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深度报告-20220808-天风证券-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三_电驱动行业国产龙头凸显_39页_3mb.pdf

  • 资源ID:135105       资源大小:3.27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深度报告-20220808-天风证券-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三_电驱动行业国产龙头凸显_39页_3mb.pdf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汽车零部件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2年 08月 08日( 评级)分析师 于特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50003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三:电驱动行业国产龙头凸显行业专题研究投资摘要2观点: 电驱动系统行业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车必备的零部件,单车配套金额可超万元。在政策及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发展,也必将带动电驱动系统行业的发展。国内电驱动市场到 2025年整体规模有望达到 1445.5亿元, CAGR34.6%,全球电驱动系统市场规模可达约 3614亿元,拥有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增长拥有较大可能性,龙头厂商有望量利齐升: 2019年由于补贴下降导致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降低,以及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电驱动系统行业毛利率下行,厂商亏损。但自 2021年随着从疫情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上量,行业开始恢复,部分厂商实现盈亏平衡。 2022年,我们认为行业内龙头厂商有望迎来收入及利润的快速增长。 电驱动行业大三电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第三方厂商将会逐渐成长,小三电市场集中度较高:大三电动力系统 目前主机厂自供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但自 2021年下半年起,能够看到第三方独立厂商的市场份额开始提升 ,我们认为原因主要在于电驱动系统相对“标准化”,主机厂出于采购成本、研发成本,以及优化供应链的考量会考虑使用第三方。我们认为自供与第三方供应将会长期存在,小功率段( 20-30kw)将主要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中高功率段( 100kw+)第三方电驱动系统供应商份额也将会逐步提升。 小三电电源 系统目前除去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外主机厂并无自供,行业前 10大厂商占据 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比亚迪已经引入如欣锐等第三方车载电源供应商,未来我们认为市场格局将会继续优化,主机厂在该市场参与度将会逐渐下降,而交由第三方供应商供应。天风汽车团队投资摘要3观点: 集成化增高行业壁垒,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历史期间,电驱动系统产品不断迭代,开始出现大小三合一及多合一等集成化产品,随着产品集成度的逐渐提升,对厂商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也将形成更高的行业壁垒。此外电机高速化、扁线化,油冷,以及 800V高压、 SiC等新型功率器件的应用也将会带动电驱动系统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厂商有望进军全球市场: 我国电驱动系统全产业链公司已经参与进入了海外市场的竞争,未来有望获取一定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只有技术能力强、产品过硬、生产经验丰富及良好客户关系的厂商才能够在未来胜出。 【 投资建议 】 我们认为电驱动系统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建议关注独立第三方公司行业龙头如:英搏尔、欣锐科技、巨一科技、大洋电机、精进电动、汇川技术(电新组覆盖)等。我们认为龙头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将会逐渐凸显,新技术的应用也会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和进入壁垒,产业链龙头公司以及配套爆款车型的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看好电驱动系统行业的长期发展 。风险提示 : 新能源汽车 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 新能源 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电驱动系统 行业竞争加剧、缺芯影响汽车产量,供给受限、技术与产品迭代风险、 市场空间测算偏差 。天风汽车团队目录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1、电驱动系统行业增速高,千亿市场空间2、电驱动行业,第三方供应份额提升;车载电源行业,龙头公司份额继续提升3、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投资建议及重点标的公司5、新技术应用将会带动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4、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1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天风汽车团队1.1 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驱动系统发挥了燃油汽车中“发动机、 ECU电控单元、变速箱”的作用,对新能源汽车整车使用性能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等核心指标具有较大影响。不论采用何种电动化技术路径(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等),不论使用何种动力电池(磷酸铁锂、高镍三元、燃料电池等),每辆新能源汽车都需要电驱动系统实现动力输出与控制。 电驱动系统可包括“大三电”及“小三电”总成系统,其中大三电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变速器;小三电则一般包括:高压配电盒 PDU、车载充电机 OBC和 DC/DC变换器。资料来源:精进电动招股书、英搏尔官网、欣锐科技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7天风汽车团队1.2 大三电系统主要功能为为新能源车提供动力 电驱动大三电系统包括三大总成部件:驱动电机总成(将动力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是输出动力的来源)、控制器总成(基于功率半导体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对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并持续丰富其他控制功能)、传动总成(通过齿轮组降低输出转速提高输出扭矩,以保证电驱动系 统持续运行在高效区间)。 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在高温 、 高湿 、 振动的复杂工作环境下,基于实时响应的软件算法,高频精确地控制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功率输出特性,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控制,最终通过精密机械零部件对外传输动力。资料来源:精进电动招股书、鑫可减速器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8天风汽车团队1.3 小三电系统为车载电源,主要提供电力转换及电池的充放电功能 电驱动小三电系统也包括三个总成部件: DC/DC变换器( DC/DC Converter),车载充电机( On-Board Charger, OBC),高压配电盒(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PDU),其主要功能为提供电力转换及电池的充放电功能。 车载电源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功率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强、寿命长等特点。资料来源:欣锐科技招股书、欣锐科技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新能源汽车中由于传统的低电压发电机总成无法正常工作,均需配置一个 DC/DC变换器( DC/DC Converter),从车载动力电池取电,给车载 12V或 24V低压电池充电,并为整车提供全部的低压供电。车载充电机( OBC)基本功能为电网电压经由地面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口,连接至车载充电机,给车载动力电池进行慢速充电。高压配电盒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能分配单元,主要连接的部件有动力电池组、车载充电机、电机控制器、DC/DC变换器、电动空调、 PTC等高压电气设备。9天风汽车团队1.4 根据车辆的等级及配置不同,车辆的电驱动系统配置也有所差别资料来源: 搜狐汽车 、太平洋汽车 、天风证券研究所 对高销量车型的驱动系统配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等级配置拥有较大差异: A00级别的车型电驱动功率范围在 20-30kw,多为单驱,且基本都为外部采购。 A级车电驱动功率范围有所提高,在 100-165kw,但仍多为单驱,产品开始有自身供应。 B级及 C级车电驱动功率一般在 180kw以上,且四驱版配置,即一台车会配置两套甚至更多的电驱动系统。2021年销量排行 车型名称车型级别2021年销量(辆)2020年销量(辆) 电机功率 /扭矩(前) 电机功率 /扭矩(后) 电驱供应商 电源供应商1 五菱宏光 MINI EV A00级 389810 126603 无 20kW/85Nm 方正 /卧龙 /双林 /英搏尔 /阳光电动 英搏尔、铁城科技、 力华集团、威迈斯2 特斯拉 Model Y B级 160391 0 137kW/219Nm( 四驱版) 194kW/340Nm(长续航中配) 自供 自供3 特斯拉 Model 3 B级 151229 121389 137kW/219Nm( 四驱版) 202kW/404Nm(低配) 自供 自供4 理想 ONE C级 91304 29728 100kW/240Nm 145kW/215Nm 汇川技术 /联合电子 威迈斯5 比亚迪秦 PLUS DM A级 83381 0 132kW/316Nm(低配) 无 自供 自供、欣锐科技6 比亚迪汉 EV C级 78715 28773 163kW/330Nm 200kW/350Nm(高性能版) 自供 自供7 奇瑞小蚂蚁 A00级 75170 1304 无 30kW/120Nm 英搏尔 /巨一 英搏尔、铁城科技、 威迈斯8 长安奔奔 A00级 75135 1126630kW/150Nm55kW/170Nm( 顶配)无 上海电驱动 铁城科技、威迈斯9 广汽埃安 AION S A级 71790 46091 150kW/350Nm(中配) 无 日电产 富特科技10 黑猫 A00级 69016 44613 35kW/125Nm 无 蜂巢电驱动 /上海电驱动 富特科技电驱动系统行业增速高,千亿市场空间21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1天风汽车团队2.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电驱动系统行业增长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在过去几年中高速增长,也带动了电驱动系统行业的发展,电驱动系统的搭载量节节提升。根据 NE时代统计数据, 2020年乘用车电机电控搭载量为 123.46万套,而 2021年达到 325.47万套。 在新能源车中,纯电动乘用车 A00、 A、 B级车,插电混 A级车拥有最大的销量和销售增速,如之前分析 A00级电动车电机功率多为 20-30kw, A级及 B级车根据配置不同电机功率多为 100kw以上,我们认为随着销量的增长,这类车型所配套的电驱动产品或将会增速最快,有望拥有最大的出货量。 而车载电源方面,根据不同级别的车型,其车载 OBC的功率也有所差异,从 3.3kw、 6.6kw、 11kw到 22kw不等,这样也导致了单车价值量有所区别。资料来源:乘联会、欣锐科技官网、 NE时代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37.1223.2230.6847.4147.5012.39 12.60 9.7416.3123.3024.9046.41 33.1533.3835.600.25 2.2821.2337.1240.601.30 0.93 1.28 2.27 1.52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1-5纯电动车销售量(万辆)纯电动 A00 纯电动 A0 纯电动 A 纯电动 B 纯电动 C0.20 0.21 0.28 0.2018.0611.007.7114.3922.906.03 6.6510.1111.8115.001.61 2.90 3.16 2.05 1.5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1-5插电混动销售量(万辆)插电混动 A0 插电混动 A 插电混动 B 插电混动 C12天风汽车团队2.2 电驱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未来将能够保持高速发展 国内电驱动市场高速发展: 在政策及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发展,也大概率将带动电驱动系统行业的发展。我们预测若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217万辆,则国内电驱动市场规模整体有望达到 1445.5亿元。而根据我们测算, 2021年我国大三电系统行业的规模约为 318.2亿元,小三电系统市场规模为 122.4亿元,到 2025年行业整体 CAGR约为 34.6%。 海外市场也是较大的增量市场: 2020年,乘用车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全世界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 41%,但欧洲及北美的政策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假设 2025年我国占世界 40%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则可推算 2025年全球电驱动(大小三电)系统市场规模可接达 3614亿元。资料来源: wind、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124.7 120.6 132.3349.6 650.0845 1014 1217 -3.3%9.7%164.3%85.9%30.0% 20.0% 20.0%-2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及增速销量 :新能源汽车 增速149.7 123.0 119.1 318.2605.2800.7 912.81040.862.4 55.5 52.9122.4216.1281.0337.2404.7-16% -4%156%86%32%16% 16%-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电驱动市场规模 (亿元) 及增速大三电国内市场规模 小三电国内市场规模 电驱动系统行业增速电驱动行业,第三方供份额有望提升车载电源行业,龙头公司份额有望继续提升3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4天风汽车团队3.1 电驱动系统行业格局目前较为分散,车厂自供目前占据较大份额 电驱动市场目前还有新参与者进入,一起形成了四类主要的供应商。我们认为整个市场参与者众多,车厂自供目前占据较大份额。除去车厂自供之外,市场集中度不高,但第三方厂商中有头部企业开始出现,行业仍处于洗牌当中。 目前行业内主要有四类厂商: 车企旗下:弗迪动力、上海变速器、蜂巢电驱动、威睿电动、蔚然动力、华域电动、大众变速器、现代摩比斯、电装; 外资巨头:日本电产、博格华纳、联合电子、法雷奥西门子、纬湃科技、采埃孚; 自主头部:汇川技术、上海电驱动、精进电动、英搏尔、中车时代电气、巨一动力; 新进入者:华为;此外还有单部件厂商在不断补齐其它子系统能力,以及创业公司在不断的进入。资料来源: NE时代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厂商名称 配套客户汇川技术 理想、小鹏、威马、上汽通用五菱等英搏尔 吉利、威马、杭叉、上汽通用五菱、小鹏、上汽 大通、一汽大众、一汽红旗上海电驱动 北汽、长城、长安、小鹏、印度塔塔、雷诺精进电动 克莱斯勒、吉利、一汽、上汽、小鹏、比亚迪 (商用车)、大众商用车等巨一科技 奇瑞、江淮、江铃、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一汽 大众、 Vinfast方正电机 吉利、小鹏、上汽通用五菱等22.2%19.0%10.4%9.6%5.0%4.9%4.5%4.1%4.0%2.9%13.4%2021年电驱系统配套企业 TOP10特斯拉弗迪动力蔚来驱动科技日本电产汇川技术上海电驱动上海变速器联合电子小鹏汽车中车时代15天风汽车团队3.2 2021年以来,能够看到第三方独立厂商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进入 2021年下半年以来,能够看到第三方独立厂商市场份额开始提升。我们认为车厂对供应商的选择一旦定点,将会是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趋势来看,未来第三方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将有望逐渐提升。 我们认为在当前处于洗牌期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只有具有较强实力,能够有较大出货量的企业才能够不断的优化产品、提升技术水平、扩大规模而构建更高的竞争壁垒,才能够在未来胜出。资料来源: NE时代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30.4% 33.3% 30.3% 38.4% 35.4%37.8%34.1% 44.1% 35.4% 39.5%68.2% 67.4% 74.4% 73.8% 76.3%0.0%20.0%40.0%60.0%80.0%100.0%2019 2020 2021H1 2021 2022.4电机 CR10集中度 及供应商类别第三方供应商 车厂自供 CR10集中度19.4% 15.0%31.0% 30.7%76.6% 75.2%55.6% 52.0%96.0% 90.2% 86.6%82.7%0.0%20.0%40.0%60.0%80.0%100.0%120.0%2020 2021H1 2021 2022.4电驱动系统 CR10集中度及供应商类别第三方供应商 车厂自供 CR10集中度41.1% 36.3% 40.3% 39.7%36.6%30.7% 33.7% 36.8% 35.4%39.7%71.8% 70.0% 77.1% 75.1% 74.7%0.0%20.0%40.0%60.0%80.0%100.0%2019 2020 2021H1 2021 2022.4电控 CR10集中度 及供应商类别第三方供应商 车厂自供 CR10集中度16天风汽车团队3.3 从产业发展来看,车厂自供与供应商供应并存预计为长期的趋势 我们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与传统燃油车的驱动系统不论是机械结构,还是控制软件方面变化都非常大,属于全新技术,整车厂在初期采取自供的方式主要考虑有: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考量点 目标或原因电驱动系统与整车更紧密的匹配 车辆能够达到最好的驾驶性能,并且空间布置能够达到最优化的水平对于先进技术的选择更具有灵活性 对相应的技术路线能够基于整车的角度加以评估,保持自身的技术先进性对零部件成本的透明度把控更为透彻 大规模量产时对部件成本更加明了,不受制于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强。整车的研发与生产时间上进度更快 减少与供应商沟通成本,减少商业合同等因素干扰,避免拖累研发进度。 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渐增长,电驱动产品发展逐渐成熟,成为“标准产品”后,车厂将有望逐渐转向外部采购,未来车厂自供与供应商供应并存,预计这将是较为长期的趋势 : 市场上较多方案可供选择时,成本将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供应商通过同一产品供给多家车厂,成本均摊,拥有规模与成本优势。 供应商供应多个客户,更加专业,且对先进技术更敏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产品集成化的提升,主机厂难以如行业发展初期一般继续大规模进行研发投入,供应商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主机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网联领域,底盘电驱动系统相对更为“标准化”。 目前在 A00车型上已经看到,畅销车型的较低功率电驱动系统基本都为外部采购。17天风汽车团队3.4 过去三年行业洗牌,目前行业龙头公司处于收入高增长状态 由于补贴的退坡及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整车厂逐渐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供应商上,尤其是作为三电核心器件之一的电驱动供应商身上,行业从 2019年 下 行。 我们认为,电驱动产品相比电芯标准化程度较低,根据不同的车型会有不同功率的产品匹配,与电芯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有所不同。同时其进入门槛对比电池行业相对较低,因此参与厂商较多,所以在行业下行期间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未能如电池行业走出类似宁德时代、恩捷等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公司。 经过近 3年的行业洗牌,可以看到 2021年,行业内头部公司的收入为 2020年全年的收入 2-3倍,并且毛利率也开始改善。我们认为行业仍处于激烈竞争中,但头部公司已经开始显现,并且当前集成化的产品供应市场壁垒更高,未来第三方独立电驱动系统公司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但我们认为行业在 2022年仍竞争仍较为激烈,我们认为行业内公司毛利率在 2022年较难出现提升的状态,但净利润率将有望逐渐恢复及提升。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14.07 8.41 3.10 13.648.496.556.15 6.52 2.64 11.157.903.187.62 11.02 1.68 11.435.78 4.2113.57 30.00 4.13 18.917.36 9.76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大洋电机 汇川技术 巨一科技 方正电机 精进电动 英搏尔电驱动系统供应商收入(亿元)2018 2019 2020 202112.23 28.46 16.09 18.62 9.68 23.98 23.92 20.41 22.54 19.05 12.98 11.43 17.93 23.53 15.49 10.48 2.24 19.50 15.78 21.89 10.52 8.83 (3.77)20.71 (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大洋电机 汇川技术 巨一科技 方正电机 精进电动 英搏尔电驱动系统供应商毛利率( %)2018 2019 2020 202118天风汽车团队3.5 车载电源行业格局已经较为集中,市场主要参与者为第三方厂商 根据 NE时代数据,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 OBC前十大厂商装车量为 263.6万套,市占率达到 91.4% 。 前十大厂商中主要为国内厂商,且多为第三方独立厂商,比亚迪已经开始开放供应链,我们认为未来整车厂继续参与该市场的概率相对较低,其供应链将会越来越开放。 我们认为目前前十大厂商市占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新进入者的机会相对较低,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主要为头部厂商内部之间的竞争,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越来越明了。资料来源: NE时代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2021年乘用车 OBC出货前十名厂商排名 厂商 销量(个) 市场份额 同比变化1 威迈斯 603229 20.90% 211%2 弗迪动力 454936 15.80% 217.40%3 富特科技 343350 11.90% 177.50%4 特斯拉 311620 10.80% 125%5 铁城科技 245815 8.50% 67.90%6 欣锐科技 206816 7.20% 146%7 英搏尔 151584 5.30%8 力华集团 136367 4.70% 388.10%9 科世达 118841 4.10% 150.40%10 台达电子 63707 2.20% -6.40%合计 2636265 91.40%厂商名称 配套客户欣锐科技 比亚迪、吉利、北汽新能源、小鹏、哪吒、 本田等威迈斯 理想、小鹏、上汽、奇瑞、长安、吉利富特科技 广汽、长城、蔚来英搏尔 威马、长城、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科世达 大众19天风汽车团队3.6 车载电源行业 2021年龙头公司开始盈利, 2022有望利润再增 与电驱动行业相一致,由于补贴退坡及行业内竞争激烈,整车厂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供应商上,叠加疫情影响,2019-2020年车载电源行业内公司收入整体下滑或微增,同时毛利率也处于低位。 车载电源需要根据车厂的需求而定制化进行研发,因此在新能源车单车型没有较大出货量的情况下较难显现出规模效应。 2021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行业格局渐好,欣锐科技、富特科技和威迈斯都实现了收入同比超过 100%的增长,并且欣锐科技及富特科技毛利率也在恢复,行业头部厂商从亏损或微利开始盈利。 我们认为车载电源行业公司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状态,行业内公司收入及利润有望大幅回升。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7.176.165.962.007.293.54 2.956.579.35 9.6416.95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欣锐科技 富特科技 威迈斯车载电源供应商收入(亿元)2018 2019 2020 202126.74 29.53 18.10 11.62 24.82 2.28 17.20 26.09 20.77 20.43 21.89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欣锐科技 富特科技 威迈斯车载电源供应商毛利率 %2018 2019 2020 20210.820.000.690.27-0.610.34-0.150.060.250.580.75-1.00-0.80-0.60-0.40-0.200.000.200.400.600.801.00欣锐科技 富特科技 威迈斯车载电源供应商利润(亿元)2018 2019 2020 2021新技术应用将会带动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42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21天风汽车团队4.1 系统集成化为确定性趋势,是技术发展和成本压力下的选择 我们认为系统集成化是未来确定性的趋势,同时集成化产品也增加了行业的进入壁垒 : 技术层面,集成化程度更高的产品优势包括: 机械方面壳体、轴等部件上能够做到集成化,这样减少了使用零件的个数与部件的重量,节省了成本; 电气方面大三电集成能够减少控制器与电机相连三相线的长度,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节省了线束成本,密闭的壳体空间内使电磁兼容方面的性能也能够提升;小三电方面共电路板设计也能够降低成本和产品体积。 系统层面,集成产品由一家来供应也可在最初始阶段就进行优化设计达到系统的成本最优,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空间,在整车装配更迅速快捷。 商务层面,供应商集成化的产品增大了系统的复杂度,客户的粘度也更高;主机厂减少了集成工作,对供应商更好管理,且集成产品价格更具优势。资料来源:英搏尔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2018年,分体式 90kw电驱动系统电机、电控、减速箱、高压连接线束总价在 11000元左右; 2020年,集成式90KW电驱动系统平均产品价格已经降到了 7500元左右,降幅超过 30%,同时体积和重量也下降明显。22天风汽车团队4.1 大小三合一产品将会维持一段时间,多合一产品逐渐替代 随着电驱动产品集成化的进一步提升,除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之外,高压分线盒、 DC/DC、充电机OBC等零部件也可能集成进去,形成功能更全的多合一动力总成系统。华为等厂商都已经发布了 N合一的大集成系统。 但我们认为,从分体部件到三合一成为主流,再从三合一到 N合一产品会有一定过程。主要在于: 部件增多,集成难度增加,进而带来质量风险更大,对供应商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N合一产品也更为核心,若主机厂自身不能够集成或掌握集成能力较为担心被供应商所制约。 充配电与动力系统功能相对有所分别,集成带来的成本降低相对不那么明显。资料来源:英搏尔公司官网、华为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华为 DriveONE 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业界首款超融合架构的动力域解决方案,集成了电机控制器 (MCU)、电机、减速器、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 (DC/DC)、电源分配单元(PDU)及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单元 (BCU)七大部件23天风汽车团队4.2 电机高速化趋势明显,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驱动电机主要为机械部件,原材料成本相对容易核算,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提升电机的功率重量密度和功率体积密度,使电机重量减轻是降低驱动电机产品成本的有效方式。 提升电机转速,则对电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轴承选型、电机散热、转轴材料、定转子硅钢片材料、电磁仿真、机械强度仿真、热仿真、公差计算匹配等等都变的更有挑战性。 近年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产品,电机的最高转速都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资料来源:上海电驱动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24天风汽车团队4.3 电机扁线化势头明显,多家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及大规模量产 扁线电机,即采用扁平铜包线绕组定子的电机。与普通圆漆包线绕组相比,扁线绕组在相同的体积下,具有能量密度更高,电机效率更高的特点。其优点包括: 更高的槽满率:相比传统圆线电机,裸铜槽满率可提升 20%30%,有效降低绕组电阻进而降低铜损耗。 散热性能更好:扁线形状更规则,在定子槽内紧密贴合,热传导效率更高,提升电机峰值和持续性能。 更短的端部尺寸:相比圆线电机绕组端部尺寸更短,端部总高度短 510mm,有效降低端部绕组铜耗。 更好的 NVH表现:扁线结构绕组有更好的刚度,同时扁线绕组通过铁芯端部插线,电磁设计上可以选择更小的槽口设计,有效降低齿槽转矩脉动。 特斯拉、上汽新能源、雪佛兰 Volt、丰田第四代 Prius、长城蜂巢、东风岚图、保时捷 Taycan、大众 ID.4、汉 GT、吉利极氪等车型或平台中都采用了扁铜线定子电机,我们认为扁线电机已经进入大规模量产期,未来未来随着技术工艺的进一步成熟,扁线电机的生产成本有望低于传统圆线电机。资料来源:艺达电驱动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25天风汽车团队4.4 功率器件单管并联技术是降低功率器件成本的有效方式 IGBT模块是由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与 FWD(续流二极管芯片)通过特定的电路桥接封装而成的模块化半导体产品;封装后的 IGBT模块直接应用于变频器、 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上,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极广。 采用 MOSFET以及 IGBT单管并联技术的理念,有利于电机控制器灵活扩容,精准功率匹配,降低成本,保障了产品的可靠性,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根据英搏尔公司 2021年半年报,其采取单管并联方案的“集成芯”动力总成其重量、体积、成本均低于目前主流产品 20%以上。 同时,在电机控制器向高压大功率趋势发展的情况下,第三代功率半导体 SiC的应用成为共识,因其导通电阻小,开关速度快的特点,运用单管并联技术才能发挥其最优特性。资料来源:盖世汽车、英搏尔半年报、 Yole、天风证券研究所单管并联的方案由单个IGBT并联排布而来IGBT模组至电机控制器方案英搏尔单管并联技术“集成芯”方案264.4 单管并联技术:通过功率器件单管实现模组等效电路 IGBT或 SiC分立器件并联,多个器件可实现相比一个 IGBT或 SiC器件更大的电流输出,这样可获得更大的控制器功率。 单管并联的技术难点包括:硬件设计方面对功率器件的保护、软件层面对功率器件开关的控制的控制、生产方面保证器件一致性及焊接工艺的稳定性、电流动静态均衡等等,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资料来源:英搏尔微信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27天风汽车团队4.5 800V趋势下,新型功率器件如 SiC的应用将会提升 控制器 性能 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当中,电力转换是通过控制 IGBT的开关来实现的。 IGBT受材料本身的局限,较难工作在 200 以上。高功率密度的电机控制器需要高效的电力转换效率和更高的工作温度,这对功率器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低的导通损耗、耐高温、高导热能力等。 基于碳化硅( SiC)单晶材料的功率器件,具有高频率、高效率、小体积等优点(比 IGBT功率器件小 70%-80%),已经在特斯拉 Model 3 车型中得到了应用。 碳化硅( SiC)半导体控制器能使新能源汽车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短的充电时间、更高的电池电压。与二代硅基 IGBT相比,半导体碳化硅( SiC) 750V时能效增加 8-12%,总损耗减少约 1/7,模块体积仅为IGBT的 1/5左右,开关频率为 IGBT的 5-10倍。资料来源:精进电动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投资建议及重点标的公司52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29天风汽车团队5. 电驱动系统全产业链概览: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公司电驱动全产业链已经基本可以自主可控,能与海外公司同台竞争资料来源:各公司网站、 NE时代公众号、精进电动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30天风汽车团队5. 同类对比,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内公司收入增长,利润率将会提升 参考对比同类泛汽车电子行业公司,及同在新能源赛道的电池正极行业公司,我们认为未来电驱动系统行业内公司的毛利率会在 20-25%的区间范围。且随着业内公司收入的不断增长,盈利能力将能够不断提升,其核心在于收入的增长快于费用的增长。 2022年,我们预期行业内公司利润将有望大幅增加。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2.25.5 4.5-9.24.32.15.37.63.112.22.55.56.68.72.74.813.217.28.95.810.02.35.210.116.65.6-10.0-5.00.05.010.015.020.0华阳集团 德赛西威 欣锐科技 英搏尔 当升科技 杉杉股份 容百科技同类公司净利润率对比 %2019/12/31 2020/12/31 2021/12/31 2022/3/3131天风汽车团队5.1 英搏尔:立足自主,定点量及收入迅速增长,未来有望保持 英搏尔是国内少数具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自主研发、全工艺生产能力的领先企业,可以为车企提供包括驱动总成、电源总成以及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充电机等动力域核心模块产品。 公司产品已实现从 A00级、 A级、 B级、 MPV、 SUV等全系乘用车型量产配套,单车配套产品价值量也有效提升,乘用车单个电机控制器配套价值不足 3000元,现在装车的多合一动力总成(含电源系统)产品单车配套价值最高达 10,000元,专用车单车配套价值最高近 15,000元,商用车单车配套产品价值最高更是超20,000元。公司配套的主流整车企业不断增加,部分整车企业的配套车型也在逐渐增加,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集成芯”驱动总成是英搏尔公司第三代驱动总成,是集电机、电机控制器及减速箱为一体的高度集成产品,相比同行体积减少 30%,重量减轻 30%,成本降低 20-30%。资料来源: wind、英搏尔公司年报、天风证券研究所6.513.174.199.723.520.53-0.790.13 0.47 0.1826.1417.431.5820.3517.37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Q1英搏尔收入及利润(亿元)情况总营业收入 净利润 销售毛利率 (%)32天风汽车团队5.2 巨一科技:智能装备与电驱动业务双轮驱动,公司高速发展 巨一科技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 公司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融合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客户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 公司的电驱动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知名的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等各种类型的新能源电动汽车。 2021年,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新增订单 29.89亿元,同比增加超过 70%。进一步开拓了特斯拉、大众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客户。 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实现 8.26 万套(含道一动力则合计交付 11.83 万套)交付,同比增加 206.17%。实现了蔚来汽车、东风汽车、吉利汽车、日本本田、韩国 MSA 等客户项目的定点。资料来源: wind、公司官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iEDS-2100FR集成式电驱动系统iEDS-4000FR集成式电驱动系统12.49 14.2414.8621.155.470.12 1.51 1.28 1.31 0.3627.73 27.2125.4523.2219.6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Q1巨一科技收入及利润(亿元)情况总营业收入 净利润 销售毛利率 (%)33天风汽车团队5.3 欣锐科技:深耕车载电源技术,配套爆款车型有较大看点 公司自 2006年初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专注新能源汽车车载 DC/DC变换器和车载充电机(统称为车载电源),在车载电源和大功率充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及产业经验。此外公司还拓展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核心产品主要为大功率 DC/DC变换器产品,产品可应用于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 公司目前已经能够提供车载电源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方案,公司的产品主要配套吉利汽车、比亚迪 DM-i系列车型、小鹏汽车、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现代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 我们认为公司进入 2021年以来收入迅速增长,同时毛利率开始恢复,随着未来配套车型的上量,盈利水平或将进一步提升。资料来源: wind、欣锐科技公告、欣锐科技官网、天风

注意事项

本文(深度报告-20220808-天风证券-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三_电驱动行业国产龙头凸显_39页_3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