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宏观经济与固收策略报告.pptx
2018年春季宏观经济与固收策略报告,目录,宏观实体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变化,通胀的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高度重视综合性通胀指标;,2018年中国宏观实体经济的挑战,“增长看外需”;“通胀看PPI”;名义经济增速给利率方向与幅度的启示;,“货币+信用”风火轮:货币为“风”、信用如“火”,风火相倚,“M2-社融”之辩:似是而非信用松紧之辩:M2与社融的差异;货币松紧之别:政策工具的变换,紧信用可否持续?货币政策基调是否变化?,从去杠杆角度确认紧信用周期可持续;实质强于形式,货币基调应已变化;2018年的“怪现象”:越监管、越债牛!从而形成金融市场结构“合流”现象;,资产配置建议,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债强于股、商;债券类资产:从两角度看,10年国债都会跌破3.5%;权益类资产结构性配置建议:对于总体指数回报预期降低,优选TMT与金融行业;, 最近两年以来,实体指标不同于以往的变化,供给侧以来,改变了什么?,资料来源:XX、XX, 2016年之前,CPI与PPI走向趋同,高频上用“IP+CPI”来衡量名义增速变化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2016年展开的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颠覆了CPI与PPI的关系,高频上需要修正整体经济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的变化方向,因此用“IP+0.8*CPI+0.2*PPI”更为合理有效(权重可商榷)。 2016年与2017年年相比,GDP名义增速得以显著提高,主要贡献部分在于GDP平减指数这一价格指,标;, 新的焦点:需要高度关注综合价格指数。,通胀:不再是单纯的CPI或PPI,而是平减指数,2015年底以来,伴随供给侧改革的展开,CPI与PPI呈现异向变化;综合性通胀指数(平减指数)成为影响经济名义增速的关键性部分;资料来源:XX、XX, 2018:增长看外需、通胀看上游(PPI),增长:1、欧洲的向好(2017年外需主动力)不再期待,资料来源:XX、XX, 以花旗美、欧经济硬数据来看,美国领先于欧洲5-8个月时间;, 领先性的传导路径:美国向好,欧洲滞后美元走强、欧元走弱欧洲货币条件改善欧洲经济向好美国,领先于欧洲;, 2016年下半年,美国向好+欧洲趋弱;2017年上半年,美国趋弱+欧洲向好;>2017年下半年:欧洲趋弱,;, 依据下述领先性假设,对应的结,论:, 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洲经济趋弱,中国外需失色; 美元指数触底,而人民币,汇率承受贬值压力;,增长:2、大国特征:内需放缓,必然导致外需放缓,资料来源:XX、XX, 2009年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在世界经济变化方向上起到了“边际力量决定方,向的作用”;其变化方向往往更领先于美国经济的变化方向;, 大国经济体:内需(投资+消费)放缓>世界经济经济度受损>外需放缓;大国经,济体的内外需不可割裂;,通胀:PPI的变化更为重要, 猪周期下行导致食品CPI环比弱于季节性+基数效应导致同比增高,CPI年均为2.3%附近; 供给侧依旧+需求侧弱化,PPI年均为2.8%附近;,经济名义增速给利率方向和幅度的启示,资料来源:XX、XX, GDP平减指数=0.8*CPI+0.2*PPI;, 年度来看,CPI从1.5%回升到2.0%,+0.4;PPI从6.4%下降到2.8%,-0.8%,合成的GDP平,减指数增速降低;, 如果GDP实际增速稳中有降,则整体GDP名义增速将比2017年有所回落;, 策略结论:, 从年度均值与年度GDP名义增速角,度衡量,假如2018年GDP名义同比增速比2017年的11.3%有所回落,则:2018年10年期国债利率年均值应该低于2017年年均值(3.58%);, 即:在2018年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在,某时期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3.5%至更低水平;, “货币+信用”风火轮:货币为“风”、信用如“火”、风火相倚,“M2-社融”之辩:似是而非,“M2-社融”的最原始形式:“M2-信贷增速”,其与利率关系的实证性检验,效果不佳;同时,“M2-社融”与利率的实证性检验效果同样不佳;社融增速反应融资需求没有问题;但是M2指标反应的内涵存在很大分歧;金融资产决定金融负债,M2指标虽名为“货币供应量”,实则是金融资产(融资需求)变化的代理性指标,其内涵近似等同于社会融资总量;,“货币+信用”风火轮,以社融增速(或M2增速)的方向划分信用扩张或收缩,将信用(实际变化)周期划分为宽、紧;以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性切换划分货币(政策目标)的宽、紧周期;货币政策目的松紧+实际信用周期的松紧,划分为四大象限;各类资产(沪深300指数、南华工业品指数、10年国债利率)在各象限中的变化共性特征如上图;资料来源:XX、XX,“货币(政策目标)”松紧的切换,资料来源:XX、XX,1、2003年6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拐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重启发行,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松转紧,;,2、2004年11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拐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被牵引下行,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紧转松;,3、2006年3-4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拐折时期,标志性事件也是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转折上行,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松转紧;,4、2008年9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转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中央银行宣布了“双率齐降”政策,即贷款利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紧转松;,5、2009年7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转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中央银行重启启动了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并引导发行利,率上行,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松转紧;,6、2011年11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转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下调,并降准,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紧转松;,7、2012年7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转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被上调,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松转紧;,8、2014年4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转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国务院会议宣布适当降低县域农商行存准率,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紧转松,并一直延续下去。,9、2017年1月份是一个货币政策意图目标的转折时期,标志性事件是央行上调MLF操作利率,宣告了货币政策目标由松转紧,并一,直延续下去,“信用(实际周期)”松紧的切换,资料来源:XX、XX,2002年至今“货币+信用”的组合,资料来源:XX、XX,2002年至今,信用折点和货币星号点,合计划分成20种变化,对应了四大组合;,“宽货币+宽信用”:5次;“宽货币+紧信用”:4次;“紧货币+宽信用”:5次;“紧货币+紧信用”:6次;, 紧信用可否持续?货币基调是否变化?,紧信用是否可以持续?从去杠杆角度审视!, 去杠杆的目标是需要保持增量杠杆率不反弹,即要求社融增速低于名义GDP增速,因此我们预期今,年的社融增速将向10%以下回归(10%为我们预计的名义GDP水平);, 因此,我们看到了近期以来政策导向对于PPP、政府债务、企业杠杆率的陆续限制措施层出不穷; 表内信贷的扩张无法阻止广义信贷总量的下行;,货币政策基调如何变化?实质强于形式, 中性基调下的货币政策虽然缺乏了“旗帜鲜明”的工具方向调整,但是依然存在实质性的松紧; 量与价的观察是当前判别货币政策取向的“无奈之举”; 超额准备金率的区间定位是货币政策基调松紧的结论性依据; 基调转化的基础:监管落地,货币基调从宽!,风火轮:确定性进入了三象限,实质性步入四象限 首先,我们脱离了二象限; 其次,我们可能实质性的进入了四象限; 2018年相比于2017年可能存在一个“戏剧性”的反差:,越监管,越债牛;监管预期阶段伤债、监管落地阶段伤“贷”(广义信贷);因为监管落地是保持紧信用状态延续的根本;, 这种反差会造成今年金融体系中呈现结构“合流”的特征:,表内资产规模与表外资产规模合流,体现为社融趋近于表内标类资产(信贷、债券等或M2);表外利率(市场利率)与表内利率(政策利率),合流,表现为两个体系的利差收缩;资料来源:XX、XX, 风火轮下的资产配置建议:债强于股、商;两角度看,10年国债都会跌破3.5%,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债先于商品、股票, 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以四象,限为配置依据;, 从逻辑与实证角度来看,债券表现,会强于股票与商品;, 对于整体资本市场回报预期放低,,安全性至上;,资料来源:XX、XX,1、债券:两个角度都预示着10年国债利率跌破3.50% 名义增速角度来看:,2018年GDP名义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10年国债利率年均值低于2017年;2017年10年国债年均水平为3.58%;2018年10年国债即期水平应该远低于3.50%;, 从“货币+信用”风火轮来看:,考察历史上所有的宽货币政策基调时期;(红色线段时期)10年国债从没有在历史均值(3.50-3.60%)止步不下的;再次的差别性准备金政策有助于确立实质性宽货,币的立场;资料来源:XX、XX,2、权益类资产结构性配置建议: 以相对收益为考虑出发点,立足四象限:,对于整体指数回报放低预期;优先推荐的行业是TMT与金融行业;适度规避周期与公用事业;,资料来源:XX、XX,感谢大家!,20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