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
20XX-20XX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机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目 录一、基本情况- 1 -(一)资金背景。- 1 -(二)资金概况。- 2 -(三)项目绩效目标。- 4 -二、绩效分析- 4 -(一)前期准备。- 6 -1.论证决策。- 6 -2.目标设置。- 7 -3.保障措施。- 7 -(二)项目实施。- 8 -4.资金管理。- 8 -5.项目管理。- 10 -(三)绩效表现分析。- 11 -6.经济性。- 11 -7.效率性。- 11 -8.经济效益。- 12 -9.社会效益。- 13 -10.可持续性。- 14 -11.政策满意度。- 14 -三、评价结论- 16 -四、主要绩效- 16 -五、存在问题- 17 -六、相关建议- 25 -七、附件-28-附件1- 29 -附件2- 41 -附件3- 66 - 1 -20XX-20XX年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全面检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资金预期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资金支出效率和使用效果,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管理水平,根据省级财政到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粤财评20147号)、关于做好2017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粤财绩函201718号)有关规定,省财政厅组织评价小组,对“20XX-20XX年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资金”9430.89万元的使用情况实施了绩效评价。 一、基本情况(一)资金背景。根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要求,某某省自2009年起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实践表明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其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业务风险较高、资金来源不足、回报率不高、征信系统无法惠及、缺乏专业人员等困难,为缓解此类问题,某某省财政厅根据省政府文件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159号),在2012年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下简称“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旨在进一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平稳较快发展,使其充分发挥灵活有效的金融服务功能,帮助三农与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使用单位是经各级金融部门审核通过的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担保公司,资金使用年限暂未明确。(二)资金概况。1.补助范围。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实施三类补助:一是对小额贷款公司上年度发放的涉农贷款给予适当的补助;二是对小额贷款公司上年度的涉农贷款、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发生的损失,给予适当风险补偿;三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公司以优惠利率和优惠担保费率为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分别按上年贷款额度和担保责任额度给予适当补贴。2.补助标准。专项资金对不同的补助对象及适用类型制定了相应不同的补助标准,具体如下表1-1:表1-1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补贴范围与标准补贴对象补贴类型核算方式补贴上限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补贴不超过涉农贷款核算量的2%50万元风险损失补偿不超过贷款损失核算量的10%50万元银行机构、担保公司银行直接发放贷款补贴贷款核算量的0.5%贷款期数计算100万元银担合作补贴银行:贷款核算量的0.25%贷款期数 担保公司:贷款核算量的0.35%贷款期数100万元注:贷款期数=贷款月数/12 3.资金分配。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采取申报、审核再拨付的分配方式。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与银行)于每年2月末前填写资金申报表,连同年度审计报告、补贴资金专项审计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上交各县(市)级金融监管部门审核(复核),核查通过后,由省金融办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审核各市(县)上报的汇总表,并填写全省的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申报汇总表报送省财政厅,按照预算及国库管理规定办理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手续。(三)项目绩效目标。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总体绩效目标为:通过风险补偿资金优化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环境,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平稳较快发展,进而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具体包括:一是通过向银行和担保公司发放补助,鼓励其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通过直接给予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发放补贴,鼓励其为小微企业以及三农提供贷款;三是通过直接给予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减轻其风险损失,以保障小额贷款公司平稳发展。二、绩效分析评价小组基于省直单位的自评材料、本次现场考察的6个市、县 截止现场评价完成前,45个市县中,仅有8个县区提交了自评材料,详见评价说明。的情况进行项目绩效分析,现场考察市、县数量占比全省实施专项资金45个市、县的13.33%,资金额度占全省资金总额比例为32.69%。从分布区域来看,6个市、县中含省直地区、粤西地区1个县、粤东地区4个市、县;在时间上,含2015年6个市、县、2016年5个市、县,详见下表2-1。表2-1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绩效评价抽样市、县情况序号项目单位(地区)所属地区年度安排资金(万元)1某某新供销农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省直201511.57201636.082某某省融资再担保公司省直201510020161003国家开发银行某某省分行省直201510020161004汕头市粤东2015629.812016722.665潮州市粤东2015613.792016602.116博罗县粤东201514.8201607饶平县粤东201518.25201613.738新兴县粤西20159.67201610.312015年-2016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预安排资金合计3082.78选取样本金额占比32.69%依据既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评价小组评定20XX-20XX年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使用整体绩效为64.98分。从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得分情况看(详见图1-1),专项资金在前期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效益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图1-1 项目二级评级指标得分率(一)前期准备。该指标主要从论证决策、目标设置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考察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论证决策的合理性、项目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障措施的健全性,指标分值20分,评价得分12.55分,得分率为62.75%。1.论证决策。大部分项目立项申请符合要求,资金分配规范。指标分值7分,评价得分7分,得分率100%。从现场调研的6个市、县(省直单位、潮州市、汕头市、新兴县、博罗县、饶平县)来看,各市、县2015年、2016年获得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小额贷款公司均按照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项目申报。财政资金由省财厅下达给各市、县市财政部门,再由地市财政部门按照资金管理办法中的分配依据与计算公式,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将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划拨到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2.目标设置。项目资金目标设置缺乏量化指标,影响项目效益产出。指标分值7分,评价得分2.51分,得分率35.86%。一是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绩效目标设置不够合理,其将补贴多少家小额贷款公司等工作任务本身当作绩效目标,即便“有多少家补多少家”可视为目标,也仅是产出目标,并非效果目标。二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未对各市、县主管部门设置考核目标,以致各市、县的绩效目标设定比较随意,整体缺少量化目标,难以起到提高资金效益的作用。(详见存在问题)3.保障措施。资金管理办法中跟踪监管措施有待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存在缺陷。指标分值6分,评价得分3.04分,得分率50.67%。跟踪监管、风险控制措施存在缺陷。一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未对主管部门的监督监管范围及内容做出明确细致的要求,二是审计厅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发现,存在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通过虚假增资、虚报申报材料的方式骗取专项资金的问题,反映出专项资金的风险控制存在漏洞。(详见存在问题)。(二)项目实施。该指标主要从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考察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以及实施的规范性和监管的有效性,指标分值30分,评价得分22.85分,得分率为76.17%。4.资金管理。该指标主要从资金安排、资金支付两个方面考察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指标分值14.00分,评价得分12.47分,得分率为89.07%。资金安排方面,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足额到位,且资金使用效率良好。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支出指的是资金下达至项目申请单位,各市县财政部门能按时足额下达各市、县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2015年、2016年安排的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共计3082.79万元,资金到位率100%,截至评价基准日,已全部下达至项目单位,资金支出率为100%。详见表2-2。表2-2 现场核查地区2015年-2016年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地区年度预算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资金结余资金省直单位(某某新供销农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201511.5711.5711.570.00省直单位(某某新供销农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201636.0836.0836.080.00省直单位(某某省融资再担保公司)20151001001000.00省直单位(某某省融资再担保公司)20161001001000.00省直单位(国家开发银行)20151001001000.00省直单位(国家开发银行)20161001001000.00新兴县20159.679.679.670.00新兴县201610.3110.3110.310.00汕头市2015629.81629.81629.810.00汕头市2016722.66722.66722.660.00潮州市2015613.79613.79613.790.00潮州市2016602.11602.11602.110.00饶平区201518.2518.2518.250.00饶平区201613.7313.7313.730.00博罗县201514.814.814.80.00合计3082.783082.783082.780.00数据来源:2015年度与2016年度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使用计划二是存在部分市、县小额贷款公司会计处理不合规的情况。部分市、县小额贷款公司收到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时未计入营业外收入,且存在凭证信息不全等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3。表2-3 部分地区小额贷款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项目单位存在问题潮州市湘桥区晟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涉及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仍使用企业会计准则处理潮州市湘桥区宏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饶平县金润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1)收取银行存款利息,会计科目记为营业收入(2)收到涉农补贴,应计入营业外收入(2015年11月凭证。借:暂存款一小额贷款补助50万,货:国库存货50万)新兴县合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会计凭证未及时装订,缺少凭证封面信息汕头市潮阳区联信小额贷款公司收到涉农补贴,应计入营业外收入(2016年10月25日4号凭证-借:银行存款50万,贷:其他应付款50万。)5.项目管理。该指标主要考察各级财政部门在本项目申报的审核,跟踪监管以及对项目信息公开方面的三个情况。指标分值16.00分,评价得分10.38分,得分率为64.88%。一是缺少申报审核的标准说明以及过程记录;二是跟踪监管措施存在漏洞。(详见存在问题)。(三)绩效表现分析。6.经济性。该指标主要考察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整体预算(成本)控制的合理性。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5.00分,得分率为100.00%。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良好,项目支出均控制在预算资金内。材料审核分析和现场核查评价结果显示:2015、2016年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实际支出分别是4892万元和4538万元,2015、2016年支出率分别为98%和91%,表明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整体预算执行情况良好。7.效率性。本项指标主要考察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项目的实施进度及完成质量,指标分值10分,评价得分10.00分,得分率为100%。各市县部门大多能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发放工作,从组织申报到审核验收,再到下达分配的实施进度大多符合相应要求。调研获悉,各市、县申请补助的银行、担保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大多能够在2月末前按时完成申报工作,并在每季度末报送季度贷款发放额与季度末余额等数据至各级金融部门,而金融工作部门能在3月底前出具汇总表报送省级财政部门。8.经济效益。该指标主要考察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在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对涉农贷款的发放,银行直接或银担合作向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的效益以及对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经营的改善情况。指标分值13分,评价得分2.66分,得分率为20.46%。一是2015年和2016年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未能有效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加大涉农贷款投放,促进银行、担保公司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优惠的资金来源。(详见存在问题)。二是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乐观,营业额呈负增长。经营状况见表2-4。表2-4 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2014-2016年经营状况(不含深圳市)年度公司数量注册资本(亿元)营业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纳税贡献(亿元)平均回报率2014477 692.20 52.70 19.80 9.80 5.50%2015378 511.40 49.80 14.00 8.50 3.03%2016394 488.80 38.08 10.00 6.90 3.16%数据来源: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监管情况报告(2014-2016年)调研得知,在20XX-20XX年期间,能够用利润增加注册资本的仅有汕头市的2家小额贷款公司与新兴县的1家小额贷款公司,已设立分支机构或改制成功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0。详细情况见表2-5。表2-5 部分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状况汕头市潮州市新兴县饶平县博罗县平均值营业额同比增长-26.43%-23.36%-35.81%7.17%-92.58%-34.20%采用未分配利润发放贷款企业占比66.67%35.71%100.00%0.00%0.00%40.48%增加注册资金本金企业占比11.76%0.00%100.00%0.00%0.00%22.35%设立分支机构企业占比无无无无无无改制成功企业数量无无无无无无9.社会效益。该指标主要围绕着专项资金设立的目的,考察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在促进小额贷公司的数量增长情况、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情况、以及建立持续稳定的融资渠道、提升人才素质等方面的效益。指标分值12分,评价得分4.08分,得分率为34.00%。一是2015年、2016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未能有效激励更多小额贷款公司落户补贴市、县,也未能促进其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二是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未能有效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开拓持续稳定的融资渠道。三是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充专项资金未能提升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详见存在问题)。10.可持续性。该指标主要考察涉及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人员机构建设、监管机制建设、行业自律机制建设与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对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4.83分,得分率60.20%。各市、县缺乏相关扶持政策。从现场调研各市、县反馈的信息看,均未见工商、财税、房管、国土、公安等部门为小额贷款公司办理工商登记、营业场所安全和消防验收,以及担保抵(质)押、诉讼执行等事项提供便捷服务的记录 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159号)中提出意见“一、进一步优化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环境”中有详细建议。,表明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与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业务活动未得到有效的支持。11.政策满意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来反映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以及受益单位对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满意程度,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4.83分,得分率为96.60%。通过实地访谈,现场派发并回收调查问卷方式,对项目实施受惠群体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评价工作组在6个市、县向工作人员与受惠群体发放100份问卷,回收了有效问卷79份。受访者对风险补偿政策内容合理性、执行标准、时效性、实际效益性方面满意度较高,均在83.5%以上,风险补偿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符情况方面满意度稍低为75.95%,然而由于是当地金融部门人员协助评价小组组织群众到场填写问卷,故满意度真实性存在一定的水分。详见表2-6。表2-6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单位:人次序号问题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1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政策内容合理性的总体满意度727-2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政策执行标准的满意度727-3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政策执行时间要求的满意度6613-4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符情况的满意度60172-5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政策给当地带来益处的满意度66111-16您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政策信心程度67111-三、评价结论综合评价工作组对自评材料审核和现场核查的评价结果,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一定程度规范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程序,减轻了其经营负担,而且在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余额基本呈下降的背景下,某某省下降幅度与经济体量相当的江苏省基本持平 单位反馈意见时提供了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统计数据: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余额总量下降了6.54%,江苏省下降13.59%,某某省(不含深圳)下降15.66%。,表明资金在缓解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余额下降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未能有效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加大涉农贷款的业务投放,也未能缓解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不足、回报率不高、征信系统无法惠及、缺乏专业人员等困难。另外,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存在申请程序时间长、申请经济成本较高、补贴与补偿力度弱等情况。综合评定2015年-2016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金绩效评价得分为64.98分,绩效等级为“低”(各指标得分情况详见附件2-2)。四、主要绩效近年来,随着我省各市、县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在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和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负担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资金申报审核等工作一定程度规范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业务。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在申请风险补偿资金时需要提供贷款档案,包括贷前审核记录、贷款合同、贷后跟踪监管记录等材料,规范了小额贷款公司贷前审核、贷后监督等工作,也促进了小额贷款公司更规范的管理其贷款业务。(二)涉农贷款补贴和风险损失补偿资金减轻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负担。涉农贷款补贴与风险损失补偿资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涉农贷款上的低收益,减轻了小额贷款公司在进行涉农贷款发放时的风险损失。如佛山禅城中盈盛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2015年-2016年申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合计181175元,其中2015年8000元,2016年173175元,较为有效弥补了其风险损失,减轻了经营负担。五、存在问题(一)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激励效果不足,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额及涉农贷款占总贷款额比例呈负增长。从涉农贷款发放额增长率与涉农贷款占比同比增长率等指标看,抽查市、县的2016年涉农贷款发放额相比2015年平均增长为负25.89%,2016年涉农贷款占比小额贷款公司发放总贷款相比2015年平均增长为负26.84%。大部分市、县也呈负增长,全省以及各市、县涉农贷款发放额详见表5-1与表5-2。表5-1 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2014-2016年涉农贷款投放状况表(除深圳市)年度累计投放农业贷款(亿元)累计投放农户贷款笔数累计投放农户金额(亿元)2014111.6632680.9201575.4927976.7201667449348.5数据来源: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监管情况报告(2014-2016年)表5-2 各市、县涉农贷款发放额情况表市县涉农贷款发放额增长率涉农贷款占比同比增长率潮州市-33.82%-20.66%汕头市-96.90%-95.57%新兴县-74.40%-24.98%饶平县34.20%7.02%博罗县0.00%0.00%省直(新供销)15.61%未提供平均值-25.89%-26.84%数据来源:现场调研各市、县工作底稿(已盖单位公章)调研得知,目前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三大困境与上述问题有较大关联:一是涉农贷款业务风险高,业务成本较高。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再加上农户自身专业知识不够,经营中容易出现亏损,在信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的条件下,经常出现故意拖欠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放贷额的现象。调研得知,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在市区或县区,而涉农贷款发放对象多在农村或偏远地带,这使得贷前审核与贷后跟踪业务所需交通费用等刚性成本较高,风险管控难度较大。二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较大竞争,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冲击正在加大。在政策支持 2017.5.27银监会印发的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等领域。鼓励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探索创新更加灵活的普惠金融服务方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下,国有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其有着获取资金成本较低、可使用央行征信系统等小额贷款公司没有的优势。再加上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年化利率较高,市场竞争力显得更弱。以新兴县合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例,近三年年化利率平均逼近20%,详见下表5-3。此外,在支付宝、微信等新型支付工具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后,小额贷款公司原本贷款手续简单,申请条件较低的优势也不再明显。表5-3 新兴县合源小额贷款2014-2016年年化利率分析时间最高贷款年化利率最低贷款年化利率加权平均年化利率2014年22.80%21.36%22.61%2015年20.40%18.00%18.50%2016年24.48%10.80%19.31%数据来源:云浮市小额贷款公司月度统计表(2014-2016年)三是政策鼓励未能落实到位。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159号)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积极探索优质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社区银行的路径和办法。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上市融资”,但至今未见该项鼓励措施的实施办法(细则),全省未有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功,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信心。总之,虽然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的经济负担,但由于单个企业的涉农贷款补贴与风险损失补偿的上限均仅为50万元,在没有相关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不足以激励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增大对涉农贷款的发放。以本次调研中专项资金安排额度较大的汕头市和潮州市为例,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投向偏重于非农业方向,在发放笔数中,涉农方向不及一半,甚至个别小额贷款公司不到10%。详见图5-1图5-1部分市县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投向分析(二)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未能缓解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不足、征信系统无法惠及、缺乏专业人员等困难。1.银行机构作为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不足的主体,其申报数量却在逐年减少,而且连续两年申请资金的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余额也在缩减。一是2015-2017年的银行机构申报数量较少且呈下降趋势。2015年有4家银行机构与1家融资担保机构申报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2016年有2家银行与1家融资担保机构申报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2017年有1家银行与1家融资担保机构申报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二是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某某省分行从2014年1月至今未再对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该公司2014年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为16.15亿元,2015年为11.75亿元,2016年为0。三是在现场调研的市、县共计32家小额贷款公司中,没有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担保公司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总之,在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前景普遍下行的背景下,补贴上限仅为100万元的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对银行与担保公司难以激励其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发放与担保。2.抽查市、县在20XX-20XX年期间没有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据悉,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尚未具有较为完备的信贷管理数据库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且小额贷款公司人员专业水平与金融系统人员相比较低,无法保障上传征信系统的数据质量,暂达不到央行系统的要求。二是存在小额贷款公司不愿将自身经营信息与他人共享的原因,若接入征信系统,则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定期向信贷征信系统上传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业务信息,这是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所不愿的。3.普遍存在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的现象。一方面是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至今,均未有政策文件对小额贷款公司实际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与人数比例提出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小额贷款公司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未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三)由于申请程序较为复杂,申请资金成本较高,风险损失补偿金申报企业数量少。2015年、2016年风险损失补偿申报企业数量较少,风险补偿金占各年度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总体发放额的3.45%与3.20%,详见表5-4。表5-4 20XX-20XX年风险损失补偿资金发放情况申报专项资金企业数申报风险损失补偿企业数专项资金安排总额风险损失补偿资金安排额20151761048,924,958.001,685,864.002016140945,383,963.001,453,791.00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风险损失补偿资金申报程序较为复杂,仅损失额的确定就须经3个步骤:首先,小额贷款公司需向法院起诉拖欠人;然后,小额贷款公司在判决后于还款执行期向拖欠人追偿欠款;第三,在追偿无果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确定可纳入呆账核销的损失额。评价中发现,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均存在因涉农贷款被拖欠而发生的风险损失,但却仅少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申报了风险损失补偿资金,主要原因在此。二是申报成本较高,特别是专项审计费用。据云浮市金融局反映,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综合成本较高,其中专项审计费约为3-4万元,占比涉农贷款发放额的0.6%-0.8%,而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补助金额为涉农贷款发放额的2%且上限为50万元。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非金融机构,新公司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依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每年进行年度审计,因此专项审计对其而言,是增加额外成本。(四)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全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1.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绩效目标设置欠量化。虽然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以小额贷款公司上一年实际发放涉农贷款额度为补贴依据,但是未对小额贷款公司在获得奖补资金后,需增加涉农贷款发放额提出要求,也未设置相应的奖励性目标。另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未对各市、县主管部门设置考核目标,以致各市、县的绩效目标设定比较随意,整体缺少量化目标,难以起到提高资金效益的作用。如,云浮市新兴县设立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为不同需求层次的客户提供有效、便利、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的定性绩效目标,缺少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发放增长额或涉农贷款占比增长等效益指标。2.相关主管部门的跟踪监管不够到位。一是在国家开发银行于2015年与2016年申请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时,其已停止对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且贷款余额在逐年下降,而主管部门并未及时调整其补贴额度,仍按上限100万元的标准发放了补贴。二是省审计厅对专项资金审计时发现,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通过虚假增资、虚报申报材料的方式骗取了专项资金:汕头市金平区金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肇庆市四会市银商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在净资产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虚假增资、虚报申报材料的方式,设立上述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并据此申报且获得省级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资金100万元和131.68万元,表明跟踪监管存在漏洞。六、相关建议(一)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评价机制,选取特色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扶持,以特色标杆引导行业发展。鉴于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存在促进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建议改善当前资金补贴范围广泛但缺乏针对性的方式。首先,由省金融办牵头组织各市制定小额贷款公司涉农服务、经营能力评价机制,遴选出在涉农贷款发放额大且以涉农贷款为公司主要业务的特色小额贷款公司,同时完善资金扶持方式,加大对这类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力度,削减对非涉农特色小额贷款公司的补贴与补偿。其次,协助特色小额贷款公司建设并完善自身风险控制体系,包括对其贷前审核、贷后跟踪提出一定的要求,引导小额贷款公司重视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设,并制定奖励措施,对完善规范风险控制体系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有力的奖补。同时小额贷款公司也应重新寻求自身立足市场的特色,建议小额贷款公司增加无实物抵押涉农贷款的发放,可充分结合普惠金融“村村通”的农户信用体系资源,例如,以村集体信用作担保:该模式由于增强了村民间的相互监督,降低了抵赖贷款的风险,也能减少贷前审核成本、与减少小额贷款公司的坏账损失。(二)政府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解决自身资金来源不足、未接入征信系统、专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的问题。1.主管部门可通过对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后,开展特色标杆试点的工作,促进小额贷款公司之间的竞争。可依托特色试点的评定结果,通过政府与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地方银行进行商议,为经营状况良好的特色小额贷款公司争取贷款支持。2.截至目前,全省没有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议从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不仅可降低放贷风险,还可降低贷前审核的成本。二是制定管理办法,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建设较为完备的信贷管理数据库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自身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3.省级主管部门可联动相关部门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从制度上促进从业人员品德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小额贷款公司亦需重视对人才的招聘、培养、轮换,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三)加强主管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提高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的效果。一是对小额贷款公司下一年度的涉农贷款发放额提出基本要求,对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的企业进行更大力度的扶持与奖补。二是应该对各级主管部门设置考核目标,督促各市、县主管部门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投入力度。三是应更重视资金的审核审批程序,提高审核人员的审核水平,重视审核过程,严格把关,杜绝骗取专项资金的情况。四是主管部门应该对已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相对应的工作调整。如项目存在已知风险时,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回查工作,为小贷公司风险补偿资金能够发挥相应的效益提供有效的保障。附件:1.20XX-20XX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资金 2.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评分表3. 20XX-20XX年度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安排表附件1 20XX-20XX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资金绩效评价说明一、评价目的通过绩效评价,分析专项资金的实际绩效是否达到项目预期绩效,并找出差距,再从过程层面(包括资金使用的前期准备、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目标管理)分析差距原因,综合结果与过程两个方面的分析评价,总结经验,从过程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结果的目标。二、评价原则根据财政部和省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规定,及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的相关内容,本次评价工作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绩效相关原则”的原则,采用目标评价法、比较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满意度调查法和专家打分法,对资金前期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效益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项目评价得分和绩效等级。本次评价基准日为2017年3月31日。三、评价依据本次评价主要依据国家、省及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一)省委省政府文件。(1)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159号);(2)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某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2013125号);(3)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某某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201534号);(二)省财政厅文件。(4)某某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粤财评20041号);(5)关于印发省级财政到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粤财评20147号);(6)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财外201445号);(7)关于做好2017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粤财绩函201718号);(三)被评价单位相关资料。(8)关于请拨付2015年度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函;(9)关于请拨付2016年度某某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函;(10)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利用未分配利润发放贷款的试行办法(粤金201471号);(11)项目单位提交的各项评价材料,包括基础信息表、自评打分表、自评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等。四、评价指标评价小组主要根据某某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关于做好2017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