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1十大扩张、收缩行业数据全景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77页_1mb.pdf

  • 资源ID:130291       资源大小:1.72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十大扩张、收缩行业数据全景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77页_1mb.pdf

前瞻产业研究院出品2021十大扩张 /收缩行业数据全景报告目录C O N T E N T S回眸 2021年经济发展回顾01重温 2021年十大扩张行业02回溯 2021年十大收缩 行业03远瞻 十四五行业发展前瞻0401回眸 2021年经济发展回顾1.1 中国经济发展回顾1.2 报告背景及指标 说明1.3 十大扩张 /收缩行业排名1.1.1 经济发展回顾: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有升40.1547.16 51.9358.80 63.6567.6774.4182.7190.0399.08 101.60114.400%3%6%9%12%030609012015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0-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 经济 增长稳中有升 : 2021年 我国经济总量突破 110万亿元, 达 114.4万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比上年增长 8.1%,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超 18%。 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第二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同比增加 8.2%,工业领域主要 行业生产较快 增长。9.3 9.1 8.8 8.1 7.5 7 7.1 7.7 7.344 43.1 40.9 39.6 39.9 39.738.6 37.8 39.446.7 47.8 50.2 52.4 52.7 53.3 54.3 54.5 54.8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2013-2021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占比( %)1.1.2 经济发展回顾:中国工业发展活力增强 2021年,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 4.9%; 分产业看,一产业投资增长 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2.1%,工业为固定资产的重点投资领域。 2021年加大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1%,推动工业发展活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 9.6%,恢复疫情前的增长水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3.88 28.1732.93 37.3640.59 43.4446.13 48.8551.36 52.73 54.450%3%6%9%12%15%18%21%24%0102030405060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 同比增长( %)19.51 20.8922.23 23.32 23.524.5427.5130.11 31.19 31.319.6%0%3%6%9%12%071421283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中国工业增加值(万亿元) 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2011-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统计(万亿元, %)2011-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万亿元, %)0%10%20%30%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第一产业增长 第二产业增长 第三产业增长1.1.3 经济发展回顾:中国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2021年,高技术产业及高技术服务业是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投资方向,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 25.8%、 21.1%;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 60.3%、 16.0%。 工业领域以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引领发展,高技术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8.2%、 12.9%;分 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 145.6%、 44.9%、 33.3%、 22.3%。22.3%33.3%44.9%145.6%微型计算机 集成电路 工业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近年行业需求走势18.20%12.90%0% 5% 10% 15% 20%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行业增长( %) 2021年分产品看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 %)25.80%21.10%0% 10% 20% 30%电子及通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60.30%16.00%0% 20% 40% 60% 80%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高技术服务投资增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1.4 经济发展回顾:就业获得优先保障发展1310 1322 1312 1314 1351 1361 135211861269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需求恢复韧性显现 。 2011-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加,年均复合增速超过 10%, 2020年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 2021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扩大内需及各项促消费政策效应的影响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5%。 2021年继续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产业 升级发展、民生投入 增加,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到 126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总体看, 2021年居民消费已超过 2019年水平,就业形势稳定恢复。179803.80205517.30232252.60259487.30286587.80315806.20347326.70377783.10408017.20391980.60440823.00-6%-3%0%3%6%9%12%15%18%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500000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同比增长( %)2011-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013-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统计(万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1 本报告研究目的阐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 2021年我国统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民生保障有效改善,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升级,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发展背景下,透视 2021年经济发展、看清行业发展方向,对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在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关系重构,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在经济不确定发展背景下,看清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看清经济发展形势在重温 2021年十大扩张行业发展及反思 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发展的基础上,透视行业扩张及收缩发展真相。透视行业发展真相明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远瞻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值得关注的行业发展。远瞻行业发展方向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国 经济稳步恢复。 在我国经济发展复苏的背景下,仍然面临全球疫情蔓延、贸易复苏不确定、供应链变动等不确定性因素 ,帮助投资者、企业及各级政府机构看清经济发展形势、透视行业发展真相,远瞻行业发展 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 2021十大扩张 /收缩行业数据全景 报告 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2 本报告评价指标说明2021十大扩张 /收缩行业评估指标及说明指标来源:东方财富 chice4673个 A股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申万国际二、三级行业分类(根据行业大小有所整合)指标选择: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总资产对比基期: 2019年前三季度 对比期: 2021年前三季度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权重( 100分) 辅助评估指标行业扩张 /收缩指标营业收入 40分 行业内企业数行业经营现状(规模、产量)行业产品价格行业竞争分析营业利润 30分总资产 30分3个二级指标多个辅助指标截至 2022年 1月 5日 , 我国 A股上市企业 ( 包含 沪 深京股 ) 合计上市公司4673家;为剥离因疫情这一突发公共事件对企业发展的冲击 , 以 2019年前三季度为对比基期;采用申万行业分类对上市公司行业的指标进行加权对比 。 得出对 2021年十大扩张及十大收缩行业的排名 。 1.为剔除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发展的冲击,以 2019年前三季度为对比基期; 2.上市公司有力的支撑了中国各行业及经济发展,本报告依托 A股上市公司,结合申万行业分类进行对比分析; 3.采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总资产三大指标考核行业的扩张及收缩情况; 4.依托申万行业分类中各行业所有样本公司营收之和、营业利润之和及总资产之和,加权平均,进行排序分析。报告阅读提示注:上述行业筛选依托 A股上市企业申万行业分类,剔除部分未公布数据企业,并结合行业现状、竞争等核心辅助指标对行业的扩张排名进行小幅度调整。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3 2021年十大扩张 /收缩行业排名2021年十大扩张 /收缩行业梳理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428.70%310.20%273.75%185.00% 181.85%132.82% 123.14% 121.46% 112.67%70.36%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集成电路 能源金属 化学纤维 光伏设备 小金属 航运港口 医疗器械 电池 面板 生物制品-70.89% -70.81%-52.45% -46.64%-29.45% -26.82%-21.75% -21.18% -18.58%-10.84%-80%-70%-60%-50%-40%-30%-20%-10%0%酒店餐饮 旅游及景区 教育 航空机场 种植业 互联网电商 一般零售 影视院线 产业地产 养殖业十大扩张行业十大收缩行业33家 7家 17家 31家 23家 29家 67家 14家 31家 32家9家 20家 13家 12家 16家 8家 50家 64家 11家 10家注:行业的扩张 /收缩受多因素同步影响,此处前瞻依托 A股上市 2021年前三季度与基期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营业利润及总资产,加权平均计算所得或与实际市场表现存在小幅偏差,系衡量考评指标差异所得,望知悉!02重温 2021年十大扩张行业集成电路能源金属化学纤维光伏设备小金属航运港口医疗器械电池行业显示面板生物制品2.1.1 集成电路扩张: 2021年十大扩张 行业 “之最”集成电路行业 33家样本公司,相比基期 4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20家企业实现利润翻倍, 6家企业营业利润实现 5倍以上增长。与基期相比, 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 51.95%,营业利润增长 238.61%,总资产增长 42.31%。其中国科微、卓胜微、富瀚微等企业营收增长引领行业发展。1 相比基期, 33家样本公司中 4家企业扭亏为盈33家 A股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变动统计 样本公司营收、利润、总资产实现大幅增长营收增长超 50%,营业利润实现 2倍以上增长营业收入基准期: 955.462021年增长 51.95%总资产基准期: 2285.592021年 增长 42.31%营业利润基准期: 71.772021年 增长 238.63%2 3 头部企业营收实现 2倍以上增长占样本总数60% 占比18%扭亏为盈4家利润翻倍 5倍以上增长20家6家企业简称 主营业务 营收增长国科微 集成电路设计 533.55%卓胜微 射频立器件、模组 253.71%富瀚微 汽车电子等 242.88%晶方科技 集成电路封测 216.31%国科微、卓胜微等营收增长靠前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1.2 现状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起步探索阶段( 20世纪 60-70年代)初步 发展阶段( 20世纪 80-本世纪末)加速发展阶段( 21世纪 初 -2009年)1989-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亿块 ) 20世纪 60年代,我国集成电路发展从无到有,第一代单片集成电路诞生。 20世纪 70年代,集成电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自主研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 20世纪 80年代,集成电路年产量达到 1亿颗,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20世纪 90年代,国家投资大额资金打造“ 908”、“ 909”两个五年计划的中国芯工程。 2000年 6月, 国务院发布 鼓励 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 产业发展若干 政策 ,掀起集成电路发展浪潮。 2000-201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小幅增加。1.32 1.08 1.70 1.61 2.01 4.85 55.17 38.90 25.55 26.26 41.5 58.8 63.63 96.31 148.31235.51269.97335.75411.62438.76 414.4652.5 719.52779.61903.461015.531087.21317.951564.581852.62018.22614.73295.1-200%0%200%400%600%800%1000%12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高速发展阶段( 21世纪 10至今) 21世纪 10年代,我国设立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集成电路发展迈入国产化进程。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及美国对中兴、华为等企业的贸易制裁,加速国产集成电路的发展。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1.2 现状: 2021年规模有望达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 最大的、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 88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7%。2021年前三季度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销售额 6858.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 16.1%。从细分产业看,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发展仍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且销售额占比不断增加。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 3111亿元,占比 45.36%。集成电路行业持续高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为重要细分板块25.12% 26.90% 27.22% 28.80%32.24% 34.74% 36.71% 37.93% 38.32% 38.57%40.51% 42.70% 45.36%31.88%28.72%22.32%23.22%23.95%23.62%24.95%25.99%26.76%27.84%28.42%28.93%27.67%43.00%44.38%50.46%47.98%43.80%41.65%38.34%36.08%34.92%33.59%31.07%28.36%26.97%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Q3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制造 集成电路封测1247.01035.01424.01933.72158.52508.53015.43609.84335.55411.36532.07562.388486858.6-17.0%37.6%35.8%11.6%16.2%20.2%19.7%20.1%24.8%20.7%15.8%17.0%16.1%-20%-10%0%10%20%30%40%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亿元) 同比增长( %)2008-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亿元, %) 2009-2021年 中国 集成电路细分业务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半导体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1.2 现状:进出口总体保持高速增长2856.63139.963425.53770.04175.74451.35435.04784.22184.0 2307.0 2270.72601.43120.6 3055.53500.43126.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Q3进口量(亿块) 进口额(亿美元)1535.21827.66 1810.12043.5 2171.0 2187.02598.02329.8610.9693.1613.8668.8846.41015.81166.0 1086.2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Q3出口量(亿块) 出口额(亿美元) 受全球集成电路产品需求旺盛影响 ,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总体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海关部门统计, 2014-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 2020年集成电路进口量 5435.0亿块,进口金额 3500.4亿美元,出口量 2598亿块,出口额 1166.0亿美元。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需求旺盛,进口量 4784.2亿块,进口额 3126.1亿美元,出口量 2329.8亿块,出口额 1086.2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4-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统计(亿块,亿美元) 2014-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统计(亿块,亿美元)2.1.2 竞争:集成电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简称 业务领域 主要产品 业务营收 业务占比 产量 销量长电科技( 600584) 集成电路封测 集成电路封测 263.47亿元 99.56% 771.69亿只 771.35亿只中芯国际( 688981) 0.35微米至 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和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8英寸和 12英寸晶圆 239.89亿元 87.32% 0.06亿片 0.06亿片韦尔股份( 603501)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 IC等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被动件、结构器件、分立器件和 IC等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 集成电路设计及销售 198.24亿元 81.70% 133.87亿颗 135.34亿颗通富微电( 002156) 集成电路封测 集成电路封测 105.36亿元 97.84% 303.59亿块 297.54亿块华天科技( 002185) 集成电路封测、 LED封测 集成电路封测、 LED封测 82.33亿元 92.22% 394.50亿只 395.17亿只汇顶科技( 603160) 指纹识别芯片、触控芯片及其他芯片 集成电路设计,主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 65.55亿元 98.03% 9.14亿颗 8.48亿颗兆易创新( 603986) 存储芯片、微控制器、传感器 存储芯片、微控制器、传感器和其他服务 44.96亿元 99.97% 29.82亿颗 30.16亿颗紫光国微( 002049) 智能安全芯片、高稳定存储器芯片、 FPGA、半导体功率器件及超稳晶体频率器件等 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存储器芯片等 30.47亿元 93.17% 23.16亿颗 23.12亿颗卓胜微( 300782) 射频立器件、射频模组 射频分立器件(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等),射频模组(接收端模组等) 27.92亿元 100% 68.47亿颗 64.99亿颗太极实业( 600667) 集成电路封测 集成电路封装晶片 24.61亿元 13.79% 23.13亿颗 18.74亿颗北京君正( 300223) 存储芯片、智能视频芯片、模拟及互联芯片 存储芯片等 SoC产品 21.7亿元 99.52% 3.58亿颗 4.14亿颗澜起科技( 688008) 互联类芯片等 集成电路产品 18.24亿元 100% 0.86亿颗 0.87亿颗瑞芯微( 603893) 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方案的设计、开发和销售 处理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其他芯片 18.07亿元 97.01% 1.27亿颗 1.29亿颗全志科技( 300458) 集成电路设计 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智能电源管理芯片、存储芯片、 4G LTE芯片等 15.05亿元 100% 2.23亿颗 2.22亿颗士兰微( 600460) 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 LED(发光二极管)等 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产品、发光二极管产品 14.2亿元 33.17%圣邦股份( 300661) 集成电路研究 信号链产品、电源管理产品等 11.97亿元 100% 34.26亿颗 32.91亿颗晶方科技( 603005) 集成电路封测 集成电路封测 10.71亿元 97.03% 0.45亿颗 0.45亿颗中颖电子( 300327) 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 工业控制、显屏驱动等 10.12亿元 100% 6.34亿颗 6.32亿颗斯达半导( 603290) 功率半导体器件 IGBT模块 9.59亿元 99.62% /乐鑫科技( 688018) 物联网通信芯片及模组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芯片和模组 8.31亿元 100% 芯片 1.34亿颗、模组0.39万块 芯片 1.29亿颗、模组 0.38万块博通集成( 603068) 集成电路设计 无线数传类、无线音频类 8.08亿元 100% 4.62亿颗 4.67亿颗富满微( 300671) 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封装、测试 LED灯 LED控制及驱动类芯片、电源管理类芯片 7.45亿元 89.11% 64.95亿颗 61.79亿颗国科微( 300672)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7.31亿元 100% 0.11亿颗 0.11亿颗富瀚微( 300613) 专业安防产品、智能硬件产品、汽车电子产品 专业安防产品、智能硬件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 6.1亿元 100% 0.65万片 0.70万片敏芯股份( 688286) MEMS传感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 MEMS声学传感器、 MEMS压力传感器、 MEMS惯性传感器 3.29亿元 99.87% 4.35亿颗 3.94亿颗大港股份 高科技新兴产业、房地产开发、园区运营服务 集成电路封测 3.09亿元 35.94% 测试 -晶 圆 15.33万片 、测试 -芯片 4.69亿片 测试 -晶 圆 15.33万片 、测试 -芯片 4.69亿片四维图新( 002405) 导航、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芯片、位置大数据服务、车联网等 集成电路设计 3.04亿元 14.16% /国民技术( 300077)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负极材料 芯片类产品 2.42亿元 63.62% 0.6亿颗 0.59亿颗东软载波( 30018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集成电路、系统集成及 IT咨询 通用 MCU、专用 /定制 ASIC、可靠连接 RF 2.15亿元 24.51% 2.89亿颗 2.99亿颗欧比特( 300053) 核心宇航电子芯片 /系统、微纳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等 SIP芯片 0.93亿元 10.67% 8.42亿元 8.49亿元 集成电路市场竞争激烈,优势企业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如下:2.1.3 扩张原因:政策出台支持集成电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序号 省市 政策数 政策类型 序号 省市 政策数 政策类型全国 83 规划类 、 补贴类 、 鼓励类 、 规范类 、 引导类 、 优惠类1 北京 7 15 重庆 3 2 山东 7 16 安徽 2 3 广东 5 17 甘肃 2 4 浙江 5 18 贵州 2 5 吉林 4 19 河南 2 6 山西 4 20 陕西 2 7 天津 4 21 福建 1 8 河北 3 22 广西 1 9 湖北 3 23 黑龙江 1 10 湖南 3 24 江西 1 11 江苏 3 25 辽宁 1 12 宁夏 3 26 内蒙古 1 13 上海 3 云南 1 14 四川 3新疆四川 上海: 3江苏: 3浙江: 5山东: 17福建: 1湖北 3辽宁 : 1天津: 4内蒙古: 1广东: 5河南 2黑龙江: 1江西: 1宁夏: 3陕西: 2河北: 3四川: 3云南: 1重庆 : 3 2021年国家及各省市继续积极出台政策支持集成的电路 产业发展 , 2021年以 规划、引导类政策为主 。 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等多地公布了制造业“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集成电路重点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1.3 扩张原因:供需助力集成电路扩张发展 国家 及各地方政策在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知识产权 保护等减税减费措施积极 支持集成电路创新及国产化替代发展; 2021年全球地源贸易关系紧张,疫情蔓延扩散,产业链恐慌性备货及产能扩张缓慢,导致全球市场供不应求;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集成电路国产化替代意识觉醒,国内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呈现上行发展趋势,以汽车、消费电子及 5G带动新一轮下游需求爆发,需求释放。 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大幅提升,配合国内基础电信、设备制造及 5G业务的发展,行业需求端成长明显,拉动了行业的扩张发展。集成电路扩张原因总结分析 全球需求向中国转移 :受全球地缘贸易关系紧张及疫情蔓延等因素的影响 , 全球集成电路供货风险增加 , 在中国疫情得到全面有效控制的阶段 , 全球集成电路市场需求逐步向中国转移 , 2021年集成电路出口量明显增加 。 2021年中国需求释放 :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下 , 以汽车 、 计算机 、制造业 、 安防 、 通信 、 消费电子 、 工业 、 军工等 方面的需求逐步释放 , 拉升国内芯片需求 。 5G带动新一轮下游需求爆发 : 5G的商用化 , 拉动物 联网 、 云计算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驾驶辅助 、 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市场持续成长 , 相关的终端市场持续向好 ,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整体集成电路产业产能紧张的局面 。 全球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 2021 年全球 地缘贸易关系依然延续紧张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仍持续蔓延,产业链中的一些企业受自然灾害以及事故影响导致海外产能供应受限。叠加产业链恐慌性备货以及全集成电路产能扩张缓慢, 全球集成电路市场 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中国供给端风险降低: 2020 年我国疫情在较短时间得以 控制, 2021 年随着国内新冠 疫苗接种 普及,进一步减小了疫情对国内电子行业供给端的 风险,国内企业加速产能布局及技术提升,保障供给。 国产化替代意识提升: 2018年以来,受美国对中国“芯”的制裁,国内企业中国“芯”意识觉醒,加大资金、技术研发等投入,不断实现高端芯片的技术突破,竞争力及供给能力提升。供给端 需求端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2.1 能源金属扩张: 2021年第二大扩张行业能源金属(锂和钴)行业 7家样本公司,相比基期 2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6家企业实现利润翻倍且利润均实现 2倍以上增长。与基期相比 ,受新能源汽车及“双碳”目标等利好因素的推进, 2021年前三季度能源金属行业营业收入增长 57.18%,营业利润实现了6倍以上的增长,达到 686.97%,总资产增长 48.03%。其中 寒锐钴业 、 赣锋锂业 、 华友钴业 、 盛屯矿业 营收增长引领行业扩张发展 。1 相比基期, 7家样本公司中 6家企业实现 2倍以上增长7家 A股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变动统计 样本公司营收、利润、总资产实现大幅增长营收增长超 50%,营业利润实现超 2倍的增长营业收入基准期: 487.322021年: 765.982021年增长 57.18%总资产基准期: 1144.332021年 :1693.962021年 增长 48.03%营业利润基准期: 14.362021年: 113.022021年 增长 686.97%2 3 头部企业营收实现翻倍增长占样本总数86%扭亏为盈2家利润翻倍 2倍以上增长6家 6家企业简称 主营业务 营收增长寒锐钴业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57.65%赣锋锂业深加工锂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67.53%华友钴业钴、铜、镍、三元前驱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62.57%盛屯矿业 有色金属采选、钴材料业务 60.36%多家企业营收实现 50%以上增长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2.2 现状 :中国锂矿储量 /资源量全球领先中国锂矿储量全球第三,资源量全国第五,储量及资源量丰富2020年全球锂矿(碳酸锂)资源储量及资源量主要分布国家(万吨)资料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526718391693810570369363243173791422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美国加拿大刚果(金)津巴布韦墨西哥西班牙其他111767934549220621914162814626566175801422玻利维亚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刚果 加拿大捷克塞尔维亚智利其他中国5267万吨澳大利亚570万吨369万吨刚果( 金 )墨西哥810万吨363万吨1839万吨加拿大美国173万吨智利阿根廷1693万吨1914万吨1628万吨2062万吨11176万吨7934万吨玻利维亚1462万吨5492万吨580万吨锂矿储量锂矿资源量 2020年全球锂矿储量 12828万吨,主要分布在智利 41.06%,澳大利亚 14.34%,阿根廷 13.20%,中国锂矿储量 810万吨 ,占 全球 6.31%。 2020年全球锂矿的资源量为 34943万吨,其中波利维亚锂矿资源量最高达 11176万吨,占比 31.98%, 中国 锂矿资源量 1914万吨,占比 5.48%。2020年全球锂矿储量国家分布(万吨)2020年全球锂矿资源量国家分布(万吨)2.2.2 现状:中国钴矿储量有待进一步开拓中国钴矿储量 13万吨,资源量 44万吨2020年全球钴矿资源储量及资源量主要分布国家(万吨)297107652519181312101092刚果(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古巴加拿大喀麦隆中国新喀里多尼亚菲律宾马达加斯加其他中国澳大利亚19刚果( 金 )墨西哥1329765加拿大美国16印度尼西亚107俄罗斯174482617111248钴 矿储量钴矿资源量415国家 资源量 国家 资源量刚果(金) 826中国 44印度尼西亚 415巴西 35澳大利亚 171巴布亚新几内亚 33汤加 152科特迪瓦 29加拿大 112坦桑尼亚 23菲律宾 97马来西亚 19古巴 85俄罗斯 17赞比亚 68墨西哥 16新喀里多尼亚 49其他 105美国 482020年全球钴矿储量国家分布(万吨)2020年全球钴矿资源量国家分布(万吨) 全球钴矿相对较少,绝大部分为伴生矿床,主要分布于刚果(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 2020年全球钴矿 储量 13万 吨,资源量 合计 44万 吨。资料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2.2 现状:能源金属产品平均价持续增加中国锂矿及钴矿产品平均价持续增加2021-2022年锂辉石精矿平均价 变动(美吨 /元)资料来源: SMM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促进,我国新能源行业获得加速发展,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原材料,锂及钴两大能源金属产品单价显著提升。 2021年下半年以来,锂辉石精矿单价持续增加,最新统计超过 2000美元 /吨;电解钴平均价格近 50万元 /吨。4965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2021.7.122021.07.162021.07.222021.07.282021.08.032021.08.092021.08.132021.08.192021.08.252021.08.312021.09.062021.09.102021.09.162021.09.242021.09.302021.10.132021.10.192021.10.252021.10.292021.11.042021.11.102021.11.162021.11.222021.11.262021.12.022021.12.082021.12.142021.12.202021.12.242021.12.302022.01.06电解钴 (99.8%/金、赞 ).平均价 (元 /吨 )2300050010001500200025002021.07.122021.07.162021.07.222021.07.282021.08.032021.08.092021.08.132021.08.192021.08.252021.08.312021.09.062021.09.102021.09.162021.09.242021.09.302021.10.132021.10.192021.10.252021.10.292021.11.042021.11.102021.11.162021.11.222021.11.262021.12.022021.12.082021.12.142021.12.202021.12.242021.12.302022.01.06锂辉石精矿 (6%,CIF中国 )-平均价 (美元 /吨 )2021-2022年电解钴平均价格变动(元 /吨)2.2.3 扩张原因:绿色能源推动能源金属成长属性释放 能源金属被称为新能源时代的“石油”,其供应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国家支持可持续的锂矿产业发展。 以锂、钴为代表的能源金属的供给是由产量决定的 ,锂和 钴来自矿山开采,需要大量投资,提取困难 ,时间周期长, 导致全球能源金属严重供不应求。 供需缺口放大,钴、锂价格持续 上行,受“双碳”目标及绿色清洁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 ,能源金属新 增产能释放有限 ,在需求大幅扩张及新能源发展需求拉动的影响下,价格上行趋势明显。能源金属扩张原因总结分析 “ 双碳 ” 目标推动新能源金属需求 扩张 : “ 3060”碳 达峰 、 碳 中和目标 开启了低碳 新时代 , 发展绿色能源 , 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是必然趋势 , 加速电力系统重构 , 扩大电力系统的投资 , 带动 新能源金属及新材料 ( 锂 、 镍 、 钴 、 铜 、 稀土磁材 、 晶硅 、 白银等 )的需求增长 。 新能源 汽车拉动能源金属需求 :作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产销国 ,汽车行业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据较大比例 。 新能源汽车替代对实现 我国碳中和目标十分重要 。 锂 、 钴金属 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元素 , 将会充分受益于碳中和政策目标带来的需求增长 。 全球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以锂、钴为代表的能源 金属的供给是由产量决定的,根据国际能源署,铜、镍和钴来自矿山开采,需要大量投资 ,提取困难,且从 发现到生产平均需要十年以上的 时间,导致全球能源金属严重供不应求。 中国供给端风险降低: 中国锂矿储量全球第三,资源量全国 第五,储量及资源量较为丰富,钴矿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供应缺口放大,价格上行: 受“双碳”目标及绿色清洁能源相关产业的 发展,锂精矿新增产能释放有限,锂精矿 现货面临实质性 短缺的供需现状;高矿价带动 锂矿价格的 大幅上涨。供给端 需求端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3.1 化学纤维扩张: 2021年 第三大 扩张行业化学纤维行业 17家样本公司,相比基期 2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9家企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十大扩张、收缩行业数据全景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77页_1mb.pdf)为本站会员(科研)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