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5年度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湖南).doc

  • 资源ID:124677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年度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湖南).doc

2015年度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湖南友谊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2016年12月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绩效评价方法,我所对2015年度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专项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所结合预算支出实施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核对收付款依据、查阅相关制度文件与项目资料、实地查看项目实施情况等评价程序。现将绩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果报告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在2014年全省产业园区会议上,时任省长杜家毫提出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即:20152016年,重点扶持100个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创新创业园区,新建3000万平米以上统一规划、功能配套的标准化厂房,引进5000家以上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创新创业企业,进一步为创新创业、产业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为等待转移、继续转移的企业创造相对成本较低、速度较快的发展条件。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应对经济下行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落实国家促“双创”、稳增长战略的关键性举措。为此,成立了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发展加快实施“135工程的意见(湘政发20152号)、关于印发<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发展加快实施“135工程实施细则>(湘政办发20156号)、创新创业园区发展“13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建201525号),印发了“一图一册一表一意见一办法”(即园区示意图、标准厂房示范图册、建设计划汇总表、指导意见、实施细则、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2015年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专项安排资金12亿元,涉及全省14个市州、119个县市区,用于对全省各地创新创业园区2015年度建设的标准化厂房进行奖补。二、主要绩效(一)筑巢引凤,率先建成一批标准厂房全省124个创新创业园区规划2015年拟建2800万平米,实际建成标准厂房1640万平米,已引进“双创”企业1602家(含已签约未入驻),已建成厂房使用率在80%以上。(二)杠杆撬动,有力拉动投资快速增长“135”工程坚持市场主导原则,突出以民营经济为重点,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方式。目前已形成了园区自建、企业自建、园企共建、工业地产等4种建设模式,其占比分别约为25.4%、38.5%、26%和10.1%,建设主体多元化、市场化主导特征明显。2015年全省完成标准厂房建设投资约600亿元。按照基建投资可带动1:3相关投资测算,实际带动相关方面投资1800多亿元,成为支撑我省2015年投资增长17.9%,居中部第1、全国第3的重要因素。(三)产业转型,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135”工程立足于县域实际,顺应市场化发展趋势,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一是促进了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如永州市江华县利用毗临广东的地理优势,引进了九恒空气能、楷亿科技等高科技企业。二是培育了县域主导产业。部分园区合理规划产业功能分区,引导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如邵阳市邵东县标准厂房建设,带动了皮具箱包、五金、服装、包装印刷等产业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三是带动了新兴业态发展。永州市祁阳县、常德市汉寿县、邵阳市邵东县依托创新创业园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开设创客空间,成功入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长沙市开福区双创园区获批“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入园企业中民筑友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且领先行业的五大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2015年申请专利数居全省企业第一和行业第一。(四)激发活力,倒逼园区政务机制创新通过全省创新创业园区的全面建设,推动园区自破瓶颈,激发更大发展活力。一是强化了简政放权。常德推动园区“一权两制一司”改革,授予园区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常德市桃源县使用“2号公章”,国土、财政等职能部门在园区成立了分局,简化了审批权限。二是完善了扶持政策。衡阳市衡东县、郴州市资兴市针对经济下滑,出台了减税降费等措施,有效减轻投资者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激发市场热情。三是优化了服务质量。岳阳市华容县将54个县直部门的审批权限集中下放到园区,提升了办事效率。(五)注重招商,带动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各地通过营造良好亲商环境,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一是注重定向招商。如郴州市苏仙区引进湖南新天地集团,通过PPP模式建设标准厂房及园区基础设施。二是注重以商招商。邵阳市邵东县引进博宇、华美嘉、巨龙、龙腾等4家企业,按工业地产模式建设标准化厂房,由企业自己筹资、自己建设、自己招商。其中博宇工业园一期标准厂房已引进企业12家,使用率达到100%,目前正在建设二期标准厂房。郴州市永兴县经开区,引进云谷物流投资25亿,对园内1300亩土地进行整体开发,由云谷物流整体建设、整体招商。通过社会资本建设,投资业主招商,有效利用其商业渠道资源,减轻了政府投资和招商压力。三是注重以情招商。邵阳市邵东县、怀化市麻阳县等地充分发挥老乡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情招商,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麻阳将麻阳籍老板张平在深圳办的伟兴鑫电子科技公司引回来后,目前已带动6家LED企业进驻创新创业园区,LED产业初具规模。(六)惠及民生,促进创业就业与区域协调发展“135”工程的实施,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一是带动了创业就业。2015年全省“135”工程吸纳就业26万余人,其中,长沙、衡阳、益阳、郴州等4市分别解决就业2.5万人以上。就业人员大部分为当地人,同步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二是推动了产城融合。将园区作为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口,如怀化市麻阳县把创新创业园区与产城融合发展结合起来规划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合发展。三是推动了区域协调。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加速向湘西、湘南地区转移,不仅给这些地区直接创造产值和利税,而且带来了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各种要素的集聚扎堆,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大湘西地区共引进企业500余家,解决就业5.4万余人,实现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扶贫向“造血式”提升内生动力扶贫转变。四是促进了“两型”发展。各地在招商引资中,都把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关卡,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如祁阳引进了海螺水泥等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企业,利用垃圾生产水泥,实现了废物再利用。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个别项目申报审核把关不够严一是对重点支持2015年和2016年新建标准厂房的政策把关不够严。如益阳市奥康科技公司的标准厂房是2012年10月开工、2014年9月竣工的,但在申报项目时将申报资料修改为2014年10月开工、2015年3月竣工,共获奖补资金40万元。永州市江华县湖南骏宏科技园标准厂房1#、2#厂房工程施工合同日期存在明显修改痕迹,由2012年6月8日修改为2015年6月8日。衡阳市衡南县园区自建申报的3个项目共计14.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均属2013年前竣工的项目,共涉及奖补资金580万元(事后已整改,衡阳市发改委已于2016年底将上述3个项目的奖补资金调整到符合政策要求的17个标准厂房项目上)。二是多报或虚报项目面积。如岳阳市岳阳县椰新食品、四化建高压阀门2个项目,分别多申报奖补面积4524平方米、3934平方米。衡阳市雁峰区金威机械多申报奖补面积6490平方米,林肯液压设备多申报奖补面积6802.55平方米。长沙开福区中民筑友钢结构厂房3.3万平方米,按照计容面积6.6万平方米申报,多申报3.3万平方米,涉及奖补资金132万元。常德市鼎城区钢构厂房按两层按照计容面积多申报约1.76万平方米。益阳市布尹尔服饰虚报开工面积1.82万平方米,涉及奖补资金72.8万元。三是存在重复申报、打捆申报等现象。如邵阳市邵阳县鑫恒牧业公司标准厂房分别以“135”工程、湘西地区重大产业项目补助名义2次申报奖补资金共156万元。永州市零陵工业园将德福隆科技园、鑫泰体育器材等10个项目以园区开发建设公司名义打捆申报。邵阳市隆回县将22家企业以5家企业名义打捆申报。(二)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够严格一是少数项目进度较慢。截止2016年8月现场评价日,邵阳市洞口县为百科技2015年2季度申报标准厂房4.1万平方米,约一半尚处于正负零状态。邵阳市隆回县恒祥地产申报开工的2万平方米双创中心项目尚处于正负零状态。邵阳市邵阳宝工区城建投2015年底还在进行基础工程的面积为5.73万平方米。天香生物公司申报1万平方米,其中科研楼4329.60平方米处于正负零状态。邵阳市邵东县龙腾置业申报开工面积14万平方米,有部分厂房尚处于正负零状态。衡阳市雁峰区林肯液压2号栋7452平方米只完成桩基础,金威机械3号栋9628平方米和海龙欣激光科技4号栋1.2万平方米厂房均未开工。二是少数项目停工或未完成建设计划。如衡阳市衡东县朝阳动力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于2015年2季度开工并申报奖补资金,目前处于停工状态,因经营状况恶化,可能无法完成剩余工程的建设,但已拨付200万元奖补资金。永州市零陵区鑫泰体育器材因拖欠工程款、老板被抓,已申报奖补资金112万元;金茂展微电机标准厂房工程停工,拨入园区的144万元奖补资金暂未拨付企业。宁远县2015年计划竣工34.9万平米,实际建成11万平米,完成率32%。三是部分项目管理不够规范。有的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如永州市江华县申报竣工46.7万平方米,均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永州市零陵区大部分已完工项目无竣工验收备案资料。长沙市浏阳市约7万平方米竣工项目无竣工验收备案资料。有的土地未批先用,如湘潭市岳塘区,衡阳市常宁市,郴州市桂阳县、宜章县、嘉禾县,怀化市辰溪县、溆浦县均存在土地未批先用现象。(三)部分地方招商引资效果不够明显一是主导产业不突出。如岳阳市岳阳县创新创业园引进企业12家,涉及精细化工、食品等11个产业。郴州市经开区创新创业园引进28家企业,涉及家具、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物流、电子商务、机械装备等10个产业。永州市零陵区双创园区包括了电子、玩具,医药、竹木加工等行业,没有明显优势产业。长沙市开福区佳海工业园引进企业131家,涉及医药食品、五金及日用品、机电产品、印刷纸业、家居家具、信息技术、服装等10多个行业。常德市临澧县园区自建厂房出租引入12家企业,涉及建材、劳保用品、灯具电器、印刷机械辅料、装饰材料、食品、生物医药、鞋帽服装、眼镜、工艺品制作等10个行业。二是标准厂房招商引资滞后。如湘西州凤凰县工业集中区建成厂房5.5万平方米,2015年全部空置。常德市安乡县园区自建标准厂房3.2万平方米,尚无入园企业。邵阳市洞口县慧创电子标准厂房6.7万平方米,引进企业仅1家。常德市鼎城区标准厂房全部为园区自建,22家入园企业全部为2016年签约。衡阳市雁峰区园区自建10栋框架结构厂房,仅租赁1栋首层,其余空置。三是创新亮点不多。入园企业传统产业较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缺乏专利、高新技术、专有技术等创新技术,也缺乏高端人才及研发投入。(四)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一是资金拨付不及时。如邵阳市邵阳县2015年四季度专项资金204万元、邵东县2015年一二季度专项资金610万元、益阳市赫山区2015年四季度专项资金512万元均拨付不及时。邵阳市洞口县2015年专项资金中有486万元在2016年拨付。邵阳市隆回县因企业自身原因,园区尚有141.75万元未拨付至企业。衡阳市雁峰区白沙工业园2015年二季度专项资金尚有240万元未拨付至企业。衡阳市衡东县浦园公司210万元、华亚玻璃320万元、朝阳重机50万元等均未拨付。衡阳市衡南县电子产业园及电子集聚区未拨付企业竣工奖补资金650万元,数字信息科技产业园未拨付企业奖补资金434.8万元。永州市零陵区未拨付企业资金256万元,宁远县未拨付企业奖补资金132万元。浏阳市专项资金816万元,2015年拨付企业104万元,2016年拨付企业280万元,尚有432万元未拨付至企业。长沙市开福区尚有269万元专项资金未拨付至企业。二是资金使用不够规范。如益阳市赫山区龙岭工业园自行发文规定,省奖补资金的60%用于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部分“135工程”专项资金被开发区管委会用于土地征收及开发整理。三是多申报资金未及时上缴或抵减续拨资金。如长沙市宁乡县高新区自查时,将企业配套建筑多申报的奖补资金230万元扣回,但未及时上缴上级财政或抵减续拨资金。四、有关建议(一)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印发<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发展加快实施“135”工程实施细则>(湘政办发20156号),对于申报不合规的,收回拨付资金或在后续申报项目上扣减;申报资料不完整的应尽快补齐资料;尽可能避免打捆申报项目,做到项目申报与实际建设一一对应。对于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或停工项目,应要求园区补充申报有效建设项目,避免财政资金出现浪费。对于土地未批先建的,应尽快补办审批手续,做到申报项目合法有效。加强信息共享,防止多头申报或重复安排资金。(二)加强招商引资立足县域经济产业特色以及在外经商产业分布,聚集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大力推动双创工程,发达城区主要体现创新特性、欠发达地区主要体现创业特性,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将建成的标准厂房尽快投入使用,避免资产闲置,加强对入园企业工商税务注册转移,加大对入园企业消防、环保等日常监管,做到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好。(三)加强园区建设做好双创园区详细规划,集约利用土地,园区规划面积控制在2平方公里范围内,做到产业分区布局紧凑不分散,建筑密度大于40%,适当规划配套用房,控制在总建筑面积7%以内,量力而行开展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不搞行政摊派,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标准厂房建设,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本地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入园企业创新投入,使园区成为当地企业创新创业的龙头示范。(四)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创新创业园区发展“13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拨付资金,对专项奖补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验收,严格按照申报项目及完成情况及时拨付资金。实际执行与申报项目存在差异,应经过项目审批部门同意后进行调剂使用。资金拨付应遵循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得抵账扣除结算;对因配套建筑而多申报的资金,应及时上缴或抵减续拨资金。11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年度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湖南).doc)为本站会员(绩效评价专员)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