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国联证券-机械设备行业_自主可控龙头助力产业制造升级_23页_1mb.pdf

  • 资源ID:131711       资源大小:1.90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联证券-机械设备行业_自主可控龙头助力产业制造升级_23页_1mb.pdf

1 Table_First Table_First|Table_ReportType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投资策略 Tabl e_First|Tabl e_Summar y 自主可控龙头 助力 产业制造升级 机械设备行业 投资要点: 受疫情与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预计 2022H1行业利润端压力仍大 一方面,供给端原材料占机械行业成本比重普遍超 60%, 2022年 Q1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提高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疫情以及芯片短缺对需求端也有明显影响,预计 2022年 H1该影响将持续,我们认为具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行业龙头具备更强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有望受益于产业制造升级与行业集中度提升。 第三方检测服务于国内统一大市场,龙头逆周期调节能力强增长迅速 首先,第三方 检测行业主要服务于国内大市场, 产品、市场和标准都自主可控, 受到海外不确定性影响小。 第二, 检测行业周期性相对较 弱 , 行业龙头市占率低,行业龙头逆周期调节能力强。第三,政策驱动以及 各个子行业景气度较高, 行业为劳动密集 型,毛利较高受到原材料上涨影响小。我们认为随着 国内 疫情逐步消失,检测行业将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 激光行业国产替代进行时,上下游行业多元化驱动龙头持续成长 我国激光行业渗透率较低,激光器价格下降持续推动渗透率提升以及市场规模增长,上游激光芯片以及零部件,国内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中游激光器 中低功率领域国产品牌已基本实现替代,国产化替代趋势向高功率迈进 。 下游激光设备应用领域广泛并且竞争激烈,看好具备核心技术并且下游多元化的公司。我们认为 激光领域目前国内企业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各细分行业龙头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锂电设备国产化率高自主可控, 21年订单及收入增速快但毛利率承压 锂电设备行业国产化率达 90%, 2021年收入与利润增长迅速,行业龙头订单增长迅速,其中 先导 、赢合科技等公司新签订单超百亿,但由于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各个公司毛利率承压,我们认为具备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公司,并且逐步多元化的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 工程机械看好 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拥有核心技术 自主可控 的龙头企业 需求方面 国内仍处周期下行阶段,开工小时数同比下降,国内市场 2021年持续低迷, 成本方面 国内厂商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工程机械行业毛利普遍承压较大,看好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拥有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龙头企业 。 投资建议 我们 认为 行业龙头具备更强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有望受益于产业制造升级与行业集中度提升, 建议关注 方向包括:重点推荐公司:苏试试验、中国汽研、谱尼测试、博威合金、捷顺科技。受益标的包括华工科技、大族激光、赢合科技、利元亨、华测检测、海目星、联赢激光、信测标准等。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产能扩张不达预期、并购低于预期风险 Tabl e_First|Tabl e_R eportD ate 2022 年 05 月 09 日 Tabl e_First|Tabl e_Rati ng 投资建议: 强于大市 上次建议: 强于大市 Tabl e_First|Tabl e_C hart 一年内行业相对大盘走势 Tabl e_First|Tabl e_Author 张旭 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0590521050001 邮箱: Tabl e_First|Tabl e_Contacter Tabl e_First|Tabl e_Rel ateRepor t 相关报告 1、第三方检测把握达产与并购投资时点 2、 日丰股份装备电缆隐形冠军,扩产迎来增长拐点 3、博威合金高端合金国产替代龙头,扩产提升市场份额 4、苏试试验检测服务占比提高,外延并购注入新活力 5.中鼎股份拐点已至,进入成长新阶段 6.保隆科技聚焦智能化与轻量化,前装与售后并进 7.科博达业务高壁垒铸就稀缺性,产品多样化跑出加速度 请务必阅读 报告 末页的 重要 声明 -3 0 %-1 5 %0%15%2 0 2 1 -0 5 2 0 2 1 -0 9 2 0 2 1 -1 2 2 0 2 2 -0 4机械设备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2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1 投资聚焦 1.1 核心观点 供给端原材料占机械行业成本比重普遍超 60%, 2022 年 Q1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提高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疫情以及芯片短缺对需求端也有明显影响,预计 2022年 H1 该影响将持续,我们认为具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行业龙头具备更强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有望受益于产业制造升级与行业集中度提升。 1.2 报告主要逻辑 第一, 第三方检测服务于国内统一大市场,龙头逆周期调节能力强增长迅速 ,检测板块重点 关注华测检测、信测标准、苏试试验、谱尼测试 。 华测检测试综合性检测龙头,受益 于精细化管理净利率持续提升。信测标准 目前市值 仅 30 亿,募投达产与并购对公司业绩增速影响 更大 。苏试试验下游景气度高,聚焦军工、半导体、汽车电子,暂时受到上海疫情影响,短期不改长期下游需求强劲。谱尼测试,多元发展逐步成型,向综合迈进 。 第二, 锂电设备国产化率高自主可控, 21 年订单及收入增速快但毛利率承压 ,看 好能够绑定优质客户、重视持续研发并且交付能力强的龙头公司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锂电设备厂商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小设备厂商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具备核心技术的龙头公司,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受益标的赢合科技、利元亨、海目星、先导智能等。 第三, 激光行业国产替代进行时,上下游行业多元化驱动龙头持续成长 。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大族激光近期拆分子公司上市,华工科技从 3C 汽车电子切入到锂电光伏设备,发展迅速;光伏行业中帝尔激光独占鳌头,海目星逐步切入,亚威股份是工业领域龙头企业;动力电池领域主要激光设备公司为海目星和联赢激光。 1.3 投资建议 我们 重点推荐公司:苏试试验、中国汽研、谱尼测试、博威合金、捷顺科技 、华工科技 。受益标的包括大族激光、赢合科技、利元亨、华测检测、海目星、联赢激光、信测标准等。 图表 1:重点推荐标的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市价 (元 ) EPS PE PEG 评级 2021E 2022E 2023E 2021E 2022E 2023E 2021E 002953 谱尼测试 16.34 0.63 1.04 1.50 26 16 11 0.40 买入 601137 博威合金 24.49 0.51 0.80 0.99 48 31 25 0.84 买入 300416 苏试试验 31.72 0.65 0.82 0.97 49 39 33 1.87 买入 603786 华工科技 88.68 1.37 1.89 2.57 65 47 35 1.71 买入 000887 国检集团 22.45 0.82 0.97 1.24 27 23 18 1.50 买入 603197 捷顺科技 64.01 1.30 1.69 2.26 49 38 28 1.64 买入 数据来源: Wind、国联证券研究;收盘价取 2022 年 4 月 30 日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3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正文目录 1 投资聚焦 . 2 2 2022H1 利润端承压,看好自主可控 . 5 2.1 上游原材料涨价 +芯片短缺 . 5 2.2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 Q1 下游需求疲软 . 6 2.3 产业升级 迫在眉睫,自主可控长期发展战略 . 7 3 检测行业:服务于国内统一大市场 . 9 3.1 服务于国内统一大市场自主可控 . 9 3.2 2022H1 检测龙头处于达产周期增长动力强劲 . 10 3.3 检测行业周期性较弱景气度高 . 11 4 激光设备:上下游国产替代进行时 . 12 4.1 激光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 12 4.2 从上游到下游国产 替代趋势明显 . 14 4.3 看好具备核心技术且下游行业多元化的公司 . 15 5 锂电设备:自主可控订单饱满 . 16 5.1 下游厂商持续扩产 . 16 5.2 成本端受到上游和下游双重挤压 . 18 6 通用机械:稳健增 长,出口增强 . 19 6.1 通用机械国内稳健增长,贸易顺差创新高 . 19 6.2 工程机械:周期下行,龙头出海崭露头角 . 20 7 投资建议 . 22 8 风险提示 . 22 图表目录 图表 1:重点推荐标的 . 2 图表 2:我国制造业 PMI 持续走低 . 5 图表 3: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 . 5 图表 4: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 . 5 图表 5:铜价持续上涨( 元 /吨) . 5 图表 6:近几年原料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元 /桶) . 6 图表 7: 2020 年以来芯片价格上涨 . 6 图表 8: Q1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先升后降 . 6 图表 9:工业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反弹( %) . 6 图表 10: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 . 7 图表 11: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 . 7 图表 12:中联重科原材料 /总成本比重大 . 7 图表 13:杭叉 集团原材料 /总成本比重大且上升趋势 . 7 图表 14:迈为股份原材料 /总成本比例大 . 8 图表 15:星云股份原材料 /总成本比大 . 8 图 表 16:国家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 . 8 图表 17:国内高端装备企业出海与进口替代并存 . 9 图表 19: A 股各检测公司从事不同检测细分领域 . 10 图表 20: A 股各个检测服务公司人均收入、 “ 资产轻重 ” 有比较大的差别 . 11 图表 21:各检测行业龙头多次募集资金 . 11 图表 22:检测行业 2021 年业绩增速快 . 12 图表 23:第三 方检测行业关注华测检测、信测标准、苏试试验、谱尼测试 . 12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4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图表 24:激光设备在制造业应用占比还有提升空间 . 13 图表 25:中国激光切割设备渗透率逐年上升 . 13 图表 26:切割、焊接、打标是激光工业主流应用 . 13 图表 27: 2022 年中国激光切割市场规模将达 425 亿 . 13 图表 28:激光设备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占比最高 . 13 图表 29: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 CAGR 为 11.37% . 13 图表 30:激光上下游行业众多 . 14 图表 31: 2021 年(左图)到 2022 年(右图)海外龙头 IPG 市场份额明显减小 . 14 图表 32:激光行业下游市场涉及面广 . 15 图表 33:激光设备行业公司规模普遍较小,竞争激烈 . 15 图表 34:受益于光伏锂电等行业扩张,激光行业龙头 2021 年业绩增速快 . 16 图表 35:未来几年锂电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 17 图表 36:行业 内具备整线交付能力竞争对手较少 . 17 图表 37:锂电设备龙头净利率呈下降趋势 . 18 图表 38:锂电设备龙头原材料占成本比例较大 . 18 图表 39:锂电设备龙头毛利率呈下滑趋势 . 18 图表 40:锂电设备龙头合同负债不断增长(万元) . 18 图表 41:锂电设备行业龙头 2021 年业绩增长迅速 (单位:亿元 ) . 19 图表 42: 21 年下半年增长率逐步下滑 . 19 图表 43: 21 年主要品种累计增速呈下降趋势( %) . 19 图表 44:我国小松挖掘机指数 . 20 图表 45:挖掘机市场情 况 . 20 图表 46:工程机械行业毛利率普遍下降 . 21 图表 47:工程机械行业原材料 /总成本高且有上升趋势 . 21 图表 48:工程机械行业净利率普遍下降 . 21 图表 49:工程机械行业外销毛利占比普遍上升 . 21 图表 50: 工程机械行业 2021 年业绩普遍下滑 . 21 图表 51:重点推荐标的 . 22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5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2 2022H1 利润端承压,看好自主可控 2.1 上游原材料涨价 +芯片短缺 2022 年 PMI 指数持续走低,生产部门压力较大。 2022 年 我国制造业 PMI 指数始终偏低且持续下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 2022 年 3 月为 49.5%,已跌破 50%荣枯线,制造业整体 PMI 长期低于欧元区、美国和日本。 2022 年 3 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 PMI 为 66.1%,环比上涨 6.1%,出厂价格 PMI 为 56.7%,环比上涨 2.6%,剪刀差持续扩大。 PPI 自 1 月份以来持续上涨, 3 月环比上涨 2.9%,涨幅扩大 1.0%。 大宗商品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推动制造业成本上涨 。 2022 年以来,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根据中国产业流通网数据, 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由 1 月份的186.68 上涨至 3 月的 206.86,涨幅达 10.81%。其中,能源类涨幅最大,由 1 月的155.29 上涨至 3 月的 194.81,涨幅达 25.45%。铜由 1 月 4 日的 69826.67 元 /吨上涨至 4 月 15 日的 75055/吨,燃料油由 1 月 4 日的 5240 美元 /吨上涨至 4 月 15 日的6320 美元 /吨。 新冠疫情等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芯片短缺,芯片的供不应求导致了芯片价图表 2:我国制造业 PMI 持续走低 图表 3: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 iFind、生意社、中国流通产业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iFind、生意社、中国流通产业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4: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 图表 5:铜价持续上涨 (元 /吨) 数据来源: iFind、中国流通产业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生意社、国联证券研究所 4550556065 制造业 PMI( %) 中国 欧元区 美国 日本 01020304050607080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 %) 出厂价格指数 (%)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50100150200250能源类 矿产类 钢铁类(次) 有色类 (次)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2022-04-152021-10-062021-03-302020-09-212020-03-132019-09-052019-02-272018-08-212018-02-122017-08-052017-01-272016-07-212016-01-132015-07-132015-01-082014-07-082014-01-092013-07-122013-01-072012-07-092012-01-052011-07-05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6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格的上涨,对一些行业发展造成了冲击。 根据国民技术年报数据 ,以国内芯片生产商国民技术为例, 2021 年,公司芯片类产品营业收入 5.89 亿元,芯片类产品销量14542.74 万颗,产品平均单价 4.05 元,同比 2020 年的 2.67 元上涨 51.48%。 2.2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 Q1 下游需求疲软 22 年 Q1 我国制造业投资先升后降,预计未来在疫情及外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固定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 自 2021 年疫情 平稳后 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高的增速, 2021 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13.7%。 2022 年 Q1 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为 104872 亿元,同比增长15.6%。分月看来, Q1 增速先升后降,在 2 月达 20.9%,虽然在 3 月有所回落,但保持较高增速。预计未来在疫情及外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固定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 图表 6:近几年原料油价格持续上涨 (美元 /桶) 图表 7: 2020 年以来芯片价格上涨 数据来源:生意社、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国民技术年报、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8: Q1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先升后 降 图表 9:工业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反弹(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iFinD、国联证券 研究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iFinD、国联证券 研究所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22-04-152021-10-292021-05-172020-12-012020-06-172020-01-022019-07-192019-02-042018-08-212018-03-072017-09-212017-04-102016-10-252016-05-112015-11-262015-06-182015-01-082014-07-312014-02-202013-09-192013-04-112012-10-302012-05-23 0112233445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国民技术芯片产品单价(元 /颗) -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0.00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0,000.00500,000.00600,000.00700,000.002017-04-302017-06-302017-08-312017-10-312017-12-312018-03-312018-05-312018-07-312018-09-302018-11-302019-02-282019-04-302019-06-302019-08-312019-10-312019-12-312020-03-312020-05-312020-07-312020-09-302020-11-302021-02-282021-04-302021-06-302021-08-312021-10-312021-12-312022-03-31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 -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7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我国工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变化基本保持 增长, 2022 年 Q1 工业增加值以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增长 5%和 4.4%,但增速整体仍然偏低 。受疫情影响, 2020 年一季度,均呈现负增长。复工复产之后,迅速恢复。但自 2021 年三季度开始,工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出现下滑,分别在当年 9 月和 10 月达到了最低的 3.5%与 2.5%。进入 2022 年,二者增速均开始触底反弹, 2022 年一季度分别增长 5%和 4.4%,但增速整体仍然偏低。 2.3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自主可控长期发展战略 国内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 ,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芯片紧缺导致整体毛利率有下降压力 。 制造业原材料支出占比较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令制造业毛利承压。根据各公司年报,工程机械行业代表企业中联重科 21 年原材料成本 /营业 成本 比重达到了 73.28%,叉车代表公司杭叉集团的占比达到 79.45%,光伏设备代表性公司迈为股份占比达到 42.02%,且中联重科与杭叉集团原材料与 成本 比例近些年有上涨的趋势 。 图表 10: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 图表 11: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iFinD、国联证券 研究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iFinD、国联证券 研究所 图表 12:中联重科原材料 /总成本 比重大 图表 13:杭叉集团原材料 /总成本比重 大且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中联重科年报、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杭叉集团年报、国联证券研究所 -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7-04-302017-07-312017-10-312018-03-312018-06-302018-09-302018-12-312019-05-312019-08-312019-11-302020-04-302020-07-312020-10-312021-03-312021-06-302021-09-302021-12-3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91.50%92.00%92.50%93.00%93.50%94.00%94.50%95.00%95.50%2018 2019 2020 202190.00%90.50%91.00%91.50%92.00%92.50%93.00%93.50%2018 2019 2020 2021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8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产业升级正当时, 国家政策支持科技产业自主可控。 2021 年 12 月 11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 会议强调要“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 图 表 16:国家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 发文部门 相关内容 2015 年 5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国制造 2025提出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2019 年 10 月 工信部等 13 部门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 2019-2022 年)提出要补齐装备制造设计短板。 2021 年 3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1 月 10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强基工程,健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标准,形成产业优化升级的标准群,部分领域关键标准适度领先于产业发展平均水平。 2022 年 3 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指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工信部、国联证券 研究所 国内 高端装备 企业 出海与进口替代并存 。一方面通用设备、激光设备等从低端到高端逐步进行国产替代,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海外,例如工程机械行业龙头正在发力国际化,锂电设备跟随下游走向海外,轨交设备成功出口欧美,光伏设备已经销往海外等等。 图表 14:迈为股份原材料 /总成本 比例 大 图表 15:星云股份原材料 /总成本 比 大 数据来源:迈为股份年报、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星云股份年报、国联证券研究所 60.00%65.00%70.00%75.00%80.00%85.00%2018 2019 2020 202176.00%76.50%77.00%77.50%78.00%78.50%79.00%79.50%80.00%80.50%2018 2019 2020 2021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9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图表 17:国内高端装备企业出海与进口替代并存 数据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2022 年下半年看好 Q1 业绩高增长的自主可控标的。 考虑到目前一方面受到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国际局势不确定性, 2022 下半年具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不受国外卡脖子以及 Q1业绩较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较小的行业标的具备较好投资机会,看好第三方检测、激光设备、锂电设备、通用机械等主要是以国内大市场为主,国产替代需求强劲的方向。 3 检测行业:服务于国内统一大市场 3.1 服务于国内统一大市场自主可控 2022 年 3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 , 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结构,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整合精简。紧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 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需求, 突破一批关键测量技术,研制一批新型标准物质,不断完善国家计量体系。 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制定修订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开展标准、计量等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标准必要专利国际化建设,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形成 . 检测服务行业坡长雪厚,目前行业极其分散,各细分领域检测龙头具备持续成长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 首先 , 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大 , 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 35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11.19%。其次,行业目前非常分散,我国规模以上检测机构(年收入 1000 万以上)有 6414 家,数量虽较上年增加,但占全行业比重仅 13.11%。再次, 单一行业检测机构容易受到下游行业景气度影响,综合检测服务机构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 全球GDP 增长率大幅下滑 ,但 SGS、 BV 和 Intertek 三大全球检测巨头营业收入之和受影响程度较小 ,经济周期对行业影响不明显 。 一级行业 二级行业 三级行业 产业发展阶段 机械设备 通用设备 工程机械 关键零部件国产,国际化进行时 其他通用设备 高端产品跟随,中低端市场替代 专用设备 光伏设备 技术全球领先,已经出海 半导体设备 先进制程跟随,中低制程替代 激光设备 超高功率跟随,国内竞争激烈 锂电设备 技术能力全球领先,跟随下游走向海外 集装箱 几乎垄断市场,引领技术变革 轨交设备 轨交设备 掌握核心技术,成功出口欧美 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设备 高端产品跟随,国内竞争激烈 机器人 工控设备 其他自动化设备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10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图表 18: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并且规模以上检测机构比重低 数据来源: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各检测细分领域特点相差较大,这些不同点包括市场规模、标准化程度、下游客户集中度、资质牌照等,这些不同点带来了各领域检测龙头不同发展路径 。 各个子行业驱动因素不一,导致各子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 比如 ,从市场规模来看 , 2020 年,建工与建材行业相关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分别为 581 亿元和 342 亿元,共计占第三方检测行业总规模的 26%。 从下游行业标准化程度来看,机动车检测标准化程度最高。 各个细分行业不同特点带来 A 股检测服务公司发展路径包括三种,第一种是从检测设备生产厂商向下游延伸,第二种是公司从单一检测领域横向扩张到多个检测领域,第三种是一直聚焦于本来的领域拓展业务。 这些不同点带来了各领域检测龙头不同发展路径。 图表 18: A 股各检测公司从事不同检测细分领域 数据来源: Wind、 各公司 2020 年报数据、国联证券研究所(注:黄色区域为公司存在此项业务,但数据包含在其他板块) 3.2 2022H1 检测龙头处于达产周期增长动力强劲 我们认为 重资产检测服务龙头自建产能为主,把握达产时点带来的投资机会 ,轻资产检测服务龙头并购扩张为主,把握并购扩张时点带来的投资机会。 资产越重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11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的检测服务公司,一般都有资质要求,并且由于设备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壁垒较高,重大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拖累公司盈利能力,一旦产能释放,公司利润率将持续提升。资产越轻的检测服务公司往往具备劳动密集型、区域化特点,并且各地资质、检测服务半径标准不一,所以更多采用并购扩张的路径。 图表 19: A 股各个检测服务公司人均收入、 “ 资产轻重 ” 有比较大的差 别 数据来源: 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注:选取 2021 年收入、员工人数、固定资产数据) 实验室扩产资金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以及募集资金,目前募集资金后,逐步进入达产周期 。根据各公司公告,大部分检测公司上市后都进行了增发,大部分公司募集资金金额超过 10 亿元,主要用于检测机构建设或者收购,广电计量、电科院、苏试试验资产负债率较高 ,股权融资能显著降低这些公司资产负债率 。 图表 20:各检测行业龙头多次募集资金 公司 上市时间 募集资金次数 募集金额(亿元) 募集方式 华测检测 2009 年 3 14.52 IPO、非公开发行股票、 重大资产重组 广电计量 2019 年 2 20.56 IPO、非公开发行股票 国检集团 2016 年 1 5.08 IPO 电科院 2011 年 2 13.01 IPO、非公开发行股票 苏试试验 2015 年 4 6.55 IPO、非公开发行股票、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中国汽研 2012 年 1 15.11 IPO 安车检测 2016 年 2 13.34 IPO、非公开发行股票 多伦科技 2016 年 2 10.52 IPO、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谱尼测试 2020 年 2 19.96 IPO、非公开发行股票 信测标准 2021 年 1 6.07 IPO 中国电研 2019 年 1 8.58 IPO 来源: iFinD,各公司公告,国联证券研究所 3.3 检测行业 周期性较弱 景气度高 考虑到一方面检测行业主要服务于国内大市场,受到海外不确定性影响小。另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中国电研 信测标准 0501001502002500 1 2 3 4 5 6 7 8收入/人数 收入 /固定资产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12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外一方面检测行业周期性相对较多,各个子行业景气度较高,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逐步 缓解 ,检测行业将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 图表 21:检测行业 2021 年业绩增速快 公司名称 公司代码 营收(亿元) 毛利率 净利润(亿元) 净利率 营收增速 净利增速 华测检测 300012.SZ 43.29 50.83% 7.63 17.63% 21.34% 29.56% 广电计量 002967.SZ 22.47 41.38% 1.93 8.59% 22.09% -20.77% 谱尼测试 300887.SZ 20.07 46.16% 2.20 10.97% 40.70% 34.54% 建研院 603183.SH 9.03 50.53% 1.52 16.83% 11.90% 15.15% 信测标准 300938.SZ 3.95 58.65% 0.82 20.76% 37.56% 36.60% 开普检测 003008.SZ 1.44 68.44% 0.64 44.44% -13.05% -33.33%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iFind、国联证券 研究所 检测板块重点 关注华测检测、信测标准、苏试试验、谱尼测试 。 华测检测试综合性检测龙头,受益 于精细化管理净利率持续提升。信测标准 目前市值仅 30 亿,募投达产与并购对公司业绩增速影响 更大 。苏试试验下游景气度高,聚焦军工、半导体、汽车电子,暂时受到上海疫情影响,短期不改长期下游需求强劲。谱尼测试,多元发展逐步成型,向综合迈进。 图表 22:第三方检测行业关注华测检测、信测标准、苏试试验、谱尼测试 公司名称 公司特点 核心逻辑 华测检测( 300012) 检测行业综合龙头 1.估值回调到位,行业周期性弱,精细化管理以及新业务占比提升,净利率有提升空间 2.食品与环境检测行业需求拐点向上 3.Q1 季度扣非增长近 50% 信测标准( 300938) 检测行业最具弹性标的 1.目前市值仅 30 亿,募投达产与并购对公司业绩增速影响最大 2.下游景气度高, Q1 季度利润增速近 80% 苏试试验( 300416) 检测行业最具潜力标的 1.下游景气度高,聚焦军工、半导体、汽车电子 2.暂时受到上海疫情影响,短期不改长期下游需求强劲 谱尼测试( 300887) 多元发展逐步成型,向综合 迈进 1.环境和食品检测行业增速回暖 2.上半年核酸检测需求增长迅速 3.军工、汽车等检测板块预计在未来两年持续占比提升 4.Q1 扭亏,增长迅速,超预期 数据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4 激光设备:上下游国产替代进行时 4.1 激光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激光设备 的发展 符合渗透率提升逻辑; 我国激光应用渗透率 对比发达国家依旧处于 较低 水平,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9年 我国 激光切割设备 渗透率仅为 9.7%。激光加工 属于先进制造业,根据激光谷研究结论表明, 激光行业的增速与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正向相关关系,符合渗透率提升逻辑。 欧美发达国家已 进入 “光加工 ”时代, 据美国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 2010 年分析和统计 , 2010 年美国 GDP 的 50%与激光应用相关,但目前我国激光应用渗透率仍相对较低。 激光设备 价格 的 下降和性能 的 提升是 渗透率 增长 的关键。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13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投资策略 图表 23:激光设备在制造业应用占比还有提升空间 图表 24:中国激光切割设备渗透率逐年上升 数据来源: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国联证券研究所 工业升级加速激光设备渗透率提升 ;切割、焊接、打标设备是激光工业主流应用,占比近 70%;各个行业对激光设备的需求都在不断上升。 激光加工设备的高精密度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材料损耗、节约成本。目前制造业周期处于景气阶段,激光智能装备应用领域已从轻工行业向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航空、动力和新能源等领域拓展 ,各个行业对激光设备的需求 都在不断上升。尤其是 激光切割设备的加工速度和质量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 2015-2020 年中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由 126 亿元增长至 318 亿元, CAGR 为 20.34%。 图表 25:切割、焊接、打标是激光工业主流应用 图表 26: 2022 年中国激光切割市场规模将达 425 亿 数据来源: OFweek、 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智研咨询、 国联证券研究所 激光设备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观研天下数据显示激光设备在工业领域应用占比最高,近 60%;根据 QYResearch 数据显示, 2020-2027 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 CAGR 为 11.37%。 观研天下数据显示激光设备在工业领域应用占比近 60%,其次是信息与商业领域,分别占比 21.6%与 8.3%。根据 QYResearch 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 95.17 亿美元,全球占比约为 52.73%,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2.30 亿美元,全球占比达到 58.90%。 0%20%40%60%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激光设备在制造业中应用占比 0.00%10.00%20.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15-2019年全国激光切割设备渗透 (单位: %) 2020年中国工业激光设备应用场景分布 切割 焊接 打标 半导体与显示 精密金属加工 非金属加

注意事项

本文(国联证券-机械设备行业_自主可控龙头助力产业制造升级_23页_1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