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pdf

  • 资源ID:123945       资源大小:7.76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pdf

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 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 关于粮农组织所监管指标的报告 前 言 2019年9月,高级别政治论坛指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世界 尚未取得足够进展。2019年7月发布的本报告第一版的主要结论与此观 点吻合,即到2030年,世界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大部分与粮食及 农业相关的具体目标。 今年距离实现2030年议程的最后期限还剩10年,但情况并未发生明 显改变。根据本报告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发生前收集 的最新数据,粮食及农业领域的进展仍然不足,全世界到2030年难以实 现相关目标。 如今由于疫情,一场前所未有的健康、经济和社会危机正在威胁人们的 生命和生计,导致实现这些目标变得更具挑战性。 2019年最新估计显示,疫情之前有近6.9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8.9%) 处于饥饿状况, 人数比一年前增加1000万,比五年前增加近6000万。在 全球范围内,2015年至2019年间,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有所增 加,目前影响了全球20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5.9%。其中妇女面 临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高于男性。 平均而言,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生产率和收入系统性地低于较大规模粮 食生产者的生产率和收入。 过去十年,与农业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 占份额相比,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支出几乎一直停滞不前,远低于2000年 代初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支出水平。 2017年至2018年,面临粮价普遍大幅波动的国家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有 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家受到粮价波动的影响。 全世界大约7600种牲畜地方品种中,只有一小部分(1.3%)品种存有充 足的遗传物质,使其在灭绝时可进行品种再造。由于经评估的牲畜地方 品种中有73%面临灭绝危险,形势不容乐观。 据报告,全球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存数量从2005年的421万份增 加到2019年的543万份,但是确保作物多样性方面的努力仍然不足,对 于作物野生亲缘种和利用不足的作物物种来说尤其如此。 土地权利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所评估的每10个国家中, 就有9个国家存在女性比男性更难以获得农业用地所有权和/或控制权的 情况。在60%以上的被评估国家中,法律框架保障妇女享有平等土地权 的程度处于极低到中等水平之间。 虽然 全球缺水程度保持在17%的安全水平,但中亚、南亚和北非等地区 的缺水程度非常高,超过70%。 虽然尚无法估计零售和消费阶段的粮食浪费占比,但全球范围内,粮食 收获后在农场以及运输、储存和加工阶段的损失率为13.8%,每年损失 超4000亿美元。 大多数国家总体上在执行关于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及支持小 规模渔业的国际文书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然而,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 的鱼类种群比例继续下降,从1974年的90%下降到2017年的65.8%, 比2015年低1.1个百分点。 世界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尽管减少速度比前几十年略慢。森林面积占陆 地总面积的比例从2000年的31.9%下降到2020年的31.2%,全世界森林 面积净损失近1亿公顷。 虽然全球面临森林损失,但在可持续森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 全球大多数地区,每公顷森林地上生物量、保护区和长期森林管理计划 下的森林面积比例以及认证林面积都有所增加或保持稳定。 2019冠状病毒病对农业及粮食统计的影响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加剧了数据匮乏问题,而在疫情期 间,及时可靠的信息对于立即采取政策响应以及监测国家和国际发展议 程来说显得更加重要。许多数据收集活动依赖于直接或面对面访问,但 由于各国仍处于封锁状态,这些活动已被推迟或暂停。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正在制定缓解和应急计划。数据生成部门一直在修 订其战略,主要是转向其他数据收集手段,并使用新的统计方法,以尽 量减少数据缺口和降低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现有的工具和方法并未完全跟上迅速变化的局势。 粮农组织负责在全世界收集、验证和传播与粮食及农业有关的数据和信 息,包括其负责监管的21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粮农组织定期收集相 关的国家统计信息,目前根据商定的日程发放调查问卷。 粮农组织还协调和支持国家农业调查和普查,这些调查和普查的规划和 执行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影响程度因实行封锁时调查和普查所处的阶 段(例如规划阶段、实地调查阶段或数据处理/分析阶段)而异。 对农业普查活动的影响 粮农组织协调202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粮农组织,2015),该方案为 2016-2025年期间进行的国家农业普查提供支持。各国认真规划农业普 查活动,以确保在农业年度内的适当时间收集作物和牲畜数据。如果错 过农作季节,耽误了农业普查活动,则可能导致普查推迟一整年。 随着疫情的持续,各国采取的保持社交距离、行动限制和其他防疫措施 已影响到农业普查活动(粮农组织,2020a)。粮农组织正在监测这些 影响,以便及时向各国提供帮助。 与150个国家的农业普查当局进行的快速评估和非正式磋商(粮农组织, 2020b)表明,截至2020年7月,农业普查活动已经: 在27%的国家延误。 在22%的国家推迟。 在4%的国家暂停。 另有9%提交报告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农业普查,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不包 括较早完成本轮普查但计划在本轮后期进行第二次普查的国家)。还有 38%的国家报告,它们的农业普查活动尚未受到影响,其中三分之二的 国家处于早期规划阶段。 这场疫情继续暴露出农业普查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对农业普查筹资、 农业普查基期、数据质量和未来农业调查取样的更多担忧。在使用人口 普查建立农业普查框架的国家,人口普查的延迟也可能推迟农业普查计 划。. 1 为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粮农组织为开展农业普查的国家提供远程技术支 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从挨家挨户收集数据的方法转向基于信息技术 的方法。普查活动通过培训员、监督员和普查员的远程工作和电子学习 未暂停或推迟推迟到2 020年晚些时候推迟到2 021年或更晚无限期停止必须等各种危机结束 家庭预算/收支调查 生活条件/多领域调查 人口与健康调查 多指标类集调查 劳动力调查 价格调查 企业调查 农业调查 时间使用调查 其他健康/教育调查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课程而得以继续,数据收集活动则通过计算机辅助网络调查系统和计算 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开展,同时利用行政记录。 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的一个重要经验是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这些措施与 2020世界农业普查操作指南(粮农组织2015,2018)中提出的建议一 致。 见2 019冠状病毒病对2 020年世界人口和住房普查方案的影响概述 unstats.un/unsd/demographic-social/census/COVID-19/ 1 对农业调查活动的影响 国家统计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停滞限制了农业调查活动(粮农组织, 2020)。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及世界银行发展数据组的一项最 新全球网络调查(经社部和世界银行,2020),参与评估的国家(总共 122个国家)中大约25%推迟或暂停了农业调查(图B.1)。 由于调查的目的是监测COVID-19疫情对国家统计机构运作的总体影 响,因此涵盖了粮农组织监管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相关的其他关键 数据来源(如家庭预算调查/收支调查、劳动力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几乎所有关键的数据收集方法都受到了不利影响。这对获取数据以编制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构成严重、持续的挑战,因为编制指标高度依赖这 些数据来源。 考虑到疫情造成的操作困难、资金限制和新的数据需求,为各国的国家 统计局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低收入和中低 收入国家而言。 图B .1:因C OVID-19疫情而暂停或推迟原定国家调查实地工作的国 家比例 来源:unstats.un/unsd/covid19-response/covid19-nso-survey-report.pdf COVID-19疫情期间粮农组织为各国提供的支持 为消除疫情对数据收集活动和民生的影响,尤其是在粮食不安全和粮食 体系遭破坏方面,粮农组织正向各国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援助和能力支 持。 为监测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粮农组织调整了“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 表”调查模块,以应对在疫情背景下衡量和监测粮食不安全的紧迫挑战并 认真评估疫情的影响。调整后的分级表可满足对及时可靠的粮食安全信 息的需求。 此外,粮农组织还利用其他数据来源,帮助各国实时评估疫情对粮食体 系的影响,同时克服目前实地收集数据的困难。粮农组织正利用卫星时 间序列数据确定和监测疫情对作物生产和价值链造成破坏的风险。 一旦通过分析卫星数据确定作物类型并评估作物的生长阶段,就可以调 整机器学习模型,对当前和过去几年的作物进行分类。接着,将空间信 息和相关数据(作物类型图、作物种植面积和作物产量)与疫情相关的 地理分类信息(如政府限制措施的数量、COVID-19病例数量等)结 合,为制定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粮农组织监测疫情对粮食及农业影响的主要举措如下: 1. 粮农组织数据实验室大数据工具正在收集、组织和分析粮食价值 链、粮食价格、粮食安全和所采取措施的实时信息。 报纸推文中COVID-19重要性提高的概述 每日粮食价格监测 2.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监测与分析工具包括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基 本食品价格的最新信息和分析,作为粮农组织对国际市场分析的补 充。当出现可能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高粮价时,该工具会 发出预警。 3. 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是一个机构间平台,旨在提高粮食市场的透明 度和对粮食安全的政策响应。它评估全球粮食供应情况(主要是小 麦、玉米、大米和大豆),并提供一个在市场不确定时协调政策行 动的平台。 参考资料: 粮农组织 2015。2020 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第一卷:方案、概念 及定义。粮农组织。罗马。 fao/3/a-i4913e.pdf 粮农组织 2018。2020 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第二卷:操作指 南。粮农组织。罗马。fao/3/a-i4913e.pdf 粮农组织 2020a,2019冠状病毒病对国家农业普查的影响(状 况概览)。粮农组织政策简报,罗马。 fao/3/ca8984en/CA8984EN.pdf 粮农组织 2020b。国家农业普查的操作情况与2019冠状病毒病 的影响。粮农组织政策简报,罗马。 fao/3/ca8605en/CA8605EN.pdf 2.1.1 2.1.2 2.3.1 2.3.2 2.5.1a 2.5.1b 2.5.2 2.a.1 2.c.1 粮农组织 2020c。冠状病毒和国家统计活动可能发生的停滞:在 2019冠状病毒病背景下对国家统计系统进行重组。粮农组织政策 简报,罗马。 fao/3/ca8614en/CA8614EN.pdf 经社部和世界银行。2020。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背景下监测 统计活动的情况。unstats.un/unsd/covid19- response/covid19-nso-survey-report.pdf 可持续发展目标2 零饥饿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 可持续农业。 指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1.1 目前完成状况=接近达成目标 趋势评估=停滞 概 况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仍是一大挑战,在COVID- 19危机下则更是如此。在世界各地,饥饿和粮食不安全状况自2015年起 就开始小幅增加,营养不良问题也仍在困扰着数百万儿童。随着疫情引 发的经济衰退造成经济减速和混乱,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各国需要加大力度支持小规模粮食生产者,保存用于粮食和农业的动植 物遗传资源,采取措施抑制粮食价格波动,并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拨款, 使其与农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比例相匹配。 食物不足发生率 具体目标2 .1 到2 030年,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特别是穷人和包括婴儿在内的弱势群 体,全年都能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 2014 6.9 8.9% 1000 6000 许多国家近期粮食消费数据的增加,使得今年能对食物不足发生率做出 更准确的估计。特别是,最新获得的数据促成了对中国自2000年以来的 全部年度食物不足估计值的订正,结果是世界食物不足人数大幅减少。 然而,该订正证实: 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口数量从2014年起缓慢增加。 2019年全世界约有6.9亿人(占世界人口的8.9%)处于食物不足 状态。 目前食物不足人数与2014年(当年食物不足发生率为8.6%)相比 增加了近6000万,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1000万。 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具体目标2.1,即零饥饿。 食物不足人口数量(百万)食物不足发生率(百分比) 825.6 628.9 678.1 687.8 12.6% 8.6% 8.9% 8.9%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 0% 5% 10% 15% 20% 25% 30% 0 M 250 M 500 M 750 M 1000 M 1250 M 1500 M 图1:2 005年到2 019年全世界食物不足人口数量和百分比 从区域角度来看,2019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将近2.35亿人口处于食物 不足状态,食物不足发生率由2015年的21.2%上升至约22.0%。这一数 据是西亚和北非(食物不足发生率为9.0%,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以上,并且是所有区域中的最高水平。然而,西亚和北非的情况从2015 年起有明显恶化,食物不足发生率从8.6%上升至9%。 全世界食物不足人口中有37%以上生活在中亚和南亚2019年约为 2.59亿人。不过,该地区的食物不足发生率为13%,低于撒哈拉以南非 洲的水平。近年来中亚和南亚在减少饥饿人口数量上取得了进展,自 2015年以来减少了580万人。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2019年的食物不足发生率为7.4%,低于8.9%的 世界平均水平,但仍有近4800万食物不足人口。过去几年中该地区饥饿 状况有所恶化,食物不足人口数量在2015年到2019年间增加了900万。 过去几年间饥饿状况的加剧是由诸多原因共同导致的。经济减速和衰退 一直加剧着贫困和食物不足问题,尤其是自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 以来更是每况愈下。尽管许多最贫困的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世界上仍有近10%的人口生活在每天1.90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撒 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的情况尤为严重。 收入、资产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严重不平等,以及有效社会保护政策的缺 失,共同危及人们获取粮食的机会,穷人和弱势群体受影响更甚。另 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商品进出口的高度依赖使其更易受外部冲击的影 响。 2015 2019* 全世界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中亚和南亚 西亚和北非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大洋洲 东亚和东南亚 最不发达国家 内陆发展中国家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0% 5% 10% 15% 20% 25% 图2:2 015年和2 019年各区域食物不足人口比例 注:为预估数值。北美和欧洲食物不足发生率低于2 .5%,故未在图中显示。 来源:粮农组织。 * 过去15年间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环境条件逐渐改变,病虫害大肆传 播,共同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在脆弱的制度、冲 突、暴力以及人口大量流离失所的推动下更是雪上加霜。对土地和水等 关键资源的竞争是引起一些国家暴力和武装冲突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粮食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及其社区受上述现象影响更为深远。 在人口快速增长却难以获得医疗保健和教育机会的国家,饥饿发生率也 更高。这表明粮食安全、营养和人口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影响 着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景。 Prevalence of Undernourishment (PoU) 2020 Our interactive map lets you see and compare the levels of hunger globally and by country over time. The map has been created using the Prevalence of Undernourishment (PoU) and Number of Undernourished (NoU) indicators.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1.2 目前完成状况=远离目标 趋势评估=恶化 基于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的人口中度或严重粮食不 安全的发生率 具体目标2 .1 到2 030年,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特别是穷人和包括婴儿在内的弱势群 体,全年都有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 2019 20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1.2是基于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的中度或严重粮 食不安全的发生率。 最新估计值表明,2019年全世界9.7%的人口(7.46亿人)面临严重的 粮食不安全。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和食物不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 2.1.1)是彼此相关的两个概念,近似于长期饥饿。2015年到2019年,除 北美和欧洲、西亚和北非外,世界所有其他区域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发生 率都有所上升。 除此之外,还有16%的世界人口(超过12.5亿人)经受着中度粮食不安 全。处于中度粮食不安全的人虽未必遭受饥饿,但却无法正常获得营养 和充足的粮食。 2019年,全世界中度和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发生率(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 2.1.2)估计达到25.9%,共涉及20亿人。5年来,总体(中度或严重) 粮食不安全水平在全球层面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中度粮食不安全水平 的上升。 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总体粮食不安全水平最高,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地区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增长最快:从2014年的22.9%增长到2019年的 31.7%,原因是南美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出现了大幅增长。 下图显示,全世界总体(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中有将近三分之 二分布在中亚和南亚或撒哈拉以南非洲。确切地说,中亚和南亚有7.02 亿粮食不安全人口(占世界总数的35%),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05亿粮 食不安全人口(占世界总数的30%)。 大洋洲中亚和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欧洲和北美北非和西亚 东亚和东南亚 702 605 205 88 148 247 图3:2 019年不同区域受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影响的人口分布(百 万) 在全球范围内,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以及单独严重粮食不安全一项, 在女性中的发生率都高于男性。2018到2019年,粮食获取方面的性别差 距有所增加,尤其是在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方面。 有大量证据表明,粮食不安全与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包括超重和肥 胖)存在关联。有助于解释这一关联的一个因素是粮食不安全(即使是 中度水平)对膳食质量的负面影响。这与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的理论 依据一致,即处于中度粮食不安全中的人在获取粮食的能力方面存在不 确定性,从而不得不降低他们所消费粮食的营养质量和/或数量。 这表明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和具体目标2.2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后 者旨在消除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 严重中度 2015 世界 2019 2015 撒哈拉以南非洲 2019 2015 中亚和南亚 2019 2015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2019 2015 西亚和北非 2019 2015 大洋洲 2019 2015 东亚和东南亚 2019 2015 北美和欧洲 2019 2015 内陆发展中国家 2019 2015 最不发达国家 2019 0% 10% 20% 30% 40% 50% 60% 图4:2 015年和2 019年各区域严重和中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 来源:粮农组织。 Moderate or severe food insecurity 2020 Our interactive map lets you see and compare the levels of hunger globally and by country over time. The map looks at moderate and severe food insecurity based on the Food Insecurity Experience Scale (FIES) measurements.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3.1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3.2 现有数据不足以评估全球层面的状况和进展 2.3.1 - 按农业/牧业/林业企业规模分列的每个劳动单 位的产量 2.3.2 - A按性别和土著身份分列的小规模粮食生产者 的平均收入 具体目标2 .3 到2 030年,实现农业生产力翻倍和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特别是妇女、土著人 民、家庭农户、牧民和渔民的收入翻番,具体做法包括确保平等获得土地、 其他生产资源和要素、知识、金融服务、市场以及增值和非农就业机会。 衡量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生产率和收入对于跟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 标2.3的进展至关重要,这一具体目标要求实现收入和生产力翻番。具体 目标2.3认识到,小规模粮食生产者在推动全世界粮食生产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但同时在获取土地、其他生产资源和要素、知识、金融服务、 市场和机遇方面又面临较大限制。因此,加强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抵御 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扭转不断增加的饥饿现象和减少极端贫困人口比 例至关重要。 据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5.7亿个农场,大多数为小型农场。在某些 国家,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约占粮食生产者总数的85%。由于已确定小规 模粮食生产者的国际定义,粮农组织可以计算其平均劳动生产率和收 入。 关于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目前只能获取11个国家的数据,因 为许多调查没有以可比形式报告农业中的劳动投入。即使这样做了,也 仅限于作物生产。考虑到这些局限性,平均而言,在所有国家,小规模 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系统性地低于较大规模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 率。 在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收入方面,可获取的信息相对较多(38个国 家),与大规模粮食生产者相比,小规模粮食生产者在这方面仍呈现系 统性较低的状况。在大多数国家,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收入还不到较大 规模粮食生产者收入的一半,证实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3的核心 要求的重要性,即实现小规模粮食生产者收入翻番。 非小规模生产者小规模生产者 非小规模生产者小规模生产者 布基纳法索 2 0 1 4 埃塞俄比亚 2 0 1 5 印度 2 0 1 2 马拉维 2 0 1 3 马里 2 0 1 4 尼日尔 2 0 1 4 尼日利亚 2 0 1 6 巴拿马 2 0 0 8 坦桑尼亚 2 0 1 3 乌干达 2 0 1 3 0 10 20 30 40 阿尔巴尼亚 2 0 0 5 亚美尼亚 2 0 1 3 孟加拉国 2 0 1 0 玻利维亚 2 0 0 8 保加利亚 2 0 0 7 布基纳法索 2 0 1 4 柬埔寨 2 0 0 9 喀麦隆 2 0 1 4 厄瓜多尔 2 0 1 4 埃塞俄比亚 2 0 1 5 格鲁吉亚 2 0 1 5 加纳 2 0 1 3 危地马拉 2 0 1 4 印度 2 0 1 2 伊拉克 2 0 1 2 肯尼亚 2 0 0 5 吉尔吉斯斯坦 2 0 1 3 马拉维 2 0 1 3 马里 2 0 1 4 墨西哥 2 0 1 4 蒙古 2 0 1 4 莫桑比克 2 0 0 9 尼泊尔 2 0 1 1 尼加拉瓜 2 0 1 4 尼日尔 2 0 1 4 尼日利亚 2 0 1 6 巴基斯坦 2 0 1 4 巴拿马 2 0 0 8 秘鲁 2 0 1 5 卢旺达 2 0 1 4 塞内加尔 2 0 1 1 塞尔维亚 2 0 0 7 塞拉利昂 2 0 1 1 坦桑尼亚 2 0 1 3 东帝汶 2 0 0 7 乌干达 2 0 1 3 越南 2 0 1 0 0 10k 2.5k 5k 7.5k 12.5k 图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部分国家不同规模粮食生产者每个劳动日 的农业产出(以2 011年不变价国际元为单位) 图6: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部分国家不同规模粮食生产者年平均农业 收入(以2 011年不变价国际元为单位)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5.1.A 趋势评估=改善 在中期或长期设施中保存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 数量 具体目标2 .5 到2 020年,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管理得当、多样化的种子和植 物库,保持种子、种植作物、养殖和驯养的动物及与之相关的野生物种的遗 传多样性;根据国际商定原则获取及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和相关 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 2019 植物遗传资源支撑着全世界数百万农民的粮食安全、营养和生计。它们 对于作物适应不断演变的环境状况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集约化至关重 要。 2019年底,全球103个国家及17个区域和国际研究中心的基因库中,通 过中期或长期设施得以保存的植物遗传资源数量较2018年增加了1%,估 计达543万份,这些估计值的依据是拥有全球75.2%植物遗传资源的59 个国家和15个研究中心做出的更新报告以及2018年对其余国家和中心做 出的报告。 基因库植物遗传资源保存量净增长的情况:2015年至2019年间,全球几 乎所有地区都实现了基因库植物遗传资源保存量的增长。中亚和南亚以 及北非和西亚地区的相对增长率最高。2020年,59个国家中的40个国 家和12个国际研究中心中的7个国际中心保存的种质有所增加。 基因库植物遗传资源保存量净减少的情况:共有6个国家出现了净减少的 情况,减少率超过1%,其中有3个欧洲国家和1个西亚国家(-1.7%)、1 个东非国家(-10.7%)和1个南美国家(-11.4%)。引起减少的原因是 东非和东欧地区人力和财政资源不足以及其余地区对重复资源的确认和 排除。 截至2019年12月,全世界290家基因库保存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 录中全球主要关注的1700多个物种的约96000份样本,包括对全球和地 方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的野生亲缘种。 过去几年,全世界通过标准合规的异地保护设施保护作物多样性的举 措,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农场种植和野生环境下的作物以及相关作物 多样性的紧迫威胁,尤其是作物野生亲缘种、野生粮食植物以及被忽视 和利用不足的作物物种。这些植物物种或不在基因库收集样本之列,或 具有种内多样性,即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未得到 充分体现。 2019 2000 2000 2005 2010 2014 2017 2019 0 M 1 M 2 M 3 M 4 M 5 M 6 M 东亚和东南亚 西亚和北非 大洋洲(不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北美和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中亚和南亚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 图7:2 000-2019年全世界在中期或长期设施中保存的粮食和农业植 物遗传资源数量 图8:2 000和2 019年不同区域中期或长期设施中保存的粮食和农业 植物遗传资源数量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5.1.B 现有数据不足以评估全球层面的状况和进展 在中期或长期设施中保存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 数量 具体目标2 .5 到2 020年,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管理得当、多样化的种子和植 物库,保持种子、种植作物、养殖和驯养的动物及与之相关的野生物种的遗 传多样性;根据国际商定原则获取及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和相关 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 衡量粮食和农业动物遗传资源保存状况的一大良策是,统计基因库中存 有充足遗传物质、使其在灭绝时可进行品种再造的牲畜地方品种(即仅 存在于一国的品种)的数量。这一信息每年由指定的国家联络人提交至 粮农组织家畜多样性信息系统(DAD-IS)。 在2010年至2019年间,基因库中存有充足遗传物质的牲畜地方品种由10 种上升至101种。这个增长幅度看似很大,但只占全球报告的约7600个 牲畜地方品种的一小部分,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仍然较远,仍亟 需呼吁国际社会阻止粮食和农业动物遗传资源的损失。 在全球已登记的7643个牲畜地方品种(包括灭绝的品种)中,存有一定 遗传物质的有400种(5.2%),其中,存有充足遗传物质、使其在灭绝 时可进行品种再造的有101种(1.3%)。这反映出保存状况较前一年有些 微改善,前一年仅有3.3%地方牲畜品种存有一定的遗传物质,仅有 0.9%存有充足的遗传物质、使其在灭绝时可进行品种再造。 在衡量基因库动物遗传资源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国家保存情况报告不充分,阻碍了对全球基因库动物遗传资源保存 努力的准确衡量。高达94.5%的牲畜地方品种没有保存状况方面的信 息。只有约30个国家报告指标2.5.1.b相关的数据,其中大多数为西欧国 家。即便如此,这些国家的数据也未定期更新,其中约一半国家自2015 年之后就未提供过新数据。鉴于气候变化和对畜禽产品需求的提高,保 护动物遗传资源的持续努力似乎不足。 存有充足遗传物质的品种存有一定遗传物质的品种没有遗传物质的品种没有信息的品种 图9:2 019年在中期或长期设施中存有遗传物质的牲畜地方品种数量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5.2 现有数据不足以评估全球层面的状况和进展 被归类为面临灭绝危险的牲畜地方品种的比例 具体目标2 .5 到2 020年,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管理得当、多样化的种子和植 物库,保持种子、种植作物、养殖和驯养的动物及与之相关的野生物种的遗 传多样性;根据国际商定原则获取及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和相关 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 活体动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于农业和粮食生产非常重要,它使在各种 环境下饲养牲畜成为可能,并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食物、纤维、粪 便、畜力等)。虽然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5.1.b表明仅有一小部分牲畜 地方品种存有充足的遗传物质供灭绝时使用,但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 2.5.2提供了衡量每一个牲畜地方品种所面临的实际灭绝危险的方式。 令人担忧的是动物遗传资源在中期或长期设施中未得到充分保存,因为 最新的国家报告显示,面临灭绝危险的牲畜地方品种比例惊人 2019年,依据已评估的牲畜地方品种的种群规模、繁殖率和其它生物特 征,有73%(2761种中的2025种)被确定为面临灭绝危险,较2018年 的情况略有好转,因为2018年有78%接受评估的牲畜地方品种被归类为 面临灭绝危险。不同区域的结果不尽相同,在危险程度已知的品种中: 在欧洲,84%被认为面临危险 在南美洲,44%被认为面临危险 在南部非洲,71%被认为面临危险 由于所报告的信息有限,其他区域的结果被认为不具代表性。 由于缺乏数据,全世界大多数牲畜地方品种(4343种)的危险程度未 知。2020年,仅有77个国家报告了数据,较2019年增加了7个国家。 已知未知有危险无危险 图10:2 019年全世界牲畜地方品种的危险程度 地方牲畜品种的危险程度 补充信息:衡量粮食和农业水生遗传资源 为实现保存粮食和农业动物或植物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 标所采取的进度监测目前局限于陆生物种,未包含鱼类、甲壳类 动物、软体动物和海藻在内的水生遗传资源。尽管如此,有近 700个物种或物种品系用于水产养殖,其中大多数经过驯养,且 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物种或物种品系成为改良养殖品种。 2019年8月,粮农组织发布了首份有关水生遗传资源的全球评 估报告世界粮食和农业水生遗传资源状况。除了查明在92 个报告国家中养殖的694个物种外,该报告还显示这些物种的野 生亲缘种仍存在于自然界中。各国一共报告了2300个水生保护 区,其中大多数对粮食和农业水生遗传资源野生亲缘种的就地保 护提供了有效支持。此外,各国还查明有690个异地保护体内基 因库,以保护约290个物种及其养殖品种,另有包含约133个物 种的295个异地保护体外基因库。 粮农组织正为粮食和农业水生遗传资源的养殖品种建立信息系 统,该系统有利于更密切地监测养殖水生物种的发展和保存程 度。信息库试用版预计于2020年底发布。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A.1 趋势评估=自基年以来恶化 政府支出的农业取向指数 具体目标2 .a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研究和推广服务、技 术开发、植物和牲畜基因库的投资,以增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 家的农业生产能力。 2000 2010 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可以提高生产力,吸引私人投资,减少贫困和饥饿。 衡量此类投资的关键指标是政府支出的农业取向指数,即中央政府的农 业部门支出与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的对比。 若农业取向指数小于1,则表明中央政府的农业支出低于该部门的 经济贡献。 若农业取向指数大于,则表明中央政府的农业支出高于该部门的 经济贡献。 总体来看,自2000以来,世界大部分地区农业投资相较农业对经济贡献 的比重持续下降,不过从2010年以来似乎有所稳定。 2001年到2018年期间,政府支出的农业取向指数: 在全球层面,从0.42降至0.28。 在东亚和东南亚,从0.96骤降至0.33。 在西亚和北非,从0.58降至0.43。 目前,北美洲和欧洲以及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农业取向指数最高。中亚和 南亚以及大洋洲*是全球仅有的两个指数上升的地区,这两个地区在 2001年的农业取向指数为全球最低,但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成功提 高了指数。 此外,2015年国际社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政府支出的农业取向 指数却自此一直呈下降趋势。全球农业取向指数从2015年的0.31下降至 2018年的0.28,表明全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a方面尚未 迈入正轨,亟需增加农业投资。世界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取向指数低于 0.5,说明相较于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投资还 较为欠缺。 全球层面政府支出的农业取向指数的下降通常是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拨款 减少,而不是农业部门的经济贡献减少。虽然自2015以来,农业部门对 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从5.54%降至5.28%,但政府对农业的支出更 是从1.73%降至1.48%,因此总体上农业取向指数有所下降。 * 不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001 2018 0.42 0.31 0.28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世界 北美和欧洲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 中亚和南亚 东亚和东南亚 西亚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洋洲(不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图11:全球政府支出的农业取向指数(2 001-2018) * 不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图12:各区域2 001年和2 018年政府支出的农业取向指数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 .C.1 由于该指标的衡量方法特点,无法对全球趋势进行评估 粮食价格异常指标 具体目标2 .c 采取措施确保粮食商品市场及其衍生物正常运转并及时加快获取市场信息 (包括粮食储备信息),以帮助限制极端的粮食价格波动。 2017-2018 与2015-2016年间相比,2017-2018年间受中高和异常高粮食价格影响 的国家有所减少,其中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减少最多,这得益于农产品价 格下跌和货币升值(尤其是东南亚)。 相反,中亚和南亚受中高和异常高粮食价格影响的国家有所增加,这是 由于国内主食供应量下降和南亚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 在西亚和北非,虽然2017-2018年间的粮食价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pdf)为本站会员(行业报告-1)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