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18年度工业提质增效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资金(工业提质增效升级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

  • 资源ID:126800       资源大小:26.8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度工业提质增效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资金(工业提质增效升级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

2018年度工业提质增效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资金(工业提质增效升级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立项政策背景及实施目的为加快推进山东省工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促进工业企业突破难题、转型升级,自2014年起,省级财政设立工业提质增效升级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工业企业技术装备研发创新、产业链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落后产能淘汰等方面。2016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鲁政发20169号)。按照行动纲要要求,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鲁财工201751号),调整优化专项资金使用内容和支持方向为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改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工程建设、首台(套)、首批(次)新材料、首版(套)软件等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工作。(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2018年度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项目共涉及省级财政专项资金98930万元(含工业信息化资金1530万元),具体用于奖励173家各类示范企业、标杆企业以及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个有效推进规模企业规范化改制工作的市、16个开展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工作的市;补助15个市涉化企业搬迁改造及大调整大提升、9家去产能任务企业、38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项目、14个产业集群建设以及“好品山东”区域集群宣传推广、品牌故事建设、高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行业云平台建设、企业家培训、“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以保险补贴的方式支持45家企业开展首台(套)技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首批(次)新材料、高新技术科技保险等工作,共有30个子项目。涉及山东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能源局、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省中小企业局、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等7个省直部门,以及省工信厅11个业务主管处室,全省17个市(含原莱芜市)。截至2019年5月31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到位98930万元,到位率100%,其中有27000万元在各市财政未拨付,实际支出34224.83万元,支出率34.59%。(三)项目绩效目标1.项目绩效总目标:引导社会资源向山东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聚集,增强山东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发展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项目2018年度绩效目标:充分利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98930万元,以奖励、补助和保险补偿的方式鼓励、支持全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支持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高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工作。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企业外部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等方面,促进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以2019年5月31日为评价基准日,评价2018年度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专项资金98930万元的使用绩效。通过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围绕行业发展规划,根据省政府要求,提出改进项目管理和优化资金投入方向的建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部门和单位的全面管理和整体绩效水平,为下一步预算资金安排提供重要依据。(二)评价依据本次评价主要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和山东省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920号)等绩效评价相关文件;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的通知(鲁政发2016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87号)、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工201751号)等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6105号)、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补偿财政扶持办法的通知(鲁财工201611号)等有关各子项目的管理办法。以及与项目相关的申报书、实施方案、资金到位和支出凭证等。(三)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公正地反映本项目实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鲁财绩20187号)规定的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了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40个四级指标和59个五级指标。其中在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方面分别针对本项目的整体和各子项目设立了评价指标,并将效果指标按照各子项目实施目标的不同,细化为五级评价指标,以子项目资金占总资金量的比重,分配效果评价部分的分值。本次绩效评价综合绩效级别具体分为4个等级:综合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综合得分在8090分(含80分)为“良”;综合得分在6080分(含60分)为“中”;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为“差”。其中“优”表示成效显著,“良”表示成效明显,“中”表示成效一般,“差”表示成效较差。(四)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梳理与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项目申报书、实施方案和工作总结等资料,从总体上把握项目实施要求和执行概况;采用现场调研项目实施情况的方式,勘察项目完成度和执行规范度;与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座谈和访谈,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的方式搜集满意度信息。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汇总形成项目执行总体情况表,于2019年7月5日召开综合评价会进一步座谈研究。各专家在听取汇报、交流、咨询相关信息基础上,分别对专项资金的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开展了独立评价,并集中审议评价意见,汇总形成了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三、评价结论情况(一)综合评价结论2018年度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项目绩效总得分76.28分,评价等级为“中”。表1:2018年度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项目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一级指标及分值二级指标及分值三级指标分值得分得分率投入(20分)项目立项(12分)项目立项规范性4375.00%资金分配依据充分科学性4375.00%绩效目标合理性42.767.50%资金落实(8分)资金到位率42.5964.75%到位及时率42.5964.75%过程(20分)业务管理(10分)管理制度健全性21.680.00%制度执行有效性6583.33%项目质量可控性22100.00%财务管理(10分)管理制度健全性22100.00%资金使用合规性64.3973.17%财务监控有效性21.890.00%产出(20分)项目产出(20分)实际完成率74.767.14%质量达标率7685.71%完成及时率4375.00%成本节约率22100.00%效果(40分)项目效益(40分)经济效益95.561.11%社会效益16.512.6476.61%可持续影响9.57.174.74%服务对象满意度54.6793.40%评价得分10076.2876.28%(二)绩效分析从指标得分情况看,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4个一级指标得分率分别为69.4%、83.95%、78.5%和74.78%。投入指标中,各子项目设立符合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等相关政策要求,但省级主管部门未建设和管理项目库,未发布年度工作指南,个别项目存在立项程序不规范、绩效目标不合理、立项文本不健全的问题。且由于各市2019年度支持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项目资金奖补计划未确定,导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7000万元在各市财政滞留,致使资金到位率(64.86%)偏低。过程指标得分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各级主管部门制定了有助于规范专项实施的管理办法或实施方案,指导项目实施单位落实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人员、技术和设备等条件,资金使用较合规,财务监控较有效,但同时也存项目整体预算执行率(34.59%)偏低,个别项目制度执行不够规范的问题。产出方面,项目实施质量较高,成本控制措施有效,但整体完成率(67.1%)偏低。效果指标因部分项目尚在建设期,效益未充分显现,影响了得分率,但项目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为全省工业提质增效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服务对象满意度为93.37%。(三)取得的成效自2014年设立工业提质增效项目以来,全省工业企业受益单位逐年增加,受益范围逐渐扩大,2018年度专项资金共涉及30个子项目,涵盖了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改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工程建设、首台(套)技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首批(次)新材料等方面。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奖励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奖励等项目,优化了产业人才结构,提升了企业专业化生产能力和人力保障水平,引导山东省制造业企业进一步专注产品细分市场和创新,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了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据统计,2018年度147个企业突破了7798项重大关键技术,159个企业取得了6242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了3110项,转化率为49.82%。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实施首批(次)新材料、首台(套)技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和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奖励项目等,符合201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动“四新”经济提速扩容的要求,产生了一批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超额完成了2018年度全省煤炭和钢铁去产能任务。其中,化解煤炭产能495万吨、粗钢产能355万吨、生铁产能60万吨。3.制造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1+N”带动提升行动项目,提高了山东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的水平。其中智能制造项目实施加快了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了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绿色制造,攻克了一批绿色制造关键性和共性的技术,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供了技术支撑。服务型制造项目有效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由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不断改善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顺应了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4.工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8年度共评选39家企业上云标杆企业,14个企业上云优秀体验中心以及12个优秀行业云平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推进企业上云的过程中,企业通过上云用云,实现了企业现代化管理和业务优化。(四)存在的问题1.项目立项工作执行不够科学规范。部分项目立项时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立项评审没有统一的规则进行系统地指导;省级主管部门未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设和管理项目库,未发布年度工作指南;个别项目存在立项程序不规范、绩效目标不合理、立项文本不健全的问题。2.专项资金投入方向和分配依据需调整优化。一是支持传统行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力度较新兴行业大,占2018年度资金总量的55.19%。二是部分项目资金分配依据不够科学,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如产业集群项目未分行业确定补助标准,资金使用重点不突出,效益不高;“好品山东”区域集群宣传推广经费投入较分散,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3.专项资金到位和支出率偏低。2018年度省级财政专项资金98930万元,截至2019年5月31日,有27000万元在各市财政滞留,实际支出34224.83万元,支出率34.59%。其中补助类项目预算安排48400万元,资金到位46105万元,到位率95.26%,实际支出16171.8万元,支出率33.4%。奖励类项目预算安排46419.525万元,资金到位14872.5万元,到位率32.04%,实际支出14854.5万元,支出率32%。保险补贴类项目预算安排4110.475万元,资金到位3141.775万元,到位率76.43%,实际支出3141.775万元,支出率76.43%。主要原因在于支持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项目资金于2018年底预拨到位,实际执行期间为2019年,项目未到完工期。4.个别项目制度不严谨执行不规范。一是相关部门未根据关于山东省申报的复函要求,及时调整山东省企业管理奖管理办法相关内容;二是山东省“云服务券”财政奖补实施细则没有明确“云服务券”申领企业成立时间、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考核指标,加上各市“企业上云”数量完成情况被纳入年度考核评估体系,致使财政资金支出呈现出重上云企业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三是“云服务券”额度以单个企业上云购买、使用云计算资源或服务的费用为基数,审核依据为合同和发票,但实际执行中存在发票金额与合同金额不一致的情况,相关制度规定发票金额大于申领金额即可,这客观上增加了虚支多支财政资金的风险。四是评价小组通过抽样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个别信用异常的企业亦获得了补助。四、意见建议(一)及时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议在保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项目、重点行业去产能等重点传统产业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等战略布局,按照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的新要求,科学谋划,进一步增加“四新”经济投入比重,系统规范设置带动全局的重点战略性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库在年度项目立项方面的支撑作用,从源头上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重点项目实施。(二)严格制度执行,规范项目管理,确保工作质量。一是根据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认真研究年度工作重点,全面制定并发布年度工作指南,细化各子项目的申报内容,确定资金用途,明确资金分配依据和标准,严格按照立项文本编制、立项审核等工作要求和程序执行,做到高效使用财政资金,切实推动全省工业提质增效。二是建议主管部门根据关于山东省申报的复函的要求,及时调整山东省企业管理奖管理办法相关内容,包括山东省企业管理奖项目名称调整为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表彰名额为成果奖20项,不再设立企业奖;修订山东省“云服务券”财政奖补实施细则,包括增设申请企业成立年限,以及主营业务收入高于一定额度等相关指标,建立按照服务内容分类别确定补助金额上限的补助方式,修订合同模板,增设付款进度等条款,明确前期企业注册审核和后续绩效统计工作要求,确保服务质量,提升省内服务商综合实力。(三)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规定。一是认真开展新设立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科学精准地对项目设立的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集资金合规性等进行审核,从而保证重大项目的科学设立和规范实施。二是对重点延续性项目或已经持续执行三年以上的项目,从政策执行规范性和有效性方面全面进行中期评估,及时评判各项政策执行的效果,提出是否继续执行该政策的依据,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三是对项目实施进度、实施质量以及预算执行进行追踪问效,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调整改正。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度工业提质增效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资金(工业提质增效升级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为本站会员(团团)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