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北京大学2021-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 资源ID:132048       资源大小:30.49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8金币 【人民币18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人民币1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大学2021-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前 言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持续严峻的就业形势,北京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全力以赴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北京大学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学校党委分析研判新形势、统筹谋划新思路、合力构建新局面。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多次出席重点领域就业活动;视察校园招聘活动现场、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深入交流;毕业前夕与赴重点领域就业毕业生座谈,为毕业生送行鼓励;赴地方看望慰问选调生、推动基层人才输送。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讨论毕业就业议题。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三全育人”整体布局,各院系坚决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院长、书记担任组长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毕业生工作方案,发动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学生毕业就业。全校上下形成学校统一领导,就业部门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联动,学院协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北京大学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突出培育和营造校园就业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积极赴国家建设重点领域就业创业。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我为师生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在工作中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聚焦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升就业工作精致化指导水平和科学化服务能力,助力学生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继续保持高位,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全球治理等重点领域的学生人数再创新高,实现了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以育人成效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满意答卷。北京大学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地奋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持续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毕业生就业去向1. 就业去向概况2.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3. 就业单位地域分布就业指导与服务1. 全程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生涯发展教育体系2. 信息化、精准化、精细化的就业服务支持体系毕业生赴重点领域就业情况1. 培育家国情怀,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 2. 勇担全球使命,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事业 3. 投身强国伟业,鼓励学生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就业 0203040506070810111213目 录02毕业生就业去向01032021年,北京大学全体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11985人,全校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29%。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合计 9704 人,校本部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45%。表 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21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注:本表数据不含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数据来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国内博士后进站算作签约就业。毕业去向本科 硕士 博士 总计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升学国内升学 1529 52.26% 201 3.97% - - 1730 17.83%出国出境 553 18.90% 165 3.26% 75 4.37% 793 8.17%就业签约就业 609 20.81% 4365 86.23% 1543 89.92% 6517 67.16%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7 0.58% 116 2.29% 36 2.10% 169 1.74%自由职业 131 4.48% 115 2.27% 38 2.21% 284 2.93%自主创业 5 0.17% 47 0.93% 9 0.52% 61 0.63%未就业拟深造 62 2.12% 15 0.30% - - 79 0.81%待就业或无就业意愿20 0.68% 38 0.75% 15 0.88% 71 0.73%合计 2926 100% 5062 100% 1716 100% 9704 100%毕业去向落实率 97.20% 98.95% 99.13% 98.45%就业去向概况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0420212021届毕业生主要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就业。就业单位行业分布图 2 2021 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图 3 2021 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制造其他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制造文化、体育和娱乐租赁和商务服务其他24.76%47.56%硕士生博士生75.86% 的 2021 届硕士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等行业就业。85.56% 的 2021 届博士毕业生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就业。图 1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制造文化、体育和娱乐其他26.36%本科生77.80% 的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等行业就业。25.56%14.86%11.02%6.07%3.04%1.44%1.44%10.22%22.88%19.87%8.35%4.82%4.16%2.94%2.53%9.68%19.69%9.19%9.12%4.30%3.43%1.53%4.74%0.44%2021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有5983名非定向毕业生通过签约就业及其他录用形式就业。05在所有毕业生就业省份中,赴北京、广东、上海就业的人数居前三位。就业单位地域分布图 4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分布5.22%17.56%北 京 广 东 上 海 浙 江 江 苏 四 川 山 东 河 北 重 庆 福 建 其他地 区 本科硕士博士45.63%42.33%12.14%14.06%11.82%5.59%4.47%1.28%0.80%3.35%1.28%2.88%11.94%8.45%2.23%2.94%1.46%1.71%0.73%2.13%10.14%9.34%4.08%2.48%1.24%0.44%2.33%2.84%3.72%10.28%53.10%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062021就业指导与服务0207学校构建了包含学分课程、咨询测评、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生涯发展教育体系,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打造了一支兼具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批品牌项目。2021年全年共举办各类就业指导活动264场,参与学生28500余人次。“心流”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于2021年获评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和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持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研究生院、教务部联合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证书项目”“基层治理证书项目”学分课程,线上依托慕课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系统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深入落实课程思政教育要求,进一步增加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就业机会的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的职业价值观。聘任专业咨询师26人,每周提供30余个预约时段。主要以线下咨询为主,对燕园校区以外学生提供远程视频咨询服务,为未落实去向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咨询预约绿色通道。聘请校内外优秀督导师,组织职业咨询师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案例督导和咨询技术学习交流。引入专业职业测评系统,本年度1000多名学生参与测评。依据学生所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生涯规划启蒙活动覆盖全部2021级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面向本科新生,通过新生训练营生涯绘画活动,启蒙新生的生涯发展意识;面向研究生新生,首次开展全覆盖的生涯规划和就业主题讲座。面向在校生,开展“生涯探ME”自我探索团体辅导和“求职下午茶”职业素养提升辅导。面向已确定去向毕业生,分行业举办“职海启航”职前系列培训。为港澳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退伍大学生士兵等提供专场就业指导服务,为意向高校教职的博士生提供试讲辅导等。心手计划举办第八届和第九届“心手计划”学生生涯发展导师项目,聘请13名各行业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和校友担任职业发展导师,145名学员分为14个小组,开展生涯规划、自我探索、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能训练等多种主题的系统学习和交流。同舟计划培养和培训20多名学生志愿者,开展求职技巧方面的朋辈互助辅导。每周五下午开展无领导小组模拟面试,每周一、三、五开展简历修改工作坊。本年度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学生 1200 余人次。“职引未来”行业分享会邀请各行各业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和优秀校友,介绍行业工作现状和发展前景,分享入职和从业经验,帮助学生广泛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选择。本年度举办央企、央媒、军队文职、高校教职、互联网、金融、咨询等20场活动,参与学生1200 余人次。全程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生涯发展教育体系(1)学分课程(2)咨询测评(3)团体辅导(4)品牌项目01参与学生各类就业指导活动场多人次26428500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082021学校一方面加大开拓市场渠道,不断充实岗位“蓄水池”,另一方面注重岗位分类供给,做好信息传递“分流器”。同时,打造特色就业服务项目,将毕业生求职应聘的服务保障工作做细做实。(2)精准信息推送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校园招聘可能的不利影响,学校提前谋划、精心部署,2021年春季和秋季学期均(1)就业岗位供给学生生涯日第五届学生生涯日通过重点领域就业开放式咨询Open Show、“生涯嘉年华”大型生涯闯关游戏、实习双选会、“同舟计划”简历修改四大模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规划意识、探索职业规划、提升就业能力。4 个小时的活动吸引 1500 多名学生参与。敲门行动20位专职辅导员与194名因各类原因未落实去向重点群体毕业生结对子、建台账,按照“一生一组一策”,深入毕业生宿舍,送服务、送信息、送指导、送温暖、送陪伴,开展精准滴灌式就业帮扶。就业中心每月召开专题工作会,交流帮扶进展和经验,推荐辅导员参加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证培训。就业指导进院系、进宿舍、进实验室深入毕业生中间、主动送服务上门,就业指导老师组团先后赴医学部、昌平新校区、深圳研究生院等校区,校内所有居住2021届毕业生的宿舍楼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等院系的实验室,开展就业政策手续、职业生涯规划、市场岗位信息、简历修改、重点领域就业咨询等一对一指导服务。本年度共计开展 54 场次,覆盖毕业生超过 3000 人次。信息化、精准化、精细化的就业服务支持体系02提前一个月举办大型校园招聘双选活动,并制定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工作方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室内室外互补充,“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方式,举办各类行业和地域大中型双选会和招聘会。全年共举办50余场线上和线下就业双选活动,520余次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18000余条、岗位机会超过 60 万个。分行业,为2022届毕业生建立77个求职微信群,覆盖16000余人次,直接面向毕业生,及时、精准、高效推送不同行业的就业信息。分院系,春季学期将6万余条就业岗位信息分类汇总,为40余个院系定向发送专属的就业信息“礼包”。秋季学期将此项工作常态化,每周固定时间向各院系发送院系专属的就业岗位信息,方便毕业生快速筛选简历和实时投递简历。分平台,充分利用智慧平台促进就业信息服务,开发线上招聘宣讲直播系统及手机客户端使用平台,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在移动端进行操作。(3)特色就业服务本年度为近200人次提供求职正装借用服务;为700 人次提供视频面试间借用服务。在职业形象工作间开展求职礼仪和形象设计专题工作坊。本年度双选会现场设立职业指导服务站点,由专业职业咨询师提供简历修改、政策解读、生涯规划等一对一、个性化的现场指导。09(4)博士求职专项服务针对博士毕业生寻找学术类岗位信息分散、缺乏求职技巧训练等问题,学校专门制定博士生就业促进实施方案,在就业中心网站开辟“高校招聘信息”专栏,按照高校类型、省份等,搜集、整理、汇总了28个省级行政区204所高校的招聘信息,实现博士毕业生一键点击即可查询相应高校的具体招聘信息。分学科举办高校领域求职试讲培训活动。邀请博士校友回校分享跨专业求职经验,为博士生求职提供多元选择。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02021毕业生赴重点领域就业情况0311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举办“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百年党史特辑,邀请选调生校友讲述当地党史故事,在践行信仰中诠释信仰;举办第二届“大道之行”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主题月,组织选调生面向本科生讲授思政课,与研究生骨干分享交流;编辑出版选调生系列书籍圆梦初心:北大选调生榜样故事和北大选调生:90后青春故事会,毕业季推出专题故事片北大毕业生新的赶考路,激励北大青年坚守“赶考”初心。校内外媒体累计视频阅读量700余万人次,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北京大学相关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唱响新时代奋斗的主旋律。将“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骨干选择基层就业”列入学校“我为师生办实事”台账,整合全校资源,建立青年学生骨干赴重点领域就业引导工作联席机制。以“基层治理证书项目”课程及毕业生就业党员示范引领班、学生基层治理研究会等为抓手,搭建毕业生骨干经验交流平台。组织16支“知行计划”学生团队赴12个省份开展党政机关暑期实习,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认识基层、读懂中国。“选调生咨询开放日”邀请各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鲜明导向,让学生选择更有方向构建赋能体系,助力学生成长,让人岗匹配更加精准培育家国情怀,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01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直接体现学校的育人成果。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北京大学持续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全球治理等重点领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2021 年,北京大学以定向选调和人才引进项目方式赴全国各地方工作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赴国际组织实习工作学生数量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近年来学校赴重点领域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22021 为选调生干事创业鼓劲赋能,主要领导先后赴浙江、广西、福建等地看望选调生并召开座谈会,为到地方服务满十年的校友颁发“北大选调生工作十周年”纪念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充分用好北大红色资源,精心打磨、设计“从红楼到红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史学习教育课件,组织开展“百名选调生讲百场党课”基层宣讲。在“七一”前夕,发起“诗百首 情百年”三行情诗活动,隆重举行2021届选调生出征仪式,激励他们继承北大光荣传统,启动选调生终身学习“薪火计划”。举办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三期,95名学员返回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提升服务基层综合能力。“依托薪火班强化基层就业引导”入选教育部“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关注长期发展,体现负责态度,让扎根基层更有信心地校友为在校生提供求职规划指导,分享基层工作心得。对接31个省区市入校宣介人才招录政策,举办2021届选调生岗前培训,通过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系统课程,帮助学生尽早适应角色转变。勇担全球使命,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事业02 以课程培训夯实全程培养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研究生院、教务部、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开设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分课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证书项目”,与国际合作部、燕京学堂联合举办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北大-芝大国际政策暑期项目,建立覆盖全学年的系统、专业、深入的培养平台和学习渠道。全年共有300名左右学生参与各类课程项目。面向校内外学生举办全球胜任力提升青年人才训练营,开展在线课堂、线下交流、社群研讨等,更大范围发挥北大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全年共组织26场13举办赴重点行业领域就业主题月系列活动,通过多院系、多校区联动开展招聘宣讲、行业沙龙、朋辈分享、技能提升和企业参访等活动,为同学们赴重点行业领域求职提供更加充分的求职信息和更加精准的求职服务。每个学期首场宣讲会选择重点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在大型双选会上设置赴重点行业领域招聘专区。 不断拓展就业岗位资源组建北京大学赴重点行业领域就业学生意向群,及时精准推送招聘信息。进一步深化与重点行业领域骨干单位的沟通合作,在实习实践、毕业生招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达成共识。 持续提供就业引导服务组建赴重点行业领域就业毕业生校友群,搭建交流平台。邀请重点行业领域的相关人员来校参加学生生涯日活动。为赴重点行业领域就业的2021 届毕业生隆重举办欢送会,拍摄专题视频,并为毕业生赠送专属纪念衫。着力引导校园就业氛围投身强国伟业,鼓励学生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就业03全球治理领域职业发展活动,参与学生累计超过3000人次。 以高端论坛构建前沿对话举办第二届“大国青年”主题月,推出“国际组织首席代表谈”高端论坛系列,先后邀请世界银行集团、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和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驻华首席代表举办5场高端演讲;邀请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等机构高级别官员举办6场专题讲座;邀请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人力资源主管、年轻校友举办2场国际组织求职技能工作坊。主题月各项活动参与学生近900人次。 以专项合作增进联系交流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举办“世界地球日”“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邀请国际劳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等高级官员和校友来校举办专题分享。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实习推荐合作。聘请国际组织校友为学生提供定期一对一职业咨询指导。 以社群建设培育人才梯队拓展国际组织实习生群(PKUIO Family)、全球治理职业发展兴趣群(PKUIO Club)和国际组织校友群,目前入群人数超过1300人。针对不同社群开展差异化、精细化的信息推送、社群运营和资源培养。同时,持续加强“一网一号三社群”新媒体矩阵建设,其中北京大学国际组织(PKUIO)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过万人;收集、编译和发布国际组织实习就业信息1500余条。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大学2021-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