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建筑变革寻机:土拍“竞品质”开启地产链新时代.pdf

  • 资源ID:123800       资源大小:2.26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变革寻机:土拍“竞品质”开启地产链新时代.pdf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行业专题研究 2021 年 08 月 23 日 建筑装饰 建筑变革寻机:土拍“竞品质”开启地产链 新 时代 “竞品质”有望成为房企土拍 新 焦点, 推动地产链 步入新时代。 今年 5-7 月 北京和杭州陆续在集中供地过程中推出“竞品质”规则后, 8 月底多城市陆 续中止或推迟第二批集中供地,土拍政策或面临调整,结合 7 月底住建部在 东方时空栏目“建立房地联动机制,推广北京市的做法,限房价、控地 价、提品质”相关表述,后续“竞品质”可能成为 我国 未来土拍规则重 要 调 整方向 。若在全国范围推广“竞品质”, 则有望全面改变当前房企 “重周转、 轻 质量 ” 现状,开启我国高品质住宅建设新 篇章 。 “竞品质”核心导向:绿色、装配式、超低能耗、宜居技术、新管理模式。 以北京的 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为例,建筑品质评价 总分 100 分,其中 绿色建筑 18 分,装配式建筑 20 分,超低 能耗建筑 20 分, 健康建筑 6 分,宜居技术应用 16 分,管理模式 20 分 。 二级标准中还囊括 分值较高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18 分)、装配化率大于 91%的装配式建筑( 13 分)、大比例实施超低能耗的建筑( 20 分)、绿色建材( 6 分)、建筑减隔 震( 3 分)、 BIM( 5 分),预示了未来住宅土拍规则政策引导的主要方向, 孕育丰富市场机会。 万亿市场加速变革,各细分赛道均展现出较强成长性。 1)房屋类型方面 , 测算 2025 年我国绿色建筑 /装配式建筑规模有望分别达到 6.5/3.0 万亿, 5 年复合增速 12%/13%,整体呈高景气成长态势 ; 2)建筑材料方面 ,一方 面 通过认证的高星级 绿色建材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测算 2025 年 我国绿色 建材 整体 市场 规模有望达 1.6 万亿 /年 , 5 年复合增速 13%;另一方面能够 替代传统屋顶,并具备节能降耗功能的屋顶建材 BIPV,以及建筑减隔震需 求有望加速释放,测算每年增量市场规模分别约 1700/200 亿元; 3)工程 检测方面 , 预计各大房企会加大工程质量把控力度 ,建工建材检测市场有望 明显扩容(当前已超 800 亿 /年) ,第三方工程评估行业 需求 有望加速 释放 ( 行业潜在市场 规模 约 230 亿元 /年) ; 4)建筑信息化方面 , “竞品质”引 导房屋建设全生命周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应用 BIM 技术, 有望驱动 建筑信息化 行业加速成长 ,对标海外测算国内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 有望达到 800 亿元 /年,较当前水平扩大约 3 倍。 投资建议: “竞品质”土拍规则大趋势下重点看好: 1) 工程检测领域 核心 推荐 受益于 房企质量管控需求提升的国内 第三方工程 检测 开拓者 深圳瑞捷 ; 2)建筑减隔震领域 重点看好行业 龙头 震安科技、天铁股份 ; 3)装配式建 筑 领域 重点推荐装配式房建设计龙头 华阳国际 ,钢结构制造加工龙头 鸿路钢 构 ,关注 中铁装配、筑友智造科技 。 风险提示 : “竞品质”政策推进不及 预期 风险,装配式建筑发展不及预期风 险,绿色建材应用动力不足风险,检测及建筑信息化发展滞后风险等 。 增持 ( 维持 ) 行业 走势 作者 分析师 何亚轩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30004 分析师 夏天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10001 分析师 杨涛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10002 分析师 程龙戈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10003 分析师 廖文强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9070003 相关研究 1、建筑装饰:继续推荐电力投资运维、央企转型发展 投资机会 2021-08-15 2、建筑装饰:维持全年基建平稳判断,看好新能源建 设与电网智能运维龙头 2021-08-08 3、建筑装饰:户侧储能建设再迎动力,新能源发展促 央企估值提升 2021-08-01 重点标的 股票 股票 投资 EPS (元) P E 代码 名称 评级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300977.SZ 深圳瑞捷 买入 1.79 2.51 3.47 4.73 34.7 24.8 17.9 13.2 300767.SZ 震安科技 - 0.80 1.18 2.20 3.86 149.4 100.5 54.1 30.9 300587.SZ 天铁股份 - 0.34 0.56 0.80 1.14 56.8 34.4 23.9 16.9 002949.SZ 华阳国际 买入 0.88 1.12 1.42 1.79 17.4 13.7 10.9 8.6 002541.SZ 鸿路钢构 买入 1.52 2.29 2.94 3.77 37.0 24.6 19.1 15.0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 震安科技、天铁股份 EPS 数据取自 Wind 一致预期 -32% -16% 0% 16% 32% 2020-08 2020-12 2021-04 2021-08 建筑装饰 沪深 300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1. “竞品质 ”开启地产链新时代,各细分赛道孕育新机 . 4 2. 解析 “竞品质 ”住宅建设的五大核心导向 . 5 2.1. 绿色建筑 . 5 2.2. 装配式建筑 . 7 2.3. 超低能耗建筑 . 9 2.4. 宜居技术应用 . 11 2.5. 集约化与信息化管理模式 . 13 3. 市场空间: “竞品质 ”催生万 亿地产链转型升级新市场 . 14 3.1. 房屋类型: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为主要实施方式 . 14 3.2. 建筑材料:建筑减隔震、 BIPV 及绿色建材集中受益 . 16 3.3. 工程检测:建工建材检测需求有望扩容,第三方工程评估方兴未艾 . 18 3.4. 建筑信息化:自主替代、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 20 3.5. 细分市场机会及空间小结 . 21 4. 重点标的梳理 . 22 4.1. 工程检测领域 . 22 4.2. 建筑减隔震领域领域 . 22 4.3. 装配式建筑领域 . 23 5. 投资建议 . 24 6. 风险提示 . 25 图表目录 图表 1: 北京市高标准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 4 图表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技术体系 . 6 图表 3:绿色建筑评价 分项表 . 6 图表 4: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 6 图表 5:装配式建筑评分表 . 7 图表 6:装配式装修全系统拆分 . 8 图表 7:装配式装修的四个重要程序 . 8 图表 8:超低能耗建筑能耗及气密性指标 . 9 图表 9:超低能耗建筑室内环境参数 . 10 图表 10: BIPV 示意图 . 10 图表 11: BIPV 经济性测算 . 11 图表 12: “隆顶 ”产品结构 . 11 图表 13:绿色建材认证标识 . 12 图表 14:生态水泥标砖 . 12 图表 15:再生骨料 . 12 图表 16: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 13 图表 17:消能阻尼器 . 13 图表 18:建筑全生命周期维度 BIM 技术覆盖示意图 . 13 图表 19: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关系 . 14 图表 20:新建绿色建筑市场规模预测 . 15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1:新开工装配式面积及占新开工建筑的比例 . 15 图表 22: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测算 . 16 图表 23:震安科技部分减隔震项目情况 . 17 图表 24: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减隔震市场规模测算 . 17 图表 25:震安科技收入行业细分情况 . 17 图表 26:每年新增屋顶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测算 . 18 图表 27:绿色建材市场规模预测 . 18 图表 28:我国历年建工检测行业收入及增速 . 19 图表 29:我国历年建材检测行业收入及增速 . 19 图表 30:我国推动第三方 专业机构参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政策 . 19 图表 31:第三方工程评估每年增量市场规模测算 . 20 图表 32:我国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及增速 . 21 图表 33:我国建筑信息化率及与国际对比 . 21 图表 34:国内建筑信息化市场 空间测算 . 21 图表 35:重点细分市场空间汇总表 . 21 图表 36:重点标的汇总表 . 22 图表 37:重点公司估值表 . 24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 “竞品质”开启 地产链 新时代,各细分赛道孕育新机 政策引导,“竞品质”有望成为 国内 土拍规则重点调整方向。 今年 5 月 底 北京市 首场集 中拍地中首创 在土地供应阶段 增加 高标准建设方案的评审来确定中标资格 ,实行 “竞价 +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 竞拍规则。 7 月 杭州颁布第二轮集中供地土拍新规 ,也重 点提出要开展“竞品质”试点, 先竞品质后竞地价, 从源头上引导房地产市场供应高品 质住宅产品 。 8 月份后,深圳、青岛、 北京、广州、重庆、沈阳、长沙、天津 等城市陆 续 中止或 推迟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 土拍政策 可能面临 调整和完善 ,结合 7 月底 住建部 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司在东方时空栏目中表示,“ 各地区各部门 应着力建立房地联动 机制,推广北京市的做法,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我们认为后续“竞品质”可能成 为未来 我国 土拍规则重点调整方向 ,推动国内地产开发模式步入全新篇章。 “竞品质”土拍规则进一步提振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 等细分领域 需求 。 竞品质具体要求上看, 以北京的 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为例,建 筑品质评价总分 100 分,其中 绿色建筑 18 分, 装配式建筑 20 分,超 低能耗建筑 20 分, 健康建筑 6 分,宜居技术应用 16 分,管理模式 20 分。 二级标准中还囊括分值较高的三 星级绿色建筑( 18 分)、装配化率大于 91%的装配式建筑( 13 分)、大比例实施超低能 耗的建筑( 20 分)、绿色建材( 6 分)、建筑减隔震( 3 分)、 BIM( 5 分),预示 了 未来 住 宅土拍规则政策 引导的主要方向。 图表 1: 北京市高标准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评审项目 标准 分值 1.绿色建筑( 18 分) 全面实施三星级绿色建筑 18 分 2.装配式建筑 ( 20 分) 装配率 ( 13 分) 75%装配率 90% 8 分 装配率大于等于 91% 13 分 全面实施装配式装修 7 分 3.超低能耗建筑 ( 20 分) 项目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 30%,且超低能耗建筑面积不低于 5 万平米 15 分 项目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 50%,且超低能耗面积不低于 10 万平米或总面积低于 5 万 平米时,全部实施超低能耗建筑 20 分 4.健康建筑( 6 分) 项目实施健康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 30%,且不低于 5 万平米;或总面积低于 5 万平米时,全部实施健康建筑 6 分 5.宜居技术应用 ( 16 分) 绿色建材应用 ( 6 分) 采用通过三星级绿色建材认证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保温材料、建筑门窗、 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每选 1 类且 100%使用得 1 分,满分 4 分) 4 分 住宅小区内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所用路面砖、植草砖、道路无机 料、路缘石等 100%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2 分 外墙保温工程、防水工程承诺质量保修期限不超于 15 年,屋面保温工程、建筑门窗承诺质量保修期 限不少于 8 年 3 分 至少 1 栋采用减震 /隔震技术 3 分 可变空间设计 2 分 智能家居应用 2 分 6.管理模式( 20 分) 采用工程总承包 模式 5 分 采用建筑师负责制 5 分 投保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引入风险防控机制 5 分 全生命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应用 BIM 技术 5 分 资料来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 解析“竞品质”住宅建设的 五 大 核心导向 2.1. 绿色建筑 我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2019)中 对绿色建筑给出了明确定 定义: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 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 筑主要包含了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 实际上 包含了“四节” ,即节能、 节地、节水、节材 ,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 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 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 安全耐久、健康舒 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 5 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 并设臵了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1) 安全耐久: 建筑安全是人们使用建筑的最基本前提,建筑耐久则是提升建筑使用时 间、降低再建成本、减少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该指标对 绿色建筑 的安全性和耐久 性 提出了 具体 要求 。 2) 健康舒适: 室内健康舒适是人们正常使用建筑的重要保障,减少疾病风险,提升人 们工作和学习效率。该指标从室内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 境四方面对绿色建筑达到健康舒适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 生活便利 :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可使人们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明显提升居住质量 。 该指标 从出行与无障碍、服务设施、智慧运行、物业管理四方面对绿色建筑达到生 活便利性提出了 具体 要求。 4) 资源节约 :传统粗放式的建材生产、建设、运维过程不再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方向, 节省消耗、减少排放、降低成本的建筑生产运维方式是必然趋势。该指标 从节地与 土地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绿色建材四方面对绿色建 筑达到资源节约提出了 具体 要求。 5) 环境宜居 :绿色建筑应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合理规划场地生态与景观,减少 噪音、光污染及热岛效应 ,提升 人们生活舒适性。 该指标 从场地生态与景观、室外 物理环境两方面对绿色建筑达到环境宜居性能提出了 具体 要求 。 6) 提高与创新 :鼓励绿色建筑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建筑各环节和阶段采用先进、适 用、经济的技术、产品和管理方式,创新发展绿色建筑。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技术体系 资料来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019) ,建研院,国盛证券研究所 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Q (Q0 Q1 Q2 Q3 Q4 Q5 QA)/10, 式中: Q 为 总得分; Q0 为 控制项基础分值, 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 400 分,被 评为基本级 ; Q1-Q5 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 5 类指标 (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 资源节约、环境宜居 )评分项得分; QA 为 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 满足每类评分 的控制 项且评分项得分不低于 30%、进行全装修、且满足对应 技术要求 后, 按照公式计算后的 60、 70、 85 分 分别评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 。 图表 3: 绿色建筑评价分项表 图表 4: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资料来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019),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019), 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2. 装配式 建筑 北京市高标准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中对于装配率进行了详细规定,装 配率在 76%-90%之间的得 8 分,大于等于 91%的得 13 分。 根据 2018 年 1 月住建部发 布的国家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装配率是指单位建筑室内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 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 其计算公式如 下: = 1 +2 +3100 4 100% 式中: P 装配率; Q1 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 Q2 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得分值; Q3 装修和设备管线指标实际得分值; Q4 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分值总和。 评价标准规定,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 4 大条件: 1)主体结构部分得分不低于 20 分; 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得分不低于 10 分; 3)采用全装修; 4)装配率不低于 50%。 其中主体结构部分是分值最大的部分,占分 50 分,其中又以柱、支撑、承重墙、延性 墙板等竖向构件的分值占据最高,为 20-30 分。 此外,评价标准还将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划分为 A 级、 AA 级、 AAA 级: 1)装配率 为 60%-75%时,评价为 A 级装配式建筑; 2)装配率为 76%-90%时,评价为 AA 级装 配式建筑; 3)装配率为 91%及以上时,评价为 AAA 级装配式建筑。 图表 5: 装配式建筑评分表 评价项 评价要求 评价分值 最低分值 主体结构 ( 50 分)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 35%比例 80% 2030* 20 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 70%比例 80% 1020* 围护墙和内隔墙 ( 20 分) 非承重围护墙非砌筑 比例 80% 5 10 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 50%比例 80% 25* 内隔墙非砌筑 比例 50% 5 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 50%比例 80% 25* 装修和设备管线 ( 30 分) 全装修 6 6 干式工法楼面、地面 比例 70% 6 集成厨房 70%比例 90% 36* 集成卫生间 70%比例 90% 36* 管线分离 50%比例 70% 46* 资料来源: 住建部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带“ *”项的分值采用“内插值”计算 , 国盛证券研究所 同时 北京市高标准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还对全面实施装配式装修的住 宅给予 8 分分值,彰显对于装配式装修的鼓励。 装配式 装修 是将室内装修的大部分装修 部件在工厂内通过大型机械高效率,高标准流水线化生产( 即顶面、墙面、地面的全工 业化硬装,涵盖了众多居住领域,如酒店、医院、商业、办公 等 空间类型 ),然后到现场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进行 装配, 其原材料规范化,标准化批量采购、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整体化安装, 可实现装修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节能的效果。 同时装配式装修在框架标准化的优势 下又 可进行前期个性化设计及后期一定程度的 柔性化生产, 可实现 规模 批量 化与 个性特 色 化并重。 图表 6: 装配式装修全系统拆分 资料来源: 装配家园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具体来看,装配式装修实施流程分为四个重要程序: 1)标准化设计: 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建模, BIM 模型协同设计;验证建筑、设 备、管线与装修零冲突。 2)工业化生产: 产品统一部品化,部品统一型号规格、部品统一设计标准。 3)装配化施工: 由产业工人现场装配,通过工厂化管理规范装配动作和程序。 4)信息化协同: 部品标准化、模块化、模数化,从测量数据与工厂制造协同,现场进 度与工程配送协同。 图表 7: 装配式装修的四个重要程序 资料来源: 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3. 超低能耗建筑 根据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 超低能耗建筑 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 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 最 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 提供舒适 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更加节能。 建筑物全年供暖供冷需求显著降低,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率达到 90% 以上。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供暖能耗降低 85%以上; 更加舒适。 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建筑内墙表面温度稳定均匀,与室内温差小,体 感更舒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室内环境更安静; 更好空气品质。 有组织的新风系统设计,提供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可以通过 空气净化技术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更高质量保证。 无热桥、高气密性设计,采用高品质材料部品,精细化施工及建筑 装修一体化,使建筑质量更高、寿命更长。 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技术特征 包括 : 1)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 2)保温隔 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外窗; 3)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 4)建筑整体的高气密性; 5) 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 6)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7)至少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GB50378)一星级要求。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指标 以建筑能耗值为导向,包括 : 能耗指标、气密性指标及室内环境 参数。 图表 8: 超低能耗建筑能耗及气密性指标 气候分区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温和地区 能耗指标 年供暖需求 kWh/ a 18 15 5 年供冷需求 kWh/ a 3.5 + 2.0 WDH 20 + 2.2 DDH 28 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 耗量 60kWh/ a(或 7.4kgce/ a) 气密性指标 换气次数 N50 0.6 资料来源: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 国盛证券研究所 ; WDH20( Wet-bulb degree hours 20)为一年中室外湿球温度高于 20时 刻的湿球温度与 20差值的累计值(单位: kKh) ; N50为 在室内外压差 50Pa 的条件下,每小时的换气次数。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9: 超低能耗建筑室内环境参数 室内环境参数 冬季 夏季 温度() 20 26 相对湿度( %) 30 60 新风量( m /h人) 30 噪声 dB( A) 昼间 40;夜间 30 温度不保证率 10% 10% 资料来源: 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 国盛证券研究所 ;新风量人均 建筑面积取 32 /人 ;冬季温度不保证率为 当不设供暖设施时, 全年室内温度低于 20的小时数占全年时间的比例 ;夏季温度不保证率为 当不设空调设施时,全年室内温度高于 28的小时数占全年时间的比例。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 ,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是实现 超低能耗 建筑 的重要路径 。 BIPV 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 光伏组件不 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 ,光伏产品实际上以建 材的形式体现在建筑中, 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 。 BIPV 技术契合超低 能耗建筑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的技术特征,是未来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表 10: BIPV 示意图 资料来源: 慧聪玻璃网, 国盛证券研究所 BIPV 组件成本 持续 下降 , 经济性凸显 。 自十二五以来,国内 BIPV 系统造价持续下降, 从 40 元 /w 左右下降至目前的 4-6 元 /w, 随着光伏集成技术 继续 提升 以及行业规模持续 扩大, 根据中国 BIPV 联盟的预测,十四五末有望降至 2.5 元 /w, BIPV 的经济性优势凸 显 。 以 隆基股份的 BIPV 产品“隆顶” 为例,单位造价约 5.5 元 /w, 1000 平米屋顶、装 机规模 200KW,建设 BIPV 屋顶成本约 110 万元。按照工商业电价 0.69 元 /度,每年光 照小时数约 1100 小时,对应年产电 22 万度,则每年售电收益约 15.18 万元,对应投资 回收期约 7-8 年。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1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1: BIPV 经济性测算 图表 12: “隆顶” 产品结构 项目 数据 单位造价(元 /w) 5.5 屋顶面积(平米) 1000 装机规模( KW) 200 BIPV 屋顶成本(万元) 110 工商业电价(元 /度) 0.69 每年光照时间(小时) 1100 每年售电收益(万元) 15.18 回收期(年) 7.25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光伏们网, 国盛证券研究所 2.4. 宜居技术应用 北京市高标准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在宜居技术应用方面着重强调了 绿 色建材应用 ,其中“采用通过三星级绿色建材认证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保温材料、 建筑门窗、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每选用 1 类且 100%使用得 1 分,满分 4 分;“住宅小 区内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所用路面砖、植草砖、道路无机料、路缘石等 100%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得 2 分。 此外,还规定“至少 1 栋采用减震 /隔震技术” 的得 3 分。 1) 星级绿色建材认证 依据住建部等部门发布的 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 、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 、 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 、 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实施通则 ,目前我国 将建筑门窗及配件等 51 种产品纳入绿色 建材产品认证实施范围,按照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 要求实施分级认证。绿色 建材标识等级依据技术要求和评价结果,由低至高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3 个等级 , 认证方式如下: 1)认证模式 : 初始检查 +产品抽样检验 +获证后监督。认证机构按照具体产品类别绿色 建材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基本认证模式的基础上酌情增加生产现场抽样检验、市场抽样 检验或使用环节抽样检验等相关要素,以确定具体产品类别所适用的认证模式。 2) 认证流程 : 1)认证申请 ; 2)初始工厂检查 ; 3)产品抽样检验 ; 4)认证结果评价 与批准 ; 5)获证后监督 。 3)认证等级 : 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绿色建材评 价标准的要求,将认证结果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 二星级和三星级。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1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3: 绿色建材认证标识 资料来源: 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实施通则 , 国盛证券研究所 2)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生态水泥 是以城市垃圾焚烧灰和废水中污泥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辅料烧制而 成的新型水泥或利用工业废料生产的水泥 。 传统情况下,生产 1 吨水泥大概需要 1.1 吨 石灰石,消耗 105 千克煤,同时,分解 1.1 吨石灰石需排放 0.49 吨二氧化碳。而生态水 泥通过利用 粉煤灰 、 矿渣 、垃圾焚烧灰,在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还能 具 有和普通水泥相同的质量 , 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生骨料混凝土 的 材料 包括 废弃混凝土 、 碎砖、瓦、玻璃、陶瓷、炉渣、矿物垃圾、石 膏等 , 经特定处理、破碎、分级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形成的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 骨料 ,对于应对 我国环境压力严峻、建材资源日益紧张 问题意义重大。 我国规范规定: 在配制过程中掺用了再生骨料,且再生骨料占骨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不低于 30%的混凝 土称为再生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 是 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7 版 ) 之一, 再生骨 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孔隙率大、吸水性强、强度低 ,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7 版) 认为我国目前实际生产应用的再生骨料大部分为 II 类及以下再生骨料,宜用于配制 C40 及以下强度等级的非预应力普通混凝土,鼓励再生骨料混凝土大规模用于垫层等非结构 混凝土。 图表 14: 生态水泥标砖 图表 15: 再生骨料 资料来源: 长信泽建材,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砂石骨料网, 国盛证券研究所 3)建筑减隔震 建筑减震 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臵耗能装臵,通 过该装臵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 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 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1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建筑隔震 是 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臵由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组成 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 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图表 16: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图表 17: 消能阻尼器 资料来源: 震安科技招股说明书,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震安科技招股说明书, 国盛证券研究所 2.5. 集约化与信息化 管理模式 北京市高标准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 对 采用 EPC、建筑师负责制、投保 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等制度 均给予 5 分分值, 这些 制度安排的得分较容易获取;但而 在“全生命周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应用 BIM 技术” 也有 5 分分值,获 取 难度相对较大,是政策引导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BIM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 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 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将两者结合,为设计团队和施工 团队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有效实现建筑的 全生命周期管理。 图表 18: 建筑全生命周期维度 BIM 技术覆盖 示意图 资料来源: 品茗股份招股说明书, 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1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BIM 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国内市场 加速 推进 。 2007 年斯坦福大学,通 过对 32 个项目案例的调研总结指出使用 BIM 可以节省成本 10%,节省工期 7%。 2004 年左右我国开始引入 BIM 概念,从 2013 年开始, BIM 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其 中国务院 2017 年 2 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建 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 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 建筑业提质增效。住建部于 2016 年 8 月发布 的 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指出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普及应用 BIM 进行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功能模拟分析、优化、绘 图、审查以及成果交付和可视化沟通,提高设计质量。 3. 市场空间 :“竞品质” 催生 万亿 地产链 转型升级新 市场 3.1. 房屋类型 :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 为主要实施方式 “竞品质” 规则下,“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被作为两类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得到明 确推广,对于一个 建筑 而言,可以同时满足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 可以只符合 其中一个 、 也可以均不符合, 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 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图表 19: 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关系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1)绿色建筑 新开工面积: 全国新开工面积 2017-2020 年历史增速在 7.1%/17.2%/8.6%/-1.2%,剔 除因疫情影响的 2020 年数据,我们预测未来每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增速约为 2%,可得 2021-2025 年新开工面积 分别为 22.9/23.4/23.8/24.3/24.8 亿平方米 。 绿色建筑比例 测算 : 2020 年 7 月, 住建部、发改委等多部门 发布 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 案 ,提出 到 2022 年 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 70%(绿色建筑分为基 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我们认为 70%的目标中可能较大比例是基本级) 。 从 历史方案看, 2020 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约为 50%(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 三五”规划 ), 2018 年约为 40%( 2018 年住建部工作要点),基于该趋势可推测 2021-2025 年占比分 别为 60%/70%/77%/83%/88%。 绿色建筑单价: 根据住建部于 2019 年 4 月发布的 绿色建筑经济指标 (征求意见稿), 住宅类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项 目每平方米单价约为 2500/3300/4600 元, 考虑到低级别星级的绿色建筑 依然较多,我们取平均约 3000 元 /平米。公共建筑类 项目 每平方米单价略高于住宅,为保守估计,取住宅类项目的单价作为测算依据。考虑通货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1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膨胀、技术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等诸多因素,在测算中假设每年单位造价成本不变。 经估算得 2021-2025年新建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分别为 4.1/4.9/5.5/6.0/6.5万亿元, 5 年复合增速 12%。 图表 20: 新建绿色建筑市场规模预测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房屋 新开工面积 (亿平方米) 22.72 22.44 22.89 23.35 23.81 24.29 24.78 同比增速 8.6% -1.2% 2% 2% 2% 2% 2% 绿色建筑比例 40% 50% 60% 70% 77% 83% 88% 绿色建筑开工面积 (亿平方米) 9.09 11.22 13.73 16.34 18.34 20.16 21.80 绿色建筑单价 (元 /平方米)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绿色建筑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41200 49028 55009 60482 65408 复合增速 12.2% 资料来源: 住建部、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2)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 建筑在 新建建筑 中的比例: 2016 年,住建部发布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 , 提出 到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20%以上, 2025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 筑的比例 达 50%以上。 根据住建部通报的 2020 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 , 2020 全年装配式新开工面积为 6.3亿平方米,占总新开工面积的 28.1%,近五年 CAGR达 53%, 已初步实现 2015 年提出的占比目 标。按历史数据趋势及政策导向推测,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的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占比分别为 33%/38%/42%/ 46%/50%。 图表 21: 新开工装配式面积及占新开工建筑的比例 资料来源: 住建部, 国盛证券研究所 装配式前期发展中预制混凝土为主要力量, 假设 后续阶段钢结构模式推广 加速 。 从结构 看, 2020年 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 4.3亿平方米 ,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 68.3%;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1.9 亿平方米 , 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 30.2%,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比 例约为 7: 3。预制混凝土占比较高主要系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混凝土因材料与传统 0% 10% 20% 30% 40% 50% 6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12A 2013A 2014A 2015A 2016A 2017A 2018A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开工装配式面积(亿平方米) 装配式占新建建筑比例 2021 年 08 月 23 日 P.1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现浇建筑无明显差异,开发商及业主接受度较高,叠加其单位造价成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变革寻机:土拍“竞品质”开启地产链新时代.pdf)为本站会员(行业报告-1)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