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地产人才报告——猎聘战略业务支持中心_95页_3mb.pdf
数据说明同道猎聘集团,是以科技和大数据驱动的人才服务智能平台。通过科技赋能,猎聘沿着人力资源价值链,持续升级产品和布局新业务,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截至 2021年底,猎聘拥有超过 7500万的注册会员,已服务超过 94万 家优质企业。目前, 有超过 19万名认证猎头在猎聘平台上寻找核心岗位的候选人。报告中 :成本类人才:成本、造价、预结算等相关职能。设计类人才:规划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职能。投资类人才: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信托 /物业投资、开发报建经理 /主管、房地产项目招投标等相关职能。营销类人才:业务岗、市场岗、品牌岗等相关职能。地产数字化:房地产开发 /建筑 /建材 /工程的 IT互联网技术职能,包含前端、后端、算法、数据、测试、运维等职能。声明:人才数据来自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猎聘保留对相关数据的所有权及 解释权, 如有采用请注明出处。报告数据包括企业、猎头、经理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在线的职场行为数据,所有相关数据记录、监测信息均由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提供。除了数据报告,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研发的机器伯乐推荐系统、简历透镜和职位难易度评估系统等数据产品都会有效提升 HR的用户体验和招聘效率。报告分析不涉及相关个人的隐私信息,猎聘公平公正确保人才、企业和猎头利益,针对中高端人才个人简历信息公示方面,采取个人自愿不希望被哪些企业看到的隐私保护功能,不经当事人允许和授权猎聘不会向任何一方透露个人的隐私信息。Part 1 房地产行业观察Part 2 人才数据洞察Part 3 (待定)Part 1 地产 行业观察Part 2 地产 人才数据洞察Part 3 商业 地产 /物业管理 /地产数字化人才数据分析Part 1 房地产行业观察Part 2 人才数据洞察Part 3 (待定)Part 1 地产 行业 观察图 : 历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单位:亿平方米,万亿元)2021年, 商品房销售面积 1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1.9%;商品房销售额 18.2万亿元,同比增长 4.8%。 行业规模经过 5年的高位运行,再创新高。从月度累计同比增速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均呈现逐月递减趋势。进入 2021年四季度, 销售面积累计增速已低至 10%以下。17.918.2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销售额行业规模: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增长 1.9%和 4.8%, 行业规模再创新高图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2.6104.963.848.136.327.7 21.515.9 11.37.3 4.8 1.98.7133.488.568.252.438.930.722.8 16.611.8 8.5 4.8-20020406080100120140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销售金额( %)在全年整体销售规模创新高下,年内表现为“前高后低”。 202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 28%和降低 15%。可见上半年较好的市场表现是全年创新高的主要支撑。销售表现单月已实现两连增, 11月、 12月环比均增长 19%。 这是房企端进一步以价换量和居民端信贷环境宽松两方面导致 , 部分余量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得以被挖掘激发后持续释放。图:全国月度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及其同比走势(单位:万平方米、亿元)2130220263-60%-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销售金额 面积同比增速 金额同比增速行业规模: 年内销售“前高后低”,上半年面积同比增长 28%,支撑全年规模攀高排名 企业简称 操盘金额 排名 企业简称 操盘金额 排名 企业简称 操盘金额 排名 企业简称 操盘金额1 碧桂园 7208.6 26 中梁控股 1237.0 51 大华集团 559.9 76 花样年 301.02 万科地产 6122.8 27 荣盛发展 1230.3 52 华侨城 551.9 77 万达集团 300.83 融创中国 5677.2 28 富力地产 1182.6 53 敏捷集团 517.3 78 金融街 295.34 保利发展 4899.7 29 华发股份 1172.5 54 电建地产 516.5 79 大家房产 282.95 中国恒大 4356.3 30 正荣集团 1148.3 55 德信地产 495.4 80 珠江投资 280.06 中海地产 3524.5 31 越秀地产 1147.4 56 保利置业 493.7 81 荣安地产 271.67 绿城中国 3509.4 32 远洋集团 1088.1 57 俊发地产 487.2 82 大发地产 268.38 华润置地 2950.0 33 雅居乐 1056.5 58 新希望地产 485.6 83 中冶置业 261.29 招商蛇口 2892.0 34 佳兆业 1047.4 59 华宇集团 474.5 84 三盛集团 255.210 金地集团 2879.5 35 祥生集团 1045.3 60 朗诗绿色地产 464.5 85 大唐地产 252.611 绿地控股 2757.9 36 建业集团 1004.0 61 中交房地产 452.9 86 康桥地产 252.512 龙湖集团 2608.6 37 奥园集团 981.6 62 首创置业 426.4 87 伟星房产 249.813 旭辉集团 2175.8 38 卓越集团 939.2 63 东原地产 420.8 88 瑞安房地产 243.214 世茂集团 2160.7 39 中骏集团 877.6 64 联发集团 407.4 89 新湖中宝 233.415 中国金茂 2034.0 40 宝龙地产 835.0 65 石榴集团 407.0 90 中昂集团 228.816 新城控股 1848.6 41 时代中国 827.3 66 星河地产 406.3 91 景瑞地产 225.617 中南置地 1824.1 42 合景泰富 745.2 67 合生创展 395.2 92 华鸿嘉信 224.418 建发房产 1656.1 43 首开股份 696.2 68 金隅集团 388.4 93 上坤集团 220.319 阳光城 1617.5 44 禹洲集团 688.8 69 弘阳地产 382.1 94 信达地产 219.520 龙光集团 1588.2 45 金辉集团 670.4 70 正商集团 371.3 95 领地集团 215.821 金科集团 1497.8 46 路劲集团 664.6 71 力高集团 348.7 96 北京建工 211.222 滨江集团 1478.4 47 海伦堡 663.1 72 国贸地产 342.1 97 隆基泰和 207.623 美的置业 1295.3 48 仁恒置地 621.8 73 阳光大地 325.1 98 邦泰集团 200.924 中国铁建 1256.6 49 中粮大悦城 577.7 74 佳源国际 322.7 99 鑫苑中国 200.525 融信集团 1254.4 50 新力地产 570.6 75 当代置业 317.2 100 金成集团 200.3注 : 1、数据口径:以企业操盘为口径,即:若某项目为多家房企合作开发,则该项目的业绩仅归入操盘企业。包含代建。2、数据来源:涉及的销售金额及销售面积均为合同签约数据,不包含大定或认购数据。3、时间跨度:榜单各项数据若不作特殊说明,其统计时间段均为 2021年 1月 1日到 12月 31日 。表: 2021年 1-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操盘榜 TOP100(单位:亿元)企业业绩: 2021年操盘金额 TOP100房企销售金额 2021年 12月 单月同比 单月环比 2021年 1-12月 累计同比操盘口径 9940.1 -35.2% 32.4% 110805.3 -3.5%全口径 11223.1 -34.7% 32.8% 126534.4 -3.0%权益口径 7729.6 -38.1% 34.8% 88767.4 -6.0%操盘口径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0同比 2021同比第一季度 18546.8 14819.9 27117.0 -20.1% 83.0%第二季度 26913.4 30152.9 34404.1 12.0% 14.1%第三季度 24166.9 31053.6 24064.7 28.5% -22.5%第四季度 31771.8 38813.0 25219.5 22.2% -35.0%表: 2021年 1-12月百强房企业绩表现及同比变动( 单位: 亿元)43%17% 29%35%11%21%51%40%35%6%13%-4%17%14%37%31%9%19%35% 29%11%-9%金额同比 面积同比图: 2010-2021年行业规模房企销售业绩增速变动情况注: 2011-2014年为行业 TOP50房企数据, 2014年至今为行业 TOP100房企数据2021年 12月, 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 9940.1亿元, 单月业绩同比降低 35.2%, 较 11月环比增长 32.4%。从累计业绩来看,年内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增速持续放缓,截至 12月末累计销售操盘金额较 2020年同比降低 3.5%, 规模房企销售增速出现负增长 ;企业规模增速自 2016年以来持续放缓。特别是 2021年下半年至今市场降温明显,项目去化率表现不佳,房企销售去化及回款压力增加。目前,预期的市场见底尚未真正到来,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仍难言乐观 。企业业绩: 百强房企全年累计业绩同比降低 3.5%,规模房企销售增速出现负增长2879.5 1588.2 1148.3 570.6 200.3 19.8%9.9%2.5%-14.9% -9.3%42.0%9.2%19.7%8.0%-0.8%-20%0%20%40%60%01000200030004000TOP10 TOP20 TOP30 TOP50 TOP100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同比变动 较 2019年变动图: 2021年 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入榜门槛及变动( 单位: 亿元)2021年,百强房企在各梯队销售门槛继续提升的同时,规模增速也呈现一定的分化,行业竞争加剧。其中,行业龙头房企继续稳健增长、保持规模优势, 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达到 2879.5亿元, 同比增幅达 19.8%,较 2019年增长 42%, TOP20和 TOP3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也分别 同比提升 9.2%和 2.5%, 实现规模稳定提升;2021年,百强房企整体表现不及去年同期, 截至 12月末近 4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降低,销售规模负增长的企业数量较 2020年有明显提升。10 630 25 29211539169低于 -10% -10%至 0% 0%至 15% 15%至 30% 高于 30%2020年 2021年图: 2020-2021年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增速分布及变动 (单位:家)企业业绩: TOP30房企保持规模优势,但年内累计业绩负增长的企业数量增加1,380 827 873 452 778 82%53%-65%-39%-80%-60%-40%-20%0%20%40%60%80%100%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融资量 同比图: 2019-2021年 100家典型房企单月融资额(单位:亿元)2021年全年融资量 13038亿元,同比下降 26%, 近五年来融资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是近五年来最低点。 其中, 2021下半年以来,受房企商票违约、债券违约等多方面的影响,房企的融资量 8月以后均不足千亿元 。企业融资: 全年融资量近五年新低,年末“冰封”有所缓解11.75%13.50%7.02%3.73%境外发债 境内发债图: 2019-2021年各月房企发债成本2021全年融资成本 5.29%,同比下降 0.93个百分点。 房企融资利率在 2.40%-14.50%间,企业发债持续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政策密集发声维稳以来,房企发债逐步恢复, 12月境内发行债券有中海、龙湖、金科等,境外发债的有中骏、绿地、宝龙等; 2019年以来境内债券融资仍占主导, 其占比达到 49.4%。1.3% 23.0%26.3%49.4%股权 +永续债股权融资及永续债放缓递交过招股书未上市成功的企业有 12家。资产证券化供应链资产证券化持续扮演房企重要的融资补充手段。境内债权境外债权境外债到期高峰下房企借新还旧占比上升。图: 2019年以来房企发债情况27% 24%34%25%29%46%0%10%20%30%40%50%02000400060008000100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国企央企 民营 国企央企占比图: 2016-2021年不同性质企业发债变化(单位:亿元)企业融资: 永续债及股权融资放缓,境内债权融资占据主位,境外融资成本飙升排名 企业简称 新增拿地金额 排名 企业简称 新增拿地金额 排名 企业简称 新增拿地金额 排名 企业简称 新增拿地金额1 碧桂园 2063.1 26 金科集团 385.1 51 宝龙地产 215.9 76 西安高科集团 136.22 万科地产 1888.8 27 佳兆业 345.5 52 祥生集团 211.2 77 当代置业 135.33 保利发展 1882.5 28 正荣集团 339.5 53 伟星房产 209.3 78 武汉城投 132.44 中海地产 1592.6 29 远洋集团 330.7 54 荣盛发展 208.2 79 力高集团 121.25 绿城中国 1542 30 中国恒大 327.2 55 世茂集团 207.8 80 鹏瑞地产 118.7 6 华润置地 1375.3 31 中骏集团 321.3 56 金隅集团 206.8 81 建业集团 115.17 龙湖集团 1241 32 美的置业 318.3 57 世纪金源 200.8 82 上坤集团 114.8 8 招商蛇口 1190.6 33 大家房产 309.6 58 万达集团 193.9 83 俊发地产 114.0 9 融创中国 1013.8 34 德信地产 300.6 59 金辉集团 190.3 84 中建智地 111.3 10 建发房产 956.5 35 雅居乐 299.7 60 颐居建设 189 85 港城集团 111.211 中国金茂 950.6 36 新希望地产 294.4 61 荣安地产 185.1 86 花样年 110.212 旭辉集团 724.4 37 阳光城 291.9 62 中冶置业 181.5 87 五矿地产控股 11013 新城控股 723.9 38 中南置地 280.3 63 中旅地产 180.4 88 时代中国 109.114 越秀地产 697.2 39 大华集团 278.9 64 京投发展 175.3 89 众安房产 106.215 卓越集团 669.8 40 弘阳地产 278.6 65 珠江实业 172.2 89 中奥地产 106.216 滨江集团 642.7 41 大悦城控股 277.2 66 海伦堡 170 91 华鸿嘉信 103.417 金地集团 588 42 保利置业 276 67 华宇集团 163.6 92 信达地产 103.218 中国铁建 578.1 43 城建发展 268 68 香港置地 160 93 兴城人居 102.219 中梁控股 517 44 深业集团 267.1 69 国贸地产 155 94 粤海控股 101.920 融信集团 498.9 45 仁恒置地 264.2 70 浙江省交通投资 集团 150.3 95 海宁鸿翔 100.721 武汉城建 436.3 46 电建地产 252.2 71 佳源国际 149.6 96 上海建工 99.822 首开股份 421.7 47 南山控股 251.4 72 中建东孚 149.5 97 康田置业 97.223 龙光集团 415.1 48 深圳地铁 241.8 73 葛洲坝 147.1 98 象屿集团 96.7 24 中交房地产 411.5 49 联发集团 236.4 74 中天美好集团 145.7 99 浦发集团 95.7 24 绿地控股 411.5 50 苏高新集团 234.3 75 华发股份 144.9 100 大发地产 93.5 注 : 1.企业范畴:主营业务在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华夏幸福和华侨城的土地中含有大量产业用地和文旅用地且无法区分 ,暂不计入。2. 时间跨度:各项数据如无特殊说明,统计时间段均为 2021年 1月 1日到 12月 31日。3.数据范畴:包含大陆地区的新增土地或项目,而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土地数据不予计入;包含住宅、商业、办公等经营性用地,而一级土地开发不予计入,收并购的酒店不予计入 。表: 2021年 1-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价值 TOP100企业投资: 2021年新增拿地价值(全口径) TOP100房企销售梯队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TOP1-10 0.71 0.4 0.31 0.35 0.29TOP11-20 0.69 0.39 0.43 0.42 0.27TOP21-30 0.64 0.38 0.28 0.4 0.31TOP31-50 0.63 0.3 0.34 0.36 0.24TOP51-100 0.51 0.32 0.36 0.36 0.19百强整体 0.58 0.38 0.34 0.37 0.25表: 2017-2021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走势0.20.380.350.12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图: 2021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变化情况0.6;4%0.4-0.6;19%0.2-0.4;43%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 ; TSI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 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0.950.73 0.690.870.94 0.971.011.1 1.07 1.13 1.13 1.11.030.820.72 0.760.83 0.891.011.1 1.15 1.121.241.37 1.411.281.051.261.351.46 1.46 1.451.331.221.290.740.530.560.730.810.840.860.920.88 0.90.84 0.80.690.550.490.550.620.690.790.860.880.830.880.920.840.680.570.670.730.760.740.720.610.52 0.5图: 2019-2021年 地产与全行业 TSI走势全行业 TSI 地产 TSI武汉人才同比增长速度最快,南京、佛山、深圳人才需求旺盛6.25% 6.03%5.22%4.89% 4.75%4.36%3.09% 3.00% 3.00%2.77%5.31%11.58%23.91% 24.33%20.32%20.91%27.51%22.80% 22.60%24.0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北京 上海 成都 广州 深圳 重庆 武汉 西安 杭州 郑州图: 2021年 地产 人才 分布 TOP10城市及同比变化8.55%7.36%5.73% 5.62%3.76% 3.73% 3.47%2.94% 2.86%2.56%29.51%20.42% 19.74% 16.50%-4.09%3.10%36.11%15.96%-3.40%30.46%-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深圳 上海 北京 广州 成都 杭州 南京 武汉 重庆 佛山图: 2021年 地产 人才需求 TOP10城市及同比变化2021年占比 2021年同比 2020年变化北京 、上海人才占比稳居前二,但同比增速低于其他核心一线城市。 武汉的增速最高,达 27.51%,其次是广州、郑州、成都,均为 24%左右 。中央对深圳推行的最新土地管理新政,促进了深圳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深圳对地产人才需求远高于其他城市,且保持较高速增长 。2021年随着南京 都市圈发展规划 的出炉,带动当地地产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同比增长以 36.11%位居全国第一 。行业内流动为绝对主流,互联网流入地产居第四,整体而言占比较低50.13%5.81%4.15%3.22%2.85%2.51%2.19%1.99%1.85%1.80%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教育 /培训 /学术 /科研 /院校专业服务(咨询 /财会 /法律 /翻译等)食品 /饮料 /饮酒 /日化房地产开发 /建筑 /建材 /工程汽车 /摩托车百货 /批发 /零售交通 /贸易 /物流广告 /公关 /市场推广 /会展图: 2021年 互联网人才流向 TOP10行业74.86%6.29%1.74%1.67%1.57%0.97%0.88%0.81%0.75%0.73%房地产开发 /建筑 /建材 /工程房地产服务 (物业管理 /地产经纪 )规划 /设计 /装潢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务专业服务 (咨询 /财会 /法律 /翻译等 )旅游 /酒店 /餐饮服务 /生活服务百货 /批发 /零售基金 /证券 /期货 /投资机械制造 /机电 /重工政府 /公共事业 /非营利机构图: 2021年 地产人才 来源 TOP10行业76.05%4.31%2.75%1.93%1.31%0.95%0.89%0.76%0.74%0.70%房地产开发 /建筑 /建材 /工程房地产服务 (物业管理 /地产经纪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务专业服务 (咨询 /财会 /法律 /翻译等 )规划 /设计 /装潢旅游 /酒店 /餐饮服务 /生活服务基金 /证券 /期货 /投资百货 /批发 /零售机械制造 /机电 /重工教育 /培训 /学术 /科研 /院校图: 2021年 地产人才流 向 TOP10行业地产房地产 开发、房地产服务流动占比合计超过 80%, 受专业限制影响,行业内流动仍为主流。随着地产数字化转型,需要更多的互联网人才加入。从流动来看,互联网流入地产居第四,占比仅为 1.67%;从互联网人才流出来看,地产仅居第六。北京、杭州流入地产人才同比降低,苏州对地产人才吸纳同比增长最高12.38%11.27%6.88%5.78%4.48% 3.58%3.06% 2.74% 2.49% 2.41%1.57%-5.87%1.77%8.53%10.51%9.44%-0.22%14.84% 14.47%13.72%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成都 重庆 杭州 武汉 西安 南京图: 2021年 地产人才 来源 TOP10城市12.86% 12.32%8.61%6.72%4.73% 4.02%2.79% 2.62% 2.55% 2.29%18.42%10.33%20.46%17.50% 18.30%20.99% 20.69%17.50%22.97%25.62%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杭州 成都 武汉 南京 重庆 苏州图: 2021年 地产人才流向 TOP10城市一线 四大城市输出地产人才最多(合计占比 36%)、对地产人才吸纳能力最强(合计占比 41%)。同比 2020年变化来看, 北京流入地产人才同比下降 5.87%,武汉、西安、南京增长最多; 从地产人才流向 TOP10城市来看,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其中苏州增长最为亮眼,达到 25.62%。2021年占比 2021年同比 2020年变化年轻人才更青睐地产行业,高龄段人才有下降趋势从 年龄来看, 30-40岁占比接近 8成; 30岁以下人才存量同比增长最高, 40岁以上人才存量同比有一定下降。从工龄来看, 5-8年、 10-15年占比最高,合计占比超过 4成; 3年以下人才存量同比增长最高, 15年以上人才存量同比有一定下降。从年薪来看, 20万以下占比超过 71%;各年薪段人才存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10万 -20万增长最多 。39.11%47.98%10.62%2.29%30.98%5.58%-0.08%-8.77%30岁以下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17.48%12.38%18.65%12.10%21.67%16.08%39.86%15.98%8.73% 7.47%5.37%-0.67%3年以下 3-5年 5-8年 8-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36.33% 35.55%12.40%7.86%3.04%4.82%12.85%18.80%10.92%6.58% 5.92%1.03%10万以下 10万 -20万 20万 -30万 30万 -40万 40万 -50万 50万以上2021年占比 2021年同比 2020年变化图 : 2021年地产人才年龄分布及同比变化 图 : 2021年地产人才工龄分布及同比变化 图 : 2021年地产人才年薪分布及同比变化行业人才向高学历升级,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增长最快31.21%59.09%9.69%18.77%10.62% 11.85%大专及以下 本科 硕士及以上图: 2021年地产人才 学历分布及同比变化3.65%2.20% 1.94% 1.94% 1.89% 1.85% 1.84% 1.78% 1.77% 1.71%11.27% 10.21% 11.84%14.21%10.83% 11.46%6.84%13.39%10.70%15.35%图: 2021年地产 人才来源 TOP10大学及同比变化20.23%7.69% 5.05% 4.83% 4.26% 3.26% 3.03% 2.39% 1.93% 1.86%7.25%11.36% 7.00%50.80%4.18%56.87%18.76%2.75%23.38%13.12%图: 2021年地产 人才来源 TOP10专业及同比变化从学历分布来看, 本科以上占比接近 7成,同比上一年增长超过10%。从人才来源学校来看, TOP10高校大多 为建筑老 八校和综合性院校。从人才专业背景来看,土木工程遥遥领先,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同比增长最快,均超过 50%。2021年占比 2021年同比 2020年变化注:建筑老八 校, 是指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业类职能人才占比优势明显,管理类人才年薪超过 30万5.05% 4.87%3.86% 3.32%2.94% 2.93% 2.58%2.40% 2.23% 2.09%13.6823.20 16.18 15.23 28.10 20.16 22.64 19.53 15.53 19.38 0510152025300.00%1.00%2.00%3.00%4.00%5.00%6.00%图: 2021年地产 人才职能分布 TOP10及平均年薪 (单位:万元)人才分布 平均年薪现场施工管理、建筑工程管理 /项目管理人才占比最高,接近 10%;其次是土木、结算、设计、财务等占比较高。房地产项目总经理年薪相对较高,达到 28.1万,其次为建筑设计师是 22.64万。从年薪 TOP10职能来看,大多为中高端管理类人才等,首席执行官、副总裁 /副总经理在 50万以上,设计总监、分公司 /代表处年薪负责人、财务总监平均年薪超过 40万,也有规划设计师这种专业类人才年薪进入 TOP10。 跳槽的期望薪酬涨幅平均值为 20%, 分公司 /代表处负责人期望薪酬涨幅以 25.43%最高。67.3552.56 44.9442.67 41.2138.59 36.09 35.45 35.26 32.56 32.1524.48%22.30%15.18%25.43%18.90%15.03%18.20%22.12%15.46%21.71%22.02%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0102030405060708090图: 2021年地产人才职能平均年薪 TOP10及期望涨幅(单位:万元)实际 期望 涨幅人才成熟度与年薪呈现正相关, 45岁后出现转折10.70 14.64 20.34 27.12 32.36 32.69 29.40 12.13 17.05 24.25 32.75 39.02 38.99 35.74 图: 2021年地产人才 不同年龄段平均年薪11.63 13.72 16.98 19.82 23.61 30.27 13.31 16.00 20.07 23.57 28.30 36.41 3年以下 3至 5年 5至 8年 8至 10年 10至 15年 15年以上图: 2021年地产人才 不同工龄平均年薪15.53 20.25 29.15 48.70 17.67 24.02 36.06 65.16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图: 2021年地产人才 不同学历平均年薪实际年薪 期望年薪 单位:万元45岁之前,地产人才平均年薪、期望年薪均与年龄成正比; 45岁至 50岁平均年薪基本无增长,跳槽期望年薪有所下降, 50岁后实际年薪和期望年薪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这也与 45岁后求职难度加大,更追求稳定平台和发展空间等因素有关。随着工龄增长,平均年薪和期望年薪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其中在 15年以上期望年薪与实际年薪差值达到 20%。从学历来看,学历越高平均年薪越高,且跳槽期望的薪酬越高。 博士学历期望年薪与实际年薪差值高达 34%。从侧面也可以看出,高学历人才对薪酬有更高的期待 。营销类、成本类、设计类、投资类人才近 3年持续被热需职能名称 2019年 职能名称 2020年 职能名称 2021年部门 /事业部管理 3.66% 销售代表 2.47% 销售经理 /主管 2.75%销售经理 /主管 2.57% 房地产销售人员 2.23% 房地产销售人员 2.71%项目经理 /主管 2.14% 销售经理 /主管 2.07% 销售代表 2.07%房地产项目策划经理 /主管 1.87% 建筑工程管理 /项目经理 1.94% 现场施工管理 1.96%建筑设计师 1.84% 财务经理 /主管 1.90% 工程造价 /预结算 1.93%人力资源经理 /主管 1.80% 建筑设计师 1.89% 建筑设计师 1.87%土木 /土建工程师 1.70% 现场 /施工管理 1.88% 财务经理 /主管 1.82%会计 /会计师 1.68% 土木 /土建工程师 1.84% 土木 /土建工程师 1.80%房地产项目管理 1.66% 人力资源经理 /主管 1.61% 房地产策划 1.74%财务经理 1.61% 房地产项目策划经理 /主管 1.60% 建筑工程管理 /项目经理 1.74%房地产成本经理 /主管 1.48% 房地产投资分析 1.49% 人力资源经理 /主管 1.67%房地产投资分析 1.46% 房地产项目管理 1.37% 会计 1.51%建筑工程管理 /项目经理 1.45% 建筑资料员 1.27% 房地产投资拓展 1.48%销售代表 1.45% 物业管理经理 /主管 1.20% 物业项目经理 1.42%建筑资料员 1.42% 工程预结算管理 1.19% 建筑资料员 1.32%图: 2019-2021年地产行业热招 TOP15职能营销 类人才需求占比近 3年稳步上升, 2020-2021年,销售类三大职能居热招 TOP3位置。成本类的工程预结算管理需求占比也在稳步提升。设计类、投资类职能占比变化趋势虽不明显,但近三年一直稳居 TOP15行列,也是地产行业热需的人才 。成本类人才更年轻化,入门门槛相对低0.07%34.69%54.54%9.21%1.49%20岁以下 20至 30岁 30至 40岁 40至 50岁 大于 50岁图: 2021年成本类人才 年龄分布13.25% 11.96%20.63%14.75%24.34%13.93%3年以下 3至 5年 5至 8年 8至 10年 10至 15年 15年以上图: 2021年成本类人才 工龄分布0.43%19.60%73.81%5.74% 0.02%大专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图: 2021年成本类人才 学历分布25.90%41.93%16.85%9.12%3.05% 3.15%10万以下 10至 20万 20至 30万 30至 40万 40至 50万 50万以上图: 2021年成本类人才 年薪分布相比地产和全行业:成本类人才在 20至 40岁、 10年以下工龄占比优势最明显。成本类人才本科学历占比优势明显,接近 74%,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较低。超过 67%的成本类人才平均年薪在 20万以下 , 10万以下和 30至 40万年薪段优势更为明显。成本类 地产 全行业工程造价 /预结算人才存量最丰富,土木和工程专业占比超过 4成30.58%21.64% 20.92%10.31%7.27%1.40% 0.85% 0.62% 0.42% 0.35%14.29 15.86 31.26 16.60 23.97 13.20 10.78 27.20 19.62 28.96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图: 2021年 成本类人才职能分布 TOP10及平均年薪 (单位:万元)人才分布 平均年薪21.24%20.64%16.73%6.55%1.38%1.27%1.14%1.07%0.90%0.83%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工商管理图: 2021年成本类 人才来源 TOP10专业工程造价 /预结算管理占比超过 3成 ,其次是土木造价工程师、房地产成本管理,三类职能合计占比超过 70%。房地产成本管理平均年薪最高,达到 31.26万。成本类人才专业背景较多是地产类相关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居前三。成都、重庆人才占比挤进前三,南京人才需求逆风飞翔6.33% 5.88%5.05% 5.04% 4.65% 4.59%3.13% 3.08% 3.00% 2.95%-3.56%13.68%6.80%3.25%12.18%11.42%14.53%12.34%9.78%8.42%北京 成都 重庆 上海 深圳 广州 郑州 武汉 西安 杭州图: 2021年成本类人才城市分布 TOP10及同比变化成都、重庆成本类人才在占比超过上海、深圳、广州,仅次于北京;从同比增长来看, 人才分布 TOP10城市,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只有北京下降了 3.56%,郑州以 14.53%的增幅位居第一 。上海、北京、 深圳新发职位占比 超过 3成,较多城市成本类人才需求有不同程度下降,南京需求增长最明显,达到 35%。2021年占比 2021年同比 2020年变化12.27% 10.15% 9.30%6.57% 6.28% 5.12% 4.70% 2.99% 2.70% 2.44%-12.56%2.40%-12.76%-35.43%-25.62%-13.18%35.02%11.28%-16.85% -13.11%上海 北京 深圳 杭州 广州 成都 南京 佛山 重庆 武汉图: 2021年成本类新发 职位 TOP10城市及同比变化成本类人才在 TOP5城市流动较为稳定,南京对成本类人才吸纳效果显著14.47%14.18%6.85%5.55%4.26%3.18%2.78%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