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二:线控转向高阶智能驾驶核心部件_29页_1mb.pdf

  • 资源ID:134551       资源大小:1.26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二:线控转向高阶智能驾驶核心部件_29页_1mb.pdf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汽车零部件2022年 07月 22日分析师 于特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50003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二:线控转向,高阶智能驾驶核心部件行业深度研究行业评级:上次评级: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 评级)投资摘要2 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L3+级别自动驾驶落地在即。 在汽车 “ 新四化 ” 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智能汽车的发展。其中,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目标 2025年有条件自动驾驶( L3)汽车达到规模化量产,高度自动驾驶( L4)汽车实现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我们认为智能驾驶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 L3+级别自动驾驶将逐步落地。 线控转向是高阶智能驾驶的核心执行机构。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底盘正由传统底盘向线控底盘过渡。为了追求更高的执行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好的安全性,智能驾驶汽车要求底盘系统能够尽可能取消执行机构间的机械连接,用电信号来传递指令。同时,通过增加冗余的电子部件的方式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中,线控转向是线控底盘中控制横向运动的核心部件,是汽车高阶智能驾驶的重要执行机构。 国家法规取消了对线控转向产品使用的限制,法规层面已具备量产条件。 随着 GB 17675-2021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最新版修订发布,标准中已经删除了不得装用全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 (1999年的 3.3),法规层面已允许转向系统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物理解耦。 同时, 中汽研已宣布由集度、蔚来、吉利等单位牵头制定线控转向相关国家标准,线控转向产品的规范定义及性能标准未来将有法可依。我们认为法规的修订及线控转向产品国家标准制定对行业的良性发展及产品批量上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线控转向产品渗透率较低, 2025年线控转向国内市场规模约 24.34亿。 根据当前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线控转向应用场景,我们分析认为线控转向系统主要用于 L3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按照主机厂车型规划情况,我们认为线控转向产品预计从 2022年底开始批量配套,经测算, 2025年国内线控转向市场规模约 24.34亿元。天风汽车团队3 外资企业产品成熟度相对较高,国内自主厂商争相布局。 外资企业在线控转向系统领域的布局比国内自主企业早,在产品技术积累及批量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国内自主企业的线控转向产品目前处于开发阶段,暂未开始批量配套,但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如:耐世特的线控转向产品已经获得了某整车厂的项目定点。我们认为,由于线控转向产品的成熟度及安全性问题,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均没有大规模应用过,国内自主企业有望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外资企业的差距。 【 投资建议 】 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线控转向系统是高阶智能汽车的核心执行机构之一,未来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正在开发线控转向产品的公司: 【 耐世特 】 、 【 浙江世宝 】 、 【 华域汽车 】 。 风险提示 : 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缺芯及原材料供给受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线控转向产品成熟度不及预期。天风汽车团队投资摘要4天风汽车团队目录投资建议及标的线控转向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1、法规放开 +智能化趋势驱动线控转向落地2、国内外厂商的线控转向产品布局情况3、4、线控转向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1.1 线控转向是高阶智能驾驶的核心执行部件资料来源:发改委、盖世汽车、 焉知智能汽车公众号 、 SAE、有驾、 Apollo开发者社区公众号 、悠跑 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的通知中提出:目标 2025年有条件自动驾驶( L3)汽车达到规模化量产,高度自动驾驶( L4)汽车实现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我们认为高阶智能驾驶发展方向是明确的, L3+级别自动驾驶将逐步落地 。 一般而言,智能驾驶技术可分为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环节。线控底盘则是高阶自动驾驶汽车执行环节的载体,线控底盘主要包括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油门等系统部件。其中,线控转向是控制车辆横向运动的核心执行机构之一。天风汽车团队 6感知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 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决策层意图识别行为决策 路径规划行为预测执行层线控制动线控转向 线控悬架线控油门智能驾驶图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1.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路径资料来源: 九章智驾公众号、 AI汽车制造业公众号、 耐世特官网、 消费者驾乘评价公众号、汽车之家公众号、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 、 天风证券研究所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线控转向等路径。 电动助力转向是当前汽车转向系统的主流产品;线控转向( Steering by Wire, SbW)是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天风汽车团队 7优点: 结构简单 成本低缺点: 无任何助力,转向吃力优点: 能提高较大助力缺点: 油泵一直工作,能耗高 手力不可随速调整 无主动回正功能优点 助力随速可调 具有液压转向系统的转向感觉 可提高较大助力缺点: 系统复杂,成本高 系统可靠性低优点 系统结构简单、质量小 能耗低 反应灵敏缺点 由电机驱动转向机构,助力有限 成本较高优点 取消方向盘与转向器的机械连接,空间占用小。 重量减轻 系统集成灵活性好缺点: 成本高 技术成熟度较低机械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 HPS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 EHPS 电动助力转向 EPS 线控转向 SbW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路径助力转向 全动力转向机械转向1.3 电动助力 转向 系统 工作原理资料来源:汽车维修技术网 、车早茶公众号、太平洋汽车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 工作原理: EPS一般由扭矩转角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 ECU)、减速机构、电机等组成。在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方向盘转角信号、扭矩信号和车速信号等车辆状态信号,电子控制单元( ECU)计算出需要施加的转向助力大小和方向,然后控制 EPS电机输出转向助力,协助驾驶员完成转向操作。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PS)无需配备液压转向助力系统所需的油泵、油路等装置,更加节能、环保、智能。天风汽车团队 8图: 电动助力转向 系统示意图 图: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1.4 不同类型 EPS的 对比分析资料来源:电子发烧友、 捷太格特官网 、蜂巢智能转向公众号、博世汽车售后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电动助力转向器根据助力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 C-EPS)、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 (P-EPS)、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 (DP-EPS)、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 R-EPS)。 主机厂一般结合整车前轴载荷、布置空间、转向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选用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类型。天风汽车团队 9C-EPS P-EPS DP-EPS R-EPS工作原理电机助力施加在管柱上,然后管柱通过齿轮齿条的传动,将转矩转换成齿条轴向力,实现转向功能。优缺点适用车型成本低、动力包工作环境友好(驾驶舱内)、传动效率比 P-EPS低。小型、紧凑型车型电机助力施加在手力端齿轮轴,然后通过涡轮蜗杆减速增扭,将转矩转换成齿条轴向力。传动效率高、系统刚性好,动力包工作环境较苛刻(引擎舱)、相比管柱式 C-EPS,静音效果得到提升。中小型 SUV及轿跑由两个齿轮轴驱动构成,手力端驱动轴与助力端驱动轴分离,电机助力施加在助力端蜗轮上。提供的助力更大、更好的可操作性、经济性好于 R-EPS。中大型 SUV、皮卡及轿跑等通过带传动与滚珠丝杠二级减速增扭将电机助力传递至齿条,驱动车轮转动。成本高、提供助力最大、操纵感最好、技术难度大。中大型 SUV、皮卡、运动型轿跑等示意图几种典型 EPS对比分析1.5 线控转向技术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厚势汽车公众号、 汽车杂志 、 汽车之家、耐世特官网、太平洋汽车、华强电子网、牛车网公众号、 天风证券研究所 20世纪 50年代,天合(现被采埃孚收购) 提出 线控转向( SbW, Steering by Wire)概念。 2013年,英菲尼迪 Q50是第一款应用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但依然保留了机械连接装置,当转向器发生故障时,转向器和转向柱之间的离合器自动接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机械转向功能。 2017年,耐世特发布了由静默转向盘系统和随需转向系统组成的线控转向系统 SBW。 2022年,搭载线控转向系统的丰田 bZ4X上市,该车型取消了转向器和转向柱的机械连接。天风汽车团队图:线控转向技术发展历程101950TRW(天合 )提出SBW概念1990 奔驰 F400 Carving概念车1999 宝马 Z22 2002 通用 HY-WIRE2003 丰田 Lexus-HPX2007 JTEGT 精工 DPASS2013 英菲尼迪 Q50 ZF AKC2017 耐世特 SBW2022 丰田 bZ4X1.6 线控转向的 基本 原理资料来源: AutoLab公众号 、 厚势汽车公众号、 天风证券研究所 线控转向系统 取消了 传统转向系统中方向盘与转向执行器间的机械连接,主要由路感反馈、转向执行、控制器及 相关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 路感反馈: 主要包括 方向 盘、路感电机、减速器和扭矩转角传感器,功能是驱动路感电机实现反馈力矩指令,从而对驾驶员施加合适的路感。 转向执行: 主要由转向电机、转向器和转向拉杆等组成。功能是驱动转向电机执行控制器给出的转向角度指令,实现车辆转向功能 。 控制器及传感器: 功能是 根据驾驶意图、车辆状况与路况,实时输出路感反馈力矩指令及车轮转向角指令。天风汽车团队 11图:线控转向系统示意图 图:线控转向系统工作原理法规放开 +智能化趋势驱动线控转向落地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22.1 国内法规 取消 线控转向产品上车限制资料来源: 电动邦公众号 、 GB 17675-20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国务院印发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中将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线控执行系统等列为重点技术攻关工程。而线控转向系统则是智能驾驶汽车中执行端重要一环。 GB 17675-2021 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 中删除了不得装用全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 (1999年的 3.3),法规层面已允许转向系统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物理解耦。 2021年,中汽研宣布由集度、蔚来、吉利等单位牵头制定线控转向相关国家标准,线控转向落地更进一步。天风汽车团队 13图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图 GB 17675-2021标准2.2 线控转向的 优势及待解决问题资料来源:华域汽车公众号、 ATC汽车底盘公众号 、汽势传媒公众号、 天风证券研究所 线控转向的优势与技术难点并存。 我们认为, 相比当前主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具有响应灵敏度更好、智驾功能拓展性更高等优势。同时,线控转向实现了驾驶员操作与车辆运动的解耦,可提高紧急转向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但线控转向技术的大批量推广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天风汽车团队 14 平台化程度高: 取消了中间轴,底盘布置更加灵活,且同一产品能布置在更多的车型上的可能性更大。 座舱设计灵活: 仪表、方向盘的设计灵活度更大。 智驾功能拓展性好: 更快、更精准响应车辆 LKA(车道保持)、 APA(自动泊车)等智驾功能的转向指令。 改善整车 NVH: 无机械连接,明显改善机械传动产生的噪音。 轻量化: 通过取消机械连接,减轻了重量。 操控感可调: 系统实时调节方向盘转动圈数,从而调节方向盘的轻重,实现不同驾控乐趣。 驾驶舒适: 无中间轴、且支持方向盘伸缩,驾驶员腿部空间更大。 驾乘安全 :针对行车突发情况,灵敏支持规避转向,确保驾乘安全。同时,当车辆触发自动驾驶并执行转向指令时,能避免方向盘打手。整车厂 终端消费者 可靠性及安全性问题:如何保证在电子部件发生故障后,系统仍然具备基本转向功能。 动力电源问题:传统 ECU供电系统无法实施线控转向,电源系统需要升级。 传感器的精度和成本问题:如何平衡传感器精度与成本的关系。 模拟路感问题:如何生成让驾驶员感知汽车实际行驶状态和路面状况的路感。线控转向的优势待解决问题2.3 线控转向的市场规模预计 2025年 24.34亿元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根据当前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线控转向应用场景,我们分析认为线控转向系统主要用于 L3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 按照主机厂车型规划情况,我们认为线控转向预计从 2022年底开始配套,预计 2025年的国内线控转向市场规模约 24.34亿元。天风汽车团队 15图 新 能源车销量及线控转向渗透率情况 图 线控转向市场规模情况2021A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新能源车销量(单位:万辆) 352 650 845 1014 1216线控转向渗透率 0.00% 0.10% 1.00% 3.00% 5.00%单车价值量 (单位:元)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线控转向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0 0.26 3.38 12.17 24.34表 线控转向市场规模测算及核心假设35265084510141216.80.00% 0.10%1.00%3.00%5.00%0%1%2%3%4%5%6%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21A 2022E 2023E 2024 2025新能源车销量(单位:万辆) 线控转向渗透率0.00 0.26 3.38 12.17 24.34 0510152025302021A 2022E 2023E 2024 2025线控转向市场规模(单位:亿元)国内外厂商线控转向产品布局情况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63.1 国内电动助力转向产品( EPS)竞争格局资料来源: 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 、天风证券研究所 根据 2021年国内乘用车上险量数据统计, EPS前装搭载率为 97.57%。国内 EPS市场份额 CR5企业:博世、NSK、采埃孚、捷太格特、豫北光洋分别占比 18.82%、 18.52%、 17.51%、 12.25%、 8.48%。我们认为EPS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主要份额仍被行业头部企业占据。 考虑到转向系统技术具有一定继承性,我们认为未来线控转向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会在当前电动助力转向产品的领先企业中产生。天风汽车团队 17图 2021年 国内乘用车 EPS市场份额情况(单位: %)18.8218.5217.5112.258.484.923.643.342.77 2.73 7.02博世NSK采埃孚捷太格特豫北光洋联创万都比亚迪耐世特现代摩比斯其他3.2 国内外企业的线控转向产品布局情况资料来源:佐思汽研公众号、长城汽车官网、各公司年报、天风证券研究所 大批量应用为时尚早,头部企业提前布局。 当前绝大部分线控转向产品仍处于研发或小批量应用阶段,国内外主机厂和线控转向的零部件厂商已有布局,为高阶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做技术储备。外资线控转向产品开发相对较早,成熟度要高于国内自主企业的产品。天风汽车团队 18厂商名称 线控转向产品布局情况 预计量产时间长城汽车 长城智慧线控底盘(含线控转向) 2023年丰田汽车 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 bZ4X车型即将量产 2022年博世华域 2018年,博世华域线控转向产品搭载在 Demo车上展示 2024年舍弗勒 2019年,展示了采用线控转向技术 Space Drive的城市概念车 Schaeffler Mover 未知采埃孚 2020年,发布 AKC 2.0后轴线控转向系统 已量产耐世特 公司基于 SBW推出了静默方向盘转向系统和随需转向系统 未知捷太格特 2018年, JTEKET展示了 SbW演示机 2022万都 在 CES 2021上发布 SbW线控转向技术,预计配套 Canoo 未知伯特利 正在研发 未知拓普 正在研发 未知世宝 正在研发 未知表 国内外线控转向生产厂商布局情况3.3 英菲尼迪 Q50是全球首款搭载线控转向系统的量产车资料来源: 爱卡汽车网 、牛车网公众号、汽车工程师之家公众号、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天风证券研究所 英菲尼迪 Q50是 全球第一款搭载线控转向系统( DAS) 的量产车,但发生了召回事件。 线控转向工作原理: 车辆转向时,车辆的传感器将行驶路况和方向盘转动力度、速度等电信号传递给线控转向系统的三组 ECU(电子控制单元 ), ECU经过综合计算后将转向执行指令传递给转向器实现转向功能。 机械转向冗余备份: 转向系统的 三个 ECU属于并联关系,当任一 ECU被检测到故障后,将激活备用模式,闭合离合器,转向系统恢复到传统机械传动模式。 线控转向故障召回: 由于线控主动转向系统控制单元程序有偏差,当发动机在电瓶处于低电压状态下起动时,控制单元有可能对方向盘角度作出误判,导致方向盘和车轮的转动角度存在差异。即使方向盘转到中立位置,车轮也可能不会返回到直行位置,导致车辆不能按驾驶员意图起步前行或转向,存在安全隐患。天风汽车团队 19图 英菲尼迪 Q50线控转向系统ECU离合器3.4 丰田 bZ4X的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机械连接资料来源:丰田官网、 有驾、易车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 丰田 bZ4X是丰田 e-TNGA平台首款纯电 SUV, 搭载了线控转向系统,预计 2022年上市 。 bZ4X的线控转向系统无机械转向备份 ,在构造上 舍弃了方向盘与轮胎之间的机械连接 ,具有下列特征 : 1)方向盘转动角度设定为 150 ,无需换手打轮即可完成转向操作,极大减轻了驾驶员在掉头、入库、弯道行驶等时的操作负担。 2) 通过独立控制方向转向力矩与车轮转角,提升操控感。 3)与选择驾驶模式联动,改变转向装置的特征。 4)阻断轮胎带来的不必要振动,只传达路面状态等必要信息。 5)在经过凹凸不平路面,或车道跟踪辅助功能运行时,控制轮胎的动作,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6)扩展了腿部空间,提升了驾驶位的自由度及上下车便利性。天风汽车团队 20图:丰田 bZ4X车型车型基本信息厂商指导价 22-30万级别 中型 SUV能源类型 纯电动长 *宽 *高 4690*1860*1650总功率( kW) 150-160总扭矩( Nm) 266.3-337CLTC纯电续航里程( km) 400-615线控转向 国内版车型暂不确认是否引进线控转向表 :丰田 bZ4X车型基本信息投资建议及标的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1投资建议天风汽车团队 22 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高阶智能驾驶即将落地。而线控转向系统则是高阶智能汽车的核心执行机构之一,且当前仍处于行业发展早期,未来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 正在开发 线 控转向产品的公司:【 耐世特 】 、 【 浙江世宝 】 、 【 华域汽车 】 。耐世特 (1316.HK)资料来源: Wind、公司官网、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公司 前身是通用汽车下属公司的转向系统部门,独立后于 2010年被中航工业收购, 2013年在港交所完成上市。公司 是全球领先的转向及动力传动系统供应商之一,主要产品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PS),转向管柱、动力传动系统 (半轴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ADAS及自动驾驶相关产品等。 业务情况: 2021年实现营收 34亿美元, YOY: +10.8%。净利润 1.18亿美元, YOY:+1.43%, EPS是公司主营业务。 2021年统计在手订单金额达 268亿美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比 25%,公司业绩修复较为明显 。22年 Q1新获取订单金额超 27亿美元,均为 EPS项目,其中 99%是新能源汽车项目。我们认为公司在转向系统领域具有较大领先优势,尤其是 EPS产品。天风汽车团队 2338.89 39.22 35.8330.39 33.683.52 3.80 2.32 1.17 1.181.21 0.85-8.65 -15.1910.8319.36 7.93-38.78 -49.771.43-60-40-20020400102030405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营业总收入(单位:亿美元) 净利润(单位:亿美元)同比 (%) 同比 (%)25 25 24 21 236 6 53 32 2 11 16 6 55 60102030405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单位:亿美元EPS CIS HPS DL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转向管柱 动力传动系统 ADAS及自动驾驶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表:公司营收及利润情况 表:公司营收组成结构公司产品耐世特 (1316.HK)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客户方面:公司客户众多,主要包括通用、福特、 Stellantis、宝马等全球大型车企以及吉利、广汽埃安、长城、长安等国内头部车企。 线控转向方面: 2021年公司继续与两家全球整车厂开展线控转向系统的合作开发。同时,与国内一家整车厂启动合作开发线控转向系统,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线控转向领域的领导地位。 2022Q1公司获得了某全球大型车企的线控转向产品批量订单,我们认为该订单的落地说明公司线控转向产品的成熟度业内较为领先,随着高阶自动驾驶汽车的不断渗透,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的线控转向产品相关订单。天风汽车团队 24 实现自动紧急转转向( AES)功能的首选技术 实现跨平台( LHD/RHD, EVs, etc.)零部件的再利用 增加发动机舱内及仪表盘前设计的紧凑性 (对电动车辆的电池放置设计尤为重要) 实现了转向策略的智能化和成本优化 通过车轮与方向盘间的自动对正,潜在的缩短了装配时间 适用于传统驾驶、自动驾驶及混合驾驶模式 在不牺牲路感的情况下实现了更高安全性与性能体验,实现品牌的差异性耐世特 SbW产品对客户的价值浙江世宝 (002703.SZ)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领先汽车集团提供汽车转向系统,是国内率先自主开发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企业之一,公司已有超过三十年的系统配套经验。主要客户是吉利汽车、一汽集团、江淮汽车、东风集团、 Rulevye system LTD. 等。 同时, 公司和华为也已开始在汽车转向领域 商谈 合作。 业绩:公司近 5年来营收较稳定,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 2021年实现营收 11.78亿元, YOY: +6.88%;归母净利润 0.34亿元, YOY: -16.38%,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及管理和研发费用增加导致。 线控转向:公司线控转向系统适用前轴负荷 1.5t的乘用车,基本性能参数可实现:转向精度 1 ,转向速度 540 /s,响应时间 50ms。天风汽车团队 25转向管柱 铸件车道保持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电动循环球机械转向R-EPSDP-EPS智能转向系统公司主要产品11.54 11.339.82 11.0211.782.610.33 0.07-1.770.41 0.34-0.041.57 -1.83 -13.30 12.19 6.88-11.23-48.56 -77.71-2,527.90123.11-16.38 -119.85-3,000-2,500-2,000-1,500-1,000-5000500-4-202468101214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Q1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同比 (%) 同比 (%)表:公司业绩情况风险提示2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 疫情及通货膨胀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导致汽车消费不及预期。 汽车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 汽车消费者需求变化可能导致购买智能电动车辆降低。 芯片及原材料供给受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 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存在持续恶化的风险,导致汽车产销量无法满足终端客户订单需求。 线控转向产品成熟度不及预期: 由于国内企业的线控转向产品尚在开发阶段,线控转向产品鲁棒性及可靠性可能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天风汽车团队 2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股票投资评级 自报告日后的 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 300指数的涨跌幅行业投资评级 自报告日后的 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 300指数的涨跌幅买入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20%以上增持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10%-20%持有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10%-10%卖出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10%以下强于大市 预期行业指数涨幅 5%以上中性 预期行业指数涨幅 -5%-5%弱于大市 预期行业指数涨幅 -5%以下投资评级声明类别 说明 评级 体系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一般声明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天风证券”)。未经天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天风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天风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天风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天风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天风证券及 /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天风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天风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 /或交易观点。天风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天风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特别声明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天风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天风证券及 /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28THANKS29

注意事项

本文(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二:线控转向高阶智能驾驶核心部件_29页_1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