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1-2022下半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省域).pdf

  • 资源ID:134140       资源大小:14.83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2022下半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省域).pdf

2021-2022下半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省域)引言 数林概貌 数林指数 数林标杆 数林建言 评估方法附录 001004010014028033042本报告版权为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复旦 DMG)所有,如需引用本报告内容,请参照以下规范: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 . 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省域(2021年度)R/OL. (2022-01-20) 引用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2017 年 5 月首次发布以来,定期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精心测量各地“开放数木”的繁茂程度和果实价值,助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018 年以来,“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监测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情况提供数据支持。2021 年起,指数制作方将原来的“省级”指数调整为“省域”指数, 从而将省作为一个“区域”,而不仅仅是一个“层级”来进行评测,并发布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省域(以下简称报告)。 003数林概貌截至2021年10月,我国已有 193 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其中省级平台20个(含省和自治区,不包括直辖市和港澳台),城市平台 173 个(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与 2020 年下半年相比,新增 51个地方平台,其中包含 3 个省级平台和 48 个城市平台,平台总数增长超3成。如图 1所示,全国地级及以上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显著,从2017 年的 20 个到 2021下半年的 193 个。一、 数林概貌 图1 历年地级及以上平台数量增长情况目前,我国 71.43% 的省级(不含直辖市)政府已上线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如图 2 所示,自 2015 年浙江省上线了我国第一个省级(不含直辖市)平台以来,省级平台数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达到 20 个。截至 2021 年 10 月,全国各地上线的省级(不含直辖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地区分布如图 3所示,颜色越深,代表平台上线时间越早,整体上呈现出从东南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不断延伸扩散的趋势。 图2 历年省级(不含直辖市)平台上线情况 图3 各省级(不含直辖市)平台上线时间的地理空间分布 图4 2017-2021年省级平台分布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自2017年首次发布以来,已满五年。五年来,全国各地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已蔚然成林。图4为2017年到2021年期间,省级地方(不含直辖市)数据开放平台区域分布的变化情况。007截至 2021 年 10 月,全国各省域数据开放平台的整体上线情况如图 5 所示,省域数据开放平台包括省(自治区)本级和省内下辖地市的平台,图中颜色越深,代表该省域数据开放平台的整体上线程度越高。目前,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省(自治区)本级和下辖所有地市都已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图中显示为全境深绿色的省域)。同时,黑龙江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省(自治区)内已有部分下辖地市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但省(自治区)本级平台尚未上线;而甘肃省、福建省、河北省、河南省和陕西省虽已上线了省本级平台,但省内绝大多数地市却尚未上线平台。从整体上看,东南沿海省域的政府数据平台已经基本相连成片。然而,目前全国仍有吉林、辽宁和云南 3 个省的省本级和下辖地市均未上线任何数据开放平台(图中显示为全境灰色的省域)。 图5 各省域平台整体上线情况地理空间分布 数林概貌008数据容量是指将一个地方平台中可下载的、结构化的、各个时间批次发布的数据集的字段数(列数)乘以条数(行数)后得出的数量,体现的是平台上开放的可下载数据集的数据量和颗粒度。图6列出了省域数据容量排在前十的地方,并反映了省域有效数据集总数、省域数据容量和单个数据集平均容量之间的关系。数据容量更能体现一个省域的数据开放总量,单个数据集平均容量也更能反映一个省域开放数据集的平均水平。例如,浙江省开放的有效数据集总数并不靠前,但省域数据容量在全国领先,单个数据集平均容量全国最高。 图6 省域数据容量(前十名)、有效数据集总数与单个数据集平均容量比较 数林概貌009数林指数0102021年度全国省域开放数林的指数分值、排名和等级如表1所示。浙江省的综合表现最优,进入第一等级“五棵树”。山东省也总体表现优秀,进入第二等级“四棵树”。其次是贵州省、广东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省(自治区)域。在四个单项维度上,浙江省在准备度、平台层和数据层上都排名第一,山东省在利用层排名第一。二、 数林指数 数林指数 表1 中国开放数林指数省域综合排名011省域开放数林指数空间分布如图7所示,颜色越深代表综合指数分值越高。指数分值较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与此同时,位于西部的贵州省、四川省也表现优秀,成为所在地区的优质“数木”。 图7 开放数林指数空间分布(省域) 数林指数012“数林匹克”指数数据开放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速滑赛,不在于一个地方是否跑得早、跑得急,而在于这个地方能否跑得长、跑得稳,能持续、稳定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数据,并坚持不懈地推动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报告继续通过“数林匹克”四年累计分值,反映一个地方在过去四年(2018年-2021年)开放数据的持续水平。省域的“数林匹克”指数由2018年到2021年这四年该地方的年终(即下半年)开放数林综合指数的分值累加而成。如表2是2018-2021省域“数林匹克”累计分值前十名的地方,浙江省分值最高,其次是山东省、贵州省和广东省,分值都在200分以上。 表2 省域“数林匹克”累计分值(前十名) 数林指数013数林标杆014三、数林标杆3.1数根:准备度 3.1.1 开放数据需求征询与回应贵州省在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中规定了政府数据提供部门对数据开放申请应及时回应,对不完整或者有错误的政府数据应当及时补充、校核和更正;同时,政府部门应收集公众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意见建议并改进工作,如表3所示。 表3 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对开放数据需求征询与回应的规定0153.1.2 年度工作计划与方案山东省为进一步推进省直部门(单位)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公共数据开发应用,制定了山东省直部门(单位)公共数据开放2021年度工作计划,规定了数据开放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如图8所示。 图8 山东省直部门(单位)公共数据开放2021年度工作计划016 图9 山东省平台提供的省域内地市平台链接3.2 数干:平台层3.2.1 省市平台整合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平台提供了省域内所有已上线地市平台的有效链接,如图9所示。017 图10 浙江省平台设置的历史数据集专栏3.2.2 历史数据集专栏浙江省平台设置了历史数据集专栏,对从历史档案等渠道提取整理的专题数据、不再更新维护的业务数据等进行集中归总展示,如图10所示。018 图11 浙江省平台提供的数据集历史版本下载功能3.2.3 数据集历史版本下载功能浙江省平台提供了数据集历史版本下载功能,用户除可下载数据集的最新版本外,也能下载数据集的历史版本,如图11所示。019 图12 贵州省平台公开的有条件开放数据申请结果3.2.4 有条件开放数据申请结果公开贵州省平台对外公开了用户申请有条件开放数据的结果,如图12所示。3.3数叶:数据层3.3.1 数据容量数据容量更能反映一个地方数据开放的总量,浙江省数据开放平台所开放的无条件数据的数据容量在全国领先。浙江省平台提供的省本级无条件开放的数据容量将近3.2亿。浙江省本级开放数据的单个数据集平均容量约30万;浙江全省域无条件开放的数据容量已接近6.7亿,省域平均单个数据集容量约6.5万,如图13所示。020 图13 浙江省数据开放平台3.3.2 高容量数据集高容量数据集的利用价值更高,应成为数据开放的重点。表4是2021下半年省本级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开放的数据容量最高的前十位的数据集列表,这些数据集普遍具有较高的条数、字段数和下载量,内容主要涉及市场监管、环境监测、交通等方面。021 表4 省本级开放的前10个高容量数据集一览表 表5 省域优质API接口列表3.3.3优质APIAPI 接口适用于提供实时动态的高容量数据,以促进高价值数据的开放与利用。优质 API 接口需要满足接口可调用、至少每日更新、数据集容量高等标准。目前,浙江省平台提供了多个优质 API 接口,如表5所示。0223.4 数果:利用层3.4.1 省市大赛联动山东省、浙江省、四川省的开放数据创新利用比赛采用了省级主办、地市分赛区参与的模式,通过省级向城市赋能,提高赛事的系统性、规范性与影响力,如图14所示。 图14 山东省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大赛采用了省市分赛区联动模式023省级大赛还统筹了各地市结合本地特色推出多个专题赛道,以提升赛事主题的多样性和特色性,如图15、图16所示。 图15 数字四川创新大赛遂宁赛区推出碳中和主题赛道 图16 山东省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大赛济南赛区推出智慧养老、医疗主题赛道0243.4.2 组织引导赋能活动山东省、四川省组织了公共数据供需对接活动,例如山东省平台开展了公共数据资源开放需求征集在线填报,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数据需求,如图17所示。 图17 山东省平台开展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需求征集活动0253.4.3 优质利用成果高德地图(停车场板块)利用浙江省数据开放平台开放的停车场数据满足用户的出行停车需求,为市民提供停车指引,可根据用户的出行特点制定停车方案并展示停车场的实时动态信息,如图18所示。 图18 浙江省平台展示的高德地图(停车场板块)应用026贵州省平台展示的“追花族”应用通过调用气象数据与预警信息,为养蜂人转场提供信息服务,如图19所示。 图19 贵州省平台展示的追花族应用027数林建言028四、数林建言4.1 制度供给与组织保障在法规政策效力与内容方面,建议各地在制定有关数据开放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时对数据开放要求、数据利用要求、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和保障机制作出具体要求。在组织与领导方面,建立数据开放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建议地方党政领导在公开场合发表明确支持数据开放工作的讲话,加大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公开专门针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方案,并明确每项工作计划的责任单位。在标准规范方面,建议制定并公开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有关政府数据开放的标准规范和操作指南,并对开放过程管理、分级分类、开放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平台功能、平台的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 数林建言0294.2 平台优化与持续运营在平台关系方面,建议推动省域内地市积极上线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并支持其保持自身特色,在省级平台提供地市平台的链接,探索区域数据专题等跨区域数据协同开放形式。在发现预览方面,建议提供可下载的开放数据目录,提供覆盖数据集和利用成果的高级搜索功能,并支持无条件开放数据和有条件开放数据的预览。在数据获取方面,建议扩大无条件开放数据可直接获取的范围,开通有条件开放数据申请功能并列明申请条件,对用户的有条件开放数据申请和未开放数据请求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并公开相关信息。在成果提交展示方面,建议为开发者提供多种类型的开放数据利用成果的提交入口,展示多种利用成果和利用成果的多种来源信息,包括数据集名称、数据提供部门和利用者信息等。在互动反馈方面,建议提供数据发布者的联系电话,公开用户对数据集和利用成果的评价,对用户的意见建议和数据纠错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并公开相关信息,提供权益申诉功能并对用户的权益申诉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在用户体验方面,建议推动省域内地市平台使用统一和便捷的身份认证系统,避免采集非必要的信息,并为用户订阅的数据提供更新推送功能。 数林建言0304.3 数量提升与质量保证在数据数量方面,建议持续开放更多有效数据集,重点提升数据容量,开放更多高容量数据集,提高单个数据集的容量,特别是以API接口形式开放的、动态的、大容量的数据;省本级政府整合省域内各地市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数据集进行开放。在数据质量方面,建议清理高缺失、碎片化、低容量的数据集,保持开放数据集的不断增长和动态更新。在数据规范方面,建议推进数据的分级分类开放,对数据集标注不同的开放类型和属性,并配备相应的、差异化的开放授权协议。提高开放数据集可机读格式、非专属格式、RDF格式的比例,降低申请和调用API接口的难度,为开放数据集提供丰富的元数据信息,省域内各地市开放的相同数据集在数据项上应尽量保持一致,以便于开发利用。在开放范围方面, 建议提高开放数据集的主题覆盖面和部门覆盖面,开放更多常见数据集和关键数据集。 数林建言0314.4 数据利用与生态培育在大赛举办方面,建议加强省与地市的上下联动,发挥省对地市的赋能作用,扩大开放数据创新利用比赛的影响力并提升赛事组织的实际效果,同时鼓励地市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专项赛题。在引导赋能方面,建议积极组织多样化、常态化、专业性的引导赋能活动,营造有利于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生态体系。在成果数量与质量方面,建议进一步提高有效利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清理与数据开放无关的、由政府自身开发的、无法获取或无法正常使用的成果,为展示的利用成果标明其所利用的开放数据集并提供有效链接。在利用多样性方面,建议鼓励和引导高校、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参与,以提高开放数据利用者类型的多样性,并通过各行业领域的促进活动提升成果形式与主题覆盖的多样性。 数林建言032评估方法033五、 评估方法5.1 评估指标体系开放数林指数邀请国内外政界、学术界、产业界七十余位专家共同参与,组成“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体现跨界、多学科、第三方的专业视角。专家委员会基于数据开放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借鉴国际数据开放评估指标体系的经验,立足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要求与地方实践,构建起一个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评估指标体系,并为每项指标分配了权重,如图20所示。 图20 开放数林指数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034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准备度、平台层、数据层、利用层四个维度及下属多级指标,如图21所示:准备度是“数根”,是数据开放的基础,包括法规政策效力与内容、标准规范、组织与领导等三个一级指标。平台层是“数干”,是数据开放的枢纽,包括平台关系、发现预览、数据获取、成果提交展示、互动反馈、用户体验等六个一级指标。数据层是“数叶”,是数据开放的核心,包括数据数量、数据质量、数据规范、开放范围等四个一级指标。利用层是“数果”,是数据开放的成效,包括利用促进、利用多样性、有效成果数量、成果质量等四个一级指标。035 图21-1 2021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指标体系(省域)036利用层数据层平台层准备度 图21-2 2021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指标体系(省域)0375.2 评估对象 2021 年起,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将原来的评估对象“省级”调整 为“省域” (含省和自治区)。此前报告中的评估对象“省级”更多将省作为一个“层级”来进行评测,“省级”主要是指“省本级”,包括省直属部门和机构。然而,省和自治区不仅仅是一个层级,更是一个“区域”,省和自治区政府在数据开放工作上的职责范围不仅限于省本级,还包括对省内下辖地市的赋能、规范和协调作用。因此,从本年度开始,开放数林指数将“省域”(含省和自治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估,并注重省市两级在数据开放上的协同性和互通性。根据公开报道,以及使用“数据开放”“数据公开”“公共数据”“政务数据”“政府数据”“地名数据”“地名政府数据”“地名开放数据”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了截至 2021 年 10月我国已上线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并从中筛选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平台:1、原则上平台域名中需出现 ,作为确定其为政府官方数据开放平台的依据。2、平台由行政级别为地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建设和运营(不含港澳台)。3、开放形式为开设专门、统一的地方数据开放平台,或是在政府官网上开设专门栏目进行集中开放,由条线部门建设的开放数据平台不在评估范围内。038 表5 省本级平台一览表(按拼音首字母排序)本次评估中,共发现符合以上条件的省级平台20个(如表5所示)和城市平台 169个(不含直辖市,如附录所示),报告将上线了以上这些平台的27个省域(不含港澳台和直辖市)作为评估对象。5.3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准备度 评估主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年度计划与工作方案、标准规范、新闻报道等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文本分析。搜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在搜索引擎以关键词检索相关法规与政策文本、标准规范、年度工作计划、地方党政领导讲话的新闻报道以及数据开放主管部门的信息;二是在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通过人工观察和关键词检索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039平台层 评估主要采用人工观察法对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各项功能进行观测并做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同时,还对平台的回复时效和回复质量进行了评估,回复情况采集截止时间为2021 年 11 月。数据层 评估主要通过机器自动抓取和处理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开放的数据,结合人工观察采集相关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文本分析和空间分析。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对“动态更新”这一指标的评测时段为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利用层 评估主要对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展示的利用成果进行了人工观察和测试,对 2019 年以来各地开展的开放数据创新利用比赛信息进行了网络检索,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此外,为确保采集信息准确,避免遗漏,部分指标采取报告制作方自主采集和向各地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各地征集结果经过报告制作方验证后纳入数据范围。同时,本次评估发现,个别已上线的地方平台出现下线造成数据供给中断的情况,或虽然平台仍在线,但实际上无法通过平台获取数据的问题。0405.4 指标计算方法指数制作方基于各地在各项评估指标上的实际表现从低到高按照 0-5分共 6 档分值进行评分,其中 5 分为最高分,相应数据缺失或完全不符合标准则分值为 0。对于连续型统计数值类数据则使用极差归一法将各地统计数据结果换算为 0-5 分之间的数值作为该项得分。各地平台在准备度、平台层、数据层、利用层四个维度上的指数总分等于每个单项指标的分值乘以相应权重所得到的加权总和。最终,各地开放数林指数等于准备度指数、平台层指数、数据层指数、利用层指数乘以相应权重的加权平均分。省域开放数林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省域开放数林指数20 2038 22041附录042 城市平台一览表(不含直辖市,按行政层级及拼音首字母排序)043044045指数制作团队报告校对组观察员郑磊、刘新萍、张忻璐、吕文增、华蕊、张宏、侯铖铖纪昌秀、王翔、马李滨、韩笑、李传琪蔡伊南、常媛媛、陈美欣、陈 业、程义婷、董万怡梦、段武鸿、段晓耀、冯会丹、龚小洛、黄河水、黄思雅、蒋 佳 钰、景宇欣、李行行、梁熠扬、廖月妮、刘 予、卢一鸣、莫 涛、钱宇霆、孙萧航、王 芮、王艳梅、王野然、尉 苇、温 顺 月、吴海珍、肖姝阳、辛 悦、徐丹丹、许怡婷、郁春江、于 丹、于锦文、翟 玮、周梦雪、朱钰谦指数制作方046评估专家委员会

注意事项

本文(2021-2022下半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省域).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