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地图报告(2021)第三期_61页_2mb.pdf
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地图报告 ( 2021) (第 三 期)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2021 年 12 月 编委会 编委会顾问 : 吴震 邢艳凯 张成岗 编委 会统筹 : 高彩霞 编写组成员: 高彩霞、 毛洪亮 、史博轩、 赫树龙 、黄晓月、侯怀博、 杨岚钦 发 布 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联合发布单位: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技术支持单位: 神策 研究院 目录 导读 . 4 第一章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宏观分析 . 6 一、 国际热点与趋势 . 7 二、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概况 . 12 三、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宏观分析 . 18 1.1总体发展态势 . 18 1.2 地域分布与资本规模 . 20 1.3 产业生态布局 . 23 1.4 基础底层平台分析 . 25 1.5 区块链专利情况 . 26 1.6区块链相关的论文分析 . 28 1.7区块链舆情分析 . 32 第二章 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地图 MAPS模型 . 36 一、 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地图 MAPS 模型详解 . 36 2.1 MAPS 模型迭代与调研综述 . 37 2.2 MAPS 模型总体得分分析 . 38 2.3 MAPS 模型一级指标分 析 . 40 二、 基于 MAPS 模型的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总结 . 49 第三章 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典型案例汇总 . 54 附录:机构简介 . 60 导读 区块链是技术 整合 创新、金融创新、组织方式创新、产业应用 创新的多维度创新,以 服务 实体经济、 政务 民生以及公共服务等领 域 为落脚点,以期 实现整个 地区和 产业的资源整合 与协同 ,服务于 我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2021年 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 正式发布,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 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 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 完善监管机制。 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已经 进入国家规划布 局, 成为国家数字经济的重点布局产业,持续加码 推进 。 在此之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 2019 年 10 月 24 日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进行 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 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 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 块链 与 云计算 、 大数据 、 物联网、 人工智能和 5G 等高新技术 共同构 成 的 现代科技集群, 已经 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性技术。产业区 块链的发展 将成为 检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从 2017 年开始,各地都相继颁发了区块链相关的扶持政策,各 部委通过 “揭榜挂帅” 的形式鼓励企业探索场景应用,加快推进技 术在场景和业务中的融合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技术本身 的发展逻辑与其他高新科技不同,其发展 模式 是建立 在 重塑产业 生 态 的基础上, 在新的产业生态不断巩固和繁荣的基础上,产业链上 的各类企业才能发挥 各自 专业的价值,并从产业生态的发展 逐渐 捕 获商业价值。 产业区块链发展具有公共 服务性 和溢出价值 ,属于新 基建的范畴 。 鉴于目前还缺乏权威、全面的数据库和深度洞察行业发展动态 和趋势的报告 ,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联合 中关村大数据 产业联盟 等机构共同 发布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地图(下称“产业地 图”),旨在分析产业发展形势,输出产业发展成果,推出行业典型 案例,以便 推进我国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促进区块链技术 赋能实体经济。 从宏观层面,产业 地图将全面、客观 呈现我国 区块链产业 宏观 发展态势,为决策机构和产业界提供服务;从微观层面,通过构建 MAPS 模型 ,量化分析区块链企业发展现状,为区块链企业提供参考; 产业地图还将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输出行业发展典范和标杆。 第一章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宏观分析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引擎,是 国家的一个核心 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将发 挥基础性、战略性和奠基性的作用,成为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设施。区块链技术自 2009 年由中本聪发布的 Bitcoin - A Peer- 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以来, 已经 从泡沫期 发展 到 “幻 灭 期 ”, 目前已经进入缓慢爬坡期,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更加务 实,在助力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正在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区块链所蕴含的协同、透明、共享和跨边界的理念,为构建产 业 生态提供了新范式,将有助于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服务于我 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区块链所带来的组织变革, 更注重个体价值的挖掘和发挥,将助推分布式商业的发展, 让更多 的中小企业分享数字时代发展的红利;区块链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可以建立适应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框架,推动社会治理决策科 学、服务精准和管理精细, 推动“ 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 ” 协同发展, 进而充分释放治理效能。 在 2021 年颁布的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 当 中 , 将区块链作为新兴 数字产业之一 ,明确提出要“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 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 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方案,完善监 管机制。”截止目前,全国有 31 个省份相继出台区块链相关的产业 规划政策 。 在今年, 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 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产业区块链提出发展规 划要求, 明确到 2025 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产业初具规模。 到 2030 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 模进一步壮大。区块链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深度融合,在各领域实现普遍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 先水平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体系趋于完善。区块链成为建 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未来,在构建 国 内外双循环的新格局下,区块链将在塑造价值 链、打造创新链、优化产业链中发挥作用,输出行业典范案例和标 杆,彰显中国创新与创造的智慧。 一、 国际热点与趋势 2021 年,基于区块链的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出现, 新的产业 在逐渐孕育中。在极具变革的时代,在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 支撑下,新的产业形态雏形逐渐产生,新世界的轮廓正在逐渐清晰。 各国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政策也不断完善 , 主要国家都 在考虑加 强加密货币的监管。 中国强化了对 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和挖矿产 业的监管,直接将其定义为非法。 2021 年 1 月 28 日 起, 支付服务 法案 在新加坡 正式实施 , 香港并没有专门针对加密资产及其相关 业务进行立法,但是之前相关法律所做出的规定,例如反洗钱、反 欺诈和反恐融资等。此外,监管机构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政策, 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020年 9月 2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 一份关于加密资产法规的提案, 涉及到 稳定币会受到更为严格的监 管 , 为欧盟内的加密资产市场提供了完整的法律框架。 2020 年 5 月 1日起 ,日本 支付服务法案 修正案 正式 实施 , 美国参议院表示已 就加密资产税收修正案达成两党协议 。随着各国的虚拟货币监管政 策继续完善和补充, 填补了加密资产的监管空白,对稳定币、加密 资产支付、加密资产交易等新生事物有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但 世界 上有少数几个国家将加密资产合法化, 主要包括 德国、卢森堡、新 加坡 ,今年乌克兰议会通过 一项加密货币合法化的法律 ,并将 其进 行监管 , 吉尔吉斯斯坦推出新的加密监管框架,将给予加密交易所 合法地位。 2021 年 9 月 7 日 , 萨尔多瓦的 比特币 法案正式生效 , 成 为首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萨尔瓦多的原生钱包 Chivo 将向注册的萨尔瓦多公民免费提供 30 美元的比特币, 但因使 用不便遭受到当地居民的抗议。 在区块链技术的扶持上,各国在不断的加大扶持力度, 如 欧盟 正计划投入 1770 亿美元的资金来支持技术发展,主要在区块链、数 据基础设施、 5G 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提供直接投资。 尼日利亚通信和 数字经济部将区块链纳入国家重点关注的新兴技术范畴,积极促进 区块链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同时,该国政府正探索建立以区块 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关键的创新中心,旨在促进创 新驱动文化氛围的形成。 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 AMF)发布阿拉伯 国家采纳 DLT/区块链技术战略指导框架,旨在推动阿拉伯国家的 数 字金融转型。 市场上新的热点不断,元宇宙 (Metaverse)、 NFT 等掀起新的热 潮。 NFT目前主要应用于游戏、艺术品、收藏品、虚拟资产、身份特 征、数字音乐、数字证书等领域 , NFT的应用场景也在进一步拓宽 。 根据 NFTGO 网站 数据, 截止到 2021 年 9 月底, NFT 行业整体市值达 42.65 亿美元, 累计历史交易量达到了 632.1 亿美元 。 NFT 市场 在 2021 年 3 月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 , 现阶段, 国内众多企业如腾讯、 阿里 、视觉中国 等开始尝试 NFT 等数字作品 , 国内 NFT 市场 目前尚 处于初级阶段, NFT有助于版权保护但同时面临着合规性、商业模式 等 问题的 考验。 当前阶段,国际区块链及互联网相关业内普遍共识 是, NFT是元宇宙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 主流美国科技硬件及软件公 司都将未来的技术领域及应用场景立足与元宇宙概念进行了重新定 义和展示 ,越来越多的 传统企业 开始 布局 元宇宙 业务 ,包括 NVIDIA、 Roblox、 Facebook、 今日头条 等 。 2021 年 10 月 28 日 , Facebook 宣 布公司名将更改为 “Meta” ,显示其 开拓 元宇宙 业务 的决心。 同时我们在国际区块链相关政策发展趋势中发现,以央行数字 货币为中心的数字时代大国 合作与 博弈逐渐拉开序幕 。 2021 年 1 月,国际清算银行( BIS)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末,全球 65家央行积极从事 CBDC 工作的占比已达到 86%,比四年 前的水平增长了 30%以上。不仅如此,各国央行对 CBDC 的研发也逐 步迈向更高阶段,约 60%的央行正在进行概念验证或实验,这一占 比在 2019 年末尚为 42%,并且, 14%的央行已经在推进试点工作 了。 2020 年 10月 20 日,全球第一个在其全境范围内落地的 CBDC 巴哈马中央银 行发行的“沙元”( Sand Dollar)正式推出。 2021 年 3 月 31 日,东加勒比中央银行( ECCB)启用其央行数字货币 DCash,从而成为首个发行 CBDC的货币联盟中央银行。 国际合作项目也在推进过程中,包括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星 云项目”( Project Stella), 国际清算银行 BIS 创新中心、瑞士 国家银行和基础设施提供商 SIX 的 Helvetia 项目 。 2021年 2 月 24 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 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研究项目( m-CBDC Bridge) ,该项目 将通过开发试验原型,进一步 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 DLT),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对的跨境交易全天 候同步交收( PvP)结算,便利跨境贸易场景下的本外币兑换。 2021 年 6 月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宣布启动零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BDC)的全球 竞赛,参 与 合作的 多个全球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 (IMF)、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此外,还涉 及多个联合国机构,包括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难民事务高级委员 会和发展计划。 2021年 5月 26日,在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 发布 报告中国如何 抢占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先机。报告建议美国应该采取的主要措 施是两条:第一,美国要努力将中国主导的技术类型进行边缘化, 向各个盟国、伙伴国施加压力,要求它们拒绝采用中国的新一代互 联网技术,转而采用其他类型的分布式区块链网络技术。第二,报 告认为应该由美国国防部与财政部等部门合作,开发一个综合平台, 对数字人民币和 BSN 等 进行监控、研究和模拟,要对数字人民币及 其它关键数字货币的使用模式、关键供应链、国际资本流动、定价 和货币供应动态进行全面建模,提供预测分析。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 际和平基金会 今年 8 月 31 日发布了 题为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 美 元主导金融体系的替代选项 的报告,该报告 引用了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的数据, 2020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各 国央行的储备货币中占了 59%,是 25 年以来的低点。 而 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 CBDC)方面处 于全球领先 , 显示 美国的金融霸权正在受到冲击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发布的一篇论文,该组织计划 “ 加强 ” 对数字货币的监控。文章称, IMF 必须增加资源,以寻求 “ 监控、建议和帮助管理这一影响深远且复杂的数字货币转型 ” 。 文章表示,快速的技术创新正在迎来一个公共和私人数字货币的新 时代。支付将变得更容易、更快、更便宜、更容易获得,并将迅速 跨越国界。这些改进可以促进效率和包容性,为所有人带来重大利 益。然而,只有当 IMF 能够 “ 跟上政策挑战的步伐 ” 时,这种实施 才会发生,这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数字经济的前景。 IMF计划与 “ 符合 其职责 ” 的机构合作,如中央银行、监管机 构和世界银行,同时扩 大自己的数字货币研究。 IMF 还将针对 CBDC、稳定币、加密资产等, 将研究这些资产如何代表财务独立性、如何充当储备货币,以及它 们会如何取代当前的支付系统。 二、 中国区块链产业 发展概况 中国 区块链 产业政策积极, 政策 引导性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拥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执行力, 中国拥有 齐备、完整 产业链 ,具有 发展产业区块链的丰富场景,具有大量的 科技后备 人才,在联盟链 发展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2021 年是区块链产业发展的 积极推进之年 ,产业区块链 从业者 在积极推进应用场景的推广并开始布局生态 。区块链被纳入到 “ 十 四五 ” 规划纲要 当 中 ,各地政府有意扶持当地的区块链平台, 政府 侧和产业侧开始主动谋求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 并开放相应的场景, 服务于国计民生的项目不断增多,价值互联网的潜力正在被挖掘和 释放。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个省市都出台了自己的十 四五规划纲要。 从 2020 年开始,各地的区块链政策呈现出井喷之势, 目前发布的政策数量在 600 部以上。目前 已有 29 个省市在十四五规 划中提及要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 各地发展区块链产业各有侧重, 因地制宜。其中,北京、广东比较注重区块链在政务领域的应用, 浙江、四川提出建设区块链 基础设施,海南、重庆重点强调区块链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广州市提出要 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 。 此外, 北上广等 20 省市出台 区块链 专项 的总体 政策 并配套 实施细则 , 在实施细则中,主要包括: 建成具体数量的区块链公共 创新 服务平 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 、区块链示范场景;培育一批区块链相 关企业并推动当地部分企业上链 ,推动政务数据共享 ;引进或培养 大量区块链技术人才; 给予区块链企业财政奖励和补贴; 成立专属 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机构与实验室、拥有区块链核心专利; 推出 房 租与税收优惠政策 等。 这些政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扶持政策 基本一致, 但 少有适合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律的更为精准化的 施政措 施 。 此外,在 国家和地方的数字经济规划政策中,以及在 商务部、 交通部、能源部、工信部、教育部等部委发布的相关 行业 政策中, 都涉及到用区块链赋能产业,并 强调区块链与大数据、 AI、云计算 、 物联网 等 高新 技术的交互联动 , 此类 政策目前处于规划阶段,地方 政府开展 “揭榜挂帅” 等 招标形式 , 希望开放场景来寻找产业与技 术融合的路径并打造示范基地 。 2021 年, 北京、浙江、广东 、上海 等多省市密集发布数字经济 纲领性文件和数据治理的政策, 都涉及到 区块链 等 技术 对于 数据 确 权、流通、交易、安全等方面能力的保障作用,区块链将成为数字 经济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区块链在强化产业链协同、促进 数据共享、降本增效等方面开始发挥作用,在 社会治理和组织变革 等方面应用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区块链技术 发展快速演进 ,在隐私 保护、跨链技术、数据的流通与共享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助力数 据要素市场的生成和发展。 表 1-1 区块链 扶持 政策( 2017年 -2021年) 省份 年月 发布单位 发布名称 青岛市 2017 年 7 月 青岛市北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 广州市 2017 年 12 月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 室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办法 深圳市 2018 年 3 月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 员会 市经贸信息委关于组织实施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 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专项 2018 年第二批扶持计划的通知 河北省 2020 年 7 月 河北网信办 河北省区块链专项行动计划( 2020-2022 年) 贵州省 2020 年 5 月 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 海南省 2020 年 5 月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海南省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江苏 2020 年 10 月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湖南省 2020 年 10 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湖南省区块链发展总体规划( 2020 2025 年) 四川省 2020 年 10 月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 成都市区块链应用场景供给行动计划( 2020-2022 年) 湖南省 2020 年 12 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湖南省区块链发展总体规划( 2020 2025 年)的通知 云南省 2021 年 3 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云南省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部委 2021 年 5 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网信办 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云南省 2021 年 5 月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试行) 浙江省 2021 年 5 月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信厅 省委网信办 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四川省 2021 年 5 月 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 关于召开虚拟货币“挖矿”有关情况调研座谈会的通知 内蒙古 2021 年 5 月 内蒙古发改委 关于受理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的公告 武汉市 2021 年 7 月 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广州市 2021 年 7 月 广州市人民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 展实验区实施方案 福建省 2021 年 8 月 福建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关于组织申报 2021 年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北京 2021 年 8 月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 北京 2021 年 8 月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省 2021 年 8 月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云南省“十四五”药品安全规划 天津市 2021 年 8 月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1 2023 年) 上海市 2021 年 8 月 上海市政府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湖北省 2021 年 8 月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湖北省地方金融条例 商务部 2021 年 8 月 商务部 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上海 2021 年 8 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西藏 2021 年 8 月 西藏自治区新闻发布会 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 海南省 2021 年 8 月 三亚市人民政府 三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部委 2021 年 9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 浙江省 2021 年 9 月 丽水市发改委 丽水市经信局 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年) 海南省 2021 年 9 月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海南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方案 部委 2021 年 10 月 中央网信办等 18 个部门 联合 关于组织申报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的通知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试点有序推进,应用场景形态多样, 支持条 码支付、刷脸支付和碰一碰等多种方式 , 应用场景包含线下与线上。 根据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 在 “香港金融科技周 2021” 活 动 的讲话 ,截至 2021 年 10 月 22 日,已累计开设数字人民币个人钱 包 1.4 亿个,企业钱包 1000 万个,累计交易 1.5 亿笔,交易额近 620亿人民币。目前,共有 155万商户可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包括 公用事业支付、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和政务服务等方面。 目前, 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行在数字人民币 业务开展过程中展现出匹配于自身 特点的亮点 , 以农业银行为例, 数字人民币 App“ 子钱包 ” 页面已接入京东、 B 站、美团、滴滴、顺 丰、途牛等电商平台入口。 未来,数字人民币落地场景可能会更加 丰富。 监管对虚拟货币的整顿由来已久, 尤其是 2017 年 9 月 4 日 , 国 家 七 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数字虚拟 货币交易所相继出海,但 并不能彻底阻击虚拟货币市场运行和未受 监管资金的流出。 根据 2021 年 7 月 派盾 科技 发布的 数字货币反洗 钱暨 DeFi 行业安全报告( 2021 年上半年)显示, 2021 年上半年, 以虚拟货币形式从国内交易所流出至国外交易所未受监管出境的资 金规模达到 283亿美元,是 2020 年全年流出的资金总量 1.6 倍。 2021 年,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 挖矿等高耗能行业背离低碳目标 , 另一方面, 伴随资金 的跨境流出, 虚拟货币被频繁用于洗钱、诈骗、 赌博等非法交易之中,其资金路径隐秘性更强而难以监管。 国内对 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的监管再次升级, 2021 年 9 月 24 日,人 行、 中央 网信办等十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 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 指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向 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 依法取缔 , 力度前所未有。 据不完全统计, 自 5 月中旬以来,国务院金融委、国家发改委 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内蒙古、云南、安徽 、江苏 等省份及相关机 构,共发布了 15 条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监管政策。 表 1-2 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监管政策 ( 2021年) 编号 日期 部门 主要内容 1 5 月 18 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中银协、互金协会 明确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2 5 月 19 日 内蒙古发改委 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 3 5 月 21 日 国务院金融委 强调“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 领域传递”。此后,多地展开了针对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的 打击活动。 4 5 月 25 日 内蒙古发改委 发布关于坚决打击惩戒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八项措施(征求意见稿),根据八类对象分别提出不同的打击惩戒策略。 5 6 月 9 日 青海省工信厅 下发关于对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 知,要求青海省各地区有关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开展清理整 顿。 6 6 月 9 日 新疆昌吉州发改委 发布关于立即对虚拟货币挖矿行为企业进行停产整顿的通 知,从事虚拟“挖矿”的企业须于 6 月 9 日 14 时前全部停产 整顿,并将企业停产整顿情况报至昌吉州发改委。 7 6 月 11 日 云南省能源局 云南省能源局办公室人士向媒体确认,云南将于 6 月底前尽快完成比特币挖矿企业用电清理整顿工作。 8 6 月 18 日 四川省发改委、四川 省能源局 对于虚拟货币“挖矿”,在川相关电力企业需要在 6 月 20 日前完成甄别清理关停工作。 9 6 月 21 日 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约谈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五大银行以及支付宝,要 求“全面排查识别”为加密货币交易创造条件的银行账户,并阻 止所有相关交易 10 7 月 14 日 安徽省 合肥门户网站“合肥在线”发表文章我省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 币挖矿项目,指出安徽省将全面清理关停以各种名义建设 的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11 9 月 24 日 央行等十部委 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决绝依法取缔等。 12 9 月 24 日 国家发改委 禁止任何名义“挖矿”,将数据中心类企业相关承诺纳入征信: 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停止一切财税支持 等。 13 10 月 8 日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 已率先全面排查江苏省虚拟货币“挖矿”行为。 14 10 月 14 日 浙江省纪委、省委网 信办联合省通信管理 局等组成的专项检查 组 全面整治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筛查 相关 IP4699 个,排查出 77 家单位共 184 个 IP 存在相关行 为,查处一批违纪人员。 15 11 月 16 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 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将以产业式集中式“挖矿”、国有单位涉及“挖矿”和比特币“挖矿”为重点开展全面整治。 在上市公司层面, 主要分为区块链概念股和区块链中概股,区 块链概念股主要指 区块链 50, 50 只样本股来自 20 个不同行业 , 以 深交所上市公司中,业务领域涉及区块链产业上中下游的公司为选 样空间,基本覆盖了区块链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包括平安银行、 美的集团等股票。 数据显示, 41 家为民企,占比达 82%。 在地域方 面,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分别有 17 家、 8 家、 7 家和 3 家,分 列前四位 。 区块链中概股 是指在海外上市的区块链企业,主要业务为 销售 矿机、加密货币挖矿、开设交易所等, 如嘉楠耕智、亿邦国际、第 九城市等。 根据 零壹智库 发布的 中国 A 股区块链上市公司全景报告 ( 2021) 显示, 区块链概念股的上市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 投资持股等方式开展区块链业务,其中,以自主研发为主,占比超 45%, 此类 上市企业集中分布于金融、软件信息服务等细分行业。这 些企业凭借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服务经验,通过设立区块链 事业部、建立相关研究院 /实验室或投入研究经费,持续开展区块链 技术底层平台的研发和相关领域的应用实践,并且已有部分相应技 术研究应用成果落地。另有多家上市企业通过积极申请区块链相关 专利,寻求建立相关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 从区块链技术及 业务进展情况来看,据不完全统计, 211家区块链概念股中有 157家 已有区块链相关成果产出,占比高达 75%左右。这些成果主要包括: 已成功搭建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已落地或正在推进区块链应用实 践、已为市场其他参与机构提供了区块链技术服务或区块链产业配 套服务等。 这些已产出技术成果的上市企业中, 38%左右的企业 当前 的区块链技术能力以服务内部业务需求或拓展业务条线为主,这类 企业此前大都深耕某些细分领域,已具备足够的场景整合和业务服 务能力; 27%左右的企业当前则以技术输出为主,积极寻求与外部机 构的合作,赋能产业场景。 三、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 宏观分析 1.1 总体发展态势 近年来,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持续攀升,从业热情空前高涨。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区块链之家”网站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9 月底,全国区块链相关注册企业达到 9.1 万余家,区块链相关 注册企业涵盖范围包括工商注册名称或经营范围中涉及区块链、开 展区块链相关业务、开展区块链相关岗位招聘等企业。 如图 1-1 所示,近 98%的区块链企业成立于 2014 年之后,尤其 是 2016年以来,我国区块链企业注册数量快速增长。 2017年注册企 业数量是 2016 年的 3 倍, 2018年注册企业数量是 2017 年的 3 倍, 达到 小 高峰 1.6 万 家。进入 2019 年,区块链行业趋于冷静,企业注 册数量有所减少。 2020 年,区块链从业热情空前高涨,新成立区块 链企业数量大幅超越 2018年的小高峰,达到 2.4万余家。 2021年, 区块链行业迎来新的高潮,截止 9 月底新注册区块链企业数量已经 与去年持平。 图 1-1 2014年 -2021年区块链 相关注册 企业数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区块链之家 ( 1) 2016-2018:产业区块链初始阶段 2017年初至 2018年中,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之外的 多个领域验证了应用的可行性,逐渐尝试在实体经济中落地,区块 链的价值在更大范围获得 到 认同;另一方面,期间虚拟数字货币价 格暴涨,伴随着虚拟 数字 货币市场的炒作,市场泡沫严重,在一定 程度上催生出 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经历了爆炸式 的 增长 。 ( 2) 2019:产业区块链理性发展阶段 进入 2019 年,虚拟数字货币市场泡沫破裂,市场行情跌入冰点。 同时,区块链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尝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产业生 态建设困难重重,市场信心不足,注册企业数量产生明显下跌。 ( 3) 2020 之后:产业区块链发展新 阶段 2019年 10月,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集 787 1115 1670 4869 16218 11823 24687 24876 -50.00% 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9.30 注册企业数量 增长率 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 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 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上升为 国家战略。同时,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鼓励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 生态发展的政策, 2020 年新注册成立区块链企业数量大幅超越 2018 年,达到历史最高峰,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1 年, 区块链被正式列入到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中,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 重要产业,并且工信部、中央网 信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 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产业区块链提出发展规划要 求,区块链被提升到了新的发展高度。 1.2 地域分布与资本规模 如图 1-2 所示,区块链企业已经扩散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以 北京、山东为主体的环渤海聚集区;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聚集区; 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长三角聚集区;以湖南、陕西为代表的中部 聚集区;以及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川渝聚集区。海南得益于政府 对区块链的支持力度,受到区块链企业和互联网巨头企业的青睐。 图 1-2 区块链企业注册地分布 图 1-3 区块链企业注册地分布 (数据来源:区块链之家 如图 1-3 所示,广东省企业数量最多,达到 3.4 万余家,占比 超过 40%,远超其它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和深圳 等地 。其次是 山东 34343 7478 6801 6797 5982 3783 3446 3350 2733 1739 1613 1454 1413 1381 1081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广东 山东 江苏 海南 浙江 重庆 福建 陕西 四川 辽宁 广西 湖北 河南 北京 湖南 和 江苏,分别为 7478 家和 6801家 。 图 1-4 区块链企业注册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区块链之家 如图 1-4所示,从企业注册资本来看,近半数企业注册资本在 100-1000 万元范围。其次是注册资本在千万级企业,占比 31%。 10-100 万级别注册资本企业数量也较为可观,占比 14%。注册资金 在 1 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为 2%,尽管占比小,但是企业数量已经达 到了 1640 家,不容小觑。 0-10万 6% 10-100万 14% 100-1000万 47% 1000-10000万 31% 1亿 2% 图 1-5 区块链企业所属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区块链之家 如图 1-5 所示,按照企业工商登记的细分范围,区块链企业所 属范畴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以及商务服务业 为主,分别占 39%, 27%和 1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数量 达到 1.4 万家,研究和试验企业数量达到 1 万家,两者占到了总体 数量的 65%。 1.3 产业生态布局 在已注册的企业中, 多数企业尚无区块链项目运行,未正式开 展业务。由于技术、资源 整合 能力等方面的 限制 , 部分区块链应用 项目呈现上线快,消亡快的特点 。区块链之家网站数据显示,目前 已注册成立的 9.1 万余家企业中,已实际开展区块链业务的仅为 2000余家。 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 , 14871, 39% 研究和试验发展 , 10316, 27% 商务服务业 , 5543, 15% 科技推广和应用 服务业 , 3067, 8% 批发业 , 1567, 4% 其他 , 2594, 7% 已开展业务的 2000 余家区块链企业按地域进行统计分析,如图 1-6所示,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和技术发达地 区。其中,广东企业数量最多,为 527 家。其次是北京和上海,分 别为 471家、 236 家。 图 1-6 开展业务的区块链企业分布 (数据来源:区块链之家 按照区块链之家网站划分, 把 产业划分为底层平台、基础设施、 解决方案、应用以及行业服务五大类 ,具体分布如图 1-7 所示 。 目 前我国的区块链应用以供应链金融、 商品溯源、 版权存证、 司法存 证 等为主,主要发挥了区块链提供的可信数据存证基础功能,部分 金融应用使用了价值传递功能。 我国的区块链组织形式以联盟链和 私有链为主, 限制 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使用,区块链网络的加入带 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多数区块链网络由少数甚至单一主体控制和维 护。因此区块链系统以 B端用户参与和使用为主, C端用户对区块链 527 471 236 202 108 78 69 66 43 4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广东 北京 上海 浙江 江苏 四川 福建 山东 湖南 湖北 应用的感知和参与感 尚 不明显。 图 1-7 区块链产业 生态 情况 (数据来源:区块链之家 1.4 基础 底层 平台 分析 图 1-8 区块链基础底层平台应用情况 418 181 67 55 53 33 24 16 15 13 13 13 12 12 11 8 8 8 0 50 100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