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国金证券-医药健康行业研究_肿瘤与自免领域的小分子原研强劲新星_27页_3mb.pdf

  • 资源ID:132269       资源大小:3.95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金证券-医药健康行业研究_肿瘤与自免领域的小分子原研强劲新星_27页_3mb.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医药健康指数 1659 沪深 300 指数 3993 上证指数 3123 深证成指 11207 中小板综指 11476 相关报告 1.关注防疫研发进展,把握疫情后医疗恢复 -医药健康行业周报, 2022.5.25 2.宣泰医药招股书梳理 -宣泰医药招股书梳理, 2022.5.24 3.国产口服新冠药取得进展,关注三大投资机遇 -新冠进展点评, 2022.5.24 4.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专题:在探索中坚持前行 -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专题 ., 2022.5.22 5.创新驱动成长,关注防疫研发进展 -医药行业周报, 2022.5.22 赵海春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4100001 (8621)61038261 zhaohc 肿瘤与自免领域 的 小分子原研强劲新星 事件 诺诚健华 拟在科创版发行不超过 2.65 亿股,募集 40 亿人民币 以支持公司在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及商业化领域的投入,推动公司多个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 , 公司是一家以 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专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 , 产品奥布替尼已成功上市且具备 Best-in-Class 潜力 。 投资要素 诺诚健华由崔霁松博士与施一公博士 等于 2015 年联合创立 ,管理团队均拥有在大型跨国药企的工作经验,现已建有 一体化生物医药平台,兼顾研发质量与研发速度的需求;形成了创新性与风险高度平衡、涵盖多个极具市场前景的热门靶点的产品管线 ,正加速成长为 为 全世界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开发并提供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领导者。 业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 奥布替尼(宜诺 凯 )已于 2020年 12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 , 用于治疗 复发 /难治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r/r CLL/SLL) 以及 复发 /难治性 套细胞淋巴瘤( r/r MCL) ; 9 款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6 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 奥布替尼(宜诺凯 )于 2021 年 1 月实现商业化销售 。 2021 年 7 月,公司与 Biogen 就奥布替尼达成一项授权合作,双方约定公司将奥布替尼在 MS 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以及除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区域内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独家权利授予 Biogen,公司获得首付款 1.25 亿 美 元以及后续潜在的里程碑款和特权使用费 。 奥布替尼是潜在的同类最佳 BTK 抑制剂 , 与同类竞品相比,具备 : 1 )精准 BTK 激酶选择性; 2 )良好的 PK/PD 特性及靶点占有率; 3)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此外,公司在进行奥布替尼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MS 和 SLE 适应症开发,中国尚无在此领域获批的 BTK 抑制剂。 行业 :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 全球 BTK 抑制剂市场蓬勃发展。 2016 年到 202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34.1% 。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以 22.7% 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200 亿美元。中国市场同样发展迅速 ,继 2017 年首个 BTK 抑制剂获批后, 2020 年已增长至 13 亿元,并预计在 2025 年将 增长到 131 亿元。 财务 : 自 2020 年末奥布替尼获批后,公司开始产生主营收入, 2021 年实现药品销售收入 2.15 亿 元。 2021 年 7 月,公司与 Biogen 就奥布替尼 在海外MS 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达成合作 , 确认技术授权 、研发服务收入 7.76、0.51 亿 元。 公司研发持续投入, 2020/2021 年研发投入分别为 4.23/7.33 亿元,同比增长 38.27%/52.41%。 2021 年 8 月,公司与 Incyte 就靶向 CD19 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Tafasitamab 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签订了合作和许可协议,公司向 Incyte 支付了 3500 万美元首付款。 公司竞争优势 : 先进高效的自主研发平台 、 核心产品优势地位 、 广泛丰富的在研产品管线 、 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 自主生产及商业化平台 。 资金募集用途及规划 : 拟募集 40 亿元用于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及商业化 , 升级研发平台 , 扩大公司营销队伍 , 信息化管理手段助力研发管理 。 风险提示 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 159417661939211122832455210526210826211126220226220526国金行业 沪深 300 2022年 05月 26 日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药健康 行业研究 买入 (维持评级 ) ) 行业周报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诺诚健华:由多位顶尖科学家组建的创新新星,奥布替尼成功上市 .4 聚焦肿瘤和自免,产品管线具备竞争力 .4 管理层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深 刻行业洞察力,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5 财务概览: 2021 年开启商业化,研发投入逐年提升 .7 客户 &供应商结构 .8 竞争优势 .9 潜在同类最佳 BTK 抑制剂,奥布替尼适应症扩展中 .10 创新推动医药行业进步,肿瘤药物蓬勃发展 .10 奥布替尼治疗淋巴瘤具备 BIC 潜力,自免适应症成功 liscense-out.12 实体瘤布局多款小分子靶向抑制剂,临床稳步推进 .21 关注 FGFR 突变患者需求, FGFR 抑制剂深度开发 .21 ICP-723:二代 TRK 小分子抑制剂 .23 资金募集用途及规划 .24 风险提示 .25 图表目录 图表 1:公司发展历程 .4 图表 2:诺诚健华在研管线概览 .5 图表 3:核心管理层背景 .6 图表 4: 2021 年营收构成 .7 图表 5: 2019-2021 年研发费用(万元)及增速 .7 图表 6: 2019-2021 年三费 .7 图表 7: 2019-2021 年前五大客户 .8 图表 8: 2019-2021 年前五大供应商 .9 图表 9: 2016-2030E 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十亿美元) . 11 图表 10: 2016-2030 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十亿人民币) . 11 图表 11:全球 2016-2030 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人数(万人) .12 图表 12:中国 2016-2030 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人数(万人) .13 图表 13:淋巴瘤治疗方法比较 .13 图表 14: 2016-2030 年全球 BTK 抑制剂市场规模(十亿)及增速 .14 图表 15: 2019-2030 年中国 BTK 抑制剂市场规模(十亿)及增速 .14 图表 16:奥布替尼、伊布替尼、泽布替尼抑制剂对比 .15 图表 17:中国针对 B 细胞淋巴瘤的 BTK 抑制剂临床进展(截至 2021 年 12 月31 日) .15 图表 18: KINOMEscan 测定结果 .16 图表 19:奥布替尼给药后血浆浓度 .17 行业周报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0:奥布替尼、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泽布替尼的 BTK 靶点占有率 .17 图表 21: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18 图表 22:治疗复发 /难治性 CLL/SLL 患者的有效性数据 .18 图表 23:治疗复发 /难治性 MCL 患者的有效性数据 .19 图表 24: 2016-2030 年全球多发性硬化症患病人数(万人) .19 图表 25: 2016-2030 年中国多发性硬化症患病人数(万人) .20 图表 26:全球针对 MS 开展的 BTK 抑制剂临床(截至 2021/12/31) .20 图表 27: 2023-2030 年全球 &中国 BTK 抑制剂治疗 SLE 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21 图表 28:全球针对 SLE 开展的 BTK 抑制剂临床(截至 2021/12/31) .21 图表 29:全球上市的泛 FGFR 抑制剂(截至 2021/12/31) .22 图表 30:中国泛 FGFR 抑制剂研发进展(截至 2021/12/31) .22 图表 31:全球获批 TRK 抑制剂(截至 2021/12/31) .23 图表 32: TRK 抑制剂中国临床进展(截至 2021/12/31) .24 图表 33:资金募投用途(万元) .25 行业周报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诺诚健华:由多位顶尖科学家组建的创新新星,奥布替尼成功上市 聚焦肿瘤和自免,产品管线具备竞争力 诺诚健华成立于 2015 年,在 具有丰富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经验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 ,聚焦 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 。 公司 已经 构建 出 一体化的生物医药平台, 可 兼顾研发质量与研发速度需求,建立了创新性与风险高度平衡、涵盖多个极具市场前景的热门靶点的产品管线 ; 2021 年 1 月,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成功实现商业化,公司加快向 Biopharm公司转型。 图表 1:公司发展历程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产品管线方面, 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奥布替尼(宜诺凯 )已于 2020 年 12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 9 款产品处于 I/II/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 6 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 Tafasitamab 已获批在博鳌超级医院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使用。 在血液瘤方面,公司拥有奥布替尼( BTK 抑制剂)、 ICP-490( CRBN E3 连接酶调节剂)和 Tafasitamab(靶向 CD19 的单克隆抗体)等具备高度差异化竞争优势及协同效应的血液瘤治疗产品,其中奥布替尼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CLL/SLL 以及复发或难治性 MCL。 在实体瘤方面,公司拥有 ICP-192(泛 FGFR 抑制剂)、 ICP-723(泛 TRK 抑制 剂)、 ICP-189( SHP2 抑制剂)等产品,覆盖多种实体瘤治疗机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公司正在开发用于治疗由 B 细胞或 T 细胞功能异常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多款产品,包括奥布替尼( BTK 抑制剂)、 ICP-332( TYK2-JH1 抑制剂)和 ICP-490( CRBN E3 连接酶调节剂)等。 行业周报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诺诚健华在研管线概览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管理层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深刻行业洞察力,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崔霁松博士与施一公博士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崔霁松博士曾任职于诺科技、美国默克。施一公博士是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类别 产品名称 靶点 研发模式 权益范围 适应症 临床区域 临床前开发 I N D 期 期 期 获批上市复发或难治性 C L L / SL L 中国复发或难治性 M CL 中国复发或难治性 M Z L 中国复发或难治性 WM 中国CLL /S L L 一线治疗 中国M CL 一线治疗 中国初治 M CD 亚型DLB CL中国复发或难治性 M CL 美国复发或难治性 CNS L 中国复发或难治性双重突变非 G CB DL B CL中国与 M I L - 6 2 联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CD20 阳性 B 细胞淋巴瘤中国I C P-4 9 0C R BN E3 连接酶自有 全球 血液瘤 -I C P-B0 2 CD3 、 C D 2 0 合作 全球 复发或难治性 B 细胞 NHL 中国I C P-2 4 8 BC l -2 自有 全球 血液瘤 -胆管癌 中国尿路上皮癌 中国F G F / EG F R 基因突变的实体瘤中国F G F R 突变的实体瘤 美国中国美国中国美国I C P-1 0 5 F G F R 4 自有 全球 肝细胞癌 中国I C P-0 3 3DDR1 、V EG F R自有 全球 实体瘤 中国I C P-B0 5 CCR8 合作 全球 实体瘤 -I C P-B0 3 I L -1 5 合作 全球 实体瘤 -I C P-9 1 5 KR A S 自有 全球 实体瘤 -全球 SL E 中国不适用 MS 全球大中华区 I T P 中国大中华区 N M SO D 中国I C P-3 3 2 T YK2 -J H 1 自有 全球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国I C P-4 9 0C R BN E3 连接酶自有 全球 自身免疫性疾病 -I C P-4 8 8 T YK2 -J H 2 自有 全球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国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奥布替尼 I C P-0 2 2 BT K 自有T a f a s i t a m a b(I C P-B0 4 )血液瘤 奥布替尼 I C P-0 2 2 BT K 自有N T R K 融合阳性肿瘤I C P-1 8 9 SH P2 自有 全球 晚期实体瘤I C P-1 9 2 泛 F G F R 自有 全球实体瘤C D 1 9 合作 大中华区复发或难治性 D L BC L / 血液瘤中国I C P-7 2 3 泛 T R K 自有 全球行业周报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 EMBO)外籍成员、西湖大学创始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等。 管理人员拥有大型跨国药企资深工作经验。 公司的主要管理团队成员拥有辉瑞、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强生公司等大型跨国药企的资深工作经验。 图表 3:核心管理层背景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姓名 董事会职务 从业背景Ji so n g C u i(崔霁松)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在医药行业的研发及公司管理方面拥有逾 2 0 年经验,曾担任美国默克早期开发团队的负责人、华领医药副总裁、保诺科技总经理、美中医药开发协会第 1 7 届主席。Ren b i n Z h a o(赵仁滨)执行董事曾担任强生公司高级、资深及主任科学家,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空间生物实验室主任,保诺科技药研生物部发现生物学总监,北京诺诚健华生物学高级总监、生物学及临床开发策略执行总监。施一公 非执行董事知名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副校长等职位。 2007 年 1 1 月起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 2 0 1 8 年 4 月起出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金明 非执行董事曾担任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助理,天津国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北京汉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董事总经理、合伙人。付山 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黑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 V i voC a p i t a l L L C 管理合伙人、东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 S i n o va c B i o t e ch C o . , L t d . 董事;自 2 0 2 1 年 6 月起担任 G e n e t r o nH o l d i n g s L i m i t e d 董事。谢榕刚 非执行董事曾任职于苏州凯风正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0 年起任上海正心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2019 年 1 1 月起担任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 2020 年 8 月起担任康方生物科技(开曼)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Z e m i nJa so n Z h a n g(张泽民)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任 G e n e n t e ch I n c. 生物信息首席科学家;自 2 0 1 4 年 5 月起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终身教授;自 2 0 1 9 年 2 月起担任 A n a l y t i ca l B i o S ci e n ce sL i m i t e d 董事会成员。曾为中国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胡兰 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 2 0 年会计经验。曾就职于安达信华强会计师事务所;自 2 0 1 9 年 3月起担任东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 2 0 2 0 年 4 月起担任北京优护万家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兼职财务顾问。陈凯先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校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药学会担任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药学会监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及副主任委员等职位。曾担任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 2 0 1 8 年 8 月起担任 Z a i L a b L i m i t e d 独立非执行董事,自 2 0 1 8年 1 0 月起担任信达生物制药独立非执行董事,自 2 0 1 9 年 1 2 月起担任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行业周报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财务概览: 2021 年开启商业化,研发投入逐年提升 奥布替尼自 2020 年 12 月获批后,公司开始产生主营收入。 2021 年实现销售收入 2.15 亿元。 2021 年 7 月,公司与 Biogen 就奥布替尼达成一项授权合作 , 2021 年度公司分别确认技术授权、研发服务收入 77,596.33 万元、5,100.33 万元 。 研发持续高投入,“自研 +引进”双轮驱动。公司 2019/2020/2021 年研发投入分别为 2.34/4.23/7.33 亿元;研发费用快速增长原因: 1)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人员成本提升; 2)公司在研项目数量增加,在研项目多个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以及在研项目进程持续推进,公司临床试验和技术服务费以及实验材料及软件服务费增长; 3) 2021 年 8 月,公司与 Incyte 就一款靶向 CD19 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Tafasitamab 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签订了合作和许可协议。 2021 年,公司拥有员工 702 人,其中研发人员346 人,占比 49.29%。 图表 4: 2021 年营收构成 图表 5: 2019-2021 年研发费用(万元)及增速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费用端: 2019/20/21 年,公司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 2.34/3.79/9.81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8751.84%、 27831.69%和 94.09%。 图表 6: 2019-2021 年三费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周报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客户 &供应商结构 客户结构: 2021 年,公司除了向合作研发方 Biogen 提供技术授权及研发服务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 79.28%外,其余各年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不到 32% ,公司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同期销售总额的 50%的情况,不存在对单一客户重大依赖的情况。 图表 7: 2019-2021 年前五大客户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供应商:公司主要供应商为 CRO 及 CMO/CDMO 专业研发服务机构、合作研发方、工程设备类供应商和物业租赁服务供应商,另还有药用辅料原材料供应商及水、电、燃气等能源供应。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五大供应商分别共占公司采购总额的 49.20%、 34.65%、 47.20%。 2019 年、2020 年、 2021 年,最大供应商分别占公司采购总额的约 23.11%、12.32%、 25.00%。 行业周报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8: 2019-2021 年前五大供应商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竞争优势 先进且高效的自主研发平台,旨在开发全球潜在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的创新 :产品公司拥有覆盖从早期药物发现到后期临床开发的自主研发平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且运行高效;在新药发现与开发方面,公司始终坚持将自主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已构建起化合物优化平台、药物晶型研究平台和难溶性药物增溶制剂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在北京、南京及广州分别设有一流的研发中心; 在临床研究方面,公司已打造一支兼具优秀的方案设计能力、高效的执行力与监管机构沟通能力的以中美两地为核心的临床开发团队。同时,公司还建立起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有效评估临床试验数据,提高药物研发效率。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正在全球 100 多个临床中心开展 26 项临床试验。 以奥布替尼为核心的产品组合持续巩固公司在血液瘤领域内的优势地位 :奥布替尼是一款潜在同类最佳的高选择性、共价不可逆的口服 BTK 抑制剂,于 2020 年 12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CLL/SLL 和复发或难治性 MCL,已被纳入 2021 版 CSCO 淋巴瘤诊疗指南并被列为复发或难治性 CLL/SLL 和复发或难治性 MCL 治疗的 I 级推荐方案。 覆盖 B 细胞与 T 细胞信号通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研产品有望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 BTK 作为 B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对 B 细胞、巨噬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等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的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都很重要, BTK 抑制剂有望为 MS、 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选择。 同时,公司正在开发因 T 细胞功能异常而引发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 ICP-332( TYK2-JH1 抑制剂)和 ICP-488( TYK2-JH2 抑制剂)等,其中 ICP-332 于 2021 年 5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ICP-488 于 2022 年 3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 I 期临床试验。 储备丰富且具备巨大临床应用价值的实体瘤产品管线 : 公司在实体瘤治疗领域拥有较为深厚的布局,产品管线覆盖多种实体瘤治疗机制,包括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拥有巨大的联合用药潜力。公司自主研发的 ICP-033( DRR1、 VEGFR 抑制剂)于 2021 年 6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公司自主研发的 ICP-189( SHP2 抑制剂)行业周报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的 IND 申请于 2021 年 10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于 2021 年 11 月获得 FDA 批准。 实力强大且拥有出色往绩的管理团队共同引领公司可持续发展 : 公司的主要管理团队成员拥有默克、辉瑞、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强生公司等大型跨国药企的资深工作经验,兼具国际创新视野与深刻的行业洞察,在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等各个环节为公司注入远见卓识。 已建立自主生产及商业化平台,加速成长为集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在广州基本完成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该基地按照中国、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家的 GMP 标准建设,可用于生产固体分散体和多种制剂,年生产能力预计可达 10 亿片量级。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组建超过 230 人的商业化团队全面推广奥布替尼,已覆盖全国数百家医院。 潜在同类最佳 BTK 抑制剂,奥布替尼适应症扩展中 创新推动医药行业进步,肿瘤药物蓬勃发展 全球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新兴医药市场的增长。新兴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新兴市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也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生物医药公司增多。近几十年间,小型的生物医药公司重要性日益提升。生物医药公司通常是由科学家创立的,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资本支持,致力于研发生物药物。 创新药物涌现。多种疾病由于产生耐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从而出现新的治疗需求。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样化的研发模式。多样化的研发模式包括:内部研发、合作 研发、专利转让和外部研发服务等。多样化的研发模式提升了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国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创新药市场持续增长。随着仿制药集中采购试点和创新药物纳入新医保,中国医药市场正在向创新驱动的市场转变。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研发的政策,如加快药品审批、专利保护、减税等。在政策支持下,创新药物的开发将持续升温,并将促进未来创新药物市场的增长。 创新药企业增加。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创新药企业发展潜力巨大,并将吸引更多的生物技术公司进入市场。 接轨国际标准。中国于 2017 年正式加入 ICH,标志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实践标准开始与国际标准接轨, 与此同时 国内药品申请注册过程正向更高、更统一的标准转变,药品审批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创新药物加速审批。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并与 ICH 标准保持一致,这一时间差将逐步缩小。审批流程将通过落实优先审批制度、将临床急需药品列入审批名单等措施进一步加快速度,能够促进更多的创新药物及时地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使患者获益 。 近年来,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蓬勃发展。目前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 2016 年 的 937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503 亿 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2.5%,并且预计到 2025 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 3,048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5.2%。至 2030 年,抗肿瘤药物市场将进一步增长到 4,825 亿美元, 2025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9.6%。 行业周报 - 1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9: 2016-2030E 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十亿美元)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在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在 2020 年达到 1975 亿元, 2016 至 2020 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2.1%。预计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在 2025 年将会达到 4162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6.1%。至 2030 年,抗肿瘤药物市场将达到 6831 亿元, 2025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0.4%。 目前,中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以化疗药物为主导,占整体市场的 63%以上。创新药不断研发及上市、患者支付能力提高等多种因素驱动下,预计 2030 年靶向治疗将成为市场主导,占整体市场 45%以上的份额。 图表 10: 2016-2030 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十亿人民币)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周报 - 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奥布替尼治疗淋巴瘤具备 BIC 潜力,自免适应症成功 liscense-out 奥布替尼是一款高选择性、共价不可逆的口服 BTK 抑制剂,采用单环母核设计,其分子结构拥有更少的氢键位点,无手性中心,从而减少迈克尔受体空间构象,可以有效提高对 BTK 激酶的选择性与抑制性。奥布替尼已于 2020 年 12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CLL/SLL 以及复发或难治性 MCL。 BTK 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各种细胞表面受体(主要包括 BCR)的信号传导中发挥核心作用。在 B 细胞癌变之后, BTK 会变得异常活跃, BTK 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会发出启动 B 细胞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信号,并在 B 细胞恶性肿瘤的生长、迁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TK 抑制剂通过作用于 BCR 信号通路,与 BTK 特异性结合而抑制 BTK 自身磷酸化,阻止 BTK 的激活,从而阻断信号传导并诱导细胞凋亡,达到对 B 细胞肿瘤发展的控制作用。 淋巴瘤是淋巴细胞病变造成的血液肿瘤,主要类型包括霍奇金淋巴瘤( 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NHL 由淋巴组织产生的异质性恶性肿瘤组成,发生率较高,占淋巴瘤的 90%。 NHL 大部分为 B 细胞型,包括侵袭性 NHL 和惰性 NHL。前者包括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套细胞淋巴瘤( MCL)及伯基特氏淋巴瘤( BL),后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小淋巴细胞白血病( SLL)、滤泡性淋巴瘤( FL)、边缘区淋巴瘤( MZL)等。在中国,最常见的 NHL 亚型是 DLBCL、 MZL 和 FL, 此外CLL/SLL 及 MCL 也较为常见, DLBCL 约占 NHL 发病率的 41%。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 2020 年全球 NHL 的患病人数为 257 万人,并预期 2030 年将达到 330 万人。 2020 年中国 NHL 的患病人数为 51万人,并 预计 2030 年达到约 73 万人。 图表 11:全球 2016-2030 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人数 (万人)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周报 - 1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2:中国 2016-2030 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人数 (万人) 来源: 公司招股说明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等。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新疗法凭借其较高的靶向性和患者获益,逐渐凸 显 出临床优势。近年来,靶向治疗淋巴瘤取得重大进展,BTK 抑制剂、 PI3K 抑制剂及 BCL-2 抑制剂均在临床上有优异表现。BTK 抑制剂阻断 B 细胞受体( BCR)诱导 BTK 活化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成功阻断 BTK 激活会导致 B 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死亡,与传统疗法相比有更小的副作用和更高的疗效。 图表 13:淋巴瘤治疗方法比较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全球 BTK 抑制剂市场 蓬勃发展 , 2016 年到 202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高达 34.1%。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以 22.7%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200 亿美元,并以 5.5%的复合年增长率 在 2030 年 扩大到 261 亿美元 。 中国市场同样发展迅速 , 2017 年首个 BTK 抑制剂获批后 ,2020 年 已 增长至 13 亿元,并预计 在 2025 年 将 增长到 131 亿元, 2030 年将 扩大到 225 亿元, 2025 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1.5%。 行业周报 - 1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4: 2016-2030 年全球 BTK抑制剂市场规模(十亿)及增速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15: 2019-2030 年中国 BTK抑制剂市场规模(十亿)及增速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BTK 抑制剂在全球共 5 款、在中国有 3 款获批上市; 2021 年奥布替尼中国市占率 11.9%。此外,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中国有 13 个处于临床阶段的 BTK 抑制剂。 行业周报 - 1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6:奥布替尼、伊布替尼、泽布替尼抑制剂对比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17:中国针对 B 细胞淋巴瘤的 BTK抑制剂临床进展(截至 2021 年 12月 31 日)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奥布替尼为潜在同类最佳 BTK 抑制剂,具备( 1)精准 BTK 激酶选择性;( 2)良好的 PK/PD 特性及靶点占有率;( 3)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精准 BTK 激酶选择性:奥布替尼采用单环母核设计,具有更少的氢键位点,无手性中心,使迈克尔受体的空间构象减少,其三维结构与BTK 激酶活性中心更匹配。在对 456 种激酶的 KINOMEscan 测定中,奥布替尼在 1M 的浓度下仅对 BTK 有 90%的抑制作用,而对其他激酶无明显抑制作用,显示出优越的 BTK 激酶选择性;伊布替尼、阿卡行业周报 - 1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替尼和泽布替尼均表现出脱靶活性。腹泻、皮疹、出血和房颤等不良反应通常与抑制 EGFR、 BMX及 TEC 等激酶的脱靶活性有关。 图表 18: KINOMEscan 测定结果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非头对头对比研究,树形图每个分支代表一种激酶,与激酶结合部分用红色圆圈表示 良好的 PK/PD 特性及靶点占有率。奥布替尼的 I 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单剂量服用 20 毫克、 50 毫克、 100 毫克及 200 毫克的奥布替尼后,Cmax 随剂量成比例上升,表明奥布替尼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及线性PK 特征。奥布替尼能够发挥长期的药效学作用,在剂量水平为 50 毫克的情况下,奥布替尼能够在 24 小时内实现 100%的 BTK 靶点占有率,在给药后 4 到 24 小时未观察到 BTK 靶点占有率降低; 而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泽布替尼中都有在 4-24 小时观察到 BTK 靶点占有率的降低。 行业周报 - 1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9:奥布替尼给药 后血浆浓度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20:奥布替尼、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泽布替尼的 BTK靶点占有率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周报 - 1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安全性方面,奥布替尼用于治疗 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伊布替尼、阿卡替尼和泽布替尼,尤其是未出现与奥布替尼的使用有关的任何严重房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基于安全性优势,以及奥布替尼 在 SLE 患者 中展现出的良好的安全性,奥布替尼具备更大的联合用药潜力,有望成为 B 细胞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石用药。疗效方面,奥布替尼在对复发 /难治性的 CLL/SLL 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33.1 个月时, ORR 为93.8%, CR/Cri 为 26.3%, PR 为 56.3%。基于文献报道的相关数据,与其他主要 BTK 抑制剂相比,奥布替尼在复发或难治性 CLL/SLL 患者中展现出更高的 ORR;在对复发 /难治性的 MCL 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16.4 个月时, ORR 为 87.9%, CR 为 34.3%,与伊布替尼、泽布替尼相比展现出了更高的 ORR 和 CR。 图表 21: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22:治疗复发 /难治性 CLL/SLL患者的有效性数据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上述数据非头对头对比研究 行业周报 - 1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3:治疗复发 /难治性 MCL患者的有效性数据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上述数据非头对头对比研究 奥布替尼用于自 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的临床同步开展中。 BTK 作为 B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对 B 细胞、巨噬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等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的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都非常重要。因此, BTK 抑制剂有望为 MS、 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创新性的治疗选择。 多发性硬化症( MS)是一种进行性、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神经元髓鞘识别为异物并攻击髓鞘,破坏大脑内部以及 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信息流动,导致脊髓和大脑中的神经及视神经受损,从而出现肌肉无力、麻痹、疼痛、疲劳、认知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和视力问题等一系列症状。 2020 年,全球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总数为282.6 万,预计 2025 年为 324.5 万, 2030 年为 370.6 万,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2.8%和 2.7%。在中国,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总数 2020 年为 4.85 万,预计该数字将以 2.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5 年将达到 5.44 万。 图表 24: 2016-

注意事项

本文(国金证券-医药健康行业研究_肿瘤与自免领域的小分子原研强劲新星_27页_3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