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计算机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_21年底的计算机正如18年的半导体_40页_2mb.pdf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计算机行业 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2年 07月 02日( 评级)分析师 缪欣君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80003分析师 张若凡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90001联系人 陈涵泊联系人 罗戴熠联系人 刘静一21年底的计算机正如 18年的半导体行业投资策略核心观点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复盘历史,计算机牛市要素有三:流动性 产品周期 白马启动。展望未来,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大信创背景下,板块牛市所需的三要素已基本具备,因此判断未来 23年计算机迎来新一轮行情是大概率事件。智能汽车领域:1、我国智能座舱搭载率快速提升: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我国智能座舱搭载率(新车上险数量口径)快速提高, 2021年联网智能座舱新车搭载率达到 13.61%,同比提高 4pct,智能座舱各主要功能搭载率均有所提升;2、自动驾驶向 L3/L4渗透: 一方面国内 ADAS搭载率快速提升, 2021年我国 ADAS前装标配新车搭载率约为 39.6%, L2标配新车搭载率约为 19.4%。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 L2将广泛配置, L3-L5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普华永道数据,到 2035年中国 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将达到 34%;3、 22年将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元年:政策端: 深圳率先立法,支持 L3级自动驾驶合法上路经营; 计算平台端: 英伟达 Orin已上车,高通 Ride有望于 2022年量产; 车企端: 多家车企发布新车,预埋高级别自动驾驶硬件。金融信创领域:规模化落地: 2021年是行业信创元年,金融行业引领规模化落地,预计金融信创将由办公系统向业务系统渗透。工业软件:工业软降有望回升: 1)政策继续加码智能制造,渗透率持续提升; 2) 5月和 6月制造业持续恢复逐步缓解了对制造业可能降低未来工业软件支出的担忧; 3)本土厂商陆续发布重磅产品,高端领域国产化加速。电力 IT领域: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或将到来:发电端: 功率预测及电力交易系统,显著受益上游新能源发电高增; 配电端: 虚拟电厂调节“源 -荷”空间显著,海外商业模型成熟; 用电端: 营销 2.0江浙试点上线,预算充足全面加速推广。网络安全领域:数据安全市场的落地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加速: 上半年监督部门密集出台数据安全相关政策文件;随着区域性疫情结束,网络安全公司业务有望进入反弹期。核心观点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建议关注:1)智能汽车: 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华阳集团2)金融信创: 1. IT底座: 中科曙光、景嘉微、中国长城、东方通、中国软件、宝蓝德、海光信息(拟 IPO); 2. 金融 IT: 恒生电子、顶点软件、金证股份、长亮科技、宇信科技、信安世纪、京北方、天阳科技3)工业软件: 宝信软件、中控技术、中望软件、赛意信息、鼎捷软件、能科科技4)电力 IT: 朗新科技、国能日新、南网科技、远光软件、映翰通、云涌科技、恒实科技5)网络安全: 1.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及传统数据安全平台产品: 安恒信息、启明星辰、深信服、绿盟科技、山石网科、天融信; 2. 密码及身份认证:亚信安全、信安世纪、吉大正元、格尔软件、卫士通、数字认证风险提示:智能汽车: 智能车及自动驾驶发展不及预期。金融信创: 金融信创推广不及预期。工业软件: 1)宏观经济不景气;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3)技术推广不及预期; 4)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5)外部技术封锁风险 /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6)测算主观性偏差风险。电力 IT: 1)电网投资不及预期; 2)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 3)电网信息化投入不及预期。网络安全: 1)疫情导致公司或下游经营节奏放缓; 2)行业竞争加剧目录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 21年底的计算机,正如 18年底的半导体 重申, 21年底的计算机正如 18年的半导体2、复盘过去、展望 未来 2.1 复盘: 6月工业软件反弹的三个核心逻辑 2.2 未来:工业软件反弹逻辑有望延申至计算机行业4、金融信创: 金融行业引领规模化落地,未来将向业务系统渗透 5.1 政策继续加码智能制造,渗透率持续提升 5.2 制造业市场需求已触底反弹,缓解行业景气度担忧 5.3 本土厂商陆续发布重磅产品,高端领域国产化提速6、电力 IT: 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或将到来3、智能汽车: 座舱芯片持续高景气,自动驾驶向L3/L4渗透 3.1 智能座舱持续高景气,搭载率持续提升 3.2 自动驾驶向 L3/L4渗透 3.3 2022年将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元年 金融信创:规模化落地5、工业软件: 政策持续加码智能制造,高端领域国产化提速 6.1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策,新型电力系统为改革重点方向 6.2 电网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预算显著提升 6.3 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到来 6.4 投资建议7、网络安全: 相关公司业务将进入反弹期,数据安全市场下半年有望加速落地 7.1 大安全战略清晰,国家意志不可动摇 7.2 网络安全上市公司业绩复盘及展望 7.3 建议关注数据安全市场落地放量8、风险提示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1年底的计算机,正如 18年底的半导体 1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图 : 1月报告 计算机全年行情演绎推演 逻辑逐步验证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1、重申, 21年底的计算机正如 18年的半导体 我们年初所判断的板块预期受疫情影响被部分打乱 , 但主线的演绎逻辑已得到验证 。 疫情影响主要体现在二季度的需求收缩和交付推迟上 , 但过去半年政策面与消息面仍不乏对板块整体的催化 。 除陆续推出的金融 、 工业板块信创相关政策外;我们认为俄乌战争影响下 , 俄罗斯部分银行被 SWIFT制裁亦对我国的行业信创催化产生积极作用 。 因此我们的逻辑不变 , 重申对行业看多不变 , 即 21年底的计算机 , 正如 18年底的半导体 。 结构看 , 首推工业软件 , 业绩拐点验证的同时 , 政策面持续催化 , 三季度情绪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 同时建议重视金融 IT( 金融信创 +数字货币 ) 、 能源与建筑 IT等板块的机会 。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图 : CS计算机行业在 14、 18年分别迎来了互联网金融与云原生两条主线引领的行情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1、重申, 21年底的计算机正如 18年的半导体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 :10年 CS计算机互金 云 复盘历史 , 计算机牛市三要素有三:流动性 产业周期 白马启动 。 1415年的互联网金融和 1819年云原生两条主线引领的计算机板块行情 , 发生时均具备这三个要素 , 首先在市场具备充裕流动性的情况下 , 产业周期轮动 , 紧接着行业白马启动 , 业绩兑现从而引领板块行情 。 2223年有望迎来以大信创为主线的新一轮行情 。 站在当前时点 , 我们认为大信创背景下 , 板块牛市所需的三要素已基本具备 , 因此判断未来 23年计算机迎来新一轮行情是大概率事件 。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复盘过去、展望未来2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展望未来 , 先需复盘过去 。 我们认为此轮计算机反弹的领军板块 工业软件 ( 大信创分支 ) 的反弹逻辑主要有三: 1、 目前股价处于历史低位 , 同时估值合理 :当前计算机板块正经历深度回调 , 估值已回归到合理水平 , 2022年 5月后迎来复苏 。 以中望软件为例 , 最高点以来下跌幅度达 54%, 在 4月 8日最低位置 PE仅 40X。 工业软件已从 PS到可看 PE阶段 。图 :中望软件 PE( TTM)目前处于历史地位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2.1、复盘: 6月工业软件反弹的三个核心逻辑050100150200250300350中望 PE(TTM) 平均值 1STDV -1STDV1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政策驱动 , 工业软件是战略性资产: 我们判断 6月的板块催化来源主要是人民日报发布的文章 。 人民日报于 5月 25日发布的两篇文章明确了软件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座 , 在战略层面对行业信创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肯定 。 同时总书记在 21年 5月发表讲话中强调行业应高度重视科技攻关工业软件 , 与半导体等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并列 。 多重政策支持下行业景气度上升 。 3、 22Q3报表有望迎来中期拐点: 工业软件板块 21年四个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呈现 “ 前高后低 ” 的趋势 。 在 21年 Q3净利润基数较低的背景下 , 叠加 2022年疫情影响企业签约与产品交付 , 导致 22Q2的需求后移 , 我们认为 22Q3业绩反弹是大概率事件 。图 :人民日报 5月 25日两篇文章对能源、制造、金融业软件的重要性给予高度肯定率资料来源:人民网,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2.1、复盘: 6月工业软件反弹的三个核心逻辑5.2410.02 9.28 10.1376%42%48%39%0%10%20%30%40%50%60%70%80%9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21年 Q1 2021年 Q2 2021年 Q3 2021年 Q4工业软件白马净利润(亿元) yoy图 : 21年工业软件白马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1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工业软件反弹的逻辑 , 也是计算机行业反弹逻辑的缩影 。 只是工业软件反弹最早 , 逻辑最强 。 考虑目前计算机行业的整体估值较低 ,叠加基本面趋势 , 我们认为其余板块仍有望在下半年对反弹逻辑进行演绎 。 但考虑疫情影响较大 , 部分企业存在 Q2和全年业绩下调风险 , 仍需持续进行跟踪 。 具体到细分板块 , 后续的主线如何选择 ? 我们建议从两个维度把握: 1、 Q3业绩加速反弹 , 同时政策强驱动板块:如工业软件 、 金融 IT( 金融信创 ) 、 能源与建筑 IT、 网络安全 。 2、 Q2高景气度 , 下游客户支付能力强板块:如智能汽车 、 金融 IT ( 金融信创 ) 等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2.2、未来:工业软件反弹逻辑有望延申至计算机行业图 :客户支付能力越强,政策驱动力度越大,则 Q3业绩反弹有望更快速1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智能汽车:座舱芯片持续高景气,自动驾驶向 L3/L4渗透3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我国智能座舱搭载率快速提升 。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 , 我国智能座舱搭载率 ( 新车上险数量口径 ) 快速提高 , 2021年联网智能座舱新车搭载率达到 13.61%, 同比提高 4pct, 智能座舱各主要功能搭载率均有所提升 。 高通 8155平台高市占率 , 8295平台将于 2022年量产 。 高通是全球汽车智能座舱计算平台领导者 , 全球领先 25家汽车制造商中有20家采用了高通计算平台 。 高通第 3代 8155平台于 2020年底量产交付 , 目前广汽 、 吉利 、 长城 、 威马等多个国产车厂已应用 。2021年 1月 , 高通推出第 4代座舱 8295平台 , 制程 5nm, 增强了图形图像 、 多媒体 、 计算机视觉和 AI等功能 , 我们预计有望于2022年开始量产 。 在 CES2022展会期间 , 中科创达发布基于高通 SA8295硬件平台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 2022年 6月集度汽车 ( 百度智能汽车品牌 )发布汽车机器人 ROBO-01, 是国内搭载高通骁龙 8295芯片首发车型 , 预计于 2022年秋季推出首款量产车型的限定版 。图 :中国上险新车智能座舱功能搭载率 图 :集度 ROBO-01将搭载高通 8295芯片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高通官网,中科创达官微,集度汽车官微,天风证券研究所3.1、智能座舱持续高景气,搭载率持续提升1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国内 ADAS搭载率快速提升 。 从上险新车搭载率角度来看 ,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 , 2021年我国 ADAS前装标配新车搭载率约为 39.6%, L2标配新车搭载率约为 19.4%, 其中 L2+搭载率约为 8.3%, 分功能来看 , 2021年主动刹车 ( AEB) 、 自适应巡航( ACC) 、 盲区监测 ( BDS) 、 全景环视 ( AVM) 、 自动泊车 ( APA) 搭载率分别为 37.9%、 25.8%、 16.0%、 22.5%、 11.9%。 全球视角看 , L2将广泛配置 , L3-L5渗透率持续提升 。 算法能力提升 、 激光雷达成本下降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 , 根据ICV Tank数据 , 2021年全球 L2搭载率约为 28.54%, 预计 2026年达到 64.76%。 L3-L5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 , 2026年达到 2.21%。 根据普华永道数据 , 2030、 2035年中国 L3及以上自动驾驶搭载率将分别达到 11%、 34%。图 :中国上险新车 ADAS功能搭载率 图 :全球各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乘用车销量)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普华永道 - 2020年数字化汽车报告(首篇) , ICV Tank,天风证券研究所3.2、自动驾驶向 L3/L4渗透1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深圳率先立法 , 支持 L3级自动驾驶合法上路与经营 。 2022年 6月 ,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 通过 , 从 8个大方向进行规定 , 全面涵盖了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的定义 、 市场准入 , 到路权 、 权责认定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管理办法 。 我们认为 条例 有以下三个重点: 1) 完全无人驾驶: 明确提到 “ 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不配备驾驶人 ” , 开放不配备驾驶人的车辆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 , 推动区级行政区全域开放测试与应用试点 , 并明确事故及违章责任认定; 2) 合法上路: 在智能网联汽车取得相关准入 , 列入国家或深圳汽车产品目录后 , 可以销售;经交管部门登记后 , 可以上道路行驶;经交通运输部门许可 , 可以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 L3自动驾驶有望合法上路 。 3) 运输经营与收费: 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满足条件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 并可收取相关费用 , 我们认为代表无人驾驶 Robotaix获得法规认可 。 我们认为 条例 是全国首个对 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权责 、 定义等重要议题进行详细划分的官方管理文件 , 后续深圳有望继续出台更详细的规范性文件 , 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的 L3级自动驾驶准入政策提供标准 , 我国自动驾驶立法进程有望加速 。资料来源:深圳人大网,天风证券研究所3.3、 2022年将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元年图 :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部分内容1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计算平台端 , 英伟达 Orin已上车 , 高通 Ride也有望于 2022年量产 。 英伟达 AGX Xavier芯片于 2018年开始出货 , 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 Orin计划用于 2022年量产 , 算力将达到 254TOPS, 目前已经获得蔚来 、 理想 、 沃尔沃 、 奔驰等多个整车厂定点项目 。 高通于 2020年 1月推出 Ride平台 ,入局 ADAS计算平台 , 能够支撑 L1-L5各级别自动驾驶场景 , 长城 、 通用 、 大众 、 宝马都将基于高通 Ride平台开发 ADAS系统 。 车企端 , 多家车企发布新车 , 预埋高级别自动驾驶硬件 。 以国内新势力为例 , 蔚来 ES7、 理想 L9已经推出 , 分别搭载了 4颗 、 2颗英伟达 Orin芯片 , 小鹏 G9将于 2022年下半年推出 , 预计搭载 2颗英伟达 Orin芯片 。 感知层面 , 蔚来 ES7自驾平台算力 1016TOP, 搭载 1个激光雷达 、 5个毫米波雷达 、 12个超声波雷达 、 1个双目前方感知摄像头 、 4个环视摄像头 、 7个环境感知摄像头 , 高级别自动驾驶具备硬件基础 。 重点公司:中科创达 、 德赛西威 、 华阳集团图 :英伟达 Drive Orin芯片 图 :蔚来 ES7与理想 L9智能驾驶硬件配置资料来源:英伟达官网,高通官网,快科技,车家号,易车网,天风证券研究所3.3、 2022年将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元年蔚来E S 7 理想L 9上市时间 2 0 2 2 / 6 / 1 5 2 0 2 2 / 6 / 2 1辅助驾驶芯片 O r in - X * 4 O r in - X * 2芯片算力 1 0 1 6 T O PS 5 0 8 T O PS环境感知摄像头(个) 7 7前方感知摄像头类型 双目 双目环视摄像头(个) 4 4车内摄像头(个) 2 超声波雷达(个) 前6 、后6 前6 、后6毫米波雷达(个) 5 1激光雷达(个) 1 11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金融信创:金融行业引领规模化落地,未来将向业务系统渗透41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4、 金融信创:规模化落地 2021年是行业信创元年,金融行业引领规模化落地。 自 2020年末开始,金融行业国产化应用案例出现, 2020年 11月金融信息技术创新生态实验室成立,标志金融信创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2021年金融信创进入二期试点, 试点范围扩大,试点深度要求提高,金融行业引领行业信创规模化落地。图 :金融信创发展历程及未来预测2013.1浪潮天梭 K1小型机上市,我国成为继美日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新一代主机技术的国家2013.12银监会强调加快银行业自主可控2014.9银监会发布 39号文明确提出到 2019年各银行金融机构自主可控技术应用占比不低于 75%2014.10邮储银行自主可控核心去 IOE完成 ,银行业实现第一个中大型自主可控案例2016百信银行已经 实现金融机构完全去“ IOE”2018.6人民银行明确指出推进 核心领域自主可控在金融业的应用2019.8人民银行科技司发布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实现 稳定创新自主可控、防范系统性金风险 作为金融 IT基础建设的关键目标2020.8金融行业 一期试点 启动试点机构 47家,主要是头部银行保险券商、一行两会和交易所2021.5金融行业 二期试点启动,试点机构198家,要求 OA、邮件全部替换预计金融行业信创试点机构国产化投入占全年 IT支出 15/%预计金融行业信创试点机构国产化投入占全年 IT支出 30%预计完成一般系统 (公文、财务、人事、决策支持等系统)的国产替换2021 2022 2023资料来源:亿欧智库,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1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我们预计,金融信创将 由办公系统向业务系统渗透 。金融信创初期以 OA、邮件等办公系统替换为主,随着国产产品性能提升,稳定性加强,以及与应用软件产品适配加深,金融信创将向业务系统逐步渗透,信创产品占比提升,金融机构信创投入加大。 基础软硬件外,关注金融 IT厂商。 我们认为,在信创推进过程中,基础软硬件、整机等 IT底座的国产化将带动应用软件的替代,各类金融 IT厂商也将受益。 重点公司: 1) IT底座:中科曙光、景嘉微、中国长城、东方通、中国软件、宝兰德、海光信息(拟 IPO); 2)金融 IT:恒生电子、顶点软件、金证股份;长亮科技、宇信科技、信安世纪、京北方、天阳科技图 :金融信创推进路径办公系统( OA、邮件等)管理类系统( CRM、 ERP、风险管理等)渠道类系统(网银、柜台、手机银行等)业务系统(核心系统、信贷管理、支付清算)整机( PC、服务器)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硬件( CPU、 GPU、存储等)信创推进深入,国产化占比提升,信创投入加大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4、 金融信创:规模化落地2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工业软件:政策持续加码智能制造,高端领域国产化提速5215.1、政策继续加码智能制造,渗透率持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对外发布 “ 十四五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明确提出 到 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 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 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建成 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 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 70%和 50%, 培育 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 、 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 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 , 完成 200项以上国家 、 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 建成 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 十四五 ”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进一步提出要发展包括智能化制造等在内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推动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 ; 发展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 。 规划 提出 到 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8%, 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 45%。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天风研究所2015年 2018年2017年 2020年2016年 2019年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20182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8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的通知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8版) 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 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 5G+工业互联网” 512工程推进方案 2021年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规划( 20212023年)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图 : 2015-2021年智能制造主要政策225.2、制造业市场需求已触底反弹,缓解行业景气度担忧45464748495051525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22年第一季度 2月 、 3月开始 , 全国各地受到疫情影响 , 特别是华东上海地区 , 对制造业供应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 PMI) 3月和 4月环比持续下降 。 我们认为由于二季度疫情的影响 , 短期对于工业软件公司现场实施交付带来压力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 PMI) 4月为 47.4%触底 , 5月 、 6月开始持续反弹 , 6月份 PMI为 50.2%, 比上月上升 0.6个百分点 , 重回临界点以上 , 制造业恢复性扩张 。 其中生产指数为 52.8%, 比上月上升 3.1个百分点 , 重回临界点以上 , 表明制造业生产加快恢复 。新订单指数为 50.4%, 比上月上升 2.2个百分点 , 重回临界点以上 , 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 。 我们认为 5月和 6月制造业持续恢复逐步缓解了对制造业可能降低未来工业软件支出的担忧 , 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 , 下半年制造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 , 工业软件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核心方式 , 支出相对刚性 , 有望处于较高的景气度周期 。图 : 2020年 12月至今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单位: %235.3、本土厂商陆续发布重磅产品,高端领域国产化提速 十年磨一剑 , 宝信软件深耕钢铁行业发布大型 PLC。 宝信经过十余年的研发 , 于 2021年发布面向冶金高端装备工艺需求的大型PLC产品 , 解决大型 PLC行业长期被海外厂商 “ 卡脖子 ” 的问题 。 宝信软件携手华为 、 紫金山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全球首个广域云化 PLC技术试验成果 。 作为行业的翘楚 , 宝信软件具备解决方案所需要的行业 Know-how与完善软件生态 , 紧跟技术发展潮流研发新产品 , 未来公司将逐渐提升产品竞争力 , 有望进入国产大型 PLC第一阵营 。 实现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 , 中望推出新一代 3D 发布 。 中望发布一版 3D CAD产品 , 首次突破 G3高连续性曲面建模 , 支持高效特征历史重生成 , 扩展了模具 、 钣金 、 管道等多个行业应用的工具集等 。 同时首次增加结构 CAE组件 , 已经实现设计仿真一体化的操作环境 , 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 、 精确的静力学 、 动力学 、 结构传热 、 线性与非线性结构分析 , 满足设计端的快速实时仿真需求 。 我们认为本土厂商陆续发布重磅产品 , 将加速高端工业软件领域国产化进程 , 持续看好在自主可控程度较高 , 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工业软件厂商 , 重点公司:宝信软件 、 中控技术 、 中望软件等 。 同时关注目前处于较高景气赛道公司 , 重点公司:赛意信息 、 鼎捷软件 、 能科科技等 。资料来源:宝信软件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中望软件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图 :中望推出新一代 3D 发布 图 :宝信推出大型 PLC2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电力 IT: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到来62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1、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策,新型电力系统为改革重点方向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策,相应提出了电力改革需求: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 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同时,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新型电力系统政策频出,成为 2021至 2022年以来电网改革的重点方向: 2021年 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后续政策持续跟进。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求是网,发改委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2021年 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2年 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 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提出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加强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完善适应可再生能源局域深度利用和广域输送的电网体系、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完善灵活性电源建设和运行机制、完善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探索建立区域综合能源服务机制。 2021年 11月 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政策2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2、电网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预算显著提升坚强智能电网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北极星售电网,求是网,全球化工设备网,天风证券研究所泛在电力物联网 新型电力系统 2009年至 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 2011年至 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 2016年至 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起 2019年起 2021年起 2019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两会”指出,首次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 3月 8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泛在电力物联网承载贯通电网生产运行、企业经营管理和对外客户服务的数据流和业务流,与能源流共同构成“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 2021年 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网预计,到 2035年,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到 2050年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2021-2035 年是建设期, 2036-2060年是成熟期电网改革近年来经历了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新型电力系统三个阶段,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过渡,引导电网建设重心逐渐由输变电向后端配售电倾斜,坚强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作为电网的两大主要阶段,坚强智能电网支撑了 2009-2020年电网的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支撑下阶段至 2050年的电网建设。2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2、电网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预算显著提升电网投资加大,行业景气度高企,配电等环节预算侧重明显。 国家电网公布计划“十四五”期间投入 3500亿美元(约合 2.23万亿元),南方电网 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 提出,南方电网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 6700亿元,故“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额将超过 2.9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的 2.5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的 2万亿元显著提升。 南网“十四五”期间,配电网的规划投资达到 3200亿元,约占总投资额 6700亿的近一半。资料来源:国际电力网,天风证券研究所22.572.900.511.522.533.5十二五 十三五 十四五电网投资(万亿)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划接近 3万亿32003500配网 其他南网十四五投资额(亿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天风证券研究所2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3、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或将到来功率预测:发电企业并网刚需。 新能源电力不稳定性和电力系统实时平衡要求的矛盾,作为电力的传输方,电网需要根据下游的用电需求(一般下游用电需求相对稳定且可预测)提前作出发电规划(根据用电需求,按时间段安排火电、水电、新能源电力等多种电源的发电出力),并根据实时的电力平衡情况做出实时的电力调节和控制。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电网端进行电力调控和电力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资料来源:国能日新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功率预测系统发电端:功率预测及电力交易系统,显著受益上游新能源发电高增2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3、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或将到来发电端:功率预测及电力交易系统,显著受益上游新能源发电高增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发电企业增收增效,提升业务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发电企业在不同类型的电力交易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等 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支持发电企业未交易电量价格的持续滚动计算及动态利润测算,通过智能电价对比分析,筛选较优价量组合方案,为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提供辅助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市场报价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好的盈利水平。资料来源:远光软件官微,天风证券研究所远光软件发电企业市场交易辅助决策系统资料来源:远光软件官微,天风证券研究所3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3、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或将到来配电端:虚拟电厂调节“源 -荷”空间显著,海外商业模型成熟虚拟电厂通过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多种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和协同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的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协调管理系统。对外既可以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的电力。虚拟电厂是电力市场的重要参与方。虚拟电厂通过虚拟聚合、参与市场市场报价、市场出清、下达市场指令、虚拟电厂跟随、参与市场结算等流程参与电力市场虚拟电厂与电力市场关系资料来源:北极星火力发电网,王宣元 虚拟电厂与电力市场 ,天风证券研究所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3、电力信息化业务景气,全面机遇期或将到来用电端:营销 2.0江浙试点上线,预算充足全国加速推广前期高预算投入,江苏、浙江试点营销 2.0系统, 营销 2.0全国铺开在即 。 2020年 5月,中电普华中标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2019年营销系统 2.0统一设计服务,中标金额人民币 3.26亿元。 2020年 12月,营销 2.0在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率先实现基础业务试点上线,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2022年 5月 17日,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营销 2.0)浙江示范建设工作汇报会在北京召开。随着江浙试点完成,营销 2.0等核心系统有望于下半年开始全国推广营销 1.0界面 营销 2.0界面资料来源: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官微,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官微,天风证券研究所3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4、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双碳”背景下,电力市场化改革具有强劲动能,电力信息化企业有望显著受益于电网投资的提升,并在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加速商业模式的升级突破。 建议关注:朗新科技、国能日新、南网科技、远光软件、映翰通、云涌科技、恒实科技。3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网络安全:相关公司业务将进入反弹期,数据安全市场下半年有望加速落地73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网络安全是国家 “ 大安全 ” 战略的重要主线之一 :根据 国家安全战略 ( 2021 2025年 ) , 科技安全 是十四五期间安全工作的关键领域之一 , “ 要增强产业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 筑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安全底线 , 确保粮食安全 、 能源矿产安全 、 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 , “ 加快提升生物安全 、 网络安全 、 数据安全 、 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的治理能力 ” 。 从 2022上半年来看 , 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不断加剧 , 安全事件广受关注 , 政府和关键基础设施运营者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加深 :1) 2月下旬以来,我国互联网持续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境外组织攻击控制境内计算机对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进行攻击2) 俄乌冲突引发众多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破坏社会和网络空间稳定3)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正式发布规定,各实体在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或个人合作时,跨境发送漏洞信息需获得许可4) 大学生学习软件“超星学习通”软件数据库超 1.7亿条信疑遭泄露,获得社会面广泛关注 展望 2022下半年 , 随着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 、 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工作 、 HW行动以及 DSM数据安全管理认证的推进 , 我们认为网络安全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沈阳网络安全协会公众号,光明网公众号,聚铭网络公众号,安全内参公众号,网络空间安全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7.1、大安全战略清晰,国家意志不可动摇图 :俄乌冲突阶段网络攻击统计,针对俄乌的攻击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图 :俄乌冲突阶段各行业受影响对比,关键基础设施为重灾区3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上半年受到华南 、 华东以及北京地区区域性疫情反复的影响 , 网络安全上市公司增速放缓 , 22Q1部分公司收入增长低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