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造船产业链:中国船舶VS中国重工.pdf

  • 资源ID:126122       资源大小:1.25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造船产业链:中国船舶VS中国重工.pdf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中国船舶 VS 中国重工 造船产业链 2021 年 9 月跟踪 报告 海上运输,因其运输量大、单位成本低的特点,是国际商贸的主要运 输方式,占全球商贸量达到 2/3(剩余为空运和陆运),其中,我国 进出口货运总量的 90%均是海上运输。 2021 年上半年,航运市场景气度持续回升,港口拥堵、海员不足等 因素进一步加剧运力短缺。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BDI)突破 4000 大关,创下 11 年新高。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而船舶是海运的基石,受此影响,新船订单大增。 由于我国船舶工业领跑全球,所以,从国内数据看, 2021 年上半 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 3824 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 206.8%;造船完工量 209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9.0%;截至 6 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 866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3.1%,比 2020 年底手持订单增长 21.8%。 因此 ,今天来看跟踪一下造船行业景气度: 从近期财务增长情况来看: 中国船舶 2021 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271.02 亿元,同比增长 14.18%,归母净利润 2.6 亿元,同比增长 81.3%。 中国重工 2021 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162.03 亿元,同比增长 -6.96%, 归母净利润 1.58 亿元,同比增长 227.72%。 从 Wind 一致预期来看,未来两年中,收入缓慢增长,利润维持较 高的增长水平。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 Wind 一致预期 来源: Wind 从产业链来看,造船产业链为: 上游,包括造船的原材料、设备等,如钢板、锚链、动力主机等; 中游,造船公司,主要以中国、韩国公司为主,包括现代重工 (韩)、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防船务、扬子江造船、三星重工 (韩)等; 下游,船东主要分为海运和船舶租赁,船舶租赁本质是海运企业的融 资来源之一。海运方面,集装箱运输船东集中度较高, CR10 为 84.6%,干散货与油轮运输集中度较低, CR8 为 9%、 14%。 那么,问题来了: 1)航运周期受什么因素影响?为什么今年海运景气度高涨? 2)从关键经营数据来看,各家企业的竞争力如何?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壹) 图:产业链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主流船舶按用途可分为干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军用舰船。 不同类型的船舶成本构成略有差异,但总得来说,船舶成本可分为设 备、原材料和劳务费三大部分,三者之比约为 2:1:1。 设备成本是造船成本的主要构成,占比在 45%-52%之间,并且,主 机及变速齿轮箱(动力设备)以及甲板机械两部分之和,约占设备成 本的 50%。 原材料成本占比在 26%-33%之间,主要由船体钢材构成(占原材料 成本 65%-70%),因此钢材价格的波动对造船企业的成本及盈利水 平有较大影响。 劳务成本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占比在 24%-26%之间,主要因造船行 业的特点属于量少但工程量巨大,所以非标准化程度较强、自动化程 度较低,因此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较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船成本构成 来源:国际船舶贸易 造船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强一体化能力,包括船舶设计、船体建造、 动力系统研发生产和舾装生产安装等,对外采购主要是大宗类商品,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如船用钢板、涂料、铜缆线、铝制结构件等,因此,通过关注大宗 商品价格波动与造船龙头,就可对行业整体有所判断。 中国船舶 前身为中 船集团旗下于 1998 年上市的沪东重机,在 近二十年造船周期中,中船集团先后把核心造船企业并入上市体系 下,如 2007 年并入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两大核心造船厂,并更 名中国船舶。 2020 年,又并入江南造船厂、广船国际 51%股权以及黄埔文冲 31% 股权,实现优质产能翻倍,船舶造修业务收入增长 177%(船舶造 修业务中包含军船和民船两大部分,但未细分披露) 。 图:中国船舶收入结构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中国船舶几大造船子公司各自的优势领域有所不同: 江南造船厂,优势在于军船与高附加值民船,包括破冰船、 VLGC、 LPG 等,代表我国高端船舶制造水平; 外高桥造船,优势在于 大型 干散货船、集运船与油船的建造; 中船澄西,优势在于 中小型 干散货船、集运船以及特种船舶的建造; 图:船舶制造业务 来源:公司年报 除外高桥造船外,其余三家船厂均配备船舶修理与船舶改造。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船舶修理改造 来源:公司年报 需注意的是,中船集团旗下还有未纳入上市公司体系的优质造船厂 为 沪东中华 ,参考 2019 年 4 月中船集团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 诺函,未来五年有望进一步并入上市体系,提升中国船舶优质产 能。 中国重工 同样具有民船制造业务 (旗下包含大连船舶重工与北 海船舶重工两大造船厂 ,数个小船厂)。 但与中国船舶不同的是, 中国重工的优势在于船舶的配件设备的生 产、研发与销售,也即是中国船舶设备制造倾向于自用,而中国重 工的设备制造倾向于外销。 业务贯穿整个船舶配套业的价值链,可生产从铸钢件、锻钢件等基 础船舶配套材料,到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复杂船舶配套设备, 同时,也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并专注于船用柴油机 及部件、船用电子设备、卫星通信导航设备等船舶配套设备的技术 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同时,设备生产相较于船舶制造,产能的可选择性更强 ,在民船周 期下行时,公司承接更多军工订单, 2019 年军船业务收入是民船的 两倍,当民船景气回暖时,公司可承接更多的民船订单, 2021H1, 军船业务收入仅是民船的 60%。 图:中国重工民船与军船收入占比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中国重工收入结构(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贰) 造船周期可从长期视角和短期视角来看,长期视角下,需要关注造 船量的因素,周期波动取决于全球经济发展(或战争) +老船报废替 换 +技术升级替换,而短期视角下,需关注新船造价,周期波动取决 于下游海运船东盈利水平。 长期因素 历史上,船舶周期的高点共出现四次,并且因船舶的平均寿命为 20- 30 年,以船舶交付吨数来看,四次高点的平均间隔为 30 年。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前两次周期高点,主要是大周期带动的船舶强需求,分别在一战 ( 1918 年)、二战 +一战老船替代( 1943 年)。 后两次周期高点主要是,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经济相继高速发展带动 +二战老船替代( 1975 年)、中国经济腾飞带动全球化 +老船替代 +船舶大型化( 2010 年)。并且因亚洲海上运线距离欧美较远,亚 洲经济发展需匹配更多的运力与船舶数量。 船舶大型化加速了第四次景气周期(复合增速高于第三次), 大型 船舶可有效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体现在较低的单位燃料成本和较大 的运输量。 以集装箱船为例,从 21 世纪初期的 4000TEU 发展至如 今 20000TEU,而率先实现船舶大型化的马士基,以成本优势迅速 占领市场,其余船东不断跟进加剧了造船业周期 。 长期来看,船舶交付吨数与全球海运商贸量直接正相关。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船舶交付周期 vs 海运商贸量 图片来源:申万宏源证券 当海运高景气期间,下游船东易于对未来过于乐观,从而对造船厂 提出高于商贸增长量的船舶订单量,叠加船舶 30 年的替代周期, 每一轮造船的周期高点均远高于上一轮,并且在高点后与全球商贸 量形成 剪刀差 (运力过剩)。 上一次剪刀差出现在 1975-1987 年,持续时间 12 年,期间商贸量 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造船交付量不断下滑,对前期冗余的运量进行 了消化。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而这一次剪刀差是自 2010 至今,已经持续 11 年时间,如果以 2000 年为基准,至今商贸量增长基本与新船交付量相匹配,运力过剩基 本被有效消化。 可以看出,船舶建造周期,本质上反映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低附加值 产业链转移的过程,从战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我国大陆地区, 未来东南亚部分地区也有潜力接棒。 由于替换周期为 30 年,这一轮交付周期的起点可能出现在 2025 年 (但考虑到 2-3 年的船舶建造时间,新船订单将在 2022-2023 年 开始放量) ,顶点出现在 2040 年。 同时,与上一轮船舶大型化不同的是,这一轮背景中,碳中和有望 对造船周期实现加速 (海运的碳排放也比较大)。 短期因素 造船的短期景气水平,取决于下游海运周期。 当海运下行时,下游船东盈利能力低,资本开支意愿低,船东对新 船价格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处于买方市场。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相反,当海运周期上行时,下游船东盈利水平高,资本开支意愿强, 如果船厂订单已经排满,船东需要高价插单,这时处于卖方市场。 因此我们需要对产能利用情况与海运周期有所判断,从而对短期造 船周期有所感知。 供给端方面,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 CCI)是衡量船舶造船景 气度的指标,目前已经创下了自 2015 年以来的新高, 2021Q2 达 到 706 点。 同时,新船造价指数也同步上升。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新船造价 来源:申万宏源 而海运指数(需求端)反应运费水平,也即是船东的盈利能力,不 同载重船型对应了不同的指数,通常以 BDI 反应干散货船加权运价, SCFI 和 CCFI 可反应集装箱船运价, BDTI 和 BCTI 反应了油轮的运 价 。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主流海运指数 来源:塔坚研究 从加权指数来看,集装箱运输与干散货运输指数不断上行,目前双 双突破 4000 点创下十年新高,其中 BDI 达到 4400 点, SCFI 达到 4634,而原油运输仍保持在低位 600 点水平。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主流海运指数 来源: WIND BDI 和 SCFI 不断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三: 1)因卫生事件扰乱发生堵 港,造成全球运力损失; 2) 卫生事件后,发达国家商品需求集中 释放; 3)手持船舶订单运力占比处于近 30 年的低位。 其中一 和二属于短期因素,未来将随疫苗接种和特效药逐渐回归平 衡,第三点属于长期因素,代表在过去十年海运弱景气期间,船东 缺乏资本开支,运力供给不足导致海运高景气周期。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手持订单占比 来源:申万宏源 (叁) 从近十个季度的收入增速来看 2019 年造船仍处于寒冬期,全球新签订单同比减少 31.4%,在此 背景下,中国重工民船业务下滑导致全年各季度收入均处于负增长 状态,而 中国船舶则维持较高的正增长,主要是外高桥凭借成本优 势,承接了一批好望角散货船和阿芙拉型油轮,实现造船量同比增 长 93.75%。 2020 年以来造船行业整体平稳,两家公司收入增速中枢趋同。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季度收入增速( %) 来源:塔坚研究 再来看利润增速 整体来看,中国船舶利润展现了较大的弹性,在造船周期底部,民 船盈利微乎其微, 2020 年并入江南造船厂后,高附加值船带来的利 润较为显著, 根据年报披露,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和客滚船仅占收 入的比例为 6.69%和 2.14%,却贡献了 93.24%和 51.39%的利润。 中国重工也受周期底部影响,叠加近十个季度利润增速受卫生事件 影响较大。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归母净利润增速( %) 来源:塔坚研究 (肆) 图:财务数据 来源:塔坚研究 近期的财务数据,中国船舶上半年新接订单同比增长 206.08%,中 国重工 390.84%,而收入增速仅为 14.18%和 -6.96%,收入增速滞 后于订单增长。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这主要是因造船周期较长,是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同时需 注意的是,因订单预付制度,下游船东下单往往只需要支付 10%- 20%的船体款项即可开工,这造成新接订单波动弹性较大。因此在 周期低点因基数低,新单同比增速高。 但在周期高点,可能出现大量投机 订单,也会造成新单高增速 (利 用 20%预付机制,实现五倍杠杆,船价上涨后转手卖出盈利,过度 下跌则会弃单) ,因大型船舶年订单量较小,投机是船舶制造行业 投资不可忽视的力量,新单增速只能辅助判断造船周期低点,而不 能判断顶点。 季度业绩方面,我们再拆开来看看: 中国船舶 收入在并购整合后有显著的增幅,利润在 18-20 年造 船周期底部微乎其微, 2019Q4 利润较高主要是非经常性收益构成。 图:中国船舶季度收入(左)季度利润(右)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中国重工 因 2019 年及之前季度军船及相关设备业务收入占比 较高,在民船周期底部仍然保持收入的稳定和较充分的利润, 2020 年,武船重工受卫生事件影响较大,军船订单量同比下滑 48%,利 润转负。 此外,公司在每个年度的 Q4 均有大幅亏损,来自于造船周期下行 产生的子公司破产重组减值、存货等减值损失。 图:中国重工季度收入(左)季度利润(右) 来源:塔坚研究 (伍) 过去三年的毛利率水平,两家公司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中国重工受 军工订单影响波动更大。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公司毛利率( %) 来源:塔坚研究 净利率方面 总体与毛利率同向波动,但因期间费用较为刚性, 净利率弹性更大。 图:净利率 (%)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期间费率方面,挨个来看: 财务费率方面,均为负数,中国重工因现金及等价充沛,利息收入 是重要盈利构成。 管理费率方面,在 5%-10%,中国重工高于中国船舶,差异体现在 管理人员薪酬上。 销售费率方面,在 1%左右,中国重工高于中国船舶,主要是因设 备生产销售提供的售后保修及服务。 研发费率方面,中国船舶( 6%)高于中国重工( 2%),主要是因 对高附加值船舶如大型邮轮的投入差异。 图:期间费率 (%)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造船业未来的供需格局。 (陆) 需求端,本质上船东对新船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船东运力缺口,即商 贸量需求无足够多的船舶运力满足,则会采购新船,因此 :运力缺 口 =商贸运力需求 -已有运力。 在商贸运力需求的增长,与已有运力的下降两种情况下均会扩大运 力缺口,我们挨个来看 : (后文还有大约 9000 字内容,详见产业链报告库) 以上,仅为本报告部分内容。如需获取本文全文,以及其他更多内容,请订阅 : 产业链报告库报告库。 识别二维码,订阅产业链报告库 了解咨询,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ys_dsj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版权、内容与免责声明】 1)版权:版权所有,违者必究,未经许可 不得翻版、摘编、拷贝、复制、传播。 2)尊重原创:如有引用未标注 来源,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删除、更正相关内容。 3)内容:我们只做 产业研究,以服务于实体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为宗旨,本文基于各产业 内公众公司属性,据其法定义务内向公众公开披露之财报、审计、公告 等信息整理,不采纳非公开信息,不为未来变化背书,不支持任何形式 决策依据,不提供任何形式投资建议。我们力求信息准确,但不保证其 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亦不为任何个人决策和市场变化负责。内容 仅服务于产业研究需求、学术讨论需求,不提 供证券期货市场之信息, 不服务于虚拟经济相关人士、证券期货市场相关人士,以及无信息甄别 力之人士。如为相关人士,请务必取消对本号的关注,也请勿阅读本页 任何内容。 4)格式:我们仅在微信呈现部分内容,标题内容格式均自 主决定,如有异议,请取消对本号的关注。 5)主题:鉴于工作量巨大, 仅覆盖部分产业,不保证您需要的行业都覆盖,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私人 咨询问答,请谅解。 6)平台:内容以微信平台为唯一出口,不为任何 其他平台负责,对仿冒、侵权平台,我们保留法律追诉权力。 7)完整 性:以上声明和本页内容构成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未详细阅读 并认可本 声明所有条款的前提下,请勿对本页面做任何形式的浏览、点击、转发、 评论。 【数据支持】 【数据支持】部分数据,由以下机构提供支持,特此鸣谢 国内市场: Wind 数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智慧芽、理杏仁、企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查查、 data.im 数据库;海外市场: Capital IQ、 Bloomberg、路透,排 名不分先后。想做海内外研究,以上几家必不可少。如果大家有购买以上 机构数据终端的需求,可和我们联系。

注意事项

本文(造船产业链:中国船舶VS中国重工.pdf)为本站会员(团团)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