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20807-德邦证券-医药行业周报_见证联影速度_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千亿影像设备格局_27页_2mb.pdf

  • 资源ID:135127       资源大小:2.45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0807-德邦证券-医药行业周报_见证联影速度_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千亿影像设备格局_27页_2mb.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2022 年 08 月 7 日 医药生物 优于大市 ( 维持 ) 证券分析师 陈铁林 资格编号: S0120521080001 邮箱: chentl 陈进 资格编号: S0120521110001 邮箱: chenjing3 王绍玲 资格编号: S0120521090003 邮箱: wangsl 研究助理 张俊 邮箱: zhangjun6 王艳 邮箱: wangyan5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 1.长春高新( 000661.SZ):股权激励出台,利好公司长期发展,2022.7.11 2.医药行业周报:疫苗生产流通管理发布,利好龙头企业长远发展,2022.7.10 3.太极集团 (600129.SH):国药入主后经营改善显著,业绩有望逐季提升, 2022.7.9 4.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情绪持续回升,消费和创新两手抓, 2022.7.3 5.医药行业周报:创新强势崛起,消费医疗和创新药械两手抓,2022.6.26 医药行业周报: 见证联影速度、 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千亿影像设备格局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 本周 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 1.04%,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36%,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 6 位; 年初至今 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降19.8%,较沪深 300 指数跑输 4%,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 25 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福瑞股份( +26%)、长春高新 ( +20%)、南微医学( +15.8%)、人福医药( 15%)、山河药辅( +13.9%)。 联影医疗新股专题:开辟联影速度,国产高端影像设备蓝海优质龙头。 千亿市场托起影像设备广阔发展空间,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市场格局。 2020 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 537 亿, 灼识咨询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千亿;中低端国产化进入下半程,高端蓝海成国产替代关键征途。联影医疗持续打破核心技术壁垒,以黑马式的速度 10 年成就国产高端影像设备龙头,迅速在 MR、 CT、 PET/CT、PET/MR 等多数影像设备品类做到市场排名首位,成为打破 GPS 高端垄断、重塑市场格局的最有竞争力的选手。 我们总结联影的多维竞争优势如下: 1)竞争优势一:强大股东支持,专业管理层奠定技术高端创新基因; 2)竞争优势二:高举高打,产品全面覆盖,管线丰富对标 GPS; 3)竞争优势三:核心部件自主破壁,提升盈利能力空间; 4)竞争优势四:产品性能比肩进口,量价齐升,三级及以上高端客户贡献主要营收,口碑迅速提升; 5)竞争优势五:海外开启第二增长极,全球市场打开成长天花板。 看好性能比肩进口 +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全产品线平台化布局 +产品客户高端化多维度竞争优势下,联影医疗国内份额提升潜力及海外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 上涨 1.04%,跑 赢 沪深 300 指数 1.36%, 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 6 位 , 周三周四开始明显反弹, 我们 认为当前医药板块 仍处于底部, 值得战略性重点配置 : 1) 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底部: 21M7至今,板块已调整 1 年,调整幅度超 30%,目前 TTM 估值板块为 24 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2)全基严重低配: 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 2020Q2的 13.7%降至 2022Q2 的 6.6%,创 5 年新低,从近 10 年 维度 看也是很底部区域;3)医保缓解:结余显著提升,政策稳定或边际改善: 20-21 年医保收入增速超支出增速, 22M1-5 收入 1.27 万亿 +8.6%,支出 8366 亿 -6.6%,累积结余 4.05 万亿元,压力有所缓解。此外带量采购 /医保谈判常态化,续约规则清晰化,政策稳定且有边际改善趋势; 4)疫情防控: 当前国内疫情虽 有所 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我们认为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非常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部分板块投资价值依然明显, 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 同时医药板块即将进入半年报行情,高成长、低估值板块值得重视。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 一、 中药板块 配置价值凸显 : 受中国 中药中报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影响,配方颗粒板块出现大幅下滑行情, 我们预计配方颗粒国标备案和切换工作于 2022H1 完成大部分 , 看好 下半年 开始启动放量行情 ;疫情影响逐步减轻,消费中药板块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建议关注: 太极集团、红日药业、 中国中药、华润三九 、同仁堂 、以岭药业、昆药集团和健民集团等。 二 、 持续看好 消费医疗 板块 : 本轮疫情对消费 Q2 影响已 price in,本轮疫情缓解后泛消费需求将快速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消费医疗重点关注 :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 爱尔眼科、 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欧普康视 和 爱博医疗; 2、家用器械,如 CGM:三诺生物、鱼跃医疗; 3、常规疫苗接种恢复:智飞生物 、 万泰生物 和百克生物 ; 4、生长激素:长春高新、安科生物; 5、其他:新诺威 、泰恩康等 ; 三 、创新药 械 及产业链仍处于底部 : 已深度调整 +板块基本面改善及 政策边际改善,创新药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31%-24%-18%-12%-6%0%6%2021-07 2021-11 2022-03沪深 300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2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物 和海创药业 等; 同时二级市场回暖将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同时叠加中报季,CXO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博腾股份、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 ;创新器械建议关注: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澳华医疗和三诺生物等 。 本周投资组合: 恒瑞医药 、 长春高新 、智飞生物、太极集团、鱼跃医疗和 新诺威 。 八 月投资组合: 迈瑞医疗、 恒瑞医药、 爱尔眼科、 智飞生物 、 振德医疗 和太极集团 。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市场 竞争加剧 风险 。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3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内容目录 1. 板块观点及投资策略 . 6 1.1. 近期行业观点:全基低配 +复苏预期 +仍处底部,可战略性加仓医药 . 6 1.2. 上周投资组合收益率 . 7 1.3. 细分板块观点 . 7 2. 联影医疗新股专题:开辟联影速度,国产高端影像设备蓝海优质龙头 . 10 2.1. 千亿市场托起影像设备广阔发展空间,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市场格局 . 10 2.2. 中低端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国产高端选手加速重塑市场格局 . 12 2.3. 联影医疗:高举高打,自主创新引领打开全球市场成长天花板 . 14 3. 医药行业事件梳理 . 20 3.1. 行业事件 . 20 3.2. 个股事件 . 20 4. 医药板块一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 2022.8.1-8.5) . 22 5. 风险提示 . 26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4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表目录 图 1: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 10 图 2: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 11 图 3:中国 MR 设备市场需求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结构升级 . 12 图 4:中国 CT 设备市场需求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结构升级 . 12 图 5: CT/MR/移动 DR/PET-CT 代表性影像品类市场格局 . 13 图 6: CT/MR/移动 DR/PET-CT 代表性影像品类市场格局 . 13 图 7:公司股权结构图 . 14 图 8:公司各产品价格 2018-2020 年快速提升(万元 /台) . 18 图 9: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 . 18 图 10:公司医疗机构客户分级情况 . 18 图 11:公司国内营收地区分布 . 18 图 12:境内外营收占比情况 . 19 图 13:公司境内外增长情况 . 19 图 14:本周申万医药板块与沪深 300 指数行情 . 22 图 1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板块与沪深 300 行情 . 22 图 16:本周申万行业分类指数涨跌幅排名 . 22 图 17:本周申万医药子板块涨跌幅情况 . 22 图 18:申万各板块估值情况( 2022 年 8 月 5 日,整体 TTM 法) . 23 图 19: 申万医药子板块估值情况( 2022 年 8 月 5 日,整体 TTM 法) . 23 图 20:近 20 个交易日申万医药板块成交额情况(亿元, %) . 24 表 1:上周组合收益率 . 7 表 2:医学影像整体市场及细分品类市场规模及增速 . 11 表 3:公司产品管线丰富,布局广度深度不输可比公司 . 15 表 4:公 司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产及外采情况 . 16 表 5:外购核心部件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比例 . 16 表 6: uMR Omega 和 uMR 880 参数与同行业产品对比 . 17 表 7: uCT 960+参数与同行业产品对比 . 17 表 8: 申万医药板块涨跌幅 Top10( 2022.8.1-2022.8.5) . 24 表 9:沪(深)股通本周持仓金额增持前十( 2022.7.29-2022.8.4) . 24 表 10:沪(深)股通本周持仓金额减持前十( 2022.7.29-2022.8.4) . 25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5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表 11:本周大宗交易成交额前十( 2022.8.1-2022.8.5) . 25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6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板块观点及投资策略 1.1. 近期行业观点 : 全基 低配 +复苏预期 +仍处 底部 , 可战略 性 加仓 医药 医药板块表现: 本周 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 上涨 1.04%, 跑 赢 沪深 300 指数1.36%,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 6 位;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降 19.8%,较沪深 300 指数跑输 4%,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 25 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 福瑞股份 ( +26%)、 长春高新 ( +20%)、 南微医学 ( +15.8%)、 人福医药 ( 15%)、 山河药辅 ( +13.9%)。 在对复苏的担忧下,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 上涨 1.04%,跑 赢 沪深 300指数 1.36%, 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 6 位 , 周三周四开始明显反弹,我们 认为当前医药板块 仍处于底部, 值得战略性重点配置 : 1)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底部:21M7 至今,板块已调整 1 年,调整幅度超 30%,目前 TTM 估值板块为 24 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2)全基严重低配: 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 2020Q2 的 13.7%降至 2022Q2 的 6.6%,创 5 年新低,从近 10 年维度看也是很底部区域; 3)医保缓解: 结余显著提升,政策稳定或边际改善: 20-21 年医保收入增速超支出增速, 22M1-5 收入 1.27 万亿 +8.6%,支出 8366 亿 -6.6%,累积结余 4.05 万亿元,压力有所缓解。此外带量采购 /医保谈判常态化,续约规则清晰化,政策稳定且有边际改善趋势; 4)疫情防控: 当前国内疫情虽 有所 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我们认为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非常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部分板块投资价值依然明显,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同时医药板块即将进入半年报行情,高成长、低估值板块值得重视。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中药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受中国中药中报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影响,配方颗粒板块出现大幅下滑行情,我们预计配 方颗粒国标备案和切换工作于 2022H1完成大部分,看好 Q3 开始启动放量行情;疫情影响逐步减轻,消费中药板块业绩有望持续向好,建议关注:太极集团、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华润三九、同仁堂、以岭药业、昆药集团和健民集团等。 二、持续看好消费医疗板块 :本轮疫情对消费 Q2 影响已 price in,本轮疫情缓解后泛消费需求将快速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消费医疗重点关注 :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 2、家用器械,如 CGM:三诺生物、鱼跃医疗; 3、常规疫苗接种恢复: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 4、生长激素:长春高新、安科生物; 5、其他:新诺威、泰恩康等; 三、创新药及产业链仍处于底部 :已深度调整 +板块基本面改善及政策边际改善,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等;同时二级市场回暖将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同时叠加中报季, CXO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博腾股份、百诚医药 、 阳光诺和等。 本周投资组合: 恒瑞医药 、 长春高新 、智飞生物、太极集团、鱼跃医疗和新诺威。 八月投资组合: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7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迈瑞医疗、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智飞生物、振德医疗 和太极集团 。 1.2. 上周 投资组合 收益率 上周周 度 重点组合: 加权 平均 后 跑 赢 医药指数 1 个点, 跑 赢 大盘指数 2.3 个点, 太极集团、 鱼跃医疗 表现较好 。 上周月度重点组合: 加权 平均 后 跑 赢 医 药指数 2.7 个点, 跑 赢 大盘指数 4 个点 , 恒瑞医药 、 太极集团 表现较好 。 表 1: 上周组合收益率 分类 代码 公司 最新收盘价(元) 最新市值(亿元) 上周涨跌幅( %) 周度组合 603259.SH 药明康德 95.7 2777.8 2.5 300015.SZ 爱尔眼科 31.1 2193.2 2.5 300122.SZ 智飞生物 99.7 1595.5 0.2 600129.SH 太极集团 28.0 155.9 5.5 002223.SZ 鱼跃医疗 27.8 278.3 3.0 300765.SZ 新诺威 15.1 82.2 -2.8 加权 平均涨跌幅 2.0 月度组合 300760.SZ 迈瑞医疗 299.2 3627.3 3.3 600276.SH 恒瑞医药 38.0 2425.9 7.8 300015.SZ 爱尔眼科 31.1 2193.2 2.5 300122.SZ 智飞生物 99.7 1595.5 0.2 603301.SH 振德医疗 38.6 87.6 -2.9 600129.SH 太极集团 28.0 155.9 5.5 加权 平均涨跌幅 3.7 801150.SI 生物医药(申万) 1.0 周度组合相对医药指数收益率 1.0 月度组合相对医药指数收益率 2.7 000300.SH 沪深 300 -0.3 周度组合相对大盘收益率 2.3 月度组合相对大盘收益率 4.0 资料来源: wind, 德邦研究所 1.3. 细分板块观点 【医疗器械】 1) 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以及国产替代大趋势,优质国产医疗设备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建议关注 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和海泰新光。 2) 在普耗和高分子耗材领域,中国企业具有较大的制造优势,能够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同时受益于下游国产替代,国内相关企业显著受益, 建议关注 康德莱,拱东医疗和振德医疗等。 3) 消费医疗领域,国内渗透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 , 国产替代 逐步扩展 ,国产相关企业具有 较大 发展潜力, 建议关注爱博医疗,欧普康视,鱼跃医疗和三诺生物等 。 【 CXO】 中国 CXO 企业受益于国内创新药研发浪潮、工程师红利和产能转移等积极因素,正快速成长,目前 中国 CXO 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 已 占据重要战略性地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8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位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也将驱动行业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2021-2022 年受到政策 +短期投融资等因素扰动, CXO 行业估值已经调整至历史低位,配置性价比较高,重点关注: 1)业绩确定性强的一线 CDMO 企业 :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和博腾股份等; 2)布局细胞基因治疗的 CDMO 企业:包括药明康德、博腾股份、金斯瑞生物 科技、和元生物等。 【中药】 中医药为国家战略性重点支持行业 , 随着 中医药利好政策落地,景气行情有望贯穿 2022 全年。我们认为:中医药将持续受政策利好催化,各部门特别是医保局也单独发文从支付端支持,对中药的支持将陆续体现在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速上。低估值 +政策大力支持是未来中药行情持续向上的重要基础,重点关注中药创新、品牌 OTC、配方颗粒、抗新冠中药等方向相关标的:以岭药业、步长制药、太极集团、中国中药、同仁堂、华润三九、红日药业、 健民集团 等。 【疫苗】 疫苗行业长期逻辑依然向好,体现在: 1)行业是为数不多政策免 疫细分领域;2)经历了 2021 年新冠疫苗接种的影响,常规疫苗将在 2022 年得到显著恢复,疫苗公司主业 2022 年表观业绩增速 有望 亮眼; 3)新冠疫情影响下,国内疫苗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出海步伐也得到加快,国内未来或将出现数家可参与国际竞争的疫苗企业; 4)疫苗公司经历近半年的调整,目前估值已经处于很有性价比的位置,我们认为疫苗板块依旧将是 2022 年战略性布局方向。 建议关注: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和万泰生物等。 【生物制药上游】 1)行业层面: 2017-2020 年,中国贡献了全球 77%的新增发酵产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跨国企业在中国投入的人力物力为国内培养了人才,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国产品牌已经实现了产品的从无到有。 2) 新冠疫情催化行业发展 : a)疫情下的供应链紧张情况,使得国内产品在客户中的曝光度提升,成功进入供应链; b)新冠疫苗大规模产能建设,国内设备及耗材实现了疫苗层面的国产替代。 3)国产替代的全面进程已经开启。在层析系统、一次性袋子、填料等少数设备及耗材领域,国产产品已经开启了替代进程,在更多领域,国内企业产品性能不断突破。国内企业积极布局,长远来看,有望打造平台型企业。建议关注:传统制药装备龙头企业,同时布局生物药生产设备及耗材的东富龙、楚天科技,压力设备领先制造商森松国际,同时在层析填料领域已经取得突破, Protein A 填料已经具备商业化应用的纳微科技等。 【近视防控】 2020 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 50%, 预计 近视人口约 1.1 亿, 近视防控迫在眉睫 。 2018 年教育部联合国家 卫健委等 8 个部分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近视防控提升至国家战略。近视防控手段中 角膜塑形镜 和低浓度 阿托品 已有充分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离焦框架镜近些年随着技术的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9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发展以及临床试验的验证,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 这三种手段也是近视防控指南重点推荐的方式。 耗材领域 :我们 看好眼科全产品线布局的爱博医疗、角膜塑形镜龙头欧普康视以及借助内生 +外延实现多业务布局的昊海生科等; 药品领域 :我们 看好药品注册领先的兴齐眼药以及布局院内制剂的何氏眼科 ; 服务领域 :我们看好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龙头爱尔眼科 。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0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联影医疗 新股专题:开辟联影速度,国产高端影像设备蓝海优质龙头 2.1. 千亿市场托起影像设备广阔发展空间,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市场格局 医疗器械可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划分为医学影像设备、手术相关设备及体外诊断设备等。也可以按照不同目的,划分为诊断影像设备及治疗影像设备,其中前者又可以按照不同信号细分为磁共振成像( MR)设备、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CT)设备、 X 射线成像( XR)设备、分子影像( MI)设备、超声( US)设备等;后者可以细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 DSA)及定向放射设备(骨科C 臂)等。 图 1: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资料来源: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进口垄断逐步被打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持续增长,预计 2030 年高达千亿市场 。医学影像设备在医疗器械行业的诸多细分领域中技术壁垒最高,国产品牌普遍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在中高端市场难以拥有话语权。但近年来随着国产医疗设备在研发、技术的积累,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优质国产品牌,在部分产品及技术甚至超越同类国际品牌,国内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正逐步打破进口垄断的局面。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政策的积极扶持, 据灼识咨询以出厂价口径计算,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2020 年已达到 537 亿元,未来十年预计以年均 7.3%CAGR 快速增长至 2030 年的 1084.7 亿元。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1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2: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注:以出厂价口径计算 医学影像市场高个位数增长,细分品类增长驱动因素各异。 大类口径看,技术差异导致细分设备增长节奏分化,结构升级 +更新换代 +人均保有率提升为未来主要驱动因素。各细分设备发展阶段差异显著,我们复盘后续细分设备驱动因素,CT、 MR、 XR、超声占比超 90%,技术发展及应用较早,在人均保有率提升基础上,更新换代 +结构向高端升级为主要驱动力,此类设备预计 20-30 年 CAGR 在10%左右;分子影像 PET/CT、 PET/MR 技术融合,应用后发, PET/CT 增量市场+较美国同期约 10 倍人均保有率差距,或将贡献未来 10 年增长动能,预计 20-30年 CAGR 高达 15%。 PET/MR 超高端设备,全球 20-30 年 CAGR 预计高达 17%。 表 2:医学影像整体市场及细分品类市场规模及增速 (出厂端口径,亿元) 2020 年市场规模 占比 2015-2020CAGR 2030 年市场规模 2020-2030 年CAGR 驱动因素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 537 100% 12.4% 1084.7 7.3% 人均保有率提升,更新换代,结构升级 CT 172.7 32.20% 21.8% 290.5 5.3% 疫情加速 CT 配置后,后续向中高端升级 MR 89.2 16.60% 8.0% 244.2 10.6% 对比 CT, MR 人均保有率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向 3.0T 结构升级 XR 123.8 23.10% 7.4% 206 5.2% 传统 DR(含移动 DR)渗透率高,国产化率高,下沉增量市场 +更新换代升级 +高端化; DSA、中 C、小 C、乳腺机等非通用 DR 较 DR 渗透率低较快增长 其中: DSA 39.5 7.78% 12.7% 106.8 10.4% 国内 DSA 渗透率低,国产化率不足 10% PET/CT 13.2 2.50% 17.9% 53.4 15.0% 人均保有率 0.61 台 /百万人 VS 美国 5.73,保有率提升空间大, 2018 年降为乙类设备,配置证审批权下放省级,装机加速 PET/MR - - - - - 超高端设备,全球起步晚,新技术应用推广加速,全球 2020 年仅装机 200 台左右,全球 20-30 年 CAGR 预计高达 17% 超声 99.2 18.50% 7.3% 216.2 8.1% 整体存量市场,多科室渗透 +低端向高端升级,国产高端超声结构性加速 RT 29 5.47% 0.6% 63.3 8.1% 渗透率提升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联影医疗招股书,德邦研究所整理 中高端升级需求为未来主要增长点。 产品构成看,中低端设备占主流配置,根据灼识咨询, 2020 年中国市场 64 排以下 CT 占比 65%, 1.5T 及以下 MR 占比约 75%,随着技术升级、产业链成本下降以及高难度手术的下沉普及,更新换代市场及增量市场中有望实现产品的高端结构升级,高端领域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299.7 342.1393 439.1460.1537 535.3 584.6637.2 692.6751.2812.6876.8943.710131084.7-2%0%2%4%6%8%10%12%14%16%18%0200400600800100012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亿人民币) yoy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2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3:中国 MR 设备市场需求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结构升级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图 4:中国 CT 设备市场需求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结构升级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2.2. 中低端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国产高端选手加速重塑市场格局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玩家分两大阵营,一是先发进口梯队,代表选手 GE、西门子、飞利浦、佳能、东芝等;二是后起之秀国产梯队,代表选手为联影、东软、安科、明峰、万东、安健、奥泰、康达、开影、赛诺威盛、普爱、迈瑞、蓝韵等。总体来看,随着国内技术提升、研发投入加大以及产品性能及稳定性的提升,医学影像中低端产品市场已经逐步实现国产替代,高端产品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为主。但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国产影像厂商不断发力高端,持续打破核心技术壁垒,成为打破 GPS 高端垄断、重塑市场格局的最有竞争力的选手。 1.5T MR, 61.40%3.0T MR, 25%其他 , 13.60%20201.5T MR 3.0T MR 其他1.5T MR, 60.60%3.0T MR, 35.70%其他 , 3.70%20301.5T MR 3.0T MR 其他64排及以上 CT, 35%64排以下CT, 65%2020 64排及以上 CT, 40.8%64排以下CT, 59.2%2030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3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5: CT/MR/移动 DR/PET-CT 代表性影像品类市场格局 2020 年国内 CT 市占率(新增台数) 2020 年国内 MR 市占率(新增台数) 2020 年国内移动 DR 市占率(新增台数) 2020 年国内 PET/CT 市占率(新增台数)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中低端国产化进入下半程,高端蓝海成国产替代关键征途。 2020 年 64 排以下 CT 销量国产化率已经超过 50%,其中国产龙头联影占比高达 28%, 64 排及以上 CT进口占到 65%的份额; 1.5TMR国产联影以 25.4%的销量市占率排名第一,而 3.0TMR 外资份额仍然超过 80%。总体来说,中高端 CT、 MR 的市场格局依然是 GPS 位列三甲,国产联影、东软等紧随其后,但横向对比低端领域,我们认为国产在中高端尤其是高端(如 128 排以上 CT、 5.0T 及以上 MR)市占率中长期至少有一倍以上提升空间。 图 6: CT/MR/移动 DR/PET-CT 代表性影像品类市场格局 2020 年中国 64 排以下 CT 市场占有率(新增台数) 2020 年 中国 64 排及以上 CT 市场占有率 (新增台数) 2020 年中国 1.5T MR 市场占有率(新增台数) 2020 年中国 3.0T MR 市场占有率(新增台数) 23.7%18.2%14.8%11.1%8.3%0% 5% 10% 15% 20% 25%联影GE飞利浦西门子安科20.3%17.6%16.6%11.1%8.0%0% 5% 10% 15% 20% 25%联影西门子GE飞利浦万东19.3%15.6%10.3%9.4%5.1%0% 5% 10% 15% 20% 25%联影万东宝润迈瑞GE32.1%26.4%21.4%8.6%5.0%0% 10% 20% 30% 40%联影GE西门子飞利浦东软联影医疗 , 28.0%GE医疗 , 15.7%西门子医疗 , 12.0%安科医疗 , 11.2%飞利浦医疗 , 7.8%其他 , 25.3% GE医疗 , 26.3%西门子医疗 , 21.2%飞利浦医疗 , 17.4%联影医疗 , 14.0%东软医疗 , 10.1%其他 , 11.0%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4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2.3. 联影医疗:高举高打,自主创新引领打开全球市场成长天花板 联影医疗尽管发展仅有 11 年,但以黑马式的速度 10 年成就国产高端影像设备龙头,迅速在多数影像设备品类做到市场排名首位。我们总结联影的多维竞争优势如下: 竞争优势一:强大股东支持,专业管理层奠定技术高端创新基因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联影集团,持股 23.14%,实控人为薛敏,股权穿透后薛敏持股 27.62%,第二大股东为上海联和,股权穿透后为上海国资委完全控股。强大的股东背景是公司高举高打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 核心技术及高管人才多来自GPS,且多数技术研发出身,奠定了公司中高端技术优势及创新基因。 图 7:公司股权结构图 (截至 2022 年 7 月 29 日) 资料来源: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竞争优势二:高举高打,产品全面覆盖,管线丰富对标 GPS 对标国内外同行,公司产品线布局兼具广度与深度,除配置 MR、 CT、 XR、PET/CT、 PET/MR 等各产品线,同时各产品线又垂直布局了从临床运用至科研需求等多种产品型号,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丰富的产品管线形成了联影医疗 , 25.4%GE医疗 , 18.8%西门子医疗 , 17.6%飞利浦医疗 , 11.4%苏州朗润 , 5.4%其他 , 21.4%西门子医疗 , 36.3%GE医疗 , 24%飞利浦医疗 , 22%联影医疗 , 17.1%日本东芝 , 0.7%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5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对国内外对手的强势竞争力,随着更多产品的上市和放量,平台化优势显著,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份额的提升。 表 3:公司产品管线丰富,布局广度深度不输可比公司 设备 联影医疗 GE 医疗 西门子医疗 飞利浦医疗 医科达 万东医疗 东软医疗 MR 产品 3.0T 及以上 1.5T 及以下 CT 产品 320 排 /640 层 256 排 /512 层 128 排及以下 XR 产品 Mammo 常规 /移动 DR 中小 C 大 C( DSA) MI 产品 PET/CT AFOV 120cm AFOV50-120cm AFOV 50cm PET/MR 超声产品 RT 产品 直线加速器 图像引导直加 生命科学仪器 资料来源: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德邦研究所 竞争优势三:核心部件自主破壁,提升盈利能力空间 医学影像技术壁垒极高,供应链复杂,软硬件集成、整机各部件整合和组装需要较高的工艺水平、经验积累、医工合作等。核心元器件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出厂整机的技术水平,整机产品能否做到全部部件自研 自产是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公司已实现大多数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部分已量产自用。 MR 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磁体、射频、梯度和谱仪, CT 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探测器, MI 产品 PET 部分的核心零部件探测器,以及 RT 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加速管、多叶光栅,公司已具备自主研发和量产的能力。同时 CT 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球管、高压发生器, XR 产品的核心零部件 X 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以及 RT 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磁控管,主要通过外购取得。核心部件占成本的比重较高,未来随着公司核心部件的自主化逐步提升,有望带动成本进一步下行,提升盈利能力。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6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表 4:公司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产及外采情况 产品系列 核心零部件 产生方式 主要供应商 MR 磁体 自产 超导磁体为公司自研和自产;但是用于生产磁体的液氦 系公司对外采购,主要供应商包括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 司、广钢气体(广州)有限公司等 梯度 自产 - 射频 自产 - 谱仪 自产 - CT 球管 外购 万睿视、飞利浦 高压发生器 以外购为主 斯派曼电子技术(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飞利浦 探测器 自产 - XR X 射线管 外购 佳能电子元器件材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万睿视、 Origin Co.,Ltd.等 高压发生器 以外购为主 Communications & Power Industries Canada Inc.、苏州博 思得电气有限公司、斯派曼电子技术(苏州工业园区) 有限公司、 USA WEIHENG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IMITED(代理 EMD Technologies, LLC 产品)等 平板探测器 外购 佳能电子元器件材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奕瑞 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ledyne DALSA B.V.、 Analogic Canada Corporation、万睿视等 MI 探测器 自产 - RT 加速管 自产 - 磁控管 外购 Teledyne e2v Asia Pacific Limited 多叶光栅 自产 资料来源: 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 问询函回复报告 , 德邦研究所 表 5:外购核心部件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比例 2019 2020 2021 CT 外购核心部件 球管 15.45% 13.52% 12.99% 高压发生器 6.20% 5.52% 5.09% XR 外购核心部件 X 射线管 5.39% 4.56% 5.76% 高压发生器 9.43% 10.68% 8.78% 平板探测器 36.42% 22.62% 24.47% RT 外购核心部件 磁控管 1.81% 1.53% 1.67% 资料来源: 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 问询函回复报告 , 德邦研究所 竞争优势四:产品性能比肩进口,量价齐升,三级及以上高端客户贡献主要营收,口碑迅速提升 公司产品性能比肩进口高端品类。 公司研发的多款产品创造了行业或国产“首款”,包括行业首款具有 4D 全身动态扫描功能的 PET/CT 产品 uEXPLORER( Totalbody PET/CT), 2018 年获英国物理世界杂志评选的“全球十大技术突破”称号;行业首款 75cm 孔径的 3.0T MR 产品 uMR Omega,拥有零液氦挥发技术、主动 /被动匀场技术、 失超保护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行业首款诊断级 CT 引导的一体化放疗加速器 uRT-linac 一体化 CT 直线加速器等产品。从主要产品参数来看,公司在高端 MR、 CT 设备等逐步追平甚至超越竞争对手,代表产品如: 1) uMR Omega、 uMR 880 相较于市场可比产品拥有更大的检查孔径、更高的梯度场强和切换率,以及可覆盖身体多部位的射频接受线圈,全面提升患者检查体验及检查效能;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17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uCT 960+等代表性 CT 产品在临床具备明显优势:( 1)通过优化球管和高压发生器性能,实现提高小病灶检出能力、降低运动伪影 、提升心血管图像分辨能力;( 2)结合重建算法的更新迭代,可实现低剂量扫描。该等产品通过灌注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定量分析工具,拓宽 CT 临床应用的场景。 表 6: uMR Omega 和 uMR 880 参数与同行业产品对比 参数 uMR Omega uMR 880 竞品 A1 竞品 B1 竞品 C1 参数说明 磁体系统 病人检查孔径 75cm 65 cm 70cm

注意事项

本文(20220807-德邦证券-医药行业周报_见证联影速度_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千亿影像设备格局_27页_2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