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20808-中国银河-碳中和周报_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_发布_看好循环经济投资机会_20页_1mb.pdf

  • 资源ID:135174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0808-中国银河-碳中和周报_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_发布_看好循环经济投资机会_20页_1mb.pdf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table_research 行业 周报 碳中和 专题 2022 年 8 月 8 日 table_main 公司深度报告模板 碳中和 周报: 工业 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看好循环经济投资机会 环保 公用 /建材 /煤炭 合作撰写 推荐 ( 维持 评级 ) 核心观点 近期 发改委、工信部、环境部等六部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对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消费品、装备制造和电子等领域做了规划,工业领域碳减排多个细分领域均有千亿以上的市场空间,建议围绕清洁可再生能源、重点行业、环节的节能减排技术、材料、工艺、装备以及循环经济这三大方向挖掘工业领域碳减排带来的投资机会,未来再生资源需求释放确定性较高,参考 22H1 业绩预告,相关企业已显现高速持续成长。 水泥价格回涨,需求有望企稳回升。 本周水泥价格出现回涨,但需求端仍未见显著改善,当前水泥行业处于传统淡季阶段,需求动力不足,不足以为后续水泥涨价提供动力支撑,预计短期内水泥价格小幅 上涨但仍处于低位水平。供给方面,受错峰停窑影响,自 7 月起熟料库存呈下降趋势。本周水泥价格出现反弹,市场触底迹象加强,随着 8 月中下旬雨水天气逐步减少、气温下降,预计水泥需求将企稳回升。 动力煤方面,短期高温延续背景下,迎峰度夏旺季煤炭需求支撑仍较强,进口煤短期难有较大增量, 增产保供及保长协发运背景下,预计动力煤价稳中小幅波动为主; 炼焦煤方面,近期焦煤价格稳定,随着“金九银十”钢铁生产最佳季节的临近,我们对钢材生产的预期持乐观态度,需求端有望企稳回升;焦炭方面,价格短期止跌企稳,目前山西和西北地区焦企普遍限产幅度接近 50%,供应端明显收紧,预计因钢厂情绪短期仍较消极,焦炭价格暂时承压。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 。 按照规划, 2023 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将形成跨省与省内联合运营的统一大平台。预计到今年年底,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累计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达到 1.11 万亿千瓦时 。 构建区域电力市场将更大程度挖掘省间资源互动潜力,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 比例。同时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引导投资,引导用户侧合理经济的用电习惯,保障全社会可靠用电,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绿色发展。 投资建议 : 公用 : 三峡能源( 600905.SH)、龙源电力( 001289.SZ)、太阳能( 000591.SZ)、中闽能源( 600163.SH)、江苏新能( 603693.SH)、华能国际( 600011.SH)、国电电力( 600795.SH)、协鑫能科( 002015.SZ)、华能水电( 600025.SH) 环保: 高能环境( 603588.SH)、华宏科技( 002645.SZ)、天奇股份( 002009.SZ)、蓝晓科技( 300487.SZ)、英科再生( 688087.SH)、北清环能( 000803.SZ) 建材: 东方雨虹( 002271.SZ)、公元股份( 002641.SZ)、伟星新材( 002372.SZ)、北新建材( 000786.SZ)、科顺股份( 300737.SZ)、坚朗五金( 002791.SZ)、中国巨石( 600176.SH)、华新水泥( 600801.SH)、上峰水泥( 000672.SZ)、旗滨集团( 601636.SH)、南玻 A( 000012.SZ) 煤炭: 山西焦煤( 000983.SZ)、陕西煤业( 601225.SH)、中国神华( 601088.SH)、中煤能源( 601898.SH) 风险提示 :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限产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的风险;政策调控压力下煤价大幅下跌的风险。 分析师 王婷 : 010-80927672 : 分析师登记编码: S0130519060002 陶贻功 : 010-80927673 : taoyigong_ 分析师登记编码: S0130522030001 严明 : 010-80927667 : yanming_ 分析师登记 编码 : S0130520070002 潘玮 : 010-80927613 : 分析师登记编码: S0130511070002 特此鸣谢:贾亚萌 ,梁悠南 碳市场 数据 2022.08.05 table_report 资料来源: 上海环交所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相关研究 【银河碳中和】行业周报 _环保公用 -建材 -煤炭_碳中和周报: 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 -20220801 【银河碳中和】行业周报 _环保公用 -建材 -煤炭_碳中和周报: 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培育回收再生相关企业 -20220727 【银河碳中和】行业周报 _环保公用 -建材 -煤炭_碳中和周报: 多省发布可再生能源规划,政策支持有望推动全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高增长-20220710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I 目 录 一、行业要闻 . 2 二、行业数据 . 2 三、行情回顾 . 10 (一)碳市场行情 . 10 (二)行业行情 . 10 四、核心观点 . 10 五、 风险提示 . 16 六、附录 . 16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2 一 、 行业要闻 1.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发布 近期发改委、工信部、环境部等六部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主要目标为: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峰。 工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的 70%,是“双 碳”目标决定因素: 2021 年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达到 408 亿吨 CO2 当量,其中能源燃烧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 89%;我们测算工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70%左右,工业领域的碳达峰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最重要决定因素,随着“方案”等工业领域碳减排政策的落地实施,也必将带动相关碳减排技术、工艺、材料、装备等领域市场的快速发展。 实施“六大任务、两大行动”,聚焦“节能、绿色、循环、低碳、数字”: “ 方案”围绕节能、绿色、低碳、循环、数字这些关键词,提出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 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等六大重点任务以及重点行业达峰行动、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等两大重点行动。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是“方案”的核心,明确提出:钢铁行业, 2025 年,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 1.8 亿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 15%以上; 2030 年达到 30%。有色,到 2025 年,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 90%以上,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 400 万吨、 1150 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 24%以上。到 2030 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 30%以上。消费品, 2025 年、 2030 年,采用热电联产占比达 85%、 90%以上;低温、短流程印染低能耗技术应用比例达 50%,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占比达 70%。到 2030 年,印染低能耗技术占比达 60%。装备,到 2025 年,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 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锻、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电子,到 2025年,连续拉晶技术应用范围 95%以上,锂电材料、 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分别在 7%、 2%以下。 表 1: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中部分任务目标 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 “十四五” 期间, 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13.5%,单位工业增加值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十五五”期间 “十五五” 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峰。 重点任务: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构建有利于碳 减排 产业布局 贯彻落实产业发展与转 移指导目录; 落实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 ; 引导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 打造低碳转型效果明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 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准入关 ; 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产能已饱和的行业要按照“减量替代”原则压减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3 平项目盲目发展 产能,对产能尚未饱和的行业要按照国家布局和审批备案等要求对标提高准入标准。 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 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加强重点行业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 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造纸等行业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实施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建设一批“产业协同”、“以化固碳”示范项目。 重点任务:深入推进节能降碳 把节能提效作为满足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优先来源,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重点产品能效水平,推进用能低碳化、智慧化、系统化。 调整优化用能结构 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煤炭分质分级高效清洁利用。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 +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 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 拓宽电能替代领域,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 , 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 ,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提升消纳绿色电力比例,优化 资源配置。 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 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 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工程。 聚焦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 。 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 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风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升级。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大功率高压变频变压器、三角形立体卷铁芯结构变压器、可控热管 式节能热处理炉、变频无极变速风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等新型节能设备。 强化节能监督管理 持续开展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制定节能监察工作计划,聚焦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 。 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发挥重点领域中央企业 、 国有企业引领作用, 重点任务: 积极推行绿色制造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 建设绿色低碳工厂 培育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 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 支持汽车、机械、电子、纺织、通信等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 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 通过“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构建园区内绿色低碳产业链条,促进园区内企业采用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模式,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实施园区“绿电倍增”工程。到 2025 年,通过已创建的绿色工业园区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碳达峰优秀典型经验和案例。 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优化中小企业资源配置和生产模式,探索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引导中小企业提升碳减排能力 。 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 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 重点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充分发挥节约资源和降碳的协同作用,通过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 推动低碳原料替代 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广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生产技术,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优化煤化工、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结构。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推动石化原料多元化。鼓励依法依规进口再生原料。 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 、 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研究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推进机电产品再制造 围绕航空发动机、盾构机、工业机器人、服务器等高值关键件再制造,打造再制造创新载体。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特种材料、无损检测等关键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利用评价。支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到 2025 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57%, 2030 年进一步提升至 62%。 重点任务: 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 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突破和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工业减碳去碳。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 部署工业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实施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程,研究实施氢冶金行动计划。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 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 以水泥、钢铁、石化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为重点,聚焦低碳原料替代、短流程制造等关键技术,推进生产制造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4 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减少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开展重点行业升级改造示范 围绕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实施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工业流程再造、电气化改造、二氧化碳回收循环利用等技术示范工程。鼓励中央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引领作用,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上的投资力度, 重点任务: 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 推动数字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企业需求和信息服务供给对接,加快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利用大数据、 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加强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在汽车、机械 、 电子、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打造数字化协同的绿色供应链。在家电、纺织、食品等行业发挥信息技术在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产品溯源等方面优势, 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开发部署。推动重点用能设备上云上平台,形成感知、监测、预警、 应急等能力,提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 推进“工业互联网 +绿色低碳” 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信息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 重大行动:重点行业达峰行动 聚焦重点行业,制定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 钢铁 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相关规定,切实控制钢铁产能。到 2025 年,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 1.8 亿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 15%以上。到 2030 年,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 20%以上。 建材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到 2025 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 3%以上。到 2030 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突破玻璃熔窑窑外预热、窑炉氢能煅烧等低碳技术,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实现窑炉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产业化示范。 石化化工 增强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原料供应能力,提高低碳原料比重。到 2025 年,“减油增化”取得积极进展,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降至 40%以下,加快部署大规模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化示 范项目。 到 2030 年,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有色金属 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研究差异化电解铝减量置换政策,防范铜、铅、锌、氧化铝等冶炼产能盲目扩张 。依法依规管理电解铝出口,鼓励增加高品质再生金属原料进口。到 2025 年,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 90%以上,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 400 万吨、 1150 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 24%以上。到 2030 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 30%以上。 消费品 造纸行业建立农林生物质剩余物回收储运体系 。 到 2025 年,产业集中度前 30 位企业达 75%,采用热电联产占比达 85%;到 2030 年,热电联产占比达 90%以上。纺织行业发展化学纤维智能化高效柔性制备技术,加快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到 2025 年,差别化高品质绿色纤维产量和比重大幅提升,低温、短流程印染低能耗技术应用比例达 50%,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占比达 70%。到 2030 年,印染低能耗技术占比达 60%。 装备制造 研究制定电力装备及技术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到 2025 年,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锻、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 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到 2030年,创新研发一批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大幅降低生产能耗。 电子 强化行业集聚和低碳发展,进一步降低非电能源的应用比例。到 2025 年,连续拉晶技术应用范围 95%以上,锂电材料、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分别在 7%、 2%以下。到 2030 年,电子材料、电子整机产品制造能耗显著下降。 重大行动: 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 发挥绿色低碳产品装备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完善设计开发推广机制,为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装备,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助力全社会达峰。 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 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聚焦消费者关注度高的工业产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鼓励企业采用自我声明或自愿性认证方式,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推行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到 2025 年,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制修订 300 项左右绿色低碳产品评 价相关标准 ,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低碳产品。 加大能源生产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加强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推动光伏、新型储能、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持续推动陆上风电机组稳步发展,加快大功率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和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开展高空风电机组预研。重点攻克变流器、主轴承、联轴器 电控系统及核心元器件,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 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到 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 2020 年下降 25% 和 20%以上 。 加大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将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墙体材料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5 2.焦化行业 发布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网站 3 日发布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 据统计,截止到 2021 年底,全国在产企业 351 家,冶金焦产能 5.37 亿吨,半焦(兰炭)产能 1.10 亿吨,合计 6.47亿吨。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焦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2021 年焦炭产量 4.64 亿吨,占世界焦炭产量的 68%以上,出口焦炭 645 万吨。目前全国焦化 CO2 排放量估算为 1.5 1.55 亿t/a。(未来有关碳排放的准确计算方法,按国家正式发布的新标准计算)。 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焦化行业 2025 年前实现碳达峰。到 2025 年焦化废水产生量减少3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产生量分别减少 20%;能源管控中心普及率到达 50%以上;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系统应用达到 50%以上,智能制造在焦化行业有所突破;以及重点区域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节能降耗效率水平等措施。 3.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关于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 2022 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国家专项工业节能监察,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抓好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管,发挥强制性节能标准约束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点行业能效专项监察。对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企业开展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在 2021 年工作基础上,对钢铁、焦化、铁合金、水泥(有熟料生产线)、电解铝以及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平板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有色金属(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行业企业开展全面节能监察。 (二)重点领域能效专项监察。依据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 2019 24 号)和相关能效标准 ,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开展全面节能监察,核算电能利用效率( PUE)实测值,检查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结合近年数据中心专项节能监察情况,梳理建立本地区重点数据中心能效工作台账。 (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专项监察。依据相关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落实电机能效提升计划( 2021-2023 年)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 2021-2023 年),对电机、变压器、风机、空压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用户企业开展节能监察,核查设备台账,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督促企业淘汰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低效设备。本专项监察结合其他专项监察 开展,不单独申报任务。 (四) 2021 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对 2021 年专项节能监察中发现的能耗超限额企业和其他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企业开展监察。对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4. 8 月国际煤市走向 7 月份,由于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欧洲积极从全球各地采购煤炭来取代俄煤进口,需求激增推动欧洲煤炭市场价格一路上行。澳大利亚主要运煤铁路曾因暴雨停运,限制了澳大利亚煤炭的出口量,而与此同时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地的需求不减,推动澳洲动力煤价格重回上行渠道。因需求端表现弱势,南非和印尼煤价均出现下调趋势。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6 近期,国际能源署( IEA)在 7 月煤炭市场报告中称,根据目前的经济和市场趋势,2022 年全球煤炭消费将在 2021 年增长 6%的基础上继续增长 0.7%,届时全球煤炭消费量将达到 80 亿吨,与 2013 年创下的年度记录相当。今年全球煤炭消费增加主要是由于在俄罗斯能源遭到欧美日等国抵制后,全球对煤炭和天然气的争夺日趋激烈,发电企业也在积极囤积燃料。据悉,日本将新启用燃煤电厂以缓解电力紧张,此次计划新启用的电厂将主要使用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尼的动力煤。韩国也计划取消 7-8 月燃煤发电限制。然而,短期来看,日韩需求大概率会推动中高卡印尼煤价格上涨,而印尼低卡煤的主要用户中国和印度需求将较为有限,印尼低卡煤价格或将稳中偏弱运行。 5. 迎峰度夏 ,国家能源集团多措并举增产增供 7 月份以来,多地用电连续攀升,国家能 源集团为做好能源保供、迎峰度夏工作,多措并举增产增供。煤炭、电力、化工、运输等产业生产指标均有较大增幅,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能源保障。数据显示, 7 月份,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月累计完成 5187 万吨,发电量完成1127 亿度,铁路煤炭运输量 3789 万吨,船舶煤炭运输量 2272 万吨,化工品产量 259 万吨。 煤炭产业生产运营整体形势稳中向好。 7 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自产商品煤月累完成 536万吨,同比增长 11.9%,创近五年同期新高。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商品煤销量完成 268 万吨,同比增幅 111%,创历史同期最好成 绩。截至 7 月底,国家能源集团神延煤炭年累计完成商品煤 715.5 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6. 我国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7 月 27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新办举行的“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 2014 年“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章建华指出, 2014 年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 20%,以年均约 2.9%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 6.2%的国民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从 2014年的 65.8%降至 2021 年的 56%,年均下降 1.4 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同期从 16.9%上升到 25.5%,占能源消费增量的 60%以上。全国超低排放煤电机组超过 10 亿千瓦。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73.6%,替代散煤 1.5 亿吨以上。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建成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累计建成充电设施 391.8 万 台。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实现了人人有电用。建成 2636 万千瓦光伏扶贫工程,惠及 6 万个贫困村、 415万户贫困户。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全面推行用电报装“三零”“三省”服务以来,累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 1500 亿元。 7. 7 家煤炭企业上榜 2022 年世界 500 强 8 日 3 日, 2022 年财富发布世界 500 强榜单, 7 家煤炭企业上榜。 7 家企业分别是: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7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 限公司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和中煤能源集团 4 家煤企名次均有上升,中煤能源集团上升 154 位,排名第 297 名,成为 500 强中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潞安化工集团为新上榜公司。 8. 太原:全市水泥企业夏季停产 60 天 近日,为有效改变太原市 PM 和臭氧污染居高不下的不利局面, 8 月 1 日开始,山西太原市开展以控制扬尘、氮氧化物和臭氧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一)在工地污染源管控方面,在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基础上,出台四项措施: 一是错峰施工。所有土方作业工地、拆迁工地、道路开挖、道路铺设、建筑物外立面施工、小区改造等涉及扬尘污染工序的,每日 8 时至 19 时停止施工,涉抢险应急工程除外。 二是错峰喷涂。各类建筑工地室外喷涂和粉刷、市政设施和道桥防腐维护作业、大型商业建筑外立面改造和防水作业、道路沥青铺设、道路交通隔离栏、人行道护栏、道路标线和标识以及户外广告等涂装或翻新作业的,每日 8 时至 19 时停止喷涂。 三是错峰运输。所有使用燃油、燃气的渣土运输、物料运输车辆,每日 8 时至 19 时停止拉运,全天禁止在环城高速以内快速路行驶,涉抢险应急工程除 外。 四是错峰停运。所有燃油、燃气工程机械,每日 8 时至 19 时停止运行,涉抢险应急工程除外。 (二)在工业污染管控方面,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在严格执行浓度、总量“双达标”基础上,采取四项减排措施: 一是压减钢铁产量。太钢烧结、粗钢压产 10%,美锦钢铁烧结、粗钢压产 30%。 二是压减焦化产能。太钢焦化压产 10%,清徐县梗阳、美锦、亚鑫焦化压产 20%,西山一焦压产 35%。 三是压减水泥产能。全市水泥企业按照夏季停产 60 天计划,落实压产要求。 四是实行错峰生产。全市 13 个行业 248 家工业企业,每日 8 时至 19 时可中断工序 错峰停产;焦化、化工、炭黑、轮胎橡胶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企业不得实施检修作业;除使用高效处理设施的 4 家汽修厂 (4S 店 )外,其他汽修厂 (4S 店 )每日 8 时至 19 时停止调漆、喷烤漆、烘干(晾干 )作业。 9. 辽宁:关于辽宁省水泥熟料生产线 8 月份全面开展夏季错峰生产的通知 根据辽宁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水泥分会发布关于辽宁省水泥熟料生产线 8 月份全面开展夏季错峰生产的通知显示,全省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 8 月份全面开启错峰生产,省内辽中区域及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8 盘海营区域错峰时间为 8 月 1 日至 30 日,累计 30 天;辽南(大连)区域和辽西区域错峰生 产时间为 8 月 5 日至 9 月 3 日,累计 30 天。 10.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月度绿电交易量创历史新高 截至 7 月 27 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通过“ e-交易”平台完成 8 月绿电交易 4260 万千瓦时,占 8 月江苏省绿电交易总量的 45%,创历史新高;年累计交易绿电电量 1.44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 4.3 万吨。 绿电交易是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是通过将风、光等绿色电源从传统电源分离,单独设计绿电交易品种,用于满足用电企业购买消费绿色电力的需求,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今年以来,该公司持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加快推动发电企业新能源建设,努力争取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份额,提升售电服务竞争力,主动融入地方绿色发展工作进程,依托城市“整镇制”“整区制”光伏项目发展,推进能源结构变革及绿色低碳清洁能源的发展,创造最大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11.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 7 月 23 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覆盖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涵盖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按照同一个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运行,发电企业和用户的可选范围更丰富,电价则根据供需实际可升可降。这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速构建。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作用明显增强,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大幅提升。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 2.48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5.8%,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为 60.6%。 同时,电力市场还存在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完善、交易规则不统一、跨省跨区交易存在市场壁垒等问题。今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 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 23 日当天,广东、云南、贵州超过 157 家电厂和用户达成南方区域首次跨省现货交易,全天市场化交易电量达 27 亿千瓦时。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后,中长期交易周期将全面覆盖年、月、周;现货交易将由广东拓展到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实现南方五省区的电力现货跨省跨区交易;辅助服务市场的品种与补偿机制将进一步完善。预计今年全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累计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达到 1.11 万亿千瓦时,接近广东、云南、贵州三省 2021年的全社会用电量总和。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9 二 、行业数据 建材 行业 数据 : 本周全国水泥价格回涨,水泥周均价为 367.87元 /吨,环比上周增加 1.77%,同比下降 1.45%,当前水泥价格低于 2018-2021 年同期水泥价格。本周浮法玻璃价格小幅下跌,浮法玻璃周均价为 1654.97 元 /吨,环比上周下降 0.48%,同比去年下降 21.87%。 图 1: 水泥历年价格(元 /吨) 图 2: 浮法玻璃历年价格(元 /吨) 资料来源: 卓创资讯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卓创资讯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煤炭行业数据: 港口煤价方面, 2022 年 8 月 3 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 Q5500)为 731 元 /吨,环比下降 1元,降幅 0.14%; 8 月 5 日,秦皇岛港山西产 5500 大卡动力末煤平仓价为 1135 元 /吨,环比下降 10 元,降幅 0.87%。 图 3:环渤海动力煤指数 5500 卡 图 4:秦港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变动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双焦价格方面, 8 月 5 日,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价格 2350 元 /吨,环比持平; 8 月 5 日,天津港山西产二级冶金焦价为 2770 元 /吨,环比持平。 行业周报 /碳中和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0 图 5: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元 /吨) 图 6:天津港二级冶金焦(元 /吨)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三 、 行情 回顾 (一)碳市场行情 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 CEA)总成交量 74,296 吨,总成交额 4,343,819.50 元。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 74,296 吨,周成交额 4,343,819.50 元,最高成交价 59.50 元 /吨,最低成交价 57.00 元 /吨,本周五收盘价为 58.50 元 /吨,较上周五上涨 0.86%。本周无大宗协议交易。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 CEA)累计成交量 194,673,236 吨,累计成交额8,532,335,058.08 元。 图 7: 全

注意事项

本文(20220808-中国银河-碳中和周报_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_发布_看好循环经济投资机会_20页_1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