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效果更为一体化,不影响内饰,但显示成本较高,主要是用在 20 万以上车型中高配置型号中 。 W-HUD 可看 作 液晶仪表盘的 HUD 版,目前主要显示车辆信息,如车速、导航 信息、交通标志、行车信息等,这些信息与实景无关。而下一代 AR-HUD 需要显示与实景融合的 AR 信息,如转向提示、车道偏离、碰撞预警、跟车距离、行人提示等,目前 各 大中低档次车型 AR-HUD 主要为初级 形态。如大众 ID 车型的 HUD 分为两部分, 实际上为 同 一 PGU 的不同焦距成像,上面为 AR层显示驾驶辅助信息,下面为指示 /标识层,显示车辆信息。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8 / 21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7 主流 WHUD 主要显示一些车况及导航系统内容 图表 8 ARHUD兼具增强现实功能 既可 实时辅助驾驶又可作为本地生活引流入口 资料来源: 赛博七号 知乎 ,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风色幻想 知乎 ,华安证券研究所 AR- HUD(增强现实 HUD)是下一代抬头显示的必由之路,有效提升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但目前存在体积较大,成本高的缺点。 AR- HUD 显示面积大幅提升,通过将虚拟信息和现实路况实时信息叠加,帮助驾驶员保持 视线 ,获得关键视觉信息,包括投射车速、转向指示、车道偏离警示等车况信息, 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未来的 AR-HUD 可与高精地图 、 本地生活 结合成为 流量入口 ,商业模式想象空间巨大。 由于 AR- HUD 产品提供比较大的 FOV 和 VID, 光路体积需要 导致 设备尺寸较大,占用车内空间较多,目前 AR- HUD 体积高达 30L,远远大于 W- HUD 等传统 HUD 的 3-4L,制造成本高,仅渗透部分车型。 ARHUD技术壁垒升级,需要兼具自动驾驶域和智能座舱域能力。 AR-HUD相比于 W-HUD 需要解决 四 方面问题 ,一是画面位置的实时调节 ,由于驾驶员身高各不相同、行车抖动颠簸等将导致同一 HUD 画面投射发虚错位,不同厂商 如华为借助于IMU( 惯性传感器 ) 和 DMS( 驾驶员监控系统 ) 眼动追踪来调整画面显示; 二是虚实融合 ,需要实现画面虚像的连续变焦,除了大众 ID 系列的双焦面方案,未来全息光波导技术和激光投影技术具有潜力。此外 ARHUD 的 数字计算部分较 WHUD 复杂图 表 6 HUD 种类对比 HUD 主要特点 C-HUD 组合 HUD W-HUD 挡风玻璃 HUD AR-HUD 增强 现实 HUD 虚像尺寸 最大 5*1,4 最大 10*4 最大 15*5 投影距离 最大 2.3m 最大 4.5m 最大 15m 图像生成器技术 TFT 技术 TFT 或者 DMD 技术 TFT、 DLP、 MEMS、 LCOS 角分辨率 70px/ 80px/ 80px/ 亮度 最大到 12000 最大到 15000 最大到 15000 视觉显示区域 透明树脂玻璃 前挡风玻璃 前挡风玻璃 产业应用情况 后装或前装、目前已经量 产 前 装 ,已实现量产 前装,部分车型实现量产 主要优点 成本容易控制 一体化显示节省车内空间 显著提高辅助驾驶体验 ,显示效果更为真实 主要缺点 车辆发生事故时容易造成 二次伤害 光学成本高,信息有限且主 要静态位置显示 技术难度高, 体积大, 制造成本高 资料来源: 车载 HUD 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大陆集团 , 华安证券研究所 整理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9 / 21 证券研究报告 的多, AR-Creator 需要结合摄像头、眼动追踪、车况感知等多维度信息与高精地图融合, HUD 与车道线、车头方向、障碍物、转弯 路口的标定都是技术难点; 三是 成本问题 ,高档车型如宝马 5 系选装 AR-HUD 价格高达 11600 元, 目前高档 AR-HUD售价仍较高,主要与制造工艺难度大、定制化程度高有关; 四是体积问题 ,奔驰 S级AR-HUD 体积达到 27L,不适用于所有车型,未来主流方法是优化光路设计、引入波导技术等。 图表 10 ARHUD 系统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导航、高精地图、车况感知、摄像头等 资料来源: 赛博七号 知乎 ,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 表 9 现有 AR-HUD 产品的界面元素和布局特征 资料来源: 风挡上的进阶革命 :AR-HUD 车载信息系统的界面设计探索 , 华安证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0 / 21 证券研究报告 整体来看, W-HUD 是目前车载 HUD 主流应用产品, AR- HUD 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W-HUD凭借较低成本和较小光源体积,成为车载 HUD主流型号。 2021年是 AR HUD 商业化元年,多款车型引入 AR- HUD, AR- HUD 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根据大陆集团抬头显示器市场发展预测数据显示, AR-HUD份额将在未来 3年迅速增长,预计将从 2024年的近 300万台,增至 2030年的近 1500万台, AR-HUD市场份额占比 将从 24%增至 2030 的 43%左右。 中国 HUD市场空间巨大, 2025年 乘用车 装配率有望超 20%。 根据 佐思汽 研 &新思界统计, 2021 年国内 HUD 前装配置 以 W-HUD 为主,其中合资品牌渗透率略高于自主品牌渗透率,整体渗透率在 4%左右 。 我们认为随着自主品牌纷纷将 AR-HUD 作为智能座舱主打卖点以及华为 等优秀汽车 电子 新 Tier1 的催化 ,国内 AR-HUD 配置 比例有望快速提升,到 2025 年国内 HUD 出货量有望达到 574 万, 整体 渗透率有望达到 23%,其中 AR-HUD 近一半 。 虽然量产阶段价格会明显下降,考虑到 AR-HUD 平均价值量较高以及新款产品 更复杂的软件设计,整体 ASP 将保持增长。结合大陆集团对全球 HUD 市场的预测,到 2025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 HUD 市场, 2020-2025 市场 CAGR 70%。 图 表 11 HUD 市场空间预测和渗透率 2020-2028E 资料来源: 大陆集团 , 华安证券研究所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1 / 21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12 国内 HUD 市场规模预测将快速增长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国内乘用车销量(万) 2069 1929 2148 2320 2414 2415 2460 自主品牌销量(万) 783 688 954 1090 1255 1328 1427 合资品牌销量(万) 1286 1241 1194 1230 1159 1087 1033 自主品牌渗透率 0.40% 1.70% 3% 6% 10% 16% 25% 合资品牌渗透率 2.10% 3.60% 5.50% 7% 10% 15% 21% 整体渗透率 1% 3% 4% 7% 10% 16% 23% 国内 HUD 装机量(万) 30 56 94 151 241 376 574 C-HUD ASP(元) 300 250 225 210 200 190 180 C-HUD 占比 80% 20% 10% 5% 3% 2% 1% W-HUD ASP(元) 2500 2000 1800 1710 1615 1500 1450 W-HUD 占比 20% 75% 80% 70% 60% 55% 50% AR-HUD ASP(元) 12000 10000 7000 5500 5200 4680 4210 AR-HUD 占比 0% 5% 10% 25% 37% 43% 49% HUD 整体 ASP(元) 740 2050 2163 2583 2899 2841 2790 国内 HUD 市场空间(亿元) 2.23 11.56 20.39 39.12 69.98 106.71 160.04 资料来源: 中国乘联会 , 佐思汽车,新思界 , 华安证券研究所 整理 HUD 抬头显示器主要由上盖、光学模组、图像生成器组成。 上盖板防止太阳光直射和反射,防止驾驶员产生眩光效应;光学模组主要包括光学零件,包括平面镜、非球面镜和轴承组合等,定义了抬头显示器光学质量、投影距离等重要参数;图像生成器 ( PGU) 定义抬头显示器产生的亮度、对比度和分辨率。 影像源生成器是 HUD 核心零部件,占比成本的近 50%。 AR- HUD 根据影像源硬件组成和原理不同,分为 TFT、 DLP、 LCOS、以及基于 MEMS 技术的 LBS 方案,目前 TFT 和 DLP 方案是主流。 图 表 13 HUD 主要结构拆解 资料来源: 大陆集团 , 华安证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2 / 21 证券研究报告 TFT- LCD 方案是 HUD 行业技术最为成熟的投影技术 。 TFT 通过 LED 发出光透过夜景单元将屏幕信息投射出去。 TFT- LCD 优势在于技术路线成熟,成本较低。缺点在于光效低,产品亮度欠缺,对太阳光倒灌问题处理欠佳。 DLP 投影技术采用 TI 独家 DMD(数字微镜芯片), 亮度和对比度较好。 随着VID (Virtual Image Distance,虚拟图像距离 )的增加,太阳辐射造成温度上升显著提升, TFT 面板对太阳辐射吸收性强,易受到太阳辐射损害,相比之下 DLP 技术在温升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 DLP 本身材质和结构能够解决太阳光倒灌问题,戴着太阳镜依旧能看到显示内容,成像质量好,同时 DLP 相比 TFT 技术。缺点在于成本较高,供应商较为单一, DMD 芯片仅 TI 一家。 LCOS 分辨率较高,逐渐走入市场。 LCOS 芯片采用 CMOS 技术在硅芯片上加工而成,其 光效率最高可达 40%,传统 LCD 仅为 3%。 LCOS 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 AR眼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芯片供应商比 DLP更多,如豪威科技、奇景光电、芯视元、慧新辰等 。 华为宣布其 AR-HUD 将首发搭载于飞凡 R7 座舱中,其ODP 光引擎技术光机部分就采用 LCOS 方案。 图 表 14 ARHUD 光机( PGU)主要技术路线整理 参数 TFT-LCD DLP LCOS MEMS 激光扫描 -LBS 成像原理 LED 发出的光透过液晶单元后将屏幕上的信息投射出去。 DMD 芯片通过 数量庞大的超小型数字光开关控制角度。这些开关可以接受电子讯号代表的资料字节,然后产生光学字节输出。 是一种基于反射模式,尺寸比较小的矩阵液晶显示装置。这种矩阵采用 CMOS 技术在硅芯片上加工制作而成。它属于新型的反射式micro LCD 投影技术。 应用微机电二维微型扫描振镜及 RGB三基色激光,以激光扫描的方式成像,其输出分辨率取决于 MEMS微镜的扫描频率。 分辨率 一般 高 高 一般 亮度 一般 高 一般 高 对比度 一般 高 一般 高 可靠度 高 高 高 低 光源 LED 激光 /LED 激光 /LED 激光 技术成熟度 高 高 一般 低 成本 相对较低 一般 一般 高 优势 方案成熟、成本相对较低 能够解决 太阳光倒灌问题 、支持 光波导和全息的 AR HUD 设计 功耗低、芯片供应公商相比DLP 更多、分辨率可达到4K、 8K 光学引擎简化,体积优化、产品对比度高,远超 DLP、高亮度、功耗低 缺点 解决阳光倒灌难度大、光效低、亮度欠缺 成本高、 DMD 芯片供应商为德州仪器 TI专利产品,仅此一家 LED 光效低、亮度不够、后续需要采用激光光源但激光光源成本高、车规级厂商少 分辨率不高、激光二极管对温度敏感,实现车规级难度大 核心零部件厂商 TFT-LCD 显示屏:京瓷、 JDI、天马、京东方、信利 DMD 芯片:德州仪器TI DLP PGU 厂家:水晶光电、舜宇 HUD 厂商:日本精机、华阳、疆程、京龙睿信等 LCOS 芯片: 豪威、奇景光电、南京芯视元、慧新辰 等 LCOS PGU 厂商:华为、一数 MEMS 芯片:英飞凌、 ST、 MicroVision等 LBS PGU 厂家:上海丰宝电子、浙江视镜传感科技、 FIC、MicroVision 资料来源: 智能汽车俱乐部 , 华安证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3 / 21 证券研究报告 自主品牌偏好 适配国内 ARHUD,竞争格局目前仍是蓝海遨游。 目前全球来看,HUD第一梯队仍为国际主流 Tier1汽车电子公司如德国大陆、日本精机、日本 电装 ,他们是宝马、奔驰、大众等最早推出 HUD 品牌的供应商,其光学设计、软件已经过多年迭代,目前 仍然是外资以及合资品牌主要供应商。 国内第二 梯队近年来发展迅速,如华阳、疆城、未来黑科技、泽景、炽 云、水晶光电等厂商,目前开发 HUD 也 有近十年经验,是目前自主品牌选装的主要合作品牌。 其中华阳 WHUD 基本覆盖了国内主流的 OEM 车厂,如广汽、长安、吉利、长城等 ,未来在 ARHUD 将持续发力。此外,具有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双重技术积累的新晋 汽车电子 Tier1 有望成为黑马,如图 表 15 基于 TFT 显示器的 HUD 投影 和基于 DLP 投影仪的 HUD 投影 原理 资料来源: 车载 HUD 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华安证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4 / 21 证券研究报告 华为将在今年量产的 飞凡 R7 首发 ARHUD 产品。 本周专题 投资建议 : ARHUD 是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最有效的人机交互形态之一,是 AR 最具使用价值的落地场景。 我们认为 ARHUD 渗透率 将迅速提升,市场空间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160 亿美元,由 于高价值量 ARHUD 占比的提升和软件升级,市场有望呈现出量价齐升局面。目前自主品牌偏爱 配套国内 HUD,行业正处于蓝海爆发阶段,多家厂商有望享受从 0 到 1 的 市场催化。 ARHUD 供应商方面,我们建议关注 多家车厂定点的华阳集团、水晶光电,上游产业链价值较高的部分主要是 PGU、非球面镜、冷面镜等,建议关注舜宇光学、腾景科技、 韦尔股份、 京东方 。 8 月投资建议 : 随着中报业绩预告披露完毕,估值普遍修复行 情 已近尾声。 除了建议关注中报有望超预期个股补涨机会外,我们建议从需求端寻找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订单能见度高、竞争格局尚未稳定的赛道个股,我们认为云计算基础设施、物联网模组上下游、新能源和数字电网领域值得关注。 1) 北美云厂商陆续公布 2022Q2 财报,北美前五大云厂商 Q2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18%、环比增长 2%,亚马逊、谷歌、 Meta 等表示均表示维持对数据中心的投资计划,云基础设施景气度可看至年底。 我们认为,在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下,云基础设施投资仍相对韧性。 原因一是中小企业处于对现金流的谨慎选择上云比例增加,二是元宇宙、 Web3.0 等未来创新应用仍以算力底座为核心战略资源,三是 AI和 HPC 驱动增长。 AI 计算带动数据中心东西向流量持续增长,服务器 DPU、交换机、光模块迭代仍在加速。国内方面,运营商增加在公有云算力板块投资,“东数西算”在十四五将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带来不低于 20 的 CAGR,同时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大型互联网厂商合作模式稳定。建议关注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中兴通讯、星网锐捷、紫光股份、博创科技、平治信息等。 2)物联网模组赛道持续高景气 ,国内模组厂商基本占据 8 成出货量,反映上游芯片需求旺盛,叠加国产替代大趋势,我们认为基带芯片、射频前端迎来快速增长机遇。 今年 Q1 展锐、翱捷、移芯、芯翼等国产模组 chipset 厂商在全球获得近 45%份额,翱捷在 cat1 领域保持优势,未来有望在 LTE、 5G 领域获得更大突破。下游方面, counterpoint 报告显示,智能表计、 POS 零售、工业、汽车网联、 CPE 是模组出货量最大的五大领域,国产厂商出海优势显露。智能零售和工业通讯方面,建议关注 AI 自助无人设备产品线不断拓展的映翰通,汽车网联和 CPE 建议关注前装多定 点突破和 CPE海外渠道持续打开的美格智能,以及下半年汽车 OBD缺芯缓解、智能网联车灯欧洲订单落地的有方科技。 3) 6 月份,我国电网投资完成额 642 亿,环比增长 73%,同比增长 26%,“逆周期”投资任务下下半年电网继续加码。今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去年大幅提升,分布式能源并网给电网结构尤其是配电网带来挑战。我国配电网正由自动化阶段走向数字化智能化阶段,未来投资比重有望过半。 精准计量、智能调度、主动负荷控制将是配电网功能主要变化,其中信息通信和边缘计算设备发挥重要作用,如配电台区的智能融合终端、配电线路的 高精故障指示器、用电设备的双模电力通信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5 / 21 证券研究报告 芯片等 ,建议关注映翰通、威胜信息、力合微、创耀科技 、东软载波等 。 2 市场行情回顾 2.1 通信板块表现 上周, 通信(申万)指数 下跌 1.23%,跑 赢 沪深 300 指数 0.38pct,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表现排名 22。板块行业指数来看,表现最好的是 射频及天线 ,涨幅为4.01%, 芯片 和 高频 PCB 表现较差, 跌 幅 分别 为 -0.95%和 -0.66%;板块概念指数来看,表现最好的是 手机产业 和 工业互联网 , 涨 幅 分别 为 2.39%和 2.10%,表现最差的是 自主可控 , 跌 幅为 -0.35%。 图表 16 上周板块指数行情统计 资料来源: 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17 上周通信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表现第 22 资料来源: 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3.00)(2.50)(2.00)(1.50)(1.00)(0.50)0.000.501.00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万得全 A 沪深 300 科创 50 通信 (申万 )涨跌幅( %)(左) 换手率( %)(右)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03.004.00农林牧渔化工 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家用电器 食品饮料 纺织服装 轻工制造 医药生物 公用事业 交通运输房地产商业贸易 休闲服务综合建筑材料 建筑装饰 电气设备 国防军工计算机传媒 通信 银行非银金融汽车机械设备涨跌幅( %)(左) 换手率( %)(右)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6 / 21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18 上周 Wind 通信行业板块指数行情统计 资料来源: 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19 上周 Wind 通信行业概念指数行情统计 资料来源: 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2.2 通信个股表现 从个股表现看, 上周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 意华股份 、 精伦电子 、 楚天龙 、中瓷电子 、 威胜信息 ; 鼎信通讯 、 亨通光电 、 中天科技 、 平治信息 、 创远信科 表现较差。 从今年表现来看,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 科信技术、 坤恒顺维 、超讯通信 、铭普光磁 、 鼎通科技 ; 创远信科 、 恒信东方 、 广和通 、 移为通信 、 广脉科技 表现较差。 (2.00)(1.00)0.001.002.003.004.005.00行业板块涨跌幅( %)(0.50)0.000.501.001.502.002.503.00行业概念涨跌幅( %)Table_CompanyRptType 行业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7 / 21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20 截至上周通信个股表现情况 周表现最好前十 周表现最差前十 今年以来表现最好前十 今年以来表现最差前十 意华股份 28.98 鼎信通讯 -11.18 科信技术 112.77 创远信科 -56.81 精伦电子 16.56 亨通光电 -10.78 坤恒顺维 45.22 恒信东方 -55.14 楚天龙 11.56 中天科技 -9.41 超讯通信 44.89 广和通 -52.99 中瓷电子 8.39 平治信息 -8.58 铭普光磁 41.78 移为通信 -52.03 威胜信息 8.16 创远信科 -6.64 鼎通科技 37.76 广脉科技 -48.04 东信和平 7.86 博创科技 -4.51 中天科技 35.61 映翰通 -47.56 鼎通科技 7.70 元道通信 -3.98 恒宝股份 30.63 会畅通讯 -44.69 科信技术 7.57 中国移动 -3.93 世嘉科技 26.21 万隆光电 -44.54 德生科技 7.46 世嘉科技 -3.88 意华股份 23.58 灿勤科技 -41.36 长飞光纤 6.72 坤恒顺维 -3.85 华星创业 19.24 国盾量子 -39.35 资料来源: 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3 科技硬件行业重要新闻 1) 我国上半年集成电路产量 1,661亿块,同比下降 6.3%,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16.4%,进口同比增长 5.5%。 今年前 6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合计为 1661亿块,同比下滑 6.3%。据媒体报道称,这是中国自 2009 年以来集成电路产量首次负增长。虽然集成电路整体产量下滑,但出口量呈现增长态势。海关总署发布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 16.4%,进口同比增长 5.5%。 (来源 : 国家统计局 ) 2)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4000 亿元,企业数量超过 3000 家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4000 亿元,企业数量超过 3000 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芯片、终端、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来源: 工信部 ) 3) 2021 年 5G 固定无线接入客户终端设备出货量达 360 万台 。 5G 固定无线接入 ( FWA) 客户终端设备 ( CPE) 的出货量在 2021 年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 360 万台;并预测今年也会出现类似的增长,将达到 760 万台 。 2021年发货的 5G 设备包含 4G 技术,并表示该年发货的所有 FWA CPE 中有 84%仅支持LTE。与 2020 年相比,整体市场有所下降,但 GSA 预计今年将恢复更大范围的增长。(来源: GSA) 4) 三大运营商

注意事项

本文(20220801-华安证券-通信行业周报_多款新车搭载ARHUD_看得见_的智驾体验和市场空间_21页_2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