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产业变革升级新趋势酝酿新机会.pdf
Table_RightTitle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Table_Title 产业变革升级,新趋势酝酿新机会 Table_IndustryRank 强于大市(维持) Table_ReportType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Table_ReportDate 2021年06月22日 Table_Summary 行业核心观点: 下半年汽车缺芯有望逐渐缓解,随着行业的持续复苏,行业业绩有望 维持高增长,产业变革升级带来的新趋势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自 主零部件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强一线自主乘用车及前瞻性 “新四化”赛道的优质零部件公司。 投资要点: 乘用车持续复苏,行业盈利良好:乘用车受“缺芯”影响,二季度增速 趋缓,而终端消费需求依然保持强劲,随着全球芯片产能向汽车产业倾 斜及国产芯片制造商产能的替代,预计下半年“缺芯”有望逐步缓解, 预计全年乘用车销量2,219.5万辆,同比增长10.0%左右,依然保持较 高增速,其中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再次提升,强一线自主乘用车有望迎来 销量与业绩的双提升。国六标准扰动及订单需求下滑导致重卡有所承 压,轻卡受合规化趋势及城市物流配送需求旺盛的影响,有望维持高景 气周期,总体来看,2021 年汽车总销量有望超预期,而原材料价格的 上涨对行业业绩影响有限,随着销量的提升,行业盈利恢复良好。 把握变革升级,新趋势酝酿新机会:“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 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1)电动化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渗 透率提速,受补贴政策影响减弱、供给优化及市场自发需求向好的影响, 2021 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有望超出年初预期,有望达到 247.3 万辆, 同比增长80.9%,目前市场处于多元竞争状况,但自主品牌具有领先优 势,从双积分考核情况来看,大部分车企存在油耗压力,政策托底“十 四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增长有保障;2)轻量化方面,铝合金渗透 率正当时,底盘与车身轻量化成长空间广阔,预计未来5年传统/新能 源乘用车轻量化底盘市场 CAGR 分别为 25.6%/40.1%,其中新能源汽车 轻量化市场增长潜力更大;3)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渗透,2020年国内搭载 L2 级自动驾驶的乘用车装配率相比去年提升 11pct,且根据车企发布 的新品规划来看,搭载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硬件已提前预装,智能网 联汽车的发展为汽车软、硬件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建议把握前瞻性布 局的优质零部件公司。 投资策略及个股推荐:下半年汽车行业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需要把握 细分高景气领域,建议围绕两方面选股:(1)、整车板块,一线自主乘 用车及轻卡优质标的;(2)、细分领域优质零部件供应商,产业升级新 趋势带来新的高成长机遇,前瞻性布局增量市场的优质零部件公司具有 较高的投资价值,推荐关注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 银轮股份(002126)、保隆科技(603197)、伯特利(603596)、艾可蓝 (300816)。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芯片供应不 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Table_Chart 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聚源,万联证券研究所 Table_ReportList 相关研究 华为鸿蒙2.0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乘势发展 美国将推出电车税收减免新法案,关注电动 车产业链 拜登宣传电车扶持计划,关注电动车产业链 Table_Authors 分析师: 周春林 执业证书编号: S0270518070001 电话: 021-60883486 邮箱: -10% 0% 10% 20% 30% 40% 50% 60% 汽车 沪深300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 业 投 资 策 略 报 告 行 业 研 究 5623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2 页 共 26 页 $start$ 正文目录 1 2021年上半年行情回顾 . 4 1.1 汽车行业指数表现分化 . 4 1.2 估值有所回落,整体依然存在提升空间 . 5 1.3 机构持仓环比下降,建议超配汽车行业 . 6 2 2021年下半年展望:乘用车持续复苏,行业盈利良好 . 7 2.1 “缺芯”有望缓解,总销量有望超预期. 7 2.2 轻卡合规化促进销量增长,重卡增速趋缓 . 9 2.3 原材料涨价影响有限,盈利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 10 3 投资策略:把握变革升级,新趋势酝酿新机会 . 13 3.1 电动化大趋势,渗透率提速 . 13 3.2 轻量化有利于节能减排,铝合金应用有望成为重点 . 15 3.3 智能化、网联化加速渗透,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 18 3.4 产业升级重构价值链,建议把握新增量市场 . 20 3.5 投资策略及个股推荐 . 22 4 风险提示 . 24 图表1: 年初至今汽车行业指数涨幅位列申万28个行业中第16位 . 4 图表2: 汽车细分行业指数涨跌幅(%) . 4 图表3: 汽车主题板块指数涨跌幅(%) . 4 图表4: 汽车行业PE估值回落 . 5 图表5: 汽车行业PB估值依然不高 . 5 图表6: 汽车细分行业PE估值 . 5 图表7: 汽车细分行业PB估值 . 5 图表8: 21Q1公募对汽车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位列行业排名第14位 . 6 图表9: 21Q1公募对汽车行业持仓比例环比下降 . 6 图表10: 21Q1公募对汽车行业持仓明显低配 . 6 图表11: 2018-2021年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辆/月) . 8 图表12: 2018-2021年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辆/月) . 8 图表13: 国内汽车/乘用车销量(万辆) . 8 图表14: 国内汽车/乘用车销量同比 . 8 图表15: 各系别销量份额 . 9 图表16: 各系别销量增速 . 9 图表17: 2018-2021年重卡销量(万辆) . 9 图表18: 2018-2021年重卡月销量(辆) . 9 图表19: 2018-2021年轻卡销量(万辆) . 10 图表20: 2018-2021年轻卡月销量(辆) . 10 图表21: 热轧普通钢材与铝A00价格(元/吨) . 11 图表22: 2008-2021零部件上市公司行业毛利率(%) . 11 图表23: 2019-2021Q1汽车行业季度营收合计(亿元) . 12 图表24: 2019-2021Q1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亿元) . 12 图表25: 汽车行业收入增速(%) . 12 图表26: 汽车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 . 12 图表27: 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月) . 13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3 页 共 26 页 图表28: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 13 图表29: 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结构 . 14 图表30: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各系别销量占比 . 14 图表31: 2017-2020年国内乘用车双积分考核情况 . 14 图表32: 新能源汽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要求最高 . 15 图表33: 荣威Marvel X底盘使用较多的铝合金 . 16 图表34: Model 3车身材料分布 . 16 图表35: 传统乘用车铝合金底盘零部件渗透率 . 17 图表36: 传统乘用车铝合金底盘市场空间(亿元) . 17 图表37: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产量预计(万辆) . 18 图表38: 新能源乘用车铝合金底盘市场空间(亿元) . 18 图表39: 新能源车轻量化市场增长潜力更大 . 18 图表40: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 . 19 图表41: 近年来国内L2级别乘用车装配率 . 20 图表42: 全球自动驾驶汽车产量预测(万辆) . 20 图表43: 全球汽车软件与硬件内容结构占比 . 21 图表44: 汽车软件及其细分市场规模(亿美元) . 21 图表45: 汽车零部件升级变化 . 22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4 页 共 26 页 1 2021年上半年行情回顾 1.1 汽车行业指数表现分化 2021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良好及汽车产销持续复苏,汽车行业指数表现相对较好。 年初至6月8日,汽车(申万)行业指数上涨2.02%,跑赢沪深300指数1.62pct,涨幅 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第16位,其中涨幅靠前的行业分别为钢铁(22.03%)、采掘 (17.19%)、化工(16.57%)、有色金属(13.17%)和银行(11.68%)。从汽车行业细 分板块指数行情来看,各细分板块指数分化较大,其中乘用车、汽车服务等相对表现 较好,如乘用车指数上涨4.53%、汽车服务指数上涨9.73%等,汽车零部件上涨1.08% 表现居中,而商用载客车指数、商用载货指数分别下跌19.78%和0.04%,表现落后沪 深300指数。从汽车主题板块行情来看,板块主题表现高涨,其中新能源汽车、锂电 池、汽车后市场等行业指数均有较大涨幅,年初至6月8日涨幅分别为8.30%、18.20% 和15.13%。 图表1: 年初至今汽车行业指数涨幅位列申万28个行业中第16位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2: 汽车细分行业指数涨跌幅(%) 图表3: 汽车主题板块指数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2.02% -15.0% -10.0%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钢铁 (申万 ) 采掘 (申万 ) 化工 (申万 ) 有色 金属 (申万 ) 银行 (申万 ) 休闲 服务 (申万 ) 综合 (申万 ) 轻工 制造 (申万 ) 医药 生物 (申万 ) 建筑 材料 (申万 ) 纺织 服装 (申万 ) 公用 事业 (申万 ) 食品 饮料 (申万 ) 电气 设备 (申万 ) 建筑 装饰 (申万 ) 汽车 (申万 ) 交通 运输 (申万 ) 电子 (申万 ) 机械 设备 (申万 ) 商业 贸易 (申万 ) 传媒 (申万 ) 房地 产 (申万 ) 计算 机 (申万 ) 农林 牧渔 (申万 ) 通信 (申万 ) 非银 金融 (申万 ) 国防 军工 (申万 ) 家用 电器 (申万 ) 4.53 (0.04) (19.78) 1.08 9.73 4.81 -30.0 -20.0 -10.0 0.0 10.0 20.0 乘用车 商用载货车 商用载客车 汽车零部件 汽车服务 其他交运设备 1.45 8.30 (0.91) 18.20 15.13 特斯拉指数 新能源汽车指数 智能汽车指数 锂电池指数 汽车后市场指数 -5.0 0.0 5.0 10.0 15.0 20.0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5 页 共 26 页 1.2 估值有所回落,整体依然存在提升空间 PE估值回落,PB估值依然偏低。从估值情况来看,年初至6月初汽车行业PE估值明显 回落,年初行业PE估值31.1倍,至6月初行业PE估值下降至24.7倍,PE估值依然高于 行业历史PE均值18.5倍,位于行业历史PE估值区间59%的分位水平;而行业PB估值依 然不高,6月初行业PB估值2.5倍,仅略高于历史PB均值2.3倍。展望下半年,我们认 为随着汽车产销量的上行,行业整体估值依然有提升空间,但细分板块估值分化会相 对加剧。 图表4: 汽车行业PE估值回落 图表5: 汽车行业PB估值依然不高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6: 汽车细分行业PE估值 图表7: 汽车细分行业PB估值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1 1-01 -07 201 2-01 -07 201 3-01 -07 201 4-01 -07 201 5-01 -07 201 6-01 -07 201 7-01 -07 201 8-01 -07 201 9-01 -07 202 0-01 -07 202 1-01 -07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201 1-01 -07 201 2-01 -07 201 3-01 -07 201 4-01 -07 201 5-01 -07 201 6-01 -07 201 7-01 -07 201 8-01 -07 201 9-0 1-07 202 0-01 -07 202 1-0 1-07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汽车 乘用车 商用车 零部件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当前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汽车 乘用车 商用车 零部件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当前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6 页 共 26 页 汽车零部件板块估值性价比较高。从细分行业PE估值情况来看,乘用车板块估值偏高, 目前PE估值为23.2倍,明显高于其历史PE均值15.0倍的水平,而商用车板块估值下降 较多,目前PE估值17.6倍,已降至其历史PE均值16.9倍之下,零部件板块估值为25.0 倍,仅略高于其历史PE均值23.6倍的水平。从细分行业PB估值情况来看,除乘用车PB 估值较高之外,其他均处于历史均值附近,其中乘用车PB估值为2.7倍,明显高于其 历史均值2.0倍的水平,而商用车、零部件板块PB估值分别为2.2倍和2.6倍,接近于 其历史PB均值2.1倍和2.6倍的水平。从估值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零部件板块的性价比 较高,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重塑,相应的汽车零部件估值将会迎来较大的 提升空间。 1.3 机构持仓环比下降,建议超配汽车行业 图表8: 21Q1公募对汽车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位列行业排名第14位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9: 21Q1公募对汽车行业持仓比例环比下降 图表10: 21Q1公募对汽车行业持仓明显低配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1.6%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食品 饮料 医药 生物 电子 电气 设备 化工 银行 家用 电器 机械 设备 休闲 服务 计算 机 有色 金属 非银 金融 传媒 汽车 房地 产 交通 运输 国防 军工 轻工 制造 农林 牧渔 建筑 材料 公用 事业 采掘 通信 综合 建筑 装饰 钢铁 纺织 服装 商业 贸易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持股市值(亿元) 持仓比例 -1.0% -0.8% -0.6% -0.4% -0.2% 0.0% 0.2% 0.4% 0.6% 0.8% 1.0%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持仓比例 标配比例 超低配(右)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7 页 共 26 页 2021Q1公募基金对汽车行业的持仓环比下降,处于明显低配。2021年第一季度末,公 募基金对汽车行业的持仓总市值为390.2亿元,持仓市值占比1.56%,环比去年四季度 末下降0.49个百分点,预计主要由于“缺芯”影响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担忧导致减仓。 我们按汽车行业流通市值占比衡量超低配情况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对汽 车行业处于明显的低配状态,低配比例约0.9个百分点,创近几年来的历史新低。从 公募机构对行业配置横向对比来看,汽车行业的配置比例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 第14位,排名相比去年四季度保持不变,而配置相对靠前的热门行业主要是食品饮料 (16.5%)、医药生物(13.0%)、电子(10.6%)和电气设备(6.6%)等。 个股相对集中,看好乘用车及优质零部件。从公募基金对汽车行业个股持仓偏好情况 来看,对一线乘用车及细分行业高景气、业绩稳健增长的优质零部件相对看好,如福 耀玻璃、比亚迪、中国重汽、潍柴动力、星宇股份等持仓配置较多,其中公募基金对 福耀玻璃重仓占汽车行业的比重高达19.9%。我们认为,随着下半年“缺芯”逐渐缓 解、乘用车销量持续回升及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预计行业投资机会将明显增长,因 此依然建议重点超配汽车行业。 2 2021年下半年展望:乘用车持续复苏,行业盈利良好 2.1 “缺芯”有望缓解,总销量有望超预期 “缺芯”制约汽车产量,预计有望逐步缓解。2021年1-5月汽车销量1,087.5万辆,同 比增长36.6%,一方面在去年疫情的低基数效应下,销量增速较高,另一方面,主要 受“缺芯”影响,汽车销量增速趋缓,其中5月汽车销量212.8万辆,同比增长-3.1%。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全球汽车芯片产能紧缺,影响部分车企供给,尤其是紧缺最为严 重的MCU芯片,直接限制车企产量,根据IHS Markit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将有近100 万辆汽车被迫推迟生产。芯片产能紧缺,主要是去年受疫情影响,芯片厂商大幅减产 及生产线转移至利润更高的消费级芯片上,而去年四季度全球汽车复苏超出预期,各 大车企迅速扩产,导致芯片供需明显错配,叠加今年以来芯片制造巨头接连遭遇不测, 如美国半导体重镇得克萨斯州遭遇罕见暴雪大面积停电、日本瑞萨突发大火等导致 工厂直接停产等。由于芯片从设计到生产周期较长,短期内芯片紧缺难以解决,但随 着全球芯片产能向汽车产业倾斜及国产芯片制造商产能的替代,预计下半年汽车“缺 芯”有望逐步缓解。 从需求情况来看,终端消费需求依然乐观。2021年1-5月乘用车零售销量836.6万辆, 同比增长38.2%,销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表明终端消费需求恢复相对较好,其中 5月乘用车零售销量162.6万辆,同比增长1.1%,而5月乘用车生产量、批发销量分别 为156.5万辆、161.1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3%、-1.8%,均表现下滑,在芯片紧缺 最为严重的二季度及传统消费淡季,销量依然保持正增长且批发销量大于生产的倒 挂现象,进一步表明国内乘用车终端消费潜力较好。随着下半年芯片产能缓解、新车 供给的进一步增加,预计汽车总销量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全年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 2,733.6万辆,同比增长8.0%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2,219.5万辆,同比增长10.0%左 右。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8 页 共 26 页 图表11: 2018-2021年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辆/月) 图表12: 2018-2021年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辆/月) 资料来源:乘联会,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乘联会,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13: 国内汽车/乘用车销量(万辆) 图表14: 国内汽车/乘用车销量同比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从各大车企产销情况来看,自主品牌恢复较为迅速,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21年1-5 月自主/德系/美系/日系销量增速分别为50.4%/29.7%/49.6%/33.9%,其中自主品牌增 速领先,市场份额相对去年全年相应提升2.1个百分点至37.8%,而日系、德系相对去 年全年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美系略微提升0.3个百分点。历经2年自 主品牌市场份额下滑之后,自主品牌今年以来表现逆袭,预计主要是在电动智能化大 浪潮趋势下,自主品牌凭借本土电动、智能产品特点抢占市场先机,可从今年上海车 展中自主车型表现比合资车型火热中可进一步印证,因此我们依然建议关注强一线 自主品牌的投资机会。 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汽车销量 乘用车销量 -20.0% -10.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汽车销量 乘用车销量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9 页 共 26 页 图表15: 各系别销量份额 图表16: 各系别销量增速 资料来源:乘联会,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乘联会,万联证券研究所 2.2 轻卡合规化促进销量增长,重卡增速趋缓 上半年货车延续高增长。2021年1-5月,货车销量223.2万辆,同比增长30.9%,其中 重卡、轻卡分别销量88.7万辆和101.1万辆,同比分别为37.6%和32.5%,货车高景气 延续的主要原因在于:1)国三燃油车加速淘汰,置换需求上升;2)地方超载整顿趋 严,货车运力下降导致新增需求量提升;3)国内经济恢复明显,基建、房地产投资 增速回升,物流需求保持旺盛促进货车需求增加;4)2021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将全 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预计部分国五车型存在抢装。 从单月销量情况来看,重卡销量增速开始放缓,2021年4、5月重卡销量增速分别为 1.0%、-9.5%,相比一季度增速明显放缓,传统开工淡季导致订单及需求量持续下滑, 且行业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另外存在国六标准的扰动因素,预计下半年重卡销量有所 承压,全年重卡销量预计14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13%。轻卡方面,“大吨小标”持 续治理之后,蓝牌轻卡合规化趋势明显,国内经济恢复良好,城市物流配送需求旺盛 保障轻卡需求稳定,蓝牌轻卡合规化之后,轻卡运力明显下降,进一步提升轻卡需求 量及保有量中枢,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在合规整治后的轻卡销量依然维持219.7 万辆的水平,同比增长16.6%。我们认为轻卡在政策驱动下有望复制重卡的高景气周 期,预计2021年轻卡销量有望达到241.6万辆,同比增长约10%,另外国六标准下,轻 卡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轻卡产品实力较强的头部企业将直接受益,因此建议关注 轻卡合规化带来的趋势性机会。 图表17: 2018-2021年重卡销量(万辆) 图表18: 2018-2021年重卡月销量(辆)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1-5 自主 日系 美系 韩系 法系 德系 其他 -80.0% -60.0% -40.0% -20.0% 0.0% 20.0% 40.0% 60.0% 自主 日系 美系 韩系 法系 德系 其他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1-5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0 页 共 26 页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19: 2018-2021年轻卡销量(万辆) 图表20: 2018-2021年轻卡月销量(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2.3 原材料涨价影响有限,盈利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整车厂对汽车供应链要求较高,一般相同零部件有数家供应商,且在产业链中保持较 高的定价主动权,可通过上下游价格的调整来转移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因此原材料价 格的上涨对整车厂的盈利影响不明显。而对于零部件厂商来说,由于价格谈判间隔较 长,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模不大、议价能力 不强的中小零部件厂商的毛利率,但根据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来看,其影响的 程度也相对有限。 我们统计了2008年-2021年以来申万汽车行业零部件毛利率情况,根据长江有色铝A00 平均价及钢材热轧普通薄板现货价格来分析钢、铝等涨价对零部件行业毛利率的影 响,如下: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1-5 销量 同比 -100.0% -50.0% 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201 8-1 201 8-5 201 8-9 201 9-1 201 9-5 201 9-9 202 0-1 202 0-5 202 0-9 202 1-1 202 1-5 销量 同比 -5.0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 50 100 150 200 25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1-5 销量 同比 -100.0% -50.0% 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201 8-1 201 8-5 201 8-9 201 9-1 201 9-5 201 9-9 202 0-1 202 0-5 202 0-9 202 1-1 202 1-5 销量 同比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1 页 共 26 页 1)2008Q4-2010Q2期间钢、铝价格基本处于上涨趋势,其中热轧钢材由最低3,609元 /吨涨至最高5,055元/吨,涨幅高达71.4%,铝A00价格由最低10,120元/吨涨至最高 17,380元/吨,涨幅高达71.7%,但期间零部件行业的毛利率并不是单边下行,甚至2009 年Q1-2009Q4期间零部件行业毛利率上涨,由18.8%上涨至22.0%,主要由于期间汽车 产销量大幅上涨所致。 2)2016Q1-2017Q4期间钢、铝价格基本处于上涨趋势,其中热轧钢材由最低2,272元 /吨上涨至最高4,387元/吨,涨幅93.1%,铝A00由最低10,720元/吨上涨至最高16,260 元/吨,涨幅51.7%,但期间零部件行业毛利率由2016Q1的19.82%上涨至2017Q4的 21.01%,同样由于期间乘用车实施购置税优惠,导致产销量高增长所致。 3)2020Q2-2021Q2期间钢、铝价格基本处于上涨趋势,其中热轧钢材由最低3,756元 /吨上涨至最高5,876/吨,涨幅56.4%,铝A00由最低11,560元/吨上涨至最高19,810元 /吨,涨幅71.4%,但期间零部件行业毛利率保持在18.5%-18.8%之间平稳波动,钢、 率价格的上涨对零部件行业毛利率并不显著,预计主要由于期间汽车销量的温和复 苏有关。 由此可知,在行业景气度上行过程中,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零部件行业的毛利率影响 不大,而根据我们预计下半年国内汽车行业依然处于持续复苏状态,因此,期间原材 料价格的上涨对行业盈利影响相对有限。 图表21: 热轧普通钢材与铝A00价格(元/吨) 图表22: 2008-2021零部件上市公司行业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从盈利情况来看,汽车行业盈利恢复良好。我们根据WIND申万汽车行业分类统计, 2020年汽车行业实现营业总合计27,258.4亿元,同比增长-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合计696.29亿元,同比增长-1.35%。2021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实现营业总 收入合计7,637.2亿元,同比增长6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 比增长515.1%,主要是受去年疫情低基数影响,实际上2021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 较2019年一季度具有明显的增长,即表明行业复苏较为明显。 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长江有色市场:平均价:铝:A00 现货价:热轧普通薄板:3mm:全国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00 8Q1 200 9Q1 201 0Q1 201 1Q1 201 2Q1 201 3Q1 201 4Q1 201 5Q1 201 6Q1 201 7Q1 201 8Q1 201 9Q1 202 0Q1 202 1Q1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2 页 共 26 页 图表23: 2019-2021Q1汽车行业季度营收合计(亿元) 图表24: 2019-2021Q1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亿元)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具体到细分板块来看,2021年一季度乘用车、货车及零部件板块表现较好。2021年一 季度,乘用车/货车/客车/零部件板块营收同比分别为81.8%/99.3%/21.1%/50.1%,主 要是受去年疫情低基数及乘用车、货车等良好增长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同比分别为18,065.1%/ 11,532.2%/ 54.5%/ 151.5%,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幅高于营 收主要是去年部分上市公司亏损较为严重而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所致。 图表25: 汽车行业收入增速(%) 板块 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汽车行业 -33.1 5.7 14.2 4.2 69.7 整车 -39.7 10.5 11.9 2.3 81.9 乘用车 -40.6 8.3 9.9 0.2 81.8 商用载货车 -31.6 49.3 65.7 35.1 99.3 商用载客车 -38.4 -29.0 -33.2 -6.9 21.1 汽车零部件 -20.7 1.0 20.4 7.6 50.1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26: 汽车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 板块 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汽车行业 -81.2 30.1 58.8 20.7 515.1 整车 -105.6 61.5 77.8 -12.3 3,502.6 乘用车 -101.7 62.2 87.7 -14.0 18,065.1 商用载货车 -102.5 114.8 187.8 51.7 11,532.2 商用载客车 -249.5 -36.4 -60.0 -37.7 54.5 汽车零部件 -51.1 -10.4 34.8 91.5 151.5 资料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0,000.0 Q1 Q2 Q3 Q4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Q1 Q2 Q3 Q4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3 页 共 26 页 3 投资策略:把握变革升级,新趋势酝酿新机会 “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燃油车向新 能源汽车的转变是能源革命的体现及低碳化发展的必然,当前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上, 智能化、网联化特点更加鲜明,全球迎来电动智能网联大时代。另外,无论传统燃油 车及新能源汽车均需要轻量化技术进行节能减排,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其轻量化能够 大幅提升续航里程,应用将更加广泛。 3.1 电动化大趋势,渗透率提速 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有望超预期,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贡献主要增量。根据中汽协数据, 2021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6.7万辆和95.0万辆,同比分别为224.0%和 224.2%,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8.7%,1-5月的总销量已达到去年全年的69.5%,除 了去年低基数影响之外,更多的是今年补贴退坡影响减弱及市场自发需求的向好,在 自主、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产品力持续提升背景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更加认可,其中 新能源乘用车贡献绝大部分增量,1-5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9.8万辆,同比增长240.5%, 新能源商用车5.2万辆,同比增长76.5%。在双积分政策及产品供给持续发力趋势下, 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出年初预期,销量预计有望达到247.3万辆,同比增 长80.9%,其中下半年销量预计达到132.7万辆,同比增长36.2%。 图表27: 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月) 图表28: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汽协,万联证券研究所 中大型与紧凑型占比提升,自主、外资、合资、新造车势力多元化竞争。从销量结构 上来看,纯电动乘用车中大型与紧凑型增长表现良好,其中A00级明显恢复,2021年 1-5月A00级乘用车销量占比提升至37%,相比去年全年提升5个百分点,B级销量占比 分别为29%,相比去年全年分别提升7个百分点,而A0/A/C级占比分别为11%/22%/2%,其 -200.0% -100.0% 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0 5 10 15 20 25 3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年同比 21年同比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1,600,000 201 5-01 201 5-08 201 6-03 201 6-10 201 7-05 201 7-12 201 8-07 201 9-02 201 9-09 202 0-04 202 0-11 销量 渗透率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4 页 共 26 页 中A级占比相比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从各系别销量情况来看,自主品牌占据国内新 能源乘用车主要市场,2021年1-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58.9%,新造车势力销量 占比14.6%,而主流合资销量占比仅7.3%,自主暂时领先合资品牌,但随着外资、合 资及新造车势力车型供给的增加,预计竞争加剧。外资品牌中特斯拉表现优秀,国内 销量12.9万辆,销量占比15.1%,国内新造车势力同样表现亮眼,市场份额高达14.6%。 图表29: 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结构 图表30: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各系别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乘联会,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乘联会,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31: 2017-2020年国内乘用车双积分考核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万联证券研究所 积分考核压力较大,政策托底“十四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增长有保障。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