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5-艾瑞股份-中国幼小衔接行业白皮书_60页_2mb.pdf
中国幼小 衔接行业白皮书艾瑞咨询、卓越巧问教育、亚洲幼教年会联合发布2019年22019.10 iResearch Inc. 摘要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超七成家长对报读幼小衔接持认可态度,读过幼小衔接的家长 最认可的效果是帮助孩子更好的过渡,最大的收获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课程报读率逐年升高,新一线城市的报读率最高。目前幼小衔接市场宣传以知识培训这一刚需为主,但家长的需求更多在于从心理、态度上帮助孩子过渡,部分家长因为担心过多过早学习知识而放弃报读幼小衔接课程。 需求和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家长亟需更多从孩子情况出发而设计的、培养综合能力的专业幼小衔接课程。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孩子教育成为家庭重中之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学前就开始关注。近两年国家出生人口数减少,教育行业近几年依然享有人口基数增长的红利,未来 将由人口数量增长转为消费升级的红利 ,优质教育培训机构将获利。在幼升小阶段中,家长最关注 学习能力、自信心、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关键是学习习惯、专注力和学习兴趣。幼升小存在六大断层,同时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习习惯、兴趣的重要阶段, 69.1%的国内幼儿园大班 -一年级家长对幼升小阶段感到焦虑。家长面临孩子专注力弱、独立性不够等问题,同时升小学后需要从玩中学向专科学习转变,孩子面临较大挑战。SMS3发展背景:幼小衔接阶段受重视 1用户洞察:重点关注能力养成 2发展趋势:沿专业化道路前行 342019.10 iResearch Inc. 幼小衔接定义帮助孩子完成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身份过渡 , 并解决角色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幼升小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 , 幼小衔接 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 。 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加顺利的适应由生成性学习到预设性学习的转变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变化老师角色变化 原有的习惯不能适应 ( 生活 、 学习 、 睡眠 、 卫生等 )出现的问题对学习等有压力 , 甚至厌学等注意力无法集中解决方法 /途径孩子自己适应家长摸索解决培养目标任务意识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以及执行规则的能力通过幼小衔接机构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理解力注意力学习环境变化学习方式变化行为规范变化小伙伴变化家长期望变化幼小衔接培养目标52019.10 iResearch Inc. 幼小衔接非常关键尊重儿童心理发展 避开幼升小“心理坡度 ” 窘境来源:网络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幼小衔接教育必要性离开扮演“第二母亲”角色幼儿园教师,需要与新的小学教师建立关系关系人的断层从“自由游戏”、“发现学习”、“探索学习”切换到分科、系统式学习学习方式的断层学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依赖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可塑性强。真正意义上的“赢在起跑线”实际上是“赢在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陪伴孩子一生,幼升小阶段正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良机”好习惯,早养成从 “ 玩 ” 的状态转换到开始学习的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幼小衔接有效地给孩子一个过渡阶段,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不至于在突然的转变中产生厌学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升小六大断层抓住关键期赢在起跑线幼儿教育主张尊重天性、释放天性,小学阶段有了更多规范和要求行为规范的断层周遭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认知自己,融入集体社会结构的断层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大幅度上升期望水平的断层由时间灵活、场景多样的动态学习环境切换到时间固定、场地单一的静态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升小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孩子面临环境差异的冲击,很可能出现自信心降低等心理上的挫败感,通过幼小衔接教育培养孩子自信心,让孩子充分发挥潜能让孩子自信入校62019.10 iResearch Inc. “我是感觉他力不从心的,他是想做好这件事,但是他肌肉上,身体上各方面的不能使他完成这个事情嘛。比如说专注力,他想认真听, 但到了一定点,他就自己分神了。学钢琴的时候,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沟通过,所以老师大概上了 20-25分钟会停一下,给他玩一下,然后再回来再练习。 ”“上网课, 他好像又不集中上, 可能他看了一个小时就说我看完了,其实他快进了,看了一个小时之后,就快进到最后,就跟我说看完了。 他不自觉 。但是我周末要带两个就比较 辛苦 。”入学准备不充分 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挑战上小学后孩子适应困难,家长疲于应对来源:幼升小家长深访, 2019年 9月执行。1、学科学习跟不上2、识字量少、写字困难 3、专注力不够4、作业拖沓“ 有 大半年时间 ,我请假在家,每天 花 2-3小时时间 陪他学习,那段时间有点崩溃,因为有时候想打想骂。”“学 拼音 的话,教他 b(拼音),他还是发出的 p。语感是需要一个时间,他如果当时提前学的拼音,后面就学的好一些。 ”“那时候写字什么的都没学,学第一天要写名字,他不会写,因为我们提前没教嘛。”“感觉他手握没发育好,是能力问题。可能提前也没怎么锻炼让他抓笔去写,所以发现他学写笔画要花很多时间,可能人家半个小时写完了,他要花一两个小时去写。 ”“因为认字影响他读题,测验的话,要听老师读,这个题他才能做 ,比如你有时候分神,老师说(的时候)错过了这个题,你就不会做了。因为你不会认字嘛,所以一开始对他,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去(让他)读书认字。 ”“很少的作业,他一直在拖拉。他可能在玩电话手表,有时候我看他在里面 写了 10分钟(作业)就玩电话手表 ,可能跟同学在聊微信,后来我们把手表收了, 他做 10分钟就玩一下铅笔 ,所以变成我一直要在旁边看着他,但是我又不能拿手机,我一拿手机,他就说我要做作业,你却看手机。 所以我就在那边坐着,一直看着他 ,比较辛苦,什么事情都不能干。 ”“ 英语口语 学的也慢一些,其他小朋友有上迪士尼英语,或其他机构,口语方面没有问题了。一开始, 26个字母还没学,他一开始就要学那个句子,他会很吃力,因为他也没有一个过渡,一开始就直接来句子。”幼儿园升小学后的适应难题72019.10 iResearch Inc. 国际:多方合力 保障幼小衔接推行家长、政府和学校三方合力,共同完成幼小衔接教育来源:网络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美国理念学前教育是整个人生中投资最少收益最大的教育阶段政策 2000 年目标 : 美国教育法 要求“所有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初等和中等教育法 提出政府应拨款用以促进幼小衔接措施幼小师资合流培训和幼小证照合一幼教老师与小学教师合作,制定一份衔接计划要求家长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所做的充分准备幼儿园基本上设在小学校园内,形成了美国特有的 K-2学制法国理念母育学校(幼儿园)与小学融为一体政策法国教育指导法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启蒙教育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基础学习包括母育学校大班和小学前两个年级,为深入教育 ,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措施母育学校(幼儿园)附设于小学中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日本理念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待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携手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2000年文部省 幼儿园指导要领 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出重大调整,使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衔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 在 2004年建议政府实施“幼小一贯 教育学校”计划措施采取教师深度合作方式和团队教学的形式,让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互换工作一段时间,促进二者沟通交流部分海外国家幼小衔接教育措施82019.10 iResearch Inc. 国内:促进幼小协同 实现双向衔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重点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及社会性发展等关键素质准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根据官方解读,解决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第一个要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从小学的角度,应该给孩子入学留出一定的过渡期,在孩子入学之初根据幼儿园的特点,在教学的进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能够更好地顺应学龄前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降低学习的坡度和难度,帮助孩子很好地度过这样一个过渡期。从幼儿园和小学需要做好的双向准备,实现科学协同。“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应该学会能够很好地倾听 理解别人的话 表达自己的观点。 很好地和别人合作,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注意力和坚持性。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上,也要为入小学做准备。有的家长认为提前学了小学的东西就是做准备了,那都不是根本性的准备。我们应该更多地引导我们的幼儿园根据孩子身心发展水平逐步地为孩子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做好科学的准备,而不是拔苗助长的准备。”-2018年教育部官方解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幼小协同,双向衔接2019年 5月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 关于开展 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确定宣传主题为“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促进 幼小协同,双向衔接 。鼓励 小学参与支持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中国幼升小相关政策2018年 11月 ,发布第一个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 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2006年 ,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决定在 2010年前取消全市小学附设学前班。随后,全国逐步取消学前班2011年 ,教育部发布 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要求小学零起点教学禁止幼儿园超前教学2006年 2011年 2018年 2019年9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日本需求:孩子教育成为家庭重中之重家长的教育投入意愿强 提前锁定未来的优质教育资源8090一代受益于教育,作为家长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消费能力的提升也让家长们有更强的实力进行教育投入。同时,优质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 2017年,普通高中录取率为 57.3%,本科录取率为 52.5%。家长教育竞争提前到学前阶段,希望早点给孩子启蒙,不输在起跑线上,从而在未来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美国德国40.0%43.5%49.9%中国 29.4%57.3%98.0%100%52.5%高升本初升高小升初幼升小2017年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到本科各阶段升学率2017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大学本科或同等级别高等教育毛录取率来源:国家统计局。来源:国家统计局;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PA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Statistisches Bundesamt.de。注释: 1:“幼”指幼儿园; 2:“小”指普通小学; 3.“初”指普通初中; 4.“高”指普通高中 ;5.“本”指普通本科; 6.升学率指后一个学段的招生数 /前一个学段的毕业人数。注释:毛录取率指本科或其他国家同等级别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10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市场基数庞大 对教育质量提出新要求教育行业继续受益人口增长红利 未来将转为消费升级的红利幼小衔接阶段的规模较大, 2018年小学招生人数为 1867.3万人,未来 2-3年幼小衔接行业将继续受益于人口增长红利。但近两年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出现下降,教育行业未来的红利将由人口数量增长的红利,转为消费升级的红利。来源:国际统计局公开数据以及各级政府公开数据;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 来源:国际统计局公开数据以及各级政府公开数据;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2009-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及增长率2014-2018年幼小衔接目标市场规模 -全国普通小学招生规模1658.41729.0 1752.5 1766.61867.3-2.2%4.3%1.4% 0.8%5.7%-0.4-0.3-0.2-0.100.11500.01700.01900.02100.02300.025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普通小学招生数(万人) 增长率( %)1587 1588 1604 1635 16401687 16551786 17231523-1.1% 0.1% 1.0% 1.9% 0.3% 2.9% -1.9%7.9%-3.5%-11.6%-0.6-0.5-0.4-0.3-0.2-0.100.10.2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出生人口数量(万人) 增长率( %)112019.10 iResearch Inc. 通过幼小衔接教育 帮助孩子完成幼儿园升小学的入学准备工作来源:网络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简称 NEGP)认为儿童入学准备包括身体健康与运动领域、学习方式领域、社会性与情绪发展领域、言语发展领域和认知及一般知识基础领域五个方面,这也已成为当今各国幼小衔接内容的共识。以课程形式的不同,幼小衔接培训可以分为单科目课程和综合课程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指学科、思维、演讲口才、专注力等重点培养特定领域能力的课程,后者的课程以全日制或半日制为教授形式,结合上述的多种课程内容,关注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广义幼小衔接课程幼小衔接全日制 /半日制综合课程,模仿小学作息时间,同时兼顾幼儿学习特征设置课程内容,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课堂;课堂内容包括如早期阅读、注意力培养、逻辑思维、创意美术、低幼英语等。狭义幼小衔接课程幼小衔接培训指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幼小衔接顺利过渡而报读的单科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幼小衔接综合课程、学科课程、思维课程、演讲口才课程、专注力、体育锻炼等。 学习能力(数学思维、专注力、学习习惯和兴趣等) 语言沟通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社交能力 心理调节能力等幼小衔接培训重点幼小衔接培训形式122019.10 iResearch Inc. 多类机构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市场来源:网络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全国连锁幼小衔接专业机构 区域性幼小衔接机构K12教育连锁机构设置的幼小衔接课程兴趣班演讲口才类培训思维培训国学英语培训专注力 /认知力培训郑州诺亚小哈尼北京智慧家幼儿教育连锁机构设置的幼小衔接课程幼小衔接专业机构大型综合教育机构的幼小衔接分支幼儿能力培养课程专注 5-7岁少儿幼小衔接教育,设置针对性的幼升小适应课程和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以目前区域覆盖情况,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机构。国内知名教育培训连锁机构开展的幼小衔接培训,可分为由 K12教育向下延展的课程体系,以及由幼儿教育向上延展的课程体系通过主攻某方面的弱势或强项,帮助孩子顺利过渡的课程,包括兴趣类、演讲口才类、专注力 /认知力、国学、英语等小型培训班或工作室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知尚未清晰,尝试多种模式的衔接课程和幼小衔接相关的兴趣爱好课程和幼小衔接能力培养理念相匹配的兴趣爱好课程,如有助于思维能力的 HABA课程、有助于培养专注力的乐高课程大量跟进本地市场需求,以知识类学习为主,营收规模小,数量多2019年幼小衔接培训市场格局注释:本页仅列举幼小衔接行业部分代表机构。132019.10 iResearch Inc. 幼小衔接在国内起步较晚, 2004年左右,国内一批连锁教育培训机构开始关注到幼儿教育市场,向产业链上游延展打造幼儿课程。 2010年左右是幼小衔接培训大规模爆发的阶段,出现了较多注重衔接能力的专业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国内连锁教育品牌开始从某个科目的培训扩展到全方位的幼儿能力培训,关注幼升小过程中的能力培养。2009年,更改为泡泡少儿教育,迈进少儿全科目教育2019年,连锁盟校达 600余所2016年,全国共开设直营与加盟校 600余所2016年,加盟事业部成立专业幼小衔接培训理念成型 快速发展从单科培训向综合能力培养发展 专业型幼小衔接机构出现来源:网络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整理及绘制。2010年,推出数学快乐新思维课程2014年成立,专注幼小衔接2015年,推出针对学前儿童的七大能力课程20192000 2005 2010 20152007年成立,儿童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专业培训机构,之后成为上海本地知名幼小衔接机构2005年,创办第一个校区2017年,金色摇篮推出成长衔接品牌2000-2019年中国幼小衔接培训市场发展历程概览萌芽期 启动期 发展期2001年,开设珠心算教学试验班打造至慧学堂,致力于 4-9岁少儿数感思维、语言能力等多维能力的培养金色摇篮蓝莓果教育东方金字塔精锐至慧学堂百花教育学而思巧问注释:本页仅列举幼小衔接行业部分代表机构。2004年成立泡泡少儿英语新东方2016年,启动加盟2019年,联盟校达 300家2019年,联盟校近 500家142019.10 iResearch Inc. 幼小衔接教育市场突破百亿规模市场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专业教育机构将跑赢整体市场增速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行统计及核算。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加强,越来越多的家长期望通过早期专业学习启蒙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先机。近年来,出于市场需求驱动,且受益于专业幼小衔接机构的出现,幼小衔接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广义幼小衔接指家长出于幼小衔接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报读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为了该目的而报读的综合幼小衔接课程、学科课程、思维课程、演讲口才课程、专注力课程、体育锻炼等。296.2 336.4 395.5 472.2 575.3 684.8 798.8 13.0% 13.6%17.6% 19.4%21.8% 19.0%16.6%-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2018-2022年中国广义幼小衔接教育市场规模市场规模(亿元) 增长率( %)注释:该市场规模根据当年小学入学人群的报读情况计算。15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42.4%41.5%40.7%33.7%31.8%30.6%28.7%27.5%27.0%22.5%微信朋友圈微信 /QQ家长群亲友介绍机构网站家附近有校区微信公众号宣传单张户外广告 /电梯广告百度搜索小区活动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了解幼小衔接课程的渠道逾七成幼升小家长知道幼小衔接课程主要传播途径为网络社交平台分享、亲友推荐等目前,幼小衔接机构以线下课程为主要方式,口碑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次,家长也会通过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了解机构信息,需要注重该类信息对接平台的维护,传递幼小衔接专业信息,打造专业形象。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目前,口碑传播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听说过75.5%没有听说过24.5%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对幼小衔接报读的认知比例16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幼小衔接报读率为 35.4%一线城市中,上海报读率最高上海教育竞争激烈,是一线中报读率最高的城市。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其中一线城市家长, N=741;新一线城市家长, N=363;二线城市家长, N=236;三四线城市家长, N=836;于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家长,其中上海家长, N=171;北京家长,N=203;广州家长, N=173;深圳家长, N=194;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报读35.4%未报读64.6%2019年中国幼升小群体幼小衔接报读比例2019年中国一线城市报读率上海北京广州深圳46.2%37.4%32.9%30.4%17发展背景:幼小衔接阶段受重视 1用户洞察:重点关注能力养成 2发展趋势:沿专业化道路前行 3182019.10 iResearch Inc. 调研设计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幼儿园大班29.4%小学一年级36.3%小学二年级34.3%定量调研对象 -年级分布一线城市34.2%新一线城市16.7%二线城市10.9%三四线城市38.2%定量调研对象 -城市分布调研对象:幼升小群体,选择 2019年 9月升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家长 小组座谈会: 北京、广州各一场,聚焦幼升小目标群体,挖掘群体需求 用户深访 :北京两名,广州一名,选择三类人群: 1)教育理念超前,主动报读; 2)被周围朋友影响,临上小学前报读短期班; 3)二胎妈妈,一胎没有报读,二胎面临幼升小阶段;挖掘幼升小阶段痛点和需求;定性研究 共收集 2176份样本; 样本收取区域涉及 30个省份、直辖市; 调研时间: 2019年 9月定量研究 通过网络收集多方数据,覆盖幼小衔接机构、行业专家、家长反馈等多类信息来源,综合整理研究;桌面研究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城市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二线城市 昆明、大连、厦门、合肥、佛山、福州、哈尔滨、济南、温州、长春、石家庄、常州、泉州、南宁、贵阳、南昌、南通、金华、徐州、太原、嘉兴、烟台、惠州、保定、台州、中山、绍兴、乌鲁木齐、潍坊、兰州城市定义:19幼升小阶段,家长关注什么? 近七成 家长对幼升小感到焦虑,孩子专注力较弱、独立性不够引起担心,最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小学学习要求; 家长认为幼升小阶段最需要培养的能力是 学习能力 ; 过半家长认为 学习习惯 需要通过严格树立规矩来培养,并会在家要求孩子践行; 专注,是一种通过放弃关注大部分的事,只选择“少部分的事”,从而提高成功率的能力。 43.7%的家长期望孩子 对非兴趣相关的事 也能保持专注。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期待值也相应提升。专注力是需要长期跟进、加强的能力; 九成家长认为孩子学前需要进行 知识启蒙 ,拼音、数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是重点关注领域;202019.10 iResearch Inc. 近七成家长对幼升小感到焦虑中产焦虑,经济水平越高,焦虑感越强样本: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学生家长, N=1429;一线城市学生家长, N=481;月收入 3万以上学生家长, N=232; 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对于现代社会的中坚群体而言,向上进阶的竞争越来越大,向下的风险却永远存在。通过教育实现优渥生活的中产家长为了保证子女保持现有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不滑坡,会在子女的教育投入上不断加码。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中产焦虑将是行业增长的最大动力。69.1%2019年中国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家长对幼升小适应阶段感到焦虑的比例69.1%的家长感到焦虑(根据焦虑程度进行 1-5分评分,评分 4-5分的家长比例)妈妈比爸爸更焦虑一线比二线更焦虑北京、上海最焦虑收入越高越焦虑11.9%18.5%爸爸妈妈20.4%14.3%10.9%一线新一线二线家长焦虑度为“ 5”的占比12.3%13.6%17.3%25.0%月收入 1.2万以下月收入 1.2-2万月收入 2-3万月收入 3万以上家长焦虑度为“ 5”的占比家长焦虑度为“ 5”的占比注:此处月收入为家庭月收入212019.10 iResearch Inc. 家长困扰:孩子专注力较弱、独立性差孩子越大,家长越多关注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的抗挫能力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17.1%11.9%8.2%7.3%7.1%6.3%6.3%5.7%5.4%5.4%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遇到困难不会自己想办法,依赖大人帮忙上课不认真,课堂上的内容记不住众人面前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喝水、吃饭等需要关照遇到自己不会的,就直接放弃有些知识教了很多遍还是学不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写作业很慢不敢主动和老师沟通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最困扰的教育难题 TOP10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上课不认真等学习习惯有关问题是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最头痛的方面。二年级之后,孩子逃避困难、写作业拖拉等,让更多家长困扰。幼儿园大班还未开始规范的课堂教学,对学习习惯方面比较担心。一年级的家长比较担心孩子不能独立面对大班课堂,不敢表现自己。幼儿园大班( 2019年 9月)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小学一年级( 2019年 9月)小学对课堂表现要求更高,家长对表达能力比较关注小学二年级( 2019年 9月)学习难度加大,家长对孩子抗挫能力开始关注TGI得分 =小学二年级样本比例 /整体样本比例TGI得分 =小学一年级样本比例 /整体样本比例TGI得分 =幼儿园大班样本比例 /整体样本比例130.5 117.3 遇到自己不会的,就直接放弃写作业很慢117.8 115.6 115.4 众人面前不敢大胆表现自己不敢主动和老师沟通生活自理能力不足108.5 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222019.10 iResearch Inc. 家长担忧:孩子无法适应小学学习要求幼儿园大班家长更担心学习能力 小学家长更担心人际变化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19.6%13.4%10.0%9.9%8.0%7.9%7.1%6.8%6.4%6.2%4.7%知识内容多,对记忆、读写能力要求高上课时间长,需要坐定 45分钟校内遇到问题需要自己面对或主动求助作息紧凑,休息和玩的时间变少班上孩子背景多样,孩子面临激烈竞争班级人数多,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变少有很多课堂纪律要遵守定期考核学习成果,用分数评估孩子表现每天都有很多作业上课内容没有幼儿园有趣需要和新同学打好关系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最担心的幼升小差异升小学后,幼儿园的玩中学的形式转为课堂制专科学习,家长担心孩子是否能调整到学习状态中,也担心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影响日后的学习。幼儿园大班家长更担心孩子无法独立面对陌生环境;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家长对细节上的变化更为敏感,担心孩子无法处理班级内的竞争关系、无法适应学习和玩之间的转变。幼儿园大班( 2019年 9月)家长保护欲较强,担心孩子无法自己面对挑战120.8 118.0 110.4 校内遇到问题需要自己面对或主动求助知识内容多,对记忆、读写、计算能力要求高定期考核学习成果,用分数评估孩子表现小学一年级( 2019年 9月)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小学课堂,面临更强的竞争小学二年级( 2019年 9月)面临更多细节上的挑战,如社交、学习任务繁重等112.3108.6上课时间长,需要坐定 45分钟班上孩子背景多样,孩子面临更激烈的竞争134.2124.8112.5107.3需要和新同学打好关系每天都有很多作业作息紧凑,休息和玩的时间变少班级人数多,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变少TGI得分 =小学二年级样本比例 /整体样本比例TGI得分 =小学一年级样本比例 /整体样本比例TGI得分 =幼儿园大班样本比例 /整体样本比例232019.10 iResearch Inc. 家长关注:学习能力培养最关注快速、有效的掌握知识信息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理解常用语,并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人交往,可以妥善处理同学关系在学校可以自己照顾生活起居抗挫、抗压能力,遇到困难不会退缩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在学习能力、自信心、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抗挫能力等七大能力中,家长最关注的是学习能力。学习是孩子在小学阶段最大的任务,通过学习能力加持可以更快的适应小学环境。3.83 3.55 3.55 3.40 3.39 3.29 学习能力自信心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抗挫能力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教育关注点排序注释: 1.调研对象依据各项重要性进行排序,根据选择比例计算总分;2.单项总分 =排名第一的人群比例 *6+排名第二的人群比例 *5+排名第三的人群比例 *4+排名第四的人群比例 *3+排名第五的人群比例 2+排名第六的人群比例 *1。孩子是否能习惯学习压力和环境是最担心的“我觉得孩子现在表达能力就非常重要,因为你学了这么多东西你还要表达出来,展现出你自己的创造力 ”“可能开始对这个感兴趣,但是可能学了一下不想学了,觉得太难了,怎么调动他的积极性引导他,将来对他的学习生活我觉得都是有帮助的。 ”“ 遇到困难就放弃了, 找妈妈 ,不再 自己 想一想。习惯别人帮她了 , 家里人多 , 都围着她。 ”“让她培养一个自信,即使老师不点到你,也可以自信 ”“ 老师不可能所有问题的都出面处理,有些问题完全靠 自己 和同学之间 解决的, 很小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 ,很会影响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影响整个小学阶段 ”“家长这么说”242019.10 iResearch Inc. 学习能力关键是习惯、专注力和兴趣其中,学习习惯养成最受幼小衔接阶段家长重视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家长认为上小学最需要具备的学习能力 top3分别是学习习惯、专注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也颇有必要。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家长对专注力更为关注。小学一年级的家长重视孩子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二年级的家长有了小学学习经验,对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更加看重。48.2%43.2%40.9%40.2%38.0%37.1%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按时写作业、主动学习等专注能力,保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学习感兴趣,喜欢学习新知识基础知识的了解,包括拼音、认字、数学运算等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灵活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举一反三等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认为上小学前必备的学习能力幼儿园大班:专注力较弱,最为关注小学一年级:期望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小学二年级:学习有一定经验后,更看重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109.7 专注能力,保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106.6 103.9 对学习感兴趣,喜欢学习新知识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108.5 灵活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举一反三等25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需要,尽量多学50.5%需要,适当学一点就行38.9%不需要提前学6.9%没考虑好3.8%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学前学科知识启蒙培养观点53.7%39.7%4.5%46.5%41.3%7.6%51.9%35.6%8.2%幼儿园大班( %) 小学一年级( %) 小学二年级( %)学科知识准备 -幼升小家长刚需近 9成家长认为需要提前学习知识,过半家长需 “ 尽量多学 ”89.4%的家长认为需要提前进行学科知识的准备, 50.5%的家长认为需要尽量多学。幼儿园大班家长认为要尽量多学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家长,家长对学前启蒙的焦虑度在上升。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样本:幼儿园大班学生家长, N=639;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 N=790、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747;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半数家长认为小学前需要尽量多学习学科知识 近年来家长对学科知识启蒙的重视度提升2019年中国家长对学前学科知识启蒙的看法要学,尽量多学 要学,适当学一点就行 不需要提前学26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基础知识提前学,期望小学适应更轻松拼音认字、简单运算等基础学科知识是各类学科基础目前幼儿园不允许提前学习知识内容,小学学习进度快,零基础入学容易跟不上进度,提前学习知识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孩子可以更轻松的适应小学,并且拼音、认字是小学其他学科理解的基础,必须要提前学习。最关注的学科启蒙领域为拼音、基础运算和英语。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26.4%21.0%19.2%14.8%12.0%6.4%孩子可以更轻松的适应小学拼音、认字等是小学其他学科理解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周围的同学都在学习,不学的话孩子跟不上进度孩子对小学知识内容表现出兴趣上小学后成绩会很好2019年中国家长认为有必要预先启蒙的原因 重点关注的学科启蒙领域68.3%拼音62.7%基础运算45.4%英语“ 我家老大没上过学前班,拼音这一块,一年级老师曾找过我说全班只有你家一个孩子不会,我没有办法给他单独讲 ”27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学习习惯需要通过树立规矩、要求孩子严格遵守来培养57.0%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尊重低年级的孩子爱玩的天性,慢慢培养学习习惯33.4%不需特殊培养,顺其自然9.6%2019年 中国幼升小群体学习习惯培养观点61.7%52.2%3.1%53.8% 51.6%9.5%57.2% 56.4%6.7%2019年中国不同年级家长对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看法幼儿园大班( %) 小学一年级( %) 小学二年级( %)学习习惯 -没有捷径 在早期立规矩培养超五成家长认为学习习惯需要通过树立规矩来严格培养。其中幼儿园家长对学习习惯的重视度高于小学,这说明中国家长对学习习惯的重视度不断上升。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样本:幼儿园大班学生家长, N=639;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 N=790、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747;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幼儿园大班家长对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度加强自己在家给孩子制定计划,严格执行主要靠幼儿园 /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指导没有关注过近年来家长对孩子学习习惯的重视度加强过半家长认为学习习惯需要通过树立规矩来培养282019.10 iResearch Inc. 三成家长对孩子专注力现状不满期望提升孩子专注力的需求较高样本: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N=2176;于 2019年 9月使用艾瑞 iUserSurvey调研数据获得。评分 1-3分33.0%评分 4-5分67.1%2019年中国家长对孩子专注力评价“写得很慢,写个作业一会干这一会干那,老有他的事。”“就上课开小差,我回来问他上课为什么溜号,他说我想别的事了,没有专注到老师讲的,他就想别的事情了,专注力差 ”“家长这么说”33.0%的家长认为孩子专注力只有 1-3分(满分 5分)29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10 iResearch Inc. 专注力和兴趣相关,对于感兴趣的内容能保持专注,叫专注力强56.3%对于非兴趣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