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浙商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_中财委会议传递的信息——似曾相识的基建提速_8页_801kb.pdf
ht 1/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 宏观研究类模板 固定收益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 报告日期: 2022 年 04 月 27 日 似曾相识的基建提速 中财委会议 传递的信息 对经济增长、利率估值的影响 第 一 ,稳基建落地中,宽信用 节奏或加快。 本次中财委会议明确指出“ 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 ”,而基建投 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支出 +专项债发行 +社会资金加入 +城投企业发行城投债”。回顾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前置发力;城投债发行量 为过去 5 年 同期 最高 ,基建类城投公司发债规模相对多增 。 第二,稳基建与稳地产不是互为替代项,城市更新等基建要素推动形成“基建 +地产”二力合一 。部分市场观点认为,如果稳基建能顺利推动稳增长目标的完成,则稳地产的必要性会弱化。城市更新为代表的基建会推动土地释放,城际交通的推进有望带动一二线核心城市周边城市的商品房销售市场,使得原本在一二线城市不具备买房能力的群体转移购房需求。 第三,利率债方面:基建成为超预期的增长点,需提防 类似 2019 年 4 月 、 5 月基建投资短期提速对长端利率冲击 的风险再次发生 。 复盘 2019,年初发改委加大对重大基建项目的批复力度,基建投资前置发力开始发挥逆周期属性托举经济,上半年 10Y国债收益率呈现大幅上行。对比今年,中财委会议后,稳基建成为当下经济增长新亮点,今年基建投资的演绎类似于甚至有可能超越于 2019 年的基建投资,国债收益率曲线或呈现先熊平后熊陡的走势。但是,考虑到 2019 年 “旧基建”三项 铁路、公路、和机场 对经济起到主要托举作用,今年基建推进重点 在于“新基建”和“现代化基建”,稳基建落地力度可能有差异, 建议投资者关注 稳 基建落地情况 。 第四,信用债方面:基建类城投债 融资环境改善 。 城投债发行时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城投债发行不足会对基建投资构成一定限制; 2021 年 15 号文定调城投债“遏增化存”的政策导向,城投企业新增债务 相对较难, 部分处于经济尾部的城市城投债违约风险有所增加。中财委指出“ 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 ”后,后续城投债发行的政策调控有望松动,同时基建类城投企业发债发行力度可能加大,对城投企业偿债能力的提升形成利好。建议投资者增加对基建类城投债标的 的关注,如 交通、环保、农村农业、水利、物流、信息、及园区配套 类城投企业标的。 中财委会议 解读 :基建成为稳增长的新亮点 4 月 26 日,中财委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本次会议有 三 大 亮 点: 第一,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1概念被明确提出,并且主要涵盖四大方向: ( 1)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建;( 2)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建;( 3)城市基建;和( 4)农业农村基建。 现代化基建是覆盖于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两大概念上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分析师: 高宇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522020003 邮箱: Table_relate 相关报告 “稳 ”和 “进 ”之间的平衡2022.2.20 中国房地产投资周期新视角2022.3.20 经济先抑后扬,中短债向杠杆要收益 纯债策略 2022.4.14 1 下文简称“现代化 基建 ”; table_page 固定收益策略报告 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的新定义。其中,属于新基建的成分主要为产业升级基建中的信息和科技类基建,以及城市基建中的城际铁路网、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类基建。 因此,现代化基建概念既包含新基建的产业引领性,也包含传统基建的地位重要性 ,在整体基建规模中的占比要高于新基建,对于 FAI 的支撑性相对更高 。 第二, 明确 今年基建 定调 “立足长远,适度超前 ”, “稳基建 ”或成为今年 “稳增长 ”的最重要经济动能。 会议指出,要加快新型基建建设,提升传统基建水平,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同时把握好适度超前的度。 二季度,基建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有二: ( 1) 3 月开始 ,奥密克戎疫情持续扰动,在 “动态清零 ”的政策要求下,部分企业停工停产、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升、线上线下消费零售场景遇冷等问题出现,制造业、出口和消费分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有限;( 2)地产复苏是慢变量,一方面,当前位于地产需求周期的底部,全国仍有 50 多座城市限购政策仍未打开, 改善性需求仍受一定抑制,而政策放开从部分核心城市向大多数二三线城市传导需要时间 ,因此需求端提振较缓慢;另一方面,开发端受政策节奏影响, “三道红线+预售资金监管 ”政策还未完全打开,库存压力较大,开发商的拿地和施工情绪较弱,在二季度初, 开发链条 也较难实现快速修复。 因此,综合两方面的影响下,稳基建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性大幅提升,中财委会议对于加强现代化基建的政策表述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第三, 强调 “ 建立重大 基建 协调机制 +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 ” ,克服稳基建的 两大难点 ,基建投资增长空间较大 。 稳基建 主要有 三大难点 “技术难点 +资金难点 +配套规划难点” : 除 技术 问题外,一方面 项目投入较大、项目回收期较长,社会资本缺乏参与动力,城投企业受“化隐债”的政策调控,资金不足制约基建 投资 ;另一方面,基建配套 不足 ,用地、用能 难,基建和配套产业难以同频共振。而本次中财委 会议 则直击两方面痛点:首先指出, 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 其次指出,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领域、各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在这两方面协调下,当下的基建投资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风险提示: 现代化基建建设动能不足;奥密克戎疫情扰动超预期 。 table_page 固定收益策略报告 3/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表目录 图 1:中财委会议提及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的 “四大领域 ” . 4 图 2:今年经济增长动能拆解 . 5 图 3: 2021-2022 年对比 2018-2019 年国债收益率走势 . 5 图 4:地方政府有加杠杆空间 . 5 图 5: 2022 年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前置提量发行 . 6 图 6: 2022 年一季度,城投债融资为过去 5 年最高 . 6 图 7:基建类城投公司发债规模相对多增 . 6 表格目录 表 1:中财委会议主要内容 . 4 表 2: 2020 年以来,涉及 “新基建 ”相关表述的会议政策一览 . 6 ht 4/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表 1: 中财委会议主要内容 内涵 重要政策表述 / 系统谋划、整体协同, 精准补短板、强弱项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 确定 基建政策 基调 要 立足长远,强化 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 支撑 , 加快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 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要 适度超前 ,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 。 基建市场有空间 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 还不适应 拓宽基建资金来源 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 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 ,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增加基建配套设施 建立重大基础设施 建设协调机制 ,统筹协调各领域、各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 明确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四大方向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 要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 ,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 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资料来源: 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 图 1:中财委会议提及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的 “四大领域 ”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table_page 固定收益策略报告 5/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2: 今年经济增长动能拆解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其中红色虚线为 2018M1-2019 年 M12 各动能累计同比数据,蓝色实线为 2021M1-2022 至今累计复合数据,其中 2021 全年为 2 年复合累计同比, 2022 年为 3 年累计复合同比 图 3: 2021-2022年对比 2018-2019年国债收益率走势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图 4: 地方政府有加杠杆空间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50510152025-10-505101520253018/21 M118/21 M518/21 M919/22 M119 M519 M918/21 M118/21 M518/21 M919/22 M119 M519 M918/21 M118/21 M518/21 M919/22 M119 M519 M918/21 M118/21 M518/21 M919/22 M119 M519 M918/21 M118/21 M518/21 M919/22 M119 M519 M918/21 M118/21 M518/21 M919/22 M119 M519 M9GDP(右) 消费(右) 出口(左 ) 制造业 (右) 基建(右) 地产(右)% %0510152025300510152025303540455093-12 95-12 97-12 99-12 01-12 03-12 05-12 07-12 09-12 11-12 13-12 15-12 17-12 19-12 21-12% 政府:左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2.52.72.93.13.33.53.73.94.1% 2018-2019 2021-2022基建再次发力,行情再现? 基建是稳增长抓手 table_page 固定收益策略报告 6/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5: 2022年一季度 地方政府专项债前置提量发行 图 6: 2022年一季度,城投债融资为过去 5年最高 资料来源: 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 图 7:基建类城投公司发债规模相对多增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备注: ( 1) 基建类城投公司包含 : 申万二级行业为基础建设、高速公路、燃气、水务、物流、环保工程及服务的公司。 表 2: 2020年以来,涉及 “新基建 ”相关表述的会议政策一览 时间 事件 /政策 /会议 相关表述 2021.9.22 国务院常务会议 “十四五 ”时期科学布局和推进建设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推动扩内需、促转型、增后劲。 2021.8.31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0212025 年 ) 到 2025 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提出智慧公路建设行动、智慧航道建设行动、智慧港口建设行动、智慧枢纽建设行动、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交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标准规范完善行动七个主要任务。 2021.7.8 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 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提出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协同推进、坚持统筹兼顾。 -201,9803,9805,9807,9809,98011,98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亿元 2018年 2019年 2020年2021年 2022年-208018028038048058068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亿元2018年 2019年 2020年2021年 2022年0100200300400500600700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22-01 22-02 22-03 22-04亿元 非基建类城投 基建类城投 table_page 固定收益策略报告 7/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21.7.2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到 2025 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到 2035 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 2021.6.1 工信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明确方向举措,力争到 2025 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更好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助力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1.3.5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1.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1.2.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发展水平。 2021.1.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 推动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2020.5.22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 5G 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2020.4.20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 关于新基建的概念,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 2020.3.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提出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其主要投资领域包括5G 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 2020.2.14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0.1.3 国务院第四次常务会议 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 ,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资料来源: 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 ht 8/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股票投资评级说明 以报告日后的 6 个月内,证券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买入:相对于沪深 300指数表现 20以上; 2、增持:相对于沪深 300指数表现 10 20; 3、中性:相对于沪深 300指数表现 10 10之间波动; 4、减持:相对于沪深 300指数表现 10以下。 行业的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后的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看好: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以上; 2、中性: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 10%以上; 3、看淡: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以下。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 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者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报告由浙商证券 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 Z39833000)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 “本公司 ”)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 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 /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 /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 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浙商证券研究所 上海市 杨高南路 729 号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 1 号楼 25 层 邮政编码: 200127 电话: (8621)80108518 传真: (8621)80106010 浙商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