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贝壳研究院_29页_1mb.pdf

  • 资源ID:127564       资源大小:1.88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贝壳研究院_29页_1mb.pdf

1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2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摘要 伴随人口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高龄化的特 征日益突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持续攀升, 2020 年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1 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13.5%,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 社会。从老年人口内部结构看,高龄人口( 80 岁及以上)占比由 2000 年的 13.61%增长 至 2015 年的 17.65%,随着 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相继进入高龄期,未来老年人口高 龄化现象将更加凸显。 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将步入快速增长期, 2025 年 65 岁及以 上老年人数量将突破 2.1 亿,到 2050 年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 预计 达到 3.8 亿,占比接近 27.9%。 面对与日俱增的老龄群体,老年人的居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居住形态方面,家 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有所下降,超 6 成老年人处于独 立居住状态(一个人居住或与配偶同住);老年人选择独立居住并不意味着远离子女, 超 8 成老年人与子女住在同一城市,既能保证获得及时照料,又能 满足老年人对于隐私 和独立的需求。 住房状况方面,老年人整体居住环境一般,半数老年人现居房屋建成年数超过 20 年,尤其是 80 岁以上老龄群体中近 6 成 居住 房屋已过 20 年;老年人居住现代化适应水 平较高,大部分住在中低层楼房中,但电梯配置率不高,居住在两层及以上楼房的老年 人中,仅有约 12%有电梯 ;老年人主力居住户型为两居和三居室,占比近 68%,且居住 空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通电率和自来水覆盖率超过 90%,洗澡设施和厕所冲水设施覆 盖率均达 60%以上, 但高龄老年人房屋整洁度相对较低。 社区生活圈方面,结合老年人的基本需要,从医疗、商业和休闲配套三个方面来看, 社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配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医疗配套方面,北京、昆明、长沙社 区医院一公里覆盖率达 80%以上;商业配套方面,长沙、昆明九成以上社区实现一公里 内买菜自由;休闲配套方面,深圳 90%以上社区出家门一公里范围内有公园;城市内部, 中心 区域 社区配套更加丰富,边缘 区域 社区 15 分钟步行可达范围相应 设施配套不足 。 社区内居家养老是未来主流的养老方式,而社区硬性配套建设、软性配套服务的完 善,是构筑居家养老体系的重要环节。硬性配套方面,老年人 较为关注室内环境的安全 性和活动场所的交往性,室内居住空间对防滑地面、紧急呼救系统、室内扶手三类无障 碍设施的需求度更强,而室外对公园 /广场、运动健身场地的配套需求强烈;软性服务方 3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面,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而对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增加,健康监测、送医拿药、 紧急呼叫、走失定位的服务需求较高。然而,当前 社区软硬件建设与老龄化发展趋势并 不匹配,各项配套缺口明显,其中老年服务设施和无障碍设施成为社区适老化改造的优 先环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营造良好的老年友好居住氛围,需要构建覆盖住宅、室外环 境、社区配套三个层面的软性 、硬性 配套 建设。第一,围绕“增量开发、存量改造”建设 舒适安全的老年居住空间;第二,完善设施配套,打造老年友好社区生活圈;第三,以 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支持、健康服务等软性配套。 4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5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6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01 我国人口老龄化步入快速增长期 中国老龄化进程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 。老龄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我国当前面 临的严峻人口问题,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20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数量达到 1.91 亿人,相较 2010 年增长 60.3%,且规模增速远远超过总人口数变化。从 占比看, 2000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 6.96%,初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 2020 年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 13.5%,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1。中国老龄化进程 发展迅速,从步入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仅用 20 多年时间,远远快于法国( 115 年)、瑞 典( 85)、美国( 72 年)、英国( 46 年)等国家。根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将步入快 速增长期, 2025 年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将突破 2.1 亿,到 2050 年 65 岁及以上老年 人 预计 达到 3.8 亿,占比接近 27.9%2,也即是每 3 个人中将大概有 1 个老年人。 图:历次人口普查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规模及占比变化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普查 数据 图: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 7%上升至 14%所需时间 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高龄社会白皮书 2018 1 根据联合国 1956 年确定的划分标准 ,当一个国家或 地区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比例超过 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超过 14%则为深度老龄化社会。 2 来自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与政策。 4.41 3.6 4.91 5.57 6.96 8.92 13.5 0 4 8 12 16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人口规模(万人),左 人口占比( %),右 115 85 72 46 40 24 24 20 18 0 20 40 60 80 100 120 法国 1864-1979 瑞典 1887-1972 美国 1942-2014 英国 1929-1975 德国 1932-1972 日本 1970-1994 中国 2001-2025 新加坡 1999-2019 韩国 2000-2018 7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快速老龄化源于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 。 20 世纪 80 年代实施的独生子女 政策、科学技术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生育观念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下, 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分别从“底部”和“顶部”加剧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根据世界 银行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粗出生率由 1963 年的 43.37下降至 2019 年的 10.5,出生 预期寿命从 1960 年的 43.7 岁延长至 2019 年的 76.9 岁。 图:中国粗出生率(每千人)变化走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图:中国出生预期寿命(岁)变化走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人口老龄化趋势特征:高龄化、空巢化 。从老年人口内部结构来看, 2000-2015 年 我国高龄人口( 80 岁及以上)从 1199 万人增加到 2099 万人,增幅达 75.04%,高龄人 口占比由 13.61%增长至 17.65%,增幅达 29.67%,均高于同期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增幅。 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进步以及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相继进入高龄期,未来老 年人口高龄化现象将更加凸显。 家庭规模小型化发展背景下,老年人独居或空巢居住模式明显提高。根据普查数据 显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老人独居与老年空巢户的比例由 1982 年的 25.9%上升 至 2010 年的 41.7%;而在 80 岁及以上人群中,老年人独居和空巢居住的比例在 2010 年 已达到 34.2%,近 1/3 的高龄老人处于独立生活状态。 10.1 43.37 10.5 0 10 20 30 40 19 60 19 62 19 64 19 66 19 68 19 70 19 72 19 74 19 76 1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20 08 20 10 20 12 20 14 20 16 20 18 20 20 高收入国家 中国 76.9 30 40 50 60 70 19 60 19 62 19 64 19 66 19 68 19 70 19 72 19 74 19 76 1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20 08 20 10 20 12 20 14 20 16 20 18 20 20 8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表: 1982-2010 年我国有老年人的家庭户的居住模式 居住模式 65 岁及以上 80 岁及以上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2000 年 2010 年 单个老人户 12.2 9.6 9.6 12.5 12.4 17.5 老年夫妇户 13.7 17.1 23.9 29.2 11.2 16.8 老年人与未婚子女同住 11.5 10.4 8.1 5.9 6.3 4.8 老年人与已婚子女同住 3.5 3.7 5.2 6.9 12.3 13.6 老年人与孙子女(隔代户)同住 3.8 3.7 5.2 5.6 6.2 5 老年人与子女及孙子女(三代户) 同住 47.2 47.4 41.4 32.8 38 30 老年独居与老年空巢户合计 25.9 26.7 33.5 41.7 23.6 34.3 注:数据来源于第三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老年空巢户是指仅有老年夫妇双方共同居住的家庭户 ;老年 独居户是指仅有一位老年人居住的家庭户。 02 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12 省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仅西藏老龄化水平低于 7%。 区域分布看,我国人口 老龄化 水平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总体上呈现出东北和东部沿海区域较高、中部次之、 西部最低的空间梯度分布格局,辽宁、重庆、四川等 12 个省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 会,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 14%,仅有西藏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未 达到 7%。东北三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其中辽宁省老龄化水平最 高达 17.41%,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不振导致大量年轻人口外流,且早期严格计划生 育下人口出生率较低,进一步加剧老龄化程度。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 西藏、新疆、青 海 、宁夏 等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并不低,青少年人口比例均保持在 20%以上, 老龄化水平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广东省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 8.58%,仅高于新疆 和西藏, 主要源于经济超强活力对年轻人口的虹吸影响,以及传统生育观念下居民生育 意愿相对较高。 表: 31 省市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 %) 省份 65 岁及以上 省份 65 岁及以上 省份 65 岁及以上 辽宁 17.42 河北 13.92 云南 10.75 重庆 17.08 河南 13.49 海南 10.43 四川 16.93 陕西 13.32 宁夏 9.62 上海 16.28 北京 13.3 青海 8.68 江苏 16.2 浙江 13.27 广东 8.58 吉林 15.61 内蒙古 13.05 新疆 7.76 黑龙江 15.61 山西 12.9 西藏 5.67 山东 15.13 甘肃 12.58 安徽 15.01 广西 12.2 湖南 14.81 江西 11.89 天津 14.75 贵州 11.56 湖北 14.59 福建 11.1 9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数据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149 城市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南通老龄化水平居全国首位 。 受经济发展、自然环 境、生育观念、人口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中国城市老龄化水平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 非均衡性,整体上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人口老龄化程度显著高于西北半壁。具体来看, 149 个城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 14%, 11 个城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经 达 20%以上,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非核心城市(江苏的 南通、泰州、扬州和盐城,浙江衢州)、四川省的绝大部分地级市、辽宁省的全部地级 市、安徽的黄山和宣城等,这些城市老龄化水平高是劳动年龄人口外流和低出生率共同 导致的结果。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低于 7%的城市有 24 个,这些城市尚未步入老龄化社会, 包括人口出生率较高的青海和西藏大部分城市、新疆部分城市,以及人口流入较多的深 圳、东莞、中山、珠海、惠州和厦门。 表:重点城市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 %) 地区 65 岁及以上 地区 65 岁及以上 地区 65 岁及以上 南通市 22.67 丹东市 20 常德市 19.16 资阳市 22.62 扬州市 19.99 本溪市 19.11 泰州市 22.01 盐城市 19.88 广元市 18.81 自贡市 21.29 锦州市 19.87 衢州市 18.5 乌兰察布市 20.81 遂宁市 19.85 铁岭市 18.49 南充市 20.69 巴中市 19.67 鞍山市 18.43 抚顺市 20.27 广安市 19.57 绵阳市 18.36 德阳市 20.25 辽阳市 19.46 伊春市 18.2 内江市 20.03 威海市 19.26 烟台市 18.12 眉山市 20.02 乐山市 19.19 黄山市 18.11 数据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03 严峻人口形势下养老居住问题备受关注 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背景下老年人养老居住问题备受关注。自 2010 年以来,我国 推行“以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政策,逐步形成了以上海“ 9073”模式、 北京“ 9064”模式为代表的养老居住格局,即 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 6-7%的老年人依托 社区养老、 3-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社区内居家养老将是未来主流的养老方式,而 社区硬性配套建设、软性配套服务的完善,是构筑居家养老体系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适老能力、社区对居家养老的服务支撑能力都还比较弱,有必要对老 年群体的住房条件、养老生活圈配套现状、居住需求与痛点等展开详细的调查,共同推 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 设来提升老年群体的居住生活品质。 10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11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01 居住形态 : 独立居住是老年人的主流居住形态 超 6 成老年人处于独立居住状态 随着 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逐渐下降,调研数据 显示, 65.5%的老年人选择 独立居住( 一人独居或与老伴同住 ),仅 26.8%的老年人当前居 住状态是与子女同住,甚至在 80 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老年人独立居住比例达 48%。 老年人高独居比例的表面原因是其认为自身身体好,喜欢自由,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养老 观念的变化和拥有较充足的经济资源。以 50 后、 60 后为代表的这一代老年人,经历了 经济实力的增强、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健康状况的提升,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型、基本保 障型居住需求,开始逐步追求自由、品质的老年生活,在居住形态上则表现为越来越多 老年人开始从被动独居走向主动独居。 图:老年人目前的居住状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研整理 图:选择当前居住方式 的 原因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 查 整理 距离产生美,超 8 成老年人与子女住在同一城市 老年人选择独立居住并不意味着远离子女,调查显示老年人与子女非同住的群体中, 11.9% 53.5% 2.5% 26.8% 5.3% 一人独居 与老伴同住 与其他亲属同住 与子女同住 住在养老机构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身体好,喜欢自由 养老机构服务不到位 经济承受能力不足 健康状况不佳 家人的看法 子女无力供养 亲朋好友的建议 其他 12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21.3%住在同一个社区, 60%住在同一个城市,老人与其子女住在不同城市的比例尚不足 2 成。 80 岁及以上高龄非同住群体中,老人与其子女同住一社区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 但仍以住在同一城市为主,占比过半。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这种居住分离模式,不仅能 够保证老年人获得及时的照料,又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于隐私和独立的需求。 图: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居住距离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 查 整理 养老方式偏好:半数老年人希望与子女住同一社区 住房类型方面, 44.5%的老年人 更倾向于住在普通居民小区,且这种居住偏好在低龄 ( 60-80 岁)老年群体中更明显;而在 80 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 33.2%倾向于住在专业 的养老公寓,高于低龄老年人,这也体现出高龄老年人对专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高。低 龄老年人行动相对方便,更愿意选择在普通小区居家养老,因为他们能够从自我社区参 与中获得最大化养老需求和心理满足;而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身体的感觉机能和 运动系统退化,更需要专业化的服务 与 照料,故而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倾向于选择住在 专业养老公寓。 居住距离方面,老年人偏好与子女就近居住, 49.7%倾向于和子女住在 同一社区, 32.5%倾向和子女住在同一城市。 图:老年人理想养老居住场所 0.0% 15.0% 30.0% 45.0% 60.0% (有子女 )同住一个社区 (有子女 )同在一个城市 (有子女 )不在一个城市 无子女 27.15% 27.46% 33.16% 0% 20% 40% 60% 80% 100% 60-69岁 70-79岁 80岁及以上 敬老院等专业养老机构 普通居民小区 专业养老公寓 其他 13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 查 整理 图:老年人理想养老居住 形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 查 整理 02 住房状况:高龄老年人居住条件有待改善 住房年代:超半数老年人现居房屋为 2000 年以前建成 目前中国城市存量住房建成年份在 2000 年前后的比例约为 3:7, 2000 年以前建成 的小区距今已有 20 年,在住区设计等方面相对“先天不足”,设施线路等老化问题也可能 导致安全隐患。数据显示 3,约 54%的老年人现居房屋建成年数大于 20 年, 尤其是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有近 60%现居房屋已有 20 年房龄,约 15%现居房屋已有 40 年房 龄。老年人住老旧住宅,一部分原因是难以承担搬家所花费的时间、经济和精力等成本, 另一部分则是由于他们对熟悉的环境产生惯性和依赖,不愿挑战适应新环境的风险,基 于这样的老年人住房年代现状,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对提升老年人居住幸福感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图:城市存量住房建成年代 图:老年人现居房屋建成年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贝壳研究院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3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提供 CHARLS 数据。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年以上 30-40年 20-30年 10-20年 5-10年 5年以下 0% 5% 10% 15% 20% 25% 30% 40年以上 30-40年 20-30年 10-20年 5-10年 5年以下 49.67% 31.51% 2.32% 16.50% 与子女同住一个社区 与子女同住在一个城市 与子女住在不同城市 住在子女家中 14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图:各年龄段老年人住房年代占比( %) 楼龄 60-69 岁 70-79 岁 80 岁以上 5 年以下 4.47 4.6 6.56 5-10 年 14.74 11.58 13.86 10-20 年 31.95 25.25 20.57 20-30 年 28.16 28.84 24.74 30-40 年 15.11 19.91 19.23 40 年以上 5.57 9.82 15.05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住房类型:七成老年人住楼房,居住现代化适应水平高 从现居房屋的建筑类型看,约三成老年人住平房(单层),七成住楼房(两层及以 上),其中约 70%老年人住一般楼房,约 30%住独门独户楼房。 受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因素影响,老年人住房类型在不同地区体现出不同特征。相较 于南方,北方地区有更多老年人居住平房,华北地区老年人住平房的比例最高( 40.96%)。 南方老年人则更多居住在独门独户楼房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住独门独户楼房老年人的比 例均超过 40%。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住独门独户楼房的老年人均不足 5%,这些地区的 老年人住一般楼房的比例更高,其中东北、西北地区超过 60%。住房类型影响居住密度, 形成不同的社区形态,继而对周边业态、物业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 图:各地区老年人住房类型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分年龄看,各年龄段老年人的住房类型差异较小,相对来说高龄老年人更多居住在 一般楼房中,而超四分之一的低龄老年人住独门独户楼房。中国传统的住房类型以院落 为主,多为平房和低矮小楼,而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生的老年人们如今近半数住进了一 般楼房,体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老年人居住现代化适应水平。 0% 20% 40% 60% 80% 100% 东北 西北 华北 华东 华中 西南 华南 一般楼房 独门独户楼房 平房 15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图:各年龄段老年人住房类型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 健康追踪调查( 2018) 住房楼层:居家老人住房多以中低层楼房为主,超半数住房缺少无障碍通道 调研显示,近八成受访老年人每天至少出一次家门,居住楼房的老年人在出行安全 性和便利性方面有较高需求,约 80%受访者理想居住楼层为 3 层及以下,且对电梯和无 障碍通道等设施要求迫切。从总体上看,居住楼房的老年人多数住在中低层,累计九成 住在 6 层及以下,六成住在 3 层及以下,两成住在底层。高龄老年人住在低层的比例更 高, 80 岁以上居住楼房的老年人近 70%住在 3 层及以下, 60-69 岁老年人这一比例约为 55%。 图:居住楼房的各年龄段老年人楼层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大部分老年人的住房没有配备电梯,居住在 2 层及以上楼房的老年人中,仅有约 12% 有电梯。分楼层看,无电梯情况主要集中在中低楼层,住在楼房 2-3 层、 4-6 层的老年 人分别约 94%、 85%没有电梯, 11 层及以上全部配有电梯,而中高层( 7-10 层)有电梯 的比例约为 62%。对于老年人来说,爬楼梯是否是一项合适的活动尚存在争议,如果条 件允许,在居住配套方面,可将乘坐电梯还是爬楼梯作为备选项供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 0% 20% 40% 60% 80% 100%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一般楼房 独门独户楼房 平房 0% 20% 40% 60% 80% 100%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底层 2-3层 4-6层 7-10层 11层及以上 16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图:居住楼房不同楼 层的老年人是否有电梯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虽然有超两成居住楼房的老年人住在底层,且有些老年人居住楼房配有电梯,但通 往家门口的“最后 50 米”也有可能并不全是平地,例如单元楼门口的外台阶等,对腿脚不 便的老年人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居住楼房的老年人中,排除通往家门是平地不需要无障 碍通道的情况后,有无障碍通道( 例如没有台阶的斜坡等 )的比例也仅为 16%。而在既 没有电梯也没有无障碍通道的老年人中,近半数需步行 25 级台阶以上才能到家门口。 图:住楼房的老人是否有无障碍通道 没有无障碍设施的老人步行到家门口的台阶数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住房结构:两居、三居室占主导, 58%老年人居住房屋有阳台 老年人现居房屋的住房结构为平均 2.8 个卧室, 1.3 个厅, 1.2 个卫生间, 1 个厨房, 0.69 个阳台。按居室数算,两居室( 37.58%)和三居室( 30.38%)是老年人居住的主要 户型, 2 居及以上的比例近似为 87%。尽管超六成老年人处于独立居住状态(一人独居 或与老伴同住),但多数老年人居住的房屋有富余的房间供子女临时探望居住或照料者 临时或长期居住。而在房间功能方面,约 56%的老年人现居房屋“五脏俱全”(卧室、厅、 0% 20% 40% 60% 80% 100% 2-3层 4-6层 7-10层 11层及以上 有电梯 无电梯 有 , 10.81% 没有 , 56.86% 平地不需 要 , 32.33% 1-5级台阶 29% 6-15级台 阶 11% 16-25级 台阶 13% 25级台阶 以上 47% 17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卫生间、厨房、阳台),从单项看, 96%有厨房, 90%有卫生间, 58%有阳台。 图:各年龄段老年人住房居室数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室内设施:室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备,高龄老年人房屋整洁度低 随着对品质晚年生活的追求,老年人居住房屋的室内设施需求也从刚需型向改善型 转变。与基本生活保障相关的设施配置覆盖率较高,通电率达 99.5%,自来水覆盖率 91.4%。 中间层次需求的满足度也在逐步提升,室内有洗澡设施的比例约 76%,厕所能冲水的比 例约为 60%。然而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健康环境还包括很多方面,“看不见”的方面例如空 气质量,“看得见”的方面例如室内整洁度。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而老年人 家中有空气净化器的比例仅不足 5%。而从 室内整洁度 看,总体上约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家 中整洁度有待改善,尤其高龄老年人室内整洁度相对较低。由于身体功能逐渐退化,老 年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不断下降,行动能力也开始受限,但污染、脏乱等因素对老年人 健康造成的影响却不会降低,品质养老居住还需要相关配套服务的支持。 图:各年龄段老年人室内整洁度 数据来源: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 2018) 0% 20% 40% 60% 80% 100%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总体 1居 2居 3居 4居及以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总体 非常整洁 很整洁 整洁 一般 不整洁 18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03 老龄居住生活圈:生活配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医疗配套:北京、昆明、长沙社区医院一公里覆盖率达 80%以上 近两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通过分级诊疗使医疗资源下沉 社区,成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的 21 个超大和特大城市(以下简称“ 21 城”)中:从分位数情况看,半数以上社区在半径一 公里范围内至少有一家社区医院,其中北京、昆明、长沙八成以上社区至少有一家;从 均值情况看,平均每个社区周围一公里的社区医院数量,北京最高,有 3.05 个,昆明、 杭州、上海、长沙、天津、武汉等城市有 1.5-2 个,大连、佛山、西安、东莞等地不足 1 个。在城市内部,社区医院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某些区域几乎每个社区都配有一 个社区医院,加上社区密度大,一些社区半径一公里范围内有十个以上社区医院,而一 些城市边缘社区距离最近的社区医院也远超出步行 15 分钟可达的范围。 图:超大、特大城市社区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社区医院平均数量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商业配套:长沙、昆明九成以上社区实现一公里内买菜自由 菜市场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物料的主要来源,还是老年人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之一 。 21 城中有 18 座城市 75%以上的社区一公里范围内有菜市场,平均来看每个社区周围一 公里有 2 个以上。长沙和昆明九成以上社区一公里范围内可达菜市场,全市平均每个社 区周边有 4 个,居于 21 城中的一、二位。沈阳、哈尔滨、北京在 21 城中菜市场的覆盖 率稍低,但半数以上社区实现了菜市场一公里覆盖,平均每个社区周边的菜市场也大于 1 个。针对菜市场环境嘈杂卫生落后的现状,很多传统农贸市场正在经历标准化、智能 化的改造,生鲜超市、智慧菜场等新型市场使老年人享受现代化的配套体验。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北 京 昆 明 杭 州 上 海 长 沙 天 津 武 汉 哈 尔 滨 郑 州 济 南 广 州 青 岛 沈 阳 深 圳 重 庆 南 京 成 都 大 连 佛 山 西 安 东 莞 19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图:超大、特大城市社区半径一公里范围内菜市场平均数量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休闲配套:深圳 90%以上社区出家门一公里范围内有公园 社区周边环境影响老年居住幸福感,公园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隔离噪音的效果,还 能为老年人提供自然的休闲活动场所。 21 城中总体上南方城市的公园覆盖率优于北方 城市,北方城市中公园的社区可达情况较好的是北京和大连。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广东省以近 4000 个公园总数几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具体到社区可达层面,深圳和 佛山分别以一公里范围内平均 3.6 和 2.6 个公园处于领先,广州和东莞也处于 21 城的中 上游水平。公园也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 21 城中 的多数城市有四分之一的社区在 半径一公里范围内没有公园。而深圳 90%以上 的 社区出家门一公里范围内有公园 ,其中 社区公园占公园总数的 34%,相比于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 图:超大、特大城市社区半径一公里范围内公园平均数量 0 1 2 3 4 5 长 沙 昆 明 广 州 重 庆 南 京 武 汉 天 津 上 海 佛 山 深 圳 成 都 大 连 杭 州 青 岛 西 安 济 南 东 莞 郑 州 北 京 哈 尔 滨 沈 阳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深 圳 佛 山 杭 州 昆 明 长 沙 重 庆 广 州 北 京 上 海 大 连 东 莞 南 京 成 都 天 津 郑 州 青 岛 武 汉 沈 阳 济 南 哈 尔 滨 西 安 20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数据来源:贝壳研 21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01 室内环境的安全性:防滑地面和呼救系统需求度最高 居住环境是影响老年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据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每年 有 30 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 60 岁以上老人占了一半。 而在我国, 跌倒 也已 成为造成老 年人伤害的 “罪魁祸首 ”,其中 家中 ( 56.41%) 、公共居住场所 ( 14.36%) 等是老人跌倒频 发的地点 4。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室内居住空间环境应配置的安全设施提出要求,尤其是 对室内防滑地面( 72.6%)、紧急呼救系统( 68.4%)、室内扶手( 41.8%)三类无障碍设施 的需求度更强;分年龄段看, 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相应对防滑地 面、呼救系统、扶手的需求度明显高于低龄老年人。 图:老年人室内居住空间应配置的安全设施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调 查 整理 02 活动场所的交往性:公园 /广场成老年人首要活动需求场所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活动能力与活动范围受限,对于社区内部和周边的环境、 设施配套需求更加突出。老年人出行频率并不低,近 8 成受访者在社区内或附近活动的 频率为一天一次或一天多次。老年人对公共服务设施有多元化需求,体育锻炼行为占比 最高, 69.4%的老年群体曾在社区 及 附近散步或户外锻炼;其次是休闲娱乐活动, 47.4% 的老年人偏好在社区共公共场所 坐着 聊天,打牌下棋和遛 狗 遛 鸟 也是时常从事的活动; 再次是生活必要性活动, 44%的老年人经常有买菜等购物行为;老年人自我提升与社会 参与类活动较少,包括去老年活动室读书、参加志愿活动或慈善活动、参加老年教育课 程培训等。这也说明老年人比较注重体育锻炼与休闲娱乐活动,能够增强自身健康体质 与丰富精神生活。 不同年龄段群体经常从事的活动略有不同,相应对社区及周边配套设施的需求亦有 差异。 60-69 岁、 70-79 岁低龄老年人更偏好散步或户外锻炼、打牌下棋、遛狗遛鸟等 活动,相应对运动健身场地的需求度高于高龄老年人; 80 岁及以上老年 人因身体机能弱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2018 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 60 岁老年人跌倒 /坠落病例发生地点。 72.6% 68.4% 41.8% 33.1% 26.4% 16.0% 10.3% 0.0% 室内防滑地面 紧急呼救系统 室内扶手 煤气泄漏报警系统 电子防火装置 防盗门 漏电保护装置 其他 22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化严重,更倾向于坐着聊天,相应对公园 /广场、老年活动室、休息座椅的需求度高于低 龄老年人。 图:老年人高频需求活动 图:老年人经常使用设施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查整理 03 社区老龄设施服务性:紧急呼叫 和 走失定位 服务需求迫切 社区老龄服务方式多样化已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必需。老年人对社区老龄服务项目表 现出较大的需求,紧急呼叫( 68.3%)、走失定位( 60.4%)、陪同出行( 46.4%)三类服务 占比最高。分年龄段看,高龄老年人对社区老龄服务项目的需求度高于低龄老年人。除 室内维修和送餐服务外, 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对紧急呼叫、走失定位、陪同出行、保洁维 护、聊天陪伴的需求度均高于 80 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这也反映出高龄老年人在社区 老龄服务需求类别方面的复杂度。 图:老年人需要的 社区养老 服务项目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紧急呼叫 走失定位 陪同出行 室内维修 送餐服务 保洁维护 聊天陪伴 其他 69.4% 47.4% 44.0% 34.1% 32.0% 19.3% 9.7% 3.7% 0.3% 散步或户外锻炼 坐着聊天 买菜等购物行为 打牌下棋 遛狗遛鸟等 去老年活动室读书、运动等 志愿者活动或慈善活动 参加老年教育课程培训 其他 59.6% 55.1% 54.7% 47.9% 23.6% 9.8% 0.3% 公园 /广场 老年活动室 运动健身场地 休息座椅 图书馆 /书报阅览室 老年大学 其他 23 养老生活更美好 - 2021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查整理 04 医疗环境便捷性 : 健康监测 和 送医拿药 需求较高 相较于年轻群体,老年人的就医频率更高,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需要便捷、 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强烈,健康监 测( 59.5%)是各年龄段老年群体最希望配置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其次是送医拿药( 47.7%) 和家庭医生( 45.8%)。分人群看, 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对健康监测、家庭医生、定期 体检或保健的需求度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群体; 60-69 岁、 70-79 岁老年人对送医拿药、 康复训练、健康咨询的需求度高于高龄老年人。 图:老年人需要的医疗服务设施 类别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调查整理 05 居住痛点: 社区软硬件建设不适

注意事项

本文(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贝壳研究院_29页_1mb.pdf)为本站会员(团团)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