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16-2018年河北省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

  • 资源ID:124758       资源大小:20.3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2018年河北省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

2016-2018年河北省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省财政厅关于加强省级财政重点评价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关于开展2016-2018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要求,全面客观反映我省养老服务事业投入成效,揭示突出问题矛盾,提出改进思路措施,2019年4至6月,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联合对2016至2018年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绩效评价,借助河北经贸大学力量对24个重点县(市区)开展了实地深入评价。一、评价工作组织开展情况为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认真总结借鉴以前年度有效做法,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方法。一是实行省级财政部门、民政部门联合评价,市县全面自评和省级重点评价相结合,引起了基层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形成了评价工作合力。二是紧紧围绕绩效目标开展评价。我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规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老龄事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90%以上的乡镇,农村互助幸福院基本实现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的比例不低于30%,建立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和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评价中,围绕上述目标,对相关财政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开展评价。三是实施精准评价、深入评价。采取了量化评价的方法,建立了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评价指标47个(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3个),并制定了评价标准,实行百分制考核,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依据评价程序,选取24个县(市、区)(含定州、辛集市)开展了实地重点评价。重点评价正式开始前,先对石家庄市栾城区、望都县和安国市进行了试评价,进一步完善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二、资金投入及管理情况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领域重中之重,也是省级财政支持重点。为此,近年来,省级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016-2018年省级财政共安排对市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3500万元。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适应养老形势变化和国家改革要求,不断完善补助资金分配管理方式。2016年至2017年,补助内容包括,养老服务机构新建改扩建补助、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补贴以及考虑各地老龄人口规模、养老工作开展情况的一般性补助。从2018年起,全部实行按因素法分配,补助资金规范用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补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补贴、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补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补贴、养老护理人员一次性补贴、“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和星级养老服务服务机构奖补、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补贴、社会办养老机构贷款贴息等10个重要方面。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允许市县在落实省级政策前提下,在规定范围内调剂使用。三、绩效评价结果从对24个重点县(市、区)评价情况看,各地对养老服务事业高度重视,财政、民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贯彻上级政策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好养老项目谋划实施,各项补贴政策落实较好,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新途径新举措助推养老服务,没有发现挤占、挪用养老补助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评价结果表明,24个县(市、区)整体评价为“良好”档次,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辛集市、武安市、三河市。整体看,三年来,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持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老年福利制度不断健全,医养结合融合得到加强,率先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绩效突出反映在:一是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断增强。截止2018年底,全省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474家,拥有床位18.3万张;建成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00多所,服务覆盖88.8%的城市街道;建成各类互助养老设施3.1万个,服务覆盖率从2016年的74.49%提高到2018年的78.05%。二是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从2016年的16.18%增长至22.50%,越来越多的残疾、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照顾,入住老人对养老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开展了养老机构星级评定,评出160家星级养老机构,促进了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三是养老服务短板正在补齐。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2018年我省进一步提高了养老机构建设和护理(运营)补贴标准,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补贴由每床补助4000元提高到8000元。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省级财政按实际入住床位数给予护理(运营)补贴,失能半失能老人按床位每月300元,自理老人按床位每月100元。为充分体现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照顾,2018年我省出台了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政策,省级财政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四是养老建设融资机制正在探索形成。针对养老事业发展资金需求大、筹措难问题,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聚合社会资源用于养老事业。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养老服务PPP项目雏形已经具备。临西县夕福星源临西养老院是夕福星源集团与临西县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养老机构,虽然没有列入PPP项目库,但具有PPP项目的基本特点。一些地方利用亚行贷款等金融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服务项目。涉县投资12.86亿元建设滨河老年颐养康复中心项目,项目2018年正式列入亚行支持的养老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可提供1710张养老床位、610张医疗康复床位,解决近千个家庭养老和县城社区养老问题。五是一些地方经验引领了养老服务事业方向。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方面,肥乡县、康保县、巨鹿县等创造了不同类型典型模式。信息化手段促进养老方面,沧州市昊福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在老年人需求评估,费用结算,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紧急救援,智能看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探索,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四、评价发现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县(市)项目支出进度偏慢。重点评价发现,一些县(市)由于项目论证不够充分,预算编制不够精准,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加上跨年度实施因素,从而不同程度影响了资金支出进度。(二)一些政策实施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我省实施的“养老护理员一次性补贴”政策,目前看来,由于护理员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护理人员普遍缺乏,多数护理人员不能满足享受“养老护理员一次性补贴”条件,从而影响了资金发放和政策效果发挥。(三)公办养老机构养老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在国家层面还处于试点阶段,缺乏具体运作机制和相关配套措施,导致公办养老机构养老床位利用率还不高,不同程度存在养老资源闲置现象。(四)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我省社会办养老机构融资难、融资贵、发展慢的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尚未根本解决。另外,我省社会办养老机构规模偏小,养老服务能力普遍受限。(五)养老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发放,政策涉及面广,惠及补贴人员多。评价中发现,一些县(市)发放工作还不够及时,究其原因,除履行申报、评估、审核、发放等一系列程序占时较多外,信息化比对手段缺乏、大数据利用不够,也是影响发放的重要因素。(六)相关改革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评价中发现,涉及医养结合,尽管各地积极探索,多数市出台了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有的县级层面也出台了办法,但诸如像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相互转化,医保结算、慢性病审批等事关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仍然存在。另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机制改革推进不快,多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政府管理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营不够,导致运营出现一些困难。五、相关意见建议(一)继续加大省级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落实关于深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加大省级投入,支持我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同时,加大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力度,实行预算分配和绩效评价结果挂钩,对于专项资金两年未使用的抵减下年度预算指标,对于项目进展顺利、绩效考核为优秀的下年度预算安排予以奖励。(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在加大省级投入同时,针对养老服务事业形势发展和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对相关补贴政策加以完善。建议适当增加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奖励,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调整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补贴、养老护理员一次性补贴等支持政策。(三)落实市县支出责任,形成支持养老事业合力。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是省市县的共同责任。在加强省级投入的同时,市县要切实落实好本级责任。一是严格落实省财政厅民政厅关于深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的支出责任,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补贴、居家服务中心运营补贴市县承担部分预算安排足额到位。二是加大市县对养老服务事业投入,增加运营经费,努力保障居家服务中心正常运行,促进农村互助幸福院质量提升。(四)强化部门内部管理,保障政策精准落实。一是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加大对基层民政部门管理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力度,要统筹谋划,制定计划,突出重点,强化效果,切实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二是规范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审核、审批机制,强化可行性研究,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精准度,加快项目执行,减少资金结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实施绩效考核。重点推进市县民政部门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进程,加大省级主管部门监督、指导、考核力度,解决市县管理改革中遇到的难题。(五)深入推进相关改革,扩大财政资金支持效应。一是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按照国家目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先行先试,允许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对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合理收费。二是推进医养结合。卫健、医保、民政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以各种形式开展合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资源力量开展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三是推进建立健全长期护理险制度。建议借鉴承德市试点经验,完善制度办法,探索长期护理险基金筹集模式,建立渠道多样、来源稳定、体现个人责任和权利义务对等的筹资机制,将更多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到制度中来,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注意事项

本文(2016-2018年河北省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绩效评价专员)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