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pptx
2021年中国 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 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人才政策基本情况 01 各地区人才政策对比 02 各地区人才政策效益评析 03 中国区域性人才政策发展趋势及建议 04 CONT EN TS 目 录 中国人才政策基本情况 01 1.1 人才政策分类 1.2 人才政策发展阶段 1.3 全国人才政策热力地图 1.4 全国各地区基本发展情况 1.1.1 人才政策分类 人才 政 策主 要 分为 四 大 类 , 一以 “ 引 ” 和 “ 留 ” 为主 的 人 才引 进 保障 类 政 策 , 二是 以 “ 育 ” 为主 的 人才 培 养发 展 类政 策 , 三 是以 “ 管 ” 为 主的 人 才管 理 和人 才 评价 政 策 。 人才 政 策分 类 人才引进及保障政策 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 人才管理与维护政策 人才评价与考核政策 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以及构建有吸引力的基 础设施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加速人才向本地 区聚集 , 并为人才跨国界 、 跨地区 、 跨部门 、 跨岗位流动提供便利的政策 为提高本地区人的意识 、 能力和素质 , 以及促进本地区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提升 所制定的政策 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 构建数据库 、 平台等方式来加强对本地区人才状况的了解 以及管理和维护的政策 为所在地区人才的能力 、 绩效 、 贡献等 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所制定的一系列标 准 、 评价考核方法等的政策 引 留 育 管 1.1.1 人才政策分类 资料来源 : 中国人才政策发展三阶段模型与中国人才政策 产业研究院整理 通过 在 北大 法 宝政 策 数据 库 查 询 , 经过 整 理去 除 掉表 彰 通 知 、 授 予头 衔 、 活 动 评 选 、 行政 批 复 、 名 单公 布 、 换 届 通知 和任 免 通知类政策 , 截至 2021年 4月底 , 我国共有地方性人才政策共计 3191条 , 其中以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为主 , 其占人才相关政策 的 82%。 人才政策类别占比 ( 单位 : %) 人才培养及发展 人才引进及激励 人才管理与维护 人才评价与考核 1.1.2 人才政策类别占比 : 数量上以人才培养类为主 注 :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 2021年 4月底 , 根据相关关键词搜索 资料来源 : 北大法宝 产业研究院整理 1.1 人才政策分类 截至 2021年 4月底 , 我 国人 才 引进 及 激励 政 策以 人 才引 进 和人 才 住房 政 策为 主 , 占 比 分别 为 49%和 30%; 人才培 养 及发 展 政 策 以人才培 养 和人 才 队伍 建 设为 主 , 占 比 分别 为 50%和 17%。 人才政策细分类别占比 ( 单位 : %) 人才培养 , 50% 人才选拔 , 9% 人才队伍建 设 , 17% 人才发展 , 11% 人才计划 , 8% 人才开发 , 6% 人 才培养 及 发展 人才管理 , 18% 人才状况调 查 , 12% 人才基金 , 3% 人才需求调 查 , 63% 人才数据 , 3% 人 才管理 与 维护 人才评价 , 89% 人才 考核 , 11% 人 才评价 与 考核 人才引进 , 47% 人才激励 , 6% 人才落户 , 9% 人才住房 , 33% 人 才引进 及 激励 人才子女入学 , 5% 1.1.3 人才政策细分类别 注 :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 2021年 4月底 , 根据相关关键词搜索 资料来源 : 北大法宝 产业研究院整理 1.2 人才政策发展阶段 中国的人才政策发展分为 3个阶段 , 2000年开始我国揽才和养才进入探索期 , 该时期的人才管理和人才评价较弱 。 由于人才政 策发布量 在 2012年前暴 增 所带 来 巨大 的 地区 补 贴成 本 , 2012年后 我 国各 地 区减 少 各类 人 才政 策 的发 布 , 数 量 逐渐 趋 于稳 定 。 中国 人 才政 策 发展 阶段 2012年之后 该阶段为中国利用人才政策进行揽才 、 养才 的探索阶段 , 人才政策总发布量逐渐提升 。 其中 , 培养与发展政策作为主导政策 , 引进 及保障政策作为辅助政策 。 此阶段的人才管 理和评价政策处于缺位期 。 2000-2006年 探索期 人才政策总发布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 其中 , 吸引与 保障政策 、 培养与发展政策 、 管理与维护政策占比趋 同 , 引进及保证政策出现冷静期 , 各地政府更加注重 通过培养与发展政策来促进人才繁荣 。 快速 发 展 期 由于人才政策发布量在快速发展阶段暴增带来了巨大 的成本 , 这一阶段开始逐渐减少各种人才政策的发 布 , 人才政策发布数量逐渐趋于稳定 , 人才政策质量 逐渐提升 , 各种类型人才政策配置更加均衡 。 成熟 稳 定 期 2007-2012年 1.2 人才政策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 : 中国人才政策发展三阶段模型与中国人才政策 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各地人才政策热力图 根据 对 相关 人 才政 策 的梳 理 , 沿 海 地区 的 人才 政 策明 显 多 于内 陆 地 区 , 同时 从 侧面 反 映出 沿 海地 区 的经 济 实力 可 以负 担人 才 政策 所 带来 的 成本 。 另外 , 黑龙 江 地区 由 于紧 邻 俄罗 斯 , 其 人 才政 策 与沿 海 地区 处 于同 一 梯队 。 中国 人 才政 策 区域 热 力地 图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数量越 多 、 颜 色越深 黑龙江 1.3 人才政策区域政策热力图 : 沿海经济带相关人才政策数量瞩目 资料来源 : 北大法宝 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各地人才政策热力图 从各 省 份的 人 才十 四 五规 划 中可 以 看 到 , 北京 目 前较 重 视 人才 培 养 、 西 藏和 海 南偏 重 干部 人 才队 伍 建 设 、 安徽 和 河南 则关 注 人才 基 金 , 宁 夏 、 重 庆和 福 建均 较 重视 人 才与 产 业融 合 。 从整 体 来 看 , 北京 和 上海 已 经偏 向 于人 才 管 理 , 而其 他 省份 则以 人 才引 进 和培 养 为重 心 。 各省 份 十四 五 人才 规 划 重点 内蒙 古 : 人 才引进 、 人才培养 、 人才评价 1.3 人才政策区域政策热力图 : 各省市的十四五人才规划各不同 辽 宁 : 发 展 机制 、 人才引进 、 人才管理改革 北 京 : 人才培养 天津 : 发 展 机制 、 人才培养 、 人才引进 河北 : 人 才 引进 、 人才培养 、 人才评价 山 东 : 人 才 培养 、 人才引进 、 人才利益分配机制 江 苏 : 发 展 机制 、 人才培养 河南 : 人 才 培养 、 人才引进 、 人才基 金 、 人 才 评价 上 海 : 发 展 机制 、 人才服务 、 创新创业 安徽 : 人才基 金 、 人 才 引进和培养 、 人才评价 湖北 : 人 才 培养 、 人才引进 、 人才 评价 、 人才流动 浙 江 : 发 展 机制 、 人才培养 、 人才评价 、 人 才管理 江 西 : 人 才 引进 、 人才培养 、 发展机制 、 人才评价 、 人才创新 甘肃 : 发 展 机 制 、 人 才 评 价 、 人才 引 进 、 人 才培养 、 人 才 利益分 配 机制 宁夏 : 发 展 机 制 、 人 才 引 进 、 人才 培 养 、 人才与 产 业 融 合 青海 : 人 才 培 养 、 人 才 引 进 、 人才评 价 , 人 才 流动 西藏 : 干部 人 才 、 人 才 培 养 、 人才 流 动 四川 : 发 展 机 制 、 人 才 引 进 、 人才发 展平台 、 人 才 管理 重庆 : 发 展 机 制 、 人才与 产 业融合 , 人 才 激励 广 东 : 人 才 培养 、 人才引进 、 人才评价 、 人才保障 陕 西 : 发 展 机制 、 人才保障 山 西 : 人 才 引进 、 人才培 养 、 发展机制 、 人才服务 云南 : 发 展 机 制 、 人 才 管 理 、 人才 服 务 湖 南 : 人 才 引进 、 人才推 荐 、 人 才 评价 、 人才环境 广 西 : 发 展 机制 、 人才流动 , 人才评价 贵州 : 发 展 机 制 、 人 才 评 价 , 人才 激 励 吉林 : 人 才 引进 、 人才培养 、 人才评价 、 创新创业 、 域外人才引进 黑龙江 : 人 才管理 、 人才激励 、 人才评价 、 人才流动 福建 : 发 展 机制 、 人才与产业融合 、 人才评价 、 人才培养 新疆 : 人 才 培 养 、 人 才 引 进 、 人才 评 价 资料来源 : 各省市政府官网 产业研究院整理 海 南 : 干部人才 、 人 才 服务管理 1.4 最具人才吸引的城市 根据 31个省份发布的统计公报 , 2020年广 东 省 GDP超过 11万亿 , 稳居全国榜首 , 其次是江苏省 的 GDP突破 10万亿元 。 中国 31 个省份中 , 除了 受 到疫 情 影响 最 为严 重 的湖 北 省外 , 其他 省 份的 GDP均 为 正增 长 。 2020年全国 各 省 份 GDP及实际 增 速 ( 单 位 : 亿元 , %) 1.4.1 各省份 GDP及增速 : 广东省 位 居 榜首 , 除湖 北 省外 均 为正 增长 资料来源 : 各省份统计公报 产业研究院整理 序号 省份 GDP亿元 ) GDP增速 ( %) 序号 省份 GDP亿元 ) GDP增速 ( %) 1 广东 110760.94 2.3% 17 重庆 25002.79 3.9% 2 江苏 102719.00 3.7% 18 云南 24500.00 4.0% 3 山东 73129.00 3.6% 19 广西 22156.69 3.7% 4 浙江 64613.00 3.6% 20 贵州 17826.56 4.5% 5 河南 54997.07 1.3% 21 山西 17651.93 3.6% 6 四川 48598.80 3.8% 22 内蒙古 17360.00 0.2% 7 福建 43903.89 3.3% 23 天津 14083.73 1.5% 8 湖北 43443.46 -5.0% 24 新疆 13797.58 3.4% 9 湖南 41781.49 3.8% 25 黑龙江 13698.50 1.0% 10 上海 38700.58 1.7% 26 吉林 12311.32 2.4% 11 安徽 38680.60 3.9% 27 甘肃 9016.70 3.9% 12 河北 36206.90 3.9% 28 海南 5532.39 3.5% 13 北京 36102.60 1.2% 29 宁夏 3920.55 3.9% 14 陕西 26181.36 2.2% 30 青海 3005.92 1.5% 15 江西 25691.50 3.8% 31 西藏 1902.74 7.8% 16 辽宁 25115.00 0.6% 1.4 最具人才吸引的城市 根据 国 家统 计 局公 布 的 第 七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 2020年广 东 省的 人 口数 量 最 多 , 超过 1.2万亿人 , 占 全 国人 口 的 8.93%, 其 大学及其 以 上的 受 教育 人 数为 1978.3万 人 。 山 东 省的 总 人口 数 为 10152.7万人 , 位 居第 二 。 2020年全国 各 省份人 口 及受教 育 程度 ( 单 位 : 万 人 , %) 1.4.2 各省份人口 : 广东省位居榜首 , 除湖北省外均为正增长 资料来源 : 国家统计局 产业研究院整理 序号 地区 总人口 受教育程度 序号 地区 总人口 受教育程度 总人口 ( 万人 ) 比重 大学 ( 万人 ) 高中 ( 万人 ) 初中 ( 万人 ) 小学 ( 万人 ) 总人口 ( 万人 ) 比重 大学 ( 万人 ) 高中 ( 万人 ) 初中 ( 万人 ) 小学 ( 万人 ) (%) (%) 1 广东省 12601.3 8.93% 1978.3 2296.5 4471.4 2605.4 17 贵州省 3856.2 2.73% 422.3 383.7 1174.8 1230.9 2 山东省 10152.7 7.19% 1460.4 1455.3 3632.4 2405.5 18 山西省 3491.6 2.47% 606.1 575.6 1360.0 681.1 3 河南省 9936.6 7.04% 1166.9 1514.2 3728.0 2440.1 19 重庆市 3205.4 2.27% 494.0 511.5 980.3 958.2 4 江苏省 8474.8 6.00% 1581.7 1372.2 2822.8 1927.3 20 黑龙江省 3185 2.26% 471.2 494.5 1363.0 696.3 5 四川省 8367.5 5.93% 1110.1 1113.0 2631.0 2620.4 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585.2 1.83% 427.5 341.5 815.9 734.3 6 河北省 7461 5.28% 926.5 1034.2 2980.7 1840.2 22 甘肃省 2502 1.77% 362.9 323.7 686.1 745.8 7 湖南省 6644.5 4.71% 813.2 1181.1 2367.8 1675.3 23 上海市 2487.1 1.76% 842.4 473.0 719.6 296.7 8 浙江省 6456.8 4.57% 1097.0 939.8 2111.7 1703.6 24 吉林省 2407.3 1.71% 402.9 411.2 920.4 537.3 9 安徽省 6102.7 4.32% 810.4 811.3 2058.1 1640.1 25 内蒙 古 自治区 2404.9 1.70% 449.4 356.3 814.3 568.2 10 湖北省 5775.3 4.09% 895.3 1006.5 1979.8 1358.3 26 北京市 2189.3 1.55% 919.1 385.2 509.9 229.9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5012.7 3.55% 541.7 649.7 1824.0 1396.3 27 天津市 1386.6 0.98% 373.6 245.7 447.8 223.6 12 云南省 4720.9 3.34% 547.7 488.0 1380.4 1683.8 28 海南省 1008.1 0.71% 140.3 156.9 405.0 198.6 13 江西省 4518.9 3.20% 537.6 684.4 1604.2 1243.3 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720.3 0.51% 124.9 96.7 214.0 188.1 14 辽宁省 4259.1 3.02% 775.8 624.8 1822.9 804.5 30 青海省 592.4 0.42% 88.1 62.6 144.2 193.9 15 福建省 4154 2.94% 587.7 590.4 1338.3 1164.4 31 西藏自治区 364.8 0.26% 40.2 25.7 57.5 117.1 16 陕西省 3952.9 2.80% 727.2 615.9 1343.2 857.2 1.4 最具人才吸引的城市 根据 国 家统 计 局公 布 的 第 七 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 2020年中国 60岁以上老人 占 比达 到 18.7%, 65岁以上人口 占 比达 到 13.5%。 其中 辽 宁 、 吉 林 、 黑 龙江 、 上海 、 河北 江 苏 、 天 津 、 山 东 、 湖 北 、 安 徽 、 重 庆和 四 川等 地 的人 口 老龄 化 均超 过 全国 平 均 。 2020年全国 各 省份人 口 年龄分 布 ( 单位 : 万人 , %) 1.4.2 各省份人口 : 长三角 、 东北三省和长江中游的老龄化严重 60岁以 上占比 18.7% 13.5% 65岁以 上占比 全国 资料来源 : 国家统计局 产业研究院整理 序号 地区 年龄构成 序号 地区 年龄构成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 上 (%) 65岁以 上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 上 (%) 65岁以 上 (%) 1 北京 11.84 68.53 19.63 13.30 17 湖北 16.31 63.26 20.42 14.59 2 天津 13.47 64.87 21.66 14.75 18 湖南 19.52 60.60 19.88 14.81 3 河北 20.22 59.92 19.85 13.92 19 广东 18.85 68.80 12.35 8.58 4 山西 16.35 64.72 18.92 12.90 20 广西 23.63 59.69 16.69 12.20 5 内蒙古 14.04 66.17 19.78 13.05 21 海南 19.97 65.38 14.65 10.43 6 辽宁 11.12 63.16 25.72 17.42 22 重庆 15.91 62.22 21.87 17.08 7 吉林 11.71 65.23 23.06 17.42 23 四川 16.10 62.19 21.71 16.93 8 黑龙江 10.32 66.46 23.22 15.61 24 贵州 23.97 60.65 15.38 11.56 9 上海 9.80 66.82 23.38 16.28 25 云南 19.57 65.52 14.91 10.75 10 江苏 15.21 62.95 21.84 16.20 26 西藏 24.53 66.95 8.52 5.67 11 浙江 13.45 67.86 18.70 13.27 27 陕西 17.33 63.46 19.20 13.32 12 安徽 19.24 61.96 18.79 15.01 28 甘肃 19.40 63.57 17.03 12.58 13 福建 19.32 64.70 15.98 11.10 29 青海 20.81 67.04 12.14 8.68 14 江西 21.96 61.17 16.87 11.89 30 宁夏 20.38 66.09 13.52 9.62 15 山东 18.78 60.32 20.90 15.13 31 新疆 22.46 66.26 11.28 7.76 16 河南 23.14 58.79 18.08 13.49 各地人才政策对比 02 2.1 人才引进及保障政策对比 2.2 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对比 2.3 人才管理及维护政策对比 2.4 人才评价与考核政策对比 根 据 北大 法 库数 据 , 截 至 2021年 4月底 , 福建 和 广东 的 人才 引 进和 保 障政 策 数量 属 于第 一 梯 队 , 共 计 99条 , 其次则 是广东 的 98条 ; 江 苏 的 45条属于 第 二梯 队 , 北 京 、 浙 江 、 上 海 、 山 东 、 海 南 、 新 疆 均属 于 第三 梯 队 。 2021年中国 31个省份 的 人才引 进 和保障 政 策发布 数 量分 布 相关政策发布数据 10-40条 相关政策发布数量 40-90条 相关政策发布数据少于 10条 相关政策发布数量大于 90条 其他 地区 北京 、 浙江 、 上海 、 山东 、 海南 、 新 疆 福建 、 江 苏 广东 2.1.1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省份数量对 比 -福建和广东政策数量处于第一梯队 注 :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 2021年 4月底 , 根据相关关键词搜索 资料来源 : 北大法库 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各 个 省份 的 不同 人 才引 进 和保 障 政策 的 类型 来 看 , 各 省份 均 以人 才 引进 为 主 , 其 中福 建 和广 东 在一 定 程度 上 也 倾向于人才 的住 房 政 策 。 进一 步 分 析 , 福建 省 虽然 拥 有数 量 最多 的 人才 引 进类 政 策 , 但 主要 均 为 福 建 省 2007年度 紧 缺急 需 人才 引进指 导目录需 求 表 ,一方 面 说明 福 建省 急 缺人 才 , 另 一 方面 也 说明 福 建省 对 人才 政 策的 力 度大 。 2021年中国 31个省份 的 人 才引 进 和 保障 政 策 发布 类 型 分 布 2.1.2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省份的政策类型对 比 -集中在人才引进和人才住房政策 注 :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 2021年 4月底 , 根据相关关键词搜索 资料来源 : 北大法库 产业研究院整理 2.1.3 主要城市政策对比 中国 主 要城 市 人才 引 进核 心 政策 汇 总 ( 一 ) 2.1.3人才引进和保 障 政 策 -中 国 主要城市人才引进核心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 : 产业研究院整理 省份 核心人才引进政策 人才引进类型 人才引进计划 北京 1) 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 ( 试行 ) 2) 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 示范区工作方案 3) 关于优化住房支持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的意 见 优秀人才 “ 绿色通道 ” 、 优秀创新创业团队 、 科技创新及科 技创新服务人次 、 文化创意人才 、 体育人才 、 国际交往中心 建设人才 、 金融人才 、 教育 、 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健康等专 业的人才 、 高技能人才 、 自由职业者引进通道 、 紧缺急需人 才 1) 海聚工程 2) 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 上海 1) 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实施细 则 2) 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 案 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 取得显著经营业 绩的企业家人才 、 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团 队核心成员 、 技能类高技能人才 、 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 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 、 本市航运 、 文化艺术 、 体育 、 传统医 学 、 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 才 等 1) 雏鹰归巢计划 2) 上海 人才高峰工程 广州 1) 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的通 知 (2020) 2) 广州关于放宽 “ 双一流 ” 高校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入户社保年限的通 知 3) 广州市人才公寓管理办 法 4) 广州市紧缺人才需求目 录 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 、 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 具有中高 级职称人才 、 具有中高级技能证人才 、 拥有 双一流 院校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广聚英才计划 深圳 1) 深圳市人才安居办 法 2) 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子女入学解决办法 ( 试行 ) 2) 深圳市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筹集管理办法 ( 试行 ) 3) 前海外籍人才紧缺职业清 单 全日制本科以上人才 、 杰出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地方级 领军人才 、 后备级人才等 1) 孔雀计划 2) 人才安居工程 杭州 1)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 录 2)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意 见 3) 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 、 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 见 4) 2021年杭州人才紧缺目 录 5)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 见 国内外顶尖人 才 ( A类 )、 国 家级 领 军人 才 ( B类 )、 省级领 军人才 ( C类 )、 市级领军人才 ( D类 )、 高级人才 ( E类 ) 1) 全球 引才 “ 521”计划 2) “5050计划 ” 3) “西湖学者 ” 和 “ 西湖鲁班 ” 引才计划 2.1.3 主要城市政策对比 中国 主 要城 市 人才 引 进核 心 政策 汇 总 ( 二 ) 2.1.3人才引进和保障政 策 -中国主要城市人才引进核心政 策 汇总 资料来源 : 产业研究院整理 省份 核心人才引进政策 人才引进类型 人才引进计划 南京 1) 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 法 2)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 见 3) 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 法 4) 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 ( 试行 ) 根据 南京市人才安居办 法 分 为 A-E类人才 , 人 才安居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 、 现代服务业 、 战略性 新兴产业 1) 南京 321计划 2) “ 创业南京 ” 人才计划 3) 紫金山英才计划 成都 1)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对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子女就读中小学实行特殊优惠的办 法 2) 鼓励引进外国人才实施办 法 学历人才 、 专业技术人才 、 技能人才 1) 菁 蓉 高新人才计划 2) 成都市蓉漂人才计划 济南 1) 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 施 (济办发 2020 4号 ) 2) 济南市引进人才落户实施细 则 (试 行 ) 3) 济南市人才购房补贴申请发放实施细 则 (试 行 ) 4) 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 录 5) 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细则 ( 试行 ) 国内 外 顶尖人才 ( A类 ) 、 国 家级领军人才 ( B类 ) 省级领军人才 ( C类 ) 、 市级领军人才 ( D类 ) 、 高 级人才 ( E类 ) 。 1) “ 博士后英才 ” 集聚计划 2) 泉城 “ 5150”引才倍增计划 3) 泉城高端外专计划 苏州 1) 苏州市引进顶尖人 才 (团队 )“一人一策 ” 实施办法 2) 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实施意 见 3) 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 法 顶尖型人才 ( A类 ) 、 领军型人才 ( B类 ) 、 拔尖型 人才 ( C类 ) 、 骨干型 人才 ( D类 ) 、 储备型人才 ( E类 ) 1) 苏州市 海鸥计划 2) 海外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 程 (1010工程 ) 3) 姑 苏人才 “ 青春无忧 ” 计划 4) 姑 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 天津 1) 天津市创业房租补贴管理办 法 2) 天津市 “ 海河英才 ” 行动计 划 3) 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引进人 才 绿卡 管理办法的通 知 4) 天津市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 ( 试行 ) 学历 型 人才 、 资格型人才 、 技 能型人才 、 创业型人 才 、 急需型人才 1) 海河 英才计划 2.1.3 主要城市政策对比 中国 主 要城 市 人才 引 进核 心 政策 汇 总 ( 三 ) 2.1.3人才引进和保障政 策 -中国主要城市人才引进核心政 策 汇总 资料来源 : 产业研究院整理 省份 核心人才引进政策 人才引进类型 人才引进计划 重庆 1) 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 定 2) 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实施办 法 3) 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 “ 鸿雁计划 ” 实施办法的通 知 1) 引进人才类型 : 国内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 类和第四类人才 ); 国外 ( 现有企业引进或者来渝 创办科技型企业 ( 包括法人化研发机构 ) 的直接从 事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研发类人才 ) 2) 人才要求 : 与引进企业签 订 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 或者与引进区县签 订 3年及以上的落户协议 1) 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2) “ 巴渝工 匠 2020”计划 3) 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武汉 1) 武汉市引才育才年度重点任务及资金安排 2) 关于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 见 3) 关于加快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的若干意 见 4) 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 施 5) 武汉市房票 ( 人才住房劵 ) 使用管理办法 ( 试行 ) 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 、 产业领军人才 、 优 秀青 年 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 才 。 1) “ 千企万人 ” 支持计划 2) 黄鹤英才计划 3) 高端人才 “ 引育 ” 工程 福州 1) 福州市创业创新人才住房保障办法 ( 试行 ) 2) 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八条措 施 3) 福州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办 法 国家 级 人才 、 省级领军人才 、 行业领军人才 、 创新 型高级人才 、 发展特别急需的紧缺人才 。 1) “ 引进培养千名博士 ” 计划 2) 留学人员来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2.1.3 主要城市政策对比 中国 主 要城 市 人才 补 贴政 策 汇总 ( 一 ) 2.1.3人才引进和保障政 策 -中国主要城市人 才 补贴 核 心政 策 汇总 资料来源 : 产业研究院整理 省份 人才引进补贴 人才住房补贴 北京 毕 业生求职创业补贴 : 所在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 1000元 /人 2017年 -2021年 的 5年 , 综合考虑北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 新就业职 工 、 外来务工人员 、 引进人才以及无房刚需家庭等多层次需求 , 全市将新 供应各类住 房 150万套以上 。 其中共有产权住 房 25万套 、 租赁住房 50万套 , 继续 发 展公共租赁住房 , 满 足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 要 。 上海 1) 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 : 所在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 1000元 /人 2) 其他 : 上海对于入沪工作的应届生无人才补贴 , 但各个区可能会给符合某些要求的人才给予 一定补贴 。 各区域均有颁布相关的人才住房政策 , 包括购房补贴金额 、 折扣性购房等 政策 广州 1) 城乡困难家 庭 : 自 2021 届起按每人 3000元标准给予补贴 2) 两年内毕业生 : 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 办理就业登记 、 已缴纳社会保险 费 6个月 以上 , 3000元 /人 。 3) 其他 : 广州部分区有入户补贴政策 , 符合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全日制 本科 生 /硕 士 /博士首次 入户南沙区 、 连续缴纳本区社保 满 3个月且在本区有合法住所者条件的申 请者可申请领取高额住 房补贴 : 本科 生 2 万元 、 硕士研究 生 4万元 、 博士研究生 6万元 ; 博士后 科研人员 , 则可获得一次 性科研经费 10万元和每 年 8万元生活补助 , 出站后留在南沙工作的给 予 20万元安家补贴 。 1) 人才公寓租金 : 经相关部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可免租金入住 。 黄埔区人 才住房在市场租金标准基础上安排补贴专项资金 , 本科学历基础性人才可 补贴一半房租 ; 南沙区人才公寓基准租金不高于市场租金标准 的 70%。 2 ) 人才公寓租期 : 5年 深圳 1) 高层次 人 才补 贴 : 杰 出 人才 认 定每 年 120万元 , 总 额 600万元 ; 国家级领军人才每年 60万元 , 总额 300万元 ; 地方级领军人才每 年 40万元 , 总 额 200万元 ; 后备级人才每年 32万元 , 总 额 160万 元 ( 龙华新 区 320W( 1: 1配套 ), 宝安区 320W( 1: 1配套 ), 其他区域均 160W。)。 2) 本 市毕业生就业 : 毕业 2年内的本市就业生 , 连续缴交社会保险费 6个月以上 , 补贴每 人 3000 元 。 人才安居采取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实施 。 实物配置包括免租金租 住 、 产权赠与 、 租住公租房和购买安居型商品房等形式 ; 货币补贴包括购 房补贴和租房补贴等形式 。 杭州 1) 一次性生活补贴 : 全球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 含毕业 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 、 外 国人才 ), 本 科 1万 /人 , 研究生 3万 /人 , 博士 5万 /人 。 2) 租房补贴 : 全球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应届毕业生 ( 含毕业 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 、 外国人 才 ), 1万 元 /人 。 对 A类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 对 B、 C、 D类人才分别给 予 100万 、 80万 、 60万的购房补贴 ; 对 E类人才提供人才租赁房 或 1200元 /月 的租房补贴 ; 对其他创新创业人才 , 根据当年度公租房申请条件 , 统一纳 入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 同时 , 对 A类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交通出行 对 B、 C、 D类人才 , 给予最 高不 超 过 3万元的车辆上牌补贴 。 2.1.3 主要城市政策对比 中国 主 要城 市 人才 补 贴核 心 政策 汇 总 ( 二 ) 2.1.3人才引进和保障政 策 -中国主要城市人才补贴核心政 策 汇总 资料来源 : 产业研究院整理 省份 人才引进补贴 人才住房补贴 南京 1) 租房补贴 : 全日制高校毕业 , 毕 业 2年内与市内企业签订 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 , 无自有住房 本科 600元 /人 /月 , 研究生 800元 /人 /月 , 博士 2000元 /人 /月 , 累计发放时间不超 过 36个月 。 , 高层次人才可享 受 300万以上购房补贴 , 公积金贷款可最多 达 120万 。 成都 1) 技能补贴 : 初级职业资格证 为 1000/人 , 中级职业资格证 为 1500/人 , 高级职业资格证 为 2000/人 2) 城乡困难户 : 城乡困难户学生获得 1200元 /人的补贴 。 3) 创业扶持 : 毕业 5年内首次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 , 可按项目获得 10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 持续经营 1年以上的 , 按项目再给 予 3000 元的一次性奖励 。 激励产业人才 , 毕 业 5年内在蓉创业的 大学生最高给 予 50万元贷款 。 4) 高层次人才 : 国际顶尖人才 ( 团队 ) 来蓉创新创业 , 给予最 高 1 亿元的综合资助 ; 家来蓉创新 创业 , 或作出 重 大贡 献 的本 土 创新 型 企业 家 、 科 技 人才 , 给予 最 高 300万 元 的资 金 资助 。 。 鼓励用人单位按城市规划与土地出让管理有关规定自建人才公寓 , 提供给本 单位基础人才租住 。 外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 , 可提供青 年人才驿站 , 7天内免费入住 。 保障人才住房 , 租住人才公寓 满 5年可低于市 场价购买 。 济南 1) 租房补贴 : 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 、 硕士研究生 , 按照每 月 1500元 、 1000元的标准连 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 2) 购房补贴 : 对于符合购房条件的全日制博士 、 硕士研究生家庭在济购买 首套住房 , 可分别享受 15万元 、 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安居补贴 。 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本 科 (含 )以上学历毕业生 , 以及驻济科研院所 、 医疗机 构和市属事业 单 位新 引 进的 全 日制 博 士研 究 生 , 可 享受 人 才公 寓 或最 长 3年 租赁住房补贴 , 其中 , 本科 、 硕士研究生 、 博士研究生补贴标准分别为每月 700元 、 1000元 、 1500元 。 符合购房条件的全日制博士 、 硕士研究生家庭在 济购买首套住房 , 可分别享 受 15万 、 10万的一次性购房安居补贴 。 市域范围 内每年筹集不低 于 5000套人才公寓 , 打造 “ 黄河青年人才城 ” , 留济大学毕 业生可按照低于市场 价 20%购买或租赁人才安居房 。 苏州 1)租 房补 贴 : 全 日 制本 科 以上 学 历 , 未 在苏 州 购房 , 享受 本 科 500元 /人 /月 , 研 究 生 800元 /人 /月 , 博 士 900元 /人 /月 , 累计发放时间不超 过 36个月 。 2) 顶尖人才补 贴 ;顶尖人才获得最高 500万购房贴 , 最高 100万贡献奖励 ; 顶尖团队的核心成员最高 250万购房贴 , 最 高 100万贡献奖励 ; 直接入选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 , 给予最 高 12万薪酬补贴 。 1) 顶尖人才可获得最高 500万元的购房补贴 。 2) A类 、 B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 , 最高可放宽至 贷款限额的 4倍 。 C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 , 最高可 放宽至贷款限额 的 2倍 。 2.1.3 主要城市政策对比 中国 主 要城 市 人才 补 贴核 心 政策 汇 总 ( 三 ) 2.1.3人才引进和保障政 策 -中国主要城市人才补贴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