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面面观——结构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拥有相对比较优势.pdf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 宏观 报告原因: 专题 报告 人口面面观 结构 和 区域 的 不均衡发展 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 拥有 相对比较优势 2021 年 6 月 8 日 宏观 研究 /区域 经济研究 分析师:郭瑞 执业登记编码 : S0760514050002 邮箱: 分析师: 李淑芳 执业登记编码 : S0760518100001 邮箱: 研究助理 : 邵彦琪 邮箱: 地址: 太原市府西街 69 号国贸中心 A 座 28 层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中海国际中 心 7 层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人口结构分析 全国人口突破 14 亿人次,年平均增速仅为 5.3%,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 重占到 13.5%,全国整体即将步入老龄社会。本个十年内,我国人口继续 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将持续面临人口长 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但是也要注意到本次人口统计显示出来的积极的因素, 即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升,大学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大幅增加, 以及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区域人口结构分析 分省份来看,全国人口仍然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特点。人口从内陆中 部和东北部地区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本个十年内东部地区人口所 占比重大幅增加。山西省面临着人口逐步流出,本个十年内人口净流出的 境况 。 全国人口不均衡分布,人口大部分向东部地区流动。 分区域看,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2.15pct,中部地 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0.79pct,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0.22pct,东北地 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1.20pct。人口流动区域化明显,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 人口占比增加,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比下降。更多的人口从 内陆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短期内这种趋势仍会 持续。 广东及山东人口已超 1亿人次。 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 1亿人的省份 有 2个,分别是广东和山东 ;在 5000万人至 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 9个 ;在 1000万人至 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 17个;少于 1000万人的省份有 3个 。 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 35.09%。六个省份 人口净流出。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31个省份中,有 25个 省份人口增加。有 6 个省份人口减少,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 省、山西省、甘肃省、内蒙古省,东北三省人口大幅流出。 12个省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 14%。 31个省份中, 15 59 岁人口比重在 65%以上的省份有 13个,在 60% 65%之间的省份 有 15个, 在 60%以下的省份有 3个。除西藏外,其他 30 个省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 口比重均超过 7%,这也证明了我国整体处于老龄化社会。山西省 65 岁及 以上人口比重为 12.9%,低于全国比例 0.6pct。除了东北三省外,重庆、四 川、上海、江苏四个省市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在 16%以上,老年人口占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2 比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重庆占比高达 17%。 31个省份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 呈现绝对领先的情况, 尤其是北京市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 42, 拥有绝对优势。山西省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位于第 8 位,有较大 优势。 山西人口结构分析 过去十年间,山西省人口减少 80余万人,成为少数的人口流出的省份 之一。但是,也要注意到一些积极因素,即山西省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 12.9%,这一比例低于全国比例,而且山西省人口受教育年限 10.5 年,位 于全国第四位,拥有大学程度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为 17.4%,位于全国第八 。 具体分析山西省内十一个市,太原仍然是全省最有活力与潜力的城市, 而在各项统计中忻州、朔州、吕梁等地区都远远落后。 未来山西省的发展, 一是要发挥太原市的领头羊作用,集中力量以太原市的发展牵引山西省的 发展,形成省 会城市的辐射作用;二是要,保持均衡发展,关注忻州、朔 州等晋北地区发展 。 截至 2020年 11 月 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 34,915,616人,与 2010年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5,712,111人相比,十年间减少 796495人,减少 2.23%, 年平均增长率为 -0.23%。 在本次人口普查中,除去东北三省外,山西省为 人口减少最多的省份,在十年间减少了 80余万人。太原及晋中市人口稳步 增加。 与 2010年人口普查比较,人口比重上升的一共有 2个,分别是太原 市、晋中市。 本个十年内,山西省整体老龄人口比重大幅上升,全省 65岁及以上人 口比重显著上升,而 15-64 岁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这一现象与全国的现象 保持了一致。 全省 11 个市中,太原市仍具有年龄优势,而忻州市已面临深 度老龄境况。 忻州市、阳泉市、大同市、晋城市、运城市 5个市 65岁及以 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 13%。其中,忻州市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 15%。 本个十年内山西省高学历人口大幅增长。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 查相比,每 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8,721人增加为 17,358人; 全 省 11 个市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 11 年以上仅有太原市,平均受教育年限 在 10 年至 11 年之 间的共有 8 个市,分别是晋城市、晋中市、阳泉市、运 城市、长治市、临汾市、大同市、朔州市。 与全国城镇化率相比,山西省城镇化率还有增长空间。 全省常住人口 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21,831,494人,占 62.5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13,084,122人,占 37.47%。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 增加 4,670,950 人,乡村人口减少 5,467,445 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 14.48 个百分点。较全国城镇化率 63.89还有 1.36个百分点的空间。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3 目录 1、全国人口结构分析 . 6 1.1本个十年内人口总体低速增长 . 6 1.2性别比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有所放缓 . 6 1.3老龄社会的到来与应对 . 7 1.3.1 我国整体即将步入老龄社会 . 7 1.3.2 顶层设计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 . 9 1.4高学历人口比重大幅上升 . 9 1.5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仍有提高空间 . 10 2、区域人口结构分析 . 11 2.1人口向东部地区逐步流动,山西省人口净流 出 . 11 2.2 12 个省市已处于老龄社会,山西省老龄化率 12.9%. 12 2.3北上高学历人口比重拥有绝对优势 . 13 3、山西人口结构分析 . 15 3.1总体人口净流出,太原市人口增加 . 15 3.2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 . 16 3.3山西省整体老龄人口比重大幅上升 . 17 3.4山西省高学历人口比重排名前列 . 18 3.5山西省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9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4 图表目录 图 1: 本个十年内,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 6 图 2: 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比逐渐下降 . 7 图 3: 人口性别比逐渐下降 . 7 图 4: 2000 年后,男性人口增速下降较 大 . 7 图 5: 2000 年后,女性人口增速较快下降 . 7 图 6: 2010 年及 2020年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 . 8 图 7: 我国整体即将步入老龄社会 . 8 图 8: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幅增加 . 8 图 9: 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大幅增加 . 10 图 10:城镇化率逐步上升,且上升速度有所加快 . 10 图 11: 东部地区人 口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 11 图 12: 广东和山东人口超过一亿人次 . 12 图 14: 重庆、四川、上海、江苏面临深度老龄社会 . 13 图 15: 北京高 学历人口比重拥有绝对优势 . 13 图 16: 2020 年各省份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4 图 17: 2010 年各省份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4 图 18:山西省人口增速逐步下行,至本个十年已变为 负增速 . 15 图 19:全省 仅太原及晋中人口比重增长 . 16 图 20:山西省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 . 16 图 21: 吕梁、朔州、忻州等等地区人口性别比较高 . 16 图 22: 本个十 年内,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幅增加而 15-64岁人口比重大幅下降 . 17 图 23: 忻州市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全省最高 . 18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5 图 24: 太原市高学历人口比重排名领先 . 18 图 25: 2020 年各市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9 图 26: 2010年各市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9 图 27:山西省城镇化率逐步上升,且上升速度有所加 快 . 19 表 1:本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龄划分 . 8 表 2:本次人口普查,山西省人口年龄划分 . 17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6 1、 全国 人口结构分析 5 月 1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 , 5 月 26 日以来,各省市也相继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本次人口统计显示 出 , 全国人口突破 14亿人次,年平均增速仅为 5.3%,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到 13.5%, 全国整体即将步入老龄社会。本个十年内,我国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未来 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 但是也要注意到 本次人口统计显示出来的积极的因素,即 全国 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升,大学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口 比重大幅 增加 ,以及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的 提升空间 。 1.1本个十年内 人口 总体低速增长 本个十年内,全国人口低速增长。 截至 2020年 11 月 1日, 普查登记的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411,778,724人(不包括港澳台),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339,724,852人 相比,增加 72,053,872 人,增长 5.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 年平均 增速在 1990 年人口普查之后呈现 逐步下降趋势, 2000 年后年平均增速保持在 1%以下 , 第二个十年比第一个十年人口增速降低了 0.04pct。 人口增长放缓受到多方面影响, 虽然 “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促进 了 出生人口出现阶 段性回升,但当前整体来看对生育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 图 1: 本个十年内,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1.2性别 比 继续下降,但 下降 速度有所放缓 本个十年内,全国人口性别比基本保持不变。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723,339,956 人,占 51.24%; 女性人口为 688,438,768人,占 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以下均如此定 义 )为 105.07,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持平。 1.43 2.09 1.48 1.11 0.57 0.53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总人口 复合增速 (右 ) 万人 %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7 图 2: 历次人口普查,人口 性别比逐渐下降 图 3: 人口 性别比逐渐下降 资料来源: 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4: 2000 年后,男性人口增速下降较大 图 5: 2000 年后,女性人口增速较快下降 资料来源: 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1.3老龄社会 的到来与应对 1.3.1我国整体即将步入老龄社会 本个十年内,全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显著上升而 15-64 岁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全国人口中, 0 14 岁人口为 253,383,938 人,占 17.95%; 15 59 岁人口为 894,376,020 人,占 63.35%;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18,766人,占 18.70%,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35,280人,占 13.50%。 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相比, 0 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1.35个百分点, 15 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79个百分点, 60岁及以 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44 个百分点,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4.63 个百分点。 2020 年与 2010 年相比较, 15-64 岁人口比重显著下降,而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显著上升,这是老龄社会的显著标志。 另一方面,历 次人口普查呈现出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越来越大, 0-14岁人口占比越来越小的趋势,但是本次人口普查显 105.0 105.5 106.0 106.5 107.0 107.5 108.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0% 20% 40% 60% 80% 1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男性总人口 女性总人口 1.34 2.11 1.50 1.12 0.50 0.52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男性总人口 复合增速 (右 ) 万人 % 1.52 2.07 1.46 1.10 0.64 0.53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女性总人口 复合增速 (右 ) 万人 %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8 示, 0-14岁人口比例开始微幅上升。 表 1: 本次人口普查 , 全国 人口年龄 划分 年龄 人口数 (人 ) 比重 (%) 总计 1,411,778,724 100.00 1-14 岁 253,383,938 17.95 15-59 岁 894,376,020 63.35 60 岁及以上 264,018,766 18.7 其中: 65 岁及以上 190,635,280 13.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6: 2010 年及 2020 年人口普查年龄结构 变化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7: 我国整体即将步入老龄社会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8: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幅增加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9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根据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60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 10%,或者 65 岁及以上的 人口比例达到 7%以上,即可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 14%即可被称为老龄社会;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 20%,则可被称为过度老龄社会。 2000 年人口普查,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 例为 6.96%,已经处于老龄化边界; 2010年人口普查,中国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 8.87%,中国已经处于 老龄化社会;本次 2020年人口普查,中国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 13.5%,中国整体已经即将步入老龄社会。 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随 着 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快的一段时间。 1.3.2顶层设计 积极应对 老龄 化 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都具有深远影响。 而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会显著影响 未来 我国人口政策 的制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已出台多项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及 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 201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应对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 指出要 主动布局加强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要积极构建为老 服务供给体系,最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在 十四五规划 中,也 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 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 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5 月 31 日召 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审议 了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 强调要 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 。 1.4高学历人口比重大幅上升 本个十年内,全国高学历人口比重大幅增加 ,增长超 6 个百分点 。 全国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 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18,360,767人 ,占比 15.47%;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13,005,258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0 人 ,占比 15.09%;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487,163,489 人 ,占比 34.51%;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349,658,828 人 ,占比 24.77%。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高学历人口占比上升较多,主要表现 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大幅升高。其中, 每 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8,930人上升为 15,467人; 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4,032 人上升为 15,088 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 38,788 人下降为 34,507 人;拥 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 26,779人下降为 24,767人。 按照各种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计算平均数。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国人口中,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由 9.08年提高至 9.91年。 图 9: 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大幅增加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1.5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仍有提高空间 本个十年内,全国城镇化率进一步加大 ,比重上升了 14.21pct。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01,991,162人,占 63.89%( 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09,787,562人, 占 36.11%。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236,415,856人,乡村人口减少 164,361,984 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了 14.21pct,与 2000-2010 年相比,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快 。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 10 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 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至 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5%。而且 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来看, 一个国家城镇化率在 30%70%之间是城镇化速度比较快的一个时期,中国现在城镇化率是在 63.89%,还处 在较快发展区间。 图 10:城镇化率逐步上升,且上升速度有所加快 0% 20% 40% 60% 80% 100%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小学比例 初中比例 高中和中专比例 大专及以上比例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1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2、 区域人口结构分析 分省份来看, 全国人口仍然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特点。 人口从内陆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往东部发达地区 迁移、流动, 本个十年内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大幅增加 。 山西省 面临着人口逐步流出 , 本个十年内人口 净流出的境况 ,但是另一方面,山西 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及高学历人才仍位于前列,未来更要注重人才的 高质量引进 。 2.1人口向东部地区逐步流动 ,山西省人口净流出 全国人口不均衡分布,人口大部分向东部地区流动。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人口为 563,717,119 人,占 39.93%;中部地区人口为 364,694,362人,占 25.83%;西部地区人口为 382,852,295人,占 27.12%;东北地 区人口为 98,514,948人,占 6.98%。 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2.15pct, 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0.79pct,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0.22pct,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1.20pct。 人口流动区域化明显,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比增加,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比下降。更 多的人口从内陆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短 期内这种趋势仍会持续。 图 11: 东部地区人口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13.00 18.30 20.91 26.44 36.22 49.68 63.89 0 20 40 60 8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右 ) (万人 ) (%)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2 广东及山东人口已超 1亿人次。 31个省份 中, 人口超过 1亿人的省份有 2个,分别是广东和山东; 在 5000万人至 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 9个, 分别是河南、江苏、四川、河北、湖南、浙江、安徽、湖北、广西, 其中河南人口也即将超过 1亿人; 在 1000万人至 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 17个,分别是云南、江西、辽宁、 福建、陕西、贵州、山西、重庆、黑龙江、新疆、甘肃、上海、吉林、内蒙古、北京、天津、海南; 少于 1000 万人的省份有 3个 ,分别是宁夏、青海和西藏 。 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为 35.09%。 六个省份人口净流出。 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31 个省份中,有 25 个省份人口增加。人 口增长较多的 5 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 21,709,378 人、 10,140,697 人、 6,088,113人、 5,734,388人、 5,341,952人。 有 6个省份人口减少,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 西省、甘肃省、内蒙古省, 分别减少 6,466,043 人、 3,390,906 人、 1,217,596 人、 855,038 人、 568,914 人、 601,782人,东北 三省人口大幅流出。 图 12: 广东和山东人口超过一亿人次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2.2 12个省市已处于老龄社会 ,山西省老龄化率 12.9% 12个省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 14%。 31个省份中, 15 59岁人口比重在 65%以上的省份有 13个,在 60% 65%之间的省份有 15个,在 60%以下的省份有 3个。除西藏外,其他 30个省份 65岁及以 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 7%, 这也证明了我国整体处于老龄化社会。 其中, 12个省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比重超过 14%,分别是辽宁、重庆、四川、上海、江苏、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湖南、天津、湖北。 山西省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 12.9%,低于全国比例 0.6pct。 除了东 北 三省外, 重庆、四川、上海、江苏四个省市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在 16%以上,老年人口占 比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重庆占比高达 17%。值得注意的是,上海 2020 年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对缓解老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3 龄化程度将有一定积极作用, 未来其他省份也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 图 14: 重庆、四川、上海、江苏面临深度老龄社会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2.3北上高学历人口比重拥有绝对优势 31个省份中, 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呈现绝对领先的情况,尤其是北 京市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 42,拥有绝对优势。山西省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位于第 8位, 有较大优势。 31 个省份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 10 年以上的省份有 13 个 ,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广东、 辽宁、陕西、江苏、吉林、新疆、海南、内蒙古、湖北; 在 9 年至 10 年之间的省份有 14 个, 黑龙江、湖 南、河北、宁夏、重庆、浙江、河南、山东、江西、福建、广西、安徽、四川、甘肃; 在 9 年以下的省份 有 4 个 ,分别是青海、云南、贵州、西藏 。 与 2010年各省份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相比, 有 10 个省份位次 上升,分别是山西、陕西、江苏、新疆、海南、湖北、宁夏、重庆、浙江、安徽 。 其中, 山西 上升了 2 个位次 ; 11 个省份位次下降,分别是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河北、河南、山东、江西、福 建、广西、四川;其余省份位次保持不变。 图 15: 北京高学历人口比重拥有绝对优势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4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16: 2020 年各省份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17: 2010 年各省份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5 3、 山西人口结构分析 过去十年间,山西省人口减少 80余万人,成为少数的人口流出的省份之一。但是,也要注意到 一些积 极因素,即 山西省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 12.9%,这一比例低于全国比例,而且山西省 人口受教育年限 10.5 年,位于全国第四位,拥有大学程度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为 17.4%,位于全国第八位。 具体分析山西省内十一个市, 太原仍然是全省最有活力与潜力的城市,而在各项统计中忻州 、朔州、 吕梁等 地区都远远落后。未来山西省的发展,一是要发挥太原市的领头羊作用,集中力量以太原市的发展 牵引山西省的发展,形成省会城市的辐射作用;二是要,保持均衡发展,关注忻州 、朔州等 晋北地区发展。 3.1总体人口净流出, 太原市人口增加 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 全省常住人口为 34,915,616 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5,712,111 人相比,十年间减少 796495 人,减少 2.23%,年平均增长率为 -0.23%。 在本次人口普查中,除去东 北 三省 外,山西省为人口减少最多的省份,在十年间减少了 80余 万人。 图 18:山西省人口增速逐步下行,至本个十年已变为负增速 资料来源: 山西统计局 ,山西证券研究所 太原及晋中市人口稳步增加。 全省 11 个市中,常住人口超过 500万人的市有 1个,为太原市,常住人 口 5,304,061人,占全省人口比重为 15.19%,比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1.77%提高 3.42pct。其余各 市常住人口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运城市 4,774,508人、临汾市 3,976,481人、吕梁市 3,398,431人、晋中市 3,379,498人、长治市 3,180,884 人、大同市 3,105,591人、忻州市 2,689,668人、晋城市 2,194,545人、朔州 市 1,593,444人、阳泉市 1,318,505人。 与 2010年人口普查比较,人口比重上升的一共有 2个,分别是 太原 市、晋中市 ;下降的一共有 9 个,分别是 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长治市、大同市、忻州市、晋城市、 朔州市、阳泉市,其中忻州下降 0.89pct,为比重下降最多的城市。 太原、晋中市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得益于 太原的快速发展以及太原及晋中的同城化发展。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6 图 19:全省 仅太原及晋中人口比重增长 资料来源: 山西统计局 ,山西证券研究所 3.2人口性别 比稳步下降 本个十年内,山西省人口性别比继续稳步下降。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7,805,148人,占 50.99%; 女性人口为 17,110,468 人,占 49.0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4.06,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5.56相比下降 1.50。 图 20:山西省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 资料来源: 山西统计局 ,山西证券研究所 忻州、朔州等地区 人口性别比仍较高。 全省 11 个市中,常住人口性别比在 103以下的市有 4个, 分别 是 晋城、大同、运城、临汾 ; 在 103 至 107 之间的市有 5 个, 分别是 忻州、太原、阳泉、晋中、长治 ; 在 107以上的市有 2个 ,分别是 吕梁、朔州 。 晋北地区的人 口性别比较高。 图 21: 吕梁、朔州、忻州等等地 区人口性别比较高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 4 6 8 10 12 14 16 太原 运城 临汾 吕梁 晋中 长治 大同 忻州 晋城 朔州 阳泉 2020年各市人口总数 2020年各市人口比重 2010年各市人口比重 (万人 ) (%)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7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3.3山西省 整体老龄 人口 比重大幅上升 本个十年内,全省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显著上升,而 15-64 岁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全省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为 5,709,895人,占 16.35%; 15-59岁人口为 22,598,696人,占 64.73%; 60岁及以上人口为 6,607,025 人,占 18.92%,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4,504,674 人,占 12.90%。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0.74pct, 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65pct,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7.39pct,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33pct。 2020 年与 2010 年相比较, 15-64 岁人口比重显著下降,而 65 岁及以上 人口比重显著上升,这是老龄社会的显著标志。 这一现象与全国的现象保持了一致。 表 2: 本次人口普查 , 山西 省 人口年龄划分 年龄 人口数 (人 ) 比重 (%) 总计 34,915,616 100 1-14 岁 5,709,895 16.35 15-59 岁 22,598,696 64.73 60 岁及以上 6,607,025 18.92 其中: 65 岁及以上 4,504,674 12.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22: 本个十年内,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幅增加而 15-64 岁人口比重大幅下降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8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全省 11 个市中, 太原市仍具有年龄优势,而忻州市已面临深度老龄境况。 太原市和晋城市 15-59岁人 口比重在 65%以上,其余 9 个市在 60%-65%之间。忻州市、阳泉市、大同市、晋城市、运城市 5 个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 13%。其中,忻州市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 15%。 图 23: 忻州市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全省最高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3.4山西省 高学历人口比重排名前列 本个十年内山西省高学历人口大幅增长。 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 口为 6,060,480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5,755,95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3,599,508 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6,810,494人。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万人中拥有大学 文化程度的由 8,721人增加为 17,358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5,733人增加为 16,485人;拥有初中文化 程度的由 45,126人减少为 38,950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 21,855人减少为 19,506人。 图 24: 太原市高学历人口比重排名领先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本个十年内,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 0.9年,太原市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 与 2010年第六次全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19 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常住人口中,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9.52年提高至 10.45年。全省 11 个市中, 平均受教育年限在 11 年以上仅有 太原市, 平均受教育年限 在 10年至 11 年之间 的共有 8个市,分 别是晋城市、晋中市、阳泉市、运城市、长治市、临汾市、大同市、朔州市 。 平均受教育年限 在 10年以下 的有 2个市,分别是 忻州市、吕梁市 。 与 2010年相比, 晋城市、晋中市位次大幅上升,分别上升了 4位和 5位, 而 临汾市、阳泉市、阳泉市、大同市位次下降,其他市位次保持不变,忻州仍位于末位。 图 25: 2020 年各 市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26: 2010 年各 市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山西证券研究所 3.5山西省城镇化率 仍有 较大提升空间 与全国城镇化率相比,山西省城镇化率还有增长空间。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21,831,494 人,占 62.53%( 2020年我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2.9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13,084,122人,占 37.47%。 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4,670,950人,乡村人口减少 5,467,445人,城镇人口比 重提高 14.48个百分点。 较全国城镇化率 63.89还有 1.36个百分点的 空间。 图 27:山西省城镇化率逐步上升 , 且上升速度有所加快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20 资料来源: 山西统计局 ,山西证券研究所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区域经济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分析师承诺和声明 21 分析师承诺: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 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 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