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华安证券-三峡能源-600905.SH-风光发电龙头_海上风电引领者_34页_1mb.pdf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风光发电龙头,海上风电引领者 主要观点: 背靠三峡集团, 打造 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 。 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公司 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营 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兼具部分中小水电业务 ,同时积极开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氢能、光热等业务,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储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目前公司陆上风电装机占比 42%,海上风电装机占 比 20%,光伏发电装机占 比 37%,业务已覆盖全国 30 个省区,装机规模、盈利能力等均跻身国内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 风光协同发展,业绩持续高增。 2021 年公司累计装机容量达 22.9GW,其 中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14.3GW,同比增长 61%, 占全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4.34%,同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8.4GW, 同比增长 29%, 占全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2.74%,同比提升 0.2 个百分点。受益于 2021 年公司新增项目投产发电 、风光装机规模的快速 提升 以及 产业链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2021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 同比增长 36.9%、 56.3%。 集中连片化布局,领跑海上风电 公司坚持以“海上风电的引领者”为战略目标,海上风电先发优势明显。截至 2021 年底,公司 海上风电项目 累计装机规模达 4.6GW, 海上风电规模占全国海上风电装机总规模的 17.3%,居国内前列。 广东、福建、江苏的五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已经初具规模,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格局成型,形成 了“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 项目规划清晰, 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规划实现 新能源 装机 7080GW, 作为集团新能源业务重要的战略实施主体,公司计划“十四五”期间实现每年不低于 5GW新增装机 ,并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2021 年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规模达 11.1GW,其中风电在建项目 5.0GW,光伏在建项目 6.0GW,在建项目规模在新能源运营商中位于前列。截至2022Q1, 公司已开工建设海上风电项目 330 万千瓦,确定性增量推动 公司业绩高增。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5.0 亿元、 276.3 亿元和 33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5.3%、 22.8%和 19.5%,对应归母净利润 79.2 亿元、 95.2 亿元和 112.6 亿元,对应 EPS 分别是 0.28 元、 0.33 元和 0.39 元。考虑到公司项目资源丰富,“十四五”期间装机容量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叠加产业链投资合作以及海上风电的先发优势,现给予公司 2023 年 25 倍PE,对应目标价 8.25 元的合理估值,给予“买入( 首次 )”评级。 三峡能源 ( 600905) 公司研究 /公司深度 投资评级: 买入(首次) 报告日期: 2022-05-17 收盘价(元) 5.91 近 12 个月最高/ 最低(元) 8.74/3.16 总股本(百万股) 28621 流通股本(百万股) 8571 流通股比例( %) 29.9 总市值(亿元) 1691 流通市值(亿元) 507 公司价格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分析师: 王莺 执业证书号: S0010520070003 电话: 18502142884 邮箱: 相关报告 -50%0%50%100%150%21-0621-0721-0821-0921-1021-1121-1222-0122-0222-0322-0422-05三峡能源沪深300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2 / 34 证券研究报告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 资金及流动性风险 ; 投资决策风险 ;电力市场需求风险。 重要财务指标 单位 :百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 15484 22502 27632 33013 收入同比( %) 36.8% 45.3% 22.8% 1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5642 7922 9521 11258 净利润同比( %) 56.3% 40.4% 20.2% 18.2% 毛利率( %) 58.4% 59.5% 59.0% 58.5% ROE( %) 8.2% 10.3% 11.0% 11.5% 每股收益(元) 0.23 0.28 0.33 0.39 P/E 32.95 21.28 17.70 14.97 P/B 3.12 2.20 1.95 1.73 EV/EBITDA 22.79 12.74 10.85 9.29 资料来源: 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3 / 34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1 背靠三峡集团,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 . 6 1.1 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实施主体 . 6 1.2 三峡集团直接控股,股权结构清晰 . 7 1.3 风光协同发展 ,业绩持续高增 . 8 2 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前景可期 . 11 2.1 行业集中度 较高,大型央企国企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 11 2.2 政策不断加码,新能源逐步迈向主力电源 . 12 2.3 新能源发电步入平价时代,电力市场化不断推进 . 18 2.4 走向蓝海,海上风电高速发展 . 21 3 多种优势加持,三峡能源稳坐行业龙头 . 25 3.1 背靠央企,实力雄厚 . 25 3.2 集中连片化布局,领跑海上风电 . 27 3.3 深化产业链合作,有效降低综合成本 . 28 3.4 项目储备丰富,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 30 4 盈利预测、估值及 投资评级 . 30 4.1 盈利预测 . 30 4.2 投资建议 . 32 风险提示: . 32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4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 公司发展历程 . 6 图表 2 公司业务布局 . 6 图表 3 公司股权结构 . 7 图表 4 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截至 2022.3.31) . 7 图表 5 2018-2021 公司装机容量变化,万千瓦, % . 8 图表 6 2018-2021 公司风光装机容量变化及增速, . 8 图表 7 公司与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可利用小时数 . 9 图表 8 公司与全国光伏设备平均可利用小时数 . 9 图表 9 2017-2020 公司风电发电量及市场份额变化 . 9 图表 10 2017-2020 公司光伏发电量及市场份额变化 . 9 图表 11 2018-2021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亿元、 % . 10 图表 12 2018-2021 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亿元、 % . 10 图表 13 2019-2021 年公司各业务营收,亿元 . 10 图表 14 2021 公司各业务营收占比, % . 10 图表 15 2018-2021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变化, % . 11 图表 16 2017-2021 公司各业务毛利率变化, % . 11 图表 17 与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比较 . 11 图表 18 2021 年可比上市企业光伏装机容量比较, 万千瓦 . 12 图表 19 2021 年可比上市企业风电装机容量比较, 万千瓦 . 12 图表 20 电力行业竞争格局 . 12 图表 21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GW . 13 图表 22 全球太阳能累计装机量, GW . 13 图表 23 双碳 目标及规划 . 13 图表 24 2021 年以来促进碳中和政策 . 13 图表 25 各省 “十四五规划 ” . 15 图表 26 我国风电累计 装机容量,万千瓦、 % . 16 图表 27 我国太阳能累计装机量,万千瓦、 % . 16 图表 28 全国光伏发电量及 YOY,亿千瓦时, % . 17 图表 29 全国风电发电量及 YOY,亿千瓦时, % . 17 图表 30 我国能源发电占比, % . 17 图表 31 全国平均弃风弃光率变动, % . 17 图表 31 2022 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 18 图表 32 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变化,美元 . 19 图表 33 我国商业与住宅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变化,美元 . 19 图表 34 我国陆上风电标杆电价变化,元 . 19 图表 35 我国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变化,元 . 19 图表 36 风电 、光伏相关补贴政策 . 20 图表 37 绿电交易相关政策 . 20 图表 38 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对比 . 21 图表 39 中国有效风力 功率密度分布图 . 22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5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40 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及 YOY . 23 图表 41 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及 YOY . 23 图表 42 2021 年各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比例, % . 23 图表 43 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及占比, GW、 % . 23 图表 44 十四五期间各省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划 . 24 图表 45 我国风电机组单机容量逐年增长 . 24 图表 46 我国海上风电投资分布 . 24 图表 47 公司电站资源分布 . 25 图表 48 2020-2021 可比公司现金流量净额对比, . 26 图表 49 公司 2016-2021 年货币资金变化,亿元 . 26 图表 50 公司债券发行情况 . 26 图表 51 2017-2021 主要新能源运营商资产负债率, % . 27 图表 52 2017-2021 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变化, % . 27 图表 53 公司优质海上风电项目 . 27 图表 54 公司 IPO 募集资金投入项目 . 28 图表 55 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企业 . 29 图表 56 2017-2021 公司风电度电成本变化,元 . 29 图表 57 2017-2021 公司光伏度电成本变化,元 . 29 图表 58 2022Q1 已开工建设海上风电项目 . 30 图表 59 2021 年可比公司风电在建项目 . 30 图表 60 2021 年可比公司太阳能在建项目 . 30 图表 61 公司收入成本预测表 . 31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6 / 34 证券研究报告 1 背靠三峡集团,建设 世界一流 新能源 公司 1.1 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实施主体 1985 年,公司的前身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成立, 属于水利部直属企业, 主要从事水务相关投资业务。 2008 年底,公司并入三峡集团 成为中国三峡集团的全资 子公司, 2019 年公司 完成了所有制改革,变更为中国三峡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1 年 6 月,公司正式于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电力历史上规模最大 IPO。 图表 1 公司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华安证券研究所 公司致力于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 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营 业务为 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兼具部分中小水电业务 ,同时积极开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氢能、光热等业务, 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储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目前公司风电与光伏业务占比约 6:4, 陆上风电装机占 42%,海上风电装机占 20%,光伏发电装机占 37%,公司 业务已覆盖全国 30 个省区,装机规模、盈利能力等 均跻身国内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 图表 2 公司业务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安证券研究所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7 / 34 证券研究报告 1.2 三峡集团直接控股,股权结构清晰 三峡集团 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直接持有公司 49%股权,通过三峡资本间接持有 3.49%股权,共计持有 52.49%股权。都城伟业、浙能资本、珠海融朗、水电建咨询分别持有公司 3.49%股权 ,其中,都城伟业、浙能资本、水电建咨询均为国有股东。中国三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 在大股东资源支持下,三峡新能源有望 不断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图表 3 公司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4 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截至 2022.3.31) 序号 持有人名称 数量(股) 占比( %) 股东性质 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14,000,000,000 48.92 国有法人 2 北京融泽通远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珠海融朗投资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 998,000,000 3.49 其他 3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998,000,000 3.49 国有法人 4 浙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998,000,000 3.49 国有法人 5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98,000,000 3.49 国有法人 6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998,000,000 3.49 国有法人 7 金石投资有限公司 -金石新能源投资 (深圳 )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 500,000,000 1.75 其他 8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321,895,591 1.12 其他 9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55,000,000 0.89 国有法人 10 湖北长江招银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 106,690,124 0.89 其他 合计 20,321,895,591 71.02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8 / 34 证券研究报告 1.3 风光协同发展 , 业绩 持续 高增 装机 容量 不断 增长 , 风电光伏协同发展 。 公司始终以“风光三峡”、 “海上风电引领者”为战略目标,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 2017-2021 年,公司装机容量由 757.0 万千瓦增长至 2289.6 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 31.9%。2 021 年公司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26.9 万千瓦, 较 2020 年 同比增长 61%, 占全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4.34%, 同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841.2 万千瓦, 同比 增长 29%, 占全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2.7%, 同比提升 0.2 个百分点。 坚定实施海上风电引领战略,并网规模大幅增加 。 作为国家补贴海上风电的最后一年, 2021 年海上风电“ 抢装潮” 期间 , 公司 海上风 电 新增装机 323.7 万千瓦, 占 全国市场份额 19.15%,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457.5 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 17.3%,同比提升2.5 个百分点,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规划实现 新能源 装机 7080GW,作为集团新能源业务重要的战略实施主体, 公司 计划“十四五”期间实现每年不低于 5GW 新增装机 , 并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紧跟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要求,力争均衡发展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 图表 5 2018-2021 公司装机容量变化 , 万千瓦 , % 图表 6 2018-2021 公司 风光装机容量变化 及增速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发电能力稳步提升, 平均 利用小时数居 全国 前列 。 公司 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稳步增加, 2021 年三峡能源光伏利用小时数 1385 小时,较上年持平, 超全国平均水平 222个小时; 风电利用小时数达 2314 小时,较上年增加 77 小时,超全国平均水平 68 个小时。 近年来, 公司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持续改善,随着公司海上风电装机的大幅增长以及风机大型化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公司风电利用小时数有望继续增加。 0%5%10%15%20%25%30%35%40%45%50%05001,0001,5002,0002,5002018 2019 2020 2021装机容量 yoy0%20%40%60%80%0500100015002018 2019 2020 2021风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光伏装机容量(万千瓦)风电装机增速(% ) 光伏装机增速(% )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9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7 公司与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可利用小时数 图表 8 公司与全国光伏设备平均可利用小时数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 ,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 ,华安证券研究所 得益于 装机规模不断扩张以及风电光伏 利用小时数 的增加,公司发电量得到显著增长。 2017-2021 年,公司风电发电量 从 92.3 亿千瓦增长至 228.9 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19.9%, 在全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市场份额从 3.0%增长至 3.5%;光伏发电量从 29.2 亿千瓦增长至 95.0 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达 26.6%, 在全国光伏发电行业的市场份额从 2.5%增长至 2.9%,公司风光发电在国内发电量市场所占份额稳步提升。 图表 9 2017-2021 公司风电发电量及市场份额变化 图表 10 2017-2021 公司光伏发电量及市场份额变化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 ,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 ,华安证券研究所 公司主要经营指标 持续高增 , 装机容量 、 发电效率 以及 上网电量 持续 增加带动公司营收增长。 2018-2021 年, 公司营业收入由 73.8 亿元 增长到 154.8 亿元 ,年复合增长达28.0%,归母净利润由 27.1 亿元增长到 56.4 亿元 ,年复合增长 达 27.7%。 受益于 2021年公司 新增项目投产发电 、 风光 装机规模的快速 提升 以及 产业链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增长,公 司 营业收入和 利润 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2021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 同比增长 36.9%、56. 3%。 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公司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公司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全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2%3%4%5%05010015020025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风电发电量(亿千瓦) 市场份额( %)0%1%2%3%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光伏发电量(亿千瓦) 市场份额( %)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10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11 2018-2021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 , 亿元 、 % 图表 12 2018-2021 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亿元 、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分业务看 ,公司业务主要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中小水电 。 2019-2021 年, 公司风电业务 收入 分别为 54.8 亿元、71.3 亿元 ,1 00.68 亿元,年复合增长 22.5%,分别占营收总额的 61.3%、63.1% 、6 5.02%;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分别为 33.2 亿元、39.3 亿元, 49.6 亿元, 年复合增长 14.32%,分别占营收总额的 37.1%、 34.8%、 32.05%; 风力与光伏发电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1 年公司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收入合计占 比 超 97%, 中小水电业务 营收较少 , 业务占比 稳中有减。 图表 13 2019-2021 年 公司各业务营收 , 亿元 图表 14 2021 公司各业务营收占比 ,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公司盈利情况平稳向上 , 在可比已上市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 。 2018-2021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56.3%、56.7% 、57.7% 、5 8.4%,毛利率水平逐年提高 。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业务是公司毛利的主要来源 。 2021 年公司风力发电业务毛利率 60.4%,同比增加 0.4 个百分点;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 55.5%,同比增加 1.4 个百分点, 风光发电 业务毛利率远高于中小水电以及风电设备制造业务的毛利率 。风光发电业0%10%20%30%40%5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8 2019 2020 2021营业收入增速0%10%20%30%40%50%60%70%05101520253035402018 2019 2020 2021归母净利润增速0204060801001202019 2020 2021风电 光伏 水电65.02%32.05%0.82% 2.10%风电光伏水电其他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11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务占比的快速提升 、弃风弃光率逐年下降 ,以及 风电业务的单位成本 优化 带动了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随着国家新能源发电消纳政策的进一步推行和 海上风电项目加速投产,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继续得到提升。 图表 15 2018-2021 公司 毛利率净利率 变化, % 图表 16 2017-2021 公司各业务 毛利率 变化 ,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17 与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比较 公司名称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度 2018 年度 2017 年度 太阳能(新能源板块) 65.20% 64.15% 63.68% 63.86% 63.24% 节能风电 55.21% 52.09% 52.4% 53.34% 51.09% 嘉泽新能 59.55% 52.14% 57.11% 58.04% 54.69% 晶科科技 (光伏运营业务) 54.95% 55.11% 57.47% 58.12% 60.26% 三峡能源(电力销售) 58.40% 57.77% 56.9% 56.43% 53.9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华安证券研究所 2 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前景可期 2.1 行业集中度较高, 大型央企国企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新能源发电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及资金壁垒相对较高,大型央企及国企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目前,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中央直属五大发电集团仍是发电市场的主体, 占据市场龙头地位;其他国有综合性能源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 近年来逐渐提高 ,电力行业逐渐 发展为五大 六 小的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整体呈投资主体多元化、竞争白热化态势,资源获取难度进一步加大。 0%20%40%60%80%100%2018 2019 2020 2021毛利率净利率0%10%20%30%40%50%60%7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风电 光伏 水电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12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18 2021 年 可比 上市企业光伏装机 容量 比较 , 万千瓦 图表 19 2021 年 可比 上市企业风电装机 容量 比较 , 万千瓦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20 电力行业竞争格局 企业 2020 年发电量 (亿千瓦时 ) 占全国发电量比例 (%) 五大 国家能源 9828.0 13.3 华能集团 7083.0 9.5 国家电力 5829.0 7.9 华电集团 5799.0 7.8 大唐集团 5603.8 7.6 六小 长江三峡 3305.0 4.5 中广核集团 2631.1 3.5 华润电力 1923.1 2.6 中国核工业 1658.3 2.2 国投电力 1485.1 2.0 中节能集团 161.0 0.2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平价时代下 行业集中度 有望 进一步提升 。 受制于自然条件以及对 资金规模的要求 ,对优质资源的竞争构成了新能源 行业竞争的主要内容。 平价、竞价项目的推广对新能源开发企业项目开发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资金实力 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 技术成熟、具有成本优势的 龙头企业 在平价项目中更为受益,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2 政策不断加码, 新能源逐步 迈向 主力电源 随着碳排放的加剧,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 各国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措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实现快速 发展。 截至 2021 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占比达 88, 其中,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 825GW,同比增长 12.5%;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 849GW,同比增长 18.9%。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三峡能源太阳能晶科科技华润电力江苏新能嘉泽新能05001000150020002500龙源电力华润电力三峡能源吉电股份嘉泽新能福能股份江苏新能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13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21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 GW 图表 22 全球太阳能累计装机量 , GW 资料来源:IRENA ,华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RENA ,华安证券研究所 2020 年 9 月 ,习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 提出了“碳达峰”、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2020 年底的气候雄心峰会中我国进一步明确碳减排具体目标,提出到 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 在双碳背景下 , 我国接连发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电力政策, 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优化电力生产供应结构,促进电力发展多元化。 图表 23 双碳目标及规划 年份 发展 阶段 指标 2025 年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 24.1%,森林蓄积量达到 180 亿立方米。 2030 年 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 190 亿立方米 2060 年 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资料来源:新华社,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24 2021 年以来促进碳中和政策 时间 会议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21.03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到 2035 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基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14 / 34 证券研究报告 13.5、18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 2030 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2021.03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重点做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七项工作。 2021.03 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合监管工作方案 重点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发电企业落实清洁能源消纳任务目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并网接入、优化调度等展开监管,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清洁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04 领导人气候峰会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十四五”期间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将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2021.05 关于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论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等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完善发展机制,释放消纳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发挥地方主导作用,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 2021.06 关于 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2021 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2021.07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2021.09 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制度方案 到 2025 年,能耗双控制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到 2030 年,能耗双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能耗强度继续大幅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结构更加优化。到 2035 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制度更加成熟和定性,有力支撑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目标实现。 2021.12 关于印发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 包括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多个省份的风电大基地项目的建设,全国建设规模总计 97GW 2022.03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要求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能源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下降 18%。到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 39%,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 30%左右。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15 / 34 证券研究报告 2022.03 2022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稳步推进结构转型: 煤炭消费比重稳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 1800 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 12.2%左右 。 资料来源:新华社,各省市政府网站,华安证券研究所 “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为新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十四五期间, 我国将继续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此外,全国各省市也围绕新能源产业的装机规模、投资规模等相继 提出具体的规划目标,推动我国 全面实现能源转型。 图表 25 各省“十四五规划” 省份 主要内容 西藏 加快推进 “光伏 +储能” 研究和试点,大力推动“ 水风光互补” ,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到 2025年底,西藏的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将突破 1000 万千瓦; 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 1500万千瓦。 陕西 将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有序开发建设水电和生物质能,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模式,优化各类电源规模配比,扩大电力外送规模。到 2025 年,电力总装机超过 13600 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 6500 万千瓦。 山西 全力培育生物基新材料、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潜力型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促进可再生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江苏 江苏将继续发展光伏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和 “光伏+” 产业。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212 万千瓦。 浙江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实施 “风光倍增工程 ”,到 2025 年为止,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2800 万千瓦和 630 万千瓦的目标, 四川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实施 “风光倍增工程 ”,到 2025 年为止,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2800 万千瓦和 630 万千瓦的目标 ;成都将在 2022 年之前建设加氢站 15 座以上 ;1条氢能源新型轨道;1 个氢燃料发动机研究中心等。 山东 “十四五” 期间,新增光伏发电 1300 万千瓦,2021 年山东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 409 万千瓦以上。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 “光伏 +农渔业” 开发模式。 云南 推进 800 万千瓦风电和 300 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培育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 风光水储” 一体化,使得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 9500 万千瓦左右,完成发电量 4050 亿千瓦时。 广东 十四五期间,要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到2025 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 10250 万千瓦( 其中 ,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约 4200万千瓦) 。 江西 积极有序推进新能源发展,到 2025 年力争装机达到 1900 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生物质装机分别达到 700、1100 、100 万千瓦以上。 内蒙古 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 “十四五” 期间,新能源项目新增并网规模达到 5000 万千瓦以上。到“ 十四五” 末,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超过 1 亿千瓦。 河北 严格控制新增煤电装机规模 ,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氢能等非化石能源,加快清洁能源推广, 三峡能源 ( 600905)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16 / 34 证券研究报告 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新增 600 万千瓦。 辽宁 壮大氢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资料来源:各省发改委,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快速提升 , 新能源对煤电的存量替代逐步提速。 截至 2021 年底,我国电力 装机容量达 23.8 亿千瓦,同比增长 7.9%;全口径非化石能源装机 11.2 亿千瓦,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 的 11.1 亿千瓦, 同比增长 13.4%,其中,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速度增长 超过 15%, 风电 装机 容量达 3.3 亿千瓦,同比增长 16.7%;太阳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