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香港银行业报告.pdf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home.kpmg/cn 2021年香港银行业报告2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目录 引言 概要 ESG 绿色及可持续银行的下一步是加强气候适应力和能力建设 银行未来需提升金融犯罪合规与ESG之间的融合程度 转型 作为监管机构推动的转型的一部分, 更多香港银行将试图采用合规科技解决方案 面对收入和成本压力, 银行正在加速转型, 以适应新形势, 促进新发展 财富 跨境理财通应该成为银行整体数字战略及大湾区战略的一部分 香港作为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和重要通道的地位持续上升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通道的地位 香港与中国内地联系日益紧密, 为香港银行业在内地扩张提供重要机遇 4 6 17 18 21 23 24 26 29 30 32 34 35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3 香港仍是中资银行拓展全球业务的重要跳板 随着增长机会日渐明确, 国际银行正在将其大湾区发展计划付诸行动 监管 管理数字领域的销售行为是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监管重点正转向遏制银行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兴风险 持续不明朗的经济环境、 人工智能的日趋广泛应用, 都要求更健全的模型治理作应对 随着LIBOR停用在即, 银行应加紧为过渡做好准备工作 运营税即将迎来多项修订, 为行业实现流程数字化、 现代化和精简化提供重大机遇 随着巴塞尔协议III改革的临近, 银行应加紧准备工作 财务数据摘要 关于毕马威 联系我们 38 40 42 43 46 50 52 55 58 61 90 91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4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在本年度香港银行业报告中, 我们回顾了2020年香港各大银行的财务业 绩, 并就银行业的前景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在评价2020年香港银行业的业绩表现时, 我们必须考虑新冠疫情的影响。 虽然疫情无疑对香港经济造成了冲击, 但并未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在度 过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后, 香港银行业恢复得不错。 监管机构过去几年为改 善银行业资本水平和流动性所采取的措施, 以及各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 强劲表明, 香港银行业仍然保持着相当的韧性。 根据我们的观察, 香港银 行业的信贷损失未显著增加, 也未有银行需要面对因为资产价格下跌导 致不当行为指控的相关挑战。 尽管如此, 香港银行业2020年的收入有所 下跌, 主要原因是净息差下降, 这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影 响。 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贯穿2021年, 并可能持续至2022年。 值得一提的是, 本报告今年推出了一个新类别虚拟银行, 为33年来首 次。 本报告分析了香港八家虚拟银行的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 并讨论了它 们的增长前景。 现在断言哪些虚拟银行将引领市场尚为时过早, 但是新的 参与者想要吸引客户, 展现出它们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就必须不断改 良和扩大产品与服务。 对它们而言, 未来12个月将极为关键。 本报告还探讨了我们认为未来一年将对香港银行业产生显著影响的四个 重要主题: ESG:香港银行业继续更加重视环境、 社会和治理 (ESG) 事宜, 香港金融管 理局日益鼓励并要求银行将ESG 纳入风险管理框架。 部分银行承诺在业 务中赋予ESG核心地位, 并提供更多利好ESG的产品和服务。 虽然仍有挑 战尚待解决 (例如, 制定统一的全球ESG标准) , 但是未来几年, ESG在银行 业及更广泛的金融服务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将是大势所趋。 转型: 为了降低成本, 改善客户体验, 并提升风险管理与合规, 许多银行多 年来非常重视转型, 而新冠疫情无疑加快了转型落地的步伐。 疫情使得银 行更愿意通过削减经营支出来维持盈利能力, 尤其是在可预见的未来, 利 息收入增长可能非常有限。 引言 马绍辉 (Paul McSheaffrey) 金融服务业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5 此外, 企业和个人客户均希望银行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 更直接地处理服 务请求, 降低服务中的人工成分。 这些都需要银行实施系统和流程转型。 财富: 在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下, 许多银行正在探索如何摆脱对利息收入的 依赖, 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可以赚取服务费的业务活动。 香港银行业正日益 关注亚洲地区的财富管理业务机会。 这并不令人意外, 因为亚洲地区 (特 别是中国内地) 正在创造大量新财富, 中产阶级群体日益壮大。 正如 “十 四五” 规划和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作为国际金融和资产管理中心, 香港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这一领域, 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趋 势: 国际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试图利用香港作为扩张进入中国内地 的跳板; 中资银行正着手在香港设立财富管理子公司; 而新兴的虚拟银行 和财富科技公司则希望为零售投资者提供相关服务。 此外, 即将推出的大 湾区跨境理财通将为香港银行业提供重要机遇。 虽然该计划初期提供的 是面向大众富裕阶层的简单型投资产品, 但如果成功推出, 未来可能推广 至更富裕的阶层, 为银行业提供更多机遇。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通道的地位: 跨境理财通除带来理财业务机遇 外, 还再次肯定了香港作为国际资本进出中国的重要通道的地位。 众多国 际和中资银行看中了香港丰富的人才资源、 多元化的商界和投资者群体 以及公平透明的监管制度, 正在计划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许多国际银行 还继续以香港为起点, 作为在中国内地设立子公司的前奏。 总体而言, 尽管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但香港银行业仍然保持韧性, 且正在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 行业投资正在增加, 多家银行相继宣布计划 增加香港一线员工的人数 (尤其是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 。 然而, 香港银行业的增长有赖于香港整体经济活动的增长, 而后者最终又将取 决于香港的疫苗接种成果, 以及香港向中国内地和世界其他地区开放边 境的速度。 我们希望我们关于2021年香港银行业的视角能使您有所收获, 并期待与 您共同讨论香港银行业的业绩和当前的行业格局。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1 2020年经济概况及2021年展望 第23页, hkeconomy.gov.hk/en/pdf/er_20q4.pdf 2 香港金管局年度报告第5页, hkma.gov.hk/media/eng/publication-and-research/annual-report/2020/AR2020_E. pdf 6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概要 2020年,尽管整体经济充满挑战,但香港银行业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新冠 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加重了香港经济的疲软。香港经济在2020年收缩了 6.1% 1 ,而2019 年的缩幅为1.2%。 香港银行业的整体资产负债表在2020年继续逆势增长。在存款增长的同 时,所有持牌银行的总资产增长8.8%至22.9万亿港元,其中贷款及垫款增长 3.4%。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所有持牌银行在计提减值损失准备前的经营 利润下跌了19.3%,从2019年的2870亿港元降至2020年的2320亿港元,与我 们在2020年香港银行业报告中所做的预测基本一致。我们预计,持续的低 利率环境,叠加上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将继续对2021年香港银行业 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美联储于2020年3月15日将利率下调至0.25%后,联邦基金利率在2020年内始 终处于低位。这影响了所有持牌银行的净息差(2020年下降41个基点)。 获香港金融管理局发牌的八家虚拟银行目前均已在香港开业。 2 尽管这八家虚拟 银行在2020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但它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向香港消费者宣传它 们的价值主张。现在断言哪家虚拟银行将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尚为时过早我 们预计虚拟银行将继续面向客户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一年过后,我们或许可以 更容易判断哪些虚拟银行将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新细分市场脱颖而出。对于新进 入者而言,前方的路不会是一片坦途,因为传统银行已采取反击,为客户提供 了增强型数字产品。这预示着香港零售银行领域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马绍辉 (Paul McSheaffrey) 金融服务业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方海云 香港区中资金融机构主管 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3 分析对象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注册的金融机构。 4 本报告所述的十大本地注册持牌银行是指本地注册持牌银行中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资产最高的十家银行。 5 净息差摘录自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摘录, 或根据年化净利息收 入和计息资产或总资产计算得出, 视可获得的资料而定。 6 恒生银行2020年年报第17页 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57/ar_20/ ar_20_eng.pdf 7 南商银行2020年年报第245页 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60/ar_20/ ar_20.pdf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7 在本报告中,我们分析 3 了香港十大本地注册持牌银行 4 的部分关键指标。对于 某些在香港设有双重法人架构的银行(例如同时设有分支机构和拥有法人地位 的授权机构),我们没有合并此类银行的业绩。我们的分析以报告主体为基 础。 净息差 美联储在2020年3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0.25%,且利率全年保 持不变。香港金管局跟进美联储的步伐,将基准利率由2%下调114个基点至 0.86%。再加上2019年的降息,这导致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 5 低于2019年。 与2019年相比,所有受访持牌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下降了41个基点。2020年,十 大持牌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从2019年的1.71%降至1.38%。所有十大银行的净息 差均有所下降。恒生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银行”)继续在十大银行 中录得最高净息差。 恒生银行的净息差降至1.73%(较2019年下降47个基点),主要原因在于市场 利率走低。 6 在十大持牌银行中,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银行”)的净息 差较2019年的降幅最小(6个基点)。尽管南商银行的客户存款余额在2020 年保持稳定,但存款余额中定期存款的占比从2019年的68%降至2020年的 62%。 7 我们认为,以净息差而言,2021年香港银行业仍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尽管有迹 象表明,美国的通胀压力可能促使美联储加息,但美联储目前对此并未形成共 识。在加息落地之前,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前景可能仍将充满挑战。 净息差 0% 1% 2% 1.5% 1.5% 2.5% 1.73% 1.63% 1.60% 1.48% 1.47% 1.45% 1.21% 1.17% 1.03% 1.04% 恒生银行 星展银行 汇丰银行 东亚银行 南商银行 中信银行 中银香港 工银亚洲 建行亚洲 渣打银行 2020 2019 资料来源:摘录自各银行的财务报表和公告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8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成本 为了监测和提升盈利能力,成本管理仍然是香港银行业2020年关注的重点之 一。2020年,受访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从44.26%上升至50.95%,平均升幅为 6.69%。总经营支出由2019年的2,040亿港元小幅增至2020年的2,050亿港元。 相比之下,2018年至2019年的增幅为130亿港元。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为了 管理盈利能力,香港银行业非常重视削减绝对成本。受访银行的总员工成本较 2019年下降了2.6%。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21年前几个月,汇丰银行、花旗 银行、渣打银行和高盛等多家银行相继宣布计划增加香港一线员工的人数(尤 其是在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 然而,成本控制不足以抵消2020年低利率环境的影响。十大受访银行的总经营 收入下降了11.8%,而总经营支出上升了0.2%。十大银行的加权平均成本收入 比率出现恶化,从2019年的41.2%增至2020年的46.8%。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亚洲”)和渣打银行(香 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银行”)仍然分别是成本收入比率最低和最高 的两家银行。在十大受访银行中,仅有南商银行一家的成本收入比率下降。尽 管环境充满挑战,南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下降了126个基点,主要原因是信 息技术方面的支出下降。2019年,南商银行开发了一套新的线上系统,而该行 在2020年未再次发生这笔费用。 成本收入比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8.04% 29.91% 36.30% 36.61% 40.62% 44.23% 49.78% 50.61% 65.47% 51.78% 工银亚洲 中银香港 南商银行 恒生银行 星展银行 建行亚洲 中信银行 东亚银行 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 2020 2019 资料来源:摘录自各银行的财务报表和公告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8 汇丰银行2020年年报及账目第11页 9 汇丰银行2019年年报及账目第89页 10 渣打银行董事会报告及合并财务报表第52页vpr. 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269/ar_20/ar_20_eng. pdf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9 在十大受访银行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银行”)的 成本收入比率录得最大增幅,从2019年的42.62%上升至2020年的50.61%,原 因在于总经营收入下降。随着市场利率走低,客户存款息差收窄,再投资收益 下滑,进而导致香港银行业净利息收入下降,带动总经营收入同步下降。 8 除净 利息收入下降外,其他经营收入下滑亦是导致总经营收入下降的一个因素,主 要是由于生效中的长期保险业务的现值发生不利变动,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重 估价值下降。 9 渣打银行仍然是唯一一家成本收入比率超过60%的银行。虽然大部分经营支出 投进了零售银行业务,但在所有客户类别中,私人银行业务的成本收入比率最 高,高达78%(尽管较2019年的79%略有下降)。企业和机构银行业务的成本 收入比率最低,为48.96%,较2019年的50.63%有所改善。 10 贷款及垫款 所有受访银行的贷款及垫款总额延续了前几年的增势,增长3.4%,尽管增速低 于2019年的6.4%。 受访银行的贷款及垫款总额由2019年12月31日的100,760亿港元增至2020年底 的104,180亿港元。商业贷款、按揭贷款和于香港境外使用的贷款仍然占贷款组 合的大部分,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达89.3%,较2019年的88%略有增加。于香港 境外使用的贷款和商业贷款仍然是最大的两类贷款。所有贷款产品的余额保持 相对平稳。 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香港”)继续在贷款 市场中领先。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这两家银行占所有受访银行贷款总额的 50。在十大受访银行中,中银香港录得最大增幅。 贷款 0 1,000 5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3,698 1,507 1,097 950 514 470 284 280 198 220 汇丰银行 中银香港 渣打银行 恒生银行 工银亚洲 东亚银行 建行亚洲 中信银行 南商银行 星展银行 2020 2019 资料来源:摘录自各银行的财务报表和公告 十亿港元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11 星展银行2020年年报第41页 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34/ar_20/ar_20_eng.pdf 12 汇丰银行2020年年报及账目第13页 13 中银香港 (控股) 有限公司2020年年报第28页 bochkholdings/2020ar/e101_Fullset.pdf 14 建行亚洲2020年年报 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15/ar_20/ar_20_eng.pdf 减值贷款比率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中银香港 恒生银行 渣打银行 南商银行 汇丰银行 工银亚洲 建行亚洲 星展银行 东亚银行 中信银行 2020 2019 0.27% 0.60% 0.85% 1.52% 0.67% 0.91% 0.97% 1.15% 1.26% 1.65% 资料来源:摘录自各银行的财务报表和公告 10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在十大受访银行中,贷款及垫款总额由89,820亿港元增至92,180亿港元,增长 2.6%,增速较2019年的5.7%有所放缓。十大受访银行中有八家的贷款组合实 现扩张。 在2019年贷款规模收缩后,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展银 行”)在2020年录得最大增幅(按百分比衡量),贷款总额从1,580亿港元增 至1,980亿港元,增幅高达25.2%。这一增长主要受建筑施工行业贷款使用量推 动。 11 汇丰银行的贷款及垫款总额下降1.1%至36,980亿港元。 12 汇丰银行香港业务的 贷款余额总体保持稳定,住宅按揭贷款的增长抵消了商业贷款的下降。中银香 港的贷款及垫款总额增长6.4%至15,070亿港元,主要受益于个人住宅按揭贷款 的增长。 13 2020年,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行亚洲”)的贷 款余额亦出现收缩,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客户贷款下降。 14 新冠疫情对基本经济活动造成了显著影响。然而,随着疫苗接种持续推进,我 们预计,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下半年的经济活动可能上升。经济活动能否 上升或上升多少,最终将取决于香港向中国内地和世界其他地区开放边境的速 度。 信贷质量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15 减值贷款比率按发生减值的贷款及垫款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计算。 16 中银香港 (控股) 有限公司 2020 年年报第 41 页 17 工银亚洲 2020 年年报第 34 页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77/ar_20/ar_20.pdf 18 中信银行2020年年报第14页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40/ar_20/ar_20.pdf 19 汇丰银行 2020 年年报及账目第 40 页 20 2020年经济概况及2021年展望 第23页hkeconomy.gov.hk/en/pdf/er_20q4.pdf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11 2020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受访持牌银行的信贷质量显著恶化。香 港银行业的减值贷款比率 15 恶化21个基点,由0.5%升至0.71%。 在十大受访银行中,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银行“)和中银香 港在2020年分别录得最高和最低的减值贷款比率。截至2020年底,中信银行的 减值贷款比率为1.65%,较2019年的1.2%有所上升。 在十大受访银行中,中银香港2020年减值贷款比率最低。该行通过强化风险 监测与预警机制,降低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业务领域的风险敞口,减少 新增不良贷款,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 16 恒生银行下调了多笔企业贷款的评 级,导致减值贷款比率上升38个基点。 在十大受访银行中,仅工银亚洲的减值贷款比率出现好转(下降13个基点), 信贷质量较2019年有较大改善。该行重视借款人的信誉度,信贷质量保持稳 定。 17 中信银行、建行亚洲及汇丰银行的减值贷款比率均上升逾40个基点。中信银行 的减值贷款余额增加是由于几笔孤立但数额较大的贷款评级下调。 18 建行亚洲 的信贷质量恶化主要是由于减值贷款余额增加,导致减值贷款比率由0.29%升 至1.15%。汇丰银行的减值贷款余额增加主要来自企业及商业贷款。 19 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我们对香港银行业贷款组合的信贷质 量仍然持谨慎态度。2020年4月推出的“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为企业借 款人提供了即时的救济,参与该计划的银行可以预先批核延期至多6个月偿还贷 款本金以及延期90天偿还贸易贷款。该计划后续又延长了一年,将于2021年10 月到期。 金管局预测,2021年香港经济将增长3.5%至5.5%(2020年创下6.1%的纪录 跌幅)。金管局还预测2021年消费物价通胀为1%,低于2020年的1.3%。 20 我 们预计香港银行业将密切关注信贷质量,以避免宏观经济变化引发的进一步冲 击。 我们认为,虽然新冠疫情致使香港经济严重承压,但香港银行业仍旧充满韧 性。当客户在“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到期后恢复正常还款,可能会对减 值贷款造成负面影响(但对减值贷款数据的影响可能要到2021年末或2022年初 才能显现)。尽管如此,根据我们私下与相关银行进行的讨论,利用该计划的 贷款规模不大,因此即使存在一定影响,也不太可能令香港银行业承受巨大压 力。此外,如果2021年边境开放迎来好消息,随着商业活动恢复正常,这将对 香港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我们预期全球经济将在2021年恢复增长。特别是,与 去年相比,中国经济已在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增长。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21 关于虚拟银行财务数据摘要, 参见第XX页 22 credit-to-existing-customers/ 23 12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评估虚拟银行的初步影响和 增长前景 在2019年获颁牌照后,香港的八家虚拟银行于2020年开始营业。由于疫情原 因,开业时未进行大规模造势。虽然这八家虚拟银行中,大多数营业未满一 年,但它们发布的最新财务业绩可以反映它们取得的初步进展以及未来的增 长前景。 意料之中的是,所有虚拟银行均尚未盈利,因为它们当前的重心是在办公场 所、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投资,以及开展营销活动,以扩大客户 群。我们预计,随着客户数量和存款总额增加,虚拟银行的经营收入将逐步 增长,并抵消更多的费用支出。 截至2020年12月,所有虚拟银行的存款总额约为158亿港元,占整个银行 业存款总额的0.11%。众安银行和Mox Bank占所有虚拟银行的存款比重最 大,分别为38%和33%。 贷款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四家虚拟银行向客户提供了垫款,尽管Mox Bank的垫款金额可以忽略不计。众安银行和天星银行在贷款方面领先,分 别向客户提供了6.83亿港元和5.57亿港元的贷款,而平安壹账通银行的贷款 额为7000万港元。 21 我们预计,其他虚拟银行未来一年将着力向客户提供更 多贷款,以通过利息收入增加经营收入。例如在2020年4月,Mox Bank发 行全功能银行卡Mox Card,成为香港第一家推出信用卡服务的虚拟银 行 22 ,而天星银行则在 5月试点推出了企业银行服务。 23 张亦希 金融服务业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图1:香港的虚拟银行 虚拟银行 启动日期 众安银行 2020年3月 天星银行 2020年6月 汇立银行 2020年7月 Livi VB 2020年8月 Mox Bank 2020 年9月 蚂蚁银行 2020年9月 平安壹账通银行 2020年9月 富融银行 2020年12月 税前亏损 0 100 200 300 400 500 蚂蚁银行 平安壹 账通银行 天星银行 富融银行 众安银行 汇立银行 Livi VB Mox Bank 2020 2019 184 232 283 288 352 438 456 172 百万港元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13 增长前景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虚拟银行将继续与传统银行开展价格竞争,以吸引客户 和存款。随着现有客户增加储蓄账户存款,以及潜在客户考虑开设新账户 (可能用作二类电子账户),虚拟银行的存款总额可能将继续稳步增长。有 趣的是,我们认为虚拟银行的目标客户不仅包括年轻一代,还包括更年长的 群体。后者通常有更多的储蓄,而且对虚拟金融服务平台的接受度在逐渐提 高。尽管如此,我们预计虚拟银行的存款总额占整个银行业存款余额的比例 在短期内仍会处于较低水平。 新冠疫情促使银行业加大利用科技的力度,且客户对数字平台和服务的接受 度正在提高,但对虚拟银行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虚拟银 行从零开始搭建了自己的数字基础设施。随着客户对数字平台和服务的了解 不断加深,虚拟银行有机会提供定制的产品以及更优的用户体验来吸引更多 客户。 另一方面,香港的传统银行近年来一直在针对虚拟银行的推出作积极的准 备,而且疫情促使传统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了传统银行与虚拟银行之 间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差距。 因此,为了吸引客户,虚拟银行有必要不断改良和扩大产品与服务。这可能 包括继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存款利率,逐步推出诸如信用卡、贷款和理 财等新产品和服务。此外,虚拟银行可以利用与关键所有者和利益相关方的 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增值福利和促销计划(例如购物折扣和其他衣食住行 方面的优惠)。 由于香港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虚拟银行必须继续扩大产品和服务,方可获 得有别于同行(传统银行和其他虚拟银行)的差异化优势,并积累规模化的 客户和存款。虚拟银行还应更加重视吸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以扩大客户 群体。随着行业格局逐渐演变,虚拟银行应继续加大营销投入,向香港居民 宣传介绍其产品、服务和平台的优势。 客户存款总额 0 2,000 4,000 6,000 众安银行 Mox Bank 天星银行 汇立银行 平安壹 账通银行 蚂蚁银行 富融银行 Livi VB 2020 2019 5,194 1,578 1,105 734 482 325 320 6,037 百万港元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14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预期信用损失 新冠疫情凸显了银行在IFRS 9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方面面临的挑战。在某些情 况下,银行对信用损失的预测过于悲观,而在某些情况下又过于乐观。此类 挑战往往导致银行需要管理层调整来修正疫情暴露的模型缺陷。 在疫情初期,全球银行业根据模型结果计提了大量准备金,而后来随着经济 复苏前景更加乐观,又将准备金转回。截至2020年末,我们未观察到香港银 行业的预期信用损失余额大幅上升。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以第二阶段而 言,我们反而观察到预期信用损失余额减少的现象(图2)。 孟旭 (Michael Monteforte) 金融风险管理咨询 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图2:香港十大本地注册持牌银行预期信用损失分析 香港十大持牌银行第二阶段预期信用损失分析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渣打银行 恒生银行 中银香港 汇丰银行 建行亚洲 东亚银行 南商银行 工银亚洲 中信银行 星展银行 1.40% 1.26% 1.79% 4.77% 1.69% 3.26% 3.27% 4.74% 4.13% 5.51% 香港十大持牌银行预期信用损失分析 0% 0.5% 1.0% 1.5% 2.0% 渣打银行 恒生银行 中银香港 汇丰银行 建行亚洲 东亚银行 南商银行 工银亚洲 中信银行 星展银行 0.5% 0.5% 0.8% 1.6% 0.6% 0.9% 1.0% 1.1% 1.1% 1.8% 预期信用损失 (百分比) 预期信用损失 (百分比) 2020年预期信用损失与第二阶段贷款之比 2019年预期信用损失与第二阶段贷款之比 2020年预期信用损失与贷款总额之比 2019年预期信用损失与贷款总额之比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15 疫情一波接一波引发的不确定性、政府推出的额外支持措施以及疫情对某些 部门造成的经济影响,再加上各地区相继推出疫苗接种计划,给银行的预期 信用损失建模带来挑战。 我们观察到预期信用损失流程和模型在三个主要方面存在问题。在疫情爆发 之初,由于银行无法及时获得与新冠疫情财务影响和借款人偿债能力相关的 信息,模型未能将特定借款人划入第二阶段。其次,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以 及不断变化的经济预测导致模型反应过度,低估/高估了损失。最后,疫情使 得银行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模型验证和重新校准,以在模型中反映最新风险和 经济数据。鉴于上述挑战,银行应注意以下事项: 鉴于经济和信用风险环境快速变化,评估所有预期信用损失风险参数的适 当性; 评估金融工具阶段划分的适当性(阶段划分应反映信用风险的增加,而政 府的政策措施可能掩盖这一点);结合疫情的影响,对借款人/交易对手 (特别是政府和/或监管救济措施取消或到期后将受到影响的借款人/交易 对手)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 鉴于新冠疫情的潜在影响,评估任何证券/抵押品(如适用)估值的适当 性; 评估IFRS 9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所采用的宏观经济预测的及时性、适用性和 合理性;及 根据具体行业进行分析,以识别因新冠疫情而面临风险的领域及行业。 部分银行在2020财年进行了详细的模型验证,发现了不少问题,需采取行动 更新模型;而部分银行则将模型验证推迟,直至经济发展方向和政府救济措 施更加清晰。随着新冠疫情进入第二年,鉴于历史信用风险特征中断,尚未 更新模型的银行将很难继续使用相同的模型。据我们观察,银行在IFRS 9预 期信用损失模型的维护方面既有值得称道的方面,亦有不足之处(图 3)。 频繁更新经济预测 持续监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输入与输出,设置清晰 的阈值 就信用风险进行更高层次的判断 行业分析及子行业分析 对借款人现金流进行尽职调查 信用风险专家更多地参与分析 设计第四个备选的FEG不利情景 批核延期还款并不一定意味着将相关借款人划入第 一阶段 进行更频繁的模型验证 每季度更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关键参数 进行敏感性及假设分析 加大记录需要做出判断的领域以及相关变化 模型治理不清晰;由于模型验证不足,未处理表现 欠佳的模型 长达一年以上未适当重新校准或检测预期信用损失 模型 将高水平的模型风险识别为模型及数据输入错误 仅每年更新一次经济预测 为经济前景分配不合逻辑的概率权重 长达两年以上未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参数进行时点 调整 未针对新冠疫情救助措施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 具体调整 过渡依赖FIRB巴塞尔参数 支持性文件缺失 不当使用实际利率法或未进行适当折现 优点 不足 图3:IFRS 9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维护示例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16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银行应该采取的行动 应对新冠疫情的经验将为银行提供充分的数据,供银行重新开发或重新校准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我们建议银行在短期内考虑以下行动: 进行稳健的模型复核和模型验证,以识别表现不佳的模型; 建立更强大的治理框架,并针对关键判断和控制编制支持性文件; 更频繁地估计输入参数和预期信用损失; 进行“替代性”宏观经济情景分析,纳入更多有关疫情和经济复苏的预 测; 就经济“均值回归”至正常状态所需的时间形成预期; 进行敏感性和假设分析,了解疫情对业务的影响、模型误差,并识别可 能需要建立控制的领域;及 提升模型验证和模型监测流程的自动化水平,做到模型监测流程使用现 成的工具和算法即可运行。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 17 ESG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 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24 绿色及可持续银行业白皮书 , 金管局, 2020年6月, hkma.gov.hk/media/eng/doc/key-information/ guidelines- and-circular/2020/20200630e1a1.pdf 18 | 拥抱变革, 推动增长 绿色及可持续银行的下一步是 加强气候适应力和能力建设 在充满挑战的一年中,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事宜和可持续金融仍然是香港 监管机构和银行业重点关注的领域。虽然监管机构已采取初步措施,使银行为 评估和管理气候风险做好准备,但银行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将ESG融入业务的 各个方面,并为未来培养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