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 资源ID:12145       资源大小:906.90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5 月 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 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 ,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3 项目名称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安昆 联系人 聂唯一 通讯地址 新都区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联系电话 13540867850 传 真 邮政编码 610500 建设地点 石板滩镇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内 立项审批 部 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K7210 房地产开发经营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8703.22 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3955.76 总投资 (万元 ) 10108.6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14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5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计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 一、 项目 概况与任务由来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是由四川现代农业园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成都盛丰农机有限公司、四川昊昇投资有限公司和四川川龙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四家股东共同发起, 于 2011 年 12 月 29 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 1.5 亿元人民币。 公司 主要任务是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是经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农机产业特色园区,选址在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目前已经完成园区规划论证,园区路网骨架基本成型,配套建设、核心功能区打造和入驻项目正加紧推进,已有一拖成都装配基地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位于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内,是四川省 2012 年重点项目,功能定位“以商带产”,打造大农机产业集聚区,以“大农机全产业链聚合、综 合配套服务”为基础,以培育高端农机产业聚集区为导向,以产业链完善带动区域发展,实现园区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西部农机产业发展“引擎”,以金融服务 平台,以弥补西部农机产业核心竞争力缺失为契机。实现大农机产业整合发展,构建 4 西部 大农机产业及其配套产业高地。 本项目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是现代农机展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是农机产业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开端,有助于展销中心后期招商的实现 。因此, 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和迫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及国务院令第 253 号的要求,建设项目应进 行环境影响 评价。为此,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 限公司 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接受委托后,即派有关人员 对该项目进行踏勘和资料 收集,现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 新都 区环境保护局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工程 分为 三 期 进行建设 , 本次环评评价范围 仅 为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工程 一期工程。 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为 房地产开发经营 ,根据 国家发改委 第 21 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2013 年修正) 中 相关规定,本项目建设不属于鼓励、限 制和淘汰类规定的范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本项目属于允许类。 本项目 属于 审批制, 成都市新都区发展和改革局 出具了 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详见附件) 。 综上,本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三 、项目 规划、 选址合理性及外环境相容性分析 1、规划符合性 与新都区石板滩镇规划符合性 根据 成都市新都区规划管理局出具 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10114201320041 号)可知,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同时,根据新都区国土资源局出具的 国有土地使用 证 (新都国用( 2013)第 13924 号) , 可以看出本 项目 所在地地类为其他商服用地。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 符合 新都区 规划要求。 与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 规划符合性 该项目位于 石板滩镇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 内 B 地块南侧 。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是经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农机产业园区,由成都市新都区政府负责建设的 2012 年 5 重点项目, 根据 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 关于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一期)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成环建评 2010471 号),该园规划定位为 : 以“川龙、华龙公司整体入住为基础,引进农机生产相关企业和农机商贸流通为主 的现代工业园区” 本项目 为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 主要建设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配套 办公及 商业用房 。 而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是新都区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振兴四川农机工业”的要求全力策划的重大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承载国内外品牌农机及配件的销售与展示,承接各季西部新农机博览会及商贸洽谈多 项 功能。 因此 , 本项目的建设 符合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园区的 规划 定位。 2、项目与外环境的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 石板滩镇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 内 , 项目 南侧为 25 米宽石木路, 石木路以南 距离本项目 29m 为 四川宏兴厂 ; 西侧 紧邻一栋 5F 综合楼 ( 1#楼) ( 1#楼 地上部分 由吉峰农机公司负责建设,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再以西 为 16 米宽已建道路, 道路以西 21m 为 一栋 3F 办公楼和 四川川龙农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东侧为 16 米宽规划道路 ;道路以东 23m 为 四川元舜磐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项目 北侧 紧邻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二期工程 待建空地 。 由上述描述可知,项目 建设地 周围环境 200m 范围内基本为 企业 ,周围无 集中居民点、 学校 及 医院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 。 同时, 项目西侧的四川川龙农工装备有限公司已于 2013 年 7 月 23 日取得了 农机装备生产线(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新环建评 201389 号),根据其环评报告里的内容可以知道,四川川龙农工装备有限公司主要是进行 轮式拖拉机组装、手扶拖拉机组装、微耕机组装、播种机组装 , 农机装备生产线(二期工程)无零配件的生产,不涉及酸洗磷化、电镀 、喷漆(补漆) 等表面处理 ,并没有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综上所述, 本项目外环境关系简单,不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 3、 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于 四川省成都市 石板滩镇四 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内 , 项目选址已经国土、规划部门批准认可。同时 外环境关系简单, 无明显的环境制约因素 ,项目周边 水、电、气等公用设施齐全, 南侧紧邻石木路, 交通便捷 。 综上所述 , 本 项目用地合法,且符合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和 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 6 规划要求,外环境相对简单,没有明显的环境制约因素。因此,本项目选址于此进行建设是合理可行的。 四 、主要建设内容及 规模 1、项目名称: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2、建设单位 : 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石板滩镇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内 4、建设性质: 新建 5、 项目投资: 本项目 投资为 10108.67 万元 , 其中工程费用 6842.93 万元,占总投资的 67.6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875.19 万 元,占总投资的 28.44%;预备费 390.56 万元,占总投资的 3.86%。 6、 资金来源 :业主自筹。 7、建设内容及规模: ( 1) 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 15151.11 平方米,其中地上五层,建筑面积 8589.14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6561.97 平方米。 ( 2) 建设内容: 一栋 5 层 综合 楼 , 建设后主要 为西部农机产业园 配套的 办公及 商业用房 ; 地下部分 包括车库、仓库和设备 配套 用房 。 并配套建设相应的道路、景观和绿化等。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 插 表 1-1。 表 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技术经济指标 一、 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18703.22 平方米 二、规划总建筑面积 15151.11 平方米 (一 )地上建筑面积 8589.14 平方米 其中: 2#楼(综合楼) 8589.14 平方米 (二 )地下建筑面积 6561.97 平方米 其中: 1、地下机动车库面积 3987.67 平方米 2、仓库面积 1327.69 平方米 3、地下设备用房面积 1246.61 平方米 4、层数 1 层 三、容积率 1.01 7 四、建筑密度 19.27% 五、建筑基底面积 3116.86 平方米 六、机动车位(地下) 91 个 五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为说明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问题,现将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列于 插 表 1-2中。 插 表 1-2 项目组成及主要 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 环境问题 主要项目 建设内容 施工期 营运期 主 体 工 程 地上 部分 本项目 包括 1 栋 5F 的 综合 楼 ( 2#楼) ,建筑面积8589.14m2,建设后主要 为西部农机产业园 配套的 办公及 商业用房。 1F: 设银行分理处 以及 农机、汽车配件交易 ; 2F: 设茶楼、咖啡 等商业 以及省农机、省农机研究所等 入住单位办公用房 ; 35F: 公司 以及农机园管委会、还有其他入住单位办公用房 。 1.施工噪声; 2.扬尘; 3.建筑垃圾、弃土、 生活垃圾; 4.装修废气; 5.施工废水、 生活污水。 废水 、 噪声、固废 、废气 地下 部分 本项目共建设 1 层地下室,建筑面积 6561.97 m2,主要为包括机动车库以及配套的设备用房 。 辅助工程 机动车停车位 全部 位于 负一楼车辆停车位,预计设置 91 个 机动车 停车位 ,建筑面积 3987.67 m2 噪声、尾气 公用工程 供水 系统 市政供水 ,由城市给水干管引入场地两根 2 根 DN200给水管,供给给水及部分室 外消防 。 / 供电 系统 当地电网提供 ,地下室设一 10KV 高压配电房, 同时在地下室设置 低压配电房 、 发电机房 及 弱电 机房。 噪声 柴油发电机 在地下室 设置 1 个发电机房,布置 1 个快速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为消防及一,二级负荷提供备用电源 。 废气 消防 系统 地下室设置储存室内消防水量和自喷消防水量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有效容积 490m 3。同时地下室设置消防水泵、房屋顶消防水箱。 / 通风 系统 地下设置有送风机房和排风机房 噪声、废气 空调 系统 本项目不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商业和办公 均 采用分体式空调 噪声 环保工程 垃圾收 集点 本项目设置垃圾收集点 1 个位于项目东南侧 恶臭 预处 理池 地埋式 预处理池 1 个,位于项目东南 侧绿化带下, 容积 为 50 m3 废水、污泥 8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 环境问题 主要项目 建设内容 施工期 营运期 办公及生活设施 物管用房 在地下室 1 层设置一个无关监控室,面积 295.15m2;在 2#楼 5F 设置一个物业管理房,面积 225.98 m2 废水、噪声、 固废 仓储及 其它 仓库 在地下室 1 层设置一个仓库,用于储藏农机配件等 / 六 、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 项目 位于 石板滩镇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园区内 , 本项目 包括 1 栋 5F 的 综合办公 楼 , 并且 建设 1F 地下室, 项目地块用地呈较规则,项目周围均为农机产业园建设用地,项目用地场地开阔,项目位于整个农机产业园的最南端,靠近石木路。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所处地块周边的市政道路情况, 项目入口拟设置在石木路一侧,项目南北朝向布置,有利与节能和采光,体现紧凑、高效、节能、经济的特点,同时具有分散式布局通风、采光、引入环境景观的优点。 项目用地四周均设置隔离绿化带,起到隔离保护防噪防尘的作用。同时 项目设备用房、 大 部分机动车位置于地下室 ,各设备均 采取了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 ; 地下室通风口排风口位于 综合办公楼 的绿化带处 ;项目设置 1 个垃圾收集点,距综合楼较远,便于生活垃圾的定时处理和清运等特点 ; 本项目地下室设置一个 发电机 房, 发电机 废气经过自带的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的烟道送至楼顶排放, 排口朝向下风向。 综上所述,项目的平面布局合理 。 七、商业布置及功能定位 1、 商业布置 本项目 主要建设 1 栋 5F 的 综合楼( 2#楼),地上总建筑面积 8589.14m2,建设后主要 为西部农机产业园 配套的办公及商业用房 。 其中商业主要布置在 1、 2F, 35F 主要为办公区域。 2、 功能定位 本项目为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建成 后将作为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的 配套 办公楼 及 综合 商业 楼,本项目的拟引入的商业主要是农机配件零售、银行、咖啡厅 及其他污染小,对外环境影响较小的附属用房 。 9 根据与建设单位核实,本项目内不考虑引入餐饮及娱乐项目。 项目拟引进的商业详见下表 1- 3。 插表 1-3 本项目每层功能定位 表 层数 2#楼拟引入 每层 功能定位 一层 设银行分理处以及农机、汽车配件批发零售交易市场 二层 设茶楼、咖啡、以及省农机、省农机研究所这类的入住单位办公用房 三五层 本建设公司、农机园管委会以及其他入住单位办公用房 及其他配套服务用房 3、商业限制 本项目定位为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的配套办公楼及综合商业楼 ,本项目用地属于 商业用地, 因此, 项目内禁止 不得引入生产、实验项目;同时,本项目地下室一层设置了一个仓库,主要是用于农机、汽车配件批发零售交易市场货物的暂存, 因此本环评要求,仓库 内 储存类别不得涉及危化品、易燃易爆品 等物品。 八 、辅助建筑及设施 1、 给水及用量 本项目 采用城市自来水,要求接管处水压不小于 0.25MPa。在地块红线范围内的室外形成环状管网,使本工程的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制定的各项用水定额并经类比分析,项目营运期日最大用水量约为 66.63m3/d。项目的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见插表 1-4。 插 表 1-4 项目日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 用水项目 单位 日最大容量 用水标准 最大日用水量 ( m3) 备注 办公 用房 m2 4827.50 0.008m3/m2·天 38.62 经项目内预处理池处理达到三级标准 后 , 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新都区石板滩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商业用房 m2 3435.66 0.005m3/m2·天 17.18 物管用房 m2 325.98 0.008m3/m2·天 2.61 地下车库冲洗水 m2 3987.67 0.002m3/m2·次 (每十天一次) 0.80 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 绿化用水 m2 3955.76 0.003m3/m2·次 (每十天一次) 1.19 吸收、蒸腾、损耗以后进入雨水管网 10 用水项目 单位 日最大容量 用水标准 最大日用水量 ( m3) 备注 地面道路、地坪等冲洗水 - - - 0.18 未预见水和漏失水 按以上用水量的 10%计 6.06 合计 66.63 2、排水 (1) 本工程排水对象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雨水,采取雨、污分流形式。 (2) 项目最大污水排 放量以用水量的 90%计,最高日污水排放量约 52.57m3/d(不含道路地坪冲洗水、绿化用水等 ) 全年约为 1.99 万 m3/a。 本项目 最高日污水排放量约 52.57m3/d, 按照停留时间 12 小时计, 本项目建设 1 个容积为 50 m3 的预处理池完全可以 满足 项目内的废水处理需求。废水经 预处理池处理后送至新都区 石板滩镇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 ,处理达标后排入 西江河 。 石板滩镇污水处理厂 位于新都 石板滩镇东风村一社, 占地 40 亩,总投资 10108.67万, 污水处理规模为 3000t/d, 采用脱氮除磷的改良型奥贝尔氧化沟处理,污泥经好氧消 化后浓缩脱水外运处理 。 出水 水质 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经处理后的污水排入 西江河 。 本项目位于新都区 石板滩镇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范围内 ,周围市政污水管网已经接通,项目位置位于 石板滩镇污水处理厂 服务范围内 。 因此,项目废水进入 石板滩镇污水处理厂 进行处理是可行的。 ( 3)建筑商业屋面的雨水有组织排放,汇入室外雨水系统后,有雨水管网 统一排放; 道路、地坪冲洗水和绿化用水 经自然蒸发、损耗后进入雨水管网。 3、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由供电系统供给。 八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及 用量 本建设项目主要涉及 综合办公楼 和其它辅助设施的基建工程,主要原辅材料为钢材、水泥、砂石等,工程原辅材料及用量详见插表 1-5。 插 表 1-5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 11 项目 名称 耗量 来源 主要化学成分 主 (辅) 料 施工期 钢材 1800T 外购 Fe 商品混凝土 31800 立方 硅酸盐 外墙涂料 4.1 万平方 - 营运期 - - - 能 源 施工期 电 8500 kwh 市政电网 - 水 5200m3 市政自来水管网 - 营运期 电 512.3 万 kwh/a - - 自来水 19989m3/a 市政自来水管网 - 九 、项目投资 本 项目 为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项目 总投资 10108.67 万元。 十 、 分期开发时序及相互依托关系介绍 西部农机展销 中心 共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 本项目 为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 ,建成后 主要建设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配套的办公及商业用房 ; 而 西部农机展销中心 二期、三期工程,建成后 主要是 作为 承载国内外品牌农机及配件的销售与展示,承接各季西部新农机博览会及商贸洽谈多项功能。 本次仅为一期工程,一期相对其他几期较为独立,不存在依托关系。 同时 本项目 2#楼 西 侧紧邻一栋 5F 综合楼( 1#楼) ( 地上部分由吉峰农机公司负责建设,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 1#楼与本项目的依托关系见下表。 插表 1-6 主要 公辅设施依托关系一览表 楼号 垃圾 房 备用发电机 预处理池 地下室 1# 新建 依托本项目 新建 依托本项目 本项目( 2#)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本项目建设前 该地块为 待建的空地 ,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及环境遗留问题。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 自然环境简况 (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 1、地理位置 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市的都市新区(城北副中心),区域北与德阳市广汉、成都市青白江区毗邻,西与成都市彭州、郫县 紧邻 ,东、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地理坐标介于 103°54'02" 104°16'54",北纬 30°40'40" 30°57'58"之间,距成都市区 16公里,幅员面积 482平方公里。 本项目位于新都区石板滩镇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区内, 项目地理位置附图 1。 2、地形地貌 新都区位于四川 盆地西部,地貌以平原为主,三分之二为平原,三分之一为浅丘,平均海拔 490 米,相对高差 6 米,平均坡度 2 。站址所在地木兰镇属浅丘地带,为平原浅丘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坡度相对较缓,多在 15° 20°。 该区地处成都拗陷带,轴向大致为北 30°,从古生代至今没有发生过褶皱回返,地质构造不发育,未见有断层、褶皱等构造。主要构造为层间裂隙与风化裂隙。近地表处因风化作用较强,风化裂隙发育,呈不规则状,延深不大,多在 2 米以内。裂隙多为泥质充填,分布无规律。该地不具备发生地震地质构造条件,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 400 万),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总的来说,该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河流水系 成都平原覆盖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灌县经 郫县 到成都一线为冲积扇中脊,两侧地势较低, 都江堰 到金堂的蒲阳河 清白江、柏条河 毗河河道长约 100公里,地面坡降平均 2.1 ,金堂方向自然分水。受季风和北部山体屏障的影响,本地区降水较为丰沛,水源补给充分。清白江、毗河的各分水口,多集中在右岸,溪河纵横,奔向东南,反映平坝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沱江分岷江水源的清白江、毗河,汇入沱江,与岷江一起形成双生河流。清白江右岸的锦水河、蟆水河、督桥河,流向基本上与地面径流一致。又龙泉山西侧东山台地发源的西江河山溪水,自南向东北流,反映基岩向成都断陷倾斜的趋势。各河流的径流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夏洪、秋汛等特点。每年 4 6月水量 13 逐渐增加,水位上涨,径流随之增加; 6月开 始进入汛期, 7 8月达到高峰。 10月以后,水位开始下降,汛期也随之结束。 1 4月为枯水期。由于雨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及地形等影响,造成各河流涨落急骤,水位流量过程线呈连续峰型。 清白江 (汉代称湔水 ) 集水面积 301平方公里,安全流量 10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 1250立方米秒。从宝瓶口河底高程 718米引水而下,上游蒲阳河流绕灌、彭山麓,左岸承受各山溪暴雨径流,常出现暴涨暴落的大洪水,汛期洪峰流量 80012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大,含沙量也大,洪后堰口多淤积。河流经火烧堰河边高程 575米,清白江大 桥河边高程 545米,兴隆渡河边高程 532米,三岔渡河边高程 507米,高桥渡河边高程 506米,三邑桥河边高程 497米,流到 新都区 赵镇高程 440米。 锦水河 (南北朝称湔氵臾口 ) 清白江石坝子鱼嘴,左支清白江,右支锦水河。锦水河在清白江右岸的凹岸引水,少进沙,进口高程为 584米。流经来薰桥河边高程 527米,天缘桥河边高程 493米。 蟆水河 从清白江上游右岸平闯口凹岸引水,进水口 前江里有河心洲,随江水挟带的沙石,沿主河槽排往下游,蟆水河多引取清水。平闯口进水河边高程 599米,流经卧龙桥河边高程 536米,蟆水桥河边高程 524米。 毗河 (战国时代称沱 ) 集水面积 174平方公里,安全流量 4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 314立方米秒。上游柏条河,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的地势向东南流,水流被龙泉山余脉所阻,毗河沿凤凰山、天回山、繁阳山、木兰山北麓折向东流,流至金北丘陵与云顶山之间夺路而去,与清白江合流。毗河主要为区间排毗河道,石堤堰上府河口水位高程达到 537米,上游柏条河及徐堰河的洪 水由毗河排泄。毗河流经龙桥河边高程 522米,毗桥河边高程 491米,芶家滩河边高程 481米,流经张庵桥河边高程 476米,瓦窑滩高程 474米。 西江河 (唐代称汝江 ) 上源从龙泉山脉中段西侧山地汇诸山溪水,多年平均流量 4.5立方米秒。北流至新都区石板滩镇河底高程 465 米,东北流注毗河右岸姚渡场上游河边高程 458 米。讯期洪峰高、来势猛、易成灾。 本项目纳污河流为西江河。 4、地下水 成都平原,由于第四纪以来龙门山褶断带继承性的急剧上升,龙泉山褶断带的相对 14 隆起和多期冰川活动,从而使作为平原基底的成都断陷,新都区境 内沉积了厚 25 200米左右的第四系。平坝以第三冰期堆积的冲积泥砂砾卵石层为主。其中清白江以北的清流、利济乡为冰后期近代河流堆积的冲积泥砂砾卵石层。东南缓丘台地上部地层大部为第三冰期堆积的黏土。其中三河乡与成都磨盘山相连的石子岭、回龙山也零星保存了一些第一冰期堆积的黄棕色泥砾。 平坝上部含水层一般埋深在 1 5米。这冲积泥砂砾卵石潜水含水层,在新繁一带厚约 10.2 24.5米,新都附近厚约 12 15米,平均厚度 15米左右。据钻探资料,桂湖镇地下上部含水层厚度 15米左右。平坝地下水上部含水层,变幅 3 4米。 近河变幅小,远河变幅大,丰水期降雨增多,地下水位始终高于河水位,降雨渗入不断地被河水所排泄。枯水季降雨减少,但因地处下游排泄段,有上游地下径流补给,地下水得保持一定的稳定,因此变幅小。而河水回水的影响,仅能限于沿河呈带状。分布面积约 350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达 6.30亿立方米。在清流、利济乡属于冲积砂砾卵石孔隙含水层,平均厚度约 17米,埋深 3米左右,变幅 3米。从 3月开始缓慢上升, 7月达最高水位,翌年 1 3月为最低水位。分布面积 35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 1.071亿立方米。清流、利济乡同处地下水溢出地段, 1954年前泉凼 523口。 平坝下部另一含水层埋深在 40 80米左右,含水层由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含泥砂砾卵石层组成。 台地的黏土层及黄棕色泥砾层,为基本无水或含水微弱的地层,层厚很不均匀,常有基岩露头。基岩上层为砂页岩,下层为砂岩。由于岩层破碎,选择适宜位置,打井 10米深,常可取得裂隙水。该层地下水位随降雨和灌水的增减而有所变化,但变幅甚小。 平坝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 钙。其中有个别地下水,位于古河流牛轭湖相堆积环境,因铁锰含量超标而影响开采饮用。 台地分布白垩系易风化的红 层砂泥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 钙镁。 5、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 新都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 ,绝对最高气温 35.5 ,绝对最低气温 -5.4 。年平均相对湿度 81.5%,无霜期 271天,日照 10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 911.7毫米。 按照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理研究所编中国气候区划 (1959年 ),新都 15 区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累年 (1960 1981年 )平均气温在 16.2 左右;雨量充足,累年平均降水量在 909毫米左右 ;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401.3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 32%;全年太阳总辐射值 94.9千卡 /厘米 ;无霜期长,年平均为 279天。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降温快,多绵阴雨;冬季干燥,多云雾。如以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就是夏、冬季较长,春、秋季较短。 平均气温 区境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也就是由东南随着地势的升高向西北而逐渐略有下降。累年 (1960 1981年 )平均气温在 16.2 左右。西北部高宁、利济、清流等乡为 15.8 ,新繁镇 16 ,桂湖镇 16.2 ,东南石板滩镇 16.4 ,气温高低相差 0.6 。 变化规律 区境气温的年际变化规律,年平均气温为 16.2 ,最高年为 16.8 (1963年 ),最低年为 15.4 (1976年 ),高低相差 1.4 。区境气温的月际变化规律, 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 25.5 , 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 5.4 ,年较差为 20.1 。春季气温上升快,秋季气温下降快,夏季气温变化较小。区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6 ( 1960年 6月),最低为零下 5.4 (1975年 12月 ),极值相差 41.4 ,大多数年份最高在 33 35 之间,最低在零下 3 左右。 积温 区境内 大春作物生长季 (3月 1日 10月 31日 ) 10 的有效积温为 2551.9 ;小春作物生长季( 10月 1日 5月 31日) 3 有效积温为 2279.3 。 地温 区境内年平均地温,地层 0厘米 18.4 、 5厘米 17.9 、 10厘米 18 、 15厘米 18 、20厘米 18.1 。 1965年 7月,区境内地表极端最高温度为 64 ,比气温最高值 36 偏高将近一倍,且时间偏晚一些。 1975年 12月,地表最低温度为零下 7.8 ,比同时出现的气温最低值零下 5.4 还偏低 2.4 。 水温 区境内灌溉用水,引自都江堰岷江分流,岷江 径流来自高寒山地峡谷,主要是降雨,其次是地下水和融雪水的补给,它的特点是温度低。在东流过程中,水温逐渐增高。据 1975 1976年测定资料, 3 10月平均水温,都江堰宝瓶口为 14°C左右,流到区境内高宁乡公毅村为 16 左右,流到新民乡为 17 左右,流到石板滩镇为 19 左右。桂湖镇地下水水温,夏季 22 ,冬季 7 (1983年 )。 霜日与无霜期 区境累年平均无霜期 279天,最长的是 1962年有 303天,最短的是 1980年为 261天。初霜期最早出现在 11月 4日 (1962年 ),终霜期最晚是 4月 1日 (1980年 ), 一般 16 初霜始于 11月 24日,终霜晚于 3月 5日,每年 1月份霜日最多。 此外,区境内春季低温冷害, 3月中旬出现频率为 50%,下旬为 55%, 4月上旬为 23%;秋季低温冷害, 9月上旬出现频度为 14%,中旬为 45%,下旬为 73%。寒潮多出现在 12月至翌年 2月或 3月上中旬。 空间分布 区境累年 (1960 1981年 )平均降水量在 909毫米左右,降水分布与气温相反,随地势升高而增多。从东南到西北增加 139.2毫米左右。地处东南的木兰乡仅 897.8毫米,西北的高宁乡达 1037毫米左右。 年际变化规律 区境累年平均降水量 909毫米,最多为 1409.9毫米 (1961年 ),最少为612毫米 (1969年 )。降水量在 1967年以前,大多数年份在平均值以上。 6、土壤植被 新都区域的土壤,按成土母质划分有白至系沉积物和第四系沉积物两大母质类型。前者在东南台地有零星分布,在该母质上发育的耕作土壤有砖红紫泥水稻土和砖红紫泥土,总面积 14118亩。第四系沉积物发育的土类,分布在青白江以南的广大平坝区,质地以壤质土为主。 新都区原始森林植被资源丰富。但因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早经破坏,由复杂向单纯演变,已发展为水田农业地带。 区境内植被类型,要求温暖湿润、无霜期长的生态环境。主要植被类型有: 农田植被 农作物栽培覆盖率为 63.04%。田间杂草水生有稗子草、三棱草、慈姑草、水案板、四瓣草、剪刀草、水芋荷、鸭舌草、浮萍、牛毛毡、藻草、青苔、鸭儿芹、水牛草;旱生有看麦娘、锯锯藤、麦麦草、蛮油菜、苦猪草、鹅儿肠、面根藤、棉花草、灰灰莱。 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的香樟、楠木;芸香科的柑、橘、橙、柚;木犀科的桂树、女贞;桃金娘科的桉树,常绿阔叶树种组成。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的青 桦木科的桤木, 杨柳科的杨属、柳属,蓝果树科的喜树 (水冬瓜 ),胡桃科的枫杨 (麻柳 ),悬铃木科的法国梧桐,楝科的苦楝,蔷薇科的梅、桃、李、苹果、梨等落叶阔叶树种组成。林内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都是草本。暖性针叶林,主要由杉木、柏木和杉柏科针叶树种组成。暖性竹林,主要由慈竹、白甲竹、斑竹、硬头黄、芦竹组成。 17 缓丘植被 除农作物及稀树外,灌丛主要由黄荆、马桑、刺梨、野枸杞和其他荆棘植物组成;草丛主要由巴茅、马儿秆、丝茅草、山草、刺金瓜和羊齿植物组成。 7、野生动物 区境内大型森林动物早已绝迹。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各大河沿岸及 缓丘地带,尚可见到野兔、野猫、野狗不时出没草丛、灌丛。平坝上喜鹊、乌鸦、山鹧子、鹭鸶、斑鸠、啄木鸟、猫头鹰、鹰鹞在区城文庙、宝光寺、桂湖、 龙藏寺 、东湖,以及城乡一些庙宇、院落、丘垄的大树丛中做巢栖息繁殖。入夏被鸟衔食的泥鳅、黄鳝挂在树枝或落掉树脚下,散发腥臭。鹊噪晴,鸠唤雨。割麦栽秧时节,杜鹃、布谷鸣声,随处可闻。夏秋晨昏,蜻蜓成群在上空盘旋飞翔,觅食蚊虫。黄鸡婆、董鸡在稻田 鸣叫。清秋,雁群过境,多在清白江滨过夜。河溪稻田,游鱼甚多。各类野生益、害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食物链。随着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林栖动物锐减,代之而起的是啮齿类动物繁殖剧增。因家猫数量猛减, 70 年代,造成鼠害。 80 年代中期,野生的林栖动物和家猫的数量回升,鼠害渐减。鹭鸶等鸟类亦回到东湖、龙藏寺树林群栖。 经调查,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无列入国家及地方保护名录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古、大、珍、奇树木分布。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 新都区位于成都市北部,幅员面积 482 平方公里。现辖 11 个镇(新都、新繁、龙桥、清流、斑竹园、马家、新民、军屯、泰兴、木兰、石板滩)和 2 个街道办事处(大丰、三河), 236 个行政村, 86 个社区。 2012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67.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9 万人。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为 34.2 万人;非农业口为 33.4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86 。 2、综合经济 2012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260.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90 亿元,增长 3.8%;第二产业增加值 166.40 亿元,增长 18.7%;第三产业增 加值 76.52 亿元,增长 13.0%。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 6.9: 63.8: 29.3。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160.09 亿元,增长 17.7%,占 GDP 的比重为 6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7.1%。 1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0.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 3.1%,居住类价格下降 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3%,烟酒及用品上涨 3%,衣着类下降 5.6%,交通与通信下降 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 0.1

注意事项

本文(西部农机展销中心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为本站会员(另辟新径)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