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北京冬奥组委-2022.1-35页_4mb.pdf

  • 资源ID:131442       资源大小:4.66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北京冬奥组委-2022.1-35页_4mb.pdf

北 京 冬 奥 会 低 碳 管 理 报 告(赛 前)(2016 - 2021.6)低碳奥运011.1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之举1.2 中国自主贡献目标及低碳发展1.3 北京冬奥会的低碳管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022.1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学2.1.1 核算原则2.1.2 核算边界2.1.3 覆盖排放源2.1.4 核算方法2.2 北京冬奥会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2.2.1 核算原则2.2.2 核算边界及核算方法2.3 北京冬奥会碳抵消方法学2.3.1 碳抵消方法学原则2.3.2 碳抵消产品评价指标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033.1 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3.2 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的修订3.3 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3.3.1 场馆建设与改造的排放量核算3.3.2 交通基础设施的排放量核算3.3.3 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排放量核算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044.1 双奥场馆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4.2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碳减排措施4.2.1 低碳能源技术示范项目4.2.2 建设低碳场馆4.2.3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4.2.4 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4.3 推进碳抵消措施4.3.1 北京冬奥会林业碳汇核证及捐赠流程4.3.2 北京市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4.3.3 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4.3.4 合作伙伴行动4.3.5 扎实推进碳普惠制创新活动目录01-0607-18前 言19-2829-52结束语参考文献图 1 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案图 2 北京冬奥会碳核算边界图 3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的排放源类别图 4 北京冬奥会自有排放、分摊排放及相关排放所占比重(基准线)图 5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修订情况图 6 2016-2021年实际排放量图 7 基准线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图 8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图 9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示意图图 10 北京冬奥会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示意图图 11 五棵松冰球训练馆的低碳措施图 12 国家速滑馆低碳措施图 13 国家速滑馆 1.2万平米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图 14 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的移动式造雪设施图 15 古杨树场馆群蓄水池图 16 新首钢园图 17 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图 18 北京市新建林业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图 19 张家口造林地理位置示意图图 20 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0311102023242431323336383940414445484950表 1 北京冬奥会减排量核算边界及方法表 2 北京冬奥会基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表表 3 北京冬奥会主要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表 4 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成效总结表 5 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及成效表 6 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冰面制冷系统表 7 实施碳补偿措施表 8 北京市各区县工程造林面积汇总表表 9 张家口造林面积汇总表152125293039474849图目录表目录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中国作为负责任国家 ,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 简称 “北京冬奥会 ”) 申办报告 提出 “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的碳减排机制;建立北京 2022碳排放评估和管理机制;所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 ”的承诺 , 低碳管理是北京冬奥会 “绿色办奥 ”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贯穿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全过程 。2019年 6月 23日 , 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 ( 简称“北京冬奥组委 ”) 正式发布 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 1( 简称 “低碳管理方案 ”) , 提出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目标 , 从低碳场馆 、 低碳能源 、 低碳交通和北京冬奥组委在行动方面提出了 18项碳减排措施 , 从林业碳汇 、 企业和公众参与方面提出 4项碳抵消措施 , 针对重点排放领域制定相应的碳减排措施 , 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 。 北京冬奥组委会同北京市 、 河北省张家口市以及场馆业主等单位 , 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 ,积极推进各项减碳措施的落实 。北京冬奥组委将分赛前和赛后分别编制两期北京冬奥会碳管理报告 。 赛前报告主要针对 2016 2021年北京冬奥会筹备过程 , 重点介绍北京冬奥会碳中和方法学 、 温室气体排放基准线 、 实际筹备阶段过程排放量及低碳管理工作措施成效;赛后报告为总报告 , 将补充赛时不同情景的碳减排和碳管理相关工作情况 , 全面分析 2016 2022年 6月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 、 赛事筹办及举办全过程碳减排和碳抵消措施实施情况 , 呈现碳排放总量和碳中和结果等 。1 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前 言低碳奥运011.1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之举1.2 中国自主贡献目标及低碳发展1.3 北京冬奥会的低碳管理01010201-0201低碳奥运1低碳奥运1.1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之举研究表明 , 本世纪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 ( 2001-2020年 ) 比 1850-1990年间升高了 0.99, 预计到 21世纪末 ( 2081-2100年 ) 仍将上升 1.0 5.72。 2015年 9月 , 联合国将 “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确立为未来 1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 同年 , 第 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COP21) 顺利通过一项全面 、包容 、 有力度 、 涵盖所有国家 、 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协定 巴黎协定 , 主要确立了综合性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 规定了各国实现这些目标的原则和行动 , 被誉为继 1992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1997年 京都议定书 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 , 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 全球各国共同携手切实落实 巴黎协定 目标 , 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 , 将成为人类迈向可持续发展征程的新起点 , 为世界各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能源转型提供强有力推动力 。1.2 中国自主贡献目标及低碳发展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 , 积极推动构建公平合理 、 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 并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 ,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 展现了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 。2020年 9月 22日 , 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 ,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 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1.3 北京冬奥会的低碳管理建设低碳能源示范项目 , 建立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 ,综合实现 100%可再生能源满足场馆常规电力消费需求;建设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3000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等低碳示范工程 , 新建永久场馆全部满足绿色建筑三星要求;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场馆低碳标准赛事举办期间 , 赛区内交通服务基本实现清洁能源车辆 ( 不含专用车辆 )保障;推动林业固碳工程;建立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核算标准 , 创造冬奥遗产 。北京冬奥会提出低碳管理目标(图 1):图 1 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案03-0401低碳奥运北京冬奥会在低碳管理方面做出的特色工作:覆盖基准线 /实际排放量核算 、 碳减排量核算及碳抵消全流程 。定期核算汇总碳排放量和减排措施效果 。 为确保核算结果的可信度 , 北京冬奥组委还委托具有联合国指定经营实体 ( DOE) 资质的核查机构 , 对碳管理工作全过程和碳排放量 、 减排量的核算实施第三方评估 。(1)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碳中和方法学(3)主办城市政府紧密合作(2)建立了低碳管理工作机制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相关工作同时纳入北京市 、 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任务 ,有助于推动北京市 、 河北省的低碳转型进程 , 进而推动京津冀协同绿色发展 , 并留下珍贵的低碳遗产 。05-0601低碳奥运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022.1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学2.1.1 核算原则2.1.2 核算边界2.1.3 覆盖排放源2.1.4 核算方法2.2 北京冬奥会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2.2.1 核算原则2.2.2 核算边界及核算方法2.3 北京冬奥会碳抵消方法学2.3.1 碳抵消方法学原则2.3.2 碳抵消产品评价指标07070710131314141717172.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北京冬奥会建立了覆盖碳基准线 /实际排放量核算 、 减排量核算及抵消的全流程碳中和方法学 3 。2.1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学依据国际奥委会碳足迹方法学 4, 借鉴往届奥运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 , 结合中国及北京市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 ,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主要改进以下内容:( 1)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工作进程 5, 拓展了温室气体覆盖范围 ,包括 CO2, CH4, N2O, HFCs, PFCs, SF6以及 NF3七种温室气体;( 2) 在基准线排放和实际排放量的核算时 , 活动水平全部选用实物量指标;( 3) 考虑中国及北京的能源结构 , 对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进行了本地化处理等 。2.1.1 核算原则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的主要原则参照了 GHG Protocol、 ISO14064-1, 包括: 相关性原则 、 完整性原则 、 一致性原则 、 准确性原则 、 透明度原则 、 避免重复计算原则 。3 报告中的碳 , 若非单独提及到 CO2, 都指的是温室气体 。2.1.2 核算边界1. 时间边界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从 2016年 1月 1日至 2022年 6月 30日 6, 分赛前筹备 、赛时运行和赛后拆除 3个阶段 。2. 核算气体北京冬奥会核算的温室气体 , 不仅包括 1992年 6月 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UNFCCC) 规定的 CO2、 CH4、 N2O、 HFCs、 PFCs和 SF6,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8次缔约方会议追加的 NF3, 共七类温室气体 。其范围界定如下:4 IOC Carbon Footprint Methodology for the Olympic Games.5 Doha amendment to the Kyoto Protocol北京冬奥会直接控制或拥有的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1排放6 2015年北京获得 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 温室气体核算从 2016年开始计入 。北京冬奥会自用的外购电力 、 蒸汽 、 供暖和供冷等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范围 2排放指除范围 2之外的所有间接排放 , 包括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的排放 。范围 3排放07-0802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1.1项 北京冬奥组委日常办公1.2项 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服务 81.3项 各类主体赛事服务 (包括赛事交通、餐饮和住宿 )1.4项 大型活动1.5项 场馆赛期运行1.6项 冰上场馆制冷剂1.7项 场馆保障1.8项 废弃物1.9项 其他(奖牌、特许商品等)2.1项 场馆建设及改造2.2项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赛事物流服务 9 第一项 : 北京冬奥会筹办和运行过程 第二项 : 场馆和交通基础设施3. 组织边界按照产权标准和控制力标准 7 确定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组织边界 , 具体分为以下三类:图 2 北京冬奥会碳核算边界2.1.3覆盖排放源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包括筹办和运行过程 、 场馆和交通设施以及观众共 3项及其子类别的 200种 ( 图 3) 排放源 , 具体如下:第三项 : 观众8 北京冬奥组委出资的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来华的往返交通 、 在华期间的住宿 、 餐饮间接排放的CO2。9 结合北京冬奥会 申办报告 及其 运行数据汇总 ( 2015年 3月版 ) 、 北京冬奥组委重点任务清单 , 并根据基础设施立项材料 , 鉴于相关性原则 ( 京张高铁已在国家主管部门规划中立项 , 不纳入本报告核算范围内 ) 。7 产权标准:基于产权比例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标准:无产权 , 但具有实际控制力也纳入核算边界 。09-1002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即 100%由北京冬奥组委出资的业务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自有排放即北京冬奥组委不具有产权,但奥组委能够影响其行为的业务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即北京冬奥组委部分出资的业务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分摊排放 相关排放4. 空间范围主要涉及与北京冬奥会筹办活动相关的职能范围 、 地理边界和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图 3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的排放源类别 注: B-北京冬奥组委 ; F-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 A-运动员 ; M-媒体 ; P-合作伙伴 ;V-志愿者 ; S-观众 ; ST-安保和医疗人员。11-1202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2.1.4核算方法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采用各类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与对应的排放因子相乘后加和的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 (活动水平 排放因子)2.2.1 核算原则 可以形成真实 、 可测量和长期的减排效益; 活动的减排效益相对于基准情景是额外的; 核算全过程经具有 DOE资质的独立第三方评估 。2.2.2 核算边界及核算方法依据 低碳管理方案 , 北京冬奥会实施的低碳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低碳能源 、 低碳场馆 、 低碳交通以及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 。 针对不同减排措施的比较基准 、 监测指标以及方法学和假设等事项 , 从定性或量化角度 , 重点制定了场馆碳减排措施减碳量的核算方法 ( 表 1) 。10 CCER, 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活动水平: 一段时间内 , 人类活动导致排放量或清除量的数据 。考虑到价值量活动水平指标受汇率 、 通货膨胀 、 可比性较差等因素影响 ,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全部采用实物量 。 如场馆建设期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为场馆建筑总面积 ( 基准线估算 ) 或物料消耗量 ( 实际排放量核算 ) 。排放因子: 量化单位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数 。 排放系数通常以测量数据样本为基础 , 取其平均值 , 以确定给定操作条件下给定活动水平的代表性排放率 。 根据中国及北京的实际情况 , 对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的排放因子进行了本地化处理 。2.2 北京冬奥会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北京冬奥会参照清洁发展机制 ( CDM) 方法学 、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 ( CCER 10 )方法学和中国提交给 UNFCCC的 国家信息通报 所采用的方法学 , 制定了低碳措施减排量核算方法学 11。11 对于碳减排措施实施过程中活动水平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 事先确定的相关排放因子保持不变 。 减排措施的减排量为基准排放量减去项目排放量得到 。温室气体减排量 = ( 减排比较基准排放量 -各项减排措施排放量 )通过获取各种减排措施的实际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 , 并用于计算实际排放量 。 总碳减排量为各种减排措施在常规情景和实际情景排放量之差 。 所有减排量计算方法和过程已经过独立第三方核查 。13-1402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表 1北京冬奥会减排量核算边界及方法15-1602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方案 措施名称 措施主要内容 减排量比较基准(或减排定性描述)赛前 赛时(含测试赛)2016-2018 2019 2020 2021 2022推动低碳能源技术示范项目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利用 建设世界首个 500千伏四端环形结构的柔性直流电网 工程建设进度 赛时场馆常规电力消费实现 100%可再生能源 光伏发电 、 风光互补 、 绿电采购 2015年全国电网发电水平 加强低碳场馆建设管理超低能耗低碳示范工程建设 五棵松训练馆 , 北京冬奥村医疗诊所 , 延庆赛区公寓楼组团 示范面积 新建室内场馆符合绿建标准 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通过绿建三星标准的室内场馆个数 制订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所有新建雪上项目场馆满足该标准要求 通过绿建三星标准的雪上场馆个数 推动场馆低碳节能建设 、 改造 鼓励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改造并达到绿建二星标准的场馆个数 建设期回收利用1) 加强材料低碳采购2) 优化设计减少建材消耗量 ( 水泥 , 玻璃 , 钢材 , 沥青 ( 地面用途 )3) 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应高于 20%。1) 设计优化前方案的材料概算量;2) 建筑材料回收利用为 0 采用临时设施 临时场馆及临时设施采用可再生 /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 可拆卸部件或单元 , 拆除后实现充分再利用 临时设施再利用率 推进场馆运行能耗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电 、 气 、 水 、 热力及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情况 , 对空调 、 采暖 、电梯 、 照明等建筑耗能实施分项 、 分区计量控制 建设能耗管控中心数量 提高制冰造雪效率 1) 合理使用再生水 、 雨水 ;2) 在合适场馆进行 CO2制冷示范利用1) 传统水源作为人工造雪用水 ;2) 制冷剂 :R507的填入量 强化废弃物回收利用 编制清废管理工作方案 , 对垃圾分类 、 清扫保洁 、 除雪铲冰等各项工作内容做出细化安排 。 2016年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低碳转运 赛时不同赛区间的转运充分利用高铁 , 如京张高铁 传统车辆出行排放 智慧交通 赛时综合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和管理措施 , 如交通资源管理系统 传统车辆出行方式 交通服务低碳化1) 赛时交通服务基本实现清洁能源供应2) 建设配套充电桩3) 赛时赛区物流配送及城市配送保障车辆采用更高标准传统车辆出行方式 低碳出行 持续鼓励绿色低碳出行模式 传统车辆出行模式 交通设施建设工程中使用低碳工程技术1) 温拌沥青技术节约生产耗能旧路材料的循环利用2) 施工机械1) 常规沥青 ;2) 未循环利用旧路材料的物料消耗水平3) 柴油机械的排放水平 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1) 太阳能热水2) 热泵供热 1. 天然气热水2. 市政热力采暖 大力推行低碳办公1) 节能型光源 ;2) 节水器具;3) 办公用品节约 , 如纸张 、 墨盒的办公物品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GB50034-2013) 和 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354-2014中目标值 LED灯具光效不应低于 80lm/W;2) 常规用水效率等级;3) 办公用品排放量 倡导观众低碳观赛行为 低碳观赛 , 如低碳出行 、 电子票务 、 民宿 、 物资回收等 抽样问卷调查 2.3 北京冬奥会碳抵消方法学 2.3.2 碳抵消产品评价指标北京冬奥会构建了碳中和两层级技术评价标准: “CORSIA+普适性 ”标准 , 具体为 CORSIA12减排单位标准 ( Emissions Unit Eligibility Criteria, EUC) 下的抵消产品完整性评价 8项评价指标 , 附加 1项普遍适用性 , 该指标普遍适用于国际国内大型活动或大型体育赛事 。碳抵消产品的完整性评价:1) 减排具有额外性 。2) 基准线务实可靠 。3) 减排量可量化 , 可监测 、 报告和核查 。4) 监管流程清晰透明 。5) 减排永久有效 。6) 不造成碳泄漏 。7) 避免重复计算 。 应避免重复签发 、 重复使用和重复计算 。8) 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9) 普适性 。2.3.1碳抵消方法学原则1. 明确碳管理责任北京冬奥会明确各部门责任 , 在赛前 、 赛时和赛后全过程实施低碳管理 , 推进实施减排措施 , 定期核算碳排放量 。 同时 , 选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场馆碳排放量 、 减排量核算过程进行核查 。 对无法避免和无法减排的排放量采取抵消措施 。2. 符合国际标准为实现透明 、 具有公信力 , 北京冬奥会选取符合国际标准的 、 高质量的碳抵消产品 , 并经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 。3. 抵消产品透明北京冬奥会碳排放量 、 碳减排量 、 碳抵消量核算公开 、 透明 , 公开具体抵消产品的类别及其数量 。4. 额外性指项目产生的增加碳汇量或者减排量相对于常态情景是额外的 。 与常态情景相比 , 该项目增加碳汇量或者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是该项目的效益 。5. 鼓励多方参与北京冬奥会鼓励北京市 、 张家口市捐赠符合要求的林业碳汇;鼓励合作伙伴和涉奥企业赞助高质量的碳抵消产品;通过碳普惠制等措施 , 倡导公众通过低碳出行 、低碳生活等行为参与自主减排行动 。12 CORSIA 下评价标准是国际民航组织 ( ICAO) 下受国际认可的减排项目评价标准 。17-1802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法学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033.1 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3.2 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的修订3.3 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3.3.1 场馆建设与改造的排放量核算3.3.2 交通基础设施的排放量核算3.3.3 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排放量核算1922232526273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本报告中 , 包括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基准线 、 基准线修订排放量和 2016-2021年实际排放量 。3.1 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 活动水平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核算的活动水平数据主要来源有:-北京冬奥申委 申办报告 及其 运行数据汇总 ( 2015年 3月版 ) ;-国家 、 北京市及河北省相关规划文件;-调研获取的数据 , 如酒店实地调研数据;-与北京冬奥会筹办相关的排放源活动水平的实物量 。 排放因子-考虑中国及北京市的能源结构实际情况 , 按照地方 、 国家及国际标准的顺序; 基准线排放量-2018年预估计算 , 北京冬奥会 2016-2022年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总量为 163.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104t-CO2e) ;-基准线排放量前三位的排放源分别是观众 ( 占基准线排放总量的 49.6%) 、 场馆建设改造 ( 21.4 ) 和交通基础设施新建 ( 6.2%) ( 表 2) 。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 = 基准线 活动水平 排放因子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自有排放占比 18.2%, 分摊排放 ( 按场馆投资金额比例分摊后 ) 占比 21.4%, 相关排放占比最大 , 为 60.4%( 图 4) 。图 4 北京冬奥会自有排放、分摊排放及相关排放所占比重 (基准线 )主要来源于场馆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6 2019年的排放2020 2021年的排放2022年 1-6月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场馆建设和试运行达到峰值,主要来源于赛事运行和观众19-2003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0313 能源包括汽油 、 柴油 、 天然气 、 电力 、 热力 、 自来水等;餐饮包括食物 、 饮料 、 食物包装 、 饮料包装;交通包括航空 、 铁路 、 巴士 、 私家车 、 公交 、 地铁;物料使用指水泥 、 钢筋 、 沙子 、 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2021年 , 根据北京冬奥会赛事筹备动态及场馆建设实际活动水平数据 , 北京冬奥组委对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进行了修订 , 主要变更事项有:1. 调整基础设施及场馆建设核算量鉴于延庆赛区建设期建设方案发生变更 , 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场馆联络线建设方案由原来基准线中的地面公路方案变更为高架桥方案 。 相对 2018年测算的基准线 ,延庆赛区交通联络线新增 11座桥梁 , 新增温室气体排放约 15.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主媒体中心 、 五棵松冰球训练馆等场馆建设方案变更 ,主要因为主媒体中心建设方案变更新增温室气体排放约 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 更新测试赛场馆数量基准线测算时测试赛考虑了国内测试赛和国际运动员参加的国际测试赛 。 但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 , 场馆测试赛工作方案发生重大变更 14, 测试赛比赛场馆由 22个场馆 ( 竞赛及非竞赛场馆 ) 变更为 12个竞赛场馆 , 由此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3. 变更赛时观众方案受全球疫情影响 , 北京冬奥会参考东京奥运会的观众方案 , 赛时将控制入场观众人数 。 参考 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利益相关方计划 ( 第二版 ) 中更新版观众人数 ( 测试赛人数为 0, 冬奥会人数由原 229万人减少至 158万人 , 残奥会人数仍维持 63.9万人 ) , 结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 北京冬奥会将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 ,只考虑境内观众 , 经计算 , 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51.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表 2 北京冬奥会基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表 1314 “相约北京 ”系列测试赛21-22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类别活动类型排放源类别筹备(含测试赛) 赛期 赛后温室气体排放量( 104 t-CO2e)2018年估算2021年修订筹备和运行1.北京冬奥组委日常办公能源、餐饮、差旅交通、差旅住宿、差旅餐饮、办公耗材(纸张、墨盒、电脑)、服装 7.9 7.92.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服务北京冬奥组委出资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提供的(交通、住宿、餐饮)服务 2.3 2.33.各类主体赛事服务。为各类主体(运动员及代表团官员、媒体、转播商、合同商、志愿者、医疗人员、安保人员、市场合作伙伴)提供的赛时服务(交通、住宿、餐饮) 7.4 7.44.大型活动 包括火炬接力、城市活动、开闭幕式等 1.8 1.85.场馆运行 能源消耗 9.3 7.36.冰上项目场馆制冷剂制冷剂逸散 0.5 0.57.场馆保障设施 压雪机、安检设施、液晶屏、及形象景观 0.3 0.38.废弃物 办公区及赛期场馆固体废弃物处理、生活污水处理 1.0 1.09.其他包括奖牌、特许商品、运动员号码牌、观赛物资、防疫物质、门票、证件等 6.8 6.8场馆和交通设施建设及服务10.场馆建设与改造 能源消耗、物料使用 35.0 39.511.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能源、物料使用、物流(仓储、运输)服务 10.2 25.8观众 12.观众 交通、住宿、餐饮 81.2 30合计 163.7 130.63.2 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的修订-33.1-27.85421 7670 1237152075408823156422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北京冬奥组委 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交通基础设施 场馆建设其他 现场活动 制冷剂 废弃物2018年测算的原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为 163.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变更修订后的基准线排放量为 130.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排放量减少 33.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图 5) 。原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与修订后基准线排放量 、 实际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图 7所示 。 2016-2021年实际温室气排放总量为 4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预估 2022年赛时及赛后处理阶段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5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15。 预计 20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为 102.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图 7 基准线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图 5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修订情况图 6 2016-2021年实际排放量万 t-CO2et-CO2e万 t-CO2e15 主要包括赛事服务 ( 交通 、 住宿 、 餐饮以及观众排放 ) 。3.3 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经核算,北京冬奥会 2016 2021年 6月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4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各年度排放量占比依次分别为 1.1%、 1.6%、 25.3%、 42.4%、 18.0%和 11.5%。前三大排放源分别为交通基础设施(实际排放总量的比重为 50.0%)、场馆建设改造(占比 41.3%)和北京冬奥组委(占比 7.5%)(图 6)。03 23-24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163.7 179.34 181.82 130.6 + 4.5+ 15.6 - 2.0 - 51.2( 1) 场馆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因所有场馆建设均从 2018年开始 , 场馆相关的活动水平包括 2018-2021年实际监测的建设及改造阶段及建筑废弃物转运建材消耗量 , 天然气 、 汽油 、 柴油等消耗量 , 电力 、 热力及自来水消耗量 。 建筑材料包括水泥 、 钢材 、 碎石 、 砂 、混凝土 、 砌块 、 建筑砂浆及玻璃 , 部分缺失数据采取估算法 。场馆建设和改造过程相关的排放因子主要依据中国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调整 。( 2) 核算结果按照投资分摊比例核算后 , 各场馆在 2018 2021年期间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20.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每年的排放量占比依次为 8.1%、 27.0%、40.2%和 24.8%。3.3.2 交通基础设施的排放量核算北京冬奥会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指延庆赛区联络线 , 建设时间主要在 20182019年 , 2020开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 1) 交通基础设施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交通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汽油 、 柴油 、 天然气等消耗化石能源以及水泥 、 钢筋等建筑材料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 以及使用电力 、 热力等产生的间接排放 。活动水平主要为场馆业主 2018-2019年期间的实际监测数据 。 排放因子依据中国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进行了相应调整 。( 2) 核算结果交通联络线建设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24.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2018年 、 2019年的排放量占比依次为 40.3%、 59.7 。3.3.1场馆建设与改造的排放量核算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场馆为 25个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 。 详见 ( 表3) 。表 3 北京冬奥会主要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序号 场馆名称 比赛项目 状态1 国家速滑馆 速度滑冰 新建2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高山滑雪 新建3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雪车雪橇 新建4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冬季两项 新建5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越野滑雪、北欧两项 新建6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跳台滑雪、北欧两项 新建7 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 短道速滑 新建8 北京冬奥村 /北京冬残奥村 冬奥村(冬残奥村) 新建9 延庆冬奥村 /延庆冬残奥村 冬奥村(冬残奥村) 新建10 张家口冬奥村 /张家口冬残奥村 冬奥村(冬残奥村) 新建11 首钢滑雪大跳台 大跳台 新建12 五棵松冰球训练馆 冰球 新建13 国家游泳中心 冰壶 改造14 五棵松体育中心 冰球 改造15 国家体育馆 冰球 改造16 首都体育馆 短到速滑、花样滑冰 改造17 云顶滑雪公园 平行大回转和障碍追逐、 U型场地和坡面障碍、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 改造18 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 花样滑冰 改造19 国家体育场 开闭幕式 改造20 主媒体中心 媒体运行、转播服务 新建21 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 转播服务 临建22 北京颁奖广场 颁奖 临建23 延庆残奥颁奖广场 颁奖 临建24 张家口颁奖广场 颁奖 临建25 张家口 山地新闻中心 媒体运行 临建03 25-26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4. 其他2016-2021年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其他排放源涉及特许商品生产过程和制冷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特许商品按特许商品材质统计 , 涉及到的材质主要包含织物 、 纸制品 、 金属 、 塑料 、 玻璃和陶瓷 。经核算 , 特许商品在 2018-2021年度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为 0.3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制冷剂北京冬奥会专门对冰上场馆制冷剂逸散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计算 , 涉及制冷剂的共有 8个场馆 , 其中国家速滑馆 、 首都体育馆 、 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和五棵松冰球训练馆 4个场馆 5块冰面采用 CO2制冷剂 , 国家游泳中心 、 五棵松体育中心和国家体育馆 3个场馆采用 R449a制冷剂 , 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采用 R22制冷剂 。 按照 2006年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16方法 , 2021年 6月底前 , 制冷系统填料和逸散排放共排放 0.02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3.3.3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排放量核算1. 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场所包括首钢办公区和分别位于延庆和张家口的延庆 、 张家口运行中心 。 经核算 , 北京冬奥组委在 2016 2021期间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额为 3.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其中各年度排放量占比依次为 14.6%、 20.7%、 23.2%、17.3%、 10.6%、 13.4%。2. 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主要包括以下成员:国际奥委会 、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国家和地区奥委会 、 其他国家的组委会等 。经核算 , 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 由北京冬奥组委出资的赛前及赛时活动 ) 在2016 2021年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为 0.0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各年度的排放量占比依次为 16.4%、 20.8%、 28.8%、 14.4%、 9.8%及 9.8%。3. 大型活动2016-2021年 , 北京冬奥会大型活动主要为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办的与冬奥会相关的活动 , 如北京冬奥会倒计时 500天长城文化活动 、 冬奥优秀音乐作品发布活动等 。经核算 , 北京冬奥会筹办期间城市活动主要在 2019-2021年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7.28吨 , 各年度排放量占比依次为 92.1%、 4.9%和 3.1%。16 2006年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03 27-28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044.1 双奥场馆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4.2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碳减排措施4.2.1 低碳能源技术示范项目4.2.2 建设低碳场馆4.2.3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4.2.4 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4.3 推进碳抵消措施4.3.1 北京冬奥会林业碳汇核证及捐赠流程4.3.2 北京市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4.3.3 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4.3.4 合作伙伴行动4.3.5 扎实推进碳普惠制创新活动2931333544454949515253532016-2021年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筹办阶段 , 减碳措施主要为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低碳能源 、 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和场馆运行的减碳措施主要体现在赛事期间 , 相关信息将在赛后报告中披露 。4.1 双奥场馆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是北京冬奥会重要的避免温室气体排放措施 。 国家游泳中心 、 国家体育馆 、 五棵松体育中心 、 首都体育馆 、 国家体育场等奥运场馆 , 都创造性地通过 “水冰转换 ”、 “陆冰转换 ”成为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 。 根据初步计算 , 5个场馆改造工程产生的碳排放相比重新建设场馆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 此部分未体现在基准线核算范围 。4.2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碳减排措施北京冬奥会积极落实低碳管理方案中的各项工作措施 , 截止到 2021年 12月底 ,低碳能源 、 低碳场馆 、 低碳交通及北京冬奥组委行动方面措施取得较快进展 ( 表 4、表 5) 。Low-carbon Measures for the Beijing 2022 Games表 5 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及成效 174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17 超低能耗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各个领域综合选择节能技术的建筑 , 如:外墙涂料 、 照明 、 能源和设备系统方面 , 其能耗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建筑并且由可再生能源驱动 。19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 北京 )18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修订 。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 、 修订计划的通知 ( 建标 201117号 ) , 在原国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GB/T 50378-2006) 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 河北 )03 29-3004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表 4 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成效总结碳减排措施 碳减排量( 104 t-CO2e)低碳能源 9.93低碳场馆 5.87低碳交通 本阶段不涉及, 赛 后 报告 披露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 0.03合计 15.83主要行动 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北京冬奥组委-2022.1-35页_4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